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有别的办法——从《捞铁牛》教学片段谈如何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优秀6篇】》
本文是勤劳的小编帮助大家整编的我还有别的办法——从《捞铁牛》教学片段谈如何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优秀6篇】,仅供借鉴。
我还有别的办法——从《捞铁牛》教学片段谈如何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 篇1
课文讲的是宋朝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时的八只铁牛打捞上来的故事,赞扬了我国古代出色的工程家------怀丙和尚的聪明才智明才智。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教学目标:
教养:
掌握“宋、府、拴、笨、尚、潜、绳、绑、铲、拔、丙、程”等12个字的音、形、义,并会写。
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宋朝、笨重、熟悉、出色、浮桥、议论纷纷、淤泥、工程家”等词语的意思,并会用“熟悉、出色”造句。
能结合课文,理解课后习题3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回答练习1的三个问题。
能按段意给课文分段。
朗读课文。
教育:
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从而认识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发展:
通过学习,激爱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地认识问题、解决问是的态度。
教学难点:
对文中重点句的理解。如和尚说的:“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理解怀丙和尚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原理。
教学方法:
球形教学法 实验演示法
教学媒体:
投影机、投影片、计算机
课前准备:
配合课文的投影片。一套实验器具。(玻璃缸、船、沙等) 计算机软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学习第一段。
指名读第一段,让学生边听边思考:为什么要捞铁牛?
板书:大水冲牛
点拨:重修浮桥还有没有别的办法?为什一定要捞铁牛?
要捞起这八只铁牛容易吗?从哪里可以看出?
指导学生理解:“有哪个大力士能把它们一只一只捞起来呢?”引导学生理解“人们正在议论纷纷。”“议论纷纷”是什么意思?想象他们在议论些什么?
正当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个和尚出现了,他说了一句什么话?你能从课文里把这句话找出来吗?
投影:“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指导学生初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这句话讲了几个意思?
从这句能看出什么?(和尚有了捞铁牛的办法,而且这办法跟水有关系)
板书:叫水送牛
指导学生朗读第一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课文第二、三、四段,理解怀丙和尚捞铁牛的准备工作以及捞铁牛的过程。
继续深入理解“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这个句子。
解决课后练习3 体会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
充分认识怀丙确实是个出色的工程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一、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一段,知道了黄河发大水,冲断了河中府城外的浮桥,拴住浮桥的八只大铁牛也被冲到河里去了。正当人们想办法要捞起铁牛重修浮桥进,一个和尚出现了,他说要叫水把铁牛送回来。他究竟用什办法把八只铁牛捞回来的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第二段。
指名读第二段,思考:为了捞铁牛,和尚做了四项准备工作,是哪四顶呢?在课文里找出来,作上记号。
讨论:
和尚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
第一项准备工作是什么?(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然后引导学生用四个字把这项准备工作概括出来。)
板书:潜水摸牛
其他三项准备工作是怎样的?能不能分别用四个字概括出来?(先让学生按四个小组共同研究,然后在全班交流)
板书:大船装沙
并船搭架
粗绳拴牛
朗读第二段。
学习第三段
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思考:怀丙和尚是怎样捞起第一只铁牛?
投影这段话,组织学生讨论:
和尚先让水手们干什么?(铲沙)
为什么要把船里的沙都铲到黄河里?
船里的泥沙慢慢减少,船身和拴住铁牛的绳子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一点一点向上拔)这里为什么用“拔”?是什么力量把铁牛从淤泥里向上拔的?水的浮力是怎样把铁牛向上拔?(通过多媒体计算机的画面理解捞铁牛的过程)
实验演示捞铁牛的过程,让学生充分认识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拔出淤泥。
朗读这段话,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概括出来。
板书:铲沙拔牛
齐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并讨论:和尚是怎样把铁牛捞上岸的?(通过多媒体计算机演示,让学生理解)
点拨:和尚为什么不急着把铁牛捞上船,而是先让水手使劲划船把铁年拖回岸边,再让众人拖牛上岸。
朗读第五自然段,思考讨论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分别用四个字慨括出来。
板书:划船拖牛众人拖牛
和尚才捞起一只铁牛,还有七只铁牛呢?哪里写到了?为什么不具体写?
