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论文10篇》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制定完善的网络防护安全措施是计算机网络系统信息安全的前提。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信息论文10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信息技术发展的论文 篇1
摘要:信息素养成为继“读、写、算”之后的第四种人类基本能力,是现代化社会的一项必不可少的素质,它支撑着数字化的生存,帮助人们有效完成终身学习的保障,是提高个人、组织乃至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如此的大发展的背景下,我们无论是教师还是幼儿都应该积极把握机会,有针对性地培养与信息素养相关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想象能力、批判能力,以内化信息文化为目标持续提升自身水平。
关键词:多媒体 信息素养 兴趣 信息伦理
老师将多媒体教学工具运用于课堂,孩子们围坐观看就等于教育教学现代化、信息化么?如果简单将其作为传播知识的媒介,这个理解并没有太大偏差,如果将其本身认定为一项知识技能,肯定其对于个体发展的推动作用的话,那这个说法就显得单薄和片面了,而且后者涉及到一个新名词———信息素养。信息素养这个概念包括文化素养、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三个层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家对其进一步补充:信息素养是需要、获取、理解、运用多种信息资源的意识和能力。
1师幼信息素养的内容
1.1幼儿应具备的信息素养
3-6岁的幼儿能力发展的速度和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并不逊色于成人,甚至会有更加出色的表现。他们本身已具备有从现代化设备上获取信息的能力,例如电脑、电视、广播、手机等;还有进行简单的信息交互能力,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处理与交流信息的能力;简单的读、写、算的能力。可以说现在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简单的信息化工具,他们会操控电视,玩手机、电脑中的游戏,但年龄较小的孩子并不知道那是什么,只是手指点到哪就是哪儿。以上都是孩子们被动接受信息传递的结果,他们还需要掌握两个重要的部分,一是对于感知信息和接受的敏感度,这关系到将来是否能自主解决信息技术相关问题的愿望;二是分类、筛选信息的能力,使幼儿在社会道德层面避免误区。
1.2教师应具备的信息素养
相较于幼儿,教师在内容的范围和层次上都有更高的要求。除了自身在信息技术领域的运用和操作,也需要将其与课堂教学整合,更重要的是将信息技术的概念引入到幼儿体验中,将虚拟的信息具体形象化,促进幼儿信息素养的发展。通俗来说,教师不仅得自己知道什么是信息技术,也要让孩子也理解信息技术的粗浅含义。
2培养的策略方法
2.1注重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整合
多数幼儿园的教学内容都是以主题划分,教学活动也是围绕着主题活动开展的,所以将信息技术融入主题活动的开展是培养幼儿信息技术素养的重要途径,也能提高教师在操作和运用方面的水平,实现教育效果。在大班主题活动《我的祖国》中,教师利用了多样的信息化工具向幼儿介绍祖国的名山大川,也要求小朋友参与到教学内容的收集中,将自己和爸爸妈妈利用信息化工具收集到的图片、故事、视频等在集体面前展示,孩子们从中感知到信息技术的神奇魔力,也获得了一定的成就感。
2.2优化过滤信息环境,提升信息伦理道德
在信息高速膨胀的时代,信息量的巨大早已超出任何人的想象,虚假、暴力等不良信息参杂其中,对他人尤其是幼儿的身心成长带来诸多不利甚至是危害。成人的从旁协助十分重要,但适时培养孩子区分以及伦理道德的熏陶更显得尤为关键。涉及其中的内容包括:分享意识、合作精神、公共意识、尊重意识。对于刚刚接触信息技术的孩子来说,让其懂得既成的社会规范,承担基本的社会责任感实属必要。
2.3多方参与,共同提高
现在幼儿园都有自己的网站,而且班级也有着专属的网页和留言板,大家在上面畅所欲言,探讨育儿的方法和新的已经是家园互动,家家互动的重要途径。这时候幼儿是我们谈论的主人公,也可以是参与者,建议家长也可以让幼儿参与到与教师、其他家长的网上交流中,让他们了解自己的班级和自己平日里的生活点滴,知道班级教师对自己的评价,观察爸爸妈妈是如何与大家交流的,同时家长也可以协助幼儿加入讨论留言,让幼儿通过亲身参与体验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为了加速教师的专业化信息素养,教育部门加强软件和网络平台的建设。幼儿教育信息化网络平台的建设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搜索、下载、整理、运用一些优秀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包支持自己的工作,而且可以通过网络了解最新的幼儿教育理念及技能。
3现实发展的局限性
在孩子的发展道路中,教师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但现实却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3.1缺乏专业信息技术人员指导
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水平,不能单单依靠几次培训,还要持久的指导和自己日常教学中的学习和巩固,发展自己欠缺的领域。一所学校中的信息技术老师往往是唯一提供技术支持的人员,有的学校甚至没有配备专门的老师。
3.2个人信息素养发展不平衡
这有几个方面的意思,其一,教师与教师之间存在明显的信息素养结构和水平的差异,这也会造成幼儿群体间的发展层次差异;其二,城市园与农村园由于基础设施的不平等,城市园的发展往往高过农村园;其三,个别教师的志向并不在此。信息化发展对教育提出了空前的新挑战,教育体制在的每一个人都必须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才能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信息的快速更新促使大量知识的出现,终身学习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推崇。教师和幼儿作为一对互助互补的学习共同体,两者的发展紧密相关,教师的发展提高势必影响幼儿信息素养的培养,所以作为当代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提高自己自身的信息素养,转变教育模式,因材施教,培养出对社会更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麻俊艳。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整合[J]。中外企业家,2013(22)。
[2]王岚,刘晓颖,陈琳。发挥信息技术作用促进园所优质发展[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06)。
[3]孙汉群。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信息素养[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12)。
[4]李新房。加强中幼儿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建设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5)。
信息技术发展的论文 篇2
【摘要】
当前信息处理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社会活动,计算机技术对信息处理至关重要,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决定着信息处理工作的效率。本文对计算机发展趋势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深入探讨了信息管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方向
20世纪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世纪,在这一时期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形成了高技术领域和高技术产业,如电子信息、航天航空、生物技术等。在以上成就之中,以电子信息技术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最大。进入21世纪以来,电子信息技术进一步发展,揭开了信息经济时代的序幕。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人类的发展与电子信息技术已经密不可分。当前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并在信息技术在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说信息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促进了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
