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心得体会 > 培训心得体会 > 品德培训心得体会【推荐15篇】正文

《品德培训心得体会【推荐15篇】》

时间:

品德培训心得体会(精选15篇)

品德培训心得体会 篇1

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品德与社会教学培训。孙玲老师教授思品课很多年了,课堂形式多样,气氛活跃,学生们喜欢,这样的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这次她做的培训使我受益匪浅,使我对《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有了全新的认识与了解。

一、充分做好课前准备

一是课前深入了解、研究学生的情况,为教学设计做铺垫。二是深入研究教材,准确定位教学目的,把握教学重难点。三是搜集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需要走出课堂的教学活动还要事先与相关人员或部门单位联系。四是精心设计教学预案,尤其是教学方式方法的设计要科学合理,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二、转变教学观念

生活化教学,教学内容体现动态化生活;确立新的学习观,自主探究、自主构建和积极引导相结合。上述内容说白了就是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而且这些方式必须为学生所乐于接受且力所能及;精心策划并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且这些活动内容要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相连,如调查、辩论、走访等等。

三、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在这次培训中我充分感受到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课堂教学中多创设与课堂紧密联系的情境,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心地设计,合理地运用,以多媒体贯穿始终,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课堂教学不摆花架子,探究问题深刻

学习形式多样化,消除了教师满堂灌、满堂问的现象。通过网络资源,收集大量课外资料大大的充实了教学文本材料。让课堂教学与生活和社会紧密的`联系起来,真正地做到走进生活去学习。

五、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向课外延伸

陶行知说的好:“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也是我们《品德与社会》课的最终教学目的。因此我们不光要让学生在《品德与社会》课上学习良好的习惯,还要让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向课外延伸,让学生到社会上去“求真”,到社会上做“真人”,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在课堂上。

品德培训心得体会 篇2

近一个月的小学思品网络培训使我领略了各位名师的精彩纷呈的表现,她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风格展示了各自的风采。并看了各位专家的精彩点评与讲座,我这个“井底之蛙”可算是真正开了眼界。我深感机会难得、责任重大,因此活动中我听得认真,记得仔细。这次学习使我受益匪浅,使我这个对《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还知之不多的我对这门学科有了全新的认识与了解。下面我就学习情况并结合我的理解谈谈感想。

一、充分做好课前准备

一是课前深入了解、研究学生的情况,为教学设计做铺垫。二是深入研究教材,准确定位教学目的,把握教学重难点。三是搜集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需要走出课堂的教学活动还要事先与相关人员或部门单位联系。四是精心设计教学预案,尤其是教学方式方法的设计要科学合理,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二、用课程标准指导课堂教学

在新理念的引领下,对教学目的进行准确定位,确立新的教育目的观换位观,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培养公平公正的品德;生态观,让学生知道人与人之间要合作,要有责任心;共赢观,要让学生知道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要关爱他人;对话观,引导学生要多与别人交流、沟通,学会尊重、理解别人;分享观,引导学生美好事物要与别人共同分享,与人为善;多元观,在分清是非标准的基础上,在某些领域允许有不同的选择,要宽容。

三、转变教学观念生活化教学,教学内容体现动态化生活;确立新的学习观,自主探究、自主构建和积极引导相结合。上述内容说白了就是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而且这些方式必须为学生所乐于接受且力所能及;精心策划并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且这些活动内容要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相连,如调查、辩论、走访等等。这次研讨会上张为花老师在上课时就采用旅游的形式,通过旅游团培养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知道怎样与别人沟通、交流。更为可贵的是她还创造性的让学生现场当播音员展开对话,这不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了吗?这也正体现了品德课多元化的教学理念。

四、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在这次培训中我充分感受到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课堂教学中多创设与课堂紧密联系的情境,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心地设计,合理地运用,以多媒体贯穿始终,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课堂教学不摆花架子,探究问题深刻。

学习形式多样化,消除了教师满堂灌、满堂问的现象。通过网络资源,收集大量课外资料大大的充实了教学文本材料。让课堂教学与生活和社会紧密的联系起来,真正地做到走进生活去学习。

六、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向课外延伸。

陶行知说的好:“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也是我们《品德与社会》课的最终教学目的。因此我们不光要让学生在《品德与社会》课上学习良好的习惯,还要让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向课外延伸,让学生到社会上去“求真”,到社会上做“真人”,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在课堂上。

品德培训心得体会 篇3

本人有幸参加了此次培训,即贯彻思想品德新课标修订精神,转变教学方式,加强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掌握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提高教师驾驭新教材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经过培训,我深有感触和体会。

现在的学生正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就要利用好课堂教学阵地,按照新课程标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使其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心理健康的“四有”新人。

新课程标准确定了思想品德课要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对此,教师就要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和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摒弃旧的教学观念,让思想品德课程由过去的枯燥乏味的说教式教学变为受学生喜欢的新颖有趣的新课程。对此,本人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就新课程下如何开展思想品德课教学,谈一些认识和体会: 第一,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备好每一节课,是开展思想品德教学的前提条件。作为一名教师,备课是最基本的一项工作,备课不但要熟悉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备好教材,还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动态,更重要的是要钻研新课程标准,设计好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进师生情感交融,实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目标,从而更好地完成思想品德课重教学的任务,使思想品德课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

第二,在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统一的整体,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从人格意义上说,师生地位是平等的,教师必须从主体转为主导,学生从被动转为主动,恢复到主体地位上来,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间共同参与、交流、互动的过程。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学习的主人。教师通过创设情境,选取典型材料,设计学生活动,以及有针对性的问题等形式来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形式单一,时间长了,学生也会厌倦,兴趣大减。因此在课堂上可采用自主式、讨论式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合作探索的欲望,主动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和成就感,使课堂气氛活跃,兴趣盎然,乐在其中。

