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体裁 > 观后感 > 电影紫日观后感【优秀6篇】正文

《电影紫日观后感【优秀6篇】》

时间:

《紫日》讲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苏联红军偶然从日军屠杀中救下一名中国老百姓——杨玉福。这里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电影紫日观后感【优秀6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紫日》观后感 篇1

打小我就爱看战争片,尤其是抗战的。最开始时是觉得"好玩",因为每次都是游击队胜,不但小鬼子丑态百出,而且游击队几乎是零伤亡。后来再看时觉得整体上发空。-----没有艰苦的环境,没有残酷的战斗,就很难把人物的内心世界给观众描绘的一清二楚,紫日并非一部具备史诗规模的影片,在冯小宁执导的“战争与和平”六部曲中,它也算不上扛鼎之作。但它值得我们去关注与讨论,因为它生当其时。

最震撼我的镜头就是杨和他奶奶被绑到柱子上,日本小队长张狂地指挥一个新兵杀死杨的奶奶那一幕:杨从莫名其妙到知道他们要杀死自己的亲人而歇斯底里地怒吼;日本新兵从害怕到被责打后丧失心智疯狂地把奶奶刺成筛子似的鬼哭狼嚎。这一幕深深地刺痛了我。而影片伟大之处就是接下来的处理:杨的奶奶被日本人用这样残酷的方式捅死了,他被抓去做了劳工却眼睁睁看着日本人把他的伙伴用汽油活活烧焦,最后他们还要被集体枪决——可以说他对日本人的恨达到了无以复加的极限,但是他和苏联女兵娜加面对把他们引进雷区的秋叶子仍然没有举起军刺;明知粮食只够俩人吃,却还是和娜加冒着被打死的危险救了陷入沼泽的秋叶子。——甚至他以一种农民的可爱在情感上莫名地和会说中国话的秋叶子站在一边而固执地同娜加持相反意见

秋叶子是被他们俘获的,或者说是被他们救下的——毕竟是苏联男兵抢下了她打算吞下的毒丸。但她仍然把他们引入雷区。就是在他们仨已经培养起很深的感情后,她依然把他们带回了日本军营,最后还用枪对准了患难与共的朋友。当然这不是恩将仇报,仅仅是秋叶子简单幼稚地行为,最后她也为自己的单纯和可爱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当满捧的鲜花撒向天空,当可爱的八音盒无助地滚落山野,当秋叶子圆睁双眼中弹倒下时,她也许仍然不愿意相信,她会死在自己同胞的枪口下,竟然会死在已经从她口中亲耳听到国家战败的消息后却依然举枪的同胞手中!

杨和娜加是善良的,他们在没有粮食的情况下还放走了一头枪口前的麋鹿,当然更不会在仇恨的怒火下杀死一个无辜的日本少女。

秋叶子也是善良的,可是她却消失在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残忍的军国主义情绪中。

这就是《紫日》的伟大!仅凭这一点,《紫日》就可以傲视中国一切抗日题材的影视作品,也可以傲视一切揭示人物性格的中国影视作品——这体现在作品对秋叶子的人物刻画:《紫日》对秋叶子这个日本人的刻画并不象以往的影视作品一样处理:先是冥顽→←不化,然后被俘,在我军或乡亲的感化之后化敌为友,立刻成为我方的军事力量—— 因为这不符合实际的人物性格,尤其是不符合长期受到军国主义教育的日本人的性格。

这种可怕的复杂的民族情感在我们这些曾经受过侵略的民族面前的确让我们感到气愤、可怕,但我们镇静下来想想,是否应该想到“耻辱”这个词?是不是应该想到 “敬佩”这个词?为自己的民族从1931.9.18-1945甚至至今对日本的暧昧态度感到耻辱,为日本民族的这种可怕的精神感到敬佩?虽然他们遵循的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我们却连基本的民族尊严都没有保留呀!

