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物理学史教学论文【优秀4篇】正文

《物理学史教学论文【优秀4篇】》

时间:

《物理学史教学论文【优秀4篇】》由精心整编,希望在【物理学史论文】的写作上带给您相应的帮助与启发。

物理学史论文 1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唯物史观 大众化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1唯物史观四个重要阶段

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两大重要贡献之一,毫无疑问地影响着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并且为无产阶级所用。纵观唯物史观的运动发展轨迹,我们其实不难发现在唯物史观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四个重要的转折。

1.1马克思、恩格斯与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作为前所未有的新哲学观点,其产生的基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黑格尔和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做出初步表述,并在1859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全面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在马克思看来,构成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是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必然形成的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社会的生产关系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在1883年逝世后,唯物史观遭到了机械唯物主义的严重曲解,恩格斯在致约·布洛赫的信中说: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和我都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恩格斯在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捍卫的同时也阐明唯物史观的辩证性,它并不是僵化不变的教条,而是研究一切历史问题的指南。

至此,唯物史观作为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将人类对历史的研究带进了科学的殿堂。

1.2列宁与唯物史观

列宁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解读、发扬和创新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的。列宁在俄国历史唯心主义占据主流之时从理论和实践出发捍卫、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在《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以及《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等书中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对民粹主义者进行否定,对马赫主义、经验批判主义进行批判。他指出: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这就是马克思的学说。反映可能是对被反应者的近似正确的复写,可是如果说它们是等同的,那就荒谬了。意识总是反映存在的,这是整个唯物主义的一般原理。看不到这个原理与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有着直接的和不可分割的联系,这是不可能的。

列宁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俄国的社会现实出发并运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俄国社会现状,探讨俄国革命中面临的国家问题。在十月革命之后从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出发,实行了新的经济政策,带领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列宁的伟大贡献在于将社会主义由理论转化为现实,将理论付诸实践,因此列宁主义推动了唯物史观发展的脚步。

1.3与唯物史观

自1921年建党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革命的事业进行的并不顺利之时,灵活应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对革命事业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科学分析。他在《实践论》中写道: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这里充分体现了要求重新回到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找到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并以此指导中国的革命。 关于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学说,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理论基础。

与此同时,为唯物史观的不断发展添砖加瓦,铸造了唯物史观的第三个历史丰碑。

物理学史教学论文【优秀4篇】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照亮了中国前进的道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掀起的关于真理的大讨论恢复了实事求是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精神,在这一基本精神基础上,邓小平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理论。邓小平在1978年已经指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到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如果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慢,还谈什么优越性?”至此之后的中国实现了改革开放、与时俱进。

随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中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物理学史教学论文【优秀4篇】

物理学史教学论文【优秀4篇】

2唯物史观的大众化是其内在要求和发展趋势

唯物史观的四个重要发展证明了唯物史观的科学性,正确性和指导作用,因此,将唯物史观大众化,为更多的人民群众所学习和应用也就成为其内在要求和发展趋势了。

唯物史观大众化就是指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当初只为少数思想家掌握的科学理论,发展成为亿万人民群众掌握的思想理论体系的过程。用大众化、通俗化的语言来阐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以及其创新成果,即将理论具体化;将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立场、方法、观点为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素质过程,即大众化的过程。

马克思、恩格斯是站在全人类的高度,以全球的视野来思考问题,马克思唯物史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必须为各民族人民所理解,所接受。我们党成功地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唯物史观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这种成功结合的典范证明: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用唯物史观科学方法来具体分析中国的特殊情况,指导中国共产党来解决中国特殊矛盾,才是取得中国革命和建设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

“唯物史观是吸收了各门具体科学的优秀成果,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优秀文化遗产的产物,但是唯物史观本身既不是‘科学的科学’,也不是具体的实证科学,它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各门具体科学的最一般的前提,奠定了人文社会科学的科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性质决定了其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使群众易于接受,就必须在其话语和表现形式上通俗化、大众化、多样化,用深入浅出的形式解释高深的理论,将抽象的理论联系实际生活,联系大众身边的人和事,让意识形态的东西变得触手可及、和蔼可亲,那样大众化的实现也就水到渠成了。

3唯物史观的大众化与社会主义实践

马克思指出:“哲学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唯物史观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其应用功能即立足于社会现实,在社会实践当中不断研究和回答现实问题,实现理论创新和与时俱进。而人民大众作为实践的主体,作为历史的创造者,那么将唯物史观进行大众化,在更为广大的人民群众中推广和发扬,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接受和掌握也就势在必行了。随着全球化浪潮在全球席卷开来,其发展是一个客观的历史的发展过程,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是全面的全球化,而不是单一的经济全球化。全球化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成果为全球人类共享,也是一个逐渐大众化的过程,因此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唯物史观的大众化也就应与时俱进,推而广之。

邓小平曾说过:“学马列要精,要管用。长篇的东西是少数搞专业的人读的,群众怎么读?要求都读大本子,那是形式主义的,办不到。……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要让唯物史观的东� 在社会主义的实践当中理解和应用理论,这才是唯物史观的意义所在,也才是大众化的意义所在。

4总述

物理学史教学论文【优秀4篇】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列宁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柴毅龙。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99.

物理学史论文 2

二十世纪即将结,二十一世纪即将来临,二十世纪是光辉灿烂的一个世纪,是个类社会发展最迅速的一个世纪,是科学技术发展最迅速的一个世纪,也是物理学发展最迅速的一个世纪。在这一百年中发生了物理学革命,建立了相对信纸和量子力学,完成了从经典物理学到现代物理学的转变。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后,现代物理学在深度和广度上有了进一步的蓬勃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新学科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物理学理论达到了一个新高度,现代物理学达到了成熟的阶段。

在此世纪之交的时候,人们自然想展望一下二十一世纪物理学的发展前景,探索今后物理学发展的方向。我想谈一谈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和观点。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上一个世纪之交物理学发展的情况,把当前的情况与一百年前的情况作比较对于探索二十一世纪物理学发展的方向是很有帮助的。

一、历史的回顾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经典物物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均发展到了完善、成熟的阶段,随着热力学和统计力学的建立以及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建立,经典物理学达到了它的顶峰,当时人们以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物理世界的清晰、完整的图画,几乎能完美地解释所有已经观察到的物理现象。由于经典物理学的巨大成就,当时不少物理学家产生了这样一种思想:认为物理学的大厦已经建成,物理学的发展基本上已经完成,人们对物理世界的解释已经达到了终点。物理学的一些基本的、原则的问题都已经解决,剩下来的只是进一步精确化的问题,即在一些细节上作一些补充和修正,使已知公式中的各个常数测得更精确一些。

然而,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正当物理学家在庆贺物理学大厦落成之际,科学实验却发现了许多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事实。首先是世纪之交物理学的三大发现:电子、X射线和放射性现象的发现。其次是经典物理学的万里晴空中出现了两朵“乌云”:“以太漂移”的“零结果”和黑体辐射的“紫外灾难”。[1]这些实验结果与经典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有尖锐的矛盾,经典物理学的传统观念受到巨大的冲击,经典物理发生了“严重的危机”。由此引起了物理学的一场伟大的革命。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海林堡、薛定谔等一群科学家创立了量子力学。现代物理学诞生了!