第四,要重视和应用及时有效的课堂评价。初中学生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也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赞扬,因此在课堂评价时不能简单地说对或错。对此,教师在课堂评价时要采用灵活多样丰富生动的评价语言,抓住学生的不同特点,给学生一个具体的、恰当的,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引导性、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感到学有所获。

总之,只要教师遵从新课程观念,认真钻研教材,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学生实际的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就一定能够上好思想品德课。

此次培训受益匪浅,这对我以后的教学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我也会不断地努力学习,做好自己的工作。

品德培训心得体会 篇4

9月份,我有幸参加了赴省小学品德学科培训。聆听了几位专家做了精彩的讲座,。让我认识到要想做好一名教师,不仅需要有无私的爱心与高尚的师德,合理的知识结构与较强的教学能力,还要有科学的管理思想与育人艺术,全面的合作意识和终生学习的理念。在此我将这次的学习情况作以总结。

一、感受名师风采:

通过学习,我领略了专家们精辟独到的分析和一线教师的风采,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使多年萦绕在心间的困惑豁然开朗,茅塞顿开。同时,这次培训使我对今后如何上好思想品德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深入的领会思想品德新课标的精神实质,真正理解了思想品德课的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对今后的工作有了更为明确的目标和方向。8月12日,省特级教师经建美讲授《有形无痕——品德课堂教学永远的追求》中曾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品德与生活良好的开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道德知识和行为的渴望。当教材的内容距离学生实际生活很远的时候,我们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实施具有实效性的德育?最重要的是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是品德这门学科的导向。学会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合理分解课时目标是极其重要的。 “小学品德课教师的备课与上课”和“小学德育化课程活动化教学思考与实践”,新的品德课程改革使课堂充满了活力,充分调动了各个层面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无论任何版本的教材,小学阶段的知识是“散点式”存在的,缺乏系统性,根据“回归生活”的理念,将知识点分散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当然,这种“散点式”的融入在1———4年级和5———6年级的力度是不一样的。

二、对《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有了更近一步的了解

贴近生活的品德课是最亲切的。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本的内容和编排都紧密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从道德教育到心理品质和健康教育,从法制教育到发展常识和国情教育,无不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8月12日,省特级教师经建美讲授《有形无痕——品德课堂教学永远的追求》中又提出;德育应以生活为本源,从生活出发,生活中的现实,生活中的需要,生活中的问题与困惑,构成了德育课程的基点与本源。生活中有丰富的案例和素材。教师可以多方面采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深入浅出,让课本上的图画,课本上的事例活起来动起来,让事实说话,将遥远的拉近,让历史复活??这样就可以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深刻的问题通俗化。

品德与生活教学提倡课程内容生活化,但绝不是生活内容的简单翻版,课程内容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学生的生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生活,提炼典型生活场景,设计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直接参与各种活动进行学习。

三、终身学习的理念扎根心中

给我们授课的教师也不是生来就是专家,他们也是每个地区的一线品德教师。我要以他们为榜样,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把不断学习作为自身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其次,教师应把学习贯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学习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再次,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多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要,通过总结经验,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标努力。最后,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不断扩大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及时了解专业领域以及其他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注重与其他教师和专家的合作探讨,教师要秉承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浪潮。

四、每一次学习都会有新的收获

通过本次培训我有以下体会:

1、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教育学生“从品德的角度提出问题”。

2、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在猜想过程中注意学生的思维训练。

3、探究学习应重视教师的指导,把握好探究的时间和材料。

4、培养学生大胆发言和善于倾听的良好习惯。

5、多媒体的运用要恰到好处、雪中送炭、画龙点睛。

品德课堂神秘重重,困难也重重。总之,只有作好品德教学的充分准备,进行精心的预设,才会在教学中使学生真正地动起来,才会使他们感到无限快乐,才会使学生的能力与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使我们的品德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短暂的几天培训,我发现自己的教育思想得到了引领,教育观念得到了更新。人的成长,不在于有无得失,而在于学习如何有得有失。这次培训会议,真是让我受益匪浅,感受深刻。

品德培训心得体会 篇5

本人担任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也已经有七年了,在这七年的教育教学中深深体会到思品课程的重要性,不管是以前的粤教版,还是现在的北师大版,新课标都强调,教学“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近日来,我参加了华南师范大学思想品德教师网络培训,通过观摩听评示范课,与专家、辅导教师和其他学校教师的经验交流等活动,收获很大,获益匪浅。这次培训让我学到了许多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更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与不足。下面我就谈谈本次培训的几点收获。

一、贴近学生实际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新时期,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思想品德课是开展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事关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人民教师,要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师德修养和教学水平,要结合学生实际,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以人为本,以理服人,以情感人,针对中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解惑释疑、教育引导,努力把思想品德课上成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中积极开展师生、学生互动。让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得到情感的体验,以符合新课程中的探究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课堂中的活动应是在教师指导或参与下的学生的自主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情感,指导其行为,才能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间,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注重教学环节的设计,努力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教学过程中出示自学提纲,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导学释疑解难,让学生在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中,提高自己的各种能力。通过教材分析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重点、难点,以及对一些内容进行必要的删减、调换或补充;通过学情分析可了解学生个体差异、学生已有经验,把握学生认知水平,从而较切合实际地确定教学的起点、深度和广度,并树立与每课相适应的教学理念。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布置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增强学生心理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知识,具有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的作业,让学生在感性认识中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上好思想品德课,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初中生具有好动、善疑、形象思维能力强、注意力不易持久的特点。在这一阶段,他们能掌握一些基本的抽象概念。不过在掌握复杂的抽象概念时,他们仍需要具体形象的支持。如果没有具体形象作支持,他们往往不能正确领会这些概念。初中思想品德课具有一定的理论性、思想性,许多概念都比较抽象。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时一定要生动、形象、具体、深入浅出,循循善诱,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我有很多的收获,非常感谢领导给我提供学习的机会,新课改的道路是漫长的,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不断向老师们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努力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让自己的课堂教学越来越成熟。

