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数学论文范文参考(必备(精选5篇)正文

《数学论文范文参考(必备(精选5篇)》

时间: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这里是勤劳的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数学论文范文参考(必备(精选5篇),欢迎借鉴。

数学论文 篇1

1样式的制作

在论文的格式编排过程中,特别是书刊出版工作,排版不仅仅有规定的版面格式要求,还有国家出台的许多标准,需要相关人员在工作中去遵守。随着时间的推移,为了和国际上一些相关标准相一致以及制定的更加科学,这些标准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着不断的修改,如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制定和完善前后经历了两次。这就需要编辑人员不断的去关注、学习并掌握这些更加详细复杂的标准。另外,期刊稿件格式是统一的。因此,需要从实践的角度出发,结合这些标准和版面格式要求,制作出一个具体模板,以提高文章的格式编排速度和质量。选取一篇已经按照规定的版面格式要求和相关标准排版好、经编校通过的文章为参照,在此基础上进行样式的新建操作[1].

1.1基本样式的新建

使用工具栏中的“样式”框,选定文本后,在“样式”框中输入新样式名,按“Enter”后,新样式即建立。

1.2样式名称的确定

由于单位规定的版面格式对文章各级标题、中英文摘要、图表的标题、页眉、页脚、参考文献的正文等部分的要求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样式名称的确定的过程中,对于各级标题仍然采用Word文档中的一级标题、二级标题等来命名;对于其它部分用这些部分的名称来命名,以免混淆。

1.3参考文献格式的确定

参考文献的著录要求不仅表现在字体、字级上,还表现在著录项目和格式上。采用著者-出版年制,从文献[2]中分别按专著、专著中析出的文献、连续出版物、连续出版物中析出文献、专利文献分类列出其著录项目和格式,在文章编辑过程中,用来核对文章的参考文献著录正确与否,著录项有没有缺失。另外,还要注意如外国人的姓名、版本项、其它题名信息等的表示方法,这些小的地方往往也是不大被注意但又常常容易出错的地方。

1.4样式的删除

在Word文档的样式一栏中,如果还保存着其它的无效样式格式,可以采用word文档相应的操作来删除,减少文章编辑过程中由于误选造成的错误设置。

但是,Word文档中样式的设置是处于中文状态下,因此,在上述新建的文本样式作用中的一些数字、字母、符号等的字体都是中文。如果版面格式对其中的有些部分如二级标题的序号、括号等要求是罗马字体,就需要去重新修改。

对一篇稿件在按照要求进行页面设置后,利用上面建好的样式进行相应部分的格式编排,然后开始对文章的正文部分进行必要的格式修改。但是数学论文,特别是计算数学纯理论证明方面的文章,几乎都是用公式编辑器排版的正文部分,很少用文字描述,且所占的行距要比文本部分大的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版面空间的浪费。由于期刊的篇幅是相对固定的,这个特点使得编辑在进行每期刊物的作品组配时,必须从控制总字数、控制总篇数两个方面控制入选稿件的总量[3].沈德发在文献[4]从多个指标对五种期刊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探讨期刊版式设计及编排对载文容量的影响,即在版式设计、开本一定的情况下,期刊的载文容量也相对是固定的。在论文编辑过程中,对页面余缺页处理的方法都是对期刊版面的合理安排和利用。因此,有必要对使用公式编辑器排版过的段落做重新处理。

2数学论文行距的调整

2.1正文段落行距的调整

首先,选定全文的正文部分,打开工具栏中“格式”的“段落”选项,取消选择“缩进和间距”选项中的“如果定义了文档网格,则对齐网格”,那么这些段落中的行距将有明显地缩小。

其次,由于这些段落行距的明显缩小有些影响阅读效果,这就需要去调整段落的行距。参照前面所选文章加有网格的段落行距,调整文章的段落行距大小。但是,如果所选择的行距加上字体的大小小于公式编辑器所排版的部分的高度,那么超出部分将被上下其它行所覆盖,这时就需要将该部分所占的行选定,然后行距定为单倍行距。

2.2公式的对齐

如果某一行中的用公式编辑器编辑的公式和同一行中的其它部分没有对齐,选用撤消操作又会影响已经编辑过的好多地方,那么就需要单独对该公式单独进行调整。选择该公式,打开工具栏中“格式”一栏中的“字体”选项,选择“字符间距”,出现以下对话框(图1)在“位置”的第一个选项中,选择三个选项中的一个,然后在“磅值”一栏中输入合适的数据,来调整所选公式的相对位置。在“段落”的“中文版式”选项中也有“文本对齐方式”来调整文本对齐的,但是该选项是对整个段落进行操作的,所以对公式的位置调整是无效的。