把物理学发展的现状与上一个世纪之交的情况作比较,可以看到两者之间有相似之外,也有不同之处。

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建立起来以后,现代物理学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已经达到了成熟的阶段。人类对物质世界规律的认识达到了空前的高度,用现有的理论几乎能够很好地解释现在已知的一切物理现象。可以说,现代物理学的大厦已经建成。在这一点上,目前有情况与上一个世纪之交的情况很相似。因此,有少数物理学家认为今后物理学不会有革命性的进展了,物理学的根本性的问题、原则问题都已经解决了,今后能做到的只是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在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发展现代物理学,对现有的理论作一些补充和修正。然而,由于有了一百年前的历史经验,多数物理学家并不赞成这种观点,他们相信物理学迟早会有突破性的发展。另一方面,虽然在微观世界和宇宙学领域中有一些物理现象是现代物理学的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的,但是这些矛盾并不是严重到了非要彻底改造现有理认纱可的程度。在这方面,目前的情况与上一个世纪之交的情况不同。在上一个世纪之交,经典物理学发生了“严重的危机”;而在本世纪之交,现代物理学并无“危机”。因此,我认为目前发生现代物理学革命的条件似乎尚不成熟。

虽然在微观世界和宇宙学领域中有一些物理现象是现代物理学的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的,但是这些矛盾并不是严重到了非要彻底改造现有理认纱可的程度。在这方面,目前的情况与上一个世纪之交的情况不同。在上一个世纪之交,经典物理学发生了“严重的危机”;而在本世纪之交,现代物理学并无“危机”。因此,我认为目前发生现代物理学革命的条件似乎尚不成熟。客观物质世界是分层次的。一般说来,每个层次中的体系都由大量的小体系(属于下一个层次)构成。从一定意义上说,宏观与微观是相对的,宏观体系由大量的微观系统构成。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分成很多层次。物理学研究的目的包括:探索各层次的运动规律和探索各层次间的联系。

回顾二十世纪物理学的发展,是在三个方向上前进的。在二十一世纪,物理学也将在这三个方向上继续向前发展。

1)在微观方向上深入下去。在这个方向上,我们已经了解了原子核的结构,发现了大量的基本粒子及其运规律,建立了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认识到强子是由夸克构成的。今后可能会有新的进展。但如果要探索更深层次的现象,必须有更强大得多的加速器,而这是非常艰巨的任务,所

2)在宏观方向上拓展开去。1948年美国的伽莫夫提出“大爆炸”理论,当时并未引起重视。1965年美国的彭齐亚斯和威尔逊观测到宇宙背景辐射,再加上其他的观测结果,为“大爆炸”理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从此“大爆炸”理论得到广泛的支持,1981年日本的佐藤胜彦和美国的古斯同时提出暴胀理论。八十年代以后,英国的霍金[2,3]等人开始论述宇宙的创生,认为宇宙从“无”诞生,今后在这个方向上将会继续有所发展。从根本上来说,现代宇宙学的继续发展有赖于向广漠的宇宙更遥远处观测的新结果,这需要人类制造出比哈勃望远镜性能更优越得多的、各个波段的太空天文望远镜,这是很艰巨的任务。

我个人对于近年来提出的宇宙创生学说是不太信的,并且认为“大爆炸”理论只是对宇宙的一个近似的描述。因为现在的宇宙学研究的只是我们能观测到的范围以内的“宇宙”,而我相信宇宙是无限的,在我们这个“宇宙”以外还有无数个“宇宙”,这些宇宙不是互不相干、各自孤立的,而是互相有影响、有作用的。现代宇宙学只研究我们这个“宇宙”,当然只能得到近似的结果,把他们的延伸到“宇宙”创生了初及遥远的未来,则失误更大。

3)深入探索各层次间的联系。

这正是统计物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二十世纪在这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先是非平衡态统计物理学有了得大的发展,然后建立了“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和突变论,接着混沌论和分形论相继发展起来了。近年来把这些分支学科都纳入非线性科学的范畴。相信在二十一世纪非线性科学的发展有广阔的前景。

上述的物理学的发展依然现代物理学现有的基本理论的框架内。在下个世纪,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应该怎样发展呢?有一些物理学家在追求“超统一理论”。在这方面,起初是爱因斯坦、海森堡等天才科学家努力探索“统一场论”;直到1967、1968年,美国的温伯格和巴基斯坦的萨拉姆提出统一电磁力和弱力的“电弱理论”;目前有一些物理学家正在探索加上强力的“大统一理论”以及再加上引力把四种力都统一起来的“超统一理论”,他们的探索能否成功尚未定论。

爱因斯坦当初探索“统一场论”是基于他的“物理世界统一性”的思想[4],但是他努力探索了三十年,最终没有成功。我对此有不同的观点,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我认为“物质世界是既统一,又多样化的”。且莫论追求“超统一理论”能否成功,即便此理论完成了,它也不是物理学发展的终点。因为“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5]

现代物理学的革命将怎样发生呢?我认为可能有两个方面值得考试:

1)客观世界可能不是只有四种力。第五、第六……种力究竟何在呢?现在我们不知道。我的直觉是:将来最早发现的第五种力可能存在于生命现象中。物质构成了生命体之后,其运动和变化实在太奥妙了,我们没有认识的问题实在太多了,我们今天对于生命科学的认识犹如亚里斯多德时代的人们对于物理学的认识,因此在这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是很可能的。我认为,物理学业与生命科学的交叉点是二十一世纪物理学发展的方向之一,与此有关的最关于复杂性研究的非线性科学的发展。

2)现代物理学理论也只是相对真理,而不是绝对真理。应该通过审思现代物理学理论基础的不完善性来探寻现代物理学革命的突破口,在下一节中将介绍我的观点。

三、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是完美的吗?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这两大支柱的理论基础是否十全十美的

呢?我们来审思一下这个问题。

1)对相对论的审思

当年爱因斯坦就是从关于光速和关于时间要领的思考开始,创立了狭义相对论[1]。我们今天探寻现代物理学革命的突破口,也应该从重新审思时空的概念入手。爱因劳动保护坦创立狭义相对论是从讲座惯性系中不同地点的两个“事件”的同时性开始的[4],他规定用光信号校正不同地点的两个时钟来定义“同时”,这样就很自然地导出了洛仑兹变换,进一步导致一个四维时空(x,y,z,ict)(c是光速)。为什么爱因劳动保护担提出用光信号来校正时钟,而不用别的信号呢?在他的论文中没有说明这个问题,其实这是有深刻含意的。

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表现形式,不能脱离物理质运动谈论时间、空间,在定义时空时应该说明是关于什么运动的时空。现代物理学认为超距作用是不存在的,A处发生的“事件”影响B处的“事件”必须通过一定的场传递过去,传递需要一定的时间,时间、空间的定义与这个传递速度是密切相关的。如果这种场是电磁场,则电磁相互作用传递的速度就是光速。因此,爱因斯坦定义的时空实际上是关于由电磁相互作用引起的物质运动的时空,适用于描述这种运动。

爱因斯坦把他定义的时间应用于所有的物质运动,实际上就暗含了这样的假设:引力相互作用的传递速度也是光速c.但是引力相互作用是否也是以光速传递的呢?令引力相互作用的传递速度为c'。至今为止,并无实验事实证明c'等于c。爱因斯坦因他的“物质世界统一性”的世界观而在实际上假定了c=c'。我持有“物质世界既统一,又多样化的”以观点,再加之电磁力和引力的强度在数量级上相差太多,因此我相相信c'可能不等于c。工样,关于由电磁力引起的物质运动的四维时空(x,y,z,ict)和关于由引力引起的运动的时空(x',y',z',ic't')是不同的。如果研究的问题只涉及一种相互作用,则按照现在的理论建立起来的运动方程的形式不变。例如,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的形式不变,只需把常数c改为c'。如果研究的问题涉及两种相互作用,则需要建立新的理论。不过,首要的事情是由实验事实来判断c'和c是否相等;如果不相等,需要导出c'的数值。