若鲁迅先生在天有灵,知道他的一些后世子孙看到影片中日军刺杀中国百姓的场面而哄堂大笑时,一定愤恨难平。虽然电影中的场景是演戏,但在日本侵华的历史乃至整个中国近代史中,这样的外侮暴行很多,这样面对外侮而无动于衷甚至从中取乐的中国人始终不少。当年,鲁迅先生因愤恨少数同胞的不争而弃医从文,寄望以笔开启国人心智。今天,我们依然不能对此掉以轻心。

我们不要轻视冯小宁对“战争与和平”主题的苦心孤诣。他对国家和民族有一份深沉爱心,有一种责任感,更有一种危机感。

“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即使“和平与发展”成为主题的今世,天下也并不太平。就在中国的家门口,总有那么几个鬼子鼓捣,所谓亡我之心不死,我们怎能继续沉醉于惰性之中、幻想着歌舞升平?

与我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看一看好莱坞的主流电影,《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瑞恩》、《U-571》、《珍珠港》……几乎每隔一段时间,他们便会捧出一部警世大作。他们一直念念不忘战争的阴影,而在我国,冯小宁却孤掌难鸣!

当今的中国电影缺乏一种主流精神。这种主流精神应当具有发自内心的爱国情感,也离不开开阔的世界视野和文化胸怀。对比好莱坞的主流电影,它们哪一部不是在强调所谓的美国精神,正因为如此,好莱坞主流电影才成为美国文化的象征。像冯小宁这样孜孜不倦于中国近代战乱的忧患历史,用发自内心的情感讲爱国主义、也具备开放视野的中国导演实在不多,而他的影片竟然受到嘲笑,这一定是我们在哪里出了问题!

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段历史都有着其主流精神与主流文化,好莱坞电影反复宣扬的“自由、爱国、勇敢、忠诚”主题就代表了美国的主流精神与主流文化。近代百多年来先贤们前仆后继、孜孜追求的强国梦理应成为我们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它是以爱国主义、忧患意识和世界视野为基础的,在这方面,中国电影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来。不要忘记,“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冯小宁的《红河谷》、《黄河绝恋》、《紫日》既拍给中国人看,也要给世界上的人们看一看,给美国人、日本人看一看。对过去的历史,我们永远都不可以忘却,而13万万颗中国心如果能连在一起,是现实中任何一种强权都抗衡不了的。

电影不能强国,但确实可以开启民智。历史不会慷慨地给中国许多机会,让我们及早地从少数国人对《紫日》的嘲笑中警醒吧

紫日观后感1100字 篇2

《紫日》与其他战争片不同,它的画面不仅在战争的场面上多加笔墨,更多的是以此反衬和平的光景。它拍的不仅是战争的残酷,更多是和平的唯美景色。以大兴安岭为背景,忽而出现郁郁葱葱的树林,忽而显现辽阔的草原,忽而闯入一片宁静如镜的湖面。此时的大兴安岭便是战争中,拥有和平的唯一一片净土。

《紫日》中有三名主人公——杨玉福、秋叶子和娜佳。她们分别来自不同的国家:中国、日本和前苏联。故事以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为背景,阐述了从敌对转化为好友的一个过程。太阳本来是人类共同的生命象征,然而一旦蒙上了战争的硝烟,就会改变颜色,蒙上淡淡的紫色,预兆着灾难的降临。惟有驱除战争的阴霾,明媚的太阳才会重新带给世界光明、温暖与蓬勃的生命,日落时才会是一轮美丽的红日。

看完了这部影片,我对战争、和平与人性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为和平而战的勇士们的牺牲,无辜受虐的老百姓,平静的村庄被战火烧尽,硝烟的浓黑代替了炊烟的灰白,战争的炮火击碎了和平的明镜。如此一来,更令我感觉到:和平不是必然的。

