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 说课稿 > 小学六年级《冬夜读书示子聿》说课稿(优秀12篇)正文

《小学六年级《冬夜读书示子聿》说课稿(优秀12篇)》

时间: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

冬夜读书示子聿 篇1

课题:《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设计

教材简解:《冬夜读书示子聿》是一首教子诗,子聿(yù),诗人的小儿子,陆游是要告诉儿子做学问的道理。首句是诗人对古人刻苦做学问精神的赞扬。次句是说做学问的艰难。这是以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及做学问的艰难来告诫自己的儿子: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后两句,诗人更进一步指出实践经验的重要性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问,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还有待实践去检验。在这首诗里,诗人在文本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了实践的重要,这符合唯物认识论的观点。作者的这种见解,与时俱进,不仅在封建社会对人们做学问、求知识是很宝贵的经验之谈,就是对今天的人们也是很有启迪作用的,是非常有价值的见解。因此,这首诗非常有名。

目标预设: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借助注释理解《冬夜读书示子聿》的内涵,讲出具体的事例体现自己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古诗文字的精练,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

重点、难点: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感悟《冬夜读书示子聿》蕴涵的道理,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难点: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明确实践的重要性。

设计理念:从素质教育的角度说,语文教材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载体,更是美的矿藏。其中,语言凝练,对仗工整的古诗更是这矿藏中的瑰宝。读诗能使人灵秀。古诗教学中,应充分挖掘诗中美的因素,创造一切条件,引导学生“读”中“悟”,“悟”中“读”,主动学习,品味古诗,深入其中,吸取营养,探索真谛。让学生的心灵真正充实、灵秀起来,真正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以学生为本”的新时期语文课堂教学的要求。

设计思路:本课教学大致思路为:读诗歌——解诗意——悟诗境——品诗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1、开学初我们学了首《示儿》,还会背吗?指名学生背注意相机评价

2、记得题目的意思吗?示:让人知道,指示儿:子女

3、一首《示儿》诗,充分体现了陆游渴望祖国大好河山归于一统的爱国主义思想。

二、揭题,简介示儿诗

1、揭题

示儿,古已有之。孔子教子学《诗》历史上传为佳话,陆游一生诗作近万首,专门示儿或提及教子的即达200余首。

今天让我们再来学习陆游的一首与示儿有关的诗。师揭题《冬夜读书示子聿》,并板书课题

2、解题

(1)同是与示儿有关的诗,看看这两首诗的题目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2)师介绍:陆游共有六子一女,子聿是他的小儿子。这儿的示也是指示、告诉的意思。

现在题目能读懂吗?指名学生说题目的意思。(诗人冬夜读书,心有所感,借以教育儿子子聿)

3、说话激趣,导入诗歌学习

作为父亲的陆游会告诉他儿子有关读书的什么呢?发挥你的想象,大胆猜测一下。

指名学生说

三、学习诗歌

(一)读通读熟诗歌

过渡:下面让我们来看看陆游是怎么说的吧。

1、出示诗歌: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2、让我们先把陆游的这些话读流利、熟练了,它的意思自然而然的会明白的。学生自读。

3、交流指名学生读诗。

(二)理解诗歌意思

过渡:谁能当当翻译,把这位南宋时期的父亲的话翻译成我们每个人都能听懂的话吗?老师给你们提供了一些帮助。

1、师出示诗歌关键词语翻译。

遗:保留

始:才

有:有所成

终:到底,毕竟

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

躬行:亲自实践。躬:亲自

2、学生自己练说

3、交流指名学生说

4、教师小结:

(三)指导朗读诗歌

1、如果你是陆游你会怎么来读这些话指名学生朗读,师相机评价。

2、你为什么这么读?师相机评价,如:真是位用心良苦的父亲啊;真是位循循善诱的父亲啊;

让学生感悟读书要发自感情。

3、指导后再请学生朗读

4、全班齐读

四、领悟诗歌道理

1、如果你是子聿,从父亲的这番话中,你领悟到了什么?指名学生说

师相机指导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领悟到学习贵在持之以恒、孜孜不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领悟到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道理。)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孜孜不倦持之以恒读书和实践相结合

2、身为幼子的子聿既听话,又孝顺,深得陆游喜爱,被陆游誉为“大耳儿”,陆游教子读书的诗中,以示子聿为多。《冬夜读书示子聿》共8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陆游的200余篇的示儿诗中,内容丰富,囊括了许多方面。有教子做人的,有教子做学问的,有教子为官之道的。

3、师出示:“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示子聿》

(你坚决想要学诗的话,要深入生活。)

“学贵身行道,儒当世守经。”

——《示元敏》

(读书做学问,最可贵的是对所学的道理能够学以致用、身体力行。作为一个读书人,应该终生恪守先贤经籍的教训,心中应该始终仰慕先贤的高尚人格。)

4、你分别从他的这些诗句中明白了什么做学问的道理呢?