思想品德培训心得体会3

20xx年7月,我有幸参加了“新课程标准解读”远程培训,即贯彻思想品德新课标修订精神,转变教学方式,加强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掌握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提高教师驾驭新教材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经过培训,我深有感触,下面我将谈谈学习后的一些体会:

初中学生正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就要利用好课堂教学阵地,按照新课程标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使其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心理健康的“四有”新人。

新课程标准确定了思想品德课要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对此,教师就要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和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摒弃旧的教学观念,让思想品德课程由过去的枯燥乏味的说教式教学变为受学生喜欢的新颖有趣的新课程。对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就新课程下如何开展思想品德课教学,谈一些认识和体会。

第一,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备好每一节课,是开展思想品德教学的前提条件。作为一名教师,备课是最基本的一项工作,备课不但要熟悉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备好教材,还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动态,更重要的是要钻研新课程标准,设计好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进师生情感交融,实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目标,从而更好地完成思想品德课重教学的任务,使思想品德课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

第二,在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统一的整体,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从人格意义上说,师生地位是平等的,教师必须从主体转为主导,学生从被动转为主动,恢复到主体地位上来,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间共同参与、交流、互动的过程。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学习的主人。教师通过创设情境,选取典型材料,设计学生活动,以及有针对性的问题等形式来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形式单一,时间长了,学生也会厌倦,兴趣大减。因此在课堂上可采用自主式、讨论式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合作探索的欲望,主动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和成就感,使课堂气氛活跃,兴趣盎然,乐在其中。

第四,要重视和应用及时有效的课堂评价。初中学生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也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赞扬,因此在课堂评价时不能简单地说对或错。对此,教师在课堂评价时要采用灵活多样丰富生动的评价语言,抓住学生的不同特点,给学生一个具体的、恰当的,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引导性、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感到学有所获。

总之,只要教师遵从新课程观念,认真钻研教材,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学生实际的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就一定能够上好思想品德课。

思想品德培训心得体会4

为期十一天的暑假学科培训终于落下了帷幕,冒大雨、斗酷暑的日子虽然艰苦,但是感觉时间溜走的特别快,甚至来不及让你有多少的回味,就匆匆告别。

回顾十多天来所进行的每一次知识的洗礼,总感觉受益匪浅,它让我深深地感觉到了自身在教育教学方面与优秀老师的差距,同时也让我深感肩上担子的重大,新课改形势下,老师在教学生的同时,自己也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电,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做一名优秀的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下面简单谈谈我的体会:

一、教材梳理资源共享

假期培训的重要一环就是培训团队结合自己日常教学的细节对初一到初三的五本教材思想品德教材进行细致梳理,培训团队全县中学的优秀老师组成,对他们仰慕已久,这次培训实现了我的愿望,从教材的重点、难点突破到知识点的详细点拨,对于我这个整日忙碌在教学第一线,上着八个班教学任务的一线老师,又是一次知识的洗礼。

期间,我发现了自己在处理教材方面的许多不足之处,工作的忙碌,让自己对学科教学缺少了激情,多了些功利。而寨郝中学的年轻的穆老师的两次主动登台“献艺”,教材解析让我汗颜,他身上的对工作的热情、认真、执着不是在自己作为一个老教师身上渐渐消逝的.吗?不知从几何起,认真的研读教材、备课、上课已慢慢的远离,生活的忙碌也让自己的工作充满浮躁、喧哗。而年轻教师的激情敬业让我重新找回了自己。

培训之后,由教研室的鲍老师牵头,纯化中学张志浩老师具体负责,筹建了专属于博兴县思品老师的QQ群,群号4515221,进一步充实了博兴中教育星教研平台和博兴县思想品德优秀教学资源库,资源库采取了共建共管的方式,只有主动为该资源库的建设服务者方可得到资源共享。

二、培训方法耳目一新

本次培训采取各单位和个人主动展示、轮流坐庄的主题谈话的方式,不断呈现的主题让交流变得新鲜、宽容与博大。学科教材培训不等于报告。对于思想品德这样的学科,对于教材重难点的认识与把握即使是年轻的教师也能通过对教参的阅读理解能掌握,关键的是如何突破。所以本次的培训不单单是对教材的梳理,而是拿出自己教学中最亮的一点与大家共享。各学校的老师们纷纷争相登台,从不同的侧面、角度对自己几年来的教学心得呈现给大家,无一不竭尽全力,没有保守、没有保留。

初始,鲍老师让我主持八年级上册,心中充满忐忑,不知怎样才能完成好这项艰巨的任务。很快,我便找到了感觉。做好主持并不难,把大家的疑问教给大家,充分发挥老师们的智慧,再难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只要做主持的老师把握好时间,及时做好总结即可。

三、教师奋勇争先,眼界大开。

真是“江山辈有人才出,总有新人换旧人”。这是众多中年教师的感慨。无论是语出惊人的王翠萍、郝丽丽老师,还是扎实奋进的穆俊州老师、张志浩老师,还有一大群老当益壮的中青年教师,他们的活跃、激情也无时不刻的感染和带动着我们,作为乐安实验学校的仅有的两位代表,在培训的最后一天,我和刘学军老师也做好了精心的准备,登台献艺。

培训结束的最后一天,鲍老师搭桥,有缘与博兴思想品德行业的巅峰,高居云端的王云华老师近距离接触,让我再次感觉到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仅仅是天赋所致,厚积才能“厚发”。急功近利的人很容易过分看重眼前的短时间能取得的利益,也很容忽略自己能经过长久的努力所能取得的成就。我的职业的巅峰会在哪里?我的长久的努力方向指向哪里?心中慢慢的有了答案。

