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体裁 > 观后感 > 海蒂和爷爷观后感【优秀5篇】正文

《海蒂和爷爷观后感【优秀5篇】》

时间: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海蒂和爷爷观后感【优秀5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海蒂和爷爷观后感 篇1

走进外面的世界,你就会发现生活有所不同。

每个暑假我都会去观看几部有意义的电影,今年暑假有一部电影让我身临其境,随着主人公悲伤,随着主人公快乐,随着主人公哭泣,随着主人公欢笑。这部电影的名字叫海蒂和爷爷。

失去了父母的小女孩儿海蒂,在姨妈的带领下来到了爷爷家,爷爷性格孤僻和海蒂天生活泼的性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黑蒂用她的善良天真不知不觉的改变了爷爷的性格,让爷爷变得温暖有爱,但姑妈为了钱将它送给了富兰克林一个贵族人家,让她做双腿不能行走的小姐姐克拉拉的玩伴。有钱的生活锦衣玉食,但小海蒂因思念家乡思念爷爷患了抑郁症,克拉拉的父亲便忍痛把海蒂送回了她的故乡阿尔卑斯山,后来克拉拉思念海蒂,来到阿尔卑斯山找寻海蒂总共是五份并最终可以正常行走。

在这部电影中有一个地方令我开怀大笑,在老师教海蒂学习时,比如字母A她不认识,便小心翼翼的说:“大山”。

“为什么像大山?”老师迷茫的问。

“因为它长得像山呀!”海蒂可爱的脸,配上稚嫩的声音,让人忍不住哈哈大笑。

海蒂的想象力让我由衷的欣赏。

而且海蒂的善良也令我心灵颤动,海蒂去朋友皮特的家。他的奶奶因为牙不好而吃不了硬面包。所以海蒂在克拉拉那个贵族家庭,一直记得给奶奶留着很多的松软面包。为的就是给皮特的奶奶能品尝到面包的美味。当海蒂克拉拉家回来的时候,她第一件事情就是冲到皮特的家,送给他奶奶美味柔软的面包。我看到这儿的时候眼泪都流了出来,海蒂多善解人意呀。正因为海蒂善良和天真,所以才和克拉拉成为了真心的朋友,电影中她们的友情也是让我感动不已

看完这部电影,我久久不能平静,海蒂的善良和真诚,海蒂和克拉拉的友情真是让我学习到很多!

《海蒂和爷爷》观后感 篇2

最近很多人又被电影《海蒂和爷爷》圈粉了。电影中阿尔卑斯山无比清澈美丽的风景,每一帧的画面都能设置成桌面背景图,美得让人室息。

加上电影中出场的人物都是欧洲十九世纪的精致装扮,束腰、挺直腰板的女士和富有绅士风度的男性也让不少观众沉湎其中的美好。

孤儿海蒂(阿努克斯特芬饰)被姨母迪蒂(安娜希恩斯饰)送上了阿尔卑斯山,与远离小镇独居于高山的祖父(布鲁诺甘茨饰)一同生活。活泼的海蒂在这里如鱼得水,不仅收获了羊倌彼得(奎林阿格里皮饰)的友情和孤僻祖父的亲情,还与山下彼得的家人打成一片。

一天,海蒂同彼得在山上放羊,姨母突然出现,连哄带骗将海蒂卖到法兰克福的泽塞曼家。从此,目不识A的海蒂成为了小姐克拉拉(伊莎贝尔奥特曼饰)的伴读。克拉拉幼年丧母,大病一场再不能站立,只能被困在豪宅中与轮椅相伴。父亲(马克西姆梅米特饰)常年在外很少回家,寂寞的克拉拉把海蒂当成了救命稻草。海蒂能适应泽塞曼家的新生活吗?远在天边的祖父和彼得还能再见吗?克拉拉的腿还有好起来的希望吗?

海蒂失去了父母,于力失去了孩子,他们是两个被抛弃的人,恰好填补了对方缺失的部分。来到克拉拉家,海蒂有了新衣服、新鞋子,有了食物,有了温暖的大床,她什么都有了,可是没有了爷爷、雪山和羊群。

特别喜欢她和爷爷第一次见面到分离的那一段,很细腻很感人,只是两个人的戏却让人时时揪心又感动,很抓人。三个小演员演的都特别好,都很可爱。当然阿尔卑斯山的风景功不可没!