5、回忆以前所学知识,你再向大家推荐你的读书好方法。生交流

五、感悟陆游的人格

1、陆游的这首教育儿子读书的诗我们都已经懂熟了,身为父亲的陆游又是怎样的人呢?

2、指名学生说,

3、师小结并出示:

陆游既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又是一个寓事于教,寓教于爱的较为开明的父亲。他对儿辈教育,从不板起面孔,而是就眼前事,话家常语,表心中意。他很了解儿辈的想法,因材施教。他和儿辈同吃同住,同桌写字,同窗夜读,游湖则相携,登山则相从。儿病则忧,病愈则喜;出门远送,归家远迎。愈到晚年,一教子爱子之情愈切。他通过和儿辈共同活动,不断对他们进行做人的教育

六、整合所学知识

如果我们将平时所学的点滴知识比喻成大厦的一砖一瓦,要使这座大厦更为坚实,更为完整需要我们不断地比较总结所学的相关知识,将有联系的、有关系的知识归类,变成自己的东西,你打算把今天地所得纳入你的哪个知识系统呢?

1、指名学生说

2、师小结

七、板书冬夜读书示子聿

孜孜不倦

持之以恒

读书和实践相结合

八、作业

总结所学的读书方法,制作学习方法卡片

小学六年级《冬夜读书示子聿》说课稿 篇2

一、说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解释诗中带点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观书有感》所描绘的景象。

4、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以及从读书中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二、教学课时:

1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背诵古诗导入。

1、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古诗?同学们在课外又学会背诵了哪些古诗?现在请同学们背诵自己喜爱的古诗。

2、刚才大家背诵的古诗中,有没有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呢?

(二)学习《冬夜读书示子聿》。

1、简介陆游。

2 、解题,释题。

(1)示:指示,训示。子聿:陆游的小儿子。

(2)题意: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教育儿子子聿。

3、初读指导。

(1)教师范读,学生画出生字。

(2)学生读生字,认读并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生试读诗文,把全诗读通读顺。

4、理解前两行诗句。

(1)读第一行诗,疏通字词,说说第一行诗的意思。

①学问:读书学习。

②无遣力:不遣余力。

这一行的意思是:古人做学问是不遣余力。

(2)读第二行诗,理解诗意。

始:才。

这一行的意思是:青少年时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取得成就。

(3)朗读前两行诗句,把第一、二行的意思连起来理解。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做学问要不遣余力地下苦功夫。

5、理解第三、四诗句的意思。

(1)读第三、四行诗,理解“终”、“绝知”、“躬行”的意思。

①终:到底、毕竟。

②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

③躬行:亲自实践。

(2)说说第三、四行诗的意思。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还是不完善的。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实践才行。

(3)体味第三、四两句的含意。

第三、四两句表述了知与行的关系: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

6、指导朗读,体会古诗的思想感情。

(1)听录音。

(2)自己练读。

(3)指名读—评价—再读。

(4)齐读。

(5)指导背诵。

(三)作业。

1、背诵并抄写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

2、课外自学一两首没有学过的古诗。

理解题意,读熟诗歌。 篇3

1、理解题意。

① 读题后,让学生说说:读了这个题目,你知道了些什么?

(学生交流)

这件事情发生在一个冬天的深夜。

这首诗是陆游写给小儿子聿的。

陆游在冬夜读书时生发的一些感想以此来教育他的儿子。

② 引导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

③ 再指导多角度读好诗歌题目。

过渡: 陆游在冬日寒冷的夜晚,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时,生发了哪些感情想要用诗来教育儿子呢?让我们一起回到了800多年前的那个深夜,走进那个令人难忘的夜晚。

我们先来读读这首诗。

2、读熟诗歌。

① 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② 检查朗读情况(注意字音的正确、朗读的节奏等)。

过渡:学习古诗,除了会读之外,我们还要理解古诗。

教学目标 篇4

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借助注释理解《冬夜读书示子聿》的内涵,讲出具体的事例体现自己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古诗文字的精练,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实践的重要性。

