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说课稿(精选7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思想品德说课稿(精选7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思想品德说课稿 篇1
一、说教学理论和设计理念
★教学理论基础
以新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为指导,根据研究性学习理论和多元智力理论,采用问题情境教学模式来组织本节课的教学。
★设计理念
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和知识的构建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养成良好的品德意识和行为习惯。
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教学过程:是一个学生感悟、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过程。
《每个人的责任》是教科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六课《公共利益的维护》的第二框。本框题的主要内容为“履行分内职责”和“公共生活中的社会责任”两部分。这些内容是对七年级《共同责任》和《走近社区》更深层面的展开和深化,也是本单元对学生进行公德意识和责任感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材中处于重要的地位。
二、说教材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激发学生主人翁意识,形成公德意识,学会自觉、主动地维护公共利益,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社会生活规范,懂得不同的社会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
2、能力目标:
3、态度、情感、价值观:
掌握基本的社会生活规范,学会主动地承担应有的责任。
从学生的思想表现看,不少学生有自我中心的倾向。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应有公德意识,遵守社会规则。
◆确定依据:
在我国,部分公民缺乏公德意识
◆教学难点:
中学生要有爱心和服务社会的意愿,主动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
◆确定依据:
八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懂得社会组织在维护公共利益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八年级的学生由于受年龄的限制,容易产生误解,往往认为维护公共利益是政府的事,与自己无关。因此,本课着重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公益意识,强化“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
三、说学生
3、根据本框的重点和难点,联系学生的实际。要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创设帖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讨,使学生认识得以提高从而升华教学。
四、说教法
教学方法:
借助多媒体的教学手段,采用创设情的教学模式,以活动为主线.我主要运用以下的教学方法:问题情境教学法、自主探究法、辨论法。
确定依据:
1、《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核心理念是: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
2、研究性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协作探讨而实现知识的建构过程。
在指导学生学法方面,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方法:对比归纳法、总结反思法、辨论法、自主探究法。
五、说学法
通过多媒体课件,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缩短理论与现实的距离,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六、说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
利用网络资源,制作多媒体课件,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以期实现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机整合。
确定依据: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1分钟
课前准备教学过程
设计依据
教学过程(40分钟)
环节
把全班同学分为两个小组布置他们搜集素材。
七、说教学过程
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倡导自主探究学习,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用以下图片导入
通过创设生活中的情境,唤起学生的生活记忆,拓展教材和学生生活经验。
新课教学37分钟
环节
1、创设学生实际生活中出现的事例,引导学生关注自己身边的事,以纠正自己平时中的不足之处。
2、采用多元智力理论,组织学生进行辨论,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提供给学生展示个性的平台,使他们懂得每个人应忠于职守,做负责任的社会成员。
设计依据
这一教学过程分为两目进行,关于第一目“履行分内职责”:知识目标7分钟
设计思路:
【创设情境】小强和小志是今天的值日生,到了放晚学时,他俩为了看正在热播的足球比赛,没有打扫教室的清洁卫生就跑了。然后把学生分为正反两个小组,组织学生进行辨论:小强和小志该不该这样做?
【过程指导】
第一步、正、反两个小组的同学先与同组同学交流。
第二步、师生共同分析和点评各组所陈述的理由。选出最佳的辩手
第三步、教师总结、点拨。
【师生小结本知识点】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承担特定的社会角色,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关于第二目“公共生活中的社会责任”教学设计
本部分分为三点进行教学
1.在公共生活中形成公德意识,遵守社会规范
(教学重点)12分钟
突破这一重点的思路:
【过程指导】
第一步:请各小组代表展示搜集到的文明或不文明行为素材
第二步:介绍完后由学生谈谈个人的感受
第三步:对表现突出的小组予以表扬,同时鼓励其他同学今后主动参与
【师生小结本知识点】
A、现代社会是个讲规则的社会
B、社会公德是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遵守的最简单,最起码的行为准则。
1、由学生把自己搜集到的成果展示,比教师给他们设定的情境更让他们有所感触。
2通过对比,使学生懂得无规矩不成方圆,懂得遵守社会规则的必要性,从而强化了学生的公德意识,突破了重点
【分享成果】
关怀他人,心系社会
(教学难点)9分钟
突破这一难点的思路:
【渲染气氛】:播放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中“微尘”的片断。
【提出问题】短片中最打动你的地方是什么?你了解身边还哪些自愿者的活动?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
【各抒己见】
【师生小结知识点】应关怀他人,心系社会,这是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力量之源
1、结合时政热点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
2、以研究学习理论为指导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的思维在相互碰撞中升华。
3、“中学生要养成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教学设计(教学难点)9分钟
教学思路:
【实话实说】在生活中,你参加过哪些公益活动?