我在二十多年前开始形成上述观点,当时测量引力波是众所瞩目的一个热点,我曾对那些实验寄予厚望,希望能从实验结果推算出c'是否等于c。令人遗憾的是,经过长斯的努力引引力波实验没有获得肯定的结果,随后这项工作冷下去了。根据爱国斯坦理论预言的引力波是微弱的,如果在现代实验技术能够达到的测量灵敏度和准确度之下,这样弱的引力波应该能够探测到的话,长期的实验得不到肯定的结果似乎暗示了害因斯坦理论的缺点。应该从c'可能不等于c这个角度来考虑问题,如果c'和c有较大的差异,则可能导出引力波的强度比根据爱因劳动保护坦理论预言的强度弱得多的结果。

弱力、强力与引力、电磁力有本质的不同,前两者是短程力,后两者是长程力。不同的相互作用是通过传递不同的媒介粒子而实现的。引力相互作用的传递者是引力子;电磁相互作用的传递者是光子;弱相互作用的传递者是规范粒子(光子除外);强相互作用的传递者是介子。引力子和光子的静质量为零,按照爱因斯坦的理论,引力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的传递速度都是光速。并且与传递粒子的静质量和能量有关,因而其传递速度是多种多样的。

在研究由弱或强相互作用引起的物质运动时,定义惯性系中不同的地点的两个“事件”的“同时”,是否应该用弱力或强力信号取代光信号呢?我对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是外行,不想贸然回答这个问题。如果应该用弱力或强力信号取代光信号,那么关于由弱力或强力引起的物质运动的时空和关于由电磁力引起的运动的时空(x,y,z,ict)及关于由引力引起的运动的时空(x',y',z',ic't')

有很大的不同。设弱或强相互作用的传递速度为c'',c''不是常数,而是可变的,则关于由弱或强力引起的运动的时空为(x'',y'',z'',Ic''t''),时间t''和空间(x'',y'',z'')将是c'的函数。然而,很可能应该这样来考虑问题:关于由弱力引起的运动的时空,在定义中应该以规范粒子的静质量取作零时的速度c1取代光速c。由于“电弱理论”把弱力和电磁力统一起来了,因此有可能c1=c,则关于由弱力引起的运动的时空和关于由电磁力引起的运动的时空是相同的,同为(x,y,z,ict)。关于由强力引起的运动的时空,在定义中应该以介子的静质量取作零(在理论上取作零,在实际上没有静质量为零的介子)时的速度c''取代光速c,c''可能不等于c。则关于由强力引起的运动的时空(x'',y'',z'',Ic''t'')不同于(x,y,z,ict)或(x',y',z',ic't')。无论上述两种考虑中哪一种是对的,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将是高于四维的多维时空。对于由短程力(或只是强力)引起的物质运动,如果时空有了新的一义,就需要建立新的理论,也就是说需要建立新的量子场论、新的核物理学和新的粒子物理学等。如果研究的问题既清及长程力,又涉及短程力(尤其是强力),则更需要建立新的理论。

1)对量子力学的审思

从量子力学发展到量子场论的时候,遇到了“发散困难”[6]。1946——1949年间,日本的朝永振一郎、美国的费曼和施温格提出“重整化”方法,克服了“发散困难”。但是“重整化”理论仍然存在着逻辑上的缺陷,并没有彻底克服这一困难。“发散困难”的一个基本原因是粒子的“固有”能量(静止能量)与运动能量、相互作用能量合在一起计算[6],这与德布罗意波在υ=0时的异性。

现在我陷入一个两难的处境:如果采用传统的德布罗意关系,就只得接受不合理的德布罗意波奇异性;如果采纳修正的德布罗意关系,就必须面对使新的理论满足相对论协变性的难题。是否有解决问题的其他途径呢?我认为这个问题或许还与时间、空间的定义有关。现在的量子力学理论中时宽人的定义实质上依然是决定论的定义,而不确定原理是微观世界的一条基本规律,所以时间、空间都不是严格确定的,决定论的时空要领不再适用。在时间或空间的间隔非常小的时候,描写事情顺序的“前”、“后”概念将失去意义。此外,在重新定义时空时还应考虑相关的物质运动的类别。模糊数学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了,把这个数学工具用到微观世界时空的定义中去可能是很值得一试的。

1)在二十一世纪物理学将在三个方向上继续向前发展(1)在微观方向上深入下去;(2)在宏观方向上拓展开去;(3)深入探索各层次间的联系,进一步发展非线性科学。

2)可能应该从两方面去控寻现代物理学革命的突破口。(1)发现客观世界中已知的四种力以外的其他力;(2)通过审思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理论基础,重新定义时间、空间,建立新的理论

物理学史论文 3

关键词:历史学;史学理论;外国史学理论;史学史

“文革”结束后,我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历史科学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精神,打破了“左倾”思潮影响下盛行的种种精神枷锁,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史学建设首先是史学理论的建设,没有理论就没有历史科学,逐渐成为广大史学工作者的共识,对史学理论(包括外国史学理论)问题的关注,拨乱反正,对某些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和争鸣,成为“文革”后中国史学复兴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中国史学走向新世纪之际,实事求是地回顾和总结已经走过的道路,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这对当代中国史学理论的建设,以及整个中国历史科学的健康发展无疑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965年11月10日,姚文元在《文汇报》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揭开了十年浩劫的序幕。紧接着1966年5月16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即“五一六”通知发表后,被陈伯达等把持的《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说:“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把史学当作他们反党反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阵地。他们歪曲历史,借古讽今,欺骗群众,为资本主义复辟进行舆论准备。广大的工农兵群众、革命干部和革命的知识分子,正在利用唯物史观这个战斗武器,揭露历史的本来面目,解剖现实的阶级动向,为保卫无产阶级专政,保卫社会主义,同反动的史学观念进行激烈的斗争。”[1]史学领域成为“文化大革命”的重灾区。“文革”结束后,百废待兴,遭到严重破坏的中国历史科学如何走上复兴、发展、繁荣之路,成为摆在广大史学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史学在“文革”中的惨痛教训使大家认识到:反革命野心家的兴风作浪,以及理论的无知、混乱和荒谬,给中国史学带来了多么严重的后果。新时期中国史学的复兴,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建设。

“文革”结束初期,以及“文革”前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史学界影响颇深的一种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既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也是它的方法论,因此历史学没有、也不可能有自己的理论、方法论。如果有,那就是非马克思主义的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总之,历史唯物主义是中国史学惟一的、全部的理论。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历史研究无疑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过去需要,今后仍然需要,但是它的指导作用并不仅仅在历史学方面,而在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以及社会生活诸领域。因此,历史学作为一门科学,还需要自己具体的理论方法论,特别在历史学这个“重灾区”拨乱反正,更需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理论的指导。

1979年3月,在成都召开全国历史学规划会议时,明确提出加强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的问题,立即得到广大史学工作者的认同。大家从自身的研究实践中,特别是从中国史学发展的曲折道路中,深深感到加强史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983年5月,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会议在长沙召开,会议再次强调加强史学理论研究,并做出了定期召开全国性的史学理论研讨会的决定。同年,《世界历史》杂志第3期发表评论员文章《让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之花迎风怒放》。文中就史学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写道:“不能把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原理等同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无疑,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基础,是我们进行史学理论研究的指南,但它终究不能代替后者,正像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代替任何一门自然科学学科本身的理论、方法论一样。历史科学如果本身没有理论和方法论,那它就很难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上述观点反映了大多数史学工作者的认识,加强史学理论研究成为广大史学工作者的迫切要求。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世界历史研究所的有关专家组成历史规划组史学理论小组,在他们的积极筹划和组织下,自80年代中期开始先后召开了11次全国史学理论研讨会,每次都有百余人参加,先后就历史与现实;历史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自然科学方法与历史研究;历史学方法论;历史认识理论;社会经济形态理论;外国史学理论的传入及对中国近现代史学的影响;东方历史发展道路;建国以来史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理论思考;新世纪中国史学理论建设的展望;历史学的性质等等展开了较深入的研讨。