齐读第六自然段。
自由朗读第三段,思考:和尚是怎样把一只只铁牛捞起来的?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简单叙述过程)
投影“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对这句话有没有新的理解?怀丙和尚要叫水把铁牛送回来,实际上是什么意思?
讨论:你觉得怀丙和尚这个人怎样?课文是怎样评价他的?
“出色”是什么意思?教师讲解“工程家”的意思。
为什么说怀丙和尚是个出色的工程家?他的出色表现在哪些方面?
点拨:
从怀丙和尚做的四项准备工作,可以看出他的出色表现在哪里?(引导学生通过怀丙和尚先让水手摸清铁牛的位置,又准备大船装沙,再并船搭架,最后用粗绳拴牛这四项准备工作,而且这四项准备工作的顺序不可以颠倒,认识到怀丙和尚考虑非常周到。)
从怀丙和尚指挥水手捞铁牛的过程,可以看出他的出色表现在哪里?(引导学生通过对怀丙和尚指挥水手铲沙,当铁牛被拔出来后,并不急着把铁牛捞上来,而划船到岸边,再让许多人一齐拖牛上岸,认识怀丙和尚指挥有方。)
投影“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从怀丙说的这句话,可以看出他的出色表现在哪里?
点拨:
洪水冲走了铁牛,冲毁了浮桥,水可恨吗?怀丙和尚从这田里看到水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没有?
“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实际上是什么意思?怀丙和尚看到水有利的一面没有?
他既看到水有害的一面,也看到有利的一面,说明他能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有一种科学的态度。
通过刚才的分析,怀丙的出色表现在哪里?
板书:考虑周到
指挥有方科学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一分为二
总结全文
怀丙和尚捞铁牛这件事,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那时他就能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多么出色啊!直到今天,人们还是利用这种原理打捞沉在水里的重物。此时此刻,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呢?
引导学生发现课本插图的错误。
堂上练习
指导学生用“熟悉”、“出色”造句。
课后练习
朗读课文。
了解现在打捞沉船的办法。
板书设计:
捞铁牛
考虑周到
怀丙和尚出色的工程家 指挥有方 科学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一分为二
大水冲牛叫水送牛
潜水摸牛 大船装沙并船搭架粗绳拴牛
铲沙拔牛 划船拖牛 众人拖牛
我还有别的办法——从《捞铁牛》教学片段谈如何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感受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教育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2、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词。
4、朗读课文、能简述捞铁牛的经过。
教学重点:
1、理解怀丙和尚捞铁牛时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
2、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第17课《捞铁牛》,看了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谁捞铁牛?为什么捞铁牛?怎么捞的?结果怎样?)
二、看书听朗读录音、
三、布置自学、(字幕出示自学要求)
1、初读课文,看拼音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利用工具书学习
3、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试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四、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字卡,认读生字。
2、汇报弄懂了那些词语,重点检查以下词语:浮桥、淤泥、宋朝、熟悉、出色。
3、分段,讲段意。(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继续的。先讲铁牛被大水冲走,陷在淤泥里,一个和尚主动提出捞铁牛:再讲和尚做捞铁牛的准备工作;接着讲怎样捞起一只只铁牛:最后讲这个和尚的名字和身份。可分四段。)
4、朗读课文(四人,每人一段)
5、学生质疑。
6、五、作业:读熟课文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明确目标。
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捞铁牛》,大家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怀丙和尚捞铁牛的事。)他是怎样捞铁牛的?这节课我们深入讨论学习。
二、出示思考讨论题。
1、怀丙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捞铁牛的?说明了什么?
2、怀丙为捞铁牛做了哪些准备工作?你觉得怎样?
3、打捞铁牛的工作是分几步做的?你觉得怎样?
4、为什么说怀丙是宋代出色的工程家?