【师生小结本知识点】中学生可以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服务社会。
以学生生活感知为前提,精心组织学生“实话实说”,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辩能力。同时让学生在“实话实说”中反思自己的行为,培养学生直面现实态度。
【情感行动升华】为号召周围的同学一起积极参与青年志愿者活动,请你设计公益宣传标语。
设计依据:为学生展示自我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平台,体现了智力多元化的理论。
随堂练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在维护公共利益方面,你还有哪些方面仍需改进的?
让学生总结回顾学习的内容,进一步梳理知识,巩固知识,使学生养成自我评价的良好习惯,反思导行
课后拓展练习
【出谋划策】
请你以敏慧的眼光观察自己生活的社区,就社区在开展城乡清洁工程中,还存在的问题出谋划策。
把学生分为四个小组:一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二组为绿化带设计警示牌;三组拟一份倡议书;
四组拟一份手抄报计划书,为社区中做出贡献的人写赞歌。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励学生积极地投身到社会公益事业中,将对他人和对社会的爱落实到具体的行动,深化本节课的主题,延伸到课外。
总结语1分钟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知名或不知名的人为我们提供了方便,让我们带着微笑和爱心去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知名或不知名的人吧!
播放《爱的奉献》
歌曲《爱的奉献》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每个人的责任
履行分内职责
公共生活中
的社会责任
1、形成公德意识,遵守社会规范。
2、关怀他人,心系社会
3、中学生要有奉献精神,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板书采用图解式直观性与系统性相结合,条理清晰,使人一目了然。
八、说板书设计
九、说教学效果预测
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活动为主线,采用创设情境教学法,以学生辩论、自主探讨交流等方法来培养训练学生的责任意识。同时,在讨论和辩论中培养学生的胆量,使学生在师生、生生互动体验中提高了自身的道德修养,内化自己的行动,达到教学目的。
思想品德说课稿 篇2
各位领导、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框题是:文化与经济、政治。
那接下来我就对本课进行分析与说明。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文化与经济、政治》是人教版教材高二政治必修3第一单元第二个框题。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文化的含义,初步体味了文化的魅力,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因此,本框题在文化生活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学好这个框题为学好以后的知识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本课的学习,是学生对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晰明白,对以后分析文化生活更全面更准确,增强学生的辩证分析能力。而且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明白掌握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以使其更加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做贡献。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和相互交融的关系,以及文化在国家综合国力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辩证分析能力。
(2)能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来说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交融。
(3)能够领会文化已成为各国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懂得各国要不断加强文化建设与发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课堂学生列举各种文化活动以及直接参与文化生活,对这些文化活动的分析研究,让学生课后收集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数据资料,使学生掌握分析材料、综合比较、实践参与、收集整理资料的过程、方法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文化竞争的意识。
(2)树立保护中华民族文化的意识。
(三)说教学重点与难点及依据
本着高中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是本课的重点。
确立依据是:本课的主要内容就是讲文化与经济政治间的关系,只有明白了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理解它们是如何相互促进相互交融,才能掌握文化在国家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地位,才能促使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文化知识,弘扬民族文化,进而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而且这也是使学生以后更好地理解文化生活的必由之路。
2、教学难点: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是本课的难点。
确立依据:首先是这里会涉及到书上没有介绍到的而且有较难理解的几个新概念,即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而且在现在非常开放、信息化的时代,各国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多种多样,学生是这一交流中比较活跃的主体,让学生很容易忽视文化渗透,文化侵略这个问题。再次,我们通常将中和国力竞争都偏重于经济和军事方面的实力,很难理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而且这一般也很难与我们普通民众学生发生直接的利益关系,导致人们也一直较忽视它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及作用。因此,要讲清楚这两问题,是学生信服所讲道理将会有一定的难度。
(四)说课时安排及教具准备
