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小学教案 > 四年级教案 >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优秀24篇正文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优秀24篇》

时间: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1

课时目标:

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6段。

潜力目标: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好处,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好处,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范读第二自然段。

2、这一天的虎门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3、学生交流,相机指导读好词语,理解词语,体会那一天的热闹、场面的隆重,景色的壮丽。

4、小结段意:第二自然段向我们描述了1839年6月3日的虎门不寻常的场面,暗示了重大的历史事件即将发生。接下来,我们该怎样来读好第二自然段呢?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投影图片,导读第一、二句

2、工人们是怎样销烟的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然后画出描述销烟过程的语句

3、学生自读自划。

(1)(指读)

(2)出示:只见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双脚的民工,先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撒下了盐巴,再把收缴来的***抛入池内,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倒下去。顿时,销烟池里像开了锅一样,“咕嘟咕嘟”直冒泡,散发出股股难闻的气味。

(3)销烟分几步完成?哪三步?

4、请大家看看图画,再读读这句话,想想这些民工是怀着怎样的情绪来做这些动作的呢?

四、导读第四自然段

1、看到害人的***被销毁了,在观看的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有什么反映呢?

2、你能想象当时的场面是怎样的呢?在旁边观看的外国商人目睹了这个壮观的销烟场面,他们又会有什么感想呢?

3、是啊!这些***商都是惟利是图的资本家、不择手段的侵略者。他们打着平等经商的旗号,把无数的***运到中国,牟取暴利,他们想让我们中国 林则徐邀请他们来观看这次销烟,就是为了打击他们的嚣张气焰,就是向他们发出警告,也向世界证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板书)

4、看录象。

五、拓展说话,加深理解

1、此刻,当我们看完林则徐指挥销烟的场景,应对着端坐在我们面前的这位伟大民族英雄的塑像,此时此刻,你们想说什么呢?

2、讲述历史好处。

六、作业

1、找一些讲述中国近代史的书籍来读一读,了解虎门销烟这伟大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与相关的一系列事件,如***战争等;认识林则徐,并对他及虎门销烟这一事件做出自己的评价。

2、以“我站在林则徐塑像前”为题,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虎门销烟(1939年6月3日)

值得纪念-震惊中外伟大壮举

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2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指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一、细读课文

3、细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说说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3)什么样的日子才“值得纪念”?(板书:值得纪念)

(4)读了这一段你想知道什么?

2、细读第六自然段

(1)自读第六自然段,理解有关词语。

(2)说说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板书:打击嚣张气焰,表明不可欺侮)

(3)读了这一段你想知道什么?

3、|细读第二自然段。

(1)自读课文。

(2)指名说说从哪儿看出虎门寨这一天不同寻常。(板书:水泄不通彩旗林立)

(3)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壮观场面。

(4)讨论:

为什么来到海滩的人这么多?文武官员到场说明什么?为什么邀请外国商人到场观看?

(4)齐读第二自然段。

一和六自然段由于时间关系,可在第一课时就教完,不必放入第二课时。

4、细读第3~5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说说哪几句写下令禁烟,哪几句写硝烟经过?

①学习第一至三句

自读体会哪些词句最能突出中国人的气势。

齐读这三句话。

指名说说读了这三句话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②学习第四、五句。

指名读第四句话,用自己的话说说硝烟是分几步进行的。

③有感情地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

(2)有感情地读第四自然段。

(3)细读第五自然段。

①指读第五自然段。

②硝烟持续了二十三天说明了什么?销毁了二百多万斤说明了什么?烟渣被卷进咆哮的大海暗示着什么?

③想象在中国人民强大的硝烟气势面前,外国侵略者垂头丧气的样子。

④指导读课文。

5、再读第六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

(1)引读

虎门硝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震惊中外所以这件事被称为——伟大的壮举;它沉重的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这件事情意义重大,而它发生在1839年的6月3日,因此我们说这一天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

(2)齐读第1、6自然段。

这部分说话训练可在学习相应自然段时在老师指导下就完成,不必放入第3课时。

三、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句子,体会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二、复述课文

1、默读课文。

边读边想:本课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是怎样一步一步把意思说清楚的?

2、讨论上述思考题。

出示:值得纪念的日子→海滩轰动的场面→硝烟开始→百姓欢呼→硝烟结果→伟大意义

3、指导复述。

(1)四人小组练习复述。

(2)指名到讲台前复述。

(要求尽可能用上书上的'有关词语)

三、练习说话,写话

1、出示幻灯文字。

只见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双脚的工人,先向灌了水的硝烟池里撒下盐巴,再把收缴来的***抛入池内,然后又把一把把生石灰倒下去。

2、讨论:硝烟时工人们做了几件事?(板书:撒盐抛烟倒石灰)

课文中用什么词把三事件连起来?(板书:先……再……然后……)

3、小结

有时候我们要完成一件事,必须分几步来做,为了表明这几步的先后顺序,我们可以用上“先、再、然后”来连接。

4、指导说话。

引导回忆生活中哪些事需要分三步以上来完成。用上面的词练习说话。

5、练习写话。

板书:

2 虎门硝烟

水泄不通 彩旗林立 打击 嚣张气焰

礼炮轰鸣 群情沸腾 表明 不可欺侮

震惊中外 伟大壮举

《虎门销烟》教案 3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七课《虎门销烟》(板书课题)。思考一下,课题告诉了我们什么?

生:题目告诉我们地点和事件。

师:地点是哪里?事件是什么?

生:地点是虎门寨,事件是销烟。

师:销烟,烟是什么?是我们平时常见的香烟吗?

生:不是。这里的烟是***。

师:***是什么?***是从罂粟中提炼出来的,罂粟,是一种一年生的栽培植物。我们这里也曾经有人家种过,但是种这种花是违法的。罂粟花是非常美丽的,所以我们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师:我们再看题目,老师有三个问题,林则徐为什么要销烟?销烟的过程是怎样的?销烟的结果又是什么?(板书:为什么  经过  结果)默读课文思考以上问题。

(生默读课文)

师:我们先讨论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销烟?

生:因为***是害人的,所以要销烟。

师:你从哪里知道***是害人的?

生:课文第四小节告诉我们的。(生朗读第四小节)害人一词告诉我们销烟的原因。

师:第四小节除了告诉我们***是害人的,还写了什么?

生:还写了老百姓的欢呼。

师:能读一下老百姓的反应吗?

(生读)

师:响彻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欢呼声很响。

生:到处都是欢呼的声音。

生:虎门寨上空到处都是欢呼声。

师:老百姓的欢呼声说明了什么?

生:老百姓的欢呼声说明***的害人是很深的。

师:对。***是一种强烈的麻醉剂,毒性很大,上瘾就不易戒除,使人体力日衰,意志萎靡,当兵的失去战斗力,做工种地的丧失劳动能力,最后摧残人命。(出示吸食***者的一些图片让学生感受***的危害)

师:正是***的危害很大,所以林则徐下决心销烟。我们再回到销烟的现场,看看都有哪些人参加了这次销烟行动。读课文第二小节。

生:参加这次销烟活动的有老百姓、文武官员、外国商人。

师:有多少老百姓?通过哪些词语知道?

生:老百姓很多,通过“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水泄不通”可以看出来。

师: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好理解,水泄不通是什么意思?

生:水泄不通的意思是说人很多。

生:水都泼不进来。

师:除了老百姓,还有文武官员和外国商人,林则徐销烟,为什么要邀请外国商人来观看呢?

生:是为了告诉他们,我们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生:是为了向外国商人表明清朝政府销烟的决心。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天的天气如何?谁来读一读有关的句子?

生:这一天,天气晴朗,碧海、蓝天、绿树,把古老的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

师:分外是什么意思?

生:非常的意思。

生:比平时更加壮丽。

师:为什么人们会觉得今天会分外壮丽呢?

生:因为今天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师:今年是哪一天?为什么值得纪念?

生:今天是1839年6月3日,是虎门销烟的日子。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三小节,找出描写销烟经过的句子。

(生阅读)

师:读一读你找到的句子。

生:只见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双脚的民工,先向灌了水的硝烟池里撒下盐巴,再把收缴来的***抛入池内,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倒下去。

师:销烟分几步?你怎么看出来的?

