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小学教案 > 六年级教案 > 《卖火柴的小女孩》板书设计(最新8篇)正文

《《卖火柴的小女孩》板书设计(最新8篇)》

时间:

《卖火柴的小女孩》板书设计 篇1

一、教材分析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它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故事。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我为这节课确定的教学目标是感受小女孩命运的悲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基于现实合理想象的表达方法。引导学生在读进去之后,再从课文的内容想开去,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提高阅读能力。

二、设计理念

教学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育提出的要求。的确,使学生掌握知识固然重要,但从长远看,使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对学生的一生更重要。在语文学习中,学生的发展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也包括情感世界的丰富,观察领悟能力的提高和探索创造精神的培养。

因此,我在设计《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着重体现了以下教学思想:

1、 紧紧把握课程改革的方向

《 语文课程改革标准》倡导语文学习方式的改变。语文教学必须摆脱以情节分析为主线,以提问应答为载体的低效模式。《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极富感情,我在教学中,从整体入眼,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解读课文,感悟课文,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2、充分发掘课文的情感因素

阅读教学不能停留在理解内容的层面上,而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故事扣人心弦,感情深刻强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运用多种方式使学生体会小女孩的悲惨,激起对残酷社会现实的不满。例如;运用多媒体教学,有感情的朗读等。

三、教学目标

1、培养三种能力

(1)探究感悟能力

作者的感情是通过语言文字表现的。她的“ 可怜”“幸福”体现在哪里?这些问题需要学生在自读中自悟,在互相讨论中加深理解和感受。

(2)想象和表达能力

如果你看到小女孩冻死街头会怎么说。假如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做客,你会说些什么?通过虚拟情境,一方面深化课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一方面发展学生的想象表达能力。

(3)朗读能力

课文感情充沛适合训练朗读,因此要运用自由读、范读、指名读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五、说教法

我根据这篇课文故事性强,学生感兴趣读的特点,主要采取“自学研讨法”教学。学生自己感悟领会,小组交流合作。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在学习过程中,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这样既直观又有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卖火柴的小女孩》板书设计 篇2

本课教案见: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961

各位老师:

我要说的是义教六年制十一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这是一个童话故事,通过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叙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本文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情感教育的好材料,是落实重点训练项目——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重点课文。课文可以分3课时教学。

我要说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分教材理解、教学目标和教学程序三部分向老师们汇报:

先说说我对所教这部分教材的理解,我主要教的是课文的第一大段“卖火柴”,这一段内容比较散,共有四个自然段,先讲小女陔怎么会赤着脚走路;接着讲她已经在街上走上一整天;再讲她闻到街上飘着烤鹅的香味;最后讲她不敢回家。

根据大纲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以下4个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2.能根据标题给课文分段。

3.能读懂第一段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既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4.初步感受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激发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围绕以上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步教学程序,同时把教法和学法渗透在教学程序的各个层面之中。

第一步,导言揭题。

上课开始,我以充满感情的话语导入新课,把学生引入特定的情境,同时也自然地交代了课文所写的内容发生的时代背景,诱发学生情感,激发学习情趣,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第二步,检查预习并给课文分段。

这一课生字共3个,还有1个多音字,我有针对性地安排练习,重点正音“梗”和“喷”,理解“蹒跚”的义。再通过默读课文,安排练习,写出大意,浓缩为小标题,降低分段的难度。

第三步,学习第一段。

第一环节,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安排问题:小女孩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这一意思?找出中心句“可怜的小女孩!”。抓住这一统摄全段的句子,展开第一段的教学,能省时高效。

第二环节,部分入手,精读理解。

找描写小女孩可怜的词句,抓住四句描写冷的句子,先重点指导第一句“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后面三句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去体会小女孩的可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尝试使用自己的学习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小女孩的可怜的第二方面是饿,我作略处理,进而理解“无人疼爱”这一方面,从而使理解句子的第一层次即理解比较简单的句子的教学告一段落。

第二层次句子的理解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先扶学第一句“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先理解句子字面的意思,讲拖鞋大,再联系上下文体会这句话的意思,最后通过朗读体会,之后小结学法,授之以渔,学生运用学法,迁移到另一句的学习,同时落实了本单元的训练重点,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努力达到叶老所说的“逐渐去扶翼,终酬放手愿”之理想境界。

第三环节:回归整体,深化理解。

首先,回顾小女孩的可怜体现在冷、饿、没有欢乐、无人疼爱四个方面。

其次,运用挂图进行训练,加深理解,以“可怜的小女孩!”为开头或结尾说话。挂图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课文中描述的形象,学生在说话的过程中巩固刚才所学的内容,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受到了一次情感的熏陶,同时培养了想象能力,达到一石三鸟的效果。

最后配上风声,努力创设情境,齐读第一段,使学生再一次在整体感知第一段的基础上,充分表达出对小女孩的同情,结束第一段的教学。

总之,第一段的教学体现整体——部分——整体的思想,遵循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突出读的训练,努力使语言文字训练和情感熏陶有机结合,自然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最后一步,略学第三段,切入结局,留下悬念。