故事中的三个主人公,来自不同的国家,体现了三个国家不同的待人接物的方式。前苏联的军人比较残酷,事不顺心,便枪口高挂,随时都可能蹦出完结的噩耗,但他们较为理性,事前必要瞻前顾后,以大局为重;当时日本的学生深受日本的军国主义思想毒害,心中充满了对世界各国人的仇恨,因此片中的秋叶子一开始很恨杨玉福和娜佳,眼中愤怒的火焰没有消停过,可杨玉福和娜佳善良的心在最后还是感化了她,使她将天真、善良的本性表露于外;中国的老百姓被侵略之战扰得不得安宁,心中痛恨侵略者,痛恨杀害无辜的侵略者!虽然较为冲动,也很感性,容易受情绪的影响,但是内心却是淳朴善良的。

因此,在战争的年代,只要有机会让彼此真心相待,和平便能冲破战争的阴影,带来温暖的红日。人性不会在战争中泯灭,蛮不讲理的杀戮才是真正的人性的泯灭!影片近末时,当所有人都以为他们仨能同时获得新生的时候,秋叶子却被日本的军人杀死了。与两个“敌人”在一起那么长的时间,都能和平相处,共患难,同甘苦,在最后却被自己崇尚的军国,同是来自日本的军人杀死了,这比战争更可怕,人性于此泯灭。

身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没有经历过战争,无法真正体会到当中的苦难,所以很多人都在质疑我们当代的大学生:只会安享其成,很多人根本不懂也不会去爱国。但是烈士陵园的每一个墓碑,都是历史的见证;伟人的每一字句,都是历史的写照;爱国电影闪过的每一秒钟,都是历史的反映。虽然我们在和平年代,不必用自己的性命来证实自己的爱国赤诚,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铭记历史,我们的爱国之心永远都不会改变,而是用另一种方式,另一种表现,另一种行为去证明:我伟大的祖国,我爱你。

紫日观后感1200字 篇3

《紫日》观后感故事发生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时候,电影《紫日》观后感。苏联红军偶然从日军的屠刀下救出了中国老百姓杨玉福。在将杨和伤员一起望后方转移的途中,军车误入日军军营并发生了一场激战。

杨和一名为娜佳的苏联女军医侥幸逃进了林区。中途他们遇见了在混战中与大队失散的日本少女秋叶子。他们让秋叶子带路,可是深受日本帝国主义思想毒害的秋叶子几次试图杀害他们。在看不见硝烟的大兴安岭林区里,三人一路上经历了山林大火、沼泽、猛兽等一系列磨难并在患难之中逐渐产生了友情。"人非草木,谁孰无情",此时此际在我脑海里浮现不仅是杨玉福、娜佳、秋叶子那三张鲜活的面孔,更多的是理性的思考。

一、难忘的三个镜头我所欣赏的并不是那映入眼帘的大兴安岭美景,而是深藏在大兴安岭里的三个熟悉的身影-中国老百姓杨玉福、苏联女军医娜佳、日本少女秋叶子。正是他们构筑了三个令我难忘且发人深省的镜头。镜头一:跨越障碍--人性的沼泽地当杨玉福与苏联女军医将秋叶子解救出来的瞬间,似乎向世人昭示着他们已经跨越了人性的沼泽地。诚然,人性之中既有真善美,也有假恶丑。真善美像人性中的金字塔,向世人昭示着伟力;假恶丑像人性中的沼泽地,它试图侵蚀人性真善的心灵。秋叶子的得救使我坚信人性中的真善之心总能战胜丑恶之心的。镜头二:拉近距离的动力--山林大火当他们三人分道逃奔的时候,一场雄烈的山林大火正悄悄地向他们走近。当他们三人重新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去面对大自然的挑战时,他们发现彼此之间产生了友情,观后感《电影《紫日》观后感》。是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一场雄烈的山林大火不但未能吞噬他们的生命,反而能让他们迷途知返,用更新更勇的姿态去面对大自然的挑战。此后,他们彼此深信只要团结一致,总有一天能见到生命中最美丽的日出。镜头三:猛兽奇遇记--互解互谅的开始当他们彼此怀着信心要走出这片大森林时,大自然安排的另一个挑战却悄然逼近。同伴的失散、恶劣的天气、猛兽的袭击接踵而至。然而"天变不足惧",因为他们发现当他们咬紧牙关将大自然所安排的"纸老虎们"败倒时,他们彼此之间产生了共鸣。是的,他们是真正的猛士。他们不仅有直面困难的勇气并将其化险为夷,而且彼此之间互解互谅,确实是难能可贵。

