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体裁 > 观后感 >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优秀8篇)正文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优秀8篇)》

时间: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优秀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篇1

这个纪录片我对它一直以来都算蛮有情感的。我还记得我第一次看它,并没有认为它的人物故事占比太多,其实正是有了这些人物故事我才更觉得有可看性。

中国人的情感文化已经绵延了几千年,它寄托于各种各样的形式中,可以说食不离情、情不离食。就拿我个人来说,我生于安徽、长于江南,我的骨子里早就烙下了江南饮食的印记,幸好如今也不算离家太远,饮食文化都相近,也算是一种幸运之事。不过我的骨子里可能是个对于食物文化包容性比较强的人,各地的食物不管是否正宗,我都愿意尝试尝试。只不过囿于时间、地点和金钱无法实现,那么能有这样的一个作品能够让我见识到更多的世界、更多更广的文化也是极好的。只是吃固然能够唤起人内心的馋虫,但是真正让人感动的仍是寄托于食物中的情感,更何况有些食物的制作方式已经传承了千年以上,在千年以前是否也有人和我在相同的时间、相同的地点享受一样的食物,这种情感的纽带跨越了时间和空间、跨越了思想和文化走到了我的面前,让我得以感知。今日是重阳节,按理说对于现代人,其实关于这个节日的记忆已经相当淡薄了,我们基本上已经忘记了应该用何种方式去纪念这样一个节日,可是食物不会,便是三岁小儿也明白今日该吃重阳糕了,这就是事物的魅力,它不仅仅拥有它原本的味道,更承载着人类赋予其千百年不变的情感寄托。舌尖正是传递了这样的价值取向,它拍摄的手法厚重,也不会让食物的情感表达流于表面,很多人觉得舌尖关于食物的部分较少,或许是一带而过,并不详细讲她的制作过程,虽然有些可惜,不过事物总是在那里不是吗,比起食物,能够给我们展示那些我们并不知道的、知道了但丢失的传统制作方式,不也很好吗。

在历史的长河中,农业始终是一个国家的根基,可是谁又会再去了解我们是如何播种、如何收获,这些粮食蔬菜是经过怎样的工序被送到我们的餐桌上的,人与自然本身就是一门学问也是一个奇迹,我们现在的旅游业主张回归农村、回归自然,自然与我们的食物是息息相关的,几千万公顷的梯田、各种各样的原始的耕作生产方式,这个世界上还是有一些人在干着我们闻所未闻的事情,正是这些奇迹才构成了我们整个的人类文明。有时候,能通过这样的纪录片了解到,也是非常可贵的。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篇2

已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全部看了,精彩之余心里总是欠欠的——只是因为没有看到陕西凤县的浆水鱼鱼儿。

陕西凤县,西有华夏始祖伏羲之地天水,西南有陇南地区,东南是富庶汉中,北连西岐关中之地是华夏祖先最古老的聚居区。历史上曾有“故道、善治、梁泉、河池、凤州、利路”等称谓,是黄河文化和巴蜀方化的交汇区,自秦以来总是与两当、汉中有关,或南或北的划来分去,直到清初才有今日凤县之称。

浆水鱼鱼儿就是该地一个普通的民间小吃。常常是夏季食欲寡淡时制作——每逢酷热难耐的中午,一碗玉米面制作的浆水鱼鱼儿,浇上红红的辣子油,调上盐、醋等,不仅让人食欲大开,而且暑气顿消!

