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论文【优秀6篇】》
在各领域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下面是整理的小学体育论文【优秀6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篇1
由于体育课大都在室外进行,组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排除各种干扰,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只有合理而周密的组织教学,才可能使学生从心理和物质上作好充分准备,从而保证体育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因此,组织好教学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
抓好体育课各阶段的组织教学。体育教学过程是由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组成的,由于四部分教学内容和学生情绪各不相同,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地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忌出现先紧后松、龙头蛇尾的不良现象。上课前,教师要组织学生布置好场地器材等,为上课作好准备。
上课开始时的组织教学特别重要,教师要抓住学生大都还处在课间休息活动的兴奋状态中的特点,采用趣味游戏,如:“请你跟我这样做”,或“反口令训练法”等方法集中学生注意力,使他们兴奋的情绪稳定下来;基本部分是体育课中的重点部分,教师应力求做到精讲多练,语言生动,并不断改变练习方法,如在练习中引入竞争性游戏。
不同形式的分组练习等,提高学习兴趣;结束部分。学生的情绪极易松懈,此时教师的组织教学更不能忽视,应采用一些调节情绪和恢复体力的放松性练习,保持学生兴趣,如舞蹈放松、意念放松,同时作好课堂的小结。如何在体育教学实践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自觉地参与学习呢?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指对学生活动所具有的爱好和追求的心理倾向,它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大脑处于高度兴奋,造成获取知识、探究未知的最佳心态。可见,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如何使课堂教学兴趣化呢?
1、导入课堂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它好比一场戏剧的序幕,要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在导入课堂时(课的开始准备部分),无论从场地的布置、学生活动的队形、活动的内容以及组织手段的形式等方面,都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时内容,因地制宜的为学生创设一种富有激情、新颖的外界条件。
有时采取否定上位的自由运动,通过教师的引导,师生一起一会儿自由练习、一会儿小组结伴练习;这种组织方式既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诱发了学生的练习激情,达到热身的效果,又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课能顺利进入运动技能状态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
2、新授教学时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授教学是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重要过程。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这个过程。为达到此目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启发、引导,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正确的思维,轻松地接受新知识。
在新课教学中,要改变班级只是作为制约学生课堂行为的一种“静态的集体背景”而存在的现象,使班级、小组等学生集体成为帮助学生学习的一种“动态的集体力量”。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不要急于讲解新授知识的动作要领,而是要创设教学情景,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让学生进行自学积极地思维,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3、安排练习时有趣
练习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优化练习设计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一环。单一的练习乏味,使学生厌学,因此,练习设计要尽量做到多样化,趣味化。在前滚翻练习时,安排了自练、互练、小组组合练以及互比、互评的交替练等方法,其间教师则运用精讲示范、恰当点拔、分层要求和整体提高等方法进行指导。这样的练习安排既达到了巩固知识的目的,又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课堂教学不仅需要帮助学生“学会”知识,而且要指导学生“会学”知识,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就能快地获取知识,更透彻地理解知识,从而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信心,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
1、教给学生自觉学习的方法
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要把体育教学单一的理解为只是直接为增强学生体质服务,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自觉学习、自觉锻炼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和“自练通行,自学得之”的目的。