冬夜读书示子聿 篇5

【教材简析】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上册)22课《古诗两首》中的其中一首,写的是诗人陆游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即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会1个生字“聿”,能解释诗中难理解的词语,并说出诗句的意思,理解全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探究式的学习,理解《冬夜读书示子聿》这首诗的内涵,并背诵这首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美,领悟读书要从小开始努力和学习,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更要注重实践锻炼的深刻道理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小练笔,感悟《冬夜读书示子聿》蕴涵的道理,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教学难点】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明确实践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讲授法与提问法以及练习法相结合。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ppt课件;2、学生:预习22课《古诗两首》其一《冬夜读书示子聿》,复习陆游的《示儿》;

【教学基本流程】谈话出揭示,对比处释意;点拨促初读,重点助把握;辨析增明辨,朗诵即巩固;熟读成诵,理解全诗,感悟意境。

。一、诵读古诗,谈话揭题。

1、学生诵读古诗。

同学们,我们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已经学习了不少古诗,相信大家对于陆游也并不陌生,那么谁能告诉老师这学期我们学习了他的哪首是呢?引导学生回归到本学期学习的《示儿》一诗。

师生共同诵读《示儿》一诗。

师追问:对于陆游,你还知道些什么?(学生回忆,出示课件)

2、谈话揭题:

陆游一生酷爱读书,经常读得废寝忘食,即使到了多病的晚年,仍然“读书有味身忘老”,还像年轻时那样发愤读书。陆游的一生,写下了不少教育子女的美丽诗篇。这些诗篇不仅饱含对子女的殷切期望,也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教育思想。刚才诵读的《示儿》,属于悲壮的爱国绝唱,而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则常被世人津津乐道(多媒体出示全诗,并板书课题)。

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二、理解题意,读熟诗歌。

1、理解题意。

①   师生一起读题目。

读准字音   子聿(yù)。

②   讨论:

从“冬夜”可以知道什么?(交代了当时的读书环境。)

“读书”呢?从中你又知道了什么?(做学问,即学习。)

“示”可作什么理解?(示:把事物摆出来或指出来使人知道。)

子聿(yù):陆游的小儿子。

③   引导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再指导读好诗歌题目。(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

④   教师导思:陆游在(宁宗庆元五年,即1199)冬日寒冷的夜晚,沉醉于书房,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窗外,冷气逼人,诗人却浑然不顾,静寂的夜里,他抑制不住心头奔腾踊跃的情感,毅然挥就了8首《冬夜读书示子聿》的诗,满怀深情地送给儿子,这是流传千古的第3首。那么陆游在冬夜读书时,生发了哪些感情想要用诗来教育儿子呢?或者说他为什么突然想到要和他的儿子说这些呢?

⑤   学生猜测、交流。

过渡:刚才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好像让我们回到了800多年前的那个深夜,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令人难忘的夜晚。我们先来听一下怎样有感情的朗诵这首诗。(出示课件,诗朗诵。)

2、读熟诗歌。

① 学生自由朗读。

② 检查朗读情况(注意字音的正确、朗读的节奏等)。

③ 教师激励:会读诗的人不仅要读得准确,还要让人听着感觉舒服,你再读读。

④ 再次听读检查。

过渡:学习古诗,除了熟读成诵以外,我们还要理解古诗。而理解古诗就要先弄懂关键的字词意思,只有掌握了关键词语的意思,我们才能准确地理解诗句的意思,把握全诗的主旨(出示全诗)。

三、深入理解,感悟领会。

1、师:你对这些关键的字词理解吗?(出示小黑板。)

2、学生思考,或者小声讨论。

3、全班交流,略谈感悟:

①  “学问”,指读书学习,有做学问的意思;

②  “遗”,留;“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

③  “始”,才;

④  “终”,到底、毕竟的意思;

⑤  “绝”,表示程度,极、最的意思;“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

⑥  “躬”,亲自;“躬行”,亲自实践。

注意点:围绕学生的回答,教师要追问: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的?

师:陆游的这首诗,现在你大概读懂了些什么?