2.3多行公式的处理

有些公式占有多行,行距比较大,可以通过点击该公式,打开公式编辑器中“格式”菜单的“间距”,改变“行距”中的数值,调整公式中间的行距来达到最佳效果。在遇到有些公式需要转行的过程中,应该从等号或者运算符号的位置连同符号一起另起一行,这样至少不会割断整个公式的表达,同时也便于阅读。

数学论文 篇2

【关键词】微课教学;大学数学教育;教学策略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网络媒体已经很好地和传统的课堂结合在一起,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包括远程教育和微课教学等一系列的手段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而且也改善了教学效果。如果想要提高大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将微课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会发挥出更好的作用。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微课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微课的概念

微课主要是由课堂教学视频构成,并包括与该知识点相关的教学反思、课件素材、学生反馈和教师点评等辅助性的教学资源。它们本身是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主题形式所形成的一个“小环境”[1]。因此,一方面,微课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着显著的区别,另外一方面也是在不断传承的过程中发展出来的新的教学资源。

2.现代大学数学教学现状

不同于初中和高中的数学,大学数学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只负责将类似极限、导数、微分等抽象的定义和一些枯燥的理论用板书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于是很多时候都会出现学生埋头记笔记的情景。最后,从考试的结果来看,很多学生知识生搬硬套,对教学内容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如果此时能够将微课有效地运用于大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3.微课应用于大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3.1引入实际案例让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大学数学内容本身比较枯燥,老师可以围绕某个教学知识点来制作一个短视频通过引入实际的案例来进行教学或者讲一些著名数学家(如牛顿、莱布尼茨)的趣事,从而提高内容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讲解微分方程时,老师可以结合经济学、军事学等实际案例进行教学。例如,在市场发展的过程中都普遍存在着“蛛网模型”的案例。这就是在一段时期内,某种消费品的产量大于需求量,从而导致价格下降,生产者不得已要转产[2]。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产品的产量大幅度减少,因为产品供不应求而出现价格上涨的现象,生产者又重新开始生产,在这样一个时期会因为供大于求而导致价格下降。在无外界干预的情况下,这种现象不断地循环下去。老师可以在微课中引入“蛛网模型”,并可以先通过分析上述的现象再讨论市场经济的条件,并建立方程。而供应曲线和需求曲线的平衡点将会最终决定商品的数量和商品的价格。整体发展的过程中,如果供应曲线越陡峭,则将越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所以也就可以运用“蛛网模型”来全面表达方程。3.2有利于有效地加强师生互动。微课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往往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微课,教师往往能够通过不断地转换和定位角色从而更好地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学生也能够灵活地进行自主学习,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加强与老师进行交流和互动。教师也可以更多地了解学生的反馈信息,并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学的效果。3.3有效地增强大学数学内容的实践性。在传统的课堂中,学生往往将学习的重心放置在理论层面上,却忽视了实际应用的重要性。但是,如果将微课引入高等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更加直观和生动地向学生展现大学数学的魅力,从而更好地让学生实现思维转换,并在此过程中更好地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老师在制作微课程的过程中完全可以通过加入图像、视频和音效等手段提高大学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并在此基础上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

4.结束语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微课堂可以更好地实现对传统教学的补充和创新。一方面,有了微课的教学视频,学生就可以更好地实现回放、慢放和重复播放,学习的过程中完全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另外一方面,老师可以通过制作微课视频来提升自身的技能和职业素养。从长远发展的过程来看,微课教学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又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因此,如果能够将微课教学很好地运用于大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则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崔静,申广君。大学数学微课教学可行性探究———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为例[J].大学教育,2016(6):125-128.