1、本课我打算用一个课时来讲完这里的内容,因为,根据整个教学进程的安排,和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和身心发展特征,一个课时下来学生还是能够很好的掌握本课知识的。
2、在本课中,我将拟用两个教具,资料卡片和视频资料,以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使教学能达到更好效果。
二、说学情
本班学生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了,学习能力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高一学生要强一点,因为经过一年多的高中学习生活,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和适应高中知识的方法,所以教起来还是能够比较顺利的,不需要太多的担心。但是,出于这个阶段的学生很容易急功近利,没有耐心,不能持久的听一节课,容易注意力涣散,效果不是很佳。所以我在教授新课时须得耐心,不能急躁。
三、说教法及依据
我们都知道政治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我校高二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学生的心理状况。
当然教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
基于本框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一)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二)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三)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举例说明法:通过教师和学生自己举例来论证所学知识,既增添了趣味性,又是学生更易理解掌握知识。
由于本框题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并例举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有关的经济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框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四、说学法及依据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而且教学还是“育人”的艺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注重每个学生的培养和思想觉悟的提高,反映在课堂上就是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学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五、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本课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新课导入(3—5分钟)
首先复习旧课,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然后带领学生一起回顾近几年我们国家举行的大型活动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来引出本课要讲知识。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讲授新课(30——35分钟)
1、讲授重点:即就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我首先带领学生分析课本上的活动探究,通过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活动,对对其进行归类为文化活动、经济活动、政治活动,从而导出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经济、政治和文化。然后通过展示一些图片资料,举例说明,综合探究,得出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决定,又反作用于政治和经济。这个问题是本课重点,因此,同时我又启发学生自主提问,积极思考,发现问题,分组讨论不同文化对经济和政治不同影响和作用,分析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学的主体作用。
2、讲授和突破难点: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首先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放一个关于2011年第七届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的资讯视频,给出一些与要讲知识有关的问题,这样既能让学生放松一下紧绷的疲惫神经,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政治,关心国家发展,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去看视频,得出将要讲的知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联系越来越紧密,在新时代中不断呈现出新的特点而且日益显著。由于这是本课的一个难点,我会引导学生积极举生活中的事例,来说明问题,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充分理解这一知识,让学生明白文化与经济的精密联系,要大力培养高素质人才,发展教育事业,以使更好的参与国家事务管理,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文化强国。
(2)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的地位及作用。先让学生列举出一些他们所知道的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然后教师再来补充。列举事例说明文化在综合国力中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然后通过举些当前的时事政治,及当下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来说明我国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在这点上,同时能鼓励学生关注国家发展与民族振兴,努力学好知识,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三)课堂小结及课后作业布置(5—10分钟)
1、课堂小结:通过简单快速地梳理一下本堂课所学知识,可以让学生思路更加清晰,巩固所学知识,进而深化认识;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
2、作业布置:通过不值一两个思考题给学生课后思考分析,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知识,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也能锻炼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知识运用的能力。