4、深入理解诗句(各句学情预设)

① 第一句:古人学问无遗力。

a、  指名学生读、背。

b、  师:由“无遗力”,你直接想到了哪个成语?(不遗余力)

c、  师点拨:其实古人学习是十分刻苦的,历史上记载古人学习勤奋的故事有许多,请大家想想,有哪些是描写古人学习勤奋的成语。

(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借光、闻鸡起舞、十载寒窗、通宵达旦、夜以继日……)

d、 综合学生的发言,激励他们简单讲一讲这些成语背后的故事,让学生切实体会古人读书做学问真是不遗余力、孜孜不倦。      (板书:孜孜不倦)

② 第二句,少壮工夫老始成。

a、指名学生读、背。

b、师点拨:从“少壮”到“老”,我们可以看出:学习的时间过程是极其漫长的,也就是说,学习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成就,否则只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了。           (板书:持之以恒)

c、师:做学问,从“少壮”努力,直到老了才有所成就,这要花多少工夫啊!。老师想到还有一个词:功夫。我们经常会混淆,今天我们来做个练习,看能不能给弄清楚了。

d、多媒体显示:我选择,我快乐

工夫     功夫

1.他三天(       )就学会了游泳。

2.这个杂技演员真有(      )。

3.明天有(       )再来玩吧!

4.中国(      ),名扬海外。

e、师:通过选择比较,我们知道:“工夫”侧重于表示时间;“功夫”侧重于表示本领。 现在我们知道:古人做学问,强调积累,要花平生工夫才有所成就,用现在的话说是“活到老,学到老”,比如我们以前在学习《滴水穿石》这一课时,认识了一位人民艺术家——齐白石……(“不教一日闲过”)

③ 第三、四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a、 指名读、背。

b、 理解:

· “纸上”、“浅”   /引导学生说说。       (板书:书本知识)

· “此事”、“躬(躬行)”。 /引导学生说说。

c、 再读三﹑四两句,从中我们知道些什么——

d、 引导学生说说这两句诗的大意。

e、 师述:历史上曾经发过一个与这两句诗相关的动人故事,那就是——“纸上谈兵”。

f、 引导学生交流对这一故事的看法。           (板书:实践经验)

g、 教师启发:

看来,“要躬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习过程中要“躬行”,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嘴到”,二是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通过亲身实践化为己有,转为己用。赵括就是没有做到第二层意思的要求,所以大败而死。

生活中,我们也学到一些名言警句是说得“躬行”的,强调要亲身去做、去实践的,想想有哪些?

h、 学生交流,师生评价。

i、 师述:通过刚才的学习与交流,我想大家应该知道了,陆游希望小儿子子聿做个怎样的人?

j、 巩固练习(出示课件):这首诗告诉人们,学习知识必须要有(孜孜不倦_)、(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 (书本知识) ,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其中赞扬古人刻苦做学问的诗是(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说明知和行关系的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④  全诗熟读成诵。

师:我们想象一下,子聿会怎么诵读父亲写的这首诗呢?如果你就是子聿,你会怎么读?

四、展现自我。

1、学生自己推荐自己,朗诵古诗。

2、集体背诵《冬夜读书示子聿》。

(小结:诗人一方面强调做学问要坚持不懈,早下工夫,免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将来一事无成,后悔莫及。另一方面特别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那里”,这也是做学问的诀窍,那就是不能满足字面上的明白,而要躬行实践,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出示课件>

五、作业超市:

1、抄写并背诵古诗;

2、课外搜集一句自己喜欢而且对自己有激励作用的古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时刻刻勉励自己学习。

3、用自己的话把本首诗的意思复述给同桌听。

4、预习《观书有感》。

附:【教学板书】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    陆游

孜孜不倦+持之以恒      做学问

书本知识+实践经验      有学问

⊙教学准备: 篇6

1、教师:准备好PPT课件;

2、学生:课外搜集关于读书、实践的名言警句;借助字典理解诗中有关字、词的意思;复习剧本,了解剧本常识。

冬夜读书示子聿 篇7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2.能解释诗句中带点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感受古诗文字的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

二、教学准备

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背古诗导入

1.由学生背诵《示儿》导入。

这首古诗是谁写的?板书:(宋代)陆游

谁来给大家介绍介绍这位诗人呢?