如在教学中很注重对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文的工作,根据不同的看做提出不同的要求:低段年级的学生应从明意开始,会用完整的话表达内容的要求、简易的做法等。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能促使他们在课前去主动了解课文知识、思考课文内容、探讨知识疑点等,经过质疑问难,得出结论。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能促使他们在课前去主动了解课文知识、思考课文内容、探讨知识疑点等。
2、学生练习的方法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随时给学生创造一个自我评价、自我检验、以及对知识点的简单分析、对课堂教学中提出一些要求等的活动窨。这种活动既是对学生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评价能力的培养,也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剖析自己、彼此交流、公平竞争、巩固知识的理想场所,后进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
总而言之,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才是真正把开启知识的钥匙交给了学生,也是提高学生身心素质、掌握知识的最佳途径。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篇2
小学开设体育课的目的就是要锻炼学生的意志、增强学生的体质并对各种体育项目有所了解,对一些简单的体育技能有所掌握。而要想实现这些教学目的,就需要针对小学生好动、好玩的特点,制定出合理的教学计划,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有所收获,同时还能在学习中获得乐趣。
一、课前准备要做好
身为教师,在课前做好准备是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不论是需要教授的内容,教学的方式,还是教学时的态度,教师都应该进行全面考虑。对小学生来说,教师的情绪是影响其听课状态的最大因素,所以教师首先要端正好自身的教学态度。在正式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和学生进行互动,利用一些简单的热身运动,将学生的状态从安静过渡到运动状态,尤其是正处于好动年龄的小学生,如果不先做好课前准备的话,是很难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有“玩尽兴”的感觉。在小学阶段的学生一般都是非常活泼的,而体育教师们就可以针对这一点,事先设计一些小游戏,让学生们将注意力放在体育课上。
二、课上情境要有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任何事都是充满好奇心的,同时他们还拥有一定的冒险精神,此外,他们还喜欢对动画片中的一些人物进行模仿,而且他们也有足够的精力来支持他们的这些行为。而我们教师可以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以这些现象为切入点,利用生动有趣的描述,构思出一个情节或故事,并在其中融入需要教授的体育内容,让学生进行单独表演或进行团队演出。如某些体育项目的动作原本就是从动物的动作中演化而来的,如跳远、蛙跳等,我们就可以先让学生们来交流一下是否饲养过小兔子或小青蛙,是否见过小兔子的跳动和小青蛙的跳动,然后鼓励学生对小动物的跳动进行模仿表演。其结果就是大家的动作都不相同,此时就需要体育教师进行示范,将正确的动作演示给学生,并进行讲解。像这样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在活跃了课堂气氛的同时,还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学到了知识,放松了心情,发泄了精力,使小学体育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体育竞争要活用
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有上进心、参与意识和求知欲都非常强烈,并且他们特别希望得到他人,尤其是教师与家长的认同,希望大家都将目光放在自己身上,他们急切地想要表现自己。我们正好可以针对这一特点,为小学生创造出表现自己的机会,比如设置一些短程跑步、跳远等体育比赛,教师可以通过这种小型的比赛,让学生产生竞争意识,并主动参与其中,奖励就是最勇敢运动员、最团结团队、最积极运动员等一系列称号,这些称号也许对我们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它们在小学生心中就是荣誉和肯定,他们能通过这种比赛获得成就感。由于小学生对这种比赛的重视,所以他们会将精力都集中在比赛上,在这种情况下,体育课的课堂教学效果会出乎意料的好。当然,在进行这些比赛的同时,我们要注意进行正确地引导,将课堂秩序维持好,并且还要确保学生的安全,要让学生在玩的同时获得知识。
四、课堂收尾要重视
当课堂进入尾声时,我们也不能放松,也要做出合理的结束计划。小学生们已经在这堂体育课上消耗了大量的精力,而此时的精神状态仍处于兴奋中,所以我们要让学生们慢慢地从兴奋的状态中安静下来,这一点对学生的身体和下节课的进行都是非常重要的。通常我们在课堂教学快要结束时,都会让学生们按队形站好,然后通过闭目静心的方式来放松,同时让学生进行深呼吸,并逐渐地放松自己的身心。此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提示,而不是强制性的命令,学生一开始安静不下来是正常的,而教师若用粗暴的态度来要求学生们怎样做的话,不但会起反作用,而且还会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反感,之前一节课的努力基本等于失败一半。除上述几点外,其实还有一点值得一试。因为体育课过后,学生们在下节课上通常都会变得没有精力,这样对下节课的教学是非常不利的。所以体育教师可以和其他教师、校方进行沟通,争取将体育课放在上午或下午的最后一节课上,这样就避免了学生过度释放精力而没有精神听课的情况,同时这样也可以在体育课上以“上完这节课就放学了”的理由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综上所述,若不想使小学体育课沦为学生们的“玩”课,而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能够真正地有所收获,并且愿意主动去学、学的开心,就一定要制定好教学计划,采取科学而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进行课堂教学。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篇3
一、以快乐教学促进学生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