最后用几句话勉励自己:能观云卷云舒之人,必是心淡定之人。能观,必有闲暇。而有闲暇者众,能静心观者则极寡。却又为何?究其根源,人心浮躁,忽略人生的本意罢了。

品德培训心得体会 篇6

这次我有幸参加小学教师思品培训,培训的时间虽然很短暂,但是每天的感觉都很充实,因为每一天都是面对不同授课教师,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每一天都能从不同方面完善自己。

一、重新认识自己

教学十几年了,一直认为自己的知识水平对教小学来说是游刃有余,为此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而忽略对自身素质的提高,从而无意中成为了教改阻碍者。当面临专家们的博学多识更多衬出自己知识水平的肤浅。参加培训后,重新认识了自己,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日新月异,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才能使自己的工作更加出色,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有用的人才。

二、教学观念的转变

原来我和许多教师一样认为品德课只是一门副课,可有可无。思品很容易教,由于自己不是专职的思品教师,认为它的教学不需要一定向学生灌输某种固定的知识,无非是让学生读读书,老师讲讲道理,大家讨论讨论,举举身边的事列,基本也就下课了,学生也就懂了。

通过本次学习,使我真正明确品德教学的重要性,对品德教学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丰富了专业理论。我的教学观念有了巨大改变,观念得到了更新,能力得到了提高。真正明确品德教育是育人的教育,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思品课虽然要让学生记住一些内容,但重要的是用来指导他们的行为,,并对他们产生终生的影响。这就必须要教师巧妙的设计安排,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的课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形成共鸣。

三、教学经验的提高

在这次培训活动中,我认真听了专家们的精彩讲座,并结合自身的教育实际进行反思,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对于今后如何更好搞好教学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让我们从上课教师的课堂中领略了他们的执教标准,以及驾御课堂的能力,可以说更让我们坚定了课堂教学的信念。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重新提升了我们农村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认识与把握,极大地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无论是理论上的,还是教学实践中的经验,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四、同行交流,共同成长:

本次培训,成员之间的交流成为每位培训人员提高自己教学业务水平的一条捷径。在交流过程中,注意到他们是如何处理品德教学中遇到的种种困惑,以及他们对教材的把握与处理。真正做到彼此之间的“相长”。学员们畅所欲言,许多提出的观点和问题,都是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对于我们今后的教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之,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品德教育,为了自己的事业,在今后工作中我将不断地反思自我,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与研究,兢兢业业的奉献,踏踏实实的工作,促使自己不断成长。

品德培训心得体会 篇7

在这次的培训中聆听了专家的讲座,真实受益匪浅啊!小学品德课时是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如何做人的一门课程。随着时间的流逝,不知不觉也从事品德这一学科已经4年了,接到学校的通知说要参加品德培训,心里是很不愿意的,因为曾经也参加过这类的培训,心想:无非就是听一些大理论之类的,听完后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一点用也没有。可是来了吉林师大,听了每一位专家都是结合我们生活的实例为我们精心的讲解,我真心的认为品德课是一门很重要的课。我们的肩上肩负着无非沉重的担子。

对于一名85后的我来老说同样生活最在这变化万千的社会里,慢慢也接受甚至是习惯生活在在科技迅速发展的社会,我们教师每天都在注重知识的传授,家长每天都在忙忙碌碌的挣钱,可是我们都忘记了一个最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就像专家所说的那样如果一个孩子他的成绩非常好,但是他没有良好的品德,将来有一天到社会上也不会成功的。

通过这几天的学习,给我的启发很多。特别是听了来自伊通县进修学校的陈淑萍老师的讲解。让我对于品德课有了一个新的定义。记得陈老师问我们中国的学生缺什么?陈老师说现在的孩子缺真实,缺健康,缺阅读,缺创造,缺激情,缺发展,缺快乐,这同样也是我这么多年的感受,但我还想加一个就是现在的孩子还缺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人说现在的孩子都比以前的孩子聪明,机灵,知道的事情比较多,可是同样他们也缺失的童真,缺失了真实,缺失了快乐。

那么现在的孩子问什么缺失了这么多的东西呢?这些原因到底是谁造成的呢?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知道了,孩子的这些缺失和我们教师以及家长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的,我们的每一位家长每天都在忙于挣钱,以为给孩子足够的物质条件就是好的,我们得老师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是好孩子。但相反的我们得这些想法,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所以导致了现在的孩子不知道讲文明懂礼貌,不知道感恩,慢慢变的冷漠无情。记得弟子规里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现在的孩子有几个能真正的做到呢?孔子说:“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也就是如果对父母没有恭敬心,那么养父母跟养狗、养马有什么区别呢?那么我们怎么培养孩子的这种感恩之心呢?通过这次培训我知道了,这也正是品德学科的精髓所在就是“塑人”。

所以,经过这一段的时间的学习之后。我也在深思我自己,在教给学生的同时自己也没有做好。不是有句话说吗:身教大于言教,我们老师也应该将身上丢失的传统文化找回来,让后用我们的行为去干扰学生,让学生做个一个有道德的人。虽然这次培训只有短短的十五天,但是在这十五天里学到的是终身受益!真实不虚此行!