生:销烟分三步。我是从先……再……然后……看出来的。

师:很好。这是三个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我们在作文写作中也要学会使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不能都是使用“然后……然后……然后……”这样单一的词语。请同学们把这句话一起读一遍。

(生读)

师:你能用“先……再……然后……”说一句话吗?先想一想,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

(同桌互相说)

生:早晨我先起床再洗脸刷牙然后吃早饭上学。

生:综合课上老师教我们制作沙包,先缝袋,再翻口,然后装沙。

…………

师:大家说得很好。为什么销烟是用盐巴和生石灰呢?老师查阅一些资料,跟大家介绍一下。以前销烟是将***拌上桐油架锅燃烧,费时而且不彻底。后来林则徐走访民间,知道***最怕卤盐和石灰,因此设计了书上所描述的销烟的方法。

师:我们一起来朗读第三小节,抓住文中的关键词体会一下我们该怎么读?礼包轰鸣、群情沸腾、震惊中外

(生读)

师:虎门销烟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生读课文最后一小节。

《虎门销烟》教案 4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59

作者:丁立燕     你是第106位读者

师:同学们,看过电影《***战争》吗?

生:看过。

师:谈谈你的印象好吗?

生:那时的洋人太坏了,把那些***运到中国,不但残害中国人,而且赚取我们的钱财。

生:我觉得林则徐真了不起,如果他是皇帝就好了。

生:我觉得那些抽大烟的人太可怜、太可气了。

师:看来,同学们对这段历史有一些了解,今天咱们要学习的课文《虎门销烟》,讲的就是***战争的事。

(板书课题:虎门销烟)

师:(边读边说)“销”是个生字,同学们可跟老师一起写。(学生写完后,齐读课题。)

师:知道这里的“烟”是指什么吗?

生:指***,又叫毒品,它对人非常有害,吸“烟”严重,会导致死亡。

师: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看看虎门销烟究竟是怎么回事。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读,怎么读都行。

(第一范文 www.第一范文。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虎门)

此问转载

老师从学生较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引导学生畅谈感受,调动学生的情感,为后面的课文阅读埋下情感的伏笔

(第一范文 www.第一范文。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虎门)

此问转载

《虎门销烟》教案 5

教学目标:

1、精读课文,在读中感悟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2、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描写动作的话。

教学重点:在读中感悟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教学难点:在感悟中培养学生爱祖国、拘外辱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7虎门销烟(齐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这里的“烟”指什么吗?(没错,***是一种危害生命极强的毒品。同学们请看,短短的几十年间,帝国主义向中国倾销的***从最初的4千箱递增到4万多箱,在当时,我国吸毒人数达到200多万,使得大量白银外流。这是多么令人气愤!)让我们永记这一天----1839年6月3日,(课件出示 齐读)这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让我们来看看伟大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在这一天是怎样禁烟的。

二、赏读课文

过渡: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壮举?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一)、品读“壮”

1、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壮举?

生:伟大壮举。(板书)

过渡:在“壮”下加“△”,“壮”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的?(“壮”在这儿是雄壮、气势盛大的意思。)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找一找哪些句子能体现“壮”,同桌之间相互讨论,并说说你从中读懂什么?

2、生交流、汇报。

过渡:哪些句子体现了事件的“壮”,谁来说说。

生a:这一天,天气晴朗,碧海、蓝天、绿树,把古老的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生谈自己的理解)

师:写出虎门寨景色的壮丽,暗示今天这里气氛特别。

指导朗读

生b:一大早从各地闻讯赶来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把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生谈自己的理解)

师:说得真好!水泄不通是什么意思?形容人多的词还有哪些?(人山人海人流如潮人如潮涌)

师小结:从这句话中我们体会到老百姓对此事十分关心,反映了销烟行动深得人心。

指导朗读

生c: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礼台下,一侧是身着朝服的文武官员,另一侧是应邀前来观看的外国商人。(生谈自己的理解)

师:“彩旗林立”说明场面壮观;前来观看的有老百姓,官员,外国商人,说明此次销烟的隆重意义非同寻常。

3、指导朗读

生d:这时候,礼炮轰鸣,群情沸腾。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生谈自己的理解)

师小结:“礼炮轰鸣”、“群情沸腾”也说明场面壮观、隆重,同时反映人民禁烟的强烈愿望,“林则徐一声令下”说明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坚强决心。

4、指导朗读。

5、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

(2)小组赛读

(3)齐读

总结:这些词句都写出了事件之“壮”。

(二)、品读销烟的方法

1、哪些句子写销烟的经过。(指名读)

2、分几步销烟?

3、作者用哪些词表示这三步的先后顺序?

4、指导用“先……再……然后……”说话。

5、齐读第三自然段。

6、观看销烟的场景。

(三)品读人们的表现

1、老百姓有什么表现?

2、人们为什么这么高兴?

3、出示课件,师总结:正因为这些***,使多少中国家庭卖儿卖女、妻离子散!正因为这些***,给中华儿女戴上“东亚病夫“的帽子;正因为这些***,使我们由一个强国变为一个弱国。今天,我们将这罪恶的***销毁了,怎能不叫人兴奋,怎能不叫人欢欣鼓舞呢?请同学们带着高兴的语气自读第四段。

4、指导朗读

5、被毁的***太多,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6、齐读最后一段。(读出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气势。)

7、再齐读(师相机板书)

(二) 观看影片,升华情感

过渡:多么振奋人心啊!人们将这辉煌的篇章记录下来,请看!

1、观看影片

2、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

三、总结

同学们,毒品是万恶之首,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极其深重的灾难。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保持了三十年“无毒国”的声誉。但是,如今毒品死而复燃,时时刻刻在侵蚀人民的生命,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抵制毒品对人类的毒害!

四、 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回去查阅资料,以《珍爱生命,拒绝毒品》为主题,做一份手抄报。

板书设计:

8、虎门销烟

值得纪念 伟大壮举

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方案 6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十四个生字,读准三个多音字的读音,会写田字格里的九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学习林则徐坚决抵御外敌,维护民族尊严的崇高品质。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搜集林则徐的资料和***的危害,活观看《林则徐》这部电影。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根据课题质疑。

师:读了题目,你们有什么疑问?

(预设:)

*是谁销烟?在什么时间?

*为什么要销毁***?

*为什么要在虎门销烟?

****是怎样被销毁的?

二、检查读课文,纠正字音。

三、检查认读重点词语,理解词语。

1、多音字:

钦差 罪恶 不禁 禁烟 蒙蒙亮 切开 一担 兴奋 钻来钻去 倒进

2、有关数字的词组:

五十多千米 五十米见方 二十三天 二百多万斤

3、重点理解:

描写人多的词语—— 沸腾 拥 人流如潮 人多拥挤 涌

描写林则徐的词语—— 端坐 严正 铿锵有力 掷地有声

四、解决问题

(一)是谁虎门销烟?在什么时间?

(二)林则徐为什么要销毁***?(指导学习第五段)

生汇报:“看着眼前的一切……就这样装进了敌人罪恶的腰包!”

师:你们知道“东亚病夫”是怎们回事吗?

(“东亚病夫”是外国人对我们中国人的贬称。清朝末年,中国人吸食***,身体瘦弱,所以,所以遭洋人轻视;其意思,也接近于老百姓所说的***烟鬼。)

师:那么吸食***到底对人体有什么危害呢?

(长期吸食***,可以使人丧失免疫力。体制严重衰弱,精神颓废,寿命也会缩短。过量吸食***,还可以引起急性中毒,导致死亡。)

师:你们知道我们中国人吸食的***是哪来的吗?(教师叙述英国人把***输入中国的目的。)(指导朗读)

(三)为什么要在虎门销烟?(指导学习第三段)

1、结合课外资料:广州是外国烟贩子的贩毒中心。虎门离广州五十多千米,更重要的是虎门临近大海,可以让销毁的***末流入大海。

2、虎门销烟的准备工作:两个五十米见方的大池子、涵洞、水沟

(四)***是怎样被销毁的?(第四段)

(五)其他自然段写什么?