是的。陆游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他的诗作,流传于今的有9000余首,是古代诗人作品流传于今最多的一位诗人。陆游在创作上成就是辉煌的,经验是丰富的,可他从不满足。 陆游85岁那年冬天病倒在床上,告诫儿子们说:无论子孙们的才分如何,都要让他们读书。要学习古人的高风亮节,不媚权贵,不干利禄,不污大节,廉洁自守,处处谨慎,时刻想着报效祖国。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这首《冬夜读书示子聿》。(出示诗文)

理解诗题《冬夜读书示子聿》

“示”什么意思?(结合看图、组词来理解)

(出示:示:指示、训示)陆游非常爱看书。有一年冬天,他正在书房读书,读着读着,他忽然有了许多的感想。于是,叫来小儿子子聿教育他。那他教育儿子些什么?

二、学习《 冬夜读书示子聿》

1.多读几遍,看看自己了解了诗中的哪些字、词、句,甚至整首诗告诉我们的道理,把自己知道的写在书中。 不懂的标出来,大家一起探讨解决。

2.交流学习成果:

a.检查:读通古诗

b.出示: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遗:即保留。“无遗力”,即无保留,竭尽全力之意。

“用尽全力。”“竭尽全力。”“做什么事竭尽全力?”师追问。“做学问。” “做学问不遗余力,就是怎样地读书?”“认真地读书,勤奋地读书。”“孜孜不倦地读书。”“谁读书孜孜不倦?”“古人。”“古人读书孜孜不倦,不遗余力,你知道这方面的故事吗?”“我知道‘凿壁偷光’的故事。”“还有‘囊萤映雪’。”“悬梁刺股。”“韦编三绝”……(赞扬古人刻苦做学问的精神)

“少壮工夫老始成”,始:才,说明读书除了勤奋还需怎么样?(是啊,真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这一行的意思是:青少年时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取得成就。(说做学问的艰难)

小结:只有从少年开始,养成良好习惯,打好扎实基础,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最后才能有所成就。这是以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及做学问的艰难来告诫自己的儿子: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板书)

指名读前两句,齐读。

过渡:在这首诗里,诗人一方面强调了做学问要坚持不懈,早下功夫,免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将来一事无成,后悔莫及。另一方面,特别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

c.出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纸上得来”,指的是书本知识。

绝知:指深入、透彻地理解。

躬行:就是指亲自去实践。

说说第三、四两行诗的意思。

小结: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究还是不完善的。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通过实践才行。 第三、四两句表述了知与行的关系: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这也是做学问的诀窍。

明理: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问,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还有待实践去检验。只有这样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

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板书)

指名读后两句,齐读。

谁能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3.这首诗是作者在冬夜读书时的感想,也可以说是一种灵感,请问,他为什么突然想到要和他的儿子说这些呢?走进陆游,走入他的内心想一想他当时是怎么想的。(预设一些学生见解)

a:陆游想到自己就是这样从小饱读诗书,现在才能成为一个诗人、有学问的人,所以,他想把他的经验告诉儿子,让他

b:也许他看见自己的儿子正在认真地研究书本知识,他怕

c:也许陆游小时侯有些贪玩,现在虽然别人都认为他已经是饱学之士,可他总觉得自己还非常浅薄。所以,他想提醒自己的儿子从小就要认真读书,长大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d:也许那个冬夜里陆游在读书时突然碰到一个困惑,他想马上去调查和实践,可是一时没有这个条件,他很难受,于是想到“绝知此事要躬行”,来告诉自己的儿子这个读书的好方法。

……

4.同学们的想象使诗歌更加立体起来,丰满起来,我们就好象看见在那个冬天的深夜里,陆游正在奋笔疾书。他叫来自己的儿子,把他想到的告诉他的儿子。他会怎么说呢?请用你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说时如果能注意你的语气和态度就更好了。

5.请你用成语来形容刚才“陆游”在训示他儿子时的态度。

(循循善诱 语重心长 意味深长 ……)

6.两人一组,演一演。点评。(一个冬天的夜晚,诗人陆游在教小儿子子聿读书。读着读着,他觉得有些道理要跟儿子讲明。于是,他语重心长地说:“儿啊,古人读书都是不遗余力的。读书贵在持之以恒。青少年时期花的功夫,要到老了才能有所成就呀。但是光读书也是不行的,因为纸上得来的终究是很浅薄的,要想深入透彻地了解,必须亲自实践才行呀!”)