三、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导拨。
1、第一个问题,抓住“议论纷纷”这个词进行导拨。(议论纷纷,是说许多人在一起各说各的办法,这里有困难大、无计可施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怀丙和尚说:“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他们送回来。”这说明他有心信,而且说话留有余地,并且已经想好了捞铁牛的办法。)
2、第二个问题,引导学生读第三自然段。(这段共有四句话,按顺序讲了四项准备工作:摸清铁牛沉在哪;两只装满泥沙的大船驶到铁牛沉没的地方;拴船搭好架子;下水把铁牛拴住。这四项工作都说明怀丙是针对铁牛笨重的特点,进行了细致周密的安排。
3、第三个问题,引导读4—6自然段。(分三步:把船上的泥沙铲到河里;水手们使劲划桨,用船把铁牛拖到岸边;把水里的铁牛拖上岸。再用同样的办法把其余的铁牛捞上来。追问:运回行吗?说明怀丙懂得利用水的浮力。)
4、第四个问题,引导学生从怀丙指挥捞铁牛的过程理解。
四、动手实验,加深理解。
1、实验准备工作:
(1)在一个装上水的玻璃缸里,缸中放些沙子,表示是淤泥。
(2)水底下放一小铁块表示铁牛。
(3)用一根木棒(表示木架子)拴住两个大盒(表示木船)放在水面上,里面装满沙子。
(4)用一根细绳,一端系在木棒上,一端拴在缸底的小铁块上,让绳子绷紧。
2、学生演示怎样捞牛。
(1)要求:一个学生一边动手演示,一边叙述怎增捞铁牛,其他学生认真观察。
(2)学生评议演示和讲解的情况。
五、总结课文
1、怀丙是宋朝人,宋朝距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当时他就懂得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说明了什么?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说明古代人们的聪明才智。我们的前人对世界科学文化做出的贡献。我们这一代更应该爱科学,用科学。)
2、谁能说说其他利用水的浮力的事?
六、作业。
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我还有别的办法——从《捞铁牛》教学片段谈如何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 篇3
(本教案第二课时参阅了重庆李向红老师的部分内容)
第一课时
1、请同学们自读本单元的导读部分。通过读这部分,你知道了哪些内容?(本组的训练重点:了解叙述的顺序;学习这组课文的方法:要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课文的叙述顺序……
2、明确了本组的训练重点,今天,我们来学习《捞铁牛》(板书),读了课题,你知道课文是围绕哪个字来写的(捞)?围绕‘捞’字,同学们想弄懂《捞铁牛》一课中的哪些问题?学生动脑筋思考后,各抒己见,提出以下问题:“谁捞铁牛?”“为什么捞铁牛?”“用什么办法捞铁牛?”“捞铁牛的结果怎样?”“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等等。教师梳理,并归纳为四个问题:1.谁捞铁牛?2.为什么捞铁牛?3.用什么办法捞铁牛、结果怎样?4.这件事说明了什么?“这些问题都是大家提出来的,也是我们这课学习的目标。下面,我们就通过读书来解决这些问题。”
3、请同学们自已读课文,读后找出和“谁捞铁牛?”“为什么捞铁牛?”“用什么办法捞铁牛?”“捞铁牛的结果怎样?”等问题对应的段落,并按课文的叙述顺序给这几个问题排序。(指名同学到黑板上为这几个问题排序,明确事情发展顺序的意义。)
4、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画出文章中的生字新词。同桌齐读两遍,交流讨论如何记住这些生字。然后在本上抄写一遍。
5、请同学们继续读课文,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自己查资料或同桌讨论解决,再不能解决作上记号。
6、同学们到黑板上自由默写生词。个别容易写错的,老师及时纠正(如:淤、舱等)。
7、给生字组两个新词写在课堂本上。
8、布置作业 :搜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运用“浮力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事例。
第二课时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捞铁牛》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本文具体叙述了宋朝的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将沉于河底中的八只大铁牛捞起拖回岸边的经过。)
2、指挥捞铁牛的怀丙和尚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请同学们边读书边思考这个问题,读完后,画出这句话。
3、齐读文章的最后一段,给“出色”、“工程”、“专家”标上“△△△”
4、“出色”是什么意思?“工程家”呢?