1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当今计算机科学发展趋势可以用高、广、快三个词进行概括,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向“高”度发展
计算机性发展趋势的“高”主要包括两个内容:①指性能越来越高,主频频率不断提高是其主要表现。20世纪90年代,集成电路集成度已超过100万门,集成电路开始进入特大规模集成电路时期。随着RISC技术的成熟和普遍应用,CPU性能剧烈增长。有关统计数据显示,80年代CPU性能年增长率仅35%,而到90年代CPU性能年增长率达到60%。特别是近年来,CPU的发展更为迅速,如AMD发布的FX9590八核处理器,主频已经达到5GHz。②指计算机整体性能不断提高。计算机的数值计算、信息处理、实时控制、辅助设计、智能模拟等能力不断提高是其主要表现。以我国研制的神威蓝光超级计算机为例,其拥有14.3万核CPU,存储容量高达200万GB,最高带宽达到69.6TB/s,每秒峰值运算达1.07千万亿次。
1.2向“广”度发展
计算机向“广”度发展主要表现在计算机向各个领域渗透上。当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计算机技术作为新技术的典型代表,其发展可以说是一日千里,当前,计算机与手机的结合,使其应用范围更为广阔,已经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有观点认为,未来计算机的价格可能会向纸张一样偏移,并且将会在人们的生活中普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普通品。
1.3向“深”度发展
计算机向“深”度发展主要表现在信息的智能化发展上。互联网上的信息浩瀚,如何在这些浩瀚的信息中寻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计算机未来的发展即是要将互联网浩瀚的信息进行分类,优化人机界面,最有效的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目前,与人类思维方式相比,计算机“思维”的方式还较为低下。人类同计算机打交道主要通过语言、手势等方式,对于一般人而言,计算机应用难度仍然不小。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普通百姓对计算机的应用需求进一步扩大,这对计算机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正进一步向智能化的道路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兴起的计算机世界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说是计算机向“深”度发展的典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智能化亦将飞速发展。
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是一项综合性技术,对于管理和处理信息具有重要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世界各国都注意到信息技术的巨大优势,致力本国信息化建设。
2.1高速、大容量
在信息技术中,微电子技术与软件技术是其核心。当前集成电路的发展突飞猛进,不论是集成度、运算能力还是性能价格都在呈几何级数增长,有研究显示,集成电路的发展每年翻一倍,这带动了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每个芯片上的元件都达到了上亿的数量,构成了系统级芯片(SOC),整机与元器件之间的界限正在不断模糊,这使信息设备的功能大大提高,整机的质量不断变轻,体积越来越小,功耗越来越低。软件技术也正在以计算机为中心向网络为中心转变,特别是当前软件与集成电路设计的联系更为密切,芯片正在变为“固化”的软件,软件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高。随着软件技术的发展,软件可以实现的功能也越来越多,“硬件软化”的趋势愈发显著,典型的如“软件无线电”、“软交换”等。另外,嵌入在硬件中的操作系统和开发工具软件也使软件逐渐突破了传统的计算机领域,加速了工业产品和民用产品的智能化,软件技术在推进信息化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2.2综合化
当前网络技术发展另一个趋势就是三网融合与宽带化。三网分别是计算机网、电话网、有线电视网,融合是指在数字化的基础上三网的技术走向和业务内容一致化,即电话网、有线电视网都应向互联网靠拢,三网融合不能简单的理解为计算机网、电话网、有线电视网合为一体。在三网融合中,IP协议和分组交换技术是基本特征。三网融合要求要重视业务变革,即由单向传输发展转变为以多媒体数据业务为主的交互式发展。三网融合势必会打破原有行业界限,促进产业重组和政策调整。
2.3个人化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平板电脑、手机以及其它智能设备数量的不断增长,互联网上数据流量,尤其是多媒体信息的增加,对网络带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大带宽势在必行。在广域网和城域网方面,全光网络技术兴起并迅速发展,典型的如以密集型光波复用(DWDM)技术,已经深入到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有人预测,到2016年,平均固定宽带速度至少会比目前宽带速度提升四倍,而且美妙通过互联网传输的视频将达到100万min以上。并且建立在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之上的移动互联网技术,正在推动着信息个人化的发展。互联网的应用开发也是一个趋势。一方面家用电气和个人信息设备如电视机、手机等都在向网络终端设备方向发展,网络终端设备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以往以计算机上网为主的局面被打破,进一步满足了个人的需求。另一方面,电子商务、远程教育、网上娱乐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日益成熟,对使用者的要求不断降低,特别是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技术的应用,进一步完善了以互联网为主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使信息技术日益深入到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亦催生了新的网络经济。
3结语
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技术,两者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加快了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升级换代,在未来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将会进一步普及,人类亦将全面进入信息时代,未来全球最具活力的产业亦非信息产业莫属。
参考文献
[1]胡文海。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方向及其应用探究[J]。煤炭技术,2013,06:220~221.
[2]薛军峰。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方向及其应用探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1:157.
[3]王剑波。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方向及其应用探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03:197.
[4]杨雄。概述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方向及其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09:185.
[5]潘翔伟,张晓红。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方向探析和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4,12:107.
[6]喻涛。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方向及应用[J]。通讯世界,2015,05:28.
[7]徐朋爱。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方向及其应用研究[J]。电子世界,2014,12:3~4.
