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体裁 > 观后感 > 电影《建党伟业》观后感【优秀8篇】正文

《电影《建党伟业》观后感【优秀8篇】》

时间:

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电影《建党伟业》观后感【优秀8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建党伟业观后感 篇1

今年是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__周年,万众瞩目的献礼电影《建党伟业》终于如期公映了。7月7日我终于如愿观看了这部电影,使我得以重温那段激动人心的历史,再次感受革命先辈在那段峥嵘岁月里的热血与激情,感受他们对共产主义事业崇高的信仰和不懈的追求。

《建党伟业》这部电影所叙述的故事自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拉开的辛亥革命开始,至1921年6、7月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时止,虽然这短短的十年时间里在历史的长河里或许只不过是一瞬间的功夫,然而这十年又是极其不平凡的十年,在这十年里,许多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走向的着名事件都发生在这十年,比如: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护法战争、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等,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真正称得上是“风雷激荡”、“巨变迭起”。虽然历史事件众多,知名人物众多,然而电影《建党伟业》却以时间的先后顺序为脉络,以不同空间发生的历史事件为故事的着眼点,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娓娓道来,精彩绝伦,引人入胜。可以说整部电影删繁就简,详略得当,节奏合理,看到悲壮处让我禁不住扼腕长叹,如国民党先驱宋教仁先生在上海火车站遭遇特务暗杀身亡,壮志未酬,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看到紧张处直让我为剧中人的命运直捏一把冷汗,如年轻的朱德率军在棉花坡与吴佩孚的激战;看到哭笑不得处直让我感慨莫名,如张勋被溥杰戏弄,在皇宫里丑态百出地放风筝;看到动情处让我情难自已,眼眶濡湿,如蔡锷与小凤仙车站离别情景,蔡锷将军貌似平静地与小凤仙话别,然而那缓缓流下的眼泪却已经无声地告诉小凤仙,他是怎样一个重情重义的将军!

最让我感到血脉贲张、激动莫名的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全面失败,日本全面接收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利益,消息传来,举国震动,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终于把满腔爱国热情迸发出来,他们以无所畏惧的姿态走上街头,高呼着“爱国无罪”、“革命万岁”等口号示威、游行,继而火烧赵家楼、痛殴卖国贼;青年学子的拳拳爱国心震撼激扬、感昭日月,不仅在视觉上冲击着我,更在心灵上感动着我,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就这样以其独特的魅力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之中,凝固在浩浩的历史长河之中了。

最让我肃然起敬,钦佩动容的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全国各地的共产主义组织分别推荐代表奔赴上海召开会议,这些青年才俊怀抱着共同的理想和主义走到了一起,他们在中国的大地上共同缔造了一个全新的政党,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崭新的历史时期,这个叫做“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成立之初只有五十多名党员,他们为了召开一次会议还得东躲西藏,谁又能料到,这个年轻而力量单薄的政党,却在二十八年之后成为新中国的执政党,带领全国人民从此走上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道路!

通过观看这部《建党伟业》,我们再一次形象地认识到,在当时的旧中国,无论是封建王朝还是北洋政府,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其他民主党派,无论是议会制、总统制、还是君主立宪制,都救不了积贫积弱、处于列强环饲的旧中国,在那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无数仁人志士在黑暗中探索,在探索中思考,最终他们发现,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人民的不二选择!

影片的结尾真美:在那片水气氤氲、朦胧迷离的嘉兴湖面上,年轻苗条的王会悟身着粉色碎花旗袍,手撑油纸伞坐在船头,为这群焕发着年轻活力的共产党人放风;船里面,先是一个人,继而是一群人的声音,他们缓缓唱起铿锵有力的《国际歌》,打破了这山水江南纯朴的宁静,历史的传奇在山水中若隐若现……

一路曲折一路歌,从当年建党之初的五十多名党员到今天拥有将近八千万党员,中国共产党走过了__年的风雨历程。这__年是不平凡的___年,是可歌可泣的___年,是丰功伟绩的___年,作为一名有信仰的入党积极分子,我为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成就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观看《建党伟业》,重温中国共产党建党那段峥嵘岁月,感受革命先辈崇高的信仰,以及他们为了自己的崇高信仰而执着地去努力奋斗,使我再一次深深地被他们的革命精神所感动,自己的理念信念也得到了洗礼,思想境界也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最后我想诚恳地说一句:《建党伟业》真的是一部好看的电影,一部让你感动的电影,一部成功的电影!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品味眼前幸福的人生!

