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 教学设计 >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汇总2篇】正文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汇总2篇】》

时间: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是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九课的第二框题的内容,本框题的主要内容是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到你。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为指导,以及课程标准提出的“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教学原则为理念,我将会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七个内容来进行本次说课。

一、说教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是普通高中课程《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九课第二框的内容。主要通过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地位及关系的讲述,得出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学好本课对于学生们能够正确的认识事物,分析问题以及下一阶段的学习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说学情,高二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和综合分析的能力,但实践能力普遍较弱。本框所学知识理论性较强,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这两个概念极易混淆,学生难理解。而且本框内容属方法论要求,需要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生在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上还比较薄弱。

三、说教学目标,结合单元要求和本课特点,以及学生的学情,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三个层次。知识目标: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运用相关原理,分析一个复杂事物中所包含的各种矛盾;理解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说课稿。能力目标:初步形成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分析和解决各种矛盾的能力;抓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坚持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坚信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四、说教学重难点,基于教学目标的设立,以及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本文的教学重难点如下:重点是主次矛盾与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难点是主次矛盾与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

五、说教学方法,为了解决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我将采用讲授法,探究法和案例分析法,运用比较典型的案例来引导学生找到理论依据,学生之间通过分组讨论的方法来分析案例、分析问题,达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

六、说教学过程,首先是导入环节。本节课我运用古诗来进行导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用多媒体展示苏轼的《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以此让学生感知矛盾的观点。不仅带给我们艺术上的美感,更带给我们智慧上的启迪。引导学生了解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具有普遍性。但是不同事物的矛盾是不同的,不同的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必须学会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在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这部分,我主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主次矛盾辩论关系原理;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结合教材内容和同学们的认知特点,这三个问题的教学设计以辽沈战役和磁悬浮列车相关材料,通过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探究,使得学生们更好的掌握1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要善于抓重点、抓关键;2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

在坚持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部分主要讲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及意义两个方面的问题:通过展示出“水火不相容”、“着火用水浇就行了”这两句话引发学生进行讨论,得出在矛盾的特殊性原理指导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接下来进行我说你猜游戏,我说某一同学外在,学生根据我所说的内容来猜测是哪位同学,从而引导学生得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教学反思在本节内容都学完的情况下,我会通过多媒体展示出表格:区分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原理。让学生从它们的外延、作用、方法论意义、实践方面等来进行分析比较,并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能力。

七,说板书,现在,请各位考官给我一分钟的时间,让我来简单的板书一下我本节课的知识点。本节课我采用的是提纲式的板书,便于学生能够更加直接的了解知识点,起到一目了然的作用。

自此,我的说课已经全部结束,谢谢各位考官。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第4册,《生活与哲学》第3单元第9课的第2框的内容。本节课主要通过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地位及关系的讲述,得出我们看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这本书的一个重要方法。学好本课对于学生们能够正确的认识事物,分析问题以及下一阶段的学习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运用相关原理,分析一个复杂事物中所包含的各种矛盾,理解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能力的目标:培养学生学会从错综复杂的事物中抓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的目标:通过本框学习是学生坚信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1)如何处理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

(2)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原则

2、难点: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

四、教学方法:

1.讨论法、启发式教学

2.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3、理论联系实际法。关注生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忆旧导新、展示目标

1、 概括矛盾特殊性原理的内容及其方法论

(学生复习巩固)

教师:通过上一节学习,我们知道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存在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的矛盾又是各不相同的,因此,认识、改造世界就必须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这是我们本节课要探究的内容。首先,我们来看一组新闻热点(图片展示):

热点新闻:《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矛盾分析》

内容简介:699万高校毕业生,不足三成的就业签约率,今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程度远甚于往年,“结构性失衡”矛盾突出。今年大学生就业签约率过低引发各界关注,除了经济形势严峻导致岗位供求失衡之外,高等教育与市场实际需求之间的“结构性失衡”也趋于加剧。

1、总量矛盾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问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毕业生人数上升导致的供给增加,以及经济形势不佳导致的社会需求减少,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状况加剧的主要原因。

2、经济形势:企业对应届生需求"降温”,麦可思研究院认为,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看,大学毕业生就业时受经济景气的影响,在经济景气波动中有滞后跟随效应经济疲弱导致用工需求萎缩外,企业经营遭遇困境后薪酬水平与毕业生的自身预期差距有所扩大,也是导致今年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3、专业结构:目前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都不同程度存在问题。高校中设置的专业"冷热不均”。例如,土木工程、机械等与社会实践结合紧密专业的学生在就业中就较为抢手,而类似历史、中文等专业则相对较难。专业结构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最主要因素。

除此之外,"大学生期望值过高(有业不就)"、"供需结构错位"、"用人单位追求高学历"、"学校思想教育(包括就业指导)问题"、"社会潜规则"、"户籍制度"、"缺乏择业技巧"等等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影响因素

导入语:通过材料,我们了解当今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很多,就业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哲学事物区分为简单事物和复杂事物。简单事物包含一个矛盾,无所谓主次之分,复杂事物包含多个矛盾,这些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样的,所以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那么,什么是主要矛盾?什么是次要矛盾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本节课教学目标)

【设计意图】

选用大学生就业新闻热点,导入新课,贴近现实,贴近学生的生活,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环节二: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探究活动一:

根据上述材料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当今大学生就业难这一复杂事物的原因有哪些?主要原因是什么?请学生结合材料分析

2、就“就业问题”而言存在着哪几对矛盾?决定整个就业现状的是哪一对矛盾?从哲学上来看,它体现了什么道理?