作者:胡凯伦 单位:武汉市洪山高级中学
如何写信息技术的论文 篇3
在新学期的教学工作中,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主动地进行新课程、新课堂的教学研究与实践。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工作,以本学科的课题为抓手,切切实实地做一些实事,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
始终如一地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热爱本职工作,关心国家大事,坚持政治学习,记录政治笔记,提高觉悟和意识。注重个人道德修养,为人师表,严于律己,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加强团结,与同事相处融洽,合作愉快,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组成一个团结协作的大家庭。
作为一名教师,除了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高尚的道德情操;还需要具备较高水平的业务技能。本学年我将注重开拓视野,订阅专业杂志,浏览教学网页,随时记下可借鉴的教学经验、优秀案例等材料,以备参考。不断为自己充电,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扎实提高基本功,努力使自己成为能随时供给学生一杯水的自来水。
我将积极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各个侧面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因素。我将积极学习,翻阅有关资料,对教育理论、目标教学、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进行再认识,提高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的能力。积极实行目标教学,根据教材和学情确定每节课的重难点。平时备好课,上好课,向40分钟要质量。坚持周前备课,努力做到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具,备教法学法。从知识能力两方面精心设计教案,并积极地使用各种电教器材,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坚决杜绝课堂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在课堂教学方面我力争课堂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抓关键,突重点,排疑点,讲求教法,渗透学法,既教书更育人,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课堂上语言准确简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精讲多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我将积极参加教学研究工作,不断对教法进行探索和研究。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对于素质教育的理论,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努力帮助后进生,采取各种措施使他们得到进步。
教案是老师讲课的依据,教案中不仅写明教学要求和教学目的,也写清能力训练的内容、要求、目的及教学措施等,不仅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保证将“课标”要求落实到实处。这样做就能使素质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避免了盲目性,随意性,增强了计划性。在编写教案时注意选择教育的方法和时机,达到既给学生传授知识,又开发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所学内容,使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吸取其它方面的“营养”,开阔他们的视野,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实事求是和刻苦学习的科学态度。
新学期开始我将带着热情和激情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在工作中我一定要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听从领导分配,不挑肥拣瘦讲价钱,平时团结同志,尊老爱幼,做到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作为一名教师,我一定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决不应付了事,得过且过,以工作事业为重,把个人私心杂念置之度外,按时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
:
1、积极参加市、县教研活动,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以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思想,加强教育理论研修,学习新课程理念,研习教学论和学习理论,领悟信息技术以及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理论框架,不断提升教学方法,探索和积累课堂教学中实用的教学策略,积淀适合于自己和本校的教学经验。
2、配合各学科教研组积极搜集、整理各种教学资源,加强学校资源库的建设。
3、认真做好校园网、学校网站的管理工作,做好学校主页的升级工作。及时发布学校新闻和公告、通知,定期更新网页。
4、为全校电脑做好后勤服务工作,保证正常的教学和办公环境。
5、组织好学生参加上级组织的各项竞赛活动。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相信只要我在平时的时候能够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努力每一天,能够每天进步一点点,那么在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后,我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的,这是我一直以来最认可的事情,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能够做的更好,我会在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后完成质变的过程的!
信息技术论文 篇4
【摘要】提高了阅读效率,而且对加大课外阅读量,夯实基础,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总而言之,信息技术给阅读教学提供了一个多姿多彩、魅力无穷的广阔平台,让阅读教学中更具活力。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力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作为语文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以及学生学习的亲密伙伴,教师要善于利用以多媒体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丰富多元的学习资源,彻底改变被动的学习方式。
1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而培养学生兴趣是阅读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在语文阅读课教学中应该运用什么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使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生活,使之成为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兴趣活动,这样才能一开课就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才会使学生学得兴致盎然,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语文素养。如我教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荷塘旧事》一课时,由于学生从未见过真正的荷塘,所以上课前我播放荷塘美景视频,让学生在优美的葫芦丝音乐中边欣赏画面,边交流:荷塘原给你什么样的印象?你联想到了那句诗?从而揭示课题,以“趣”引路,学生的学习欲望就空前高涨。在学生热烈交流中,激发他们对荷塘美景和荷塘趣事的学习欲望。
2利用信息技术,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激进学生情感
“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本书。”这是传统的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而这样的课堂早已成为了历史。新课标强调:课堂上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我想,作为教师,每个人都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上,学生兴致勃勃,积极投入学习和思考。然而,有的人认为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只不过就是耍花样,一节课看似热热闹闹,形式多样,其实学生并没有真正学到什么,所以在许多思想保守的课堂上仍然存在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式。语文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并正确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备听、说、读、写及观察思维能力,所以我们要充分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变无声为有声,让学生可听可看、可思可想,学生有了这种感受,有了兴趣之后,才会愿意去思考,去表达,我们的教学才会达到高效。
3利用信息技术,激活学生思维,陶冶学生情操