学生学习体育,目的不仅仅在于身心健康,还在于为一生的身体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更在于培养心理素质。快乐教学是我们一直倡导的精神,只有将快乐教学很好地融入我们的小学体育教学,相信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1、在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快乐的元素。人在高兴的时候学到的东西会印象深刻,不容易忘记,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坚持快乐教学,充分展现教学的快乐本色。同样的教学内容,在不同的教学地点进行或者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所带来的教学效果是完全不同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具有非常强的运筹帷幄的能力。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活时代以及个性特征,只有符合学生实际发展的教学才能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为了活跃教学的氛围,教师可以采取游戏或比赛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增加学生的快乐元素。学生和教师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会很好地完成体育教学。
2、以鼓励性的语言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学生是需要赞美的,如果教师总是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出现,那么学生对体育的热情就会逐渐消失殆尽,对体育的信心也随之消失。因此,教师一定要掌握鼓励和赞美的艺术。如果学生做得好或者正确的时候,教师要给予鼓励,可以是一个欣赏的眼神或目光,也可以是一个安心的微笑,也可以是极具赞美的语言。当学生做错或者做得不好的时候,教师切不可讽刺和挖苦,而要用宽容的姿态和鼓励性的语言激励学生再接再厉。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学生不仅会改变自己的错误,还会逐渐树立起对学习的自信心。只有激励和赞美,学生才会感到开心和快乐,才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
3、注意关心学生的课后生活。体育是一种运动,相当于一种体力劳动,学生身体经过大量的运动之后,由于能量的损耗会出现疲劳或者饥饿等反应。作为教师,如果在此刻能够细心观察学生,督促学生进行一些放松性的活动或者及时补充能量以及休息的话,学生在心理上会感到非常得开心和安慰,因为他们感受到了教师的爱和关心,在这种感情的促使下,学生会更积极主动地投身于体育运动和体育学习之中。
二、发挥兴趣的重要功效,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进行学习,学习的效果会事半功倍。因此,教师必须要充分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以此来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效率。
1、以平等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非常大的影响,教师要善于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师生之间如果没有良好的情感作基础,那兴趣教育也就无从谈起。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多和学生接触,多了解和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把自己最真挚的感情传递给学生,学生才能对教师产生信赖和支持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两个平等的个体,二者之间互相促进,互相支持。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教师要不吝啬自己的赞美,给予鼓励和支持,对于表现一般或者不太良好的学生,教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找出学生的闪光之处进行表扬,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主动学习的愿望。
2、以新型的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小学生活泼好动,不能对一项运动保持长久的兴趣。因此,教师就要根据教材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维持学生对运动的兴趣。由于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具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在做体育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尽可能地使教学内容丰富有趣,从而使学生对体育教学保持主动学习的兴趣。另外,教师还可以了解学生都比较愿意学习的教材上没有的一些内容,把这些内容以选修课的形式传授给大家,这样在起到健身效果的同时,还可以增加学生对体育教学的热情。
3、以多媒体来辅助,突破教学难点。传统的体育教学是教师讲解或者示范,学生听或者跟随学习,这样单一的教学模式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并且有时候单靠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并不能把一系列的动作非常准确地演练和分解。多媒体的出现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多媒体可以生动、形象地以画面的形式展现整个的或者分解开来的教学内容,学生学习起来直观并且浅显易懂,掌握起来比较容易,教学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且,多媒体的使用,不仅仅传递了更丰富的知识,还增强了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学生非常乐于接受,这必然会激发起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极大兴趣和热情。总之,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不懈地努力和钻研,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并且寻求更多、更好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方法,来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的重大发展。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篇4