5、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一边勾画。从文章的哪些方面能看出怀丙是出色的工程专家? --先自读、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再课堂发言。
6、同学们发表的意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设想出色(叫水送回) 准备工作出色(准备工作) 操作出色(捞起铁牛)
7、八只大铁牛被水冲进了黄河。而怀丙却说“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请同学们自读文章的第二自然段,思考:怀丙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
8、指名读这句话,从这句话中你想到了什么? --大家议论纷纷,却束手无策,他们看到的是水的危害,怀丙想到的却是利用水的巨大力量,这与众不同的想法反映出他出色的智慧。 齐读这句话,体会他的勇气和智慧。
9、可是,1989年从黄河古道中挖出的四只大铁牛,最轻的每只铁牛重26.1吨,最重的有45.1吨。在一千多年前的宋朝,没有先进的起重设备,要把八只铁牛都捞上来,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时的怀丙为此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呢?指名同学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把表示准备工作先后顺序的词用“△”标出(如“先”)。读后,指名学生说出怀丙和尚为此做了几项准备工作?同桌齐读后共同讨论,各用一句简练的话概括这四步(潜水摸牛;备船装沙;并船搭架;粗绳拴牛;),意思接近即可。
10、怀丙不做这些准备工作行吗?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潜水摸牛:摸清位置,便于打捞。 备船装沙:吃水深,缩短船与牛的位置,卸沙后,船才能在上浮的同时绷紧绳子,从而拔出铁牛。 并船搭架:(1)、保持平衡(举划船的经历说明),(2)浮力大且一致(接触面积大浮力大)。 粗绳拴牛:保证牢固。 --准备工作周密细致,设计科学,不愧是出色的工程家。
11、准备工作做好了,怀丙是怎样指挥大家捞铁牛的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看看他是怎样捞铁牛的?边读边画出文章中表示捞牛动作的词,你觉得哪些词用得好?进行换词指导:“铲”与“撒、掀”、“拔”与“提、拽”等的不同。
12、看看课文是怎样把这个过程写清楚的,抽读"和尚……向上拔。"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用“……”把表示泥沙、船身、绳子、铁牛在铲沙过程中变化的词标出来(指导理解这种因果关系)。
13、观看课件,理解“铲沙拔牛”的经过。
14、这几句话写清了铲沙拔牛的经过,写出了怀丙巧用自然规律,主持拔牛工程的出色才能。
15、铁牛从淤泥里拔出来了,真令人高兴啊,可和尚为什么不急着把铁牛捞上船? --聪明的才智,出色的操作(小结)。
16、男女分段展开朗读比赛。体会怀丙的聪明才智。
17、就这样,怀丙把八只铁牛全部捞了起来。一千多年前,怀丙就能用这样的方法捞起陷在河底淤泥里的铁牛,说明什么? ①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家。 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具有非凡的智慧和才能。
18、其实,我国历史上像怀丙那样运用“水的浮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卓越人物有许多,谁能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呢?(《曹冲称象》,上一册积累运用上的《挑水过桥》等)我们为他们骄傲,更为我们中华民族自豪。下面请同学们齐读第四段,注意读出对怀丙敬佩、赞叹的语气。
19、讨论:想象一下,在当时还有其他办法能把铁牛捞上来吗?要是现在呢?
20、布置作业 :
(1)填空:课后第二题。
(2)小试验:
找一大盆作黄河,泡沫塑料做小船,砝码当铁牛,准备好绳子和沙子回家做这项实验后,写出实验经过。
我还有别的办法——从《捞铁牛》教学片段谈如何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 篇4
《捞铁牛》第一课时,学生自由读课文一、二自然段,为了让学生对“笨重”一词有准确、具体的认识,教师向学生介绍收集来的关于铁牛的资料。学生明白后,都不由自主地发出了啧啧的赞叹声:“这么大”、“这么重”、“真大呀!”
生:这么重的铁牛怎么会被洪水冲走呢?