数学专业论文 篇3

[关键词]毕业论文;数学类;培养;质量

[中图分类号] G642.4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3-0061-03

毕业论文是本科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授予学士学位的必要条件,也是目前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全面检验学生综合素质和学校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1][2]撰写毕业论文对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1999年起,我国开始进入大学全面扩招阶段,各个院校招收的学生数量不断增加,而师资的增长速度却没有跟上。这一方面导致生师比矛盾不断扩大;另一方面,高校录取人数的增加导致学校生源质量下降,这对维持原有本科生培养质量提出了更大的挑战。[3][4][5]以上两个客观外部因素均导致了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呈现逐年下滑的态势。为此,教育部办公厅专门出台文件――《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育厅[2004]14号),要求各高等学校要进一步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如何提高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成为高校教学和管理部门的重要任务。

本文以数学类专业为例,通过分析导致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主观内部因素入手,在如何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这一问题上提出了几点思考。

一、 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表现和原因

(一)选题问题

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要切实做到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要把一人一题作为选题工作的重要原则。根据近几年的观察,我们发现本科毕业论文的题目难度在不断下降,题目越来越贴近课本基础知识而远离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同往年相比,有新意的题目越来越少,重复率很高。这也导致了越来越难评选出真正的优秀毕业论文,多人一题的现象很普遍。

(二)完成度问题

从论文的完成度来看,出现的问题更多。以往教师还能要求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少许创新,提出自己的想法,体现自己的工作。现在教师只要求学生把问题弄懂、写清楚就行,只要把别人做过的事情重复一遍就行,只要格式上没有问题就行,只要不明显抄袭就行。就算标准降低到如此,许多学生的论文还是惨不忍睹:格式极不规范,字体字号错乱,前后不统一;图表没有图题、表题,缺少序号,图表采用截图,清晰度不够;摘要不像摘要,写不清楚自己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标,如何解决,有何收获;英文摘要全靠软件翻译,词不达意,语句不通;正文结构不合理,缺少引言和背景介绍,直接进入正题;参考文献格式不规范,在正文中没有标记引用。更有的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抄袭前几届学生的论文或者网络数据库中的学位论文,在答辩时一问三不知,连自己所研究的问题都讲不清楚。

表面上看,这些问题是由于学生素质下降、找工作难分散了精力、论文准备时间短、学习态度不端正等因素造成的。事实上,把所有责任都推到学生身上是不合理的。我们认为,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下降最直接的原因是学校和教师没有重视毕业论文。首先,近年来由于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高校扩招е卵生的就业压力增加,学生的就业率成为学校行政部门最关心的事情。而毕业论文的撰写阶段正好与学生找工作的时间重合,并且毕业论文的质量和就业的关系不大,所以主管部门不仅没有对毕业论文质量提出高要求,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纵容学生对毕业论文敷衍了事。其次,由于生师比不断上升,每个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任务加重,指导教师在每个学生身上投入的精力相对减少,造成学生毕业论文得不到教师的充分地指导和有效监督。最后,由于缺少对指导毕业论文的奖励机制,教师的辛劳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教师花大力气指导出优秀毕业论文,却没有得到任何考评政策上和经济上的回报,这样教师自然越来越不重视指导毕业论文写作。

二、数学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特点

数学类本科主要包括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和统计学三个专业。其中统计学虽然属于独立的一级学科,但在大部分高校都是放在数学系下面招生,和数学专业的培养方式类似。与理工科其他专业相比,数学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具有理论性强、工具性强和实践性弱三个特点。

首先,数学专业是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偏重科研基础训练。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历史最悠久的数学专业,其目标是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备运用数学知识、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受过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工作的人才。在该专业的课程设置方面,大多数专业课程都比较理论化,很少有课程涉及具体的应用环节。这就导致本科毕业论文的题目类研究生化,大多是简单的数学理论科研问题。而对于当前的数学专业本科生来说,由于专业功底差,基础不扎实,或者从事数学研究的兴趣不高,要想把数学理论问题做好的难度很大。前些年,数学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大多数都是和数学理论相关的题目。最近几年,数学理论类毕业论文题目越来越不受学生欢迎,即使有学生选择也只是些科普综述性的题目。

其次,数学专业具有很强的工具性。随着本科生培养方案越来越倾向于应用型人才,为了提高就业率,数学类专业都根据自身特点增加了很多工具性课程。比如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强化数学建模、金融建模等课程,统计学专业强化数据处理和分析类课程,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强化编程类、计算机应用和数据挖掘等课程。这也使得本科毕业论文题目逐渐和某一工具性课程相结合,研究或实现某一工具算法的使用过程。这类毕业论文既能体现专业背景,又能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越来越受学生的欢迎。