03年曾携妻将子游过一次西安,专门请朋友寻访西安市哪家有做浆水鱼鱼儿的却未得。去年和十来个同学发小相约在凤县聚会,正值最热的七月,不想满大街仍未看到浆水鱼鱼儿的身影。探问原因,说是农村人自己家做的,拿来卖的很少。不免有点郁闷。

说到为何偏爱浆水鱼鱼儿,还是和小时候的玩性有关。

凤县境内有大小河流九条,较大的一是东西流向的安河,是嘉陵江的一级支流;另一条就是北南流向的小峪河,河谷开阔,人口众多,是工农业经济区,也是县府所在区域,更是我们孩提时代的最主要活动场所之一。夏季捉鱼,冬天滑冰,秋天赶兔子,冬天放野火,男孩子,女娃娃,光屁股的、穿裤子的,太多的欢声和笑语,太多调皮和青涩,太多狼狈和不堪……。我们这些支援三线建设大军的后代,留在这条蜿蜒河谷中的又何止是用童年少年时光一句话能涵盖的?那实实在在就是我们的故乡啊!

去年仲夏的凤县小聚,总的感觉是既热闹又冷清。热闹是指县城的巨大变化,记忆中笼于细雨中的古朴小镇消失在颇有现代味道的城镇化的开发建设中;沿河的青砖石板路被水泥路取带,略有巴蜀民风的民居建筑被突然出现的羌文化元素替代。由于水量的关系,小峪河在流经县城的部分被拦成三截用于蓄水造景儿,虽然让县城看起来有了些许“傍水”的感觉,但也同时给了人一种打肿脸充胖子的印象。

我们十来个人沿河分别向上向下而寻,山谷还是那个山谷,河水还是那条小峪河水,山风却已不再清凉,河水里鱼却没有看到一尾!记得小时放学很多都是沿着河边步行回家,无论春夏秋冬常常会蹲在河边掬一捧水解渴,男生还会专门捧起簇拥在河边的小鱼儿生生饮下,鱼儿蹦跳着拥进嗓子眼儿,那是怎样一种奇妙的感觉呀!赶上盛夏,也许会找个深一些的地方跳下却游个泳,再躺在沿河的堤坝上晒个太阳,晚归的路上再就手顺个果园里的苹果……还有比这更写意的童吗?

记忆中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几乎年年夏天都不同程度的有山洪暴发,最大的一次是82年那一次,国内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被冲断,据说还死了一些人,据多动用了直升飞机给县城运物质,据多……但那些并不影响那些孩子们的心情——哪怕是断水断电呢——刚好不用上学,可以没有作业地在家尽情玩耍;随着山洪暴发,抓鱼会变得更容易,洪水还会冲下来很多意料中和意料外的东西,据说某同学的哥哥还在洪水中捞起了一部便携式军用电台上交后得到了表扬。洪水过后河道总是会在峡谷中有所改变,会形成新的深水区也就是新的适合游泳的区段,甚至有的深达几米。每到周日,河滩里会有各式的人们或是网捕、或是电捕、或是走钓,年复一年似乎总有捕不尽的鱼儿。但这次全都没有了,不仅看不到一尾鱼,连一个没过腰深的水段也难以见到,也不见河底密布的、随波漂摆的水草。这样的水再清,除了我们这些游子,谁会去放胆掬一捧哪怕只喝上一口?

……

同行的发小们唏嘘嗟叹心痛不已,我的心也真实地感到被什么东西踩踏着,甚至像一种长在心里的东西,被狠狠地齐根剪断。

上世纪父辈们工作过的工厂,我们也曾去学工捡拾过废铜烂铁,搬迁后的原址说是现在在生了一家锌铝生产企业,周围村里青壮年有很多在这里打工。工厂的废烟使好几个处于下风向的村子不得不搬迁,同时也让河里的水质具有了某种毒性。这个厂也同时是县里的纳税大户。九十年代前,这里与富裕无关但安详、恬静;现在可能比从前富裕,却失去了安详恬情,失去了环境和健康。如果历史可以重新来过,可以重新选择,这里的人们会做何选择呢?

我不知道,不是不愿猜测,而是真的不知道。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中国人从不缺乏纠错能力,几千年来炎黄的子孙们有多少隐忍就有多少暴发。但似乎每一次都刻意或是无意地留下了一些东西,可能为面子,也可能为传承或诏示自己受命于天的需要。天翻地覆是从引进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的,从此就是凡事都要矫枉过正了,从文化传承到国家建设概不如此(为当政者讳,此和略去很多字)。

所以,虽然希望是因地制宜、鱼与熊掌兼得,但不知是否还有这个机会呢?