师:是啊!这么重的铁牛怎么会被洪水冲走呢?我们讨论这个问题。
(经过讨论,同学纷纷举手回答)
生:从插图看,铁牛不仅大还挺圆,所以洪水一冲,它就容易滚动。
生:铁牛在岸上,岸边到河里有坡度,铁牛向下移动就更方便了。
生:我们小组认为:课文上写“铁牛是拴住浮桥的”,那发大水时,水猛烈冲击浮桥,浮桥就会使劲拉动铁牛,就把铁牛给拉下水了。
师:回答得太好了,你们组深入到课文中,加上自己思考、推断、想象,终于找到答案。
师:课文讲怀丙和尚怎样捞铁牛,大家想不想做个实验呢?
生:想!
(课前布置: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水槽,倒上大半槽水,水中放一对密封的、从侧面挖去了一块的易拉罐,再用皮筋捆扎在一起,用四根铅笔搭成架子,跨在两只“船”上;架子上拴一根细绳,另一头系住一块小石头,石头沉在水槽底部,两只易拉罐里装了不少沙子。实验开始,让学生用勺子将水舀走,绳子随之绷紧,拉动小石块慢慢离开槽底,沙减少得越多,石块就上升得越高。学生兴致勃勃地做着实验。)
师:在实验中除了弄懂怀丙使用水的浮力将铁牛捞起来的原来,还体会到什么?
生:搭架子不仅要跨在两只船之间,而且要正好位于船的中间部分,这样可以使船不倾斜。
生:架子的支撑点要固定,防止用力时滑动。
生:绑住架子与铁牛之间的绳子应该绑紧。
生:铲走沙子的时候应该均匀地铲,以保证船的平衡。
……
同学们明白怀丙所说的“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的意思了吧。可见铁牛能成功捞起来靠的就是水的浮力的作用。
师:同学们想想,还有别的办法吗?
(全班立即热闹起来,让小组相互交流、探讨,发挥集体智慧。教室气氛活跃,每个同学都拿出自己的才智。)
生:用直升飞机吊起来。
生:可以用一艘船,上面装一台起重机,直接把铁牛吊到船上就行了。
生:可以把船里的泥沙换成人,开始人都站在船上,铁牛绑好后,再弄几只小船,停在大船旁边,到时候人全部下到小船,这样大船慢慢往上浮。
生:老师,这个办法要动用很多人。我们小组想把船上的泥沙换成水。先在船上装水,捞铁牛时,再将水抽到黄河里去。
师:你们小组为什么要用黄河水呢?
生:黄河本来泥水太厚,怀丙和尚每捞一只铁牛,要用两大船的沙,那不就使河底的泥水更多吗?会使水变得浑浊。
师:回答得太好了!还考虑到对环境的保护。
生:老师,我们可以再增加两只船和一台起重机,先把沙装在集装箱里,放在大船上,等绑好架子,拴住铁牛,然后用装卸吊车把一个箱一个箱的沙吊在另一只大船上。用同样的办法来回几次就能把八只铁牛全部打捞上来,这样既省人力,又不会对黄河有害处。
师:同学们真聪明。这次讨论每个同学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用不同的方法与怀丙捞起了八只铁牛。
案例分析:
一、点燃学生的创新火花。
曾经有一位哲学家说过:“人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要被点燃的火花。”怎样使学生的创新火花燃烧起来呢?先要引发并鼓励他们质疑问难,主动地发现并探索问题。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教育弟子要“每事问”,倡导“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而我们以住的应试教育,常常把充满好奇心、求知欲,什么都要问、都想知道的儿童,教成什么都不敢问,只想知道怎样拿高分的“乖学生”。新课标倡导我们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
(一)发现问题,提出质疑。
为了让学生对“笨重”有更准确、具体的认识,学生收集资料,从中引起学生的疑问:“既然有这么重,铁牛怎么会被洪水冲呢?”这样的质疑说明学生有发现,问有价值,达到了新课标中的要求:“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质疑,还要引发并鼓励他们敢于质疑、驳问的`勇气和精神。
(二)探索疑问,解决问题。
学而有问,只是获得真知的开始。经过思考、钻研、探索,解决了疑难困惑,把认识、思考引向深入、广泛,才是阅读、学习的目的。所以探索和解决问题时就要从“想办法→想别的办法→想更好的办法”的过程。课文中怀丙和尚是用水的浮力捞铁牛,进一步启发和鼓励学生,想想有更好的办法?学生经过评析哪一种办法更有实效性,哪一种不够完善。这样有助于学生的求异思维,促使他们的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智慧火花,开动自己的脑筋想出“更好的办法”。