六、说板书设计
我将我的板书设计已经在说教学过程中写好了,如黑板所示。这种大纲式的板书清晰明了,使学生能更加明白本框知识的结构思路及联系,更易于学生消化知识。
七、说教后反思
该堂课总体上讲得还行,把知识讲得较清楚,而且帮学生补充了较多知识点。同时突出了重难点,使学生能更好的把握本课知识。但是上课所举事例较多缺乏趣味性,很难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学习缺乏激情,导致教学效果不是很好,学生学习效率不高。所以,以后要多收集些比较有趣味性的事例和材料,促进教学发展。
思想品德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爱国主义是做人之本,立国之本。加里宁说:“对儿童的爱国主义教育,需从深入认识自己的祖国开始。在小学阶段,就要唤起儿童对祖国真挚的爱”。怀着神圣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我精心设计了一堂综合实践活动。
这次活动,绝大多数的孩子来自农村,根据农村孩子平时生活视野较窄,但渴求知识、学习热情高;有表现*,但表现能力不强的特点,我力求程度的体现生活的气息,把“祖国”这一抽象的概念赋予为丰富多彩的感性形象,让儿童初步了解祖国的知识,感受到祖国的壮美伟大,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发展儿童收集信息、资料,有意识的表现自己的能力。培养儿童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与审美情趣。根据本课的实际情况,我把这一活动主题的重点、难点定点为:初步了解祖国的知识,感受祖国的壮美与伟大,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二、说教法
本课以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通过各种课程资源的整合和利用,通过录像演示、游戏体验、实物展示、资料比较、音乐渲染等,以形象直观、生动活泼的形式向孩子揭示祖国的魅力,让学生懂得热爱祖国。
三、说学法
根据“用儿童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儿童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用儿童自己的方式研究世界”设计思想。在活动时采取分小组表演、讨论、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体验,体会祖国的伟大与壮美。
四、说教学过程
紧扣主题目标,我整合出这节课的一条主线,即五大板块:听歌曲,导入课堂——找中国版图,认识祖国——小眼睛看大中国,感受祖国伟大——课内活动:我们都爱大中国——课外延伸:可爱的长沙。这五个板块循序渐进,层层展开。
活动准备:
活动即将开始,上课前,我和孩子们一起从生活中收集信息,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准备包括以下方面:
老师准备:课件,地球仪,中国地图。
学生准备:自己收集的祖国风景名胜的资料、图片、照片、旅游纪念品,名人的图片,故事。
板块一:听歌曲,导入课堂
当孩子们满载收集的欣喜步入课堂,我播放了一首歌颂祖国的儿歌《中国中国,我爱你》,接着富于激情的导入:小朋友们,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我们出生在中国,祖祖辈辈都生活在中国,中国就是我们的祖国,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今天,让我们一起了解可爱的祖国妈妈。
音乐是最富有感染力的,孩子们一下子被吸引了,课伊始,情也生,创造了良好的。教学开端。接着,我顺势引导下一活动:找中国。
板块2:找中国
地球仪,圆又圆,拨一拨,转一转,小朋友们,睁大眼睛仔细找,我们的祖国在哪里呢?我用儿歌启迪孩子们,让每组从地球仪上寻找中国的版图,“谁能告诉老师,你是怎么找到祖国的?”学生立即争先恐后,充分利用了自己的经验,“我看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几个字”“因为我们的祖国形状就像一只大公鸡!”教师也把中国版图贴在了黑板上,接着,渗透祖国首都是北京,祖国生日是十月一日,祖国面积约有96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三等知识点,孩子们的爱国情感正萌发出纯真的小嫩芽。
板块3:小眼睛看大中国,感受祖国伟大
我们的祖国真可爱,小眼睛看大中国,你们能把自己的了解介绍给大家吗?”进入板块三,我先让孩子们走进《祖国风光》,通过欣赏一组祖国各地有代表性的景观图,感受祖国风景壮美,历史悠久,一个个鲜活情景展示给学生,孩子们专心观看,认真静听,小脸露出了骄傲的笑容,这笑容是对祖国的认可,这笑容是对祖国骄傲的表达,他们惊讶道:”祖国怎么会有这么美丽的地方!”祖国真了不起!”
学生讲完之后,我又引导孩子们采取贴、挂、放的形式展示自己收集的东西。展示板上琳琅满目::国宝大熊猫,中国结,陶瓷,苏州刺绣,海南椰雕等。丰富的物品,骄傲的体验,孩子们再看一看,说一说,一番畅谈后,祖国的伟大,祖国的壮美怎能不让每个中华孩子感到自豪呢?”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英杰辈出,有许多了不起的中国人,你们都知道哪些中国名人呢?”于是,我们又打开名人像册,各组比赛讲名人故事,孔子,,袁隆平,杨利伟,雷锋,一个又一个响亮的名字,一则又一则动人的故事,连二年级的孩子也脱口而出,他们骄傲极了:”中国人真了不起!”“我是中国人,真好!”我又因势利导,扩宽主题,”你们还知道祖国的哪些地方值得我们骄傲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兴致盎然,小组立即讨论交流,争相上台,遇到合适的材料,师生之间还可以相互补充交流。人人参与,个个有收获,在这样的欣赏,讲述和倾听中,孩子们的心理,情感,思维,智慧与行为尽情张扬,我也较好的突破了活动的重点,难点,实现了主题目标。
板块4:课内活动:我们都爱大中国
当祖国的魅力深深地融入孩子们的心灵。顺着这股难捺的激情,我们进入板块四:课内活动:我们都爱大中国。小朋友们,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祖国妈妈的爱吧!各组迅速行动起来,让心中的爱化为翩翩的舞蹈,深情的歌声,美丽的图画,优美的小诗。丰富的演绎形式活跃了课堂气氛,再次形成了活动的*。师生更在欣赏中得到了情感的熏陶,品德的升华。
板块5:课外延伸:可爱的长沙
课堂就要结束了,我再次鼓励孩子们去寻找家乡的美,体会祖国的可爱无限,魅力无穷: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发现祖国妈妈真美,真可爱,我们生活的城市长沙,更是我们大家的家,长沙近几年发生巨大变化。今年,全市人民也积极行动起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城市焕发出新的光彩,周末,请小朋友和家长一起去长沙的大街小巷转一转,把你看到的长沙的变化记录下来,或用照相机拍下来。下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可爱的长沙》!
我的说课就要结束了,老师们,新课程改革走过一春又一春,我们深切的感受到理念不同,效果迥异。沐浴着20xx年的春风,让我们继续努力:让可爱的祖国深深扎根在孩子们的心田,让课改理念如鲜活的甜水滋润你我,让我们共同呵护成长思想的土壤!