物是而人非,人的生命总是快过自然的演进。人是而物非,则是凤县小聚的最大感受了。尽管如此,还是不断的有人回去,回去,如同那时断时续的小峪河水,向南向南,直到挤出最后一滴。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700字 篇3

在现在这个高速发达的时代,导演陈小青通过中华传统美食,给我们呈现了一个漫长而温柔的岁月,还原了从前古朴的模样。

任何美食,现代机器都可以做出来,而且不会有人为的失误,一个模子刻出来,效率极高。但是,有些独特的味道,只会来自手工技艺,是不可超越的。用心做出来的食物,情感与时间火花般碰撞,是蕴含着人们的热爱与真诚,那种全心全意的心情是无法替代的。无论是做的人,还是吃的人,都会因为这份食物而幸福。

从古至今,人们对食物,生活笨拙而缓慢的探索与发展,仿佛轮子在悠长的时间轴上转动,一点一点凝聚智慧,一代一代传承,造就了今天精彩纷呈的中华美食荟萃。对于那些智慧,我是感到震惊的。特定土地所赋予当地人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是不可思议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身在这片土地,他们既无奈又庆幸。

懂得吃的人,不一定懂得做。因此,人们可以边看边学知识,换一个角度对待吃这件事情,更能珍惜食物,尊敬这份智慧。虽然并不能涵盖所有的中华美食,但是可以有一个较为宽的框架,相对整体的了解。通过了解中华美食,观众可以产生文化认同感,爱国主义情怀油然而生。

该片有很多特写食物的镜头,多种角度的拍摄,交替衔接,观众隔着屏幕也能身临其境的感受新鲜食物的蒸腾热气与香味,那扑面而来的色香味俱全,看的时候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导演也说过,就是要拍的人们馋,这也是他对镜头质量评判的一个标准。除了食物,还有关于人采摘、烹饪,生活的画面。独有的风景地形,家庭环境,浓郁的生活气息,使片子更加接地气的联系到人们现实生活。时间流逝,多采用快镜头景色变化。渲染氛围,则是对特定动作的慢镜头。节奏错落有致,是一场完美的视听觉盛宴。

这才是真正的国产片,是真正值得骄傲与认同的自身的文化精髓,也唯有我们自己才能拍出来。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篇4

前不久有闹得沸沸腾腾的南海仲裁案,菲律宾的无知行为引起了数以万计网络民众的愤怒。在有关南海仲裁的微博底下,有个评论总是能占据热评的一席之地。

“每一寸土地都不能交给别人,谁知道那上面能长出啥好吃的。”

虽然有些玩笑的成分在内,但是却直白地体现了中国的饮食文化。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有一个传统的饮食文明与其它文明共同在历史中轮回。在东方一个拥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度,那里有令人垂涎的山珍,那里有令人回肠的美味,无时不刻的触动着亿万人的神经和味蕾。

在观看《舌尖上的中国》过程中,弹幕时不时飘过远在大洋彼岸正在留学他国的学生对故乡的思念故乡的食物最能代表故乡,也最寄托了游子的思念。介绍一些菜系时,也总有“这是我家乡菜”之类的话,盛满了对故乡的骄傲与自豪。几千年来,中国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辽阔的地域也带来了各地饮食的差异。但即使差异再大,饮食中也有家的味道,故乡的味道。我想,很多人看舌尖上的中国,不仅仅是因为它激起的口水使我们兴奋,也因为从各地的饮食中我们“看”到了家里的味道。

越是弥足珍贵的美味,外表看上去,往往越是平常无奇,从来也是如此。极致的美食只留给最勤劳的人们,只要对自然怀着不变的信任和尊重,每一家人,都会获得甘甜的回报。有一千双手,就有一千种味道,中国烹饪,无比神秘,难以复制,从深山到闹市。厨房里没有秘密,注满了爱的就是珍贵佳肴。