体育课教学是实现学校体育工作目的任务的主要途径之一。它肩负着向学生传授体育卫生知识、技术、技能;锻炼身体,增强学生体质,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主要使命。发展农村体育是我国整个体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农村中小学的体育教学因其主、客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实施过程中,有时收不到理想的效果。目前,学校体育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在理论与实践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体育课堂也提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但是在农村,由于师资力量匮乏,体育教师观念滞后,体育设施不完善,而且农村学生由于受家庭、环境影响,在兴趣、爱好培养方面显得不足,除一小部分学生有所爱好,极少数学生具有某一项目特长外,大部分学生处于即无兴趣、爱好,又无项目特长。如何改变农村体育教学,消除“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抓起来不要”的被动局面,克服重知识、智力开发,轻体育教学的弊端,落实素质教育,更新体育教学观念,更好地进行中学体育教学的改革。逐步改变区域差别以及传统习惯等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我觉得农村的体育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开展:
一、转变思想,提高重视
一方面,广大城镇和农村,由于受城乡差别和传统观念的影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不重视。另一方面,在农村中学里,随着教育格局的转型,区域间生源的竞争和择校读书愈演愈烈,家长和老师们,为了学生能够考取高一级学校、重点学校,全力以赴地加强对应考科目的训练,所以就无法谈让孩子参加体育活动。这就需要转化教师思想,提高文化素养。让家长知道身体是第一位的,上好体育课是非常有必要的思想,这也是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学校领导首先要更新观念,不以应试教育的标准来衡量学生,而要以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出发点,舍得在体育设施上加大投入的力度。着力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规章制度建设,使农村学校体育逐步实现规范化、科学化。同时不断发现和培养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先进典型,树立榜样,使得学有方向、赶有目标,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
二、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
体育教师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普遍偏低,再加上体育教师不注重对新知识的学习及身体的锻炼,不刻苦钻研专业知识,不重视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体育教师中存在着不平衡、不全面、不规范、不科学等问题,所以我们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思想境界,提高文化素质,掌握体育专业理论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如美学、音乐、语言文学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熟练的技术、技能,建立知识的立体结构,并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体育工作的实践中去,使教学和业余训练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另外,体育教师的地位低和作用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评先、评优、评职称只能等待或靠边站,体育教师得不到公正对待,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对体育教学管理、检查落实的制度也不健全,久而久之,形成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心理,未能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应有的作用。
三、体育设施严重滞后
教学设施、场地、器材是学校体育教学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又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体育课堂质量的重要条件。但是在农村中学里,由于学校经费紧张,有限的经费用于正常的教学秩序都已举步维艰,也就谈不上更新、添置体育设备,有些学校甚至连最基本的田径、球类器材等都难以保证。由于场地、器材陈旧、缺乏,体育教学无法正常进行,学生练习兴趣难以调动,造成课堂练习密度不够,运动量小,教学效果难以令人满意。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扩大活动空间。要求我们体育教师尽量在场地问题上多想办法,如可以在充分保障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带领学生到校外活动。有些教材内容,能在校内进行的,就安排在校内,校内不具备教学条件的,就安排在校外,充分利用周围的自然条件,有计划地组织教学,如利用乡间公路或小道,根据教学内容和运动量,改变路线组织越野跑;利用周围的小山组织蹬山、爬山等教学;利用小河边的石块投掷手***、铅球等教学。这样做,既解决了场地器材短缺问题,也完成了教学任务,更增强了学生的兴趣。