《卖火柴的小女孩》板书设计 篇3

“可怜”的小女孩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作者: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实验小学

[学习目标:]

1.通读课文,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2.重点学习1—4自然段。通过反复地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小女孩的“可怜”,引起心灵的震憾,产生情感的共鸣,为学习小女孩擦燃火柴产生“幻象”部分奠定浓厚的情感基础。

[课前准备:]

1.查阅有关安徒生的资料。

2.通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课件素材:]

1.看一看:安徒生的画像;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图片。

2.听一听:Flash动画歌曲《天堂火柴》。

3.读一读: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夜——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卖火柴。她无助地一声声地〈WWW.BAIHUAWEN.com〉喊着:“卖火柴……谁来买我的火柴……”

[教学流程:]

一、走近安徒生

(出示安徒生画像)学生交流课前查阅的有关安徒生的资料。

二、题目导入  ,归纳主要内容

课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大年夜的故事。大年夜指的哪一天的夜晚?西方国家的大年夜与我们中国的“除夕之夜”有些相似。谁说一说,你的除夕之夜是怎么过的?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怎样过她的“大年夜”的?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此环节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天气、时间、小女孩的衣着及结局来归纳。)

三、读议结合,领悟“可怜”

1.(出示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图片)这就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她是怎样卖火柴的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1—4自然段,边读边划出引起你注意的句子,并想想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或个人读,或小组读;或默读,或出声读;教师巡回指导)

2.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体会到什么?(板书:可怜的小女孩)

3.怎么能看出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可怜的小女孩?哪位同学愿意选一两句话读一读或结合课文说一说呢?(学生自由交流,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采用“边读边想象”的方法、“比较法”等读出或说出小女孩的“可怜”。)

重点导读预设:

“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夜——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出示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图片)问:你看到了什么?(冷)学生可联系实际简谈自己的大年夜;再读。

“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抓住重点词:只好、红、青。

“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重点词:三个“一”。联想:她没吃过一点东西,没有一点惊喜!

“可怜的小女孩!”注意标点符号。

“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重点词:又冷又饿、哆哆嗦嗦。

“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由小女孩缺乏疼爱体会她的“可怜”。

“再说,家里跟街上一样冷。他们头上只有个房顶,虽然最大的裂缝已经用草和破布堵住了,风还是可以灌进来。”想象提问:小女孩的可怜仅仅是这一天吗?

4.(出示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图片)可怜的小女孩!在又冷又黑的大街上卖火柴的小女孩!她多么渴望有人来买她的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有人根据这个故事编了一首歌——《天堂火柴》,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前半部分。(动画播放)

从同学们的表情我可以猜想到你的心情。下面请同学们再看大屏幕,看一看小女孩是怎样卖火柴的。

出示:

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夜——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卖火柴。她无助地一声声地喊着:“卖火柴……谁来买我的火柴……”

谁来读一读?

四、习作拓展,想象“可怜”

小女孩是怎样卖火柴的,作者并没有详细地描写。但我们可以想象到这一整天小女孩会有什么样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啊!你愿意根据你的想象从一个小方面补充一个细节吗?

学生课堂习作。指三四名交流。

五、设疑结束,预设新课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带着微笑,死了。”为什么可怜的又冷又饿的小女孩带着微笑离开了人世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卖火柴的小女孩》板书设计 篇4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课本剧

场景:未来的中国、中世纪的丹麦街头。

人物:中国小朋友(a同学。b同学。c同学)

丹麦小女孩(d同学)、奶奶(e同学)

故事背景:5XX年后的中国,科技与文明高度发达。几个小朋友用月光宝盒返回到中世纪的丹麦,见证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悲惨、可怜的生活,并将她带回到中国幸福的生活中来。

12登场:《娃哈哈》歌曲,边舞边唱。

3、都什么年代了,还唱这种老掉牙的歌曲。

1、你管呢,我就喜欢古时候的歌曲。

2、就是,多管闲事。现在的生活多没意思呀,难道你不像回到古时候的生活吗?

3、也是。现在的生活太无聊了。整天在家里对着电脑。学什么东西都是冷冰冰的,都快把我憋疯了。还是古时候好呀,听说那时候小朋友们都在一起学习,可真好!

1、 哎,我有个提议,咱们回到过去玩玩,好吗?

2、 好呀,好呀,那咱们回到什么时候呢?

3、 我想咱们到5XX年前的开平小学吧。听说那个时候,开小的同学和老师可好啦。

1、不好,不好。要我说呀,咱们到中世纪的丹麦去。去看看那位传说中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你们说,怎么样?