品德培训心得体会 篇8

20xx年11月11日11月16日,我有幸参加了浙江外国语学院举办的浙江省小学品德课堂有效教学研修班的培训,和来自龙游、长兴的八十多位老师一起认真聆听了多位专家精彩的讲座,欣赏了两堂优质的名师示范课。通过学习,我领略了专家们精辟独到的分析和一线教师的风采,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使多年萦绕在心间的困惑豁然开朗,茅塞顿开。这次培训使我对今后如何上好思想品德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深入的领会思想品德新课标的精神实质,真正理解了品德课的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对今后的工作有了更为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在此,我想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参加本次培训的心得体会。

其一,品德课要生活化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本内容和编排都紧密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从道德教育到心理品质和健康教育,从法制教育到发展常识和国情教育,无不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中有丰富的案例和素材,教师可以多方面采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深入浅出,让课本中得图画,课本上的事例活起来、动起来,让事实说话,将遥远的接近,让历史复活……这样就可以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深刻的问题通俗化。品德与生活教学提倡课程内容生活化,但绝不是生活内容的简单翻版,课程内容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学生的生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生活,提炼典型场景,设计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直接参与各种活动进行学习。

其二,品德课要活动化

儿童天性好玩,生性好动,可以说喜欢活动是儿童的天性。活动不仅是儿童认识的源泉,也是儿童发展的基础。只有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儿童的主体参与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有效地改变儿童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让儿童在活动中学习、体验、思考道德问题,受到道德情感的熏陶,最终形成新的道德认识,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因此,小学品德课的教学应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小学品德课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常用的有参观访问、社会调查、角色游戏、小品表演、讲故事、听音乐、看录像、看投影、讨论交流等。但从总体上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课前准备活动、课堂学习活动和课后延伸活动。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灵活地选用活动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活动空间。

其三,品德课的开放性

品德课的教学内容是开放的,向儿童自身开放,向儿童身边的大自然开放,向儿童生活的社会开放。活动主题可以由儿童自己发现或提出;可以由师生共同发现或提出;可以是儿童在教师引导下产生和提出;也可以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得到学生的响应。

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内容的开放性,力求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开放性的特点决定了教学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提供的范例,应该结合本地区、本校、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拓展教学内容。因此,开放性的特点也决定了课前参与的重要性。

给我们授课的老师也不是生来就是专家,他们也是每个地区的一线品德教师。我要以他们为榜样,不断学习,充实自己。这次培训,真是让我受益匪浅,感受深刻。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把培训中学到的新知识,新的教学方法、模式运用到课堂上,让学生乐于学习,喜爱老师,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品德培训心得体会 篇9

我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成都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认真学习与贯彻落实新规范,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规范教师的育人行为,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具体表现。通过学习,我对新规范的内涵和意义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深刻体会。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点:

一、激发了更加高涨澎湃的工作热情。

无数成功人士的经验告诉我们,获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积极主动的心态。而教师的积极情绪、主动的心态更是身心健康的内在动力,它能促使我们积极向上,不断进取。同时,教师的良好心态,必然给孩子带来极大的正面影响,促进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最终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并且形成良性循环。反之,如果教师言行懈怠,处事消极,那么,势必会使满园的花朵如遭酷霜,精神萎靡,自然也不能茁壮成长。

二、激发了宽容公正的爱心。

这是教师对待孩子的核心原则。师者,必须学会宽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是涉世不深、缺乏辨别是非能力的孩子呢?严,是一种爱;宽容,也是一种爱。宽容更是一种信任,是一种激励,是一种仁慈,它能温润孩子的心田,开启孩子心灵之窗,给孩子以安慰和力量,往往能收到事倍功半甚至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还应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友善地接受每一个孩子,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注意时时处处在细节中体现出公正的意识。此时,你会在不经意间发现,每一个孩子是那么烂漫,那么可爱;你的.心,和孩子贴得是那么近;你的感受,是如此之美妙。

三、激发了无私奉献的精神。

师者,对孩子无私奉献乃是天经地义,关心每一个孩子的成长,热爱孩子,尊重、理解孩子,以人为本,是教师正确处理与孩子之间关系的准则。热爱孩子并非易事,必须通过繁琐的具体小事让孩子体会到老师的暖暖春意。疼爱自己的孩子是一种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则是一种超越!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孩子的感情基础,孩子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作为一种出自崇高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持久而又深厚的爱,其内涵极为丰富,既包括要求教师精心热爱孩子,又包括要求教师精心教育孩子。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此刻,你会觉得自己处在蜂蝶纷飞的万花丛中,幸福异常! 四、激励了终身学习的强烈欲望。

这是教师走向终身发展的基本原则。终生学习,这是现代人必备的思想观念,教师更应该活到老学到老,如此,才能胜任新形势下这一富有挑战性的职业。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地给自己加压充电,养成良好的读书学习习惯,把学习看成一种乐趣,把自己当成一块海绵,通过各种渠道和不同形式汲取营养,使自己变得更加睿智和聪慧。在吸取新的知识和接受新的观念过程中,师者还应该不断善反思、勤笔记,注重积累,加强研究,以期有所真正提高,走向终身发展,不断进取的开拓之路。

总而言之,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还要进一步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学习和贯彻、落实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刻苦钻研业务,知难而进,克服松懈麻痹思想,争取在退休前,再上一个新台阶。

品德培训心得体会 篇10

从了解到深入,让我对思想与品德课程的看法发生了重要的改变。

新课改以来,我们出众的思想政治改为了思想品德,一词之差,改变了原来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之前这样的教学方式方法学生缺乏动脑的机会,他们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挥。这样的课学生听多了,时间长了,就感到厌烦,要么上课睡觉,要么做一些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甚至讨厌上课。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就要改变观念,不断思索和探究如何让学生喜欢上思想品德课。虽然只上了一周思想与品德课但我尽量做到:

一、用心爱学生

作为老师,心中有学生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不仅仅把学生单纯的看作一个受教育者,被管理者,而是一群有思想、有感情、有性格、有欲望,我们成年人有的他们都有,与我们平等的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灵差距越大,老师想达到的效果就越差。所以老师要想真正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与交流,就必须要做到用心去倾听孩子们的心声,用心去观察孩子们的言行举止,用心去理解孩子们的喜怒哀乐。在教学中,老师要带着鼓励,带着微笑走向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要善于运用鼓励性评价,要善于以商量的口气和学生说话,激励学生,鼓励学生,宽容学生,等待学生,赋予他们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给他们一片自由翱翔的蓝天。