哲学家费尔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舌尖上的中国》也不只是一部关于吃的'纪录片。

“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白花花、冒着蒸汽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都让人激动得落泪。多可爱的中国。”从舌尖上的中国,到味蕾中的故乡,影片所展示的厚重感,体现了该片的独特性——“通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地看到中国人、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

中国人讲吃,不仅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饥,它往往蕴含着国人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吃的文化早已经超越了“吃”本身,获得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正因为此,中国的饮食文化也代表了一部分中国传统文化。

每个平凡的人,都在某个瞬间,参与创造了舌尖上的非凡史诗。祖先的智慧,心觉和领悟,美味的每一个瞬间,无不用心创造,代代传承。从手到口,从口到心,中国人延续着对人生特有的感知。

看着每一集结束时那些可爱的人自然而又真切的笑容时,才真正感受到中国人的伟大和智慧,融入了饮食,融入了心。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篇5

最近央视热映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我也赶着热闹把它看完了。

看了一些网友的评论都是清一色的褒扬,确实,这部片子从题材到拍摄,再到后期的制作都是非常出色的,其实我觉得更难能可贵的是它给这个浮躁的影视电视圈子带去了一种新的感受,他告诉观众原来这才是能够打动人心的真正的朴素的好电视,这才是能给人以良好教化的好作品。

看到大家谈论更多的是这部片子给人们带来的味觉上的刺激和心头上的乡愁,我的感受想必和大家都是一样的:当看到那熟悉的家乡菜时,必然会欣然点头“就是这样,就是这样!”不禁内心澎湃,甚至想要高喊出来,让周围的人都过来和我感受同样的发现和惊喜;当看到不熟悉的其他地区的美味时,心中为这种智慧佩服不已,且不自觉地流出哈喇子,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到这个地方去感受这种原汁原味的精彩。这是应该的,一部以食物为基础的片子,如果不能激起食欲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所以我不在这上面多说了,倒是说一些联想之外的想法。

七集看下来,感触最深的并不是某个地区某道菜品,而是中国人民勤劳朴实的性格和坚韧乐观的智慧。“舌尖上的中国”其实是想

借饮食这种人人都有感触体会人人都有的说的题材,来窥探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方式,劳作方式和处事态度。它并不是一部介绍美食的片子,也不是一部宣传地方特色的噱头,而是一种至纯至朴的精神。想来这些制作者们不单跑遍天南地北,还要面对各种复杂环境,甚至连过年的时候都留守拍摄记录,支撑的动力已不单单是食物的力量了,而是一种渴求探索发现中国民众精神气质的热切愿望。不禁肃然起敬。

中国的劳动人民是中国社会的基石,十三亿的人口要靠自然,靠土地来养活。无论现今的工业科技如何进步,中国社会离不开土地,离不开农民,离不开朴素的精神和愿望。小到个人来看,他的想法不过是努力劳作有个好收成,全家能够团圆幸福;大到国家来看,正是这亿万个普通的愿望撑起了中国社会的脊梁。

其实每看完一集后,静心回想一下内容,总会羞愧难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从小就会背诵,但是不经历田头劳作的辛苦,怕是永远不能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影片最起码告诉了我们在今后吃饭的时候一定要怀有一颗敬畏之心。在你品尝鲍鱼等海味的时候,要知道潜水员的工作之危险,在吃藕的时候也要想到那挖藕人的辛苦,在吃鱼的时候也要明白这可能是渔民苦苦等待数月的一次运气的成果。

