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所向作文8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整理的心之所向作文8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心之所向作文 篇1
寂寂松间,潺潺溪水,柔柔晚风,皎皎月光。每次在书上看到这样的字眼,我的灵魂便沉迷于其中。
我叫李华,是一个IT男,生活在繁华的大都市北京,我的家乡在四川,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平日里常常迷失于忙碌的工作之中。夜已深,花已眠,我停下敲击着各种代码的双手,拉开窗帘,窗外霓虹闪烁,但我却这般孤独,川流不息的人群,不知道开往何方的汽车,还有楼下猜拳喝酒的都市闲人,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我想起了我的家乡,想起了那片生我养我的沃土,十年了,十年没有回过家乡了,你是否依然如故?
曾记得,儿时放学回家,在那条必定路过的银杏道上,捡拾落叶,寻找蝉蜕,还喜欢把银杏铺在地面上,踩得沙沙作响;曾记得,家门前的那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总会洋溢着摸虾捉鱼的孩童们幸福的微笑;曾记得,村口的老槐树下,总会有一群妇女在盈盈的笑声中拉扯家常故乡的和谐与安详,从未离开过我的心脏。
终于,盼到了过年,我怀揣着激动,踏上了归乡的列车,望着窗外急速倒退的景色,想起了童年那些甜美的过往。
到站,下车。熟悉而又陌生,这真的是我的故乡吗?儿时的林荫道呢?清澈的小溪呢?淳朴、人群、敦厚的邻人呢?老槐树瘦骨嶙峋,散落的村庄孤独无依,溪水不再清澈,蝉不再豪鸣,一切都失去了原有的生机。我的故乡呢?我的故乡呢?
我循着儿时的记忆,走到母亲的坟前,躬身擦拭墓碑母亲,放心吧,我一定会遵从您的遗愿,回到家乡,造福百姓。终究,我还是放弃了自己在北京的工作,回到了我的家乡。
在担任村支书的一年时间里,我盖起了大棚,建起了污水处理厂,换上了太阳能路灯,推广了清洁能源,还改善了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了生态农业、林业和旅游业。如今,我们的故乡,天更蓝了,水更绿了,家家户户都看到了幸福的曙光。
是啊,纵使高楼大厦将阳光遮挡,纵使偷猎者将动物捕杀,纵使污水将清泉吞噬只要人类还没有丧失最后一点良知,只要我们心中的绿洲还在,只要我们肯努力,就一定能够保护好我们的环境,一定能够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因为我知道:儿时故乡的那寸净土,永远是我的心之所向。
心之所向作文 篇2
搬家后,陽台外便多了一棵大树,成了我家的自然风景。
随着岁月流逝,它不断生长着,与我的羁绊越来越深。
记得在无数个夜晚,我高挑夜灯,坐在桌前看着满堆的作业,心里不免会有一丝的烦躁,这时我总会走到陽台边,扶着栏杆,静静地独自欣赏这棵大树。在月色下,朦胧、神秘而又清新,神奇地消除了我的疲劳与燥意。我又继续奋笔疾书。在屋里有一盏灯,照亮了一个人的身影,在屋外有一“盏”月光,晦暗了一个孤寂的身影。
它总是陪着我,不分昼夜。
“嘿,有人误会我了,怎么办?”我对着树好像在自言自语,心里除了无奈,就是悲伤。如果我去解释,会不会把事情搞杂,会不会误解更深?我哭了,那是发自心底,抗拒不了的思绪,是一种无人能倾诉的情感。这时,我听到树响了。一阵风过,树叶哗哗响,我抬起头,却震惊了,那是我原来从未见过的翡翠般的新绿,叶片虽小,但繁茂,在枝头,就像唱响的万人演唱会,那清脆的声音,在流动的空气中更显悠扬,我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这种自然的欢唱,它充满活力,充满生机。
眼前的这一抹绿,绽放了我的整个人生。
后来,我便时常关注这自然之树。去年冬季,陽台外的树,叶子已掉完,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我曾问过妈妈:“您说这树明年会长成什么样?”她说:“也许熬不过寒冬。”我愣了愣,对着树干,又沉寂了。
今年春天,在一个睡眼朦胧的早晨,我习惯地望了望陽台上的树,发现在树干之间有一些细嫩的绿色,我走近一看,是嫩芽啊!是希望啊······我情不自禁地咧开了嘴。
也不知何时,它越长越高,慢慢长在了我的心中。
我新奇地感受这片绿,看着它覆盖了世界。
我愿成为这片树之绿,在天地间蓬勃向上!