2019建党伟业观后感 篇2

看完《建党伟业》我的内心异常澎湃,被那个时代所震撼,被那个时代的青年的激情和热血所动容,被他们为了实现理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所感动。我的脑海中始终闪现两个词——“青春”与“使命”。

到底是什么催使我们的青年从容的应对打击、伤害甚至死亡?我想,那必须是强烈的爱国感和高度的职责感。爱国让我们感知职责,使命让我们上下求索、不惜一切代价的寻求祖国富强、民主、自由之路。

无论在什么时代,我们青年人都期望能够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最大实现自我的价值呢?毫无疑问,那就是将自我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齐,投身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当今世界,现代中国,我们青年的使命异常艰巨,祖国的未来在我们手中,振兴中华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要增强历史职责感和时代紧迫感,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而光荣的使命,挥洒青春汗水,为祖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谱写新的华章。

2011年7月1日,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的纪念日。回顾党的伟大历程,我们感慨:是我们的共产党带领着劳苦大众推翻“两座大山”,建立起新中国;是我们的共产党带领着中华儿女艰苦奋斗,铸起了中国的繁荣稳定、和谐富强。

作为青年共产党员,我们更就应熟知历史,以学促用,以对对国家和人民的高度职责感,提高认知和学习潜力,强化时代职责感,为铸就新的辉煌做出贡献;就应牢记历史,以史为鉴,不断提升党性修养,在工作和生活中展示共产党人的时代精神。

作为一名司法助理员,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我明白,有许多可能酿成大杯具的小纠纷等待我们去化解,有许多悬在百姓心中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答,有许多弱势群体渴望我们去帮忙……一想起这些,内心的使命感油然而生,激励着我坚守在司法行政工作的第一线,以饱满的热情为人民群众服务,牢牢把好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用实际行动去诠释新时期司法行政干警的神圣使命。

加入中国共产党吧!去实现自我的梦想吧!

建党伟业观后感500字 篇3

刘畅

俯瞰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它曾潮平海阔,但也曾波涛滚滚。历史之河不断的冲击打磨两岸的中华基石。在我看来,那段未曾风平浪静的历史与那愈发光滑的石头更想告诉我些什么。

《建党伟业》这部作品是为了庆祝祖国母亲70周年华诞而产生的。它主要阐述了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从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和列强极端压迫下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其间,无数英雄先烈为之流血牺牲。1919年,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使“弱国无外交”这一警示深入人心。群情激愤,无数的青年学生上街游行,“誓死抗争,还我青岛”血书上的铮铮誓言昭示着天下中国永不服输的宏伟气魄!更有陈独秀入狱,举国震动;周恩来坚持斗争,被迫释放……中国的今天是以先烈之无量之头颅,无量之鲜血换来的,我们理应尊重,对他们给予崇高的赞誉!他们身擎国难之重,当为我辈楷模!

“雄关漫道真如铁”虽然途中也经坎坷,但是中国共产党凭借着惊人的毅力与决心一举冲破重重阻障,逆流而动,以胜者的风范走向了今天!她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数不胜数。

中华民族是一个饱经风霜的民族,所以我们会愈发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让我们勿忘历史,砥砺前行!五千年文明古国必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

建党伟业观后感 篇4

今天全体党员教师,一起去万达影院观看了电影《建党伟业》,看完之后很震撼,这是一部极好的电影,它上映得很及时,正逢建党_周年,是献礼之作,这部电影云集中国明星108人,很有观赏价值。讲述从1911年辛亥革命后到1921年党成立这段时间内的故事,剧情自孙中山回国开始,至中共“一大”召开告终,展现了这十年间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故事与风云人物,可以说辛亥革命后的军阀混战、五四运动后的知识精英崛起以及最后点睛之笔的建党伟业这三个历史时期构成了整部电影。最精彩的还是“建党伟业”这部分历史,主要以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张国焘、周恩来、蔡和森、向警予等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员为中心,讲述他们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中为国家赴汤蹈火的精彩故事。

电影《建党伟业》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过程,是一个青春、激情、奋斗、献身的故事。在那一代年轻人的身上,担负着救亡图存、改写历史的大任。正是这批年轻人,用他们的青春与热血,描绘出了新生的中国,谱写了一曲瑰伟壮丽的文明之歌。我们今天的一切,都与他们当年的奋斗和努力息息相关,他们与我们,昨天和今天,血肉相连。

