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节约与和谐”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人人节约,社会和谐”。
在党的16届三中和四中全会上,中共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决定。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应该是物质文明和道德文明和谐的社会。节约型社会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因此,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倡导节约,树立节约意识,培养节约美德。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有言“克勤兴邦,克俭于家”。对于勤俭节约,中国人自古有着深刻的认识。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曾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唐朝诗人李商隐指出:“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明代朱柏庐在《治家格言》中写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多少年来,一滴水,一根火柴,一张纸的节约精神,辉映着一个民族的美德和灵魂。毛主席的被子、周总理的睡衣、朱总司令的扁担,教育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令我们为之感动,为之景仰。上世纪60年代,节约更成为我国度过政治和经济难关的法宝之一。在物资极度短缺的情况下,政府把节约上升到政治高度,并以此安排物资的供应、生产,可以说,那个时代的中国就是节约型社会。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早就成为我国公民的一种道德标准。
近20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节约意识似乎渐行渐远,鼓励消费的宣传铺天盖地,什么“首富”、“金领”、“豪宅”、“极品”,等等等等。有的人为了紧跟“时尚”,不顾自己和家庭的实际情况,超前消费;还有的人出现了认识上的误区,认为节约即吝啬,既然生活水平提高了,就应该讲阔气,讲派头。在他们的心目中,艰苦朴素、勤俭建国、勤俭持家的好传统、好风气,早已成为过时的东西。浪费可耻变成了浪费光荣。在这种不正确的消费观念的影响下,一些人为了达到自己奢靡消费的目的,不惜铤而走险,侵占公私财务,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我曾多次同爸爸妈妈一起外出吃饭,经常看到饭店里剩下了大量的饭菜,有些菜甚至没动几筷子就被整盘倒掉,多么可惜呀!这可是多少个农民伯伯日日夜夜辛勤劳动的果实呀!难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他们都忘了吗?再看看我们身边,浪费现象无处不在:教室人去灯不熄,纸上写错一个字就撕掉,水龙头的水常流,面包、苹果咬了一口就被扔掉……这里,我粗略地给大家算一笔账:如果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那么我们中国每天就能节约2600多斤米,足足可以供一家三口吃两年;如果每人每天节约一分钱,那么我们中国每天就能节约1300万元,可以让多少失学儿童重返校园……温总理曾说过:“在中国,一件小事加上十三亿人就是大事。”节约,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今天看来,更显得意义深远。
节约就是充分利用资源,能够增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然而,自然界提供的物质和能量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此,要实现人类一代又一代延续,就必须合理地使用资源。遗憾的是,长期以来,人们盲目地追求经济发展,无节制地向大自然攫取,在创造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环境恶化和生态失衡的代价,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受到了严重破坏。面对这样的状况,如果能够注意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保护自然与实现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就能不断增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节约就是尊重他人,能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表面上看,俭朴或奢侈只是个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似乎无可厚非。其实不然。在资源日渐稀缺的情况下,节约就意味着把有限的东西让给别人用、留给后代用,因而是一种克己利人的高尚品德。同时,任何物质财富的创造无不凝结着劳动者的辛劳。充分利用每一样物品,自然就是对别人劳动成果的珍惜,就是对劳动者的尊重。人们之间相互尊重彼此的劳动,才能相互尊重彼此的人格,进而平等友好地相处,对抗和冲突才会减少,包容与和谐才会增加。
节约就是弘扬社会正气,能够增进社会自身的和谐。节约,对个人来说是一种生活方式,对整个社会来说则是一种精神风貌。有一次,胡锦涛主席访问友国时,穿着一件半新的呢子大衣,有记者问他:“主席先生,以您这样的身份,怎么还穿这样的大衣哪?”胡锦涛主席微微一笑,回答到:“如果我一年穿一件大衣,那么十年就穿十件大衣,如果我十年只穿一件大衣,那么就省下了九件大衣,我将这些大衣捐给灾区人民,就有多少人在寒冷的冬天不受苦受罪。”由此可以看出,节约关系着更多人的温暖和幸福,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存亡。
人们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中。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希望变成现实,离不开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而节约正是我们对社会履行责任的方式之一。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我们现在还小,做不了什么大事。”其实,只要时时用心、处处留意,做到节约并不难。比如,随手关灯关电脑,两面使用复印纸,水重复利用一次,空调温度调高一度,等等。
节约是一种远见、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创造,和谐是一种默契、是一种爱心、是一种力量。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以节约的实际行动来增进社会的整体和谐吧!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