1987年,全国性的史学理论研究专业刊物《史学理论》创刊。1992年,在《史学理论》的基础上,创办了《史学理论研究》杂志。这些杂志在发表史学理论研究优秀成果,团结史学理论研究队伍,培养史学理论研究新人,加强国内外史学理论研究学术交流,及时传达国内外史学理论研究的最新动态等方面,做出积极的贡献,受到广泛好评。中国史学会《中国历史学年鉴》每年都约请有关专家撰写史学理论研究综述,并辟出专栏,刊登史学理论方法论研究论著的要目索引。1993年,经过多年的筹备,成立了全国性的“中国史学会史学理论研究分会”,所有这一切,都有力地推动了史学理论研究工作的开展。

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史系招收史学理论和史学史的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名额不断增加,使史学理论研究队伍的科学水平不断提高,后继有人;一些重点大学还成立了史学研究所,在史学理论与史学史方面的科学研究、教学和培养研究生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文革”后,高等院校历史系普遍开设了“史学概论”课。1983年,葛懋春、谢本书主编的《历史科学概论》,白寿彝主编的《史学概论》出版。吴泽、陈高华、庞卓恒诸先生也撰有史学概论方面的著作。以后又有姜义华、瞿林东、赵吉惠、马雪萍合著的《史学导论》等10余种版本的著作问世。这些著作进一步推动了高校史学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史学发展过程中对理论的迫切需求,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我国史学理论方法论研究的科学水平。

“文革”后,在史学理论研究方面展开热烈讨论和争鸣的主要问题有:历史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偶然性和选择性;地理环境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阶级观点与历史主义;历史的创造者和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历史科学的社会功能;历史人物评价标准;如何认识爱国主义与民族英雄问题;关于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问题;中国文化的结构问题;乾嘉学派的评价问题;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与分期问题;洋务运动的性质、作用及代表人物的评价问题;戊戌维新的性质、辛亥革命的性质;中国近代史的学科体系和历史分期问题等。这些讨论和争鸣进一步培养了广大史学工作者的历史理论思维能力,有效地提高了研究成果的科学理论水平,为深入研究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0年来,中国史研究迅速发展的又一重要标志是在通史、断代史研究的基础上,专史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如中国政治史、中国经济史、中国社会史、中国文化史、中国民族史、中外关系史、中外文化交流史等。这些专史研究所涉及的问题十分宽泛,内容十分丰富。如果没有史学理论方法论的支持,如果不借助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那是无法开展研究的。此外,这些专史研究中的一些问题,本身就是历史进程中的理论问题,如中国国家起源与发展形式问题;中国古代经济结构问题;人的主体性的觉醒和当代文化启蒙的主潮问题;民族史研究中对一些历史人物和一些历史事件的评价等。这些专史研究的深入开展,与史学理论研究迅速发展有直接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史学工作者理论素养的提高。

关注历史学自身发展中的理论问题的研究,是近20年来我国史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中国史学史研究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已有多种著作出版。①历史认识论的研究原来基本上是一个空白,近年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并不断得到发展。历史认识的一些主要问题,如历史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以及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历史认识过程的一般特点;历史学家的主体意识;历史认识的模糊性;历史认识的相对性;历史思维;史料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等,都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近年历史认识论的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如彭吉富著《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研究》,在较广泛地汲取国内外学者最新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历史认识的主体性与客观性的关系问题。

史学方法研究的重点,近年主要关注的是计量方法、比较方法以及心理学方法、社会学方法、人口学方法、政治学方法和口述方法等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对这些方法的研究并不是要用这些方法取代以往行之有效的史学方法,而是作为一种补充,在原有的诸种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史学方法。方法是和理论联系在一起的,在历史研究的过程中,任何一种史学方法,都是一定理论指导下的方法,而不是抽象的、空洞的方法。近年在传统史学方法的基础上,史学方法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并日益对中国史学发生有益的影响,这也是近年史学理论研究不断进步的积极成果。

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在“文革”前几乎没有人涉及的外国史学理论方法研究,在“文革”后有了长足的发展。对外国史学理论方法论的研究,是和建设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不断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方法论联系在一起的。

近代以来,中国史学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史学发展的每一关键时期,都是和外国史学理论的引入,并产生积极的反响联系在一起的。如20世纪初期,进化论和进化历史观猛烈地冲击着中国封建史学的基础,成为先进知识分子在史学领域思想解放、破旧立新的锐利武器,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进化论,就没有中国的“新史学”和建立在它基础之上的史学理论研究。五四之后,“建设中国新史学”成为一个令人鼓舞的口号。在“破坏”中国旧史学、“建设”新史学的过程中,以鲁滨逊为代表的美国“新史学派”理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北京大学历史系讲授“西方史学原理”时,即以鲁滨逊的《新史学》为课本。美国新史学派的主要代表作,在当时几乎全部译成中文出版。五四之后,马克思主义史学异军突起,而它的产生和发展,则是和唯物史观及以它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广泛传播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1983年5月,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会议上,外国史学理论研究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强调加强外国史学理论的介绍和研究,组织力量,译介出版有代表性的外国史学理论名著。198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筹备并成立了外国史学理论研究室,主要任务是追踪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美史学发展中的一些前沿性的理论问题。该室研究人员主持或参加的国家、院级课题,译介出版了相当数量的著作。②与此同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历史系开始招收外国史学理论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世界史所博士后流动站还接受了研究外国史学理论的博士后,以加强这方面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主要由世界史所外国史学理论研究室编辑的《史学理论》、《史学理论研究》杂志,其宗旨之一,就是介绍和研究当代外国史学思潮和史学理论方法论。

近20年对外国史学理论介绍、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是空前的,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对欧美和俄国等有影响国家的史学理论的整体性研究;战后得到迅速发展的历史学分支学科研究;西方史学史和史学思想史研究;重要的外国历史学家的史学思想研究;西方历史哲学研究等。这表明,中国学者对外国史学理论的研究,已完全改变了只局限在某一断代或某一国别或某些代表人物的研究。经过必要的精心组织,近50种外国史学理论名著的中译本已相继出版,③为深入研究外国史学理论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近年外国史学理论研究的主要特点是,已经由以往一般性、概括性的介绍为主,逐渐转变到以系统的科学研究为主,其主要标志是一批内容广泛、在学界产生一定影响、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学术研究著述先后问世。这些研究相当一部分是基础理论研究,但也不回避当代社会发展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在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对其进行研究,使之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如对美国历史学家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的批判,李祖德、林志纯、林甘泉、廖学盛、刘文鹏、施治生、刘欣如等学者,从东方社会的特点和性质、东西方专制制度比较、水利在东方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亚细亚生产方式”、“‘东方专制主义’概念的历史考察”等方面,系统地揭露了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在理论上史实上的原则错误以及政治上的反动政治意图。

近年我国史学理论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对这些成绩的进一步发扬,以及对存在的问题的改进,决定了今后我国史学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