五、概括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我们初步学习了《虎门销烟》,销是什么意思?烟是什么?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一件什么事?(1839年6月林则徐在虎门销毁***的故事。)林则徐虎门销烟震惊中外,在中国历写下来光辉的一页,今天我们就再一次走进这篇课文,去感受林则徐虎门销烟的伟大壮举。

二、精读课文、感受销烟的壮举、体会林则徐的人物形象。

(一)回忆销烟的原因

师:大家还记得林则徐为什么要虎门销烟吗?你可以用文中的句子说,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生说)

(二)感受人们的兴奋想去虎门滩看销烟。(1、2自然段)

师:是啊,外国侵略者把大量的***运到中国,危害我们的国民,榨取我们的白银。如果再由***泛滥下去,不要说是老百姓的安危,就连我们整个国家都要灭亡了!人们对祸国殃民的***简直是恨之入骨,当大家听到林则徐要在虎门销烟的消息时,能不高兴吗?他们都想去看看呢!大家打开书,看看哪些段落是写人们兴奋地想去虎门滩看销烟的?(生答)

师:大家自由读这两个自然段,一会和大家交流一下你是从文中哪些词句感受到人们的心情是兴奋的?(生自由读,勾画句子。)

预设:

①人们纷纷拥上街头……快去虎门滩看哪!

师:这些句子中你又是通过那些词感受到的?(纷纷、拥、笑嘻嘻、兴奋、挥着拳头、钻来钻去、大声地喊)通过描写人们的神态、动作、语言,写出了前去参观虎门滩销烟的人之多、人之喜。此时的广州城用书里的话说简直就是怎样了?(沸腾了)你能把广州城沸腾的景象和人们兴奋地心情读出来吗?(指导朗读。重点指导:孩子们在………快去虎门滩看哪!可个人读、齐读)

②一路上……向虎门滩涌去。

师:“长途跋涉”是多远的路程?(五十多千米)“人多拥挤”是多少人?(成千上万的人,用书上的词是“人流如潮”和“涌去”)

(二)感受林则徐销烟的决心。

师:聚集在虎门滩的人越来越多,密麻麻的人墙遮住了远近的青山绿树。钦差大臣林则徐端正地坐在销烟池周围的高台上,望着长途跋涉而来的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此时此刻他在想什么?(“不管……不管……都…。.”)

师:你能感受到什么?你们知道林则徐禁烟,会遇到多大的困难和危险吗?

林则徐禁烟会面对两个庞大的集团。一是贩毒集团,也就是那些罪大恶极的外国商人们。他们愿意林则徐收缴***吗?这影响到他们的利益。二是受贿集团,也就是中国的那些贪官们,下至地方官吏、上至朝中大臣,都有人接受贿赂,从***走私中得到好处,那些人手中握有大权,人数众多他们怎么会认真执行清政府的禁烟令呢?不但不执行政府的禁烟政策,反而成了***走私者的保护者。这两个集团狼狈为奸,他们不会乖乖地交出***,他们分会怎么对付林则徐呢?(暗算、谋杀、发动战争)必然会处处设障阻止林则徐禁烟,他得遇到多大的困难和危险哪!可是,此时他心里在想——“不管……。销毁”(个人读)

师:林则徐坚决禁烟是为了谁?(为了老百姓、为了整个中华民族) 为了拯救老百姓、为了拯救中华民族,林则徐心想——“不管……。销毁”(齐读)通过这句话,你能感受到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爱人民;爱国家;爱民族;勇敢;不怕困难和危险,维护民族尊严等) 这时,爱民爱国一心为民族着想的林则徐端坐在高台上,心想——“不管……。销毁”(齐读)

(三)感受销毁***的过程。(第四、五、六段)

1、师:这时炮台鸣放礼炮,台下锣鼓齐鸣,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撼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那么***到底是怎样销毁的呢?谁来读一读?(找生读)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想,销烟是分几步进行的?

2、交流销烟的步骤:第一步,倒海盐。第二步,切***,扔进水池泡透。第三步,倒生石灰。

3、师:两个操场大的销烟池白烟滚滚,不断蒸腾。林则徐当众销毁洋人的***,怎么能不叫人兴奋?虎门摊上,围观的群众的表现是怎样的?(欢呼着,跳跃着。)——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中国的老百姓再也不受***的侵害了。虎门销烟真是大得人心,大快人心哪!

4、师:观看虎门销烟的人中不仅有中国的老百姓,还有还有那些贩卖***的外国人,正在这时,传来林则徐对外国商人的严正警告,谁来读?(指名读)

(生读:现在……。自投罗网)

师:这几句话首先表明了我们中国禁烟的——决心。其次警告外商——(不要向我国再走私***,否则绝不留情,必将绳之以法。)现在林则徐严正警告——(个人读)

师:“严正警告”意思?林则徐的声音是怎样的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是什么意思?通过这两个词我们能感受到林则徐有威严的气势、大义凛然的气概。让我们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地警告外商——(齐读)

师:外国商人听着,——连声称是。真是——害怕极了,真是——垂头丧气。虎门销烟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增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四)虎门销烟的及历史意义。

1、师:虎门销烟的战果如何呢?请大家自读课文最后一段,再通过朗读告诉大家。你从“二十三天”、“二百多万斤”这两组数据体会到了什么?(流入我国的***非常多、危害深。)可是这些罪恶的***都被林则徐销毁了,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围观群众中的一员,你最想对林则徐说点什么?(生自由说)

2、师:今天我们再次感受了林则徐虎门销烟伟大壮举,相信你对林则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谁来说一说,林则徐是一个怎样的人?

(五)小结

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虎门销烟”。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第一个伟大的胜利!请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英雄——林则徐,请让我们永远记住“虎门销烟”——这是林则徐为维护民族尊严、反抗外来侵略所谱写的一曲壮丽的乐章!

《虎门销烟》教案 7

导学案

科目

语文

班级

4、1

主备人

课题

《虎门销烟  》

课时

第2课时

学习

目标

1、熟练朗读课文,感受虎门销烟的壮观场面。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感受。

3、激发学生的团体意识和爱国注意情怀。

学习流程 

一、预习检测

说说你对***的了解。

二、走进文本,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

1、听到虎门销烟的消息,人们有什么反映?谈谈你的体会。

2、展示描写人物动作、语言和神态的词句。

第二部分

1、虎门销烟那天,出现了什么壮观的场面?谈谈你的体会。

2、用“……然后………………”概括虎门销烟的具体过程。

第三部分

1、销烟后,人们有什么反应?说说你的感受。

2、“通向大海的涵洞被打开了,在雷鸣般的欢呼声中,销毁的***被咆哮的海水卷走了。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感受。(提示:“海水”代表什么? “***”代表什么?)

三、情感拓展

你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壮观的场面或感受到过民众团结的力量吗?请说一说。

《虎门销烟》教案 8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读8个生字,掌握10个生字,会组词。

3、学习文中描写场面的段落,进行片段描写。

4、充分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精神。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扫除文字障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历史背景及销烟的意义。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介绍历史背景及***的危害(出示***给国家、民众带来危害的画面及文字)

2、释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初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音,并组词。

2、理解词义

赞不绝口 欢呼雀跃 垂手恭听 水泄不通 沸腾

3、再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提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三、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体会虎门销烟的壮观场面,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2、学习文中描写场面的段落,进行片段描写。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今天,我们就一起穿越时光隧道。回到172年前的广州城,去亲自感受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观场景吧。

二、对照阅读:品味人物心情

(读第1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

1、广州城因为什么而沸腾?划出表现广州城热闹的句子。

2、当外国商人见到销烟以后,他们有什么反应?

板书: 百姓      外国商人

开心喜悦   狼狈不堪

大长中国人志气 灭外国侵略者威风

3、指导朗读。

三、重点阅读,体会壮观气势。

(一)体会人气壮观(出示画面)

学生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

①表现前来观看销烟人数之多的词。

②描绘人们热烈庆祝销烟喜悦心情的词、句子。

(二)体会场景壮观。

学生自由读第4、5自然段,划出句子,找出重点词。(出示画面)

1、表现销烟池规模宏大的句子:

2、描写销烟时的场景:

①找出销烟的具体过程的句子:

②销烟时的情景:

③围观群众的表现:

④销烟的数量:

3、指导朗读。

四、总结:

在国难当头之际,林则徐坚决反对外敌,虎门销烟之举,销毁的不仅仅是***,更是“东亚病夫”的形象,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大灭了帝国主义的威风,为中华民族扬威,令国人扬眉吐气。

五、拓展训练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些什么?

2、仿照文中三处热闹场面描写段落,把“六一”儿童节或春节的热闹场景写下来。

《虎门销烟》教案 9

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末段,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实验目标:

让学生回顾历史,了解旧中国的屈辱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情动于中而发而外。

教具准备:

《鸦*战争》录像、《虎门销烟》课件、网络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相配的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3、通过上网搜集和处理资料,了解林则徐以及虎门销烟的背离景资料。

一、课前准备:观看《鸦*战争》

二、谈观后感受自然导入

师:这是一部老电影了,但我却是看了一遍一遍了,因为作为一名中国人,这段历史是永远不能忘却的。你们看完了以后,想说些什么呢?