最后,数学专业的实践性较弱,缺少对口的一线工作岗位,适合做间接开发和二手数据处理。不同于建筑、机械、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实践型专业,数学属于研究型基础专业,所学知识更适合做一些间接研究型的工作,如教师、研究员、数据分析师和开发工程师等。换句话说,数学专业属于万金油专业,没有具体的对口职业限制,学生掌握的只是工具,用来做什么要看学生的兴趣。因此,数学类专业在毕业论文选择方面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和职业规划来制定相关的题目。在我们指导过的毕业论文中,有做金融证券建模分析的,有做农业数据分析的,有做数据挖掘的,有做社会调查问卷分析的,只要是能用到数学工具来解决某一个实际问题,我们都认为是符合专业定位的好论文。

三、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三点思考

根据以上发现的问题和数学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特点,我们提出以下三点思考,目的是切实提高毕业论文质量。这三点分别是上层的政策保障,中层的经济刺激和底层的过程优化。这三点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首先,学校管理层要拿出政策强化本科毕业论文的地位,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和教师的重视。其次,要有相应的考评激励和经济鼓励,这样才能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再次,在具体指导过程中要改进原有的做法,这样才能实现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目标。

(一)制订政策提高毕业论文的地位

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教育厅[2004]14号)中明确指出,毕业论文(设计)水平是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全面检验学生综合素质和学校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在整个指标体系中占有突出位置。虽然高校的主管部门要求高校重视毕业论文的质量,但是没有给出评价毕业论文质量的详细指标体系,只是含糊地要求毕业论文选题要切实做到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要把一人一题作为选题工作的重要原则。因此,各高校在执行过程中只是要求达到选题和专业相关、格式正确、一人一题这样的简单指标即可,这导致参与者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意愿不强烈。对于这一问题,学校管理部门一定要带头立好规矩,要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在院系教学工作评估中的比重,要制订详细的制度,从选题、开题、中期检查、随机抽查、论文答辩等一系列相关管理规定,对毕业论文进行规范化管理。要把能否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论文作为授予学士学位的必要条件,不能放松要求。对毕业论文的质量检查要有详细的量化指标,比如选题难度、个人工作所占比例、创新性工作所占比例、完成度等。只有对院系和学生两头严格规定,才能引起双方的共同重视。

(二)提高毕业论文的奖励

除了设定外部压力,提高教师和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外,还要有一定的内在奖励政策作为辅助,增强内生动力。不然,再严格的规定也只会使大家表面附和,心底抗拒,应付了事。随着学生的增加,学院为了鼓励教师多带毕业论文,提高了带毕业论文的报酬,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教师多带毕业论文的热情。但是这种激励的效果仅限于选题阶段,导师为了多带学生,会想办法出一些好题目吸引学生。然而,在招到学生后,后续的指导过程没有任何奖励,即使带出了优秀毕业论文,学生和教师也不能获得任何额外奖励。因此,不仅教师无心栽培优秀毕业论文,学生也不愿意花时间去争优。同上课相比,如果评教成绩高,教师在评职称和评先进时会得到加分,而带毕业论文,带多少和带的质量高低对评职称评先进没有任何关系。所以很多教师宁愿把精力放在教学和科研上,也不愿花在指导毕业论文上。这就需要管理部门拿出相应的政策奖励和经济奖励,对获优秀论文的学生、指导教师以及在毕业论文教学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学校要予以表彰,大力宣传表扬,对院级和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获得者o予一定的经济奖励。在评职称条例中增加指导优秀毕业论文的条款,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可以作为年度评优的首推对象,以充分发挥评比表彰在教学实践中的激励作用。

(三)优化毕业论文的指导过程

外部压力和内生动力都具备后,就要采取相应措施优化毕业论文的指导过程。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鼓励学生提前进入毕业论文课题研究。我们发现,大多数优秀本科毕业论文都是学生很早就和指导教师建立了联系,有的是参加数学建模比赛,有的是进入导师课题组、旁听讨论班和参与部分研究工作。建议在大学第二年开展本科生研究计划,通过数学建模比赛、创新创业比赛等,提前为学生分配导师,让学生在导师指导下有步骤地进行学习和科研训练,提高科研能力和其他能力。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了解学科前沿,学习研究方法,培养发现问题、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为学生开设科技论文写作课程,让学生了解学位论文的准备过程和写作方法,保证格式正确,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不出错。3.引入研究生的送审制和预答辩制,如果论文达不到要求,要限期整改,不然不允许答辩。4.使用防抄袭工具对毕业论文进行检测,检测不合格者不允许送审,坚决杜绝抄袭等违背学术道德的情况发生。

四、结束语

本文结合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经历和对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教学实践,针对如何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这一问题,提出了三点建议。首先,管理部门要制定严格的制度保证毕业论文的地位,提高学生和教师的重视度。其次,出台奖励政策作为辅助,增强内生动力。最后,在具体指导过程中,要鼓励学生通过参加学科竞赛等方式,提前和导师建立联系。这一系列措施,将有助于提高高校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

[ 参 考 文 献 ]

[1] 赵书博,王秀哲,谷文辉,平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的对策研究[J].大学教育,2015(5).