二、贴近学生

思想品德教学设计的道理、案例、必须在保持原汁原味的情况下进行丰富、取舍、转换、替代,把知识原理用最新流行歌词、最古老动人传说典故、发人深思的名言警句、带有新鲜和乡土气息的新闻资讯和时事、在身边而常见却视而不见的生活事例、让人在笑声中感悟的诙谐、幽默、恰当的比喻作为载体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如同一个新鲜的美味摆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感得亲切、真实并且具有丰富的内涵让人欲罢不能。这种教学资源能够在一瞬间打动学生的心灵,对学生的思想产生震撼的效果,能够一下子让学生进入我愿学习的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参与课堂,融入课堂,达到教育优化的效果。例如我在讲为什么要讲礼仪时,我事先让学生准备了一个小品,小品讲的就是学生中发生的一件小事,A同学进班时碰掉了B同学的书,该同学没事似的回到自己的座位上,B同学生气,A就和他吵了起来。而后来,不巧这个同学的书又被碰掉,但立即被捡起来放回去并得到了道歉。我让学生分析这两

个人的表现,说明了什么。学生从事例中结合生活实际肯定会得出要讲礼仪,然后去分析不可取的理由,从而得出正确结论。这一过程充分调动学生会诊生活中的片断,在课上充分让学生参与,并且让学生对情绪控制有自己的感悟,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只有充分地挖掘就在学生身边的素材,让学生说,让学生评,让学生想,这节课的价值才真正的体现出来,学生调动起来了,没有哪节课是不吸引人的。

三、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点,老师要引导学生学习。提出问题,先让学生思考,谈谈自己是怎样理解的,然后用例子来说明。对于有些学生也许不能很快的想出答案,老师可以慢慢的引导,启发学生。学生所讲的是他的亲身体验,此时就体现出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也是教材内容在现实生活中的体验。凡是想讲的同学都让他们讲,学生讲完了教师补充、总结。这样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印象深,记得牢。

为了鼓励他们多动脑筋想问题,多收集例子,要求学生“你们在书上看到的、电视里看到的、日常生活中看到的都可以拿来讲。要善于动脑筋想问题,要善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如美国哈弗大学为什么出了那么多的科学家、专家、高级人才,就是因为那所大学的老师善于培养学得的想象力,那所大学的学生也善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这样学生更有兴趣。更爱动脑筋,更爱回答问题了。由于整节课学生都要动脑思考问题,都有事情做,他们体会到了自己所学得的知识得到应用,自己的口才、胆量等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充分的.体现和锻炼,他们就会感到这样上课很有意思,很有意义,就会喜欢上思想品德课。

四、变换教法,采用不同的形式上课

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生最讨厌、最反感,觉得没意思。只有经常变换教法,采用不同的形式上课,让学生觉得有新鲜感觉得每堂课都有它的味道,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学生才对思想品德课感兴趣。

为此,要经常采用讲故事、学生提出问题等形式进行教学。

五、精言趣语

在课堂,精彩的语言也是吸引学生的一大法宝。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这充分说明了课堂语言的魅力。

政治课教师若不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就不可能建立自己风格的教学之路。要使教学具有美的魅力,把课堂形成对学生具有强大引力的磁场,就必须精心追求别具一格的教学语言。

其中,语言幽默尤为重要。现在的中学生可谓见多识广,对精神生活要求较高,他们讨厌呆板枯燥的理论灌输,渴望倾听联系实际、生动活泼的思想品德课。从平淡中揭示崇高,从荒诞中揭示理智,从随意的描述中揭示事物的实质,从可笑的事物中揭示悲哀的幽默寓言能引起注意,激发兴趣,调节情绪,愉悦精神,开启心智,活跃思维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如果没有爱憎分明,哪有义正辞严;没有渊博见闻,哪能谈古论今;没有真才实学,哪会出口成章;没有对社会实际的深刻洞察,哪来的风趣幽默。蕴含深厚文化,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人入胜,引发学生的心灵共鸣。

为了让学生更加喜欢思想品德课,我正在不断的努力着、探索着。

品德培训心得体会 篇11

很荣幸能成为小学品德培训班的一员,也很珍惜这一学习机会。在此次的培训中,我认真学习了网上的课程文本、学习资料,观看了视频中专家对品德与生活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教材编写的特点以及实施品德课程教学思路和策略讲座,我受益匪浅。这次讲座视频一改常态,没有那么多高深的理论,而是把理论的引领和案例的分析融为一体,让人耳目一新,通过学习让我们获益匪浅。

《品德与生活》的核心理念就是让品德回归生活,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注意观察生活,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捕捉生活中的点滴信息对学生进行三维目标的教育。相信通过这次培训,我们的老师一定能够更新理念,正确地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上好每一节课,以实际行动使品德回归生活这一理念。

通过几个阶段的培训,使我对《品德与生活》这一学科有了更深的了解,在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提到“学习做人是本课程的核心;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通过这次的培训使我更加深刻的了解了《品德与生活》这一学科。它是将多种学科的知识及实践活动在生活的基础上加以整合,新教材所传授的知识已不在是教师以“告诉”的方式,而是突出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感情。如在《动物——我们的好朋友》一课中,为了引起学生兴趣,教师以“你们想与动物交朋友吗”为切入口,指导学生怎样才能与动物交朋友和怎样很好的保护动物。新教材的应用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善于运用多种方式,把新教材的理念渗透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用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品德培训心得体会 篇12

这次有幸参加了红河学院举办的20xx年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小学品德与生活的学习,一个星期的时间里,听了许多专家们的精辟讲座,与专家,辅导老师和其他学校教师的经验交流等活动,收获很大,受益匪浅。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如何进行《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有了更进一步较深刻的认识,让我在思想观念上也有了一定的转变。这次培训让我开了眼界,给予我业务水平全方位的提升,对我以后开展工作给予了很好的指导,更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与不足。在这次有幸参加了红河学院举办的20xx年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小学品德与生活的学习,一个星期的时间里,听了许多专家们的精辟讲座,与专家,辅导老师和其他学校教师的经验交流等活动,收获很大,受益匪浅。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如何进行《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有了更进一步较深刻的认识,让我在思想观念上也有了一定的转变。这次培训让我开了眼界,给予我业务水平全方位的提升,对我以后开展工作给予了很好的'指导,更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与不足。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要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下面我就浅谈一下这次培训的一些收获。