其实能够有和自然接触的生活经历是幸福的。小的时候,爸爸总是要我去农村住段时间体验生活,那个时候不懂什么是生活,误把电视,干净的厕所和没有蚊虫的夜晚当成美丽的生活。幼小的年纪即被这些现代化的东西俘虏了,更可怜的是把这种俘虏还当作是一种享受。现在明白了爸爸当初的良苦用心,可是为时已晚,我这样一个没有多少在农村童年生活的人注定是一种不健全的人生。爸爸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是从农村长大的他深深地明白那齐腿根深的泥土意味着什么。

我们这代人,最起码像我这样的人是无法挽回了,可是我们的下一代呢,他们连一个叫他们去农村体验生活的爸爸都没有啊。我们出生在高楼间,不知道邻里的热情,也不知道泥土的芬芳,不懂得协作的精神,更不明白取舍的智慧。占有的欲望充斥着我们的大脑,自私的念头无时无刻不在摧残我们的心灵,我们还能有父辈那种背朝黄天面朝土的质朴吗,我们还可以有收获的喜悦和感恩的心吗。想起了普利策克奖得主王澍提出的质疑“再过二十年,我们还能叫我们自己中国人吗,我们周围的一切都不是中国的。”是啊,我们甚至抛弃了养育我们千年的土地。钢铁怪兽的牢笼里的你我甚至已全然没有勇气去找寻我们自己本来的面貌。

一个怀揣设计大师梦想的我还在学生阶段,但是不得不去思考这个问题并尝试去寻找答案。

全剧的结尾说的好:“无论埋头种田,还是低头吃饭,他们总不会忘记抬头看一看天。”看着每一集结束时那些可爱的人自然而又真切的笑容时,才真正感受到中国人的伟大和智慧。苦难是一种磨练,是上苍的馈赠,而收获更是一种喜悦,是自然的礼物。

最后一集的张桂春留给我很深的印象,他似乎提供了一种答案。生活在高楼大厦中我们真的就不能重新拾回自我的本真了吗。自然总是无私的,只要你愿意投入她的怀抱,他必然会敞开她的胸怀给你最温暖的拥抱。

我又想起了我以前写过的一句话:“如果说土地是母亲的话,那么中华民族就是集体恋母的民族,男性坚强的外壳里是一颗温柔而善良的心。”我们的血脉里流淌着这样性格,只要我们愿意去拾回,就会有属于我们的明天。哀莫大于心死,我激励自己前行。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篇6

前段时间,我看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对其中的北京烤鸭充满向往。烤鸭营养丰富,滋味独特,令我垂涎欲滴。看我这么馋,爸爸妈妈真的带我去品尝了一次。

厨师把一整只烤好的鸭子放在特制的小推车里,推到我们餐桌旁边。它是枣红色的,油润发亮,香气扑鼻。看厨师片鸭肉是一种享受,只见他帅气地拿起刀,如闪电般地下刀了,在他的巧手下,每片鸭皮大小一样,薄厚一致。再下刀,片出的就不光是鸭皮了,还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的鸭肉,看得我们口水直流。没一会儿工夫,他就片好了鸭肉,装进盘子里了。

脆脆的鸭皮,嫩嫩的鸭肉,简直就是绝配。

烤鸭吃法多样,最适合包在荷叶饼里吃。荷叶饼有成人手掌心那么大,圆圆的、薄薄的,把几片鸭肉放在上面,蘸上酱汁,夹一根黄瓜条,或者加上几根葱丝,又酸又甜又脆。

烤鸭好好吃啊,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学着做烤鸭吃。这么好吃,怪不得能上《舌尖上的中国》这个节目呢。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篇7

《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带给我们不仅是味觉和视觉的冲击,并且从这部纪录片拍摄方法和电视解说词等专业制作手法上面都是十分值得我们借鉴的。纪录片往往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一种“侵入式”的方式在逼迫我们在接受纪录片所传达出的信息,往往我们会很难接受到纪录片中所传达出的一些深刻的含义。在《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美食,更重要的是发现我们中国的地大物博和全国各地的风土人情,以及在时下中国的平常老百姓的生活和精神层面上的东西。《舌尖上的中国》所传达出的深刻含义值得我们细细的品味,我们在欣赏纪录片的美食时更要注意纪录片所传达的信息。