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科学精神的精髓是求实创新”。一部中外史学发展史表明,史学的每一次重大进步或发展,首先是史学理论研究求实创新的结果。在21世纪,中国史学理论研究尤其需要这种科学精神。追踪国内外史学理论研究中的前沿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勇于进行艰苦的理论探索,将是新世纪我国史学理论研究的主要特点和趋势。展望21世纪初叶的史学理论研究,首先是研究的内容在现有的基础上将不断深化,史学思想史、历史哲学、历史认识理论和历史思维等问题已经引起学者们的普遍重视。国外史学理论研究中的某些前沿问题,有可能成为我国史学理论研究中的新的热点。

中外史学思想史是对历史学科建设十分重要,但又是十分薄弱的研究领域,至今为止,只有一部吴怀祺著《中国史学思想史》有较大影响。史学思想史不同于史学史,它是在史学史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外史学思想研究的深化和系统化,重点论述学科思想发生、发展、继承、演变的逻辑进程,揭示中外史学思想发展的固有规律,阐释西方史学思想体系赖以建立的基本概念、范畴原理的创立、发展及其演变的逻辑进程。今后在史学史研究的基础上,史学思想史的研究将更加受到重视。在外国史学思想中以及中国历代史学大家的历史思想研究方面,将会有精品力作问世。

在历史哲学研究中,一方面将继续深入探讨西方历史哲学的前沿问题,如对以波普尔为代表的分析历史哲学的研究、福山历史哲学思想研究以及关于宗教或神学与历史哲学的关系的研究等等;另一方面,将结合中国史学、特别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与现实,探讨建立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问题。学者们不再认为历史哲学仅仅是“近现代西方哲学中关于历史演变规律和关于历史理解性质的学说”,或专指“那种用幻想的联系代替历史真实联系的社会历史观”。

历史认识理论研究是历史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往对其研究虽有不少成果问世,但却缺少系统的整体研究。随着史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广大史学工作者知识结构的完善,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历史认识理论的研究将逐步深入,在大量个别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将会有自成体系并有一定开拓意义的历史认识理论的专著问世。

史学理论研究和史学的实证研究如何密切地结合起来,这是长期以来没能得到较好解决的问题。现在,广大史学工作者在明确马克思主义史学必须以实证研究为基础,关注实证研究的同时,自觉加强史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使整体理论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这样,就为今后史学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将加强中外历史研究的理论描述和理论概括,提高历史研究的科学水平,使史学理论研究的时代精神和现实感不断加强。

今后在研究史学自身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的同时,将有计划地开展中外历史进程中的某些基本理论问题和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今后继续深入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主要是:历史发展规律与五种生产方式,历史的创造者,历史发展的动力,“亚细亚生产方式”,历史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偶然性和选择性,地理环境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地区历史”和“世界历史”的范畴等。今后将深入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主要是:中国古史分期问题、中国文明起源问题、中国封建会长期延续的原因、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夏商周断代工程中的若干理论问题、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明清以来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洋务运动的性质和作用、中国现代史的基本线索及分期、中国近现代若干历史人物的评价等。

历史研究要充分实现其社会功能,必须重视对策性和前瞻性研究。而这种研究首先是在实证基础上的理论研究,我们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说,时代呼唤加强史学理论研究。如何科学地认识时代的本质及其特征;当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及阶级关系的新变化;文明的碰撞和交融———批判“文明冲突论”;苏联东欧剧变的原因及历史教训;“冷战”后世界战略格局的演变;科技革命与当代社会变迁;大国战略和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问题等,都应是深入研究的课题。

史学方法方面,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前提下,将呈现出多元的局面,这是和史学理论研究的深化及史学实证研究的进步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中国传统史学的目录学方法、辑佚的方法、辨伪和校勘的方法、诠释的方法、考证的方法;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的方法、历史主义的方法、矛盾分析的方法、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上升为具体的方法,以及整体地、联系地考察历史的方法等,将继续应用,并在历史研究的实践中得到发展。与此同时,当代史学、特别是国外史学常用的比较方法、计量方法、心理分析方法、系统方法与跨学科方法、历史宏观与微观研究方法以及种种新出现的历史学分支学科的方法,如社会学方法、人口学方法、文化学方法、民族学方法和政治学方法等等,也将会被广泛应用。史学方法的多元化,不是用什么新的方法代替或削弱马克思主义的史学方法,而是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它,使之在历史科学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①如张岂之主编《中国近代史学学术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吴怀祺著《中国史学思想史》,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瞿林东著《中国史学史纲》,北京出版社,1999年出版。

物理学史论文 4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6)21-0034-08

“进化论”不仅内容繁杂且误解多样,加之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是人类面临的最复杂、最深奥的课题之一。“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是有难度的。当前的中学历史教学,很少有人认识到“进化论”的上述难度,致使课堂教学“化难为易”,或照本宣科,或简单说教,最终难以使学生理解科学与宗教的本质区别。中学历史“人性化”课堂,为这一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人性化”课堂要求史实通透、强调人物故事、突出精神感悟等,都为提高“进化论”教学质量提供了行动方略。

一、进化论简史

“人性化”课堂的前提,是史实通透。通透“进化论”,首先需要了解进化论简史。

“进化”一词源于西方。生物学中,“进化”最早是描述子宫中胚胎的生长,被视为生命从“低级”形式向“高级”形式不断向上的运动。斯宾塞倡导的宇宙进步体系,就包括生命向着更高形式的必然进化内容,这样“进化”超越了胚胎学范畴,具有现代含义。19世纪中期,达尔文又将“进化”发展成生物演变规律。严复介绍到中国的“进化”一词,具有斯宾塞特色,认为“进化”“谓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而逐渐变化”。现在,广义的“进化”指世界万物的进化,其中包括天体的进化和地球的进化。狭义的“进化”指生物的进化。中学历史教育视域中的“进化论”即属于生物进化论,具体指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它仅是生物学家解决生物如何进化问题的一种设想,到20世纪30年代,这种设想与孟德尔遗传学综合后,才被人们普遍接受。

1.生物进化论:从拉马克到达尔文

在生物进化的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有两种进化模式。一种是法国的拉马克模式,即横向进化,由地理研究所揭示的物种非恒定性;另一种是英国的达尔文模式,即纵向进化,由地质研究所探讨的化石记录。两种进化模式,一直流传到现在。

(1)用进废退与获得性遗传:拉马克的进化论学说

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1744~1829年),在《动物的哲学》(1809年)中,从四个方面阐述了进化论。

一是,生物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进化的。“在相继产生各种各样的动物时,自然从最不完善或最简单的开始,以最完善的结束,这样就使得动物的结构逐渐变得更加复杂。”

二是,生物进化演变具有渐进性与缓慢性。“就生物界而言,自然所作的每一件事都是一步一步连续进行的”,“需要有非常长的时间和条件的连续深刻变化,才能使自然得以将动物的结构发展到某种复杂的程度,并根据这种复杂程度来了解动物的完备程度”。

三是,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是自身谋求更加复杂化(完善)的天赋(上帝赋予的权力),及对环境的特殊条件做出反应的能力等。生物进化的倾向来自于“上帝所赋予的权力”,或自然“赐予动物生命以这样的权力,即使结构日益复杂化的权力”。

四是,进化的规律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在每一个尚未超过发育限度的动物中,任何一个器官使用的次数越多,持续时间越长,就会使那个器官逐渐加强,发展和扩充,而且还会按使用时间的长短成比例地增强其上述能力;这样的器官如果长期不用就会不知不觉地被削弱和被破坏,日益降低其能力,直至最后消失。”这种进化“使得动物个体获得或失去的每一种性状都通过繁殖传给由此产生的新个体”。