[2] 许信刚,童德文。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11(10).

[3] 王颖,尹勤,王晨,陆凯霞,万振东,唐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写作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大学教育,2014(12).

[4] 刘国华,张伟东。提高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路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5).

数学论文范文参考 篇4

一、明确教学目标,开展合适的活动

活动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之前,利用幽默笑话等多种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迅速进入学习的状态。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来确定教学目标,然后再根据教学目标来确定如何开展教学活动。

在开展课堂活动式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可以设计几个关于上节课的由浅入深的数学问题,然后让学生来回答,鼓励每一位学生都要积极回答问题,教师要将简单的问题留给基础较差的学生,将难一点的问题留给基础较好的学生,以此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抢答以及发言,让学生跟着教学思路走,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整个活动式教学课堂活动中。

二、明确教学目标,从教学细节出发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小学数学教育中应该注重学生如何利用计算方法,与生活情境结合起来解决自己所遇到的数学问题。比如,当老师要讲解“连加连减的混合运算”这一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假设小明的妈妈买了20支铅笔,今天被小明用了3支,过了几天爸爸去文具店又为小明买了7支铅笔,那么小明现在有多少支铅笔呢?教师这样做将抽象的数学题变成了生活中的事件,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性与发散性思维,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数学专业论文 篇5

一、现状分析

为使调查结果客观、真实,具有代表性,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有针对性地调查了区内不同层面的学校数学课堂教学现状,二是对全区1600余名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知识(小学数学教材的知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学习理解情况组织了统一考试,将教师专业水平的外显现象进行了如下的归纳分析。

(一)值得肯定的成绩

1.教师的继续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是全区小学数学教师1600余人均以取得中师以上学历,其中取得专科及本科的共有1395人,占84.7%,达到了义务教育对小学数学教师的学历要求。二是近几年培养了市、区和校级骨干教师343人,占21%。三是小学数学教师都参加了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培训。

2.教师的教育观念有所更新,业务素质有较大提高。围绕新课程的学习贯彻实施,小学数学教师在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上进行了深入的实践与探索。一是教学目标注意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个维度目标的整合,从调查的课例中可以看到,教师在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合作交流的意识有所增强;二是教学方式上教师正努力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开始注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中;三是优化了教学手段,从课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一些教师的课件设计巧妙、形象生动,充分展示了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丰富了课的内容,真正体现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越性。

(二)问题及成因

1.问题

尽管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从整体看,我区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师的要求仍然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问题一:专业素养不强。我区小学数学教师虽然都达到了学历要求,但绝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师都是非数学专业的专、本科学历,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缺乏一定的文化底蕴和数学素养。从教师专业水平考试的试卷反映出:一是一些教师对小学数学教材上的一些基础知识都未完全掌握。如,涉及“三角形的分类”、“梯形的面积计算”、“运算定律”等一些基础题都不会解答,不及格的占17.3%。二是部分教师缺乏空间想象能力。如“一个正方体它的高增加5厘米变为长方体后,表面积增加240平方厘米。若把这个正方体削成最大的圆锥体,削去部分的体积大约是多少立方厘米?”该题错误率达到86.3%;三是部分教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专业水平考试其中“解决问题”共5个题,抽样分析的200份试卷,失分率占64.7%。教师数学素养方面反映出的问题,从调查的课例中也可以看出,好课和较好的课不到20%,就是一些展示课,尽管课堂上都比较重视学生的参与,也注意课堂气氛的营造以显示学生思维的活跃。但是听完之后,总感觉缺少一种让人回味的东西,缺少一种厚重感,究其问题原因,主要是教师本身的功底不够扎实和缺少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

问题二:教师对课标和教材的理解不深透。数学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缺少深入的学习研究,把握不准新教材的编写意图及特点,不能很好理解教材,处理教材。一是教学目标定位不准,不能准确反映数学课程标准和教材编写的预期效果,对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的目标不能很好整合,忽视育人功能;二是片面理解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不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无论什么数学问题都一味地让学生去探究发现;三是一些教师为了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时什么问题都要创设生活情景,都让学生以生活经验为起点学习数学,片面认为只有生活中的数学或者经过“生活化”的数学才是有价值的数学,把联系生活与数学本质对立起来,数学课没有数学味。