二、点燃学生的创新火花,须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其创新精神。
(一)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学贵有思,有所思才能有所学,有所学必然有所思。“思”与“学”是循环往复、互补俱进的。我们在学生的阅读学习中,就要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在教学教程中重视引导并组织学生讨论、实验和交流,这样不仅培养和发展了他们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而且提前开发学生的思维资源,拓展其思维空间。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新课标一再地要求学生对感兴趣者发表自己的意见,又提倡有创意的阅读。在课堂中同学们对提出各种各样的意见十分感兴趣,这一切表明学生的创造思维是可以培养发展的,创新精神是可以激发的。
我还有别的办法——从《捞铁牛》教学片段谈如何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 篇5
"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材第六册
射洪县太和一小 黄昭英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孩子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请看:
(cai课件):(怀丙自述)
阿弥陀佛,大家好,我叫怀丙,是个和尚,家住河北省,出生在距今1000多年前的宋朝,我穿越时空的隧道,到全国各地走走,看看,听说太和一小三六班的孩子聪明好学,个个都很优秀,所以想和你们一起学习,欢迎吗
小朋友们,我发现二十一世纪是科技的时代,旧拿桥来说吧,既有拱桥,铁索桥,还有立交桥。而1000多年前,最常见的是这种桥:(课件:浮桥)它是在河上并列的几条船或木筏上铺上木板而成,在古代我们叫它浮桥,正因为它是浮在水面上的,所以需要有东西来固定它。这节课的学习就与这座浮桥有关。请听老师讲课。
师:在一千多年前的宋朝,有一回黄河发大水(课件:黄河发洪水),冲断了河中府城外的一座浮桥,黄河两岸的八只数万斤重的大铁牛是拴住浮桥用的,也被大水冲走了,陷在河底的淤泥里,生活在现在的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把铁牛捞上来呢
生(1):起重机
生(2):潜水艇
生(3):直升飞机
师:同学们用的都是现代化的工具,可在一千多年前的宋朝,没有起重机,也没有直升飞机。据说1989年从黄河古道里打捞上来的铁牛最轻的都有26吨多,最重的有45吨多,一辆大卡车的载重量才几吨,也就是说一只铁牛要十几辆大卡车才能运走,在那个没有现代化工具的年代,要捞起陷在河底淤泥里的如此笨重的铁牛,是多么的不容易啊!可就是我们今天请来的客人怀丙和尚用了一种巧妙的办法把铁牛捞上来,他究竟用的是什么办法 我们来学习课文《捞铁牛》就知道了。
(课件:捞铁牛)
二 学习1,2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84页,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怀丙和尚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 (生读)
师:在捞铁牛之前和尚说了一句什么话 (课件:"让我来试试……叫水把它送回来。")
请孩子们小声读两遍怀丙说的话,体会体会怀丙说话时的语气。生边读边体会
师:谁来谈谈你的体会
指导朗读,读出谦虚和自信的语气。
师小结:是啊,谦虚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希望孩子们也像怀丙一样具有谦虚的美德。有这样一句名言:有自信的人,能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自信是一个人必备的素质,尤其是二十一世纪的我们!