由于自己是性情中人,在观看影片时候仍然有三处让人感动落泪的场景。

在那一代年轻人的身上,担负着救亡图存、改写历史的大任。正是这批年轻人,用他们的青春与热血,描绘出了新生的中国,谱写了一曲瑰伟壮丽的文明之歌。我们今天的一切,都与他们当年的奋斗和努力息息相关,他们与我们,昨天和今天,血肉相连。

由于自己是性情中人,在观看影片时候仍然有三处让人感动落泪的场景。

十三名代表,五十多位党员,星星之火,终成燎原;_年艰苦辉煌,__余年国运昌隆,气壮山河,声震寰宇!_年前,中国共产党为黑暗的中国点起了一盏明灯,照亮了漫漫革命之路;_年后,《建党伟业》追本溯源,去寻找和讲述光明源头的故事。

感谢《建党伟业》摄制组,再次让我感受那段历史, 重温入党誓言,让我为自己是一名中共产党员感到骄傲和自豪。在今后我会以优秀的品德、高尚的人格、渊博的学识、卓越的才能,脚踏实地努力工作,为党旗增光添彩。

建党伟业观后感 篇5

今天,观看了影片《建党伟业》,这是向中国共产党建党__周年献礼的重点影片,主要以毛泽东、李大钊、周恩来、陈独秀、蔡和森、向警予、张国焘等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党员为中心,讲述他们为国家赴汤蹈火的精彩故事。

《建党伟业》,再现了那段风雨飘摇的历史,重温了老一辈革命家为了挽救人民与水火之中,为了拯救危难中的中国,历经千难万险,经过不懈斗争,终于创建了“中国共产党”的历程,对我们这些出生在新社会、沐浴在党恩下的年轻人,是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正处于命运的危难时刻:帝国主义列强虎视眈眈,妄图灭我中华,瓜分我领土。一些有识之士纷纷行动,寻求救国之路。其中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然而这一革命的果实却又被袁世凯窃取。紧接而来的军阀混战,更进一步的加剧了人民的苦难。

更让人不能忍受的是,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的中国,却不能堂而皇之的拿回自己的领土,那些强权国家,根本不顾中国人民的强烈要求,硬是将德国在中国的权利转让给日本。“弱国无外交”,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想自救就必须自强。

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个时候诞生的。它应允了历史的要求,应允了民族的要求。它的诞生,给中国带来了希望,给人民带来了光明,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从此,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的斗争,最终终于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劳动人民翻身做了主人。

建党伟业观后感 篇6

2011年,电影《建党伟业》作为中国共产党90岁华诞庆典上一份沉甸甸的红色贺礼,一经上映就受到举国上下的一片赞誉。7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建立99周年之际,车载光学全体党员开展建党日活动,一起庆祝七一建党日。我又重温了这部红色电影。

1911年的辛亥革命始,民主共和风刮遍大地。民主,是一个让人心生希望的词,尤其是在那个纷乱的年代。人们从旧社会的尘嚣中疲惫走来,都渴望着能有自己的立足之地。从前额头光亮辫子甩在身后叩拜皇权,而今一切是“从头而新”掌握自身。

影片冷暖色调的交映,让我在灯光的明暗中似乎感受到了那时人们内心的冷和暖。整个影片暖色调占据大部分,然而通过实战的穿插让人切切实实被战争的残酷所震撼。战争带给我的感觉更多是感伤,无休止的对抗带来的民不聊生、国力摧残,无数的牺牲和被牺牲都在争斗中一锤定音。历史的血与泪清晰地展现在人们眼前。

纵观全片,有两段恋人惜别的场景。而蔡锷与凤仙之别,着实让我心头一震。在凤仙的依依不舍下,蔡锷留下了一句“天下人都知,我蔡锷爱美人不要江山,奈何,七尺之躯,已许国,再难许卿。”家国之间的艰难抉择,每一个为中国的未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都是英雄,何为民族大义,皆不过如此。

这不是简单的英雄带领平民打败大魔王,获取胜利的故事,这部电影没有主角,只是用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将芸芸众生,于即将变革的大时代下,那激情却又迷茫的姿态描绘了下来。而这当中,一群并不势众的人,在不受人关注的角落里,找到了真正的前路!