思想品德说课稿 篇4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陕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十一课《竞争与合作》,它分为“竞争合作谋发展”和“提高竞争意识,培养合作品质”两目。第一目主要说明竞争与合作是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必然现象,竞争之中有合作,合作之中有竞争。第二目主要说明我们要增强自己的竞争意识和合作品质,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在竞争培养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好品质。现在我来说的是第一目“竞争合作谋发展”的第一、二环节内容。
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来介绍“我是怎样设计这一课时教学的”,以及“为什么这样设计”。
一、教材分析
根据《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本要求,遵循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回归生活的基本理念,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树立竞争与合作意识。
2、能力方面:培养辨证地认识竞争的能力。
3、知识方面:知道竞争与合作是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必然现象。懂得竞争既有积极作用,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竞争
二、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1、教材资源: 陕版教材注重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基础,列举的例子也多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使用教材中的一些例子在教学中是很有效的。
2、学生资源:学生的日常活动、游戏、兴趣、现有的认知水平和差异性都是很好的课程资源。
3、教师资源:
教师本身也是很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可以通过多阅读多浏览相关知识,并以故事或新闻播报的形式讲给学生听,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活”起来,同时也能营造了师生平等、互动、和谐的教学氛围。
三、教法学法
1、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课教学过程以教师创新情景、设置问题、师生共同探究作为基本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引导者、参与者和组织者,营造民主、开放、活儿不乱、严而有度的教学空间。
2、角色体验法:
通过教材提供的图片等情景,让学生深入其中,使他们在不同的角色中去体会竞争与合作的重要性,它是谁也回避不了,谁也不能回避。
3、课内合作探究法
用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当遇到竞争时,要学会合作知道竞争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亲近社会、明辨是非、做正值的人方能适应社会。下面,请大家想一想,中国女排的夺冠是竞争的'结果还是合作的结果?还是其它的原因?(学生回答)通过师生讨论得出:中国女排的夺冠是竞争和合作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她们在竞争中相互合作,同时在合作中展开与他国的竞争,因此她们的胜利正是竞争与合作共同作用的结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一课竞争与合作,请学生朗读教材28页的导语,师板书第十一课课题。
其实,竞争与合作就像一对孪生兄弟,忙碌在大千世界,我们每个人既离不开竞争,也离不开合作,这就是本堂课将要学习探讨的内容。学生朗读引言师板书第一目的课题:竞争合作谋发展(上)
(二)新授:
1、下面请同学们带着两个问题自学本目的第一环节并填写教材的相关内容。
(师板书)①为什么说竞争与合作是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必然现象?
②竞争与合作表现在哪些方面?
(过渡)我们可以看到:竞争与合作都是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必然现象,它们广泛地存在于个人、团体和国家之间。那么我们应当怎样看待社会生活中的竞争与合作呢?
2、下面我们共同学习本目第二环节内容
师板书问题:怎样正确认识竞争?
先看一篇《鲇鱼效应》的故事
很久以前,挪威人从深海捕捞的沙丁鱼总是不能活着上岸,因而价钱较低,后来人们发现,鲇鱼是沙丁鱼的天敌,于是在鱼槽里同时放进鲇鱼,捕捞的沙丁鱼在鲇鱼觅食的追逐下,沙丁鱼拼命游动,这就激发了其体内的活力,从而活了下来。
听了这个故事对我们有何启示呢?
沙丁鱼面对你死我活的激烈竞争时,拼命地游动激发了体内的活力,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潜能,从而活着上岸。这就说明竞争能激发一个人内在的潜能。师板书第一点知识
a.竞争能激发一个人的潜能
3、生自学教材第二环节第二个问题得出(师板书)
b.竞争也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4、共同学习第二环节第三个问题 竞争既能产生积极的作用,又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生自学教材上胆小的琳琳因学习压力大而产生癔症的例子中得出:面对学习压力,我们要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对学习中的每次考试既不能过渡紧张,也不能放弃,而要正确客观的看待竞争。
5、填写教材32页上你的建议栏目。
(三)本课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竞争与合作是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必然现象,谁也不能回避,谁也回避不了。同时,我们还懂得了竞争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都有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应当树立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发挥自己的潜能,正确客观的对待人生中的每一次竞争。
(四)作业:
1、为什么说竞争与合作是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必然现象?
2、竞争与合作表现在哪些方面?
3、怎样正确地对待竞争?