23 好呀,好呀,太棒了。

1、那就到我家,坐我爸爸的时空穿梭机去吧。

2、 都什么年代了,还时空穿梭机呢!我这里有月光宝盒。

(掏出月光宝盒)你们俩过来!(打开月光宝盒,三人一起念叨: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一道白光过后,三人来到了中世纪的丹麦街头)

123、到啦……这里可真冷呀。

1、 卖火柴的小女孩到底在哪儿呀?

(三人作寻找状)

2、快看那边!

(小女孩登场。大雪纷飞。小女孩作寒冷状。自言自语。突然,一辆马车直奔过来,小女孩吓得直跑。把拖鞋都跑掉了。)

(3走过去,把鞋捡了起来。)

3、哈!太棒了!等我将来有了孩子,就可以用它来当摇篮!

12、你真讨厌!

(小女孩光着脚,独舞。卖火柴啦!卖火柴啦!……一不小心,跌倒在墙角里。顺势坐在那里,缩成一团。旁白:多冷的天呀,小女孩,你还是快回家吧!)

小女孩:我不敢回家。这一整天,我没有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分钱。爸爸一定会打我的。再说,家里和街上一样冷!

(小女孩不断搓手,一双小手都快冻僵了)

123、小女孩,快划一根火柴,来暖和一下吧!快呀!

小女孩犹豫着,终于,她抽出一根火柴,划着了。她出神地看着火柴上的小小的火苗。幻象一:大火炉。小女孩独舞。

12、啊,真的好暖和!

3、怎么能说好暖和呢?

12、那……

3、那是——相当暖和!

12、嗨……

火柴灭了……

123、小女孩,快,快,再划着一根火柴!

(小女孩又划着一根火柴)幻象2:烤鹅 小女孩独舞。

3、太棒了!烤鹅还会走路!让我咬它一口!

12、别闹啦!快看,火柴又灭了!喂!小女孩,再划一根吧!

(小女孩又划着一根火柴)幻象3:圣诞树、流星…… 小女孩,众人舞蹈。

小女孩:有一个什么人快要死了。奶奶活着的时候告诉过我,一颗星星落下来,就有一个灵魂要到上帝那去了。唉……

123、小女孩,别叹气!快,再划一根火柴吧!

(小女孩又划着一根火柴)幻象4:奶奶出现在亮光里。

小女孩:奶奶!啊!奶奶!请把我带去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样,就会不见的!

123、对!小女孩,快划火柴!快呀!

(小女孩划着一大把火柴,123同时也划着火柴)幻象5:奶奶带着小女孩飞向远方。

旁白:第二天……

(小女孩坐在墙角,脸上带着微笑,死了……)

123围过去:小女孩,小女孩!(哭)

3、她死了,她死了!怎么办呀?

1止住哭声:哎,对了,我们用月光宝盒回去,帮她复活,怎么样?

23、好!

(123打开月光宝盒……回到奶奶正带着小女孩远去的那一刻。)

123、小女孩,小女孩!快回来!

小女孩惊讶的回过头:你们是什么人?

2、我们是10XX年后的中国小朋友。特意回来救你的。

1、是呀。小女孩,请和我们一起走吧。回到5XX年后的中国,那样,你就会拥有快乐和幸福,永远也不会受苦了。

小女孩:真的吗?

12、当然是真的。

小女孩:那太好了!

3拉回12:不行呀!

12、怎么不行?为什么不行!

3、月光宝盒告诉我,我们不能改变历史。如果非要救活她,我们就必须有一个人要留下,继续做卖火柴的小女孩。

12、啊?!!

(123犹豫着。)

1、让我留下!

2、 让我留下!

12、我留下!我留下!

2、还是让我留下吧。我留在这里,爸爸妈妈还有姐姐呢。而你,只有你一个人!

1、 那……

2、 别犹豫了!你们快走吧!

(2推13和小女孩)

3、好吧,我们走吧。那你多保重!(挥手再见)。

(13和小女孩做月光宝盒回到5XX年后的中国)

(大家一起唱《娃哈哈》,舞蹈。感悟今天的幸福生活)

与此同时,五百年前的丹麦街头……

2独舞。

2、真心希望小女孩能够幸福、快乐。也祝福所有的小朋友都能幸福,快乐!卖火柴啦!卖火柴啦!……

《卖火柴的小女孩》板书设计 篇5

多角度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实录

李怀源

一、猜测童话故事,营造学习氛围

师:我来考验一下同学们的注意力、思考力、判断力,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课件出示:半堵墙)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墙。

师:对,看到这个的人都说墙,这不叫我们的本事。你能看到墙后面是什么?这才是你的本事。

看不到就猜一猜,看你的思考力怎么样?

生:后面有画,是卖火柴的小女孩。

师:我们来看看后面是不是有画。确实有画,但不是卖火柴的小女孩。

(出示:两个小孩)

师:我们看到了——

生:一个男孩,一个女孩。

师:他们在哪里?

生:巨人的腿上

师:知道这是哪一篇课文的插图吗?

生:《巨人的花园》

师:世界上有没有巨人?