四、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在教学的改革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着力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始终将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首位,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把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爱好放在中心位置。要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和发展要求,灵活运用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强调活动的多样性,增强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只有这样,终身体育的意识才能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才能养成,锻炼的效果也才能有成效。
(1)树立运动强身的观念。应该让青少年树立运动强身的观念,将运动融入生活的细微之处,要与家长联系,让家长主动创造机会,让孩子将锻炼贯穿在生活各个层面,不单纯依赖学校的体育教学。
(2)紧密联系中学实际。体育教学的内容要紧密联系中学实际,因地制宜,使学生有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在尊重学生个体兴趣的基础上,想办法、花心思培养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科学的锻炼方式,不能因为注重了“快乐体育、情感体验”,而忽视了学生的体能发展。
(3)因材施教培养意志和兴趣。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怕“苦”思想严重,意志力薄弱,而体育课教学,运动队训练,比赛都能够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品质并且促进意志发展。面对复杂的技术动作,应启发学生内在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在运动前有跃跃欲试的情绪和克服内外困难的决心、意志和战胜对手的勇气,在瞬息万变的运动环境中培养学生迅速应变措施的判断力、长期艰苦锻炼的坚韧性和为了集体利益而克服个人欲望的自制力。所以体育工作者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把“育体”和“育心”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五、激发运动兴趣
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对于学生自觉、积极进行体育锻炼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总之,通过对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问题的分析,可以使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工作得到良好的发展,使得学生通过体育课的学习,不仅要增强体质,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掌握体育知识、运动技能,提高体育品德,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篇5
摘要: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学生的参与主动性是必须得到重视的,尤其是低学段的学生,教师要采取激趣式的教学策略,在导入课堂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等方面渗透游戏教学法,使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关键词:小学体育;游戏教学法;运用策略
小学生正处在天真烂漫的年纪,他们爱玩爱闹的天性决定了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以趣味性为主。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游戏教学深得宠爱,在体育课堂教学策略中占有一席之地,学生喜闻乐见,教师也受益匪浅,因为小孩子天生就爱做游戏,游戏使体育活动变得丰富多彩,也使他们的体能在无形中得到锻炼。不仅如此,在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及创新能力方面都能够取得显著成效,让学生乐在体育中,戏在体育中,逐渐升腾起对于体育的热爱之情,也可以使他们在体育精神和品质的影响下培养出健康人格。
一、游戏教学的意义
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曾经说:“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儿童天生就好动,很多学生都在体育课上呈现出散漫状态,更有甚者,无惧教师的管束,乱跑乱跳。游戏教学法契合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让他们在体育学习中真正参与进来,动起来,尤其是低学段学生,一旦他们对游戏内容产生兴趣就会迅速投入其中,思维和动作也会很快就跟着课堂动起来,尤其是一些竞争性强和娱乐性强的游戏更能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体育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采取游戏教学法更能使学生产生参与课堂的欲望,各种灵活多变的游戏形式丰富了体育课堂教学内容,而且使学生整节课都精神饱满地参与课堂,不仅课堂有效性得到提升,而且学生的心理、生理健康都得到发展。游戏本身还具有激励性和竞争性,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比如说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积极性等。
二、游戏教学在小学体育课堂上的运用策略
游戏虽然有趣味性强、多样化等多种优势,教师要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精神品质,寓教于乐的同时也要关注每个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力求做到全面教学,设置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游戏形式激发他们的实践欲望。
