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体裁 > 观后感 > 我的姐姐观后感【精选6篇】正文

《我的姐姐观后感【精选6篇】》

时间: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本页是敬业的小编征途帮大伙儿分享的6篇我的姐姐观后感,欢迎阅读。

我的姐姐观后感 篇1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不要太着急。

你喜欢我,姐姐。

《我的姐姐》是由张子枫主演的一部讲述了一位姐姐在父母遭遇车祸后在亲情与理想之间的选择的电影。

这部电影之所以能吸引这么多的观众我相信不乏以下几个原因:演员的选择与二次创作;电影题材的选择;以及与观众的审美欣赏。观众作为审美的对象,当审美欣赏得到升华、产生共鸣时,那么这部作品就是部优秀的作品。

那么观众是在哪获得的共鸣,我相信也是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之下。

在当下的社会二胎问题、扶弟魔等等一直是大家都持续关注的。生二胎需要征求老大的意见;大孩子有工作能力后要承担对弟弟妹妹的责任;为了生一个儿子要连续个二胎三胎,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而荧幕前的你我也许也就是另一个安然。

图片

在女主角儿童时期,父母为了生养二胎甚至不惜撒谎女儿是一个瘸子,甚至把女儿交给了姑母收留。导致在安然的心中一直存在着对父母的一丝怨恨,我和他不熟,凭什么要让我承担对他抚养的责任,和自己的亲弟弟并没有多少交集却要在意外之后挑起整个家。

恰恰又是姑母这个角色映射出了选择之后可能得到的结局,我是姐姐,从生下来那天就是,一直都是。但套娃却从来不必装在一个套子里。

剧情随着对弟弟的收养问题不断升温,姐弟的感情也在不断的摩擦之中;成长经历的对比之下不断得到升华,我们的爸爸好像不是一个人,我和你也不是一个人。

你等等我不行吗,我的人生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啊,我只有你了。

弟弟每个发自内心的却又傻傻的举动都在感动着姐姐,彼此之间纽带的不断加深,也将剧情推向了高潮。

空旷的房间对视的夫妻,协议和钢笔依然冷静的躺在桌上;滚动的足球在姐弟两人脚下来回滚动,姐弟之间情感的纽带也随着愈滚愈深。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选择,人的一生要扮演很多个角色,不仅仅是女儿,是学生,有时也是老师,是朋友,有时甚至可以不做生活的体验者,以上帝的视角作壁上观。

我们从不必把自己禁锢在视野之内,我们也可以奋力去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我的姐姐观后感 篇2

《我的姐姐》是一个好电影,概括起来就是一对年龄跨度18岁的姐弟俩因为父母发生意外从陌生、相互嫌弃到彼此接纳的故事。而姐姐到底应该服从自己的内心去追求个人梦想还是承担起抚养弟弟的责任就是这部电影的主题。

每个人一生都会面临这样的价值观抉择:到底以个人价值为核心还是以家庭价值为核心。套在电影中,如果姐姐以家庭价值为核心,那么抚养弟弟就责无旁贷。但姐姐却是典型的现代年轻人,她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也随着飞速发展的社会一起成长着,她有明确的梦想,她迫切希望实现个人价值,不愿以牺牲个人价值为前提去成就家庭责任。

作为观众,我也随着情节很纠结。同样是二十多岁的女孩子,我能与姐姐共情,我能理解在寡不敌众的众多亲戚的围攻中她的不易,不希望她就此妥协,支持她说不。但看到那么小的弟弟,一次一次的说“姐姐我只有你了”的时候,又何其不忍的希望姐姐回应他“姐姐不会离开你,我们永远在一起”。幸好,电影是开放式结局,留给观众的不是任何一种“残忍”,而是任何可能都有可能存在的希望。

毋庸置疑,影片还想讨论一种带有中国传统特色的“重男轻女”文化。片中的父母为了要个男孩让姐姐假装残疾获取二胎指标,偷偷改填女儿的志愿想让女儿早日赚钱养家。无独有偶,姑妈也曾为了成全她的弟弟,也就是片中姐弟俩的爸爸牺牲了自己的学业、事业,而且觉得这一切是理所应当的,因为自己生来就是姐姐。但幸运的是,“套娃不是非要装在一个套子里”,姐姐不是姑妈。姐姐的变化,姐姐对个人价值的追求正是我们现代社会变化的缩影,是当今社会价值观、世界观现代化进程的缩影。每个人都能真切的感受到,一个平等的社会秩序正在形成。