五、板书设计
(一)竞争与合作是 ①不同个人间的竞争与合作如学习中、招聘中
1竞争 社会生活中必然 ②不同集体间的竞争与合作如班级间企业间、
第十一课 合作 存在的现象 ③不同国家间的竞争与合作如各国间的经济文竞争与合作 谋发 化等
展 ①竞争能激发一个人的潜力如同学间的学习体育项目的比赛等
(二)正确认识竞争 ②竞争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如企业间、国家间
③竞争既能产生积极作用又能产生负面影响如学
习压力过大P31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立足于学生的活动过程、引导思考、理解知识、形成能力。同时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互助学习的过程,切身体验到竞争与合作是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必然现象,谁也不能回避,谁也回避不了。同时,我们还懂得了竞争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都有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应当树立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发挥自己的潜能,正确客观的对待人生中的每一次竞争。
说教法 篇5
六、说学法
思想政治课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
第一单元“塑造自我”强调了做人的基本道德原则和心理素质,本单元开始介绍待人的基本道德原则。而诚信既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也是人们彼此交往时最重要的品德。因此,学习本课,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延续,也是对在复杂的社会中怎样待人所作的铺垫。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及本课自身在教材中的地位,本课主要的教学目标是:
(1)、懂得诚实的要求和重要性。
(2)、懂得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最重要的交往品德。
(3)、知道谎言的危害,懂得重视承诺。
3、教学重点:诚实的要求和重要性。
八年级学生对诚实有基本的认识,能够判断对什么是诚实行为,什么是不诚实行为,对诚实的行为能做出肯定的评价,对不诚实的行为能做出否定的评价,但由于生活阅历简单,他们对诚实的重要性仍缺乏深刻的认识。因此,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诚实、理解诚实就显得尤为重要。
4、教学难点:谎言的危害
当今社会风气不正,使得“老实人吃亏”、“不说谎办不成大事”等不道德观念流行,给学生树立诚信观念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而且有时,不诚信的行为可能会带来利益的获得或可以逃避惩罚,如诚实的承认错误受到惩罚,而撒谎却逃脱了惩罚,这些情形使学生对认识谎言的危害产生了困难。
二、说教法
为了达到既定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拟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角色扮演法。运用角色扮演,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感性认识。
2、活动法。通过活动,引发学生思考,反省自我,在矛盾中做出选择。
3、讨论归纳法。通过讨论归纳,形成正确舆论导向,进一步强化道德认知。
三、说学法
诚信的品质是在日常生活中长期培养起来的,不是一两天的教育就能完成。要让学生对自己的诚信行为与观念作出正确的自我评价,强化诚信意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活动法、自评法、小组评价法、个案分析法等提高对诚信道德的认知,进而自觉做一名诚信的人。
四、说程序
〈导入新课〉小品表演:〈〈诚信摆渡人〉〉
小品中的做船人首先抛开了“诚信”这一行囊,随即失去了更多。所以,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不管遇到什么风浪,我们都不能丢弃的是什么?
学生:是诚信。
教师:那么,什么是诚信呢?
〈讲授新课〉
请学生阅读课本P30的图文,思考:
你同意课本中的点评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略)
依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指出:诚指的是诚实、真诚,信指的是信守诺言。
(多媒体显示):说一说你的真心话。
①昨晚忘记做作业了,早上组长收作业时,你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帮妈妈洗衣服,发现口袋有50元钱,你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你发现地上有一部手机,周围又没有人,你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这次考试不及格,回家可能会挨骂,你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你约了朋友,妈妈却说要带你去玩,你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学生的说的情况,教师灵活组织语言,引出“怎样做才是诚实?”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由各组派代表发言。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
一、诚实的要求
⒈实事求是,表里如一
⒉不自欺,内心坦坦荡荡
⒊言行一致,践行诺言
有的同学可能会提出疑问:在我们的生活中,不诚实的人比诚实的人得到的利益更多。这是怎么回事,我们要怎么办呢?
请学生家长讲〈〈一个关于诚实的故事〉〉,提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
教师与学生共同指出:诚实对我们有着长远的好处。
分析
二、诚实的重要性
1、只有在一颗诚实的心中才能够生长出善良、正直、勇敢、谦逊;
2、只有一个诚实的人才能信守诺言,履行约定,获得他人的信任与尊重;
3、只有诚实守信,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牢靠的事业基础,取得坚实的人生业绩;
4、只有人人诚实守信,社会秩序才能有条不紊,文明进步才有可能
(童话剧赏析)《狼来了》
面对牧童的哭喊,农民伯伯无动于衷,这一切都是谁造成的?
学生:是牧童自己。
分析
三、撒谎的危害
撒谎带来的暂时利益污染了人格,造成了心灵的晦暗,谎言败露的同时是信用的丧失,友谊的毁坏。人一旦撒谎成性,最终将遭到朋友和社会的唾弃。
(漫画赏析)《失去诚信》、《谎言》
这两幅漫画告诉我什么道理?