这让我想起了鲁迅先生说过的这样一句话:“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份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距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中国共产党,便是有这些先驱者们在国步维艰的困苦中,在有着生命危险之中创立。自此,中国共产党团结起工人与农民,走向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富民强的辉煌道路。五千年文明古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何其有幸,生于华夏。

建党伟业观后感 篇7

岁月峥嵘不忘初心

1921年6月,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它的成立,让中华民族浴火重生,引领着人民建立新中国,让中国人民再次走向富强。一百年后的今天,2021年6月,我们有幸在建党100年之际观看《建党伟业》这部完整还原那段波澜壮阔时代的电影。

1911年清王朝覆灭。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可看似  追求革命推翻封建统治的民国政府,实则一直等待着时机,登基为皇帝,复辟封建。北洋军阀不断发动战争已然是“国破山河在”。

在如此混乱的时势之下,有的则渴望救赎人民百姓,捍卫因丧权辱国条约失掉的国家主权。李大钊、陈独秀两位北京大学的老师,首当其冲,不断发表讲话,给学生传递思想。湖南的毛润之,也是如此。全国各地,都有这样的革命家,志同道合。

与此同时巴黎和约失败,山东丧失主权。无数学生,工人上街游行罢工罢学。高喊“捍卫主权打倒反贼”的口号。这就是一次伟大的革命——“五四运动”。这彻底激起人民的意志与民族精神。这群志同道合的人们走到了一起。

在南湖的一艘船上,共产党的13位代表宣布中国共产党成立。其背后是不尽的困难与努力。但他们心中的党支持着他们。

建党伟业观后感 篇8

北洋政府从清政府接手过来的,是一个真正的烂摊子,继承了辛丑条约的巨额欠款,以及孙中山和日本人签订的种种不平等条约,在短短十多年里,北洋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工业和经济发展神速,国力迅速恢复,民众的税收很轻,政府没钱却不多征税,而是向西方各国借钱,在领土上,透过超人的政治智慧没有丢失过一点领土,反而在1919年成功从俄国人手中收回了外蒙古。

那时候中国是一个贫弱的国家,之因此贫弱的原因就是内耗太大,中国南北几个帮派自己瞎折腾打仗,应对日本等列强自然处于劣势。就袁世凯那样的北洋政府来讲,在当时对日斗争中能做到那样已经不错了,弱国无外交,而当时民国的外交智慧远远超过之后的政府。

北洋政府时代,知识分子的地位属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高度,无论学生、教师、文人等,都具有十分的的自由和话语权,想办报就办报,想出版刊物就出版刊物,想组党就组党,想骂政府就骂政府,甚至几十个人组建一个目的是要推翻政府的政党,也没人管你,除非你真的里通外国,购买军火并实施行动,北洋政府之后,没有任何一个中国政府能到达北洋政府那种高度和智慧。

因此能够看出,北洋政府的对日政策并非外界描述的那样卖国,五四时期的学生搞的户外缺乏理性,做的是打、砸、烧这种事情,这不是救国,而是误国,辜鸿铭、胡适等人在当时已经很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

当然,北洋政府最具争议的就是袁世凯称帝了,从某种程度上讲,袁世凯搞的君主立宪制在当时比的议会制更贴合国情,如果成功的话,引导中国走向繁荣富强也未可知,英国、日本不都是成功的君主立宪制国家典范吗?当然历史不能假设,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君主立宪和议会共和其实没什么区别,只是袁世凯搞的太急了,时机没有成熟就搞,结果搞砸了。

实际上,民意真的不能搞君主立宪制吗?中国的发展就务必搞成革命式的发展吗?所谓的民意支持下的革命,其实只是一句口号,具体实践过程是十分复杂的,而革命成功的原因,无非是,依靠外国政府或党派的大力援助,组建一个组织严密的政党,组件军队,透过军队暴力夺取政权,当然,也需要好的军事指挥官和军事策略。

可见,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相对来说,北洋政府是一个相对民主和自由的时代。可惜无论国民党还是共产党,都是北洋政府的死地,两党的共同特点,就是一向妖魔化北洋政府,才让大多数人并不了解那个真实的北洋政府。

总的来看,这部片子,感觉拍的很乱,时刻跨度太大,根本就不是一部电影能反映出来的,越看越像PPT,真正的叙事太少,对于中国历史了解少的话,根本看不明白这部电影,加之电影对于历史的一些不客观的描述,让这部电影的史学价值大为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