任何创造都离不开想象,想象是发散思维的重要形式,是对过去经验和已有记忆表象的加工改造,构成新意、新观念的心理过程。在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材内容,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想象思维,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从而达到帮助学生学好语文和应用语文的目的。例如教学《三峡之秋》一课时,我精心设计课件,让一幅幅景色优美的三峡风光真实画面展示在学生面前,在悠扬的古琴声中,让学生想象三峡的美景,感受作者对三峡秋天的热爱和赞美。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我在教学经常使用现成的语文教学软件,如畅言教学系统来辅助教学。通过对这些系统资源的播放,呈现出适当的文字或图片。这样,学生就会一下子进入文本,产生共鸣,进而很好的帮助学生了解文本,解读文本,增强了教学效果。而且还利用畅言里面的“点读”和“聚焦”功能为学生提供了朗读示范,比教师朗读更有魅力和感染力。
4运用信息技术,拓宽学生知识面,延伸课堂教学
我国著名教育家吕叔湘曾经说过:“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阅读。”通过课外阅读,可以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丰富营养。而小学阶段作为学生学习生涯的起始阶段,有效的拓展课外阅读,将对孩子终生学习起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凭借其丰富的资源优势,增大孩子们课外阅读量,拓展课外阅读,从而提高阅读课堂的效率,不断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积淀。具体来说: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比如像历史题材的课文,由于受时空的限制,与当代小学生的距离太远,学生学习这一类课文,理解上有不少困难。可以利用网络,指导学生在课前查阅有关资料,则可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突出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标也指出:要开发语文学习资源,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大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所以,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展示文本、动画、视频、音乐等,很好的使文本内容扩展、延伸,大大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节约课堂教学时间。同时还可以通过进行大量地拓展式阅读,真正把读书的自由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真正实现自我发现和发展。
总之,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充分发挥的广阔空间,能够增强学生的主体作用,拓展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给我们的阅读教学提供一个多姿多彩、魅力无穷的广阔平台,是我们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新的尝试。在语文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特点,巧妙、灵活地借助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不断实践,勇于创新,适应教育要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研究生信息素养培养对策探究论文 篇5
摘要:信息素养主要是指人们可以了解何时需要使用信息,并且将信息的作用发挥出来的能力。但是在小学计算机教学当中,许多老师没有意识到信息素养的重要性,使得学生只能掌握教材上的知识,而无法形成完善的信息素养,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面对这种情况,本文进行分析信息素养的具体内容,并且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制定有效的信息素养培养计划,以达到促进小学生信息素养不断提升的目的。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信息素养;能力;培养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需要在传授计算机知识的同时,进行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在实际教学当中,可以通过设置愉快的教学气氛、丰富教学内容、加强伦理道德教育等措施,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设置信息氛围,树立学生的信息意识
只有进行培养小学生的信息意识,才能使小学生在信息意识的驱使下主动进行了解新的知识,提高信息对学生的影响力,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信息知识。首先通过信息技术课可以让学生在使用计算机的时候,可以从网络当中获取各式各样的信息,感受信息世界的神奇。其次由于小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不多,老师需要指导使学生在计算机前,感受网络的神奇魅力。最后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机进行处理各种事物,使学生了解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例如在课堂上,可以在局域网当中设置资源共享,并且根据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制作和学生生活、学习比较接近的网页,如可以设置“老师信箱”“今日信息”等栏目。老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浏览这些网页,了解网页当中的内容。对于一些互动性内容,学生可以积极参与,感受信息共享的用处。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分析信息的能力,也可以激发学生进行探索信息知识的兴趣,促进计算机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基本技能
小学信息技术课进行是传授信息技术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生掌握各种信息技术,并且将其用于与人交往和信息查询,是小学生基本的信息素养。在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之后,小学生不仅可以通过编辑文字和他人交流,也可以使用计算机进行处理各种信息,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也是提高小学生信息素养的主要方法之一。为了提高小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积极性,在实际教学当中,需要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使学生可以接受计算机知识的同时,掌握使用计算机的使用技能。例如在学习“输入”这一章的时候,可以给学生的计算机下载金山打字通,并且教会学生进行操作软件中的打字游戏,通过学生不断的指法练习,会逐渐提高打字速度。
三、加强伦理道德教育,提升学生的信息伦理道德水平
信息伦理主要是指个人在信息活动当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情操,其可以合理地使用信息进行解决自身和社会存在的问题,使信息的价值得到有效发挥。老师需要给学生进行讲解信息伦理的内容,指导学生正确使用信息伦理,使其遵守网络的法律法规,正确使用网络进行处理事务。同时需要给学生列举一些网络的不法事件,使学生在上网的时候可以提高防范意识,准确分辨网络行为的是非,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例如在学习“信息安全和信息道德”这部分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使用PPT或者视频给学生播放有关信息安全的实例,使学生可以感受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犯罪的危害,使学生可以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文明上网,使计算机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四、合理开展信息活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课堂活动的开展,对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有关教学内容的活动,使学生活动当中合理利用所学的信息技术,使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同时老师以不同节日为主题,开展有针对性的信息活动,让学生应用计算机进行操作,可以了解信息技术对人们学习生活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对信息技术学习的重视度。例如,在母亲节即将到来之际,老师可以给学生进行示范,如何使用计算机进行制作节日贺卡。在学生学会之后,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将喜欢的图画和想对妈妈说的话加入到节日贺卡设计当中。在计算机上设计完成之后,使用打印机打印出来或者使用电子邮件传给自己的母亲。在贺卡制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合理利用所学的信息技术,从网上搜集大量的素材,并且加入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制作出与众不同的贺卡,使用电子邮件发送给母亲。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的信息综合处理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教学效果大幅度提升。
五、结语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只有不断提高小学生的信息素养,才能使小学生在掌握信息技术的同时,具备良好的网络伦理道德,因此需要提高对培养小学生的信息素养的重视度。但是在实际教学当中,许多老师只是将关注点放在如何丰富学生的计算机知识上,而忽略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合理开展教学活动、加强伦理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等方法,使学生得以全面发展。
信息技术论文 篇6
摘 要:根据专题学习网站的自身特点,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整合的角度出发,分析讨论了系统的功能需求、角色需求和安全需求,详细设计了专题学习网站的内容结构和主要功能。经测试,该系统具有完善的知识体系结构,便于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能很好地协助学生自主学习。
