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大全 > 最新文明祭扫倡议书简短(7篇)正文

《最新文明祭扫倡议书简短(7篇)》

时间:

做文明之风的倡导者和传播者,以移风易俗、低碳祭扫、文明祭祀的实际行动,共建文明和谐的美好家园。以下是勤劳的小编帮家人们整编的最新文明祭扫倡议书简短(7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文明祭扫作文 篇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今天早上一起来就想起杜牧的《清明》这首诗。咦,今天怎么会突然想起这首诗呢?难道是。我的话还没说完就往办公室跑,去看日历哈哈,我说嘛,怎么会突然想起这首诗,原来今天是清明节啊!

下午,我和妈妈去墓场扫烈士的墓。我把地上的树叶扫完,就站再烈士墓的前面,站的笔直的鞠了三个躬,便开始沉思了:烈士们是怎么样打仗的?之后就有一段场景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在一次战斗中,烈士们正在构思怎么打下一场仗的时候,突然遭受到了突然袭击。然而,我们的烈士并没有害怕,而是冷静地对战友说:哼,敢袭击我们,准备迎战。说完便冲出了阵地,跑到了战场上了。在敌人猛烈的炮火中,我军的人员上网很重,但是他们仍然不知死活地跟敌人拼命。在我军的全力战斗下,状况好像挽救回来了一样,敌人的数量不断减少,这是个大好时机。然后我军的所有人员全都冲向敌人的阵营。杀呀!消灭日本鬼子。烈士们在1小时的努力,终于把敌军消灭光了,但是是我军的所有人员跟日本鬼子同归于尽的。

想到这,我便感动的哭了。因为如果不是这些烈士们的坚强不屈,我们会有今天吗?

文明祭扫作文 篇2

“燕子来时新社,犁花落后清明”,转眼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节了,根据新的放假制度清明放假一天,于是爸爸妈妈带我回老家扫墓祭祖。

“满街杨柳绿似烟,画出清明二月天”,今年的清明节遇上了难得的好天气。我们带上鞭炮纸钱和爷爷踏上了扫墓的路程。一路上迎春花黄,杨柳树绿。我们踏过一个个泥坑,践过一条条小溪,走过长长的山路,终于来到了祖先的墓前。

祭过老爷爷老奶奶之后,我们来到了奶奶的墓前。我们点了几柱香端端正正的插在坟前,再把纸钱撕开点燃。烧完了的纸钱化作一片片白灰,随着风飘向远方,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也远远的转开了,同时,我的思绪也被带回了遥远的过去。

奶奶生前一直过着比较艰苦的生活,生下爸爸他们想必也非常痛苦。在爸爸读书时粮食紧缺,住校也必须自带粮食。一次,奶奶送住校的爸爸去学校的途中,一袋米快掉下车了,奶奶看到后顺手一抓,结果奶奶被抛出了车外……从此,奶奶与我们阴阳两隔,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深爱的孩子们。后来,失去母爱的父亲通过努力学习考上了军校。

奶奶,今天您的孙子来看您来了,你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您的爱却留下来了,您的爱可以永远照耀着活的人。这份亲情让我们的心紧紧相连,这是血浓于水的情感。无论时空怎么转变,亲情不会变,感恩的心不会变。不是吗?

文明祭扫倡议书简短 篇3

全校师生员工:

传统节日清明节即将来临,清明节是人们慎终追远、祭奠逝者、缅怀先烈的传统节日。为秉承传统,告别陋习,营造良好社会风气,倡导文明祭扫新风尚,特向全校师生员工发出如下倡议:

一、倡导文明祭扫。大力提倡鲜花祭奠、植树祭奠、网上祭奠、公祭悼念等多样式、现代式祭扫活动,将祭拜逝者的传统习俗以更加健康、文明的方式进行表达。

二、倡导安全祭扫。严格遵守有关防火规定,不违规用火,不在山头、林地、墓地烧纸焚香、燃放鞭炮,杜绝各种不安全隐患的发生。

三、倡导环保祭扫。树立绿色意识、生态意识、公德意识,改变传统的祭奠习俗,用环保、低碳的方式进行祭扫,做到不污染环境、不影响他人生活等。

四、倡导节俭祭扫。不铺张浪费,不互相攀比,以节俭方式缅怀先辈。

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用文明祭扫的实际行动,表达对先祖、先贤、先烈的怀念与敬仰,积极营造“文明祭扫,平安清明”的良好氛围。

校文明办

20xx年x月x日

文明祭扫作文 篇4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到清明这个节日,我都会在心里默默地吟诵这首诗。明天就是清明节了,我们一家人又踏上了回老家的路。

听妈妈说:“小时候去扫墓,那可是小孩最高兴的一件事:采野花,追蝴蝶,尝野果,闻鸟声,与大然热情相拥。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清明扫墓看到的不是花红柳绿,而是漫天飞舞的火花;不是彩蝶纷飞,而是被风吹散的纸灰。浓烟不但破坏了环境,而且烧纸钱又容易引发火灾,唉……

“妈妈,那清明扫墓能不能换种更环保、更安全的方式祭扫?”我们老师说了:“鲜花祭祀,不但文明环保,还减少了火灾隐患;植树祭祀,既表达了哀思,又绿化了环境……”

“好主意,可就怕你爷爷不同意。”妈妈无奈地说道。

回到家时,我迫不及待找上爷爷,“爷爷,今年的扫墓我们也‘时尚’些,比如买束花啊,种棵树啊。您看看,每年为了扫墓,您一大早就起来忙着准备饭菜、烟酒、纸钱、鞭炮,浪费钱还污染墓地环境。我们学校发了宣传单,严禁燃放鞭炮烧纸钱呢。”

“你一小孩子懂什么?自古以来,农村都是这么祭祀的,搞什么特殊化,还不被人笑话?”

“亏你还是老年协会的组长呢,现在各地都在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你不会连这点觉悟都没有?再说了,你这么做了,人家说不定会夸你呢!”我继续磨着。

“可是-----”爷爷欲言又止,“让我想想。”爷爷总算答应考虑一下。

第二天一早,爷爷把我叫醒,“走,扫墓去!”只见爷爷左手拿着一把扫把,右手捧着一束秀丽淡雅的菊花,“是不是很时尚”爷爷像个老顽童一样开心的笑着,我也朝爷爷会心地一笑。

“一束鲜花祭故人,文明祭扫新风尚。”当我们都倡导绿色文明的祭奠行为时,当我们尽可能还天空一片蔚蓝时,当我们将哀思更多的用在平时敬老、养老时,我相信我们的社会会变得更加美好!

文明祭扫倡议书简短 篇5

市民朋友们: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传统节日清明节即将来临,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号召,倡导现代殡葬文化理念,推广树葬等生态环保绿色葬法,充分发挥清明节“传递亲情、传承文化”的功能,把秉承传统、弘扬文化与倡树新风结合起来,我们倡议:

家长与孩子一起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烈士陵园、纪念馆),缅怀先烈、追思先贤、纪念先人,重温一次先烈先贤先人的生平事迹,完成一次精神之旅,激发感激、感动、感恩之情,珍惜幸福生活。

清明扫墓是对先人的追思和悼念,是对生者的启迪与激励,重在感情,重在内容。我们提倡一束鲜花,一个鞠躬;我们提倡安静的告慰,心灵的交流,采用鲜花祭祀、网上祭祀、家庭追思、种植纪念树、撰写追忆文章等形式来寄托对先辈的哀思。

清明节市民集中祭扫,可能会导致扫墓重点区域短时间内人流、车流高度集中,希望广大市民遵守祭扫场所公共秩序,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低碳出行方式,听从管理部门安排,合理安排祭扫时间,错时错峰祭扫,自觉维护环境卫生,注意焚烧燃放安全。

我们要发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树立厚养薄葬的新观念。通过祭扫祖先,学习感恩,提倡老人在世时多孝敬,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人逝去时从俭办丧事。

市民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文明祭祀做起,以移风易俗,爱护环境,倡导新风的实际行动,共建文明和谐的美好家园,为乐居吴江作出应有贡献!