(生自由谈论。)

师:影片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说你的理由。

(可自由谈,只要说出理由就行,相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引出主人公林则徐)

师:你们了解林则徐吗?

先调动学生已知,大致说说对林则徐的认识,引导学生上网查询。然后师总结。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提醒:不动笔墨不读书。掌握生字词。

出示要求:自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象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检查自学效果。

(3)出示词语。

鸦*欺侮盐巴虎门销烟

历史装点顿时伟大壮举

(4)指名读词,重点读准翘舌音、后鼻音。

(5)解释词义,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6)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四、练习巩固

1、描红。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精读课文第二至六自然段。

2、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一、复习导入

二、精读课文

1.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事件?从课文中找一两个词语来说明。(引导学生读读文章的第一、第六自然段,首尾联系,理解“值得纪念”是不同寻常的意思,“伟大壮举”是指伟大的举动)(板书:伟大壮举)

过渡:课文中说虎门销烟是“伟大壮举”,在“壮”下加“△”,“壮”在这个词中是什么意思?(雄壮、气势盛大)读读全文,找一找哪些句子能表现“壮”,将这些地方画下来、读一读,是不是能感悟到“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你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这一事件的“壮”?

(2)读后交流。引导学生体会这一段以销烟前场面的隆重、壮观体现了事件之“壮”。①前来观看的人多而广,“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除了百姓还有文武官员、外国商人。②隆重,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官员“身着朝服”。(板书:场面:壮观、隆重)

(3)指导朗读。

这一段我们应该怎样读?先让学生自读感悟,然后试读,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组织评议,教师适时点拨,然后再读,要求学生读出场面的壮观、隆重,特别提示要把描写人多、场面隆重的词语读好。

3.学习第三至五自然段。

(1)过渡:销烟前的场面是这样的壮观、隆重,可见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接下来第三、四、五自然段写了这个“伟大壮举”的经过。默读第三至五自然段,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一说这三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虎门销烟的经过)(板书:经过)让学生概括说说主要经过:下令、销烟、结果。

(2)从“虎门销烟”的经过中,哪里看出“壮”?

①指名读第三自然段中描写下令销烟情景的句子。让学生说一说哪些词句写出了事件的“壮”?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交流:“群情沸腾”、“礼炮轰鸣”反映人民禁烟的强烈愿望,林则徐“一声令下”,说明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坚强决心,这些词语都写出了事件之“壮”。

指导诵读:抓住上面这些词语进行诵读,让学生读出中国人民激昂奋发之情,读出气势,显示出“壮”来。先学生试读,再指名读,评价,指点,最后齐读。②指名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边听边想:是分几步销烟的?

(第一步:撒盐巴教师为主概括)(第二、第三步:抛鸦*、倒石灰让学生自己概括)(板书:撒盐巴抛鸦*倒石灰)

自由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看看课文用什么词表示这三步的先后顺序,并用“先……再……然后……”这几个词语复述工人是怎样销烟的。(板书:先再然后)

指导朗读;这样的销烟方法真是简易、独特,而且有效。教师引读。师:“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只见……,先向……,再把……,然后又把……顿时,……”然后,自由练读,结合插图在头脑产生图像,通过销烟的过程感悟这是一次“伟大壮举”。然后,指名读。最后齐读第三自然段。

(3)老百姓的反映怎么样呢?自读第四自然段,读时你想到什么?想想应该怎么读?

教师点拨:①从“跳哇、叫哇”想到销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②从“成千上万”、“欢呼声”想到销烟的声势撼天动地,爱国拒侮的志气、力量震惊中外。你能把这一段读得更好吗?把欢天喜地的“壮情”和撼人的力量读出来。

(4)想不想来看看当时的情景?师播放虎门销烟的课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5)结果如何?请自读第五自然段,再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引导学生抓住“整整”、“23天”、“二百多万斤”朗读体会“伟大壮举”战果之大。

三、拓展练说

(1)教师引导看图:看看咆哮的大海,看看林则徐指挥销烟的场景,再看看林则徐的塑像,你想说些什么?可以结合现实总结出:中国人民不可侮。(板书)指导朗读。

(2)出示第六自然段。练读,最后齐读。

(3)说说你们读完这句话后有什么想说的?

(4)师总结,激发孩子们为了中国的强大而努力学习。

(5)齐读课文。引读: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天——1839年6月3日。

四、学法练笔

1、齐读第三自然段

2、师出示“……先……再……然后……”及练笔要求。

3、小组合作练说,并互评。

4、推荐或自荐说,师生共评。

5、怎么说就怎么写。

五、练习巩固

1、小练笔

2、同桌互相复述课文。

虎门销烟 教学设计 10

教材简析:

《虎门销烟》是一篇写事的文章,课文记叙了1839年6月3日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事件的经过,揭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讴歌了中国人民爱国御侮的斗争精神,旨在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课文共有6个自然段,是按故事发展顺序记叙的。第一自然段交代了虎门销烟的时间;第二到五自然段具体记叙了虎门销烟的经过,并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了群情激奋、大快人心的销烟场面;第六段揭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全文结构严谨,首尾照应,记叙清楚有序。在叙事过程中还不惜笔墨地描述了老百姓对这件事的强烈反响,从侧面反映了虎门销烟是顺乎民意的正义之举,也显示中国人民伟大力量的爱国行动。

设计理念:

引导学生积极获取资料,阅读语言材料,品味语言文字,整体感知,自主感悟,从而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理解销烟的主要经过。

教学难点:  懂得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

教学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揭题:

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有几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图片展示开国大典、香港回归、澳门回归)为什么值得纪念呢?(这些日子不同寻常,是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日子,显示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1839年6月3日也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在广州虎门发生了一件震惊中外的事件(板书课题  7、虎门销烟)

二、明史激情

1、了解历史背景。

19世纪初期,古老的中国在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下已日趋衰落,而同时期的欧美列强经济发展迅速。以英国为首的帝国主义企图用特殊的贸易——走私***打开中国的大门,获取一本万利的不义之财。(出现英走私***图片)

看到这些图片你想到了什么?

2、了解英帝国走私***对旧中国的危害。

***的大量走私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出现吸食***图片)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平民百姓大量吸食***使大量白银外流;中国人失去劳动力,军队失去战斗力。

(过渡:***该不该销毁?)

三、概览全文:

1、齐读第6自然段:

(1)作者认为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事件?从这一段中找出一个词语。(伟大壮举)

(2)理解伟大壮举的意思。(指伟大的举动。)

2、为什么说虎门销烟是“伟大壮举”? (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过渡:文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到这是一个伟大壮举呢?)

四、精读全文: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读:销烟前的虎门寨与平常有什么不同?

(2)交流:。

(一方面前来观看的人多而广。“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水泄不通”;有老百姓、文武官员和外国商人。另一方面隆重。“分外壮丽”“彩旗林立”官员“身着朝服”。)相机理解“水泄不通、彩旗林立”

(3)为什么邀请外国商人?