关键词:专题学习网站 信息技术课程 设计
目前,普遍提倡的素质教育就是要求学生尽量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这种课程的突出特征为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自由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
专题学习网站是指在互联网络的环境下,围绕某门课程或多门课程密切相关的某一项或多项学习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专题,让学习者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资源型学习网站。它可以用来存储、传递、加工和处理教学信息,能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在线反馈。《初中信息技术》是初中生比较感兴趣的学科,并且本学科具备操作性强、个性突出、资源广泛等特点,有利用引导学生的学习主导性和协作性。
一、网站的需求分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意义在于它是培养信息时代国家、民族发展所需竞争人才的关键,是蕴蓄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信息技术课程专题学习网站以数字化校园为依托,收集、整理、发布、运用、评估信息技术教学资源,探索新课程标准下在网络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方法和规律,有利于学生进行专题知识的学习和基于专题知识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1、网站功能需求分析
功能需求分析的好坏直接影响系统的成败。该网站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1)资源管理的功能。按专题学习网站的理论要求和教学需要,资源管理功能必须能对资源进行查询、修改、删除、分类、整合等资源处理功能,同时还要提供资源的搜索和资源下载功能。
(2)交流讨论功能。向用户提供一个交流讨论的空间,可以对学习的内容进行交流讨论,也可以上传与学习相关知识、问题或作品进行交流讨论。
(3)评价展示功能。包括作业批改、作品展示、自我测试等在线评价。
(4)用户管理功能。根据不同的需要设置不同的权限以使师生共同使用和合作管理。
2、网站角色需求分析
功能的需求主要来源于角色,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需求。本专题学习网站的角色主要有两类:学习和教师。各类用户有自己相应的权限,登录后只能访问自己权限内的功能模块。例如学生主要是利用专题网站进行学习话动,包括查看专题知识与相关资源、交流心得与讨论问题、提交作品与上传资源、测评反馈与投票评价。教师主要是利用专题网站向学生提供学习的资源与协作的场景包括资源管理、讨论管理、评价管理和用户管理等。
3、网站安全需求分析
从信息系统安全性的理论角度分析,专题学习网站主要存在如下一些不安全的因素:来自物理环境的威胁、网络的威胁、非法访问的威胁、计算机病毒的破坏、对数据库的错误使用、网络管理员的能力问题、数据库系统及网络系统自身的软硬件缺陷和其它不可知的因素。
二、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
根据网站功能需求分析、角色需求分析和安全需求分析,整个系统有两类用户:学生和教师。在基于互联网的专题学习网站系统中,可以将功能集约到这两类用户中。因此我们在进行总体设计时可以将整个考试系统分解成两个不同的子系统:教师子系统和学生子系统。学生子系统属前端应用程序,教师子系统属后台管理,采用的体系结构为B/S。整个学习网站系统的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
1、学生子系统
学生子系统供学生使用,主要包括公告浏览、学习目标、专题知识、扩展资源、交流讨论、信息检索、作业上传、在线测试等功能。
公告浏览:专题学习网站有较强的时效性,教师布置的作业、教学动态及通知公告需要及时地让学生了解,这些信息呈现在首页。
学习目标: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专题学习目标分三种,即专题学习的总目标、单元目标和知识点目标。总目标的有关信息呈现在首页,各个单元目标信息则呈现在单元学习内容之前,各个知识点的学习目标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呈现。
专题知识:专题网站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中需要大量的知识辅助学习,有一部分资源是网站建设时提供的,还有一部分应在后期使用中由学生和教师不断积累和收集的。在内容的呈现上,对于学生能够直接掌握的知识技能,网站采用文字呈现方式,比如一些教学设计,一些概念阐述等;对于某些需要建立感性体验的知识,则采用多媒体呈现的方式,如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
扩展资源:整合与专题知识相关的扩展性学习资源如名词术语、预备知识、相关资源、网址大全、参考文献等,使专题学习网站真正成为学生探索研究的宝库。
交流讨论:该模块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是完成专题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了解学生专题学习状况的重要信息来源。本网站采用非实时的电子邮件答疑和实时的论坛讨论区答疑两种方式。论坛讨论功能将问题贴在相关分类上,等待教师或感兴趣的同学回答。
信息检索:网站提供站内信息检索及站外搜索引擎接口,方便教师与学生用户进行信息检索。
作业上传:由于教师发布的作业不仅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如填空、选择、简答、计算、分析等;其表现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包括普通的文本,也可以包括图像、视频、音频等。为了使本系统能够适应不同的教师,我们实现作业上传时要求将作业打包压缩后再进行上传,而且页面上有方便地进行学生作业查询和密码修改的超链接。
在线测试:针对每一专题学习设计自我检测的练习,使学生在学习完每一专题内容后能及时进行自我检测,及时反馈学习情况,对学习效果起到了一定的强化作用。在线测试包括题库管理、抽题和答题、测试评分等功能。这些功能均建立在WEB数据库的基础上,学生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只要有网络接入的地方都可以进行专题评测。
2、教师子系统
教师子系统供教师使用,主要包括公告发布、资源管理、讨论管理、作业批改、测试评分、系统管理等几个主要功能。
公告发布:通过后台发布各项教学通知,如课程安排、学习要求、参考书目、临时通知等。
资源管理:管理课程的在线教学内容,包括HTML在线学习、PPT电子教案、DOC教学文档、RM教学录像等,是专题学习网站的核心。
讨论管理:后台实现对学习论坛的管理,如专题管理、锁定帖子、提升帖子、沉底帖子、跟贴管理、删除帖子、移动帖子、设置固顶等;也可以在后台对教师答疑使用的电子邮件地址进行设置。
作业批改:实现批改学生打包上传的作业,并给学生判定相应的成绩。
测试评分:在本系统的设计中,实现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判断题与操作题等客观性试题的计算机自动评分功能;而对于像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主观性试题,则由阅卷教师人工评分。
系统管理:教师通过身份验证之后进入教师子系统,教师可以对各种数据库中数据表进行插入、删除、修改等维护工作,如学生信息表、教师信息表、教学新闻表等,还可以进行系统运行参数重新配置、数据库备份、口令修改、权限修改、用户管理与初始化等工作。
三、结束语
随着网络教育的飞速发展,对专题学习网站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设计一个高质量的专题学习网站尤为重要。本文所研究的信息技术课程专题学习网站,以《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专题知识为内容,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特别注意运用系统化的科学方法进行设计,形成一本拓展的教材和一个开放的课堂,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陆宏,孙月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2]吴保艳,赖永凯。《信息技术教学论》专题学习网站的教学设计[J]。韶关学院学报,20xx,30(9):140~143
[3]要丽娟。浅谈专题学习网站的开发与应用[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xx,27(3):85~87
[4]张新贤。《教育电视系统》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xx,11(10):63~65
[5]徐顺,王会霞。Word 20xx文字处理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与实现[J]。信息技术,20xx,33(7):62~65
[6]黄以宝。《网页设计与制作》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xx,15(5):4089~4090
[7]王海春。一种安全、高效的网络考试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硕士学位论文(四川大学),20xx:67~68
信息技术论文 篇7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崛起,带动着科技水平获得了飞速的发展,而电气自动化信息技术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当前我国电气自动化程度逐渐增强,但在未来发展趋势当中节能已然成为未来发展主要目标。基于此,本文从电气自动化信息技术重要性入手,对当前电气工程自动化信息技术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节能设计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信息技术;节能设计
当前,我国电气工程自动化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节能设计已然成为目前发展的主要目标。随着电气工程自动化信息节能的实现能够增强多部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需加强电气自动化节能设计研究。