剧本据说被翻拍过三次,没有看过之前的,无从对比,但单看这一部的话,感觉已经很完美了,一个乐观的孩子眼中的世界。

很多次,我都以为剧情会急转直下,成为一个悲剧,让观众永远遗憾在美好的回忆里。因为痛苦往往会比幸福让人更加难以忘记和无法释怀。可是我错了,从一开始这就注定是一部简单而美好的童话故事

伴随着影片优美而轻快的音乐,时而漫步在阿尔卑斯山郁郁葱葱的树林里,时而徜徉于法兰克福车水马龙的晨风中。无论是坐在雪橇上一路沿山坡急速滑下时富有节奏的动感,还是在城市里最高的高塔上俯瞰芸芸众生时那种浩瀚的寂静,都在导演炉火纯青的镜头语言里体现地淋漓尽致。

这部电影就像冬天的炉火,夏天的冰激凌,温暖、甜美,没有多少波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坏人,充满原始野性和天真的女孩海蒂,就像一阵风卷过,融化了坚冰一样的爷爷,把生命力传染给每个人,阿尔卑斯山的秀美风光和温情脉脉的故事在眼前徐徐铺开,果然大自然和孩子是最好的治愈。

克拉拉的祖母是多么睿智的老人啊!影片的细节特别感人,比如爷爷赶着做出来的椅子,因为思乡而梦游的海蒂,克拉拉追逐的蝴蝶,看这部影片,就好象多了很多亲人,好象置身在阿尔卑斯山。

我觉得本片最令我喜爱的在于,除了姨妈和小海蒂以及克拉拉的奶奶,其他人物都是饱满的,善与恶并存的。彼得是贪吃又自私的,克拉拉是自私是有公主病的,爷爷是不近人情、固执的,女管家是势力的,或者说是带有歧视的。

克拉拉的父亲是过于自尊与厌恶自然的(这好像也算不得恶),村民是喜欢传谣又冷漠的(真的,村民嘲笑爷爷来晚的时候,爷爷落寞的神情与形体让我泪目,村民的嘲笑真的很尖锐)。这就是我所说的人类本性是善与恶的矛盾体。

海蒂一直用自己善良积极的正能量,去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这也因此引发了人们的思辨,并让人们去反思循规蹈矩的生活和自由的灵魂究竟哪一个更重要?两者是否可以兼得?

而克拉拉对自由的向往似乎已经解答了这些疑问,当她与海蒂一起玩耍,去领略大自然的美好之时,她不仅双腿可以重新走路,同时也告别了孤独冰冷的生活,因为海蒂让她有理由相信,生活是美好的,只要内心一直相信真善美的存在,就一定会用眼睛发现属于自己的童话世界。

最好的爱,莫过于心中对美好的向往,而最好的自由,莫过于心中对美好的那份信仰。

海蒂和爷爷观后感 篇3

前些日子,看了一部极度暖心的电影,说是要写读后感,一直拖到现在该交作业才写,由此真心觉得,人呐,一定要给自己压力,否则很难走远呀。

回归正题,海蒂真是一部心灵氧吧之作,整个观感就是发现美,感受美、品位美,让人不禁有双手合十感恩上天的佳作。随便截取画面都是屏保级别。电影的一开始,小海蒂在山上张开双臂,苍穹之上有雄鹰展翅,一下子把人心底的梦都给召唤出来,进了电影。

这部剧让我有以下一些思考。

1、爷爷是个充满迷的人物,好像杀过人,被众人误解,看上去凶神恶煞,实则心地善良。最终也没有交代曾经发生了什么,也不重要了,因为我们亲身经历的要比看到的,听到的更重要。有色眼镜真是害人的东西,我们不要给他人贴标签,也要防止别人给我们贴标签。人是立体的,不是单面的。

2、海蒂的阿姨看起来是个好人。把海蒂送给爷爷是迫不得已,带走的时候,我们会以为是真的为海蒂谋了个好人家。后面才明白,她不过是为了自己那点小利,不曾真心为海蒂考虑。我们不要看一个人说了什么,而要看她做的什么。

3、富人家的那个女教师,在看到海蒂想偷跑回家的时候,跟她说连我都对这里很满意,你有什么不满足?我们总是容易犯这样的错误,自己觉得好的东西,就认为别人也觉得好,好像人人都想要。

这部电影让我对富裕有很深的向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人们就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注重身心健康的良性发展。电影里无论是富人家的女儿Klara还是她的父亲奶奶都是善良温暖能够站在别人角度考虑问题的人。我们历来仇富的环境总是宣传无奸不商,为富不仁等等。现在长大了,见的人多了,越来发现富裕的人心底不坏,他们的生命力好像延伸的更好。这不是偶然,一个整天为生存发愁和一个衣食无忧考虑个人身心发展的人能够达到的高度自然是相当不同的。