7.请你也来循循善诱、语重心长地来读一读诗歌吧。

8.评读。

9.背诵。

三、巩固古诗

今天我们把这首《冬夜读书示子聿》学完了,相信你有不小的收获。

(出示)《冬夜读书示子聿》是南宋诗人(  )用自己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他在诗中一共讲了这几个道理:(1)学习知识必须要有(       )、(         )的精神;(2)一个既有(      ),又有(      )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人。

《冬夜读书示子聿》中,赞扬古人刻苦做学问的诗句是(             );说明做学问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是(        )这句诗。

四、拓展延伸

1.除了今天所学到的这首告诉我们做学问的道理的古诗外,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读书、做学问的名言、警句?

2.赠送名言、警句来劝勉同学热爱读书。(写书签、赠书签)

(陶渊明)“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

希望同学们珍惜时光,发愤读书,都能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好少年!

五、布置作业

课外搜集一句你最喜欢的名言、警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勉励自己勤奋读书,长大有所作为!

(板书):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代)陆游

孜孜不倦+持之以恒     做学问

书本知识+实践经验    有学问

⊙目标预设: 篇8

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理解《冬夜读书示子聿》的内涵,联系具体的事例讲出自己的理解。

3、感受古诗文字的精练,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实践的重要性。

冬夜读书示子聿 篇9

前两天有幸去西郊实小听了各位教导的课,感触颇深,真是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这是长期学习和实践的历验,一堂好课能吸引人除了教学设计好,还有就是教师的魅力,这魅力让我们每个老师有了精神的家园,最后,让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回家“修炼”,我想这修炼中包含了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对自己语文专业知识的更高要求,只有不断地修炼自己,才能使自己的知识更丰富,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更精彩。更灵动。下面是《冬夜读书示子聿》的教学设计:

这首诗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在冬天的夜晚读书时生发了感想,以此来教育自己的小儿子子聿,全诗的主要内容是他要求自己的儿子一定要从小开始努力,才能在长大后有所收获,同时他还教育自己的儿子要在学习时不光学习书本知识,还要十分的注意亲身的实践和体验,要在实践中去获得真正的知识和经验。全诗通过文言的形式写出来的,所以教学时应该说和相比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制订教学目标如下: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1个生字“聿”,能解释诗中带点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美,领悟读书要从小开始努力和学习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更要注重实践锻炼的深刻道理。

在教学中,我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完成教学任务:

第一步:课前,我设计了一个复习的过程,让孩子们背诵咏物诗,送别诗,边塞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到今天学的说理诗。

第二步:我设计了指导朗读一个环节,让学生们知道古诗的朗读方法并尽量读好古诗,做到朗读古诗要有节奏。在这一环节让学生们充分地朗读,解决字词的读音。做到正确朗读,把自己定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第三步:引导大家学习理解诗句的意思,先交流预习的成果,然后抓住“示”“遗力”“始”“终”“浅”“绝知”“躬行”等关键词的理解,特别是在学生在理解有困难的时候我就让学生以已知的知识,通过组词,对比找出最佳答案,进而代入诗句来理解,让他们掌握学习理解古诗的一些基本方法,在部分学生能说出诗句的意思以后,我就让学生们充分地说,尽量做到让每个学生都说一下,力求做到全班同学都能够真正理解和说出诗句的意思,为下面的揭示诗的含义做好准备。因为这是十分关键的一步。在交流前一句诗意时,拓展古人做学问不遗余力的事例,在交流第二句诗意时,拓展李时珍做学问把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事例。最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事例谈得越透彻,说明学生真正读懂了古诗。从陆游的诗中学生真正得到了教益。

第四步:过写一写的方法,陆游又会怎样深入浅出地将道理告诉子聿呢,请你来当一次现代陆游,拿起笔,用自己的话接着老师的开头继续往下写吧:儿啊,为父作了一辈子学问,终于明白……通过写让我们的孩子也能够从陆游教育儿子的诗中得到教育。

第五步:拓展了读书与实践相结合的名言,说得实在一点对付考试也能够如鱼得水,很有用,让我们的公开课家常化,让我们的语文公开课既能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发展又能应付考试。

冬夜读书示子聿 篇10

今天我教了陆游的诗《冬夜读书示子聿》。这首诗是诗人陆游在寒冷的冬夜读书,大概读有所感,就将其感受写成这首七言绝句。

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往往把“工夫”写成“功夫”。怎样使学生少出类似的错误呢?在教学时我采取了以错纠错的方式,在把古诗抄写到黑板上去时我故意把“工夫”写成“功夫”,接着叫学生预习,然后请学生看者黑板读古诗,学生立刻发现了错误并指出了错误:“功”写错了应写成“工”,我顺势接受了错误并引导学生辨析“工夫”和“功夫”的区别,使他们明白了“功夫”一般指本领、本事,而“工夫”一般指花的心血和时间等,在《冬夜读书示子聿》这首古诗里用工夫指古人在做学问时花的心血和时间多。我想经过一番“以错纠错”,学生肯定不会再把“工夫”写成“功夫”了。