教师:根据上述材料,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两个问题

学生活动:分学习小组,思考讨论。

学生回答:

学生1: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大学生供求总量、经济形势、就业观念、企业需求等因素。总量矛盾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问题。

学生2:存在矛盾有:学生—学校之间的矛盾,学生—企业之间的矛盾,学生的供给量—需求量之间的矛盾,企业需求—经济形势之间的矛盾等,决定现在就业难的主要矛盾是学生的供给量—需求量之间的矛盾

教师设疑:总量矛盾是大学生就业难这一复杂事物中的主要原因,什么是复杂事物? (课件展示)

教师:由这两幅图片,复杂事物与简单事物相比,至少存在2个矛盾的事物。刚才这位同学回答总量矛盾是大学生就业难这一复杂事物中的主要原因,什么是主要矛盾?什么是次要矛盾?

学生:主要矛盾是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指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教师:相对大学生供求总量这一主要矛盾而言,经济形势、就业观念、企业需求等因素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中起到什么作用?与主要矛盾有什么关系?

学生:经济形势、就业观念、企业需求等因素作为就业问题中的次要矛盾。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看,大学毕业生就业时受经济景气的影响,在经济景气波动中有滞后跟随效应经济疲弱导致企业用工需求萎缩外,企业经营遭遇困境后薪酬水平与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最终导致就业供给与需求之一主要矛盾,从这一角度来看,经济因素成为就业难的主要矛盾,因此,在一定条件下,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可以相互转化。

教师:因此,我们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这一复杂事物的时候,首先要着重把握学生供求量这一主要矛盾,同时又要认识到经济形势、企业需求等次要矛盾的影响。

精讲点拨: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

A、主要矛盾: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B、次要矛盾: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①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②在一定条件下,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可以相互转化。

探究活动二:

“就业难”还是“难就业”?

针对“就业难”这一问题,不少网友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人认为社会竞争不公平现象的确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社会稳定,误导大学生的价值观,使其奋斗的欲望减弱。国企、事业单位、公务员招聘考试中,存在着裙带关系,致使央企、大型国企,如中石油、中石化、通信业、铁路等部门中有编制、高薪的岗位没有公开发布过招聘信息,但这只是少数。

其实现实中的就业难问题,只是一种大概的说法,省城两大人才市场每周都举办好几场招聘会,每次都有许多企业进场招聘,提供大量的岗位。这么多岗位对于我省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本身是供大于求的。企业是一直招不够人,大学生则是对于岗位需求的冷暖不均,导致很多大学生难以抉择。所以,对大学生来说,不是“就业难”而是“难就业”。

设问:

1、对大学生来说,不是“就业难”而是“难就业”,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2、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就业”问题,谈谈你的想法。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

学生1:大学生的价值观,使其奋斗的欲望减弱,就业范围只局限于国企、事业单位、公务员招聘考试中,大多数学生对于岗位需求的冷暖不均,导致很多大学生难以抉择,因此是难就业,这说明了就业难不难,主要看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主流。

教师:什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学生1:在复杂的矛盾体系重中,各种矛盾是不平衡的。而不论是主要矛盾还是次要矛盾,每一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又是不平衡的。

教师:哪位同学来回答一下第二个问题?

学生2:“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说明事物的性质是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因此,看待就业问题也要从大学生自身来看,很多人还是有就业机会的,由于自身面临的选择不能找到理想工作导致就业签约率低,呈现出就业难的现象。

教师:两位同学分析的非常好,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求看问题把握本质和主流,但又不能忽视支流。

精讲点拨: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1)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

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每一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一方

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2)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探究深化: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该知识点是上面所学的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教师: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造成当今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有很多,面临这项原因,国家、政府和大学生个人应该采取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一难题呢?请同学们发挥聪明才智帮助解决这一难题。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纷纷回答

教师:时间到,请同学们展示你们的成果。

学生1:面对严峻复杂的就业形势,党和政府始终把扩大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就业优先战略,坚持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必须下更大的决心,用更大的力气,想方设法解决好这个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学生2:大学生自身应提高个人素质,不断提高价值观和就业观

学生3:在支持企业发展中创造更多岗位。企业是经济活动和吸纳就业的主体。要继续积极支持和鼓励现有企业稳定在岗劳动力,建立失业预警等机制。

学生:……

教师:同学们分析的非常好。大家从个人、政府、社会等各个方面提出解决就业的不同方法,这实际上就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什么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地位是什么?

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教师活动:

◇思维拓展:不同的矛盾只能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你能说出几个蕴涵这一哲理的成语、俗语吗?

如“量体裁衣”“对症下药”“量人为出”“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看菜吃饭”“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解铃还需系铃人”“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等等。

精讲点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含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2、地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3、意义: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教师:到这里,我们这节课的任务全部完成。

小结。

【设计意图】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学生的概括过程也是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理解程度的过程。再次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并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