电影中我的泪点很奇怪。是女教师发现海蒂想要走去推搡她的时候。看着小海蒂挣扎,女教师仅仅一只胳膊就能让她难逃,我情不自禁流泪。仿佛是为自己过往的人生。其实,阻力有时候真的不大,可是我们身处的环境限制了我们的力量。以至于手无缚鸡之力,对自己的生命都做不了主。这个时候,请站在时间的长河去考虑,终究我们会长大,变得茁壮,要有信心。“”“小小青松未出栏,枝枝叶叶耐霜寒,而今正可低头看,他日参天仰面难。”

在这部电影里,我仿佛看到了教育的真谛。女教师跟爸爸奶奶说海蒂脑子好像有问题。她连字母都不认识,学习进度奇慢。正常人可能就会听信并且给他人贴标签。而奶奶的反应是,她来考察一下。晚上,她给海蒂讲故事,孩子听得目光灼灼,奶奶会适时地问问题,引发小海蒂的思考,当她陷在故事里,想要知道更多剧情的时候,奶奶却戛然而止,说要自己去看。接下来海蒂的学习猛速发展。

真正的教育不在于传递知识,而是激发人的学习热情,引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我十分有幸,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过不止一位这样的老师。生活中,遇到很多点燃生命力的人和事。而这些点拨并非只能偶然,我们自己也可以发现和寻找。

我们如果被自己困住,环境再好,都很难活出生命力。Klara被家人保护的很好,自幼失母,让她敏感且不独立。当奶奶把她送到海蒂住的小村庄,一直坐轮椅的她竟然都可以站起来走路!

最最感动我的是,当海蒂跟奶奶说,她想做个小说家,不仅没有受到嘲讽还被鼓励。海蒂疑惑,他们都说,我是痴人说梦,异想天开。奶奶回答如下:

希望我自己铭记,凡是让我真正感到开心的事情,去做,不管别人怎么说!

《海蒂和爷爷》观后感 篇4

《海蒂和爷爷》是一个发生在阿尔卑斯山山脉的故事,是一个小女孩和老爷爷的故事,下面的《海蒂和爷爷》观后感一起看看!

从《悲欢有时,唯爱永恒》开始,玛亚老师推荐的每一部电影我都要找来观看,每一部电影看下来都不轻松,总是会让我停下来思考……

这一次,我看了玛亚老师推荐的《海蒂和爷爷》。在一个并不私密的环境里,我数度落泪。

在阿尔卑斯山下,绿的发亮的草地,当小女孩海蒂穿着厚厚的衣服,第一次转过身来的时候,我就被这张天真无邪的面孔所吸引,内心被融化了一样……美好的海蒂,从小失去父母,无依无靠,但尽管遭遇了许多不幸,但她仍然纯真热情,把欢乐带到她所到之处……

海蒂从一出场,就是一个听话到让人心疼的孩子。毕竟,出生不久就父母双亡,被不富裕的姨妈收养,这种寄人篱下的生活,让这个孩子过早地乖巧懂事,学会看人脸色。海蒂被姨妈带到村子里,就有好事的村妇议论纷纷,说她的爷爷如何不友好,如何无法与人相处;第二天,海蒂又听彼得说,她的爷爷曾经杀过人,致使海蒂晚餐时吓得两腿发抖,表示要再次睡到羊圈里去。此时爷爷问海蒂:“你是选择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还是相信那些流言?”

大雪封山的冬天里,爷爷划着雪橇带海蒂去拜访小伙伴彼得,已经上学的彼得告诉海蒂:阿尔卑斯山上的人不需要识字,读书一点用也没有。

已经开始适应和爷爷一起生活的海蒂,因为轻信德塔姨妈的话,被姨妈领到一户富有人家,做了克拉拉小姐的陪读。海蒂想念阿尔卑斯山,想念爷爷,夜里梦游都要回家……

面对这样的境遇,这个小女孩做出怎样的选择?她选择相信,她相信美好,相信爱!她也慢慢学会了,不要轻信,不要在意流言蜚语,在克拉拉的奶奶、一位善良智慧的老人的引领下,她爱上了学习,想成为一个“想写故事”的人……

即便生活对海蒂并不友善,可是海蒂心中依然有爱的种子,她愿意分出自己午餐的一半给彼得,只为恳求彼得不再鞭打羊群;她先后三次藏起软面包,为的是带给眼睛看不见、牙齿掉光了不能吃硬面包的彼得奶奶吃,她懂得感恩生命,她的爱改变了身边的许多人……

海蒂给我的启示非常深——我们无法选择出身,无法选择成长环境,无法选择他人如何对待我们,甚至也无法逃脱一些欺骗和出卖;但是我们依然可以选择友善地对待他人,选择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选择爱与真理……拥有结局美好的人生,这就是必由之路!