二、唱响和平之声的八音盒也许你会认为中国农村老汉手中捧的八音盒是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也许你会认为日本少女秋叶子手上的八音盒是她与情人的定情信物;也许你会认为息落在落叶中的八音盒是对日本军国主义贩子的一种诅咒。但我认为放着动听旋律的八音盒所给予我们的是一个启示--唱响和平之音,共创和谐家园。当日本女孩被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击毙的那一瞬间,日本军国主义陨落了,世界的和平力量正在崛起。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夙愿,谁也无法阻碍社会的发展潮流。让我们携手拨去法西斯的阴云,共接美好灿烂的普照阳光吧。世界各国人民都是亲密的朋友,都是能共克患难的刎颈之交。就让我们共同奏响那响彻天际的和平之曲,谱写那镌刻在人类历史上的发展篇章吧。

紫日观后感1400字 篇4

离开大连前一天,打开电视,看到了一轮火红的夕阳。夕阳炽热的艳红中,三个仅仅看得清轮廓的身影走上山坡,消失在了那绚烂的霞光里。没错,是《紫日》一个短发的穿着穿白衣服的女孩,一个英气的穿着军装的外国女人,还有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中国农民,我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对这部有了记忆。情节早已经不记得,只记得女孩被牵引着走路的蹒跚,三个人在森林中迷路时湛蓝天空飞过的几只飞鸟,还有那轮永不落下的紫日。而我不记得的,时隔如此多年之后含着泪发现的是,三个不同民族怀着不同仇恨的人在紫日里达成了心灵的沟通,深深怀念着自己的故土的女孩为了在紫日中倒下,受降的士兵走向那轮紫日,卸掉所有武器,将那屠人的利器融化在紫日里。我也不知为何会流泪。我想到了另一轮红日。《一____四·甲午大海战》中,陆毅扮演的邓世昌站在船的甲板上,深爱他的女子回头望;世昌的模样已然看不清,只有那一个模糊却坚毅的轮廓,映在那轮红日里。“它叫什么名字?”世昌牵引着那只她赠与的犬,问她,“就叫它太阳吧!”一眼竟成永别。接着便是那铭刻在历史中如何也无法抹去的甲午大海战,深爱的人为了国家,永远的消失在了大海里。我不知这个女子的存在是否真实,也不知那一眼看到的究竟是怎样的景象;然而,那一刻,心中某种复杂的情愫翻涌上来,不仅仅是悲壮,也不仅仅是感动;那一种杂糅的情愫糊在心头久久挥之不去,至今也无法说明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没想到的是,两部指向同一个名字:冯小宁。再去查看他的其他作品,又见到了那轮灿烂的夕阳。为什么是夕阳?因为它那样炽热,融化了所有杂念和欲望?因为它那样绚烂,经过它的炙烤便可获得永恒?我不知道。无论是《黄河绝恋》还是《紫日》还是近几年的《一____四·甲午大海战》那轮火红的太阳始终陪伴着主人公们,陪伴着他们走向自己的选择,那悲壮、灿烂而又无悔的选择。太阳之所以壮丽,是因为它不会因落下而不再升起;那些人们之所以悲壮,是因为他们不会因可能的后果而改变自己的选择。

