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大全 > 风俗的作文600字精选6篇正文

《风俗的作文600字精选6篇》

时间: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这次为您整理了风俗的作文600字精选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习俗作文 篇1

中国有着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比如热闹喜庆隆重的春节,祭奠祖先、追思先人的清明节,吃月饼赏月的中秋节,许许多多的节日,让我们不亦乐乎,端午节便是其中之一。

要问端午节的美食是什么,那还用说,当然是粽子了!要做粽子,得先找来米、粽叶、绳子,当然也可以加点肉、糖、花生等。我们做粽子的时候,首先把粽叶、米洗干净,馅料调好,把粽叶卷成一个封底的漏斗形状,再把米放进去,有馅料的话就把馅料放到米中间。放满之后,用粽叶盖好包起来,用绳子捆住,就大功告成。粽子要放到锅内蒸。煮好之后,拆开粽子,一股米的糯香,与粽叶的清香相混合,让你食欲大开,吃下一个,包你再想吃第二个、第三个……

像所有的传统节日一样,端午节也是有传说的。听老人说,这是纪念屈原。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却遭到去职、流放。他在流放中,写下许多诗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屈原不愿看到自己国家被灭亡,所以抱石投江自尽,爱戴他的百姓听到后纷纷赶到江边,用粽叶包着米饭投到江中,让鱼龙虾蟹吃饱。鱼龙虾蟹吃饱之后,就不会去吃屈原的身体了。一代又一代,每年的五月初五,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便流传下来,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这就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节,弥漫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很有特色。

民风民俗的作文600字 篇2

在漫长悠久的历史岁月中,春节从萌芽到定型,不断发展,形成独具中华民族特色、丰富多彩的习俗。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祖敬老、感恩祈福、阖家团聚、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祭灶神

祭灶,是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传说到了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便要升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一年的善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百姓供上红烛、糖瓜,以隆重的礼节送灶神上天,祈望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如今,农村很多地区还沿袭这种风俗。

扫尘

“二十四,扫尘日”。迎新首先要除旧。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民间素有的传统习俗。扫尘之日,全家上下齐动手,用心打扫房屋、庭院,擦洗锅碗、拆洗被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其实,人们借助“尘”与“陈”的谐音表达除陈、除旧的意愿。

家乡风俗的作文 篇3

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也是乡村里最常见的动物。我们村子有许多狗。据我观察,它们最喜欢做三件事情:晒太阳、打架、串门。

家乡的`狗晒太阳一般都在10分钟左右,如果没有到时间,无论你怎么赶它,它是不肯走的。只见它们趴在院子里或是土堆旁,一动不动,眼睛凝视前方,好像在思考着什么。如果是我家小狗旺旺累了,它还会闭上眼睛眯一会儿。它全身金黄,从远处看好似一个黄色的大绒球。

家乡的狗一旦打起架来,就像一群“犯罪团伙”。它们打架一般是单挑,一只狗赢了,就和下一只狗打。有一次,旺旺和一只大狗打了起来,只见旺旺不停地用嘴去咬大狗的耳朵,还用脚去踹它,直到大狗大叫求饶,它才放手。每次狗打了胜仗准会撒一泡尿表示祝贺。

城里的狗一般都拴着链子,跟随主人,不离左右,似乎没有自由。而家乡的狗不一样,它们喜欢到处串门,和其他狗交朋友。旺旺每次串门都会偷点东西吃。有一次,旺旺去串门,它先确定那家没有人发现自己,便把头伸进猪食桶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吃完后还不忘和别家的狗聊会儿天,然后大摇大摆地走出来。于是,我给旺旺起了一个外号叫“神偷狗王”。也许是日久生情吧,有一次,我竟发现旺旺和邻家的母狗似乎在谈恋爱,它们一起散步,一起玩耍,一起晒太阳,俨然是一对情侣。

这就是家乡的狗,它们自由、率性,生活得无拘无束。

风俗作文 篇4

春节的江苏民间,除了贴春联、挂年画、守岁、舞狮子、大拜年等和全国一样的习俗外,还有一些独特的习俗,现辑录数则以飨读者。

苏州人除夕在饭内放进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掘元宝,亲友来往,泡茶时要置入两只青橄榄,谓之喝元宝茶,恭喜发财。

武进人年初一早晨,将先祖画像悬挂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礼,谓之拜神影子。他们扫地不许从家里往外扫,惟恐把财气、如意扫了出去,只能从外往里扫。