生:没有。

生:这是一篇童话。

师:接着猜

(出示 小木偶 )

师:这是哪一篇课文的插图?

生:《木偶奇遇记》

师:恭喜你,答错了。这是《小木偶的故事》,是四年级的一篇课文,也是一篇童话。

(出示:蟾蜍和拇指姑娘)

生:睡美人。

生:灰姑娘。

师:大家现在聪明多了,你知道这都是童话里的人物了,所以猜到了睡美人和灰姑娘。

(展开画面)

生:蟾蜍和拇指姑娘。

(出示:龟兔)

生:龟兔赛跑。

师:为什么是龟兔赛跑?

生:因为上面有一只兔子和乌龟。

师:那么龟兔就一定要赛跑吗?你得有思考力和判断力啊。

(继续展开图)

生:七个小矮人。

师:你看到的是七个小矮人,没看到的是什么?

生:公主。

师:公主在哪里?

生:在那个白球里。

生:这是《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

师:我们要学的这篇文章是什么?

(出示课文插图)

师:你看这图画是哪篇文章?

生:《卖火柴的小女孩》

(放大图片)

师:小女孩在哪里?

生:在墙角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一篇童话。

(板书课题)

二、阅读重点语段,感知人物形象

1.复述故事。

师:谁来说说这是一篇什么样的故事?

生:悲惨的故事。

师:谁来讲讲这个故事?

生:从前有一个小女孩他家很穷,她爸爸就叫他去大街上卖火柴。

生:她没有卖出去火柴,也没有饭菜,还有一些小孩去夺她的拖鞋,她就光着脚,她很冷,她开始划火柴,第一根她看见的是火炉,第二根看到了烤鸭和食物,第三根看到了奶奶,她不想让奶奶消失,她就划着了一大把的火柴,后来她死了。

师:这里老师提醒一下,不是烤鸭,而是烤鹅,因为故事发生在丹麦,丹麦人在圣诞节的时候有一道菜就是烤鹅。小女孩不在中国,这是不同的文化。

师:下面老师把课文发给大家,你来读一读看看这个故事和你以前读的有什么不一样?

(生自读课文)

2.自读感悟。

师:同学们读完了,老师很感动。因为你们每一个人都读得非常专心。和你以前读的有什么不一样?

生:和课文上的一样。

师:对,这就是课文上复印下来的。读了这遍课文有没有不一样的感受呢?

生:这个很感人,小女孩很可怜。

师:我们读一遍有一遍的感受。你们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生:我不懂的地方是“她飞到了一个没有寒冷,没有饥饿的地方,那是什么地方呢?”

生:她那时很冷,她想她奶奶在一起,那个地方是天堂。

生:“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那是她妈妈的。”她为什么穿妈妈的鞋不穿自己的?

生:因为他没有鞋。

生:为什么他划一下火柴能看到火炉、烤鹅、和圣诞树?

师:为什么我们划着就看不到呢? 谁能回答?

生:因为那是他想得到那些美好的东西,所以她划着火柴就看到了。

师:你满意这个答案吗?

师:谁还能再回答?

生:那是他的幻觉。

生:她太渴望这些东西了。

师:三个同学的回答都有一个核心的问题,那是她的想象。

3.品析人物。

师:同学们读课文一定要提出自己的问题,这是阅读的一种重要的方式。读完这篇课文以后在你心中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

生:可怜的。

生:悲惨的。

生:卖不到钱就会被爸爸打,爸爸很凶。

师:可怜的、悲惨的、不敢回家的小女孩。

师:这篇课文很多处都写到了小女孩,拿起笔来划出文中所有描写小女孩的句子,想一想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 ?

(学生自读圈画)

师:快速阅读也是一种能力,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你的感受,为了交流的方便,我们从头至尾 按照课文顺序,每个人说一处。

生1:“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乖巧的小女孩赤着脚从街上走着,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那有什么用呢?”从这里读出她是一个乖巧的小女孩,很可怜,她连自己的拖鞋都没有,是一个很贫穷的女孩。

师:这里请大家注意一个词“赤着脚”,这是一个走在冰冷的大街上,被寒冷包裹的小女孩。

师:你带着这样的感觉把这一段给大家读读好吗?

(生读)

师:我们看到了一个贫穷、寒冷又乖巧的小女孩。

生2:“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她那金黄的头发打着卷,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小女孩非常漂亮。

师:还能感受到什么?

生:她很可怜,因为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的走着。”

师:一个寒冷、饥饿而又美丽的女孩。你从哪里读出她的美丽?

生:雪花落在她那金黄的头发上,头发打着卷。

师:你觉得这样的女孩是美丽的女孩吗?多数的女孩都认为这样是美丽的。可是小女孩注意这些了吗?文中有一句话。

生齐读:“不过她没有注意这些。”

师:文中还有一句话,“她可忘不了这个……”她忘不了什么?

生3:“这个”指的是大年夜。

师:为什么忘不了大年夜?