心之所向作文 篇3
阳光刺眼的照着我,抬头、不得不眯着眼睛。喧闹的外场,抵不住思绪的驰骋;此时、那天空不再那么蔚蓝,明明是狠谧静,明明是狠泛滥,明明是狠洁瑕,明明是狠明了,而却又只是梦。再天真、再无邪、它永远抵持不了小时候的跨横。
静息的让我乱了套,不知道做什么,不知道怎么做。是的,平静打破后,永远不再平静,掀起泛滥的波痕…做着白日梦,念着自己的小幸福;做着白日梦,不管别人怎么说;做着白日梦,自顾自的傻笑;做着白日梦,心里满满的快乐…
天真无邪、无法再描述这个年龄,无法再描述这该被描述的…
有时候、那些是那么的奢求、又是那么的渴望不可及…有时候、那种滋味,永远只能,自己跟自己说,自己给自己安慰,自己给自己一个大大的拥抱。
渴求的、像是月亮变为太阳,那么的不现实…奢求的、像是把别人的东西,变为自己的,虽然可以,但毕竟不能做到心无旁婺…
此刻、光线是那么的强烈,直射在窗户上,仿佛那颗冰冷的心也要被诠释。是诠释,不是融解。截然不同了。
心之所向作文 篇4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题记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顾,两者皆可抛。”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就开始着对自由的憧憬。老庄迷梦于自由自在的蝴蝶,讨钱亦留恋于采菊东篱的悠闲恬淡。心之所向,唯独自由。
青春期的我们让身边的人头疼。总想着跨越年龄的鸿沟无拘无束的过自己梦想般的生活。哪怕这个世界有多残酷。我们年轻,拿着青春做筹码去追寻飞蛾扑火的最后一丝光和热,哪怕遍体鳞伤,满目疮痍,甚至烟灭灰飞也抵挡不了我们追求光和热、向往自由的热切与躁动的心。
抬起头看到同一片星空,甚至同一颗星辰。彼此相距的也许是海角与天涯的距离。在那一天看到的星星会不会更美?山那边到底是什么?我渴望的是日后每个黄昏的我能悠闲的坐于阳台,看太阳洒下最后一抹光辉,看天边第一颗星辰开始闪烁。我会品一口香茗,细细体味这生活的平淡与自由。
但,这世界上又哪有白来的午餐。要得到回报就得付出。
我知道追求自由的这条路上有遍地荆棘,也有无尽空虚,毕竟向往的东西总不是那么唾手可得。在这段旅程中,我将荆棘当做横越鸿沟的桥梁,把空虚当做沿途伤口上的良药,奔向辽阔的天际。让梦去放逐,让心去流浪。
当我像一匹骏马奔跑于辽阔的草原,当我像一只雄鹰展翅在无尽的苍穹,当我像一尾鱼儿遨游在幽深的大海。我会感受到心之所向的自由,并开始不在沿线古人“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心之所向作文 篇5
理想之炬点燃少年的青春悲被,理想之船,推动少年的信念能步起航。
从古之今,总有那么一群人行色匆匆,衣着朴素,眼里充满希望的光芒,你想问他为何这样,他也只是为祖国培养人才的辛勤园丁。
夸美纽斯曾经说过“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天纵之圣”孔子开私学讲仁义,他开创了教育的一派和增景象。他的一生都在为教育工作做贡献,其弟子之中的杰出者众多,直接影响了当时的政权。先贤为底世的教育界开辟了一条光明辉煌的道理,后世也拿出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气势。陶行知先生创办新型学校,培养人才。不仅创立了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而且进行了大量教育实践最终因操劳过度,英年早逝。即使这样,后世的教育工作者也没有望而生畏,反而是一批接着一批,一个接着一个前扑后继地投身于教育事业之中。
社会风气不好之时,老师受的委屈一分都不少,新闻头条上的消息看了之后叫人难受,老师辛勤培养了三年的学生毕业后的重逢之时