1、采用趣味教学导入课堂教学,还给孩子快乐的课堂。现在的孩子们大都是娇惯长大的,他们在体力上有明显不足,所以学生会对体育活动产生畏难情绪,故而在学习新的知识技能的时候教师应该采取游戏教学引入,这样学生便可以轻松走进陌生的技能学习中,而且会迅速产生一种高亢的情绪,激发他们参与这项活动的欲望。在学生这样强烈的学习欲望下,教师定会收获最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训练孩子们的奔跑能力的时候,由于很多孩子没有经常参与体育锻炼,在一个班级中我们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肥胖的孩子,这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而这些学生恰恰对于跑啊跳啊没有丝毫兴趣,教师便可以在上课开始的时候设置一个小游戏使他们消除对于跑的恐惧心理,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如“往返击鼓”这个游戏可以使学生在游戏中锻炼奔跑的能力,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式的游戏,爱竞争的学生迅速加入其中,完全忘却那种跑动起来的苦恼。
2、精心的进行教学设计,着力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体育课承载着的不仅是要锻炼孩子们的体能,更重要的是让体育品质影响学生自身的品质。现在的小学生大都娇生惯养,在他们中出现很多偏激的心理情绪及不良的思想品质,比如自私、孤独、胆怯、懦弱等,体育游戏同样可以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品质的提升,学生在游戏中更容易袒露最真实的自我和真切的情感,这样就为教师提供了培养学生品质的机会。例如,在消除学生的孤独感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及团队精神的时候,教师便可以采取“同走天涯”的游戏,教师事先准备好一个长长的垫子,垫子上有三对环形的脚套,在游戏的时候需要三个成员一起动脚才能移动垫子向前走,最先到达指定的地点的一组学生获得胜利,让学生自愿结组,看哪个小组更具有团队合作意识,这项游戏学生在进行的时候既专注又紧密地与本组同学配合,对于团队意识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体育游戏中不仅要博得教师和学生的笑声,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优秀的品质,在游戏中挖掘出那些正面的影响因素,使其真正服务于学生的思想品质的塑造,这对于实现课堂有效性大有裨益。
3、关注孩子们在游戏中的差异性,科学评价中促发展。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性,用一种赏识的眼光看待每小学生是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主要条件,尤其是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特别渴望被赞美。赞美是他们前进的动力,也是他们获得体育学习成效的一个重要保障,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个体,人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孩子们也是如此,教师要在把握每个闪光点的同时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每个人身上都存在可供别人去学习的优点,而这些优点的把握则要靠教师的慧眼去挖掘。例如,在学生的立定跳远训练中,教师便可以采取小兔子跳及青蛙跳引入课堂,将学生分为两人一组,用绳子摆成小河,互学互练,一人跳,一人评价,教师指导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是否双脚起跳,是否双脚落地,是否跳过河。在这样的基础上安排学生按自身能力调整小河宽度,体验动作。有的学生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不能跳到自己和教师满意的小河的宽度,但是教师一定要注意对学生进行适度评价,不要挫伤学生跳远的积极性,体育教学的评价不能以知识技能作为唯一的评价方式,学生的情感态度及体育品质方面都应该纳入其中。尽管有的学生在跳的技能上掌握得不是很好,但是他们的参与程度及不放弃的精神是值得教师赏识与表扬的。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综合地看待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发展,以期收获长远的教育效果。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参与主动性是必须重视的,尤其是低学段学生,教师要采取激趣的教学策略,让他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投入课堂教学,在体育精神的指引下塑造自我的意志品质,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体育课堂才会有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张静艳。小学体育游戏的作用与选择[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xx(01)。
[2]杨攀,刘乐安。如何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J]。考试周刊,20xx(14)。
[3]李荣娟,覃林。游戏化教学是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J]。教育与职业,20xx(24)。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篇6
在教学的过程中,各种不同成分的存在以及发展都不是孤立的,他们之间是相互渗透的。在这一点来看,学生的心理学教育的健康状态在教学过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在体育方面的教学中,必须有机的去渗透心理教育。
一、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教育的思考
目前,我国已知的患有心理疾病的病人大约一千六百万,而且其中有接近三分之一是在青少年时期发病。有的心理专家通过个别的案例分析并指出,其余三分之二的成年人患有心理疾病的时期也大多产生于中小学时期。青少年和小学生不同于成人,在生理及心理方面都不够成熟。