这是我上小学时看过的一部,已经忘的差不多了,直到前几天翻新闻时,又偶尔看到,杨固执的表情,以及那场大火就立刻浮现在我眼前,立马又看了一遍。整部影片质朴,温暖。一个中国农民,一个学生,一个苏联上尉,人物关系本身就很有戏剧性,再加上即将投降这个大背景,让故事的发展有了无限的可能。先说让我感动的几场戏,刚开始镜头给到八音盒的特写,缓慢向上是一位面庞消瘦,表情安静的老人,不知道怎么回事,这种不加修饰的真实就这样简单的打动了我。第二,当学生掉进沼泽,杨拿枪去救她时,不小心脱手,枪留在了学生手里,这一幕实在精妙,双方地位立马反转。表情都有错愕,杨甚至出现幻觉,但最后依然决定要救她,而学生即使在此时依然没有说中文,可见她受到了什么样的思想毒害。杨虽有犹豫,但内心的呼喊依然是要救她。第三,学生有一次逃跑,苏联上尉拿枪指她,却没开枪,因为她知道没用。但随后杨也要走,她继续拿枪威胁,依然没开枪,因为她怕。原本最强势的苏联上尉竟害怕的像个孩子,实在讽刺。第四,学生得知战败,虽万分痛苦,但也接受了现实。当她发现人要自杀时,想阻拦,却被同胞杀害,又是讽刺,值得人深思。 整部影片多以小人物视角描写战争,也说明了,不管什么样的战争,最受苦的依然是最基本的老百姓,不管是哪个国家,这或许就是抗战与反战的区别。最后说一下影片的配乐,安静,忧伤,就像那片大森林,经典,听一次,哭一次。希望以后能多看到这样的影片。

紫日的观后感 篇5

有格调的电影不多。《紫日》凄美,像一支愁肠百结的咏叹调,让人难以割舍。

冯小宁战争三部曲,《红河谷》声势有余,沉实不足;《黄河绝恋》浪漫可人,略显俗套;而《紫日》的故事完整,内蕴深沉浑厚,表达得收放自如。

文学作品中,常见白桦林的风姿摇曳,有玉树临风的君子之质,又有亭亭玉立的美人之态,而被电影人所遗忘的它,在《紫日》里成了镜头中反复出现、隆重登场的主角。还有那金黄的雏菊、紫红的苜蓿、洁白的百合铺陈在秋天的原野上,是在沉思,又像是表白。

导演冯小宁本人是这样说的,"我是主张唯美的";而他的影片也是这样表现的,哪怕是在生活的惨痛中也有"野火烧不尽"的春草似的美感倔强地生长。唯美,与其说是一种艺术主张,倒不如说是一种生活理想。

紫日观后感 篇6

一个叫杨玉福的中国人,他在被日军枪杀前被一辆失控的苏联坦克救了,他认识了少尉娜佳,后来遇到了逃生的日本人秋叶子。

镜头一:沼泽地。

经过沼泽地,秋叶子意外地落入了沼泽地,他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他拉上来。他们开始互相信任、团结一致了。

镜头二:失散,遇猛兽。

他们在森林中,遇上了大雨,娜佳害怕地跑了,他们失散了。雨停了,杨和秋叶子遇上了老虎,杨不会使枪,又不让秋叶子开枪,危机时刻,杨误打误撞开了枪,吓跑了老虎,娜佳也寻着枪声回来了。这更增加了他们之间的信任。

镜头三:草原大火。

正在他们寻找出路的时候,草原起了一场大火,这时,秋叶子机灵地把另一头燃起火,然后叫他们趴下,两边的草都被烧了一大块,只有土了,火一烧,烧到土了,火没了。他们已经完全信任对方了。

对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秋叶子指着落日说的:你看太阳紫色的!

秋叶子被日本军官打死了,手中的八音盒掉落在地,响了起来,我觉得这是传递幸福、和平的音乐。要是没有战争该多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