倡议人:xxx

文明祭扫倡议书简短 篇6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我们迎来了祭祀先人、纪念先贤、缅怀先烈的清明节。为更好地秉承传统,促进社会和谐,为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让“文明健康、内涵丰富、节俭环保、安全有序”成为今年清明节我们的自发追求和自觉行动。学校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

一、过一个文明的清明节。积极弘扬文明健康的祭祀新风,倡导“网络祭扫”、“鲜花祭祀”、“种植纪念树”等健康时尚的祭扫形式。倡议全体同学们踊跃登陆中国文明网参加“网上祭英烈”互动平台,利用网络鞠躬、献花、寄语留言表达心声。

二、过一个健康的清明节。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在缅怀与追思中,增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生活的热爱。倡导郊游、踏青和放风筝等民俗活动,走进自然,关爱自然,陶冶情操,培育科学健康的节日生活方式。

三、过一个绿色的清明节。积极树立生态环保的理念,倡导通过献花、诗赋、祭文、植树、种草等文明环保的祭扫形式来寄托哀思,共同保绿色生态的自然环境,还清洁明净于清明节。

四、过一个平安的清明节。积极树立安全和谐的意识,倡导平安出行、文明祭扫,遵守有关管理规定,不违规用火,避免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共同营造一个和谐有序的节日环境,平安度过清明假期。

五、过一个节俭的清明节。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弘扬节约粮食、尊重劳动、珍惜幸福的传统美德,倡导在清明节期间从餐桌文明开始,做到文明消费,节约惜福的良好风气。

我居文明城,我做文明人。老师们、同学们、家长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争做文明之风的倡导者和传播者,以文明缅怀、倡树新风的实际行动,携手共建文明和谐的大美高陵!

倡议人:xxx

时间:xxxx年xx月xx日

文明祭扫 篇7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伴着绵绵的细雨和盎然的春意悄悄来到了我们身边。在这个已流传了上百年的传统节日里,人们外出踏青,游赏观光,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清明的重头戏莫过于拜祭祖先了。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的祭祀活动,寄托自己的无限哀思,同时也许下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然而,在这些祭祀活动中,仍存在一些不大文明的现象。在清明祭祀时,人们有烧纸钱祭祖的传统,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开始变成了炫耀财富、铺张浪费的一个“出口”。携带的祭祀品越来越多,所烧的也由原来的纸钱变成了纸别墅、纸ipad,甚至还有纸制的仆人。漫天的纸灰让空气变得污浊不堪,他们却丝毫不放在心上。更有甚者在一旁大放鞭炮作 文 吧,使得四周一片乌烟瘴气。祭祀后剩下的垃圾在春雨和泥土中杂乱地散落一地,驱散了泥土经春雨滋润后的芳香。

不知是否有人想过,每年制造清明的祭祀用品要消耗多少木材,燃烧的纸钱和线香对空气质量造成了多大的影响,又可能引发多少场意外。也许没人注意,在微微斜织的细雨中,在绿意盎然的土地上,残留的一地狼藉是多么刺目和让人痛心。并非只有声势浩大的祭祀活动才能传递我们的哀思。孝心不是表面功夫。相反,发自内心的悼词,清新美丽的花束,和一颗怀着思念与尊重的心,便足矣。

清明,这个“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的日子,该是“谨以一盏水酒,便可寄托哀思”的罢。莫教烟火枯了坟前的青草,莫让灰屑掩了追忆的哀恸,莫使“文明”远了我们的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