(4)小结:销烟前场面的隆重、壮观显示了虎门销烟的“壮”。( 5 ) 指导朗读。(读出场面的壮观、隆重,特别是把描写人多、场面壮的词语读好。)

2、学习第三、四段

(1)学生自读:找出描写下令销烟情景的句子,谈谈体会。

a、(“群情沸腾”“礼炮轰鸣”反映人民 禁烟的强烈愿望,“一声令下”说明中国人民禁烟的坚强决心。这些词语都写出了这一事件的“壮”) 相机理解“群情沸腾”

b、指导朗读描写下令销烟情景的句子,读出中国人民激昂奋发之情,显示出“壮”。

(2)找出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思考:销烟分为几步?找出表示销烟先后顺序的词语。

a、交流:(撒盐巴  抛***  倒石灰;先——再——然后——)

b、读读这些句子。

c、介绍销烟的具体方法:从前是将***拌上桐油架锅燃烧,费时且不彻底,巨量***难用此法,林则徐到民间讨教,知道***最怕盐卤和石灰,因而特别设计,在虎门海滩高地挖了两个纵横各15丈的大池,(图片再现)池底平铺石板,由沟道放水入池,然后撒入盐卤,投入切开的烟土浸泡半日,再投入生石灰,池内立即沸腾,烟土变成滓池,不能再合成膏。待海水退潮,启放涵洞,使销毁的***随潮入海。

d、复述销烟方法。

(3)找出销烟时老百姓强烈反映的句子?谈谈你的看法。

a、(“跳哇”“叫哇”可见销烟大快人心;“成千上万”“欢呼声”销烟声势撼天动地,爱国拒侮的志气、力量震惊中外。)

b、指导读出百姓欢天喜地的壮观场面和撼人的力量。

3、齐读第五段:从哪里体现出“壮”?(销烟时间长、“持续23天”;数量多“二百多万斤”。)

4、观看录象:感受壮观的销烟场面。

五、升华情感

1、一百多年过去了,这个值得纪念的伟大壮举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图片展示人民英雄纪念碑有关虎门销烟的浮雕。)

2、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永远记住这一天,1839年6月3日。然而今天,美丽的罂粟花依然妖娆地开放在世界的一些角落里(图片展示)它用自己绚丽的身姿吸引着一些意志薄弱的人,使他们又身陷毒品不能自拔,害人害几害国,你有什么想法?(图片出示毒品危害图)

六、说话练习

虎门销烟虽然已经过去了,那壮观的一幕依然催人奋进,再联系我们现实生活,面对林则徐的塑像,你想说些什么?

七、拓展积累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做人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样爱国。

——孙中山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

——周恩来

板书:

销烟前    场面壮观

1

虎门销烟    销烟时    仪式隆重   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伟大壮举)

销烟后    销毁量多

《虎门销烟》教案 1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4.认识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难点:

认识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法学法:

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扣图引题。

(1)出示雕像图。

(2)讨论下面问题:这幅图上画的是谁?谁知道林则徐是什么人?他曾经做过一件什么了不起的事?

(课前可让学生搜集资料,接下来可交流搜集到的有关林则徐或虎门硝烟的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板书课题,解题。

3、读了课文后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讨论。

(1)录音范读课文。

思考: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事情的大致经过怎样?

(2)读后讨论上述思考题。

2.自读课文。

要求

(1)轻声练读生字表上的字,读准字音。

(2)边读课文边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3)逐段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3.试读课文

指名分段试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三、指导写字

1、“泄、侮”按笔顺描红。

2、“寨”结构要匀称,笔画要紧凑。

四、作业

抄写本课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指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说说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3)什么样的日子才“值得纪念”?(板书:值得纪念)

(4)读了这一段你想知道什么?

2、细读第六自然段

(1)自读第六自然段,理解有关词语。

(2)说说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板书:打击嚣张气焰,表明不可欺侮)

(3)读了这一段你想知道什么?

3、细读第二自然段。

(1)自读课文。

(2)指名说说从哪儿看出虎门寨这一天不同寻常。(板书:水泄不通彩旗林立)

(3)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壮观场面。

(4)讨论

为什么来到海滩的人这么多?文武官员到场说明什么?为什么邀请外国商人到场观看?

(4)齐读第二自然段。

一和六自然段由于时间关系,可在第一课时就教完,不必放入第二课时。

4、细读第3~5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说说哪几句写下令禁烟,哪几句写硝烟经过?

①学习第一至三句

自读体会哪些词句最能突出中国人的气势。

齐读这三句话。

指名说说读了这三句话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②学习第四、五句。

指名读第四句话,用自己的话说说硝烟是分几步进行的。

③有感情地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

(2)有感情地读第四自然段。

(3)细读第五自然段。

①指读第五自然段。

②硝烟持续了二十三天说明了什么?销毁了二百多万斤说明了什么?烟渣被卷进咆哮的大海暗示着什么?

③想象在中国人民强大的硝烟气势面前,外国侵略者垂头丧气的样子。

④指导读课文。

5、再读第六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

(1)引读

虎门硝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震惊中外所以这件事被称为——伟大的壮举;它沉重的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这件事情意义重大,而它发生在1839年的6月3日,因此我们说这一天是——中国历值得纪念的日子。

(2)齐读第1、6自然段。

三、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句子,体会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

板书设计:

虎门硝烟

水泄不通 彩旗林立 打击 嚣张气焰

礼炮轰鸣 群情沸腾 表明 不可欺侮

震惊中外 伟大壮举

《虎门销烟》教案 12

课题名称虎门销烟科目语文年级四年级教学时间一课时(40分钟)学习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于语文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已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学生阅读的重点开始由理解词句的意思转向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关键句子体会文章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课堂应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营造自主空间,创设展示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大胆地参与朗读、讨论、交流。《虎门销烟》题材距离学生生活遥远,***危害、英国列强的险恶用心让学生不易理解,所以,通过学生搜集、整理、分析资料,自读自悟让学生初步理解清朝政府走向衰败的原因,激发学生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 。      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2.激发学生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搜集、整理、分析资料培养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初步学会正确面对历史事件,知道从不同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 2.  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了解200多年前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历史,从***对我国的巨大危害中初步认识到我国近代国力衰败的部分原因。三、知识与技能1. 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上网搜集和处理资料,了解林则徐以及虎门销烟的背景资料, 培养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朗读能力和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  ***的巨大危害及销烟的伟大意义。 2.  如何拉近历史与儿童生活的距离。 3.  学生民族气节及爱国情怀的激发。教学资源教师自制的《虎门销烟》多媒体课件。     虎门销烟教学活动过程描述    教学活动1(一)激情对话导入1.开门见山入题: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共同探讨的话题是——林则徐与虎门销烟(学生齐读课题)。 2.引导学生提出探究话题:这是一段中国人难以忘怀的历史,这是一首华夏儿女共同谱写的战斗诗篇,这是一座用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共同浇铸的伟大历史丰碑。面对这个话题,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呢? 3.梳理话题:同学们的问题充满智慧,很有深度,非常值得我们探讨。归纳起来,大家的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想了解***,二是想了解林则徐,三是想了解销烟的历史意义。根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咱们首先跟随录相,揭开***的神秘面纱。  教学活动2  (二)走近***了解其巨大危害。 1、观看录象:《***的祸害》 2、学生交流自己的认识。看了录相后,你知道了些什么?   3、启发学生理解***对人体的危害:毒品如狼似虎,无情的吞噬着人们的健康生命,骨瘦如柴,面黄肌瘦,生命凋零----- 过渡:是啊,***是毒品,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我们知道,毒品对人体是非常有害的。 (1)链接生活:生活中,你见过或者听别人讲过吸毒的人吗?他们的身体状况一般是什么样子呢?……同学们将生活中的吸毒者的样子说得栩栩如生,让我们好象看到了这样的画面(出示吸毒者的照片)他们健壮的体魄在毒品中消瘦,如花的生命在毒品中凋谢。 (2)古今对话:一样的毒品,一样的伤害,让我们给他们穿上清朝的衣服,住进清朝的房子,吸上清朝的毒品,即***,他们又是什么样子呢?(出示清朝吸烟图和吸烟人)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想说些什么呢? (4)学生小结:是啊,毒品如狼似虎,无情的吞噬着人们的健康生命,骨瘦如柴,面黄肌瘦,生命凋零� 刚才这位同学说得很有深度,***仅仅是危及人的生命吗?它还有没有更严重的后果呢? 3、***对国力的危害 (1)读书收集信息: ①收集信息:自读p38页,想一想从书中你了解到了些什么? ②整理信息:从1800年开始,英国走私到中国***飞速增加,从最初的(    )万箱到1838年的(     )万箱;1800年开始,英国从中国掠走的白银飞速增加,从最初的每年(      )万两到1838年的(        )。同样向中国输入***的国家还有(       )等。中国吸食***的人也在飞速增加,到1835年估计有(      )人。 ③分析信息:从以上信息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2)虚构信息: 如果不及时行动,我们假设到1850年:英国等列强走私到中国***将会(      ),从中国掠走的白银将会(        ),中国的财富将会(        )。向中国输入***的国家将会(       )。中国吸食***的人将会(           ),拥有健康体魄的人将会(          )。 (3)升华认识:吸食***的,有哪些行业的人呢?(有农民、有工人、有军人、国家大臣等)。农民吸食***后,庄稼荒芜了,国家粮食减少了;工人吸食***后,工厂减产了,国家工业衰败了;将士吸食***后,战斗力减弱了,国家安全没有保证了;大臣吸食***后,国家大事管得少了,这样下去的后果是什么呢?英国等列强向中国输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4、总结:***危害的不仅是人的身体,还危及到国家的安危。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看到了这一点,觉醒的工人、农民、士兵、大臣等都会振臂高呼:销烟!林则徐就是其中一个  教学活动3     (三)走进林则徐感受虎门销烟壮举 (一)根据学生收集的资料交流:林则徐是个什么样的历史人物呢?请同学们三言两语说一下。是啊,林则徐是民族英雄,因为他的销烟壮举表现出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着实让中国人扬眉吐气。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教材第38页的内容,来感受一下那激动人心的一幕吧。 (二)教师出示设问导读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 精读课文: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默读课文。再次阅读,你们又有哪些疑问呢?请在书中做个记号。 (1)质疑 (是怎么销烟的?   为什么采用盐巴、石灰销毁***的方法?  老百姓为什么那么高兴?  为什么邀请外国商人?……)  同学们提的问题有的很有价值,很有水平,有些问题看似不同,其实有相通之处。下面,让我们共同讨论。 (a)掌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b)虎门销烟的过程:抓住“先”  “再” “然后” (c)2自然对环境描写 3自然段的场面描写衬托了什么? (2)学生合作交流。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是怎么销烟的?能找到吗? 出示句子:    先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撒下盐巴,再…… (a) 通过这句的介绍,你能说说销烟有哪几个步骤吗? (b)  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有3个步骤 (c)  什么采用这样的方法? (学生补充介绍)  以前,人们销毁***是将***拌上桐油架锅燃烧,费时且不彻底。数量庞大的***用这样的方法根本不行。  林则徐到民间讨教,知道***最怕盐卤和石灰。因此,特别设计了这样两个独特的销烟池(课件演示):在虎门海滩高地挖两个长、宽、深各50米左右的大池(50米,比三个教室的总长度还要长),池底铺上石板,靠海的一面是活动的闸门。销烟时,先放水入池,然后撒盐巴,投入***浸泡,再投入生石灰。 这时,销烟池内就像……引读……待海水退潮时,打开闸门,海水便卷着烟渣退入大海。  害人的***就这样被销毁了,观看的老百姓非常激动,你们从哪儿感受到的? 成千上万的人大声叫喊、大声欢呼,此情此景,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看见?  此时此刻,虎门海滩如同过节一样。 3、文中还有哪些描写,也让我们觉得这销烟现场像过节一样呢? △一大早…… 水泄不通 △新搭起 ……彩旗林立……身着朝服的文武官员。 △这时候,礼炮…… 群情沸腾。 △……分外壮丽。   (天公也挺作美) 4、读一读,深入理解课文       千上万的老百姓为什么那样的激动、兴奋,? (当时的中国老百姓给***害惨了。那时侯,***如同一个恶魔,在中国的土地上肆虐。许多中国人沉迷于***中,中毒上瘾。) 请看下面一组真实的照片:(出示历史照片) 虽然,他们的面容不一,却有着一样瘦弱的身体,为什么?因为***!***使得他们不思劳作,***使得他们倾家荡产! 大片的田地荒芜,大量的白银外流。多少老百姓在痛苦地。挣扎,又有多少年轻的妻子泪眼相伴! 最可怕的是:当时的军队中,许多士兵手拿两杆枪,一杆是作为武器的枪,锈迹斑斑;另一杆就是烟枪,油光锃  亮。当时的中国人被西方称为“东亚病夫”。 现在,深受其害的老百姓看见***被销毁,怎能不激动不兴奋?! 他们会激动地叫什么?喊什么? 谁再读读第四节? 5、让我们走近些,再看看这激动人心的一刻。(看录像) (录像的播放,让学生跨越了时空,更真切地感受当时场面的宏大,更真切地体会到了老百姓那欣喜若狂的心情。这一资源的利用,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拉近了他们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目睹这壮举的除了有受到***残害的中国人,还有应邀前来的外国商人。林则徐为什么邀请外国商人呢? (看看中国人销烟的决心,警告) 那,外国商人看到了,会是什么样子呢?  正如第6节所说的,他们的嚣张气焰遭到了沉重的打击。 据史料记载,销烟前,外国商人根本不相信林则徐会把***全部销毁。此时,亲眼目睹销烟过程的外国商人在懊丧之余,也不得不佩服林则徐。当时,就有外国商人向林则徐脱帽致敬。(出示史料照片) (照片的展示,使林则徐这一人物在学生的心中更清晰,使学生对林则徐这位禁烟领袖更充满敬意。) 6、说到林则徐这位禁烟领袖,文章并未多加描写,只有寥寥几笔,能找出来读一读吗? 通过这两句的介绍,你能勾勒一下心目中林则徐的形象吗?(看图片)  这就是爱国英雄林则徐,目光是那样的坚定。他和虎门销烟这一伟大壮举一起载入了民族史册,时时激励着华夏子孙。 齐读第6节 4、对话历史人物:真是一个令所有中国人都难以忘怀历史纪念日,那一天是:1939年6月3日。林则徐也因此被后人所怀念,在厦门的纪念馆前,他的形象是那么高大、威武,人们用这样的方式想记住些什么呢?(他以虎门销烟这一行动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好欺侮的。) 身为东方一条龙,自小立志许鲲鹏。 苟利国家生死以,虎门销烟气如虹。 一生功过书不尽,百年民族首英雄。教学活动4   (四)总结及延伸     1、学完这篇课文,你想说什么?(要拒绝毒品、热爱祖国、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喝彩等 ) 2、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一段历史,那就是:林则徐虎门销烟,发生的时间是:1839年6月3日。并且学习和运用了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方法,还共同感受了中国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其实,这样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在中国大地上古往今来,还有很多很多,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呢? 3、课外延伸: (1)看电影:《林则徐》、《甲午风云》、《虎门销烟》、《***战争》等。 (2)读书籍:《林则徐传》、《清十二帝》等

《虎门销烟》教案 13

之三

作者:语文教研组

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4、认识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悔的精神。

5、增强诊断矫治意识,提高自我诊断矫治能力。

教学过程 :

一、整体初读,基础性诊断

1、揭题。

2、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要求读准字音,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3、学生质疑。

(1)请学生提出读书遇到的不懂的问题。(学生质疑,以学定教)

(2)梳理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

(3)交代学法:带着这些问题,边读边思考,深入学习课文。

二、精读品位,引导探究,理解性诊断

1、学习第一节。

(1)自由读课文,思考:什么样的日子才“值得纪念”?

(2)读书汇报交流、小结。

2、细读第六节。

(1)自由读课文,思考:这段告诉我们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2)读书汇报交流(注意理解“壮举”“嚣张”“气焰”)

3、研读第二节。

(1)自由读课文。

(2)指名说说从哪看出虎门寨这一天不同寻常。(相机板书:水泄不通、彩旗林立)

(3)再读课文,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场面的壮观。

思考:A、为什么来到海滩的人这么多?

B、文武官员到场说明什么?

C、为什么邀请外国商人观看?

(1)汇报交流,师生评价。

(2)小结方法:回顾我们这几小节的学习,我们采用了“一边读一边思考”的方法,下面我们还用这个方法学习下文。

三、自读领悟,自主性诊断与矫治

1、品读三至五节,感受硝烟的经过。

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要运用一边读一边思考的方法,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研读硝烟过程。思考:分几步硝烟的?硝烟过程中人们的心情怎样?烟渣被卷进咆哮的大海暗示着什么?

(在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进行感情朗读,做到读中悟情,读中悟理)

2、再读第六节和第一节。

(1)引读。

虎门硝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震惊中外,所以这件事被称为——伟大的壮举;它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这件事情意义重大,而它发生在1839年的6月3日,因此我们说这一天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

(2)齐读第一、六节。

四、迁移内外,读说结合

1、出示:只见一群群光着背梁……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倒下去。

2、讨论:硝烟时,工人们做了几件事?课文用什么词三件事连起来的?(板书:先……再……然后……)

3、小结:有时我们要完成一件事,要分几步来做,为了表明这几步的先后顺序,我们可以用上“先、再、然后”来连接。

4、指导说话,引导回忆,生活中哪件事需要分三步以上来完成?

5、练习说话

《虎门销烟》教案 14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感受销烟的壮观场面,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3、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掌握文中的场面描写方法。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感受销烟的壮观场面并感悟朗读,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具准备:林则徐虎门销烟影片、ppt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新课

1、读词语:成群结队震耳欲聋浩浩荡荡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欢呼雀跃伟大壮举垂首恭听

2、用上面的一两个词说说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事件?(指名说)

3、理解“壮举”一词

过渡:为什么说是“壮举”?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当时那壮观的场面去感受感受吧!