生:因为在这个大年夜她可以闻到烤鹅的香味。

师:大家在大年夜时,除了吃丰盛的食物外,最重要的是什么?

生:全家人聚在一起。

师:小女孩现在想什么呢?

生:想奶奶和家人。

师:她也想在家里和家人团聚,团团圆圆过一个大年夜,可是她不能。这时候我们看到一个什么样的小女孩?

生4:是一个内心充满渴望的小女孩。

生5:“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坐下来……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分钱,她爸爸一定会打她。”在这里我看到小女孩非常可怜,她不敢回家,因为他爸爸一定会打她。

师:为什么他爸爸一定会打她?

生:因为她没卖掉一个火柴。爸爸因为以前也打过。

师:我们看到了一个内心充满恐惧和害怕的小女孩。

生6:“哪怕是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很宝贵的。”她非常可怜,一双小手都冻僵了,连一根火柴也成了宝贵的。

生7:“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嘴角带着微笑。”她很可怜,她被冻死了。

师:从这句话里你还能看什么?

生:她很开心,因为她终于和奶奶在一起了。

师:我们把小女孩的句子都划下来了,读一读,想一想,我们感受到的还只是一个可怜的小女孩吗 ?

生:是一个幸福快乐的小女孩。

师:其实我们看到她贫穷、寒冷、饥饿的一面,我们同时又感受到她内心的恐惧,我们还知道她是一个美丽、乖巧的充满着美好希望的女孩,现在我问你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一个怎么样的小女孩?

生:她是一个幸福、快乐、美丽的小女孩。

师: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她的贫穷、寒冷,她还是一个可怜的小女孩。

三、品读重点语句,探究文章写法

师:这是我们从女孩的角度学这篇文章,现在我们换一个角度。划出所有让你感觉到“冷”的句子。划出所有让你感觉到“暖”的句子,不仅仅是身体的冷和暖还有心里的。读一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学生自学)

(一)交流关于“冷”的语句

1.天气寒冷

师:交流一下所有关于“冷”的句子,你来读这个句子的时候要让大家有所感觉。

生1:“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她很可怜。

师:你为什么划出文章的第一句?

生2:因为天气很冷,小女孩没有衣服穿,她一定很冷。

师:你来读一读 。

生:“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

师:从哪个词你感觉到冷?

生:“冷极了。”“天快黑了”,因为黑天比白天冷 。

师:大家一起读一读,感受这里的冷。

(齐读)生3 :“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乖巧的小女孩光着脚在街上走着。”

生:“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我感受到她很冷,又很饿。

生4:“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她更冷了。” 从这里能看出她更冷了。

生5:“再说家里跟街上一样冷,他们头上只有一个房顶,虽然最大的裂缝已经用草和破布堵住了,风还是可以灌进来。”可以看出她家里和外面一样冷。

2.内心寒冷

师:除了身体的冷,还有没有别的冷?

生6:“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分钱,回家她爸爸一定会打她的。”她心里恐惧觉得更冷了。

师:咱们一起读一读这句话。

(生齐读)

师:这句话其实写了两方面内容。她没卖掉火柴,没挣到一个钱,她在大街上走了多长时间?在课文有一词。

生:一整天。

师:时间很长。在大街上只有她自己吗?

生:不,有很多人 。

师: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没人买她一根火柴呢?

生:因为火柴没什么作用。

生:因为那些人都看不起他。

生:因为火柴没有蜡烛发的光亮,在家里用火柴照亮没有用。

生:因为今天是大年夜,所用人都赶着回家去。

师:可能有一万的理由说明这些人是合理的。但是刚才在读小女孩的时候,你们都看出了这是一个贫穷、饥饿、寒冷的女孩,你们也能看出这是一个美丽乖巧的小女孩,那些人能看到吗?

生:不能,因为那些人瞧不起她。

师:如果是你们的话,你们不需要她的火柴,但是可以给他钱。但是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得到一个钱,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那些人都看不起他。

师:说明周围的人对她的冷漠,没人注意她,没人关心她,没人帮助她。我们现在从外在的冷读到了周围人的冷漠。小女孩多伤心啊。你们伤心的时候都会哭,会回家。可是小女孩没有回家,为什么?

生:因为她没有卖掉一根火柴,她爸爸会打她的。

生:爸爸对她凶巴巴。

师:外人对她的冷漠,父亲对她的凶巴巴,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家庭的什么?用上一个词带上 “冷”。

生:冷漠、冷清、冷酷。

师:父亲对她冷酷无情。我们此时感受的冷已经由外在的冷,到了内心的冷。外人对她的冷漠,父亲对她的冷酷,小女孩该有多伤心啊。

(二)交流关于“暖”的语句

师:下面我们来转换一下角度,我们交流一下所有关于“暖”的句子。

生1:“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面前,……暖烘烘的多舒服啊!”从这可以看到小女孩觉得很暖和。

师:大家和她一样的感受吗?我们要读出这样的“暖”,谁来试一试,让我们觉得小女孩慢慢暖了。

(生读)

师:小女孩身体变得暖和了。

生2:“第二天清晨,小女孩坐在墙角 ……在新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我感觉她温暖了,因为她和奶奶在一起了。

生3:“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奶奶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

师:这里写了什么?