1电气工程自动化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电气自动化作为当前我国电气信息领域当中最为先进的技术形式,不仅可以提升企业工作效率同时能够降低工作人员工作压力,缩减企业运营成本,同时可以健全工作人员工作环境,实现企业现代化发展目标。而随着经济与城市化进度的加快,节能环保已然成为当前社会与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作为我国实现低碳生活的主要构成环节,()电气工程自动化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电气产业的核心支撑,因此,为了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加强新能源的开发,大力闯到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为我国低碳经济的实现奠定一定的基础。通过分析可知,伴随着我国低碳经济的大力发展,需加强电气工程自动化信息技术的节能设计,进一步顺应时代发展需求,保证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1]。
2电气工程自动化信息技术应用现状
伴随着节能减排理念的普及,同时伴随经济一体化的发生,电气自动化系统逐渐升级,完成了系统与外部网络的衔接,电气自动化信息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经济与社会的长远发展。而节能减排已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当前电气自动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①缺乏统一的标准。当前电气工程自动化信息技术应用的过程中,企业之间缺乏统一的标准,从而造成企业设计以及其他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到电气工程自动化信息技术的实现,自动化设备之间无法完成协调配合,进一步制约了电气工程工作效率。②电气工程自动化信息技术水平落后。电气工程在不断发展当中,节能设计已经成为其重点发展目标,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缺乏统一的规范,从而造成节能设计无法有效的实现。③工程中自动化的功能比较缺乏。就当前电气自动化水平来说,其功能相对比较单一,导致在工业生产当中,自动化无法在多个环节操作,对于工作相对比较繁琐的项目,需同时运用多个机器设备共同完成,设备与设备之间缺乏应用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到电气工程自动化信息技术的完成。
3电气工程自动化信息技术及其节能设计
(1)降低电能传输过程中的消耗。在电气工程自动化当中,所涉及到的导线均具有电阻,所以,在电能传输时,为了更好的维持电力当中电力的稳定性,需消耗大量的功率。而为了进一步进行电路当中的电能消耗,需进一步减少导线电阻的产生,而导线电阻与其长度呈现反比例关系,若要降低导线电阻,则需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需有效的确保导线材质,在选取的过程中需坚持科学,合理性原则。②缩短导线的长度。③有效的减小供电距离,在此环节,需拉短变压器与负荷之间的距离,确保导线横截面的扩张,进而加大导线横截面,减小导线电阻,实现能源节约的目的。(2)科学的选取变压器。电气自动化当中最为关键的构成部分即为变压器,其作为能源消耗的重要来源,需给予科学的选取。同时,变压器节能设计过程中,需保证接线方式的准确新,防止长时间的超负荷运行,进一发挥其自身的功能,完成节能环保的最终目标。(3)无功补偿设备的设计。无功补偿是在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中产生的无功功率,会加大变压器的输电消耗,使电能的质量降低。所以在节能设计中,无功补偿设备的设计也是电力系统的关键之一,能在提高输电效率的同时降低输电损耗,而无功设备设计的主要原则就是合理选择无功补偿方式,具体可以通过对电网运行情况,具体的参数,最佳的补偿效果进行具体合理有效地选择,以此达到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的最佳运行效率。(4)正确使用有源滤波器。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当中囊括众多类型的电气设备,从而导致电容进一步增高,产生大量的谐波,进而造成电源畸变,制约到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选取动态性能优异的有源滤波器,并确保其运行反应速度,进而进一步提高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功率范畴,确保无功功率补偿能够符合系统运行的具体需求。同时若系统当中存在有源滤波器,需却未必其对谐波过滤效果,防止设备操作出现失误的状况。从而进一步确保电气工程自动化节能设计的实现。(5)选择低能耗光源。在选择照明光源的时候,应当明确国家相关规定与照明标准,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并且对电气自动化系统建设的实际情况,选择照明性能好且成本较低的照明光源,从而降低光源能耗。(6)合理选择电力电缆。电力电缆是电气自动化系统建设的基础条件,也是电气自动化工程投资中的重要部分,所以应当选择合适的电力电缆。首先,要从电气自动化系统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明确建设要求,对电流强度以及电流密度曲线进行准确的调查与计算,从而确定合适的电缆截面积。同时要根据电气自动化系统建设成本及需求等多方面出发,结合铝质电缆以及铜质电缆材料的优缺点,选择合适的电缆材料,从而促进电气自动化系统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4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我国科技技术的进一步发生,电气工程自动化信息技术已获的较大的提升,而节能设计的实现能够进一步增强电气工程整体质量。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电气工程自动化信息技术及节能设计进行探讨,从而保证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通过节能设计来达到稳定运行的目的。进一步确保电气自动化工经济利益最大化实现的同时保证节能设计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王立新。试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趋势[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xx(07):208-209.
[2]节能设计技术在电气自动化工程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xx(21):135.
信息技术论文 篇8
摘 要: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有效运用问题导学方式,可以为学生信息技术素质的培养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发掘问题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强化。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有效运用问题导学应抓好以趣味作为问题导学的开展基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论文发表,发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论文,信息技术教学方法论文投稿
问题导学模式的引入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增加了活力。高中阶段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实践创新精神。但是,由于信息技术课的特质对于逻辑性教学要求较高。而实践操作中的严谨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学难度。在信息技术课堂引入问题导学法,则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实践参与热情,学生通过层层深入的问题导向,重新认识信息知识的逻辑性和严谨性,从而实现信息课堂的有效互动,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一、以“趣味”作为“问题导学”的基础
在传统信息技术教学中,由于过分强调该学科的严肃性,造成学生在理论上死记硬背,在实践操作中按部就班,信息技术教学严重缺乏活力,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受到了抑制。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加以改进,适时采用问题导学方式,学生的注意力将被高度吸引,而教学中抽象的、枯燥的知识点也将转化为学习兴趣点。
例如在“信息安全”教学中,教师提出了下列问题:世界公认的第一个私人电脑传播病毒是什么?利用网络查找并记录“蠕虫”的历史;你了解特洛伊木马吗?这些问题的设置,有的是学生有所了解的,例如木马病毒等,有的是学生需要查阅资料才能获得答案,例如第一个问题中的C-Brain病毒。通过对这些常识的了解,学生们对于病毒的侵害性和危害性有了更多认识,同时对于网络安全的防范意识也更加完善。由于这些问题都涉及一定的科学历史故事,所以在某一层面满足了学生的猎奇心理,从而对信息安全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
以问题设置导入学习内容,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课堂气氛也将更加自由活泼。最重要的是,学生在自主探索的氛围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消除了对教学难点的恐惧感和排斥感,树立起学习信心,教学效果更加理想。
二、以“实践”作为“问题导学”的方式
实践是获得知识的捷径,曾经有教育学家指出:“听到的知识会在三天内忘记,看到的知识会在七天内忘记,而实践过的知识则会长期留在记忆中。”这句话虽然具有一定的夸张性,但是却形象地描绘出实践在学习中的重要性。而在实践学习中引入问题导学方式,则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平衡。
例如在“信息利用”教学中,教师针对“20xx年3月8日马航失联”事件提出如下问题:在这一事件发生之后,你是如何得到信息的?当时相关信息的来源有哪些?这些信息具有哪些特点?由于问题的提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关系密切,不少学生踊跃作答,教师根据学生提供的答案进行梳理,总结出了主要的信息来源:电视、广播、网络。在信息特点的提炼上,学生们一致认为网络信息的传播效率最高,但是从信息真实性进行评价,网络信息又逊色于电视、广播等媒体。通过实践对比,学生对于信息的来源、传播途径、信息特点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而且对信息的辨识和利用更加客观。