如果你去看这部电影,可能你也会为它流上许多泪。但我更愿相信那不是悲情,是正能量。你我都能感觉到,我们的这个世界正在越变越好。

我的姐姐观后感 篇3

4月4日清明节晚上,我和几个朋友在左岸观看了清明档片《我的姐姐》。这部电影看得我们五个人都涕泪滂沱。下面说说我的观后感吧。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突然失去父母的安然,要面临是个人求发展还是抚养弟弟的困惑。这部电影还有一个译名叫《踢皮球》。还在上幼儿园的弟弟在突然失去父母后,他的抚养责任(这个皮球)该交给谁?这个小男孩最直系的几个亲属中,姑妈、舅舅和安然(姐姐),谁会接这个球?谁又能接这个球?谁又愿意接这个球?(这个电影也隐射出我们现实社会中的社会救助问题)。

安然的姑妈也是另一个无私付出的“姐姐”,当年为了安然的爸爸放弃自己的学业,成全弟弟,因为弟弟是家里的男孩子。男孩子是传宗接代的。安然的姑妈勤奋又聪明,可是好像她的丈夫——安然的姑父却是个渣男,竟然偷看舅侄女洗澡。安然的小弟弟在最初被带到姑妈家里暂时寄居时,他的表姐表兄对这个刚失去父母的小表弟一点也不友善。小弟弟总是哭着喊着:“我要回家。”那么姑妈是接不住这个球的……

再看安然的舅舅。这个舅舅是个典型的小市民,也是另一个被宠坏的“弟弟”。中国传统的“男尊女卑”的思想,使这个男人即使人到中年,也还是一个“巨婴”。贪财、好色、好赌,既自私又无担当,特不靠谱。不靠谱的男人是注定会被觉醒的女人抛弃的,(她的舅妈跟她的舅舅离了婚)。舅舅只身一人,吃喝玩乐,自认为潇洒。这样的舅舅能接得住这个球吗?……

我们接着来看安然,女主安然也是一个在苦水里长大的孩子。自幼父母也是重男轻女,企图让安然假扮残疾来生二胎。她的父母甚至为了生儿子,曾经想溺死这个女儿。他们在国家的二胎政策没有出台之前,以为只会有她一个孩子,所以房产证上只写了安然的名字。到后来生下了宝贝儿子,这对中年夫妇又开始迫不及待地要求安然将房屋产权转让给弟弟。据说是因为打安然十几个电话,(安然的爸爸打电话是想交涉房产转让事宜)。安然没有接而突发心梗造成的车祸。这又是何必呢?这个皮球一下子被踢到安然面前,安然能接,该接这个球吗?……

安然一直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她本来报考的是临床医学,却被父母以要照顾弟弟之名而改成护理专业,学历歧视让安然在职场备受她的本科学历上司欺压。安然发奋要报考北京的研究生,她很理性地替弟弟寻找领养家庭。而在寻找领养家庭的过程中,和弟弟朝夕相处,又触动了安然天生的母性。小弟弟的聪明、懂事和体贴似乎又让这个“姐姐”心甘情愿的为他牺牲……影片在雨中一个足球的特写中结束。

这个“我的姐姐”又开始周而复始地为弟弟们无私奉献,牺牲自己。但愿这种牺牲最终能被善待!最好这种牺牲不需要!一个社会良好的社会救助机制是不会牺牲那些善良的姐姐们权益的。在这个一直男权的社会里,女人的善良付出和无私奉献不能一直被漠视!只有平等的爱,循环的爱,这人间才可爱!在此感谢我的朋友小墨,感谢所有有爱的“姐姐”和爱我的亲友们!

我的姐姐观后感及心得 篇4

生活影响着人,改变着人,也成长着每一个人。

这部电影值得一观!