生:奶奶出现了,她觉得很心里很温暖。

师:她心灵得到了安慰。

师:她第一根火柴看到了火炉,她感觉到了身体的温暖。第二根她看到了烤鹅,感到了心灵的安慰。第三次她看到了圣诞树,她得到了新年的礼物,心灵上的抚慰。第四次看到了奶奶,第五次跟奶奶走了。她从身体的温暖慢慢变成了心灵的温暖。下面请同学们在这五次的温暖里任意选择一次,自己读让大家感受到小女孩的温暖。

(生自读)

(生展示读)

(三)变换角度,领悟写法

师:刚才交流了许多关于“冷”的句子,我们感受到了小女孩外在的冷和内心的冷,一冷冷到了我们的骨髓里。我们又交流了许多关于“暖”的句子,感受心中一股股暖流,暖到了我们的心窝里。作家安徒生为什么把“冷”“暖”交织在一起来写呢?

(小组讨论)

生:安徒生把“冷”和“暖”的句子放在一起是为了体现我们的暖,和小女孩的更冷。

生:同意。

师:你为什么同意?说说理由,小女孩没有感受到温暖吗?他说作家非常残酷,是为了让读者觉得暖,让我们感受小女孩的冷 。

生:我认为是先写她的可怜,又写她的温暖。

师:她因什么而可怜,因什么而温暖?

生:她回不了家而可怜。看到奶奶而温暖。

师: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坐在墙角里可怜的小女孩,她从外到内的冷,每一次她划着火柴的时候,她又感受到了内心的满足。最后她和奶奶一起飞走了。作家这种安排让暖中有冷,让“冷”显得更冷。冷中有暖,让“暖”更能打动我们的心。

师:我们再换个角度,选取文中任意一自然段把“她”换成“你”读一读,选取任意一个自然段把文中的“她”换成“我”读一读。

(生自读)

师:请同学先换成“你”来读一下。

生:“可怜的小女孩,你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雪花落在你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你没有注意这些”。|

师:换成“你”以后,你有什么感受?

生:很冷。

师:你很冷。

师:换成“我”来读一读。

生“我的小手几乎冻僵了,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我来说也是有好处的。我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

师: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很冷。

生:我很冷,也很可怜。

师:其实大家有感受可能说不出来,换成了“我”有更切身的感受,其实在这里用“你” “我”都可以,作者为什么用“她”呢?

生:因为这是小女孩的简称代词。

生:因为用“她”比“你”和“我”这个词用得更好。

师:为什么好呢?我们刚才读了那么多,她走在大街上,没有人注意他,用“你”就好像有人看到她,关注她,用“我”就……

生:就像和人诉说。

师:有人听你诉说吗 ?

生:没有。

师:所以同学们一定要自己去动脑筋。

四、多角度阅读,审视作品

1.读者角度

出示 《白雪公主》结尾:

“白雪公主和王子结婚后,美满的生活充满了欢乐和幸福,他们一辈子都快快乐乐地在一起。 ”

《拇指姑娘》结尾:

“燕子背着拇指姑娘飞呀飞呀,飞到了那个国度,把拇指姑娘放到了一朵最鲜艳的花上,上面有一个和自己一样大的美男子,他就是所有花朵的王子,他们俩结婚了,拇指姑娘便成了这儿的皇后。”

出示本文结尾:

“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生自由读)

师:把三个结尾放在一起,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前两个是美好的,最后一个是悲惨的。

生:三个结尾都是美好的。因为白雪公主最后和王子结婚了,她是幸福的。拇指姑娘最后做了皇后,她也是幸福的。小女孩最后和她奶奶在一起了,她也是幸福的。

师:这个结局是幸福的还是悲惨的?

生:我认为她跟她奶奶走了是幸福的,但是要是说她是生或是死的是悲惨的。

师:给他掌声。

师:其实我们读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一篇童话,童话的结局是都美好的。它是不能用现实的角度评判的,像刚才的同学说的从生活的角度看,小女孩就是悲惨的,从童话的结局看,小女孩和她的奶奶在一起了到幸福中去,那就是幸福。

师:看看其他人读安徒生童话的感受,首先是作家刘心武的。

出示:“读安徒生的童话,我微笑过,然而,更多的时候,是想哭。是的,只是想哭,却不一定真的哭起来。甚至于,也并不有泪盈眶,只是鼻酸。想到个体生命在这世界上,存活不易,理解别人很难,让别人理解更难。但是,终究还是要坚持人生跋涉,要坚持去理解,去宽容,去爱。”

师:读了这段话里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想说的?