海蒂与爷爷观后感 篇5

《海蒂和爷爷》是一部德国剧情电影,根据约翰娜·斯比丽长篇小说《海蒂》改编而来。该片于2015年12月10日在德国上映,于2019年5月16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用一张图片说明一下这部电影的评分有多高:豆瓣9.1分;淘票票9.4分)

电影讲述了天真可爱的小姑娘海蒂用一颗善良的内心照亮世界,温暖自己的故事。

海蒂自幼父母双亡,由姨妈黛特照顾,后因姨妈的工作调动无法继续照顾她,便将海蒂送到从未谋面且性格孤僻的爷爷家。

第一天晚上海蒂睡在爷爷家的羊圈里。

第二天爷爷带着海蒂找到牧师,请他帮忙给海蒂另找住处。牧师答应下来,并要求爷爷继续照顾海蒂三天。

第三天爷爷让羊将军(牧羊男童)皮特带着海蒂去山上放羊。

在爷爷家的这三天时间里,海蒂并没有感受到爷爷对她的爱,特别是电影中的几个特写镜头可以说明:

1、餐桌前只有一把椅子,吃饭的时候,小海蒂连坐在桌边的机会都没有。

2、爷爷家只有一张床。

可是海蒂并没有因此感到难过,相反她却觉得很快乐。她的快乐来自于那美得让人惊叹的阿尔卑斯山:碧空如洗广阔的天空;一望无际绿色的草地;展翅翱翔威武的雄鹰;悠闲自在吃草的羊群······也来自于海蒂善良、纯真、坚强的内心。

经过了几天的相处,海蒂用自己的行动打开了爷爷那颗沉封已久的心。

爷爷对她的爱也表现在细节中:

1、海蒂放羊回来看到桌边多了一把椅子(爷爷趁着海蒂去放羊亲手制作的);

2、虽然只有一张床,可是海蒂却可以自由自在地睡在爷爷阁楼的干草堆上,再不用去挤羊圈了;

3、当大雪封山,皮特去上学,爷爷感受到海蒂想念朋友的闷闷不乐,制作了雪橇带着海蒂去皮特家看望他。

在皮特家,海蒂看到了皮特的奶奶。奶奶的眼睛看不见,牙齿几乎落光了,连硬一点的面包都无法啃食,海蒂的内心充满了同情,这也为后面的剧情发展埋下了伏笔。

就在一切都变得温馨而美好的时候,姨妈的再次出现打破了平静的生活。原来姨妈将海蒂卖给了法兰克福一个富商家庭,给家中无法行走的独生女儿克拉拉当陪读。爷爷自然不同意,可是姨妈却在海蒂放羊回家的路途中将她拦截,并连哄带骗将她带上了开往法兰克福的火车。

海蒂很快和美丽有教养的克拉拉成为了好朋友。在这里,海蒂学会了很多的礼仪,还有识字发音(其实一开始她是拒绝认字的,因为皮特告诉她放羊的人是不需要识字的),她的改变源自于一个人,这个人我在后面细说。

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家的狗窝。”虽然海蒂每天都锦衣玉食,也开阔了很多的眼界,但是她思念爷爷、思念阿尔卑斯山、思念羊群和草地的心却越来越强烈,直至患上了梦游症。

家庭医生建议要把她送回阿尔卑斯山,克拉拉父亲决定由男管家护送她回去,并给她带上大量的软面包和香肠。

海蒂回去之后的第一件事情是赶到皮特家,把所有的软面包送给了奶奶,并给了皮特很多香肠。

回到了阿尔卑斯山,回到了爷爷身边,海蒂又恢复了正常。而克拉拉因为想念她,在爸爸和奶奶陪同下来到了这里,居住在这里的时光让克拉拉站了起来,最终电影里的每个人都有幸福的结局。

这部电影一上映,我就带着女儿去看了,女儿全程看得很投入,这真的是一部老少皆宜的影片呢!遗憾的是只有中文字幕,若有中文配音的话,受众面可以更广。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每次看到好的电影,都会在里面寻找教育的方式。无论是《音乐之声》,还是《放牛班的春天》,又或是《海蒂和爷爷》,都会给我一些启示。

1、有机会就多接触大自然

影片中的每一处自然景色都是可以作为壁纸使用的,那种天然形成的调色盘会让人的视觉无比舒适,大自然会告诉我们:什么是美学?无论从事的是何种艺术,大自然都能带给我们灵感。