(2)自然选择与适者生存:达尔文的进化论

达尔文(1809~1882年)在《物种起源》(1859年)、《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1868年)、《人类的由来》(1871年,又译作《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等著作中,提出并逐渐完善了进化论。其研究结论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一是,物种形成学说。“物种不是被独立创造出来的,而和变种一样,是从其他物种传下来的。”

二是,共同祖先学说。《物种起源》中“进化树”插图,比较清晰地表达了共同起源学说,即共同祖先学说。

三是,自然选择和渐进进化学说。自然选择,又叫最适者生存,它既包括种群因适应环境而生存下来,也包括种群因遗传而保存下来。“如果有益于任何生物的变异确曾发生,那么具有这种性状的诸个体肯定地在生活斗争中会有最好的机会来保存自己;根据坚强的遗传原理,它们将会产生具有同样性状的后代。我把这种保存原理,即最适者生存,叫做‘自然选择’。”自然选择,需要经历缓慢的变化时期。“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地方,只要有机会,它(自然选择)就静静地、极其缓慢地进行工作,把各种生物同有机的和无机的生活条件的关系加以改进。”

四是,生物界进化说。生物界每一种群或个体都是进化的。“每一纲中属于较大群的优势物种有产生新的和优势的类型的倾向”,“每一大群便倾向于变得更大、同时在性状上更加分歧”,“占优势的类型”打倒较弱的类型而维持自身优势。

五是,物种进化学说。“新的物种缓慢地在连续的间隔时间内出现”,自然选择导致“物种和整个物群的绝灭”,“优势类型的逐渐散布,以及它们后代的缓慢变异,使得生物类型经过长久的间隔时间以后,看来好像是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同时发生变化似的”。同时,“生殖率如此之高以致引起‘生存斗争’,因而导致‘自然选择’并引起‘性状分歧’和较少改进的类型的‘绝灭’。”

总之,拉马克和达尔文都认为生物是进化的。对于进化的机制两人见解不同,拉马克主张“用进废退和获得性状遗传”,强调了环境变化在生物变异方面所起的“诱导”作用,但却主张变异是以生物本性(一种趋于完善的需求)为主因。达尔文认为变异和环境是相互独立的,在环境发生作用前变异就产生了,环境只是对变异选择产生作用,生物(以物种为单位)通过生存斗争,适应环境的性状得到保留,不适应的性状被淘汰(适者生存)。

2.进化论的“进化”:进化论面面观

(1)达尔文主义:一个并非一致的思想流派

“达尔文主义”常用来指达尔文有关进化论的思想体系,但这一体系并不是主张一致的思想流派。季羡林等先生主编的《世界文化史知识》中认为:“许多自称或被称为的达尔文主义者,他们对于达尔文的进化论、尤其是对其中进化机制的看法也各不相同。”

(2)社会达尔文主义:一种诠释社会现象的理论

19世纪中期,斯宾塞将进化论学说扩大到人类社会,把“最适者生存”不仅视为生物进化过程,且看作人类进步方式。以此诠释英国当时奉行的“自由放任主义”政策,指出“自由贸易和经济竞争”是自然选择的社会形式,认为最强者胜利是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英国学者霍德华在《达尔文》中认为,社会达尔文主义,是证明资本主义经济剥削和殖民扩张合理性的理论。

(3)马克思主义:一种社会发展的科学理论

1845~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写道,人类社会制度是不断发展的,如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这是历史的进步。1884年,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一文中运用进化观点,论述了劳动在人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进化论产生的背景与影响

1.革命时代孵化的“革命”:达尔文进化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人性化”课堂,关注历史人物在何时、因何、为何能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案,探讨思想观念产生的历史背景,是完成这一任务的重要途径。达尔文借当时的“革命”大势,提出了自己的进化论。

(1)经济巨变导致社会转型:社会发展呼唤着生物进化论

随着工业革命的拓展,工业化进程步伐加快,英国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期。新兴城市崛起与传统城市衰败,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壮大,传统贵族日趋衰落,导致一系列新现象和新问题。如何理解这些新现象,怎样解决这些新问题,成为当时思想和科学界面临的重大课题。如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以及功利主义哲学,分别从政府政策、人口控制和伦理道德等方面,力图理解和解决这些新现象、新问题。同时,交通运输工具的飞跃、远洋战舰的出现等,巩固并拓展了英国的海外殖民地。正是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

(2)科学革命引起观念变化:理性躁动催生生物进化论

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及地理大发现等,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渐解放,眼界也更为开阔,动态的变化观开始萌发与发展,对占统治地位的传统静态观提出了挑战。18世纪,天体进化观、地球进化观相继问世。“进步”概念成为启蒙运动的最重要主题,并影响了自然科学发展,“假说―演绎法”成为公认的科学研究方法。《世界文化史知识》认为:“启蒙运动是一场真正的思想革命,它所给予人们不仅有新的观念,而且还有探索的勇气。人们大胆怀疑传统的思想,探讨新的解释。”这些观念冲突而产生的理性躁动,连同对生物界知识的不断增长,最后催生了生物进化论。19世纪初,在人类社会进步观的启发下,真正的、科学的、系统的生物进化论――拉马克的进化论――问世了。

(3)生物界知识的增长:生物学成就助推达尔文进化论

基于“假说―归纳―演绎”方法的进化论,其基础是生物分类的完成和完善。18世纪,瑞典学者林奈初步完成了生物分类,他把所有生命体划分为两大部分,即植物界和动物界;这些大范畴进一步划分为一系列的小范畴――门、纲、目、科、属、种。生物分类的完善,连同胚胎学和解剖学成就,为观察和比较生物物种间的进化,奠定了基础。

(4)个人努力:达尔文孵化出《物种起源》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是他对生物学痴迷,精于观察和总结,及善于研究和汲取其他相关科学成就的必然结果。在1831~1836年间的远洋考察期间,达尔文观察到物种互相联系的普遍性。回国后,达尔文又费了20年的时间搜集资料,在地质学、解剖学、植物学和动物学领域的阅读、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完成了《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学进化论。

2.“从达尔文以后,世界就不同了”:达尔文进化论的历史地位

“人性化”课堂,关注史实通透中的思想地位,即了解解决问题方案的效益。有关达尔文进化论的评价,美国学者科恩在《科学中的革命》中认为,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是19世纪科学革命的一个重要标志。美国学者斯蒂芬・杰伊・古德尔在《达尔文与进化论》中更是指出,“从达尔文以后,世界就不同了”。概而言之,达尔文进化论的革命性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思想领域:从观念到价值观的转变

与“哥白尼革命”相提并论的“达尔命”,在思想观念领域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促进了思想解放。1859年发表的《物种起源》,代表了欧洲科学历史的一个大转折。自然选择的原理,打击了基督教的“天意说”。物种起源和进化,否定了上帝造人说。利用自然科学,解释动植物表现出来的手段对目的的适应,驱除了造物主的地位。达尔文“把上帝废黜了”。

其次,改变了人类地位。达尔文的进化论,提出人类只是持久进化过程中一个短暂的结果,他们与动物有着共同的祖先。这是对人类自我陶醉的一次沉重打击。从此,人类与同其他生物一样被列入自然界。人类的所有特性都将成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

最后,改变了当时人们的价值观。以斯宾塞为代表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者,将生物进化论引入伦理学领域,摧毁了人们的传统价值观。“人人专门为己”的想法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有权势的人们相信他们是依靠生存竞争的力量而居上的,在生存竞争里强者和狡诈的人胜过了弱者和说真话的人。“他们坚信必须强壮、有力、无情、实际、自利,因为上帝已死去了。”