我们要学会诚实做人,讲究信守诺言。对已经作出的承诺,就应该兑现。没有能力做的、不打算做的、不应该做的事情,决不能去承诺。
<课堂小结>经过大家的共同探讨,我们懂得了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美好道德的核心,是各种良好品格的基础。要学会诚实做人,还要讲究信用。诚实是守信的基础,守信则是诚实的外现。那么,我们是不是一个诚信的人呢?我们该怎样提高自己的诚信度?请大家先来做一下小测试,然后讨论。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做一个简单的概括(提高诚信度10招)。
最后,请大家欣赏诗朗诵《感悟诚信》。
思想品德说课稿 篇7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自我保护》。近年来,青少年被伤害的事件屡屡发生,尽管家庭、学校、社会、司法为青少年提供了有力的保护,但这些不能完全防止对未成年人侵害行为的发生,我们学校就有这样的例子:在1月14日至16日期间,一伙社会青年连续到我校附近的公交车站、周边道路上抢劫我校多名学生的e通卡、MP3等财物,并殴打一名学生致重伤,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案件最终破了但查案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许多同学当这几个社会青年殴打和抢劫同学钱财时,有同学目击了但是却没有及时向老师报告或向公安局报案;当这伙人第二天继续作案时,第一天受害同学看见了,但仍没作出反映,甚至有一位同学是我们取回被抢劫东西在组织学生认领时,才发现他也是受害者之一。案件引起我深深的反思:导致悲剧多次上演的原因是什么?归根结底是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不足,没有掌握自我保护方法和技巧导致的。我想要是这些学生能正确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或许这种悲剧就减少甚至不会发生,本课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以人为本,联系实际,注重实践”是本课秉承的教学理念,。下面我就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本节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七年级下学期的教学结构主线是“珍爱生命,健康成长”。《自我保护》是其中第七单元《法律护我》第三节的第一个框题,是“健康成长”这条主线中一重要板块,是第七单元《法律护我》乃是法律常识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重点难点和精华所在。
2、教学目标
对本课课标的要求:“体会自我保护重要性和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并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预设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它包含了二个层次,即体会自我保护的重要性,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并在这一基础上掌握一些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学生受到一定程度的自我保护能力方法的训练,逐步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掌握自我保护的本领,充分认识自我保护的重要意义。达到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的作用。
3、教学重、难点。
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特点,预设“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因为它是这一章的主干知识,也是本节其他知识的探究基础,从学生的心理学习自我保护要根据“学习对生活和生产有用的知识”的课改理念,只有掌握这一知识学生才能“学以致用”,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预期的教学难点确定为“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提高青少年自我保护能力”。这一问题综合性强,七年级学生由于生理、心理都不够成熟,往往对不法侵害的认识不足,在日常行为中,缺乏对自我保护重要性的认识,缺乏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所以将这一知识暂定为本课的学习难点。
4、教材处理:指导思想是“源于课本,高于课本;贴近生活,情感体验;理论联系实际;兼顾创新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5、资源利用:教材本身及学校内鲜活例子,学生收集的材料兼收并蓄,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共同分享。
二、说教法和学法
1、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处在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其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联系前后知识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考虑问题还不够全面,他们既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帮助,又具备一定独立性,但受外界环境所左右。受到侵害时,有的胆小怕事,不知所措;有的则冲动行事,不计后果。由于过去所进行的法制教育多为“遵守型”或“限制型”,即要求学生要如何遵守法律,不做违法犯罪的事,所以他们中许多不知道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在本课中应注意培养学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方法和技巧以及正确分析问题,冷静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法:“四环节活动教学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便于保存,而且容易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去。因此,在本课的设计中,我将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重组,将“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调到前面先学,一是有利于与导入课堂中的知识相衔接,二是有利于为后面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习作铺垫。同时,以小品案例教学的形式,进行师生共同探究,随后,让学生全员参与自己探究,有利于培养了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多媒体显示)
第一环节:我来当编剧 (自主活动,引起兴趣)
第二环节:我是安全员 (自主探究,人人动手)
第三环节:我是小警察 (自救互助,尝试解决问题)
第四环节:我是小法官 (归纳梳理,复习巩固)
3、说学法:
本课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教师主要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全员参与,达到自主建构知识的目的。因此,采用学法主要有“角色扮演法”、“自主合作探究法”、“课堂讨论法”、“启发谈话归纳法”等等
角色扮演法:新课程理念强调“学习要联系学生已有经验”。组织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进入解决实际问题情境。在学习“自我保护方法”时,学生以编剧身份,就遇到歹徒敲诈勒索时我该怎么办理这一问题展开(辩论)表演,使学生进入解决实际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