三、以“互动”作为“问题导学”的动力
经常可以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整体掌控教学电脑,在进行理论讲解的同时,听讲的学生已经按捺不住要进行实践操作。但是,教师还沉浸在理论教学的氛围中,学生却急于实践,双方由于缺乏必要的互动而“不在一个频道”,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如果教师一味地灌输理论,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将大打折扣。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互动性,在于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给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建立学生的学习信心,实现更加良好的学习体验。尤其是在微机教学的实践操作中,更要结合教材特点,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热情,实现从理论教学到实践能力提升的有效转化。
问题导学方式的引入,能够有效增加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例如在利用PhotoShop软件做图过程中,教师相继提出如下问题:第一,怎样利用图形工具绘制椭圆形?第二,怎样在椭圆形中画出正方形选区?第三,选区颜色填充中,前景色与背景色的快捷键是什么?设置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带领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对于实践操作中出现问题,学生会积极想办法进行解决,而不是简单地“报告老师”,等老师帮助解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充分互动,使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强化,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掌握教材知识,并能熟练地进行上机实践。
四、以“创新”作为“问题导学”的目标
信息技术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同时发掘学生的创新实践精神。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差异,开展个性化教学,同时利用问题导学模式,制订出全面的教学方案。由于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往往会出现有的学生“吃不够”,有的学生“不够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的不同设定个性化导学内容,同时分出教学层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对这些分层任务进行自由选择。
在“多媒体技术应用”教学中,教师一改原有找课本进行预习的方式,而是提前进行了问题预设,由此切入问题导学模式,教师根据教案内容提出如下问题:多媒体技术的概念以及发展趋势?生活中看到的多媒体工具有哪些?在多媒体技术中,其多样性和非线性特点是如何表现的?这些问题的提出分别有不同的难度层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选择回答,从这一点也可以体现出问题导学的教学弹性。由于问题设置难度不一,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不会受到打击,反而 可以从一个台阶迈向更高台阶,这就是问题导学循序渐进的优越性。
五、以“渐进”作为“问题导学”的途径
学生的信息操作和利用能力是通过大量实践实现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每一步都需要学生投入思考,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学生还要对自己的操作进行随时调整。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正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操作步骤以及完成过程。教师在掌握全程教学设计的同时,还要对学生实践操作步骤加以观察,在信息的收集、传输、应用、发布过程中不断创新突破。
高中阶段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且在信息道德建设上,教师也有一份社会责任。网络信息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学生分辨出信息的可用度,才能建立起完备的信息道德体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同样可以利用问题导学主动设置问题,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不良信息的散播目的是什么?你遭遇过信息诈骗吗?你身边的人呢?面对不良信息你应该怎么做?……这些问题能够唤醒学生的信息道德意识,但是这种素质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以“渐进”的方式不断积累,不断丰富。
未来社会将呈现出信息爆炸趋势,高中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间力量,承载着信息环境建设的社会责任。高中阶段学生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够解决生活中、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适应科技与社会发展的多重需求。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问题导学方式,为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通过问题导学的开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稳步提升,发掘问题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将得到强化。更为重要的是,在问题导学教学条件中,学生成为教学主体,这一教学氛围的形成,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信息技术教学质量也会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1]秦雪丽。学案导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xx(10)。
[2]吴桂成。如何让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更有效[J]。新课程导学,20xx(20)。
如何写信息技术的论文 篇9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通过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基础性、发展性和创造性的提升;有效的促进学生真实的成长和进步。
现代社会中,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运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和平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使人们清醒认识到:不掌握计算机知识和基本技能,将难以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有效地工作和生活。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成为学校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然而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缺少现成的教学经验供我们借鉴,所以我们必须不断探索新的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和条件等,灵活、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并善于将各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任何一种方法和模式的选择和使用,都应该建立在深入理解其的基础上。作为一线教师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总结了一些较实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计算机课程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基础理论知识,对于十三、四岁的初中学生来说有时较难接受。如果在讲课时适当地运用比喻,就会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在讲网络中的域名和ip地址时,我是这样讲的:世界上的人很多,我们怎么来区分彼此呢?我们可以通过用自己的名字和用身份证号两种途径,我们可以使用身份证号来唯一的指定某人,但是,身份证号太难记了,日常生活中,我们用名字来指定某人。网络中的计算机也一样,为了区分彼此,他们也有“名字”——我们称之为域名,同样他们也有自己的“身份证号”——ip地址,ip地址可以唯一的指定一台计算机,但是,记住它不太容易,平时,我们只用域名来指定网络中的计算机。这样,学生们很轻松地就揭去了域名、ip地址的神秘面纱。
众所周知,汉字输入训练是一项机械、枯燥的教学内容。有的学生往往在学会了输入方法之后不愿花时间反复练习,这样就不容易再提高输入速度。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建议创设一种愉快的环境,让学生在玩中学,在练中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首先进行指法训练。对照实物让学生认识键盘,并讲解键位及指法要求,接下来我为每一台学生用机安装打字游戏软件。各式各样的打字游戏马上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学生们尤其喜欢“警察抓小偷”练习指法,通过几次游戏比赛,学生很快就能记住指法与键位。然后就可以教会学生汉字的输入方法,进入实际训练。以后可以再安装上汉字输入的测速软件,搞几次分组或全班学生的输入竞赛,调动起学习的热情。