生:人生不仅有坎坷也有幸福。

师:度过坎坷,迎接幸福 。

2.作者角度

出示:《卖火柴的小女孩》发表于1846年。当时,有一个朋友寄给安徒生一封信,信里附着三幅图,要求他写篇童话,以配其中一幅。他选择了手中拿着一束火柴的穷苦小女孩的一幅,配上了这篇童话。

安徒生的母亲,幼年是个讨饭的孩子。安徒生说:“妈妈告诉我,她没有办法从任何人那里讨到一点东西,当她在一座桥底下坐下来的时候,她感到饿极了。她把手伸到水里去,沾了几滴水滴到舌头上,因为她相信这多少可以止住饥饿。最后她终于睡过去了,一直睡到下午。”这幅图,自然使安徒生想起了自己的母亲的苦难童年。

(学生自读)

师:现在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安徒生的母亲也一样可怜。

师:其实安徒生写这篇童话也是非常偶然的,就像我们写的一篇命题作文。

师:我们来看看安徒生是怎么样看待这个故事结局的。

出示:“死亡在安徒生看来是上帝的安排,是上帝引导人们走向极乐世界的桥梁,是一件幸运的事。对《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来说,死神的降临正是她得到上帝的召唤升入天国的时刻,而不是痛苦和悲哀。因为她和奶奶“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她们跟上帝在一起。”从这句话里看,安徒生是一个基督教徒,他想象人死亡是有天堂的。

由此可见,安徒生创作《卖火柴的小女孩》绝不是给节日罩上死亡的阴影,而是给生活在困难中的读者以希望和精神寄托,使他们能以欢快的态度忍耐眼下的苦难,因为正是今生的苦难才可以换取来世的极乐。读者把这个童话看作是一个最大的礼物。他们看到了未来迷狂的欢乐,也能乐观地面对今生的磨难和不幸。

3.现实的角度

师:读到这里,我们知道了这篇童话的来龙去脉。我们也知道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一个幸福的小女孩。但是我们学的毕竟是童话,我们还得回到现实中来,一个乖巧、美丽、可怜的小女孩,为什么周围的人没人注意到她,没人买过她一根火柴,没人给过她一个钱?为什么没有卖掉火柴,她的爸爸还要打她?现在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

生:第一个问题是人们藐视她,人们很冷漠。不需要她,看不起她,她可有可无。

师:她爸爸也不需要她吗 ?

生:她没有卖掉火柴爸爸就没有钱买东西,就打她,看得出她爸爸的冷酷。

师:在这个故事中,我们读到了世态炎凉,人们对事情的冷漠,对他人的不关心。这可能就是安徒生当时周围人的态度。是什么让亲情变得这么冷酷?

生:金钱。

师:是这个家庭的贫穷,困苦。也许当你的家庭也和卖火柴的小女孩家里一样贫穷的时候,你的爸爸妈妈也不会像现在这样疼爱你。因为贫穷会扭曲人的心灵,会让人变得残酷无情。这就是现实。

五、布置作业

出示:后来,上帝告诉人们:其实,这个小女孩是我派往人间的一个天使。在这个美好的节日里,她降临人间是要给人们带来快乐,她手中的每一根火柴都能够满足人们的愿望,甚至能够帮助人们进入天堂,可是,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有给过她一个钱……

当第二年圣诞节来临的时候,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赤着脚走在冰冷的大街上,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请同学们写一篇童话。每一篇童话都是一个温暖的小屋,你构建的小屋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每一个童话都有一个美满的结局,你要通过不同的方式达到这个美满。

六、总结

这一节课,同学们自己读,自己理解,同学们有不同的感受。阅读我们有不同的角度,每一角度都让我们理解的更深刻。希望同学们以后语文学得更好。

《卖火柴的小女孩》板书设计 篇6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2、把握课文的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二、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能够读准课文中生字的读音。

2、读熟课文,了解课文的大体内容

(二)预习内容:

1、我会读

蜷着      火焰      捏着      橱窗      哆哆嗦嗦

闪烁      灵魂      哧        暖烘烘    火柴梗

2、我会填

一(      )火柴  一(      )马车   一(      )香味

一(      )灯     一(      )蜡烛  一(      )火光

一(      )星星   一(      )墙

3、我知道

1)、《卖火柴的小女孩》是_____(国家)作家_______(谁)写的,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

2)、在课文中小女孩_____次擦燃火柴,她分别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不解

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写在下面:

三、导学案

(一)小组合作探究

1、五次擦燃火柴分别说明了什么?小女孩想得到什么?哪一次划火柴最使你感动?把感情读出来。

2、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想一想你对“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中三个“没有”是怎么想的?对文末两个“幸福”是怎么认识的?和同学讨论一下。

(二)深入探究

提出你认为值得讨论的问题,也可以谈谈自己对课文内容或对人物命运的感受。

(三)升华延伸

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们我身边,我想对她说:

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们我身边,我会(怎么做):