自主合作探究法;建构主义的核心理念之一:学习是由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的过程;让学生在课前动手收集材料:我们身边的安全隐患并归纳整理出几个类型(如在家庭中、在学校中等);(搜集、记录资料的过程就是很好的学习过程。通过此类活动,可培养学生初步学会用自身的知识去寻找发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培养调查能力。使全体学生都能“动起来”,参与到课前的学习准备中去。提高对本课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讨论:归纳总结出一些学生容易碰见的安全隐患,补充老师给出的不完整的答案;让学生联系实际地大胆想象,建言献策例举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学生逐步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培养学生勤思考、好动手的习惯。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讨论法:重点知识“自我保护的方法”的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可以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充分发挥和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更为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想方设法去探究,适应了现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精神,同时在课堂讨论和归纳中会发现很多对问题的不同看法,不同观点,再加之正确引导即是学生思维的闪光点。
启发谈话归纳法:重(难)点知识“自我保护的技巧”的教学中,在学生课堂讨论和提问学生的教学情境中,适时地加以归纳,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性认识,逐步形成探究问题的能力。
4、教学准备:提前布置学生收集我们身边安全隐患、排练小品,小品表演采用人生AB剧的形式。
三、说教学程序
第一环节:我来当编剧(自主活动,引起兴趣)
杜威说:“教学的艺术就在于能够创设恰当的情景”。从生活实际出发,导入新课,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求知欲,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出示20xx年1月22日《厦门晚报》中一则《一伙小青年在槟榔中学附近专抢学生 威胁不许报警》新闻请大家换位思考:“如果我遇到这种情况,我要怎么办?”。(目的在将新闻与预先排练的小品结合,让学生分析这种情况产生原因,引起思考。)紧接着我请课前排练过小品《小浩怎么办?》的同学上场,调动课堂气氛,这时候让学生预设场景,每个同学可以将自己预设的场景(如:①直接反抗②求助路过大人③逃跑等)放入小品中,得到不同的结果,这样能让学生结合场景丰富认识,使自己在这样的情感体验中加深对知识的感悟、理解。
在这里,我采用“主动+合作”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了思想品德教师“如何领”、“把学生领到什么地方”的主体作用,当你把他们领到适当的地方之后,那就要把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起来、发挥出来,师生共为主体,双向和谐活动的过程
第二环节:我是安全员(自主探究,人人动手)
在新的教学理念中,提倡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和谐共存。在教学中,平等参与教学活动,是新型师生关系的体现。在这个环节中,我充分围绕“生活是课堂教学的基础”这一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主动参与意识。在课前布置预习作业时,我让学生去发现我们身边的安全隐患,找找有哪些隐患直接危害我们的健康,看看谁找的多,谁就是合格的安全员。在讲授时,我先抽查了学生的调查结果,让他们积极发言,相互补充。通过这个环节,给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主动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自己体验,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调查能力,也能告诉学生,找到这么多不安全因素,因此,我要提高自己的自我保护意识(将自我保护意识点到)。
同时,我将学生回答快速统计在黑板上来说明我们身边存在许多安全隐患,但是我们不要害怕,因为我们更应该体会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同时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将我们身边安全隐患分为几个类型(如学校、家庭、周边环境等)为第三环节的教学开展打下伏笔。
第三环节:我是小警察(自救互助,尝试解决问题)
建构主义者认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学过程是依据产生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但是解决问题必须重新回到学生。
这一环节是本课教学重点难点所在,在这个环节中,我趁热打铁,在上一个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出具我们身边一些常有安全隐患,如在学校中参加体育运动、在家庭里要注意防火、使用煤气等要如何注意安全,注意,在这里只是个案一个一个案例进行讨论)面对我们身边的安全隐患的时候,我有哪些好办法?让学生分组交流,畅所欲言,找出他们所用的方法。然后老师再进一步进行总结,巩固知识,使学生透彻掌握。通过这一环节的活动,运用身边鲜活素材,使学生得到切合实际的引导,从学生不同的方法中发现学生思想上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并加以正确引导。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分析、归纳、总结问题能力得到了提高,增强学生自我保护的自信心。
第四环节:我是小法官(归纳梳理,复习巩固)
建构主义的核心理念之一:知识是建构的,而不是接受的。学习是由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的过程。
根据这一理念,我先向学生出具几个案例的视频,每观看一个案例,我就让学生结合课本和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通过这一环节,学生自我归纳总结本课知识,“润物细无声”地对本课知识进行了复习巩固。依照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激发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归纳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教学效果的情感升华。
最后课堂小结。请学生做课堂小结,目的: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另一方面能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教学反馈。教师小结使知识系统化。
(以上环节时间安排只是预设,可根据学生学习活动的实际情况需要来作相应的调整。如果出现课堂效果好的环节,可以顺势引导,让开放式课堂渐入佳境。)
四、教学效果预估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预计学生一定能把握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学会有用的自我保护知识,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能掌握自我保护技巧。并在学习逐步提高自主搜集信息的能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从而激发起新的学习动力。
各位评委、老师!以上是我对《自我保护》一课的说课材料,我知道还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敬请各位领导、老师多多指教,我相信在您们的关怀和指导下,我会不断的进步,不断的提高的。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