老师热烈地张开双臂向前如去,换来的却是学生一记记重重的耳光。造成这样的局面,到底是学生自身的问题还是教育也现了问题,这不禁引发了教师们的反思。
选择了师范类院校就代表选择了教育事业,之路。年少时的理想之花在此刻绽放,即使这花开在了充满泥泞的大道上也无所畏惧,因为我们始终坚信,花朵在春雨的沐浴之下定会释放也不一样的光芒,这光芒格外耀眼,这光芒会照亮莘莘学下前行之路。
如果我有幸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将用毕生捍卫校园的纯净,扶正下一代的三观,为国培养少年之羽翼,如林之盛。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为祖国的教育事业献出我的力量。
以理想为根,用信念做汗,付之以辛勤,汗水,流灌出来的果实处然香甜。
有的理想是远大的,有些理想却是平凡的,但这平凡之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蜡炬成灰泪始干”名句留在心间,或许是从小就有这样的志向,亦或许是对这个职业的敬畏之的,让我在学习的道路之中逐渐期望走向教师这个轨道。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个行业都会有出色的人,我认为人应该有野心的,不管结局如何,过程努力便好,努力使自己出色,并且愿我们都能成长为出色的人。
前路漫漫,如之所间,付诸实线并绽放笑容,坚定信念定能开出理想之花。
心之所向 篇6
心之所向,便是自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心之所向,化作执念,予人自强不息之气概。项羽破釜沉舟,勾践卧薪尝胆,司马迁忍辱负重,皆源于心中执念。其自强不息,不畏挫折,不惧艰险,纵然坎坷波折,更铸旷世之英豪。心之所向,便是自强。破巨浪,斩荆棘,人生之路,惟自强以臻远方。
自强不息,以傲天下。天下之精英,以心之所向,为自强之念,动力之源。
心之所向,便是信念。信念如冬日暖阳,治愈人心,融化追梦之路上的千里冰封,照亮人生之光芒。凯尔泰斯·伊姆雷心向文学,以心中之信念度集中营,终取诺贝尔奖。纵观古今中外之集大成者,无一不是有着坚定的信念。他们或许视金钱如粪土,抑或视名誉为草芥,然而,在信念面前,他们却都如信徒一般,虔诚地顶礼膜拜。信念为人之资本,辉满分作文网煌之基础,芳华之根源。心之所向,信念之源,纵坎坷波折,若信念在心,更铸一世芳华。
信念在心,何以为惧?古今之豪杰,以心之所念,为人生之愿,永恒之心。
心之所向,便是永恒。“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心之所向,在决定的那一刻,就已定格为永恒。纵然希望渺茫,纵然前路漫长,心之所向,已为永恒,至死不渝,终生难忘。屈原奉一生于楚国,他心之所向,早已扎根于荆楚大地,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皆为他心中之永恒。秦军破郢之日,他纵身一跃,长辞于世,将他心中的楚国,定为永恒。人人生而不凡,却皆苦于一个个美丽的执念,在那一个个疯狂的瞬间,将自己的心刻于历史的永恒。
心之所向,乃芳华之根,涓涓细流,泉源不息,朗月照花世锦依旧。心之所向,定会成为美丽的未来。
心之所向作文 篇7
当晨光透过人们的欢笑直射入屋中时,反衬出的是家人的笑颜和爽朗的笑声。树儿啊,葱茏密布,道不尽的,是人们对家乡的喜爱。
一切欢愉之情,散落在宏伟的高山环抱着的葱茏丛林。四周,绿树成荫,花香四溢,还有那满身银色的石子,正跳跃在有一泓涟漪的溪流中。
枝头的鸟儿欢鸣啼唱,新的一天又在大家期望的怀抱里开始了。稀稀疏疏的,只有几片落叶散布在道路边,有人偶尔拾起,将其绿得发亮的叶子抛向天空,飞撒起来,在它的缝隙间,行人隐约能够看到不时散发出的七彩光芒,照耀着整个世界,如星星般闪耀,又如明净的玉石般,一尘不染。新的美好的一天真的开始了。.。.。.