当代的初中学生年龄虽小,但是已有较强荣誉感和好胜心,对老师的评价尤其在意。所以每当学生有好的作品完成,我就利用极域广播软件展示给全班同学,同时加以表扬鼓励,这不仅会激发被表扬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其他同学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此外,针对不同程度水平的小组同学,制定不同的标准要求,只要能达到目标,不断有进步就适时给予玩益智游戏的奖励。用“玩”这个手段,达到促进练的目的,使大多数同学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提高,促进了全体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
所谓任务驱动法,就是把每个学习单元中要完成的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我感到,让学生有目的的学习和实践,可以提高学习效率,锻炼学生的学习和探索能力。比如有一节课的内容是powerpoint中动画效果的设置。首先我给学生展示两张生动新颖的贺卡,一张是静态的另一张是带有动画效果的,问学生们更喜欢哪一张?接着我这么说:要想给对象添加动画效果那得先找到有关动画的命令吧,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找找看吧。学生们首先找到预设动画,我就趁机提出简单要求让学生试着动手操作,接着提出较为复杂的要求引入自定义动画,这样整个教学过程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顺理成章、轻松自然。实践证明任务驱动法能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让学生进入主体角色主动地去学习,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老师讲解的时候,学生感觉都会,热情高涨跃跃欲试,真的放开让他们自己做,却又不知道如何下手。究其原因,他们只是在课堂上依葫芦画瓢没有理解其操作的真正意义。后来我试着让学生当老师到教师机上边操作边讲解其操作含义,没想到学生的语言比我讲的更容易让学生们理解,同学们都不约而同的为他鼓掌。这说明大家很欢迎这样的小老师。我想,孩子们之间比我们与他们更便于沟通,不妨多给孩子们这样的机会!同时我们也要尽可能用孩子们的语言讲解问题。
以上是我个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一点体会。总之,信息技术教学还是一门十分年轻的学科教学,它需要我们不断地通过教学实践并结合教育理论来指导,需要我们每一个计算机教师共同努力、研究。
信息技术论文 篇10
摘要:评价是对人或事分析后进行判断的结论。在教育教学中,它是一种重要工具,是促进教育教学、激励督促学生成长进步的重要手段。如何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能够真正发挥评价的效用,是每位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在多元智能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的多元评价理论,有着多方面的优势,但也存在一定问题。本文结合信息技术的特点,探讨多元评价的优势与问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多元评价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甄别、选拔功能,发展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目标。这就要求初中教师在日常教学评价中,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转变传统的评参考文献:[1]李岩。实施多元评价[J]。宁夏教育,20xx(4)。[2]倪小鹏。多元评价的方法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xx(5)。价方式,寻求合理的评价方式,实现多元化评价。
一、我国初中教育教学评价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评价标准单一
评价以分数作为衡量教学的主要标准。目前,大大小小的考试充斥着整个教育学的过程,导致教学的评价单一化、功利化,尽管新课改起到了一定的改革作用,但目前教育的主旋律依然是应试,评价一所学校的好坏,依然是中考后重点高中升学率、优秀率,教与学的最终目标都是考试,这样的教育环境下,评价也必然以考开始,以考结束。
(二)评价目标功利
评价过分强调教学结果而忽视教学过程。教学只关心学习最终的答案,而无视探究答案的过程,只注重问题的结论正确与否,而忽视学生获得答案的历程和成长,摒弃学生发展的多方面能力进步的评价,也必然导致学生只关心结果,限制学生问题探究过程中的能动性和创新性。
(三)忽视个体全面素质的发展
当前教学评价注重对知识的掌握,注重对某门学科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进步。学生作为一个发展的个体,在学习过程中所展现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可能是智力方面,可能是表达能力,也可能是是想象力方面,或是创新力方面,还可以是观察力、注意力等等多个方面。教学评价过分关注知识的掌握很容易忽视了其他对于学生成长的更重要的能力。
(四)评价工具标准化
评价以各种具体的数据量化评价,无疑分数是最简单、最具体和最直观的量化工具,这也是为何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重要原因之一。评价对于学习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严重缺失,对于教学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心理素质等难以量化的内容,缺少有效的评价。
(五)评价主体缺失
目前初中教学评价中,教师的主体地位强,整个评价过程由教师完全掌控,这就导致了学生自评、互评等评价方式的缺失,学生在评价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主体地位和作用无法体现。
二、多元智能理论下的多元评价
美国哈佛大学的霍华德?加德纳教授在《智能的结构》中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除了日常教学注重的语言和数理逻辑智能外,还有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等多种智能,且智能不断发展变化。这就决定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智能特点,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与之对应的教学评价也应该是多元的。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结合教育教学的特点,多元评价理论应运而生。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多元评价主要指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计算机操作技能和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为任务,以目标、标准、内容、方法等多元化为标志,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全面评价。
(一)多元评价具备的优势
1、多元评价的标准多元,既考查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又反映出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多元评价中,教师不再简单地用分数去衡量学生的优劣,而是用多把标尺,更科学地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素质进行评价。2.多元评价的主体多元。多元评价除了传统评价的主体教师外,还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引入家长、社会等多种因素。评价主体的多元体现在教与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地位,增强了师生的互动,形成积极、平等、活跃的评价氛围,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评价,学会自我反省、自我教育,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3.多元评价更重视个体差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传统的评价突出了对学生共性的要求,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多元评价更加关注个性差异,注重激励性评价,能让学生更好发掘自己的潜能,认识自己的优势,增强自信心,使学生更好地成长。4.多元评价目标着眼于学生更长远的发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全面的素质。评价是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找到学生某方面的强项,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以点到面,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因此多元评价关注的不再仅仅是学生现在表现怎么样、成绩好不好,更多的是学生以后会怎样,具备什么能力、品质。
(二)多元评价的开展存在的问题
1、多元评价缺少合理的规范。由于多元评价无论是评价的主体,还是评价的标准,或是评价内容、评价的工具都是多元、多维的,这就导致在评价过程中变量很大,对评价的进程有效掌控的难度更大。由于目前多元评价的发展仍处于初期,如何合理、高效地进行多元评价缺少可以参照的规范,科学性有待提升。2.多元评价的主体缺少关联。多元评价的主体往往是从多个角度进行多方位的评价,很多时候这些评价都处于独立状态,主体间缺少有效的平台进行评价资源的共享和联系。另外,家长、社会和其他主体对于学生的多元评价认识程度不够,所做评价无法保证客观、全面。3.评价缺少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支持。由于多元评价的多面性、发展性和全面性的特点,多元评价更为复杂和漫长,所需的各方面支持也就更多,但目前针对多元评价的投入仍然不够,缺少资金、硬件和人力的支持,在时间上也无法充分保证顺利开展。多元评价相比传统教学评价,有着多方面的优势。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多元评价在实践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研究、应用多元评价系统,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才能使多元评价更加适合初中教学。
参考文献:
[1]李岩。实施多元评价[J]。宁夏教育,20xx(4)。
[2]倪小鹏。多元评价的方法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x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