没有华丽丽的煽情,却让你的眼泪忍不住迸发。没有大牌明星的站台,却吸引你的视线目不转睛。没有生搬硬套的做作表演,却在娓娓道来中让你感到情不自禁。一个真实简单的故事背后,反映出一个深刻的社会伦理,“两代姐姐”在面临现实抉择面前不一样的挣扎。整部影片真实感人,直刺人心,让你在欣赏的过程中泪腺分泌,引发共鸣。强烈推荐朋友们前往影院观看,绝对不虚此行!

作为现实主义题材的影片,这部片子反映了二胎政策后家庭出现的矛盾以及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遇到的困境。

在父母发生车祸,双双亡故的情景下,是抚养弟弟还是追求个人生活独立,从而演绎出一系列的亲情故事。这是这部电影所要讲述的主旨。

女主角张子枫是北京电影学院的在校学生,去年暑假出演这部片子时仅有十九岁,但她确实将姐姐这个主角演活了,影片中她是一个桀骜不驯,追求自我,最初甚至有点不通人情,冷漠疏离的独立女性。父母重男轻女,传统思想根深蒂固,为了想生一个男孩,硬是骗街道说女儿腿有残疾,期望获得一个二胎的生育指标。最终最终心想事成,生了一个儿子,两个孩子之间的年龄相差十几岁。在女儿高考毕业时,本来她能够考上北京的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将来出来当医生。父亲却偷偷地改变女儿的志愿,让她最终上了四川当地的一个医学院护理专业,结果女儿大学毕业当了护士,所有目的就是想让她不远离家乡,早点工作,赚钱养家。

从姐姐和弟弟的回忆对话中也能够看出父母对两个孩子的偏爱,弟弟想念爸爸做的红烧肉,姐姐想起的却是爸爸的“竹笋烧肉”,在街道办工作人员来家了解姐姐是否真有残疾时,爸爸对女儿不愿意装瘸子被揭穿而表现的愤怒至极,进而狠狠地教训女儿。这种家庭境遇也培养了姐姐从小就追求生活独立的基因。

但所有的一切因为一场车祸而改变。影片伊始,就是灾难现场,告知观众故事的背景。这时的姐姐已经是医院的护士,正在和男朋友进取准备考研,期望一齐到北京去读研究生。祸从天降,父母双亡。一个并不十分熟悉的弟弟一下子推到她的面前。那里也可看出成年后的姐姐与这个原生家庭的疏离,父母更爱这个弟弟,对姐姐就有些淡漠。其实影片里也有一些暗示,说明他们对姐姐的“关怀”,譬如将那个房产写在姐姐名下,母亲给姐姐洗头的画面,以及在车祸发生前夕不停的打电话给姐姐,虽然这十几个电话,姐姐最终都没有看到。

姐姐一下子无法理解抚养弟弟的现实,她最初的想法就是找个好人家把弟弟送走,然后自我和男友考研出去生活。姐姐和弟弟相差十几岁,除了那一层同父同母的亲情纽带,实际上真正的感情却并不多。现实生活里因为年龄代沟,他们之间难有交集和共同语言。这也反映出当下二胎政策后许多中国家庭正在面临的现实,两个孩子间的年龄差和相处问题。当国家允许放开二胎政策之后,许多家庭的大孩子都已经十多岁了。

《我的姐姐》观后感 篇5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不要太焦急。

你喜爱我,姐姐。

《我的姐姐》是由张子枫主演的一部叙述了一位姐姐在父母遭受车祸后在亲情与抱负之间的选择的电影。

这部电影之所以能吸引这么多的观众我信任不乏以下几个缘由:演员的选择与二次创作;电影题材的选择;以及与观众的审美观赏。观众作为审美的对象,当审美观赏得到升华、产生共鸣时,那么这部作品就是部优秀的作品。

那么观众是在哪获得的共鸣,我信任也是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之下,在当下的社会二胎问题、扶弟魔等等始终是大家都持续关注的。生二胎需要征求老大的意见;大孩子有工作力量后要担当对弟弟妹妹的责任;为了生一个儿子要连续个二胎三胎,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而荧幕前的你我或许也就是另一个安稳。