二、细读课文,深感悟

1、请同学们先认真地看一段视频,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2、课文中哪些句子、段落给我们描绘了这一场面,请同学们找一找,读一读。

3、师出示文中句子:老年人…...至虎门滩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4、结合刚才的视频,你理解了这段文字中的哪些词?从这些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5、师引读。

过渡:此次销烟中,林则徐等文武官员还亲自监督,场面真可谓壮观矣!

6、销烟民夫是怎样彻底销毁***的?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7、出示句子:销烟民夫先把池子灌上水………至弥漫了整个虎门滩。

8、再读句子,想:销烟是分几步进行的?(一撒盐巴二抛***三倒石灰)

9、课文写销烟的过程,用了几个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能找出来吗?

(先……然后……又……再)

想:用上这些词有什么好处?

师:是的,要想把一件事情写清楚、具体,我们可以找 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帮忙,今后同学们在写作中也要学会这种写作方法。

10、指名读这段话。

师:销烟的过程大家一句话就读完了,可是据老师的了解,以前销毁***是把***放到架起的锅炉上烧的,但是这次缴获的***数量大,用老方法很难彻底销毁,所以,林则徐为了能彻底销毁***,亲自走访民间,花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总结出了这样的好方法。看似短短的几句话却包含了林则徐的艰辛,同时也体现了林则徐销烟的坚定决心。

齐读这段话,读出林则徐的艰辛与坚定。生齐读。

过渡:黑色的***在池子里翻来滚去,一团团白色烟雾从池子里往上蒸腾,弥漫了整个虎门滩,这是何等壮观的场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1、播放影片

12、看了刚才的影片,你的心情怎样?你想到了什么?跟同座说说

(兴奋 、骄傲、自豪)

带着这样的心情再读这段话,读出我们的兴奋、骄傲与自豪。

过渡:当销毁的***被咆哮的海水卷走的时候,围观的群众欢呼雀跃,整个虎门滩的上空响起了雷鸣般的欢呼声。

13、人们为什么这么兴奋?请看一组图片,你就可以找到答案的。

14、出示吸食***后的人物病态图。

15、看了这些图片,你想说什么?(师引导学生感悟,对***的痛恨,对外国侵略者的痛恨)

师引读:是的,人们痛恨***,恨不得把它们一举销毁,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只见…………

16、引读:围观群众欢呼雀跃。………海水卷走了。

17、读林则徐对外国商人说的话。

师指导学生朗读,读出林则徐禁烟的坚定决心。指名读,师生互评,再读。

18、出示幻灯片:他缴获的( )箱***,经过天,全部销毁了。

师:虎门销烟堪称伟大的壮举,这一壮举,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这一壮举,向全世界证明:中国人民不可欺!

三、拓展延伸

师:此时此刻,你想对林则徐说什么?(幻灯出示林则徐肖像)

生说……

师总结:说得好,让我们永远记住这惊心动魄的场面,记住这伟大的壮举,记住这难忘的一天——1839年6月3日!

《虎门销烟》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生字词。2、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感受销烟的壮观场面,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3、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掌握文中的场面描写方法。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感受销烟的壮观场面并感悟朗读,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把所上的内容大致分为三个部分:一、销烟前,虎门滩上壮观的场面。二、销烟的整个过程。三、销烟的结果集意义。在教学第一部分时,我采用影片与文字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理解文中的一些词语,并感受场面的壮观。在教学第二部分时,我让学生找出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并结合学生写作的方法,还采用了三次朗读,第一次读,通过教师补充林则徐为更好的设计出彻底销毁***的方法,亲自走访民间,花费了大量的物力、财力、人力才找到了这样好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读出林则徐的艰辛,读出林则徐销烟的坚定决心。第二次读,通过观看销烟过程的壮观场面,让学生体会场面的惊心动魄,指导学生读出兴奋地心情,读出民族自豪感。第三次读,通过观看吸毒后人物的病态图片,让学生了解毒品的可恨之处,明白外国侵略者向我国走私***的不良居心,指导学生读出对***和外国侵略者的痛恨。通过三次不同的感情朗读,让学生更深地感受到销烟场面的惊心动魄,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壮举,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这句话的含义,让学生懂得了:中国人民不可欺!激发学生的爱国 。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由于教者对教案不熟,所以在有些地方驾驭不到位,教师语言方面也还有待加强。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15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4、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句外侮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销烟的过程。

教学难点:

懂得销烟的意义。

教学准备:

投影片、配乐录音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内容:

学习生字、新词,读通课文,指导写字。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虎门销烟》

2、质疑课题。

二、带问题读课文

三 再读课文,出示要求。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标出自然段落。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投影出生字。

2、指名读生字,难读的纠正、强调。

3、齐读生字。

四、轻声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水泄不通:形容十分拥挤或包围的非常严密,好象连水都不能泄出。

用“水泄不通”说一句话。

五、检查课文自读情况。

1、指名逐自然段朗读课文。

纠正错误:身着(zhuo)朝(chao)服;应(ying )邀;

倒(d ao )下去

2、自由读课文,画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连起来谈谈是一件怎样的事?(指名回答)

六、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练读。

2、重点指导:

“讯”、“泄”、“侮”注意这三个字的笔顺。

“讯”的第四、五笔是“十”;“泄”的第五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16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读8个生字,掌握10个生字,会组词。

3、学习文中描写场面的段落,进行片段描写。

4、充分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精神。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扫除文字障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历史背景及销烟的意义。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介绍历史背景及***的危害(出示***给国家、民众带来危害的画面及文字)

2、释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初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音,并组词。

2、理解词义

赞不绝口欢呼雀跃垂手恭听水泄不通沸腾

3、再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提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三、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体会虎门销烟的壮观场面,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2、学习文中描写场面的段落,进行片段描写。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今天,我们就一起穿越时光隧道。回到xx年前的`广州城,去亲自感受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观场景吧。

二、对照阅读:品味人物心情

(读第1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

1、广州城因为什么而沸腾?划出表现广州城热闹的句子。

2、当外国商人见到销烟以后,他们有什么反应?

板书:百姓外国商人

开心喜悦狼狈不堪

大长中国人志气灭外国侵略者威风

3、指导朗读。

三、重点阅读,体会壮观气势。

(一)体会人气壮观(出示画面)

学生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

①表现前来观看销烟人数之多的词。

②描绘人们热烈庆祝销烟喜悦心情的词、句子。

(二)体会场景壮观。

学生自由读第4、5自然段,划出句子,找出重点词。(出示画面)

1、表现销烟池规模宏大的句子:

2、描写销烟时的场景:

①找出销烟的具体过程的句子:

②销烟时的情景:

③围观群众的表现:

④销烟的数量:

3、指导朗读。

四、总结:

在国难当头之际,林则徐坚决反对外敌,虎门销烟之举,销毁的不仅仅是***,更是“东亚病夫”的形象,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大灭了帝国主义的威风,为中华民族扬威,令国人扬眉吐气。

五、拓展训练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些什么?