江宁人有春节打神鼓之习俗,由大旗开路,锣鼓手浑身使劲地擂鼓助兴,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气氛热烈。

南通人有在家门口或堂前插芝麻秆、冬青、柏枝的习俗,取意生活开花节节高,长年青翠。

淮阴人还有初六给孩子烤头风之习俗。这样夜带孩子到田头空地点燃火把,为孩子驱除病邪,边烤边唱:烤烤头,醒醒脑,烤烤脚,步子矫,烤烤肚皮不拉稀,满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见。

无锡渔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庙之习,祈求水神保佑,祭鳌赕佛,谓之上?,禹王庙拆除后,此俗渐渐淡漠。

春节期间,江苏地区的旧习俗中还有许多禁忌,诸如年初一不动剪刀,免得口舌之争;不动菜刀,以免杀身之祸;不吃稀饭,怕出门遇雨;不扫地,怕把财运扫光等等。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有很多不科学的习俗也逐渐被人淡忘;健康有益的娱乐休闲活动,却一向延续下来。

民风民俗作文 篇5

蒙古人生活在草原上,他们的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

蒙古人的传统服装是阔衫长袍,高领长袖,腰系皮带,脚蹬皮靴。蒙古人的穿着不同季节也是不同的,夏穿单夹袍,色彩鲜艳,冬季则穿羊皮袍,舒适暖和。

蒙古族是个放牧的民族,这一区域的草被牛羊吃光了,便要搬到一片有水有草的地方去。为了搬家方便,蒙古人居住的是蒙古包,到时候折起来用车拉走,找到合适的地方再把蒙古包撑起来。蒙古人就是这样,过着“逐水草而迁徒”的游牧生活。

说起饮食,蒙古人喜欢吃羊肉,大块大块的羊肉放在篝火上烤着吃,怎么也吃不厌,有时也吃点奶酪。他们还喜欢喝牛奶、羊奶和蒙古酒。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一个盛大的节日,十分隆重。“那达慕”大会上可以进行摔跤。各位摔跤手身穿皮革制成的坎肩,下着三色短裙、绣花马裤和长靴。摔跤的时候,膝盖以上部位碰着地就算失败,各位摔跤手谁也不肯让谁,用自己惊人的力量和绝妙的技巧来赢得对手。他们每赢一次,就在胸前挂上一条彩布条,观众也随之欢呼起来。

骑马也是大会上惊险动人的比赛,能在这个大会上比赛的,个个骑术精良,马匹也娇捷如飞,枪一响,各位骑马手便疾风般地冲向终点,一转眼的功夫,冠军便产生了,大家都用欢呼声表示祝贺。

蒙古族就是这样一个历史悠久,文化风格与众不同的民族。

风俗作文 篇6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过新年啦!过新年啦!你想知道过年的风俗吗?就让我来告诉你过年的一些风俗吧。

我们在腊月二十三的时候要贴春联,把会带来厄运的鬼神挡在门外,古诗有云“总把新桃换旧符”,告诉我们新的一年已经来到。这一天我们还要祭灶神。要在灶台上放一些甜食,用这些甜食把灶神的嘴巴堵上,不让他下凡来偷吃东西。

真正快乐的除夕到来了。我们今天可以放鞭炮了!“噼里啪啦”的响声里夹杂着我们的笑声。我们在广场上跑来跑去。放鞭炮是为了赶走年这个怪物。传说,这个怪物经常来到人间来祸害百姓,人们可被他害苦了。有一个老奶奶,在门上贴了红色的春联,挂了红色的鞭炮,于是,年就被吓跑了。于是,每年过年,人们纷纷在门上贴春联,在门口挂鞭炮。我们还会在除夕这天得到大人们的压岁钱呢,捧着沉甸甸的压岁钱,我们高兴极了。当然,团圆饭可是少不了的。桌子上的菜可丰富了!有饺子,代表万事顺利;有鱼,代表年年有余;有汤圆,代表团团圆圆;有火锅,代表红红火火;有年糕,代表年年高。

在年初一,开门第一件事情,就是放鞭炮,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而在这一天,也不能扫地,因为会把好运气扫掉,还不能倒水,怕把好的运气倒掉。

在大年初二,人们还要去祭财神,希望财神会光临自己的家。还要去外婆家拜年。

新年可真快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