从理论上提升了自己对《小学品德与生活》这一课程的认识。

1、《小学品德与生活》这一课程的重要性。

听了专家的讲座后,我认识到了《小学品德与生活》这一门课程开设的重要性。国家的昌盛,民族的兴旺,靠的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每一个公民,他不仅就是知识的传承与发展,还有我们每个公民的道德素质,等这些方面事件折射出我们教师责任之重大。民族的希望在于孩子,我们要关注梅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而在我们偏远的大部分乡村学校,这门课程

根本没有得到重视,一个学期下来,可能有的班级只上一两节品德课,即使上了,也是十分钟的照本宣科,其他时间就是语文数学作业时间,这样的课程开设实在令人担忧。今后在教学过程中,我想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我身边的同事们认识到开设《小学品德与生活》这一课程的重要性。

2、提升教学水平,努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小学品德教师》我们应该努力地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回想过去自己的品德课教学,不是把品德课上成了美术课,就是把品德课上成了东拉西扯课,再或者就是放羊式的自由课。课堂教学没有实效性。通过这次培训,听了这么多专家的讲座,觉得自己的愧疚感油然而生,提升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是当务之急。这次的学习也给了我很好的指导作用。这次培训,让我了解到了一些关于教学设计要考虑的几个要素,如设计的意图,资源的开发等,如何去设计,还给我们提供了设计的几个策略,其中策略之三事课程的开发与利用这一策略中讲到,学生、家长、教师、社会人士等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学校中的资源,儿童家庭和社区中的资源,自然界中的资源等都是本课程的资源我们教师要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在优化课堂结构,还有活动设计与实施等应注意的问题及怎样去做,都给予了我们一定的指导。品德课不光要上,还要有课堂实效,孩子的成长需要“感动”,有效教育的支点是艺术创新最难的是打动人的心灵;学术创新最难的是启迪人的思想;教育创新最难的是改变人的一生。

3、开放课堂,让孩子生命欢畅

我们都知道,教育的对象是人,是一颗颗鲜活的生命,他们渴望着阳光照耀、憧憬着蓝天飞翔,期盼着雨露的滋养。然而现实残酷,我们看到的却是课堂如鸟笼,他们已被“圈养”,等待喂食、被动接受、束缚成长。这一次的培训,让我懂得:活动将让课堂迸发出生命力量。在课前精心策划各种活动,创设或真实、或虚拟、或模拟的情境,让孩子们参与其中去观察、去倾听、去思考、去辩驳、去操作我们要把世界当作教科书,把整个社会作为孩子们学习的课堂,打破传统的禁锢,带领他们去社区调查,去大自然探索,去社会上体验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有专家说:“做德育就是在播种理想的种子。”那我们都是一群播种理想和追逐理想的人。有专家还说:“文化的变革是最慢的、最难的。”怎样变革现有的教育文化,需要我们这群追逐理想的教育人,一同携手,不懈努力,挣脱枷锁,共享智慧,让我们的孩子连同我们自己的生命一同欢歌!

品德培训心得体会 篇13

xx年11月9日我参加了XX市《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培训。自3月份调入本校我就开始从事品德学科的教学,对 品德课的教学很 茫然,因为它的知识面很广,内容很丰富,因此对这次学习我是加倍珍惜,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时间,然而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的补充,更是心灵的震撼与教育观念的 转变。

这几天来听了几堂讲座。整个讲座结构紧凑,主题鲜明,十分精彩。让我在愉快的心情中得到了很多有价值的理论知识。感触很多,最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以下几位的讲座。

首先是XX市教培中心,“贾恩亮”的专题讲座《思想品德教学漫谈》,在他的讲座里主要是让教师们要懂得爱。说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用爱的艺术去理解学生,感染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和敬畏。使我深受感动,她的每一句话都值得我们去深思和品味。

XX市教培 中心,“梁光荣”的专题讲座是《课程标准解读》她结合一些典型事例,多方面对新教材进行分析解读,剖析教学案例,并无私地给我们留下很多值得借鉴的材料,提出教学建议及操作策略。对我们今后的教学都是非常有帮助的,使纯理论的 课标学习变得富有生活的情趣。让人感觉到课标不是自上而下的纲纲条条,而是自下而上的教学经验的总结提升。

莫旗教研培训中心,李艳华的《关注课前准备,实施有效教学》——新课程课堂教学能力训练。她就针对怎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高效的?结合我旗团队活动的开展成效进行了精彩的讲演。她动听的 声音,精炼的语汇,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位学习者及领导,成为了这次学习中的亮点。课下各地区的教研员与教师纷纷向李老师讨教经验,从而也使我们树立了自信心,一定要努力向前上好思品课。

这次学习共听了两节课。一位是海拉尔市南开路小学的王灵云老师的《我学会了》,另一位是海拉尔 区正阳小学王静飞老师的《做聪明的消费者》。两位教师的课很成功都能做到情感的培养与能力知识的培养,起到了资源开发的 引领作用。教态自然,经验丰富,体现了新课标新理念。使我受益匪浅,从中明白了自己教学中的 缺陷。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我有很多的收获,非常感谢领导给我提供学习的机会,新课改的道路是漫长的,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不断向老师们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努力促进自己 的专业成长,让自己的课堂教学越来越成熟。