在女主角儿童时期,父母为了生养二胎甚至不惜撒谎女儿是一个瘸子,甚至把女儿交给了姑母收留。导致在安稳的心中始终存在着对父母的一丝怨恨,我和他不熟,凭什么要让我担当对他抚养的责任,和自己的亲弟弟并没有多少交集却要在意外之后挑起整个家。

恰恰又是姑母这个角色映射出了选择之后可能得到的结局,我是姐姐,从生下来那天就是,始终都是。但套娃却从来不必装在一个套子里。

剧情随着对弟弟的收养问题不断升温,姐弟的感情也在不断的摩擦之中;成长经受的对比之下不断得到升华,我们的爸爸似乎不是一个人,我和你也不是一个人。

你等等我不行吗,我的人生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啊,我只有你了。

弟弟每个发自内心的却又傻傻的举动都在感动着姐姐,彼此之间纽带的不断加深,也将剧情推向了高潮。

空旷的房间对视的夫妻,协议和钢笔依旧冷静的躺在桌上;滚动的足球在姐弟两人脚下来回滚动,姐弟之间情感的纽带也随着愈滚愈深。

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有自己的选择,人的一生要扮演许多个角色,

不仅仅是女儿,是同学,有时也是老师,是伴侣,有时甚至可以不做生活的体验者,以上帝的视角作壁上观。

我们从不必把自己禁锢在视野之内,我们也可以奋力去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我的姐姐观后感 篇6

一声姐姐,一生姐姐

生活影响着人,改变着人,也成长着人。

这是一部现实题材的亲情电影,讲述了一个生长在重男轻女家庭中的女孩在父母车祸去世后,面临着抚养在她上大学期间父母又生的弟弟。原本关系冷漠疏离,又面临是抚养弟弟还是追求个人独立生活抉择的选题。在与弟弟慢慢相处的过程中,重新意识到了亲情深处血浓于水的意义。

故事的主人公安然受原生家族的影响,带着感情创伤,性格独立强势。她渴望走出家庭,走出这座城市去北京学习。而当父母把她大学志愿由北京医科大学改为本地一所护士学校后,面对生活的不公平,她直来直往,勇敢说不。即使眼中含泪,也会大口吃饭。当她说出“一个从小不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孩子,当她被别人欺负的时候,打得赢也要打,打不赢也要打”这句话时,给我的心灵深处怦然一震,这份勇气与坚韧让人心疼。但我更相信,她在平行时空面对将来任何困难都能够有这份勇气与信心,成为更好的自己。

整部电影用倒叙的方式回忆着,一点一点将父母对两个孩子迥然不同的态度还原:弟弟爱吃爸爸做的红烧肉,姐姐想起的却是“竹笋炒肉”(打屁屁);为了要个儿子,让女儿假满分作文网装身体有残疾,当街道办工作人员来了解姐姐是否真的患有残疾时,爸爸对安然不愿装瘸子而被揭穿表现得十分愤怒,进而狠狠地教训了女儿。这种家庭境遇也培养了姐姐从小就追求生活独立的品格。

影片中,姐姐的心理变化是影片的主线。安然靠着自己的坚忍一步步努力着,虽然没有进入她理想的大学而只成为父母想让她成为的护士,但她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一直努力学习,想研究生重新考入北京。这一切,因为一场车祸而改变。这个不熟悉的弟弟一下子推到了她面前。安然真的无法接受抚养弟弟这个现实,最初她想找个好人家把弟弟过继给他们,自己的继续实现理想。相差十几岁的姐弟俩似乎除了亲情纽带,真正的情感也着实不多。到后来,弟弟趴在姐姐身上说,你身上有妈妈的味道时,所有观影人的心底深处都会有一丝颤抖,伴随着影片跌宕起伏。

俗话说“血浓于水”。在经历了为弟弟找领养家庭,地铁站里抛下弟弟,生理期弟弟暖心照顾等事件后,姐姐明白了“长姐如母”“一声姐姐,一生姐姐”,最后由自己来抚养弟弟。血浓于水,亲情不会被任何“利器”斩断,亲情永远是人间最温暖的家,亲情永远是天上人间独一无二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