(四)主题阅读,拓展延伸

阅读主题学习丛书《海那边的故事》之《窗前的豌豆花园》《老橡树的最后一梦》,畅谈自己的阅读收获。

阅读要求:用心去读,深入体会文中深刻的句子。

四、课堂检测

1、我会组

焰(    )    烘(    )    梗(    )    蜷(    )

陷(    )    拱(    )    硬(    )    倦(    )

2、我会填

“世界童话大王”是丹麦的          ,他的童话《              》被选入本册教材。他的童话还有《             》、《             》、《              》等。

3、我会写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看到

说明

想得到

五、课后作业

1、看一本安徒生童话集。

2、改写卖火柴的小女孩,使她成为一个幸福而快乐的女孩。

六、板书设计

14、卖火柴的小女孩

火炉----寒冷  \

烤鹅----饥饿  ﹨

悲惨

圣诞树----痛苦/

奶奶----关心  幸福/

《卖火柴的小女孩》板书设计 篇7

小女孩每次擦火柴都产生了一个幻觉。她擦燃第一根火柴时,感到自己坐在大火炉前面。这时小女孩的美好幻想是得到温暖。而火柴灭后,她面对的悲惨现实是寒冷。擦燃第二根时,由于饥饿,她想得到食物,所以火光里出现了烤鹅。擦燃第三根火柴时,火光里出现了圣诞树,这是因为小女孩太孤独了,她要得到欢乐。小女孩又冷又饿又孤独,她是多么痛苦,然而没人疼她,因为唯一疼她的奶奶已死了,所以小女孩擦燃第四根火柴,在火光里就出现了奶奶,她怕奶奶像火炉、烤鹅、圣诞树一样,火柴灭后就不见了,而赶紧擦着一把火柴,这时,她的幻觉是跟奶奶飞走了。然而火柴灭后,在悲惨的现实面前,小女孩冻死了。

这样的板书既能让学生一目了然地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又能给学生以语言文字的训练。

(袁金柱)

《卖火柴的小女孩》板书设计 篇8

各位老师:

我要说的是《卖火柴的小女孩》。这是一个童话故事,通过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叙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悲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叙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本文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情感教育的好材料,是落实重点训练项目──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重点课文。课文可以分3课时教学。

我要说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分教材理解、教学目标和教学程序三部分向老师们汇报:

先说说我对所教这部分教材的理解,我主要教的是课文的第一大段“卖火柴”,这一段内容比较散,共有四个自然段,先讲小女陔怎么会赤着脚走路;接着讲她已经在街上走上一整天;再讲她闻到街上飘着烤鹅的香味;最后讲她不敢回家。

根据大纲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以下4个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2、能根据标题给课文分段。

3、能读懂第一段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既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4、初步感受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激发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围绕以上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步教学程序,同时把教法和学法渗透在教学程序的各个层面之中。

第一步,导言揭题:

上课开始,我以充满感情的话语导入新课,把学生引入特定的情境,同时也自然地交代了课文所写的内容发生的时代背景,诱发学生情感,激发学习情趣,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第二步,检查预习并给课文分段:

这一课生字共6个,还有1个多音字,我有针对性地安排练习,重点正音“梗”和“喷”,理解“蹒跚”的义。再通过默读课文,安排练习,写出大意,浓缩为小标题,降低分段的难度。

第三步,学习第一段:

第一环节,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安排问题:

小女孩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这一意思?找出中心句“可怜的小女孩!”。抓住这一统摄全段的句子,展开第一段的教学,能省时高效。

第二环节,部分入手,精读理解:

找描写小女孩可怜的词句,抓住四句描写冷的句子,先重点指导第一句“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后面三句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去体会小女孩的可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尝试使用自己的学习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小女孩的可怜的第二方面是饿,我作略处理,进而理解“无人疼爱”这一方面,从而使理解句子的第一层次即理解比较简单的句子的教学告一段落。

第二层次句子的理解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先扶学第一句“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先理解句子字面的意思,讲拖鞋大,再联系上下文体会这句话的意思,最后通过朗读体会,之后小结学法,授之以渔,学生运用学法,迁移到另一句的学习,同时落实了本单元的训练重点,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努力达到叶老所说的“逐渐去扶翼,终酬放手愿”之理想境界。

第三环节:回归整体,深化理解:

首先,回顾小女孩的可怜体现在冷、饿、没有欢乐、无人疼爱四个方面。

其次,运用挂图进行训练,加深理解,以“可怜的小女孩!”为开头或结尾说话。挂图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课文中描述的形象,学生在说话的过程中巩固刚才所学的内容,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受到了一次情感的熏陶,同时培养了想象能力,达到一石三鸟的效果。

最后配上风声,努力创设情境,齐读第一段,使学生再一次在整体感知第一段的基础上,充分表达出对小女孩的同情,结束第一段的教学。

总之,第一段的教学体现整体──部分──整体的思想,遵循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突出读的训练,努力使语言文字训练和情感熏陶有机结合,自然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最后一步,略学第三段,切入结局,留下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