光着脚丫在草地肆意地奔跑,在氧吧中尽情地大口呼吸,不知不觉中净化了心灵,治愈了身体的不适,提升了幸福的感受力。学龄前儿童没有那么多学业压力,就应该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大自然接触。

2、“自由”

自由不是我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真正的自由是在有规则,有边界的基础上的自由。

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妈妈每天都会把家里的物什严格消毒,她要确保孩子接触的东西要足够干净,结果孩子无法适应外面的环境只能待在家里,最后得了自闭症。”我不知道这个故事的真假,但是过度养育的事例在我们身边层出不穷。

到了饭点就喂,也不管孩子今天胃口好不好。

只要喂下去,家里的大人就开心,反之就会很焦虑,我的孩子不吃饭会不会营养不良?会不会长不高?几顿饭真的就影响了身体健康吗?当然不会。那为什么家长还会这么做?因为家长不相信孩子的感觉,不愿意放手,所有的积极期待不是以孩子为中心,而是以家长为中心,所以家庭模式进入了一代又一代复制和循环,成员之间没有边界,有的人甚至把模式延伸到学校里,工作中。

小时候干预吃饭,长大了干预升学、择业、择偶。

直到有一天家长问孩子:“你自己没有想法吗?别人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呀。”想一想,是谁剥夺了孩子思考的权利,选择的权利?有多少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那个早已丢失的自我。

充满自由的阿尔卑斯山让海蒂重拾生命力,也让从小过着公主般生活的克拉拉恢复了双腿,奇迹般地站起来。

真正的自由就像一颗种子,在心中种下了,就会开出无比美丽的自由之花来,就有了生命的力量和色彩。

3、最好的教育手段是“润物细无声”

海蒂因为听皮特说爷爷曾经杀过人,有点害怕,不想睡在阁楼的干草堆里,爷爷透过观察发现了海蒂的担忧,他是这样告诉海蒂的:“人们总是喜欢说闲话,你必须决定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还是相信别人的话。”

海蒂想了想,扑过去给爷爷一个大大的拥抱。我想也就是这一刻,爷爷卸下了所有伪装的冷漠,全心全意地爱着海蒂了。

克拉拉的奶奶也是一位睿智有爱的教育者。当她听到女管家向她诉说海蒂种种的不是,奶奶并没有轻信,而是决定自己去试试。

她躺在海蒂的身边给她读绘本,讲到精彩的部分她戛然停止了。海蒂要求继续讲完,奶奶鼓励她自己看,可是海蒂表示自己不认识字,奶奶问她为什么不愿意识字,她说皮特告诉过她“读书没用”,奶奶说;“你不要相信别人说的就是对的。”

奶奶用这样的方式激发了海蒂识字的热情和信心,海蒂真的克服了识字障碍。

从法兰克福回到阿尔卑斯山,爷爷将海蒂送进了学堂,当老师让大家说自己的梦想时,海蒂的陈述引起了哄堂大笑。

当奶奶把克拉拉送到阿尔卑斯山和海蒂团聚时,海蒂向奶奶诉说了自己的梦想和烦恼,奶奶的回答再一次让我肃然起敬。

“如果生活中有什么使你感到快乐,那就去做吧,不要管别人说什么。”

奶奶在回到法兰克福之前,拿出了一个本子和一支笔送给海蒂,希望她写下自己的故事。奶奶也让海蒂明白一个道理:实现梦想需要开阔的眼界,同时最宝贵的是坚持。

4、善良是一盏明灯,照亮了世界,也温暖了自己

海蒂第一次看到皮特用粗暴的方式对付两只打架的山羊时,毫不犹豫地选择将自己的食物分给皮特一半,只希望他不要伤害山羊,并且许下承诺,只要不伤害山羊,以后的食物都分给皮特一半。

海蒂和克拉拉悄悄溜上街带回来几只小奶猫,女管家对猫毛过敏,不允许她们养猫,男管家立马把小猫全部抱在怀里,对着孩子们说:“我来帮你们养吧。”

海蒂的父母早亡,姨妈把她送给陌生的爷爷,爷爷不要她,她就去和小羊睡。在皮特家看到双目失明,牙齿基本掉光的奶奶,心生怜悯,跟爷爷说觉得自己很幸福。

海蒂是不幸的,同时也是幸运的。她用自己的善良,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无论环境如何恶劣,无论世界如何待我,我都保持自己的本质,全力以赴维护那一颗纯净的心灵。

人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海蒂正是因为善良、勇敢、坚强使自己频频遇到好人,这些珍贵的品质足以让她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善良是一盏明灯,照亮了世界,也温暖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