(2)科学领域:从观念到内容的革命

美国学者科恩认为,“达尔文因发现支配人类本身进化的规律而统治19世纪的科学”。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开拓了科学视野。达尔文进化论,将变异、多元论、机遇、不确定性、目的性程序、历史信息等纳入哲学范畴,启发和开拓了科学范围。此后,生物学、人类学、社会学等逐渐成为科学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

二是,改变了科学态度。达尔文进化论,使得人们抛弃了单纯依赖逻辑追求真理的经院哲学,更加重视实验、观察和收集事实,以发现规律。同时,达尔文进化论引发的科学争论,改变了人们对于学科共同体的态度,争论和研讨成为科学发展的常态。

三是,开发了多样的科学方法。达尔文运用演绎、归纳和类比等方法,论证假说的科学性,探讨科学规律,证明了这些方法的有效性,印证了新科学方法的巨大价值。此后,“假说-演绎法”突破了当时自然科学归纳、观察等主流方法,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四是,促进了生物学发展。围绕进化论的合理性,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转向生物学研究。他们或支持进化论,为之寻找证据;或反对进化论,搜集和研究反证。这些都促进了生物学的发展,使 正是在达尔文进化论等影响下,生物学逐渐发展成一门内容丰富,与人类和生物密切相关的科学。

三、“进化论”教学的主要着力点

“人性化”课堂,主要指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通过解读和运用史料,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和感悟历史人物的情感变化、生活境界和精神追求,感悟历史人物人格魅力,以此陶冶、引领和启发学生认识自我、完善人格,达成培养史学素养的课程目标,奠定学生全面成长的坚实基础。利用“进化论”的史实,发展学生的史学素养,最“经济”的一条途径是 “让达尔文自己倾诉”。具体包括达尔文倾诉的社会环境,倾诉的过程、内容和倾诉的影响等。

1.理解“标准”,确定主题

主题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它指明了课堂教学的发展方向。本课主题的确定,实质是解决进化论的中学历史教育价值问题,即进化论能为学生发展提供怎样的养分。

《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要求“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从字面上看,这一标准的前半部分,属于科学范畴;后一部分属于社会学范畴。因为进化论阐述了生物的演变机制,涉及人类起源问题,所以与传统宗教的相关论点产生矛盾。两者间的区别,主要在于涉及领域不同,进化论属于认知范畴,以寻求自然规律为旨趣;宗教则属于“灵”的范畴,以寻求人类的超越为旨趣。从史学视角看,这一标准有两个层面的要求。一是,在探讨进化论产生与演变的过程中,理解科学的本质特性;二是,在进化论有关人类起源的结论中,联系宗教相关结论,探讨科学与宗教间的本质区别。科学的本质特性,是连接两个层面的桥梁。因此,进化论教学的主题,应以理解科学与宗教的区别为核心。

需要提醒的是,按照严谨的科学规范来衡量,进化论的一些内容,特别是对人类起源的理论,既没有充分的证据,也不能证伪,更不能复现(用实验验证),其科学性还有待于提高,这是进化论现在还引起争论的主要原因之一。即使是暂时得到公认的科学成就,也仅是时代的产物,必然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所以,进化论的教学不应立足于达尔文进化论的具体内容,而应立足于达尔文创造进化论的过程。

本课的教学思路可概括为:以科学的本质� 同时,让学生了解“宗教的观点也随着科学发展而不断调整,消除宗教观点与科学成果间的矛盾对立,也是宗教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课的具体教学路径是:以达尔文创立进化论的故事为线索,在感受达尔文创立进化论的过程中,引领学生探讨影响科学发展的社会和个人因素,进而领悟科学成功的关键性因素;引领学生探讨达尔文创立进化论的方法,进而领悟科学一般方法及科学的本质特性;引领学生探讨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和重要影响,进而领会达尔文进化论的历史地位;最终引领学生从人类起源的角度,比较科学与宗教的区别,进而领悟科学与宗教的本质区别。

2.围绕主题,精选史料

“人性化”课堂,强调客观史实与史料中情感意蕴的感染、感动与感化。

揭示课堂教学主题,须借助史料来完成。围绕“感悟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科学与宗教的本质区别”这一主题,首先,精选典型再现达尔文创立进化论的故事性史料;其次,精选典型阐述进化论内容的史料;再次,精选典型反映进化论影响的史料;最后,精选典型反映基督教有关人类起源的史料。其中,故事性史料需典型再现达尔文痴迷科学与运用科学方法探讨进化论的精神。史料首先取自《达尔文自传》《物种起源》等原典型著作;其次取自《科学中的革命》等经典型著作。同时,精选史料,还须遵循经济原则,即最大可能发挥教科书的史料价值。综合上述要求,有关进化论教学中的精读史料,可以选择以下内容。

史料1:像这样一些事实显然只能以这样假设来说明:物种逐渐起了变化。这个题目常常使我不能忘怀……在我回到英国以后,我想也许按照赖尔在地质学上的先例,以及搜集一切有关动植物在人工培养下或在自然状态下变异的事实,会对整个问题有所阐释。我的第一本笔记是于1837年开始的。……现在(1838年10月)读了这本书(马尔萨斯《人口论》)立刻使我想起,在这些情况下,有利的变异往往易于保存,而不利的变异则往往易于消灭。其结果就会形成新的物种。这样我终于得到了一个能说明进化作用的学说了。

――〔英〕达尔文《达尔文自传》

【解读】本段材料选自《达尔文自传》。达尔文在材料中反思了自己提出进化论的主要过程。从中可归纳出达尔文提出进化论的缘由、主要观点和方法。材料间接体现了他取得成功的个人因素,即科学考察、收集材料,运用“假说-归纳-演绎”法,加之在广泛阅读中获得启示,从1837年记录第一本笔记开始,历经22年(1837~1859年),最终发表《物种起源》。

史料2:新的物种缓慢地在连续的间隔时间内出现。……物种和整个物群的绝灭……这几乎不可避免地是自然选择原理的结果;因为旧的类型要被新而改进了的类型排挤掉。……优势类型的逐渐散布,以及它们后代的缓慢变异,使得生物类型经过长久的间隔时间以后,看来好像是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同时发生变化似的。

――〔英〕达尔文《物种起源》

【解读】本段材料选自《物种起源》。材料阐述了进化论的四个结论:生物和物种具有进化性;物种进化具有缓慢性;新物种经过适应-变异-遗传-生存等阶段考验;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物种被淘汰。结合教科书内容,达尔文的进化论,还包括生物同祖说。而产生重大影响的则是生物同祖说,即人类起源于低等级生物,人类与猿猴同祖等。但明确提出人猿同祖说,是在《物种起源》发表后的《人类的由来》等著作。

史料3:达尔命大概是科学中曾经发生过的最重要的革命……这场革命的结果是对世界、人和人的制度的本质重新进行了系统的思考。达尔命对世界产生了新的看法,它把世界看作是一个动态的、进化的世界,而不是一个静态的、有系统的世界,并

――〔美〕科恩《科学中的革命》

【解读】本段材料选自《科学中的革命》,作者是美国科学史专家科恩。在《科学中的革命》这部著作中,科恩提出了著名的“范式”概念。本段材料将达尔文进化论定性为“革命”,高度肯定了达尔文进化论在科学发展史中的地位。材料还指出达尔命在科学中的主要影响,即启发人们系统思考世界、人和制度;将动态观引入科学,从此“世界动态发展”观,逐渐成为科学界的主流观念。