在《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中我们学习到了很多的纪录片拍摄的方法,在解说词方面上,语言更加的平和,画面上传达出的信息我们在观看时都能够深深地体会到。特别能感受到时代变迁下,中国人民的那种质朴的气息能够深深地感染者每一位观众,他们对待生活上面总是那么的简单,就是能让日子过得更好,简简单单的过好每一天的的生活,大家并没有因为时下浮躁的氛围而丧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纪录片中我们看到许多看似很通俗的话,这些话往往很直白但是这些话却是那么的真实,往往最质朴的话语就能打动我们的内心。

这部纪录片比起以往的纪录片,更贴近我们的生活,从画面上来看反映都是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事物,这些事物虽然看似很平淡,但是更能显示出纪录片所想表达的含义。《舌尖上的中国》不仅仅是介绍美食更重要的是让我们了解我们生活中存在的许许多多让我们觉得幸福的事,这些事就包含在制作美食的过程中,例如制作“黄馍馍”、采摘“竹笋”、挖“莲藕”等等。我们看到了许多美食制作过程让我们内心感动很多的感情。

《舌尖上的中国》同期声的运用给整部纪录片增色不少。特别是一些方言的运用,让我们感受到了这部纪录片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纪录片中的人们在制作美食过程中,每一个人都是非常的兴奋,他们的心情都可以表现在他们的言语中,这些看似非常“土”的方言虽然我们都听不懂,但是语言的表达让我们都很好的了解到制作美食的过程中,人们是非常享受在制作美食的过程中。这些的同期声都十分的接地气,这部纪录片不是一味的高谈阔论,在声效方面,同期声会让我们觉得很平和,这样让我们很快的融入到纪录片的观赏中。

在这部纪录片中电视解说词和画面以及声效都配合的非常的好,所以在《舌尖上的中国》推出之后,获得了很大的反响。这部纪录片的的成功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在制作纪录片的时候,一定要要注意画面与电视解说词的搭配。不能让画面或者电视解说词盖过对方。另外下声效方面,事后的配音有时不如同期声所带来的反映好。纪录片的制作我们不仅仅要把电视解说词和画面相互衔接,更重要的是从画面和声效以及解说词中体现出一部纪录片的主题和所蕴含的的含义。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篇8

今天,《舌尖上的中国》创作研讨会在京举行。

这是一次规格很高的研讨会。

中央电视台台长胡占凡亲自到场并致辞。参加研讨会的还有央视总编兼副台长罗明、光明日报副总编何东平、国家广电总局、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烹饪协会的领导,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的专家学者,以及各大媒体的记者和嘉宾。

《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拍摄的七集美食专题纪录片。节目一经播出,就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引起巨大的反响。

深夜,久违的守候。

灵动而跳跃的背景音乐,香格里拉山坡上滴着露珠的松茸,黄土高原上大声吆喝叫卖黄馍馍的大爷,南海边上对着已故故丈夫照片沉思的虾酱奶奶,土锅中冒着香气汩汩作响的香辣鱼,解说员天籁般的画外音。对着这部片子,眼泪和口水并流,成为了一场中国人深夜的自虐和集体狂欢。

《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在央视,走红在网络。看了这部片,年轻人觉得电视不再是可有可无,家庭主妇觉得美食不再是遥不可及,小朋友觉得,看了《舌尖上的中国》,我要更加爱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爱这个家!网络上,美食引发的各种讨论,铺天盖地。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成功,对于道德的回归,甚至是对于人生,都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在浩若星空的历史长河中,美食文化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对于美食的内涵,美食与人生的辩证关系,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开始关注。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中云:“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是有文字记录中,对美食文化的最深刻理解和最高境界。