在这个时间段,情绪波动性很大,极其容易兴奋,也十分容易形成焦虑以及恐惧心理,性格的特征也显得更加明显,有强烈的自尊心,他们的世界观在逐步的形成。因为他们还不成熟,所以会因外界影响处于心理紧张状态。这种状态会影响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身心发展,甚至会危害到家庭和社会。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在关心儿童和青少年的同时,更注重他们成长的质量和内涵。掌握以及了解小学生以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态,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最大的心愿。实施一定的素质教育,就是使学生在心理素质、生理素质以及社会文化素质上能够和谐的发展。
但是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大多数往往都只关心自己生理上的环境,却很大程度的忽视了对于健康来说同样重要的心理环境。实际上,只有身心健康的人才算是真正健康的人。体育教学应当渗透心育,体育与心育是分不开的。因为体不单是人的外形,也包括人的内心世界,体育是心育的基础,心育是体育的必然。
二、用心育优化体育教学
(一)建立良好的教学环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最能够让学生自主去学习的因素就是兴趣,但是在大部分的校园环境里,学生对学习是感到乏味无趣的。兴趣是去激发学生创造性最直接的倾向动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去引导学生产生更多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的动机,明确学习的目的,培养主动性,最大程度上去激发每一个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学会具有创造性的学习。在学校的体育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科学的针对每一个不同阶段的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合理的安排其活动量和内容。
学会分层次的教学,对于身体素质本身就很差的学生,不能过多或者过高的去要求,要努力的去创造多种机会,使其发现自身闪光点,要多进行鼓励和表扬,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找到各自的发展目标。
(二)心育与体育相结合并相互优化。
对于目前来说正处在极其关键的成长时期的小学生来讲,对于人际交往在沟通上有着非常不一般的吸引力。但现在社会的家庭住房大多数单门独户,家家户户又都是独生子女等特点,在客观上来讲其实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小学生和社会上人际的广泛性交往,让他们缺少了同伴的陪伴及在同龄人身上获取的对于人际交往的概念。
1、促使学生进一步的重视身心的同步健康发展。
有一些学生的体育成绩很差,但文化课的成绩很好,这些学生的父母受到文化中心论的影响,对这些小学生的体育成绩采取听之任之不管不顾的方式。有些学生体育成绩好,文化课成绩差,家长就过多的去抑制这些学生在体育上花费的时间精力。所以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逐一的去制定教学目标,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情况学生在体育方面的不同需求,充分的激发学生对于体育方面学习的兴趣,培养小学生顽强的精神和意志。
2、全面提升体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
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体现不能决定其智力的高低,但是绝对会影响到他们的未来。教师要让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首先,教师自己要有健康的心理。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关怀学生,信任学生以及尊重学生。要努力的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让他们学会思考,暴露出他们真实的心理健康状况,然后有目的性的组织他们进行一系列教育,采取心育与体育相结合最终实现相互优化。
(三)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教育。
在学习跳绳的基本动作要领的时候,有些同学的协调性不好,总是不能很好的完成动作,这时,我会及时给与鼓励,再重新慢慢的教一遍,培养学生克服困难,不怕失败,积极进取的精神。而在开拓性练习中,给与学生口头上的提示,让学生自主动脑,互帮互助,培养学生合作创新的意识,使他们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合作,增强集体凝聚力。
在组织学生进行跳绳接力比赛的时候,由于各种原因,有的学生跳的快,有的学生跳的慢,还有的学生把跳绳掉在了地上。这时输了的学生便会产生很多抱怨:“你怎么跳那么慢啊”、“都怪你,要不是你把跳绳丢了的话我们肯定赢了”……听到同伴的抱怨,出问题的那些同学都会感到特别委屈。
此时,我会对那些指责同学的学生进行思想沟通,告诉他们不应该埋怨自己的同伴;对那些跳的慢或者跳绳掉了的同学进行鼓励,给他们以信心。这样无形中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就得到了培养,心理教育也得到了很好的渗透。在这个过程中,比赛不能停止,停止的话会对学生的积极性产生挫伤。
当学生成功的时候就给予及时的表扬和赞赏,无形中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另外,还必须要求比赛参与者严格执行比赛规则,树立“公平竞争”的意识与观念,尊重他人,文明礼貌,做到胜不骄,败不妥,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智。
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但能让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具备健康的心理,也能进一步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拥有健强的体魄。就这两点而言,这一措施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将会产生积极作用,让小学生成长符合社会的需要,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可靠、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