那一片新奇的故土展现在眼前,一切都犹如初春的事物般充满生机。这远山,这近水,仿佛已不能尽收于眼底,因为它充满着独特的韵味,谱写着属于自己的诗篇。
我走进了故乡最具有代表性而不乏可爱的地方——富顺西湖。
随着光与影和谐的旋律,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淡淡的粉色,加上绿色的铺陈,这座荷塘显得尤为独特、亮眼。现在总感觉这池塘中的花与以往有些不同,它繁盛地开在池中,犹如能歌善舞的姑娘,在池中纤纤踱步。微风一吹,带来的一丝凉意,而这些少女仿佛正在会心一笑。
两岸浅浅的石壁,如刀削般直立,岩石黑青似铁,这不正是那壮汉保护着池中娇媚的女子吗?这是多么别致、动人的景象呀!游人在荷塘两岸悠闲地踱着步,他们不愿走快,却又不想停下,观赏于美景,生怕这恬静的时光在不经意间渐渐逝去。此时此刻,他们不愿多说一言,只愿享受这令人惬意的闲暇与微凉。
茶余饭后,已近黄昏,抬头远望,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天空中的云犹如一层细纱,飘飘然移动。太阳快要落山了,它将其娇羞的脸庞藏匿于轻纱之后,放射的光芒却将这层纱点亮,露出淡粉色的微弱的光,低头回味着一切。不知不觉间,青纱已移去那边——山的那边,虚无缥缈的山的那边。.。.。.这景致消失殆尽,留给我的,只有细细的余想。
故乡的风景如此迷人,更值得高兴的是故乡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人描绘其中、感受其中时,也沉溺其中、享受其中。. 。.。.
今天,我和游人乘坐的城市公交车显然是崭新的,家乡人也是崭新的。车上所见那一瞬即逝的春天美景与雄伟建筑物,使我怀想许久。.。.。.是啊,家乡多年前落后的平房,如今已经改建为高楼大厦。若不是曾经的记忆,人们大概不会相信这里原来只是一堆平房,一片静默的土地。
此刻,当夏日的旭阳照射在家乡城市那幢幢高楼时,我在这光彩熠熠的景象中油然而生一种自豪之情:
我的家乡,真美;我的祖国,真的富起来、强起来了!
心之所向作文1000字 篇8
急急切切地翻山越岭寻找一个东西,却无心看风景。这,也许是乐此不疲地追寻,殊不知已被外物所捆绑,失去自由选择的权利。未经审思的向往是不自由的向往。
自由的心是审思的心。此心虽无法规避伤害,却能预先承担痛苦,好让灾难来的从容一些。莫非谁愿意承受灾难?此乃自由选择后主动担当。审思之后,心之所向,即为自由。自由的权利完全属于个人。那是心灵完备的个人。
一个人的身体若无法行走,那他的灵魂一定走得很远。比如史铁生。史铁生活到了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不久后又饱受尿毒症的侵扰,肉体对他来说已成为心之所往的束缚,他失去了自由的权利。活着,成了无大于有的荒诞。于是,“为何而生?要不要走?”的念头如魔咒般困扰他的内心,又如春藤般疯狂地滋长蔓延。对于一个才二十一岁的史铁生来说,已生无可恋。所幸,地坛在那里静静地守候了四百年,终于等到苦难的史铁生。她用母亲般的爱包容他、抚慰他,使他懂得:他不仅拥有苦难和不幸,他亦拥有一个顺应命运、坦荡而生的灵魂。史铁生在地坛呆坐,在地坛默想。他想的难道是使双腿恢复如常?不。他只是悟出了何为自由,捕捉到自由,不再困惑于自己只能坐着活的魔咒。
史铁生终能选择自由。心之所向成为他一生的追逐,生活不再成为荒诞。
肉体的束缚或能摆脱,若为形势所迫,在时代洪流前该何去何从呢?鲁迅生活的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是个谁见谁欺的国家。国民悲愤痛苦却万分无奈,知识分子急于救亡图存。那是一个急于要证明自己能行的国家和民族。整个中国,不是崇洋媚外,全盘西化的浪潮;便是盲目排外,厚古薄今的湍流。对于文化的选择,中国似乎失去了自由的权利。还好,那个时代有鲁迅。鲁迅看得很清楚,全盘西化或排外复古实乃中国人的自卑心或自大心在作祟。于是,他要拿来,要自救要自省要自强,不要自我安慰自我麻醉。他要西为中用,古为今用,全为我用。他的“拿来主义”,是有选择地拿,不卑不亢地拿。正是鲁迅怀疑审思、自由独立的精神品质使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保持了一点清明的理性,不被时代的洪流卷走。面对外在环境的挤压,我们其实有选择。我们独立,我们自强,不接受施舍,不怀有侥幸。那么,我们便有自由。
抱残守缺,盲从跟风,终难自由。自由的人不固守不盲从,拥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高远心灵。
心之所向的路上,秘密地掩藏着一条小径,凝聚着生与死、荣与辱。自由与灵魂之间已超越了和的累加,演变成乘法乃至立方的无尽可能。
自省之后,已濒死绝的真我慢慢唱着自由的心灵之歌。
这声音好像越来越大……
不再愿意苟活。
不再被选择。
穿越一切方能感受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