客观地说,如果《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片还是按照央视一贯的拍摄方式,由一个年轻的外景主持人,对着镜头,以极其煽情的语言和喧闹夸张的表情,带领大家去认识一些社会名流、专家学者和星级酒楼,很多人会立刻关了电视机,或者断线下网。好在,这次的主角完全换了。没有主持人,没有所谓的专家学者,更加没有国际名厨。普普通通的食材,普普通通的人,作出普普通通的菜。中国是一个农耕大国。地少人多的现实,造就了中国人特有的人文气质。中国人的血液中,流淌着一种精神。那就是,爱家,想家,回家。《舌尖上的中国》,表面上讲的是美食,实质上,始终贯穿着的却是中国人这种代代相传的伟大精神。从我们祖先发明的豆腐、还有各种各样的烹饪方式,使我们觉得,中华民族,曾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感到无比的自豪。

《舌尖上的中国》也不是没有遗憾。两广人喜欢吃鸡。有一句话叫做“无鸡不成宴”。小小的一只鸡,做法五花八门,活跃了整个餐桌。《舌尖上的中国》拍得很好,可是,拍了七集就完了。如果有可能继续拍的话,第八集,名字就叫做《无鸡不成宴》吧!

《舌尖上的中国》4月26日开始首播,晚上十点档,并非黄金时间,却屡屡创造收视率的新高。对于央视,这是一个意外,也是一个奇迹。到现在,才一个多月的时间,央视的其它几个频道已经考虑进行重播。更加不可思议的是,首播刚刚结束,就云集了那么多的领导和专家学者来召开一个规格如此之高的研讨会。

直觉告诉我,在这个时候,如果你不去看这部片子,如果你不去讨论这部片子,你就不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生活中,我认识一对这样的夫妇,两夫妻都是高级知识分子。每天,忙不完的工作,开不完的会议,考不完的晋升。一个聪明而可爱的'儿子,每天傍晚,做完作业,就自己去吃快餐,然后再去参加兴趣班。两夫妻的收入很高,家里装修得富丽堂皇,包括厨房也是。可是,自从入住以来,这个家,从来没有人亲手弄过一次家庭大餐,更不用说举行过一次有外人参加的家庭晚宴。丈夫吃在客厅,妻子吃在歌厅,小孩吃在老师的办公厅。

这就是很多现代中国家庭的真实写照。

没有家庭美食,这个家的成员就永远没有凝聚力和归属感。所谓的家庭美食,其实,就是普普通通的家常菜,并不一定要求达到酒家饭店的水准。家庭美食,重要的是爱心和用心。只要有人为这个家付出了用心,大家都会感觉到美食带来的快乐。否则,回到家,厨房黑麻麻,一摸很邋遢。吃的东西,从来都是超市打包回来的熟食,一家人在一起吃饭,只是为了填饱肚子。人的成长过程当中,如果没有外婆亲手腌制的老坛酸菜,如果没有老妈逢年过节吃不完还必须打包的拿手好菜,如果没有未来姐夫亲自下厨笼络人心的满汉全席,情何以堪?

《舌尖上的中国》带给我们温情脉脉的“中国美”。电视镜头里,画面很唯美,食材很美,做美食的手,更美。

短短的七集纪录片,一下子就可以看完了。但是,各自的人生还得继续。

5月28日,期盼已久的防城港钢铁项目正式全面开工了。防城港迎来了发展的新时代。届时,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汇集在一起。有些人担心,武钢进来后,食材的质量会大大受影响。纯天然的东西少了,菜篮子的压力变大了。其实,钢铁之都的建设大潮,已经势不可挡。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防城港人,必须尽早自觉融入防城港城市化的浪潮之中。除了习以为常的小鱼小虾,今后,必须以全新的姿态迎接猪肉炖粉条、剁椒鱼头和麻婆豆腐。文明征地,和谐搬迁之后,传统的大家庭正在消散,农耕的气息在逐渐远去。儿时的味道,妈妈的味道,故乡的味道依旧。这是我们看了《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片子后,首先必须拥有的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