三 学习3——6自然段
一) 师:从怀丙的话里我们可以看出和尚自信的认为能叫水把铁牛送回来,他是怎样做的呢 请同学们默看课文,思考:哪些自然段写他捞铁牛前的准备工作 哪些自然段写他捞铁牛 (课件:准备工作 捞铁牛)
二)现在,我们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这两部分,请看小组合作学习建议:(课件:
小组合作建议:
选择你们组喜欢的一部分,由小组长组织,大家先读一读这部分内容,再议一议下面的问题:
准备工作:
1. 画出表示准备工作先后的词语。
2. 怀丙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捞铁牛:
1. 4自然段中哪些事物发生了变化
怀丙是怎样把一只只铁牛捞上来的 )
汇报
准备工作:
表示先后顺序的词有哪些 (先 再 然后 又)
怀丙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他为什么这样
引读课文,体会怀丙的准备工作做的怎样
捞铁牛:
4自然段中哪些事物发生了变化 (课件:四自然段内容)
(随生回答师板书:泥沙 船 绳子 铁牛)
(2)我们来齐读第四自然段,想想:这些事物发生了哪些变化
泥沙铲到黄河里去,泥沙慢慢减少,我们用一个比较简练的词"沙减"来概括。(板书:沙减)
其余的"船慢慢的上浮绳子越绷越紧铁牛一点一点的向上拔"又可怎样概括呢
(板书:船浮 绳绷 牛拔)
师:其实这几个变化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因为泥沙铲到黄河里,泥沙慢慢减少,所以船身上浮。请同学们用"因为……所以……"来说说船浮与牛拔之间的因果关系。
生答
师:那为什么泥沙减少了船身会上浮 为什么船身上浮,绳子会越绷越紧 绳子绷紧,为什么铁牛向上拔
生答
师:我们仍然可以把这几个变化用一个动词"拔牛"来概括。(板书:拔牛)
四, 学5自然段。
师:船上的泥沙铲光了,铁牛离开了河底,牛拔起来了,怀丙又怎么做的 我们来看第五自然段,请一个孩子读第五自然段。(生读,答)请同学们用几个简练的词来概括。(板书:划牛 拖牛 捞铁牛)
看来,怀丙和尚先拔牛,再划牛,拖牛就捞上来铁牛。让我们再来欣赏怀丙和尚捞铁牛的全过程。(课件:捞铁牛的动画)
五, 师小结:怀丙和尚不仅借助水的浮力拔牛,还借助水的浮力划牛,拖牛,运用这样的方法把八只笨重的铁牛一只一只捞上岸,我们再来读读怀丙和尚那句了不起的话。(课件:铁牛是让水冲走的,我还让水把它给送回来。)
可见怀丙和尚具有科学的头脑,运用科学的原理解决问题,真值得我们学习,他的确是位出色的工程师啊!我们来听听怀丙和尚的心声:
(课件:怀丙:孩子们,我相信未来的科学家就在你们中间,只要努力学习,学科学,用科学,长大后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科学家。同学们,我利用水的浮力捞起了八只大铁牛,这个办法在当时很好,但是通过我这段时间的走走,看看,我觉得这个捞铁牛的办法有些缺陷,你们能帮帮我吗 )
师:好,我们来议议怀丙和尚的捞铁牛的办法有什么缺陷 如何改进 同桌讨论讨论。(议论,回答)
师:时间过的真快,怀丙和尚要和我们说再见了。(课件:怀丙:同学们再见!)
我还有别的办法——从《捞铁牛》教学片段谈如何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教育学生爱科学、用科学。
3.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1.了解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经过。
2.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覆盖式投影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质疑激趣。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叙述顺序。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
2.每个自然段请一位同学读。
3.了解课文叙述顺序。
三、深入探究,读懂课文第一部分。
1.读第一部分,用自己的话说为什么要捞铁牛?
2.铁牛有多笨重呢?一千多年前的宋代有没有打捞工具?有没有科学简易的打捞方式?
3.指导读句子,加深理解。
4.再读第一部分。学生评议。
四、学习第二部分:捞铁牛的准备工作。
1.同学们通过自读,已经知道了人们为什么要捞铁牛。思考第二个问题:怎样捞铁牛?我们先来看看怀丙和尚为捞铁牛做了哪几项准备工作。请大家自由读第三自然段,并用笔画出重点词语。
2.学生自由朗读,圈画重点。
3.师生交流,概括出要点。
4.用覆盖式投影片再现这次的准备工作,再请学生按顺序简要复述准备工作。
5.读懂了这一部分,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小结。
五、书写生字词。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查阅课外书,查找怀丙和尚的故事或有关水的浮力的课外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