问题三: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强。一是课堂教学内容密度不够,很多人把一节课的内容上了二节课,再有课堂练习题量也不够,本该在课堂上完成的一些练习题,很多安排在课外去完成;二是一些教师教学中缺乏充分、有效启动学生思维活动的方法和措施。课堂上教师讲解多,学生思考少;一问一答多,合作交流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一些教师教学中遇到疑难问题,只是通过和个别优生的交流来解决,忽视了多数学生的思考;一些教师缺乏教学机智,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能灵活处理,不能很好利用课堂生成的资源,而是一味按照教学的预设进行教学;三是教学手段较为单一,教师平常教学时,基本上都只是粉笔、黑板、课本,较少使用教具、学具,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多数时间是在研究课、展示课露一下脸。

2.成因

(一)小学教师工资待遇普遍较低,很多年轻教师对教师职业感到不满意。从问卷调查反映出,有24.59%的教师对教师职业感到不太满意,有13.11%的教师是感到很不满意。因此一些教师在工作和学习中缺乏热情,不思进取。

(二)管理部门缺乏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一是主管部门缺少专门用于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学习的经费,学校经费又困难,无力支付教师外出培训学习的经费开支,尤其是农村小学的教师基本上没有外出学习的机会,从调查问卷反映出,有26.23%的小学数学教师近五年没有参加过任何外出培训学习;学校订阅的供教师专业学习的教育杂志也很少,一般都只有一至二种;二是学校缺少对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学习的规划和相关的激励、评价制度。

(三)教师培训工作针对性、实效性不强。一是教育学院及教师进修学校重学历培训,而对“教师专业发展取向”的校本培训内容重视不够,或者重视理论培训,忽视实践研究;二是校本教研的方式、制度还没有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一些学校还完全停留在集体备课、上课、评课,缺少围绕课改开展的专题研究及教师培训,再有教研活动同伴互助、集体研究不够,学校未能很好搭建起教师之间、教师与校长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经验分享的平台。

(四)当前学校对教师工作评价主要是看学生的考试成绩。一些教师感到教学工作压力大,再有农村教师很多家住在城区,每天两头跑,无暇顾及学习。从调查问卷反映出,教师对自己专业发展没有明确具体的目标和规划占72.3%;教师平均每天用于学习专业书籍的时间:不到半小时的占26.2%,半小时—1小时的占32.79%,1小时以上占11.8%,几乎没有时间的占29.5%。

(五)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地区和学校在评先选优、评职晋级中,不严格执行政策,按照德、能、勤、绩去考核评价教师,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

二、策略和措施

1.贯彻落实《教师法》,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切实解决当前教师工资待遇普遍较低的实际问题,真正让这个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成为人人羡慕的职业,让教师热爱教育工作,积极投身教育事业,用更大的热情去投入工作和学习。

2.教育管理部门要抓紧抓好教师的培养与管理。各级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对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要给予更多的政策和经费支持。一是可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在职教师培训,让教师的知识能得到不断更新,不断充实;二是建立和完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激励、评价制度,鼓励教师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专业水平;三是进一步培养和打造一批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发挥他们在学科领域的专业引领作用;四是要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与管理工作,促使他们尽快成长与发展。

3.激发教师专业成长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我们认为,教师的专业态度应居重量级的地位,因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可以通过培训、研讨来不断提高,这是一个在外在压力下可以完成的培训,而一名教师如果没有对专业的热爱,没有对成为成熟教育工作者的向往和追求,那他的专业成长将永远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进步和成长肯定是缓慢的。一名教师只有拥有了这种向往,这种热情,她才会去爱。有了这种对教育、对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她定会主动地工作,并从各方面努力完善自己,完善自己教师素质的后两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巧”。提升教师的职业境界、控制教师的工作压力、建立学校与教师间的信任关系是引导教师发展适度积极的专业态度的基本策略。

4.加强校本教研,培养教师的研究习惯和能力。校本教研是学习、工作和研究三位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是以促进每一个学生,每一个教师发展为宗旨,以课程改革实施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研究为主体的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研究。教师的自我反思、集体的同伴互助、专家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力量。学校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校本教研计划、教师培训制度,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研究氛围,保证校本教研切实有效进行,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