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快乐课堂 激励学生自主发展》
一直以来,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我们在教学时,“老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痛苦。”我校学生厌学现象越来越严重,课堂教学的效率也日趋低下,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我校的教学质量。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将课程改革提上了议事日程,并开始实验。
在实验之初,我们提出了一个最核心的理念:构建快乐课堂,激励学生自主发展。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15+30”的课堂教学时间模式,以此来控制老师讲述的时间,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我们都知道,“一言堂”会使学生厌烦。学生厌学了,学习效率就会低下,我们老师的教学就会低效,甚至无效。这就是我们想从根本上改变的东西。
我们大多数人都有一种误解,认为“一言堂”、“满堂灌”就是传统教学。其实这种误解对于传统教学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冤案,“一言堂”、“满堂灌”并不是传统教学。我们进行课改,追求教学的有效性,并不是全盘否定传统教学,因为“有效教学”与传统教学在内涵上并不矛盾。它们都主张教学必须促进学生的发展,都要求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都强调教与学的统一,都蕴含着教学要遵循的规律。只不过新课改要求的有效教学更侧重从学生的角度看待教学,而传统教学更侧重从教师的角度看待教学。现在,我们进行课改,要求老师们多从学生的角度看待教学,努力“构建快乐课堂,激励学生自主发展”。
那么,怎样构建快乐课堂,激励学生自主发展呢?我们连续进行了两次实验。其中,刘后富老师的一节实验课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方向。构建新课堂,我们倡导的是:1、老师讲述不能超过15分钟,将时间与空间留给学生。这种时间模式体现的理念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2、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这一要求对教师的角色进行了定位。在教学中,教师所起到的作用是引导和点拨,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交流展示。教师要摒弃越俎代庖、一讲到底的做法;3、在教学中,教师要设计有效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努力使课堂气氛快乐和谐,让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在课堂上,教师要表现出自己的亲和力,将微笑带进课堂,将尊重带进课堂;4、要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的组织要最大限度的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在些基础上,我们鼓励老师们形成自己特有的教学风格,形成自己的特色。
新课改工作,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积极探索、认真总结,不断地进行改进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