品德培训心得体会 篇14

很荣幸能成为同安区小学品德培训班的一员,也很珍惜这一学习机会。在此次的培训中,我认真学习了网上的课程文本、学习资料,观看了视频中专家对品德与生活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教材编写的特点以及实施品德课程教学思路和策略讲座,我受益匪浅。这次讲座视频一改常态,没有那么多高深的理论,而是把理论的引领和案例的分析融为一体,让人耳目一新,通过学习让我们获益匪浅。

《品德与生活》的核心理念就是让品德回归生活,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注意观察生活,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捕捉生活中的点滴信息对学生进行三维目标的教育。相信通过这次培训,我们的老师一定能够更新理念,正确地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上好每一节课,以实际行动践行品德回归生活这一理念。

通过几个阶段的培训,使我对《品德与生活》这一学科有了更深的了解,在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提到“学习做人是本课程的核心;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通过这次的培训使我更加深刻的了解了《品德与生活》这一学科。它是将多种学科的知识及实践活动在生活的基础上加以整合,新教材所传授的知识已不在是教师以“告诉”的方式,而是突出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感情。如在《动物——我们的好朋友》一课中,为了引起学生兴趣,教师以“你们想与动物交朋友吗”为切入口,指导学生怎样才能与动物交朋友和怎样很好的保护动物。新教材的应用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善于运用多种方式,把新教材的理念渗透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用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这次的培训,让我很好的为自己充足了电。在今后的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我将努力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理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实现教育生活化。

品德培训心得体会 篇15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我跟随龙湾区品德学科教师来到美丽的杭城参加小学品德课堂教学改革专题培训。此次品德学习既有理论的培训又有课例的展示,内容丰盛而又充实,让参加的教师经历了一次次头脑风暴,收获颇丰。

关于理论

为我们讲座的都是品德学科的领头羊,响当当的大人物。五天来,我们聆听了杭州市学军小学副校长、特级教师许宏老师的《基于儿童文化 努力构建生本课堂》, 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德育室主任特级教师黄黎明老师的 《课改下品德课堂教学影响力的营造》,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志毅老师的《让学校德育成为道德的事业:小学品德教师的历史使命》等等讲座。五天来,专家们精辟的理论引领为茫然的我解除了诸多疑惑。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教育观念的转变。

最触动我教学神经的是——讲座中许多专家关于生本课堂的话题,如:特级教师许宏老师的《基于儿童文化努力构建生本课堂》、杭州市求是竞舟路小学校长、特级教师周爱芬老师《聚焦学生发展 构建生本课堂》、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德育室主任特级教师黄黎明老师的 《课改下品德课堂教学影响力的营造》。听后我觉得这几位专家老师品德课堂教学的理念是相通的。如:关注学生课前的学习状态、课中的主体意识,努力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做健康的现代人。

首先是许宏老师的专题讲座《基于儿童文化努力构建生本课堂》。许宏老师春风拂面的笑容、亲切的话语为我们解读了儿童文化是指儿童表现其兴趣、需要、话语、活动、价值观念以及儿童群体共有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的综合。接着她用生动鲜活的课例、深入浅出地从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来研究并解说“基于儿童文化的小学品德生本课堂”。让与会的我们在解读文本,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更关注学生课前学习的状态,开发利用贴近儿童生活的内容,课堂中多选择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让孩子们学中玩。讲座后许宏老师还送了我们一本《童心课堂》的书,书中的第三章儿童绘本与《品德与生活》生本课程资源深深地吸引了我,这个做法既创新又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如何借助绘本导入课堂、辅助教学、拓展教学,这将是我们今后学习、研究的方向。

周爱芬老师做了《聚焦学生发展 构建生本课堂》的讲座,该讲座从新课标的修订入手,让我们从大局上把握目标。接着从“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目标、研究学法、研究走向、课程取向”六个方面做了精辟的讲解,可谓句句精炼、句句隐藏无限风光。尤其是她讲到研究学法时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的思维从演绎性到归纳性转变。并结合上午的课例《班级小明星》做了详实的介绍,将理论上升到实践,让这种学习方式具体可感,便于指导我们以后的教学。

关于实践

3月20日上午,我们认真观摩了杭州市求是竞舟路小学四位优秀教师精彩的课堂展示。有《快乐的春游》、《大师成才的故事》、《动物植物和我们》、《班级小明星》。课后,我翻看了几个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教材,发现每本书上都贴了整册教材梳理单,由此可见“求是竞舟路小学”的常规教学落实非常到位,每个学期初都会发给孩子们一张整册的课前准备表,根据具体的内容罗列了每课需要做的准备工作。这种认认真真地开展品德教学的方式受益最多的就是我们可爱的学生,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其中《动物植物和我们》、《班级小明星》两个课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动物植物和我们》徐老师精心设计符合儿童特点的学习活动,如:猜谜语活动、带来身边的动植物,让学生通过“摸一摸、闻一闻、看一看”等方法探寻生命现象,这些知识的获得并不是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习得的。习得这些内容后,教师并没有截然而止,而是抛出了一个更有价值的问题:是不是只有会吃会动的是有生命的呢?将学生的观察、思考引向了更深处,对生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班级小明星》的授课教师李老师同样的也特别关注学生的自主学生,将周爱芬校长关于“引导学生的思维从演绎性到归纳性转变”演绎得淋漓尽致。她让四人小组去采访班级一位小明星,通过采访让学生发现问题,明确采访注意点。出示采访助人小明星问题,让小组讨论哪些合适哪些不合适?了解采访可以提什么问题?并放手让学生思考采访其他明星可以提什么问题?其实上面的问题中隐藏奥秘,聪明的孩子稍加改动即可变成采访其他明星的问题。这堂课真正做到以生为本、以学为本,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是让人受益匪浅。

总之,生本下的品德课堂春光无限。这种既有理论的提升又有实践的指导的培训,让我在培训中真正理解和体会到了“生本课堂”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我将努力地用这种理念指导自己今后教学实践,使身为草根的我们的课堂更加贴近生本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