可是,陆游为什么突然教育儿子如何读书学习呢?以下是摘取一些学生的见解:

1、陆游想到自己就是这样从小饱读诗书,现在才能成为一个诗人、有学问的人,所以,他想把他的经验告诉儿子,让他

2、也许他看见自己的儿子正在认真地研究书本知识,他怕

3、也许陆游小时侯有些贪玩,现在虽然别人都认为他已经是饱学之士,可他总觉得自己还非常浅薄。所以,他想提醒自己的儿子从小就要认真读书,长大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4、也许那个冬夜里陆游在读书时突然碰到一个困惑,他想马上去调查和实践,可是一时没有这个条件,他很难受,于是想到“绝知此事要躬行”,来告诉自己的儿子这个读书的好方法。

本诗可以说是可称之为说理诗,文字意思浅显,但蕴涵如何读书、做学问的深刻道理,真所谓“有境界自成高格”。本课教学难点应是引导学生体会诗中则“少”“老”对比、“知”“行”对比所阐发的道理。

教学中,以关键词句为生发点,激活孩子已有的大量能够佐证这一哲思的知识储备,丰富诗境,加深理解和体验。

一、抓“少”与“老”,体会学习要孜孜不倦。

师:有同学不理解什么叫“无遗力”?谁能说说。

生:把所有精力和心思都用上。

生:不留一点气力,全力以赴。

师:年少时候我们应该怎样无遗力的学习?

生:学习做到孜孜不倦,一丝不苟。

生:非常努力的通宵达旦的去学习。

师:借用成语故事说说,哪些古人学习或作学问是无遗力的?

生:悬梁刺股。

师:“悬梁刺股”描绘了一幅怎样“无遗力”学习的画面?

生:把头发系在梁头上,困了用针扎自己的大腿。

师:这样的学习真是——

(生齐读:无遗力。)

生:匡衡的凿壁借光。

师:匡衡是怎样“无遗力”学习的?

生:没有灯光,在墙壁上凿一个洞,利用邻居家的灯光读书。

师:这种读书精神叫——

(生齐读:无遗力)

本环节教学中,通过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激活,首先是“无遗力”的理解,其次是“哪些古人做学问是这样努力的”,将短短的七各字读厚起来,随之学生的体验也就深刻起来。

二、故事引入,联系生活实际,自悟“知”“行”所阐发的哲理。

我以故事引� 接着让学生谈谈听故事感受:赵括如此精通兵法,为什么会打败仗?学生结合实际纷纷说了自己的思考;有的说实践比书上学习更重要,有的说在实践中通过做才是真正的学习。

这样通过听故事谈感想的教学方式,给孩子一个“躬行”的机会,深刻理解什么叫“躬行”,让孩子在听说实践中潜移默化感悟读书与实践相结合的道理。

最后我以“请你用成语来形容刚才“陆游”在训示他儿子时的态度。”引导学生用循循善诱、 语重心长 、意味深长的语气读诗。

自学古诗,初感诗意。 篇11

1、教师:请同学们自己再读读古诗,看看你能读懂哪些词语的意思,哪些诗句的意思,你还有什么地方读不明白,请在书上打个小问号,然后把你的收获和同桌交流交流。

2、学生自学,并和同桌交流。

⊙设计理念: 篇12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本课的教学内容也是要着重让学生认识实践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预设时增加了两次联想,让学生联系自己所学到的大量历史故事、成语、名言等进行交流,既复习了旧知,锻炼了学生的说话表达能力和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又不至于让无遗力、老始成这两个教学重难点流于空洞的说教,因为有了以具体的事例为依托,教学中学生均能建立起丰富、具体、生动的形象来,较好地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问题。

2、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语文课程标准》)本教学设计中除了注重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说说诗意之外,还增加了一个巩固性的练习:根据提供的材料,完善小剧本。这样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说与写相配套,能使学生较好地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又复习了本册教科书第二单元中关于剧本的知识。

3、作业的设计,既尊重学生的个性(分必选与自选题),又加强了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制作作家小卡片)或读写结合的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