史料4:我们必须记住,宗教和科学所处理的事情性质各不相同。科学所从事的是观察某些控制物理现象的一般条件,而宗教则完全沉浸于道德与美学价值的玄思中。……一般说来,科学每前进一步,便证明各种宗教信念的表现方式需要作出某种修正。……同时宗教思想这种表现法也不断地在趋于精纯,不断地排除了芜杂的想象。宗教与科学的接触是促进宗教发展的一大因素。

――〔英〕怀海特《科学与近代世界》

【解读】本段材料选自《科学与近代世界》,作者怀特海是英国现代著名数学家和哲学家。《科学与近代世界》,阐述了学科塑造近代世界的主要表现,特别阐述了科学与宗教间的关系。本段材料,首先提出观点――宗教和科学的性质和任务各不同。进而指出近代科学发展与宗教变革间的关系――科学发展推动宗教日益走向精纯。特别指出科学和宗教的各自特性和任务――科学在于探讨规律,有着系统的方法体系;宗教在于寻求心灵寄托,重点在道德、美学和精神超越。进化论与基督教虽然都涉及人类起源问题,但由于它们分属科学与宗教范畴,一般没有可比性。但两者都是人类的创造物,能够相互影响。达尔文进化论中的共同起源学说,对当时基督教的上帝造人说,确实是强大的冲击力量,这对人类的思想解放、价值观重塑等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逼迫基督教教义日趋精致化。

精读的史料,须以学案的形式呈现,以便学生细味体悟。课堂中教师应从史料的内容、反映的特点或本质、作者的意图等方面,引导学生多视角解读。此外,还有需学生泛读的史料。泛读的史料,一般以增强教学趣味性为主,适当渗透情感、意志和精神超越方面的内容。下列史料可作为泛读史料。

史料5:(托马斯・赫胥黎认为):查尔斯・达尔文,从来没有人像他那样艰苦卓绝地斗争;也从来没有人像他那样幸运。他发现了伟大的真理,却饱经践踏,深受偏执盲从的人谩骂,甚至全世界的哗然耻笑;他终于活到了这一天,看到主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它在科学领域作为不可辩驳的真理确立了自己的位置,并 这是一部阐述进化论发展史,以及达尔文创造自己的进化论的著作。材料介绍了赫胥黎对达尔文的评价。本段材料可作为达尔文创造进化论的导语。达尔文经过艰苦努力,幸运地“发现”了进化论,虽在当时遭到人们的误解,但最终赢得了大多数人的理解和赞誉,做一位像达尔文一样的人,应是人生的最大追求。达尔文如何创立进化论?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有哪些?为何进化论受到当时人们的误解?最终人们是如何理解进化论的?这就是本课学习的主要任务。

史料6:达尔文坚信,加拉帕戈斯群岛是最神秘的实验室,大自然在这里进行她最深奥的实验。关于这些岛屿,他宣称:“从时空两个方面来看,我们都仿佛被带到那个伟大的事实面前,那个神秘中的神秘――新的物种首次在地球上出现。”重返英伦,为探索地球生命的神秘历史,达尔文献出了自己漫漫一生的其他岁月。……关于1835年加拉帕戈斯群岛的短暂之旅,他说,“那是我所有观点的发源地。”

――〔美〕丽贝卡・斯泰福《达尔文与进化论》

【解读】本段材料叙述了加拉帕戈斯群岛对达尔文创造进化论的主要作用。为何达尔文能够远渡重洋,到这个位于南太平洋,靠近拉丁美洲厄瓜多尔的小岛?这个小岛的物种对达尔文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第一问涉及英国19世纪殖民扩张;第二问涉及科学考察在达尔文创造进化论的作用。

史料7:威尔伯福斯的论点使他(特里斯特拉姆)确信,他当时变成了一个反达尔文主义者,而且在他的余生中也一直如此。最近我有机会重新阅读了威尔伯福斯的文章,之后我发现,虽然威尔伯福斯激烈地抨击了达尔文,但他也称赞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对科学作出的重要贡献。威尔伯福斯认为,应当归功于达尔文的在生物学思想中的主要创新是――自然选择的思想。

――〔美〕科恩《科学中的革命》

【解读】本段材料出自《科学中的革命》,文中在对赫胥黎――威尔伯福斯论战进行了历史考察后,叙述了与教科书不同视角的“论战”。威尔伯福斯在当时的论战中,也赢得了支持者;同时,他也高度评价了《物种起源》中的某些观点。这段材料是对达尔文进化论影响的补充,展示了史学研究的重要特性,即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视角描述,其内容也不同。史学的魅力,就在于开拓我们的视野,拓展我们的视角,以便我们能够更全面地理解事物。

泛读的史料,一般以课件形式呈现,以教师串讲大意为主要方式,以体味史料蕴含的深刻含义、感受历史的趣味性。

3.依托史料,设计程序

“人性化”课堂的基本程序是:感知探究――感知和理解史实;探究体验――研读史料;体验感悟――反思学习内容与过程;重构表达――展示学习收获。进化论的教学程序,可依托上述主题及基于主题的史料来设计。其主要着力点为以下方面。

(1)科学分层:用知识结构奠定达尔文倾诉基础

教科书围绕进化论内容的提出和演变,首先介绍了宗教对人类起源的观点,进而介绍了生物学成就,然后介绍了进化论的提出与演变,最后概括了进化论的影响及分析了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产生分歧的根源。科学分层,就是首先区分教科书中有关达尔文进化论的上述表述。需要指出的是,宗教有关人类起源的观点和一些生物学成就,仅是达尔文提出进化论的社会背景,不属于原因范畴。同样,有关科学与宗教的区别,也不是进化论产生的影响,而是基于进化论的高层次概括。最终,通过揭示上述内容间的关系,形成动态的知识结构,以初步奠定达尔文倾诉的主要基础。

(2)纵横联系:让达尔文回到他生活的时代

由于进化论教学时,学生已学习过必修一的政治文明史,必修二的物质文明史。所以,纵横联系,完善知识结构,应是史实教学的第二步。工业革命的兴起和拓展,加速了英国城市化进程,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矛盾激化,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问题纷至沓来。一些力图解释或解决这些新问题的思想家,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这些内容在政治史和经济史中都有具体史实,纵横联系就是将这些具体史实纳入进化论的知识结构中,以完善进化论的知识结构。这样,我们就能让达尔文真正回到他生活的年代。

(3)史料解读:理解达尔文倾诉的内容与意义

史料解读是历史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它以史实为基础,并进一步深化史实的学习;它又以突出教学主题为目标,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与体验历史真谛为一体。史实解读以精读为主,中间穿插泛读内容;以品味教学主题为主,杂以体验历史发展的情趣。一般而言,精读史料要追问,泛读史料要精彩。在进化论教学中,一般采用两组精读史料,其中穿插泛读史料。需要强调的是,史料解读过程,如果增强故事性,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感悟表达:在学习过程中达成课程目标

体验感悟,实质是整体理解学习内容,汲取历史营养的过程。即通过基于故事的综合探究或师生总结反思,来揭示主题,感悟历史真谛。如通过达尔文创建进化论的故事,整合本课内容,在史实和史料的基础上,让学生感受、感悟达尔文创建进化论过程中蕴含的情感、意志和精神追求,感染、感动和感化学生,以此汲取历史养分,增长智慧,获取未来发展的动力。重构表达,即用各种形式表达学习收获,包括重构历史、情感体验和心得感悟等。如每位学生都在本课学习的后期,构建出自己心目中的达尔文和进化论。此时,让学生表达这些建构内容,以相互借鉴和启发,是重构表达的目标,其方式,可以是口头叙述,也可以是书面表述,还可以是图画示意和肢体表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