2、仿照文中三处热闹场面描写段落,把“六一”儿童节或春节的热闹场景写下来。

《虎门销烟》教案 17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47

尘埃一粒 发表

今天上完了《虎门销烟》,整个教学流畅、清晰,学生学得津津有味。在此,仅谈一点自己的上课心得。备课时,我一直在思考:难道这一课仅仅停留在销烟的过程吗?仅仅是通过品词品句理解到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吗?如何能让学生真正感悟到虎门销烟的重要意义呢?我在思索。

俗话说,要“教给学生一桶水,自己要有长流水”,带这个班,我也一直在想:要做个怎样的老师?对家长和孩子负责就够了!之所以学生喜欢我上这一课有以下原因:

1、补充资料是关键。课前,我让学生查阅了背景资料,课 清政府走向衰落的时候,世界资本主义正处在上升阶段,英法美等国已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其中美国工业发展水平最高,这些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工业原料,积极对外扩张。英国资本家为了掠夺中国的财富,牟取暴利,竟无耻地把***偷运到中国来。十八世纪中期,英国每年偷运到中国的***为二百箱;十九世纪初期,增加到每年四千箱。1838年——1839年,更猛增到三万五千多箱,美国和沙俄也向中国偷运***,1840年前的二十年里,中国外流的白银达到一亿两。),为学生体会壮举的伟大意义作了很好的铺垫。课后,我为学生补充了销烟后的背景资料(中国人民查禁***完全是正义的,但掠夺成性的英国侵略者,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竟以着一事件为借口,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1840年6月,英国借口保护通商,派舰队到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进行挑衅,英俊侵犯广州,由于林则徐在广州作了充分准备,英军未能得逞,就沿海北上,转攻厦门,也被早有戒备的闽浙总督邓廷桢率军抵抗击退。英国又转攻战备空虚的浙江,侵占了定海县城,并继续北犯。八月英舰闯到天津海口,对清政府进行武力恫吓,提出了***贸易合法化,赔款割地等侵略要求。英军到达天津后,道光帝吓慌了,忙将林则徐撤职查办,改派琦善到广州和英军谈判。琦善到广州后,为了讨侵略者的欢心,他下令裁减水师三分之二,解散了林则徐招募的水勇,撤除了珠江口上的防御设备,英国侵略者见清政府如此软弱无能,气焰更加嚣张。英军采取先发制人,突然袭击,直扑虎门,琦善急忙派人和义律签订了《穿鼻条约》,答应割让香港,赔偿烟价六百万元等。),作为对文章学习的延伸。补充文字资料,增加课文厚度,备课时,我特意看了相关的小说,上课时,补充相关文字资料,如邀请外国官员来观看,外国官员惊叹销烟工作的“细心和忠实的程度”,远出乎他们的“臆想”。

2、通过影片增加学生感性认识。课中,我通过影片,让学生感受当时销烟过程,再回归课文内容,真正让学生走近销烟场面。

上完课,学生真的是发自内心感悟到了销烟的壮举,孩子们也是乐于学习的。不知道以上所谈对你的教学有没有用,只想与大家共享我的设计。

(第一范文 www.第一范文。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虎门)

此问转载

;id=512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方案 18

之二

无锡市胡埭中心小学 施凌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4.认识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

一、揭示课题

1、扣图引题。

(1)出示雕像图。

(2)讨论下面问题:这幅图上画的是谁?谁知道林则徐是什么人?他曾经做过一件什么了不起的事?

(课前可让学生搜集资料,接下来可交流搜集到的有关林则徐或虎门硝烟的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板书课题,解题。

3、读了课文后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讨论。

(1)录音范读课文。

思考: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事情的大致经过怎样?

(2)读后讨论上述思考题。

2.自读课文。

要求:

(1)轻声练读生字表上的字,读准字音。

(2)边读课文边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3)逐段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3.试读课文

指名分段试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三、指导写字

1、“泄、侮”按笔顺描红。

2、“寨”结构要匀称,笔画要紧凑。

四、作业

抄写本课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认识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指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一、细读课文

3、细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说说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3)什么样的日子才“值得纪念”?(板书:值得纪念)

(4)读了这一段你想知道什么?

2、细读第六自然段

(1)自读第六自然段,理解有关词语。

(2)说说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板书:打击嚣张气焰,表明不可欺侮)

(3)读了这一段你想知道什么?

3、|细读第二自然段。

(1)自读课文。

(2)指名说说从哪儿看出虎门寨这一天不同寻常。(板书:水泄不通彩旗林立)

(3)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壮观场面。

(4)讨论:

为什么来到海滩的人这么多?文武官员到场说明什么?为什么邀请外国商人到场观看?

(4)齐读第二自然段。

一和六自然段由于时间关系,可在第一课时就教完,不必放入第二课时。

4、细读第3~5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说说哪几句写下令禁烟,哪几句写硝烟经过?

①学习第一至三句

自读体会哪些词句最能突出中国人的气势。

齐读这三句话。

指名说说读了这三句话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②学习第四、五句。

指名读第四句话,用自己的话说说硝烟是分几步进行的。

③有感情地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

(2)有感情地读第四自然段。

(3)细读第五自然段。

①指读第五自然段。

②硝烟持续了二十三天说明了什么?销毁了二百多万斤说明了什么?烟渣被卷进咆哮的大海暗示着什么?

③想象在中国人民强大的硝烟气势面前,外国侵略者垂头丧气的样子。

④指导读课文。

5、再读第六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

(1)引读

虎门硝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震惊中外所以这件事被称为——伟大的壮举;它沉重的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这件事情意义重大,而它发生在1839年的6月3日,因此我们说这一天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

(2)齐读第1、6自然段。

这部分说话训练可在学习相应自然段时在老师指导下就完成,不必放入第3课时。

三、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句子,体会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检查

二、复述课文

1、默读课文。

边读边想:本课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是怎样一步一步把意思说清楚的?

2、讨论上述思考题。

出示:值得纪念的日子→海滩轰动的场面→硝烟开始→百姓欢呼→硝烟结果→伟大意义

3、指导复述。

(1)四人小组练习复述。

(2)指名到讲台前复述。

(要求尽可能用上书上的有关词语)

三、练习说话,写话

1、出示幻灯文字。

只见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双脚的工人,先向灌了水的硝烟池里撒下盐巴,再把收缴来的***抛入池内,然后又把一把把生石灰倒下去。

2、讨论:硝烟时工人们做了几件事?(板书:撒盐抛烟倒石灰)

课文中用什么词把三事件连起来?(板书:先……再……然后……)

3、小结

有时候我们要完成一件事,必须分几步来做,为了表明这几步的先后顺序,我们可以用上“先、再、然后”来连接。

4、指导说话。

引导回忆生活中哪些事需要分三步以上来完成。用上面的词练习说话。

5、练习写话。

板书:

2 虎门硝烟

水泄不通 彩旗林立 打击 嚣张气焰

礼炮轰鸣 群情沸腾 表明 不可欺侮

震惊中外 伟大壮举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19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读本课的1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另有3个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记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能用表示顺序的词语“先……再……然后……”写一段话。

过程与方法

1、透过阅读、想象,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好处。

2、学生回顾历史,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学习林则徐坚决抵御外敌,维护民族尊严的崇高品质,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情动于中而发于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辱的精神。学生透过认识***的危害,激发学生远离毒品的思想。

课前准备:

学生查找一些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课前布置大家搜集一些关于***的资料,还有***战争时期中国的现实状况,你愿意与大家一齐交谈吗?

学生对自己所收集的资料能够畅所欲言地与同学们进行交流。

二、初步感知

师:的确,外来的***给中国人带来的是灾难,是痛苦,谁敢在当时挺身而出,救人们于水火之中,这个人的名字就是---林则徐,这天就让我们一齐来了解这个伟大的禁烟英雄的事迹。

1、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读通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并圈出本课14个要求认读的生字,注意文中的三个多音字,遇到不认识的透过查字典解决。边读边注意把不懂的词语画出来。

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互助识字。(教师要注意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小组内互相拼读生字,解决不懂的词语。实在解决不了的全班共同解决。

3、组织学生朗读课文。

三、理解课文

师:生字都认识了,课文也读得流利了,再仔细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想。

学生汇报:

林则徐销烟有深远的好处。

结合课外资料来谈。

林则徐领导的禁烟斗争,不仅仅在当时给帝国主义以重创,震惊了世界,而且在人类禁毒史上也写下了辉煌的一章。

师:当你了解了虎门销烟后,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朗读的重点应放在三和五自然段上,因为这两段充分的体现了林则徐销烟的决心和销烟给人们带来无限的喜悦。

师:下面我们再认真的读一读书,把你感受最深的段落读给你的好朋友,如果你能背过来那就更好了。

学生选取性的读,并试着背诵。

学生自由选取学习伙伴,选取段落读一读或背一背。

四、书写生字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方案 20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45

调整了心态以后,感觉真的很好。

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虎门销烟》这一课,因为今天是英语早读,学生没有读课文,虽然也布置了预习,好象效果不好。

我由上一课《徐悲鸿励志学画》导入,徐悲鸿用事实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是有才能的,我们今天要学习另外一个向全世界表明我们中国人是不可欺侮的民族英雄的故事。揭示课题:虎门销烟

接着提问:“你们了解这个故事吗?”学生无言。(要是前几天这样,我又会很失望,再叹口气),今天我笑着说:“不知道啊,好,那我们想想,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了解的呢?”有学生问了:是什么烟?为什么要销呢?是谁要销烟呢?立刻有学生说了:“是***。有毒的。”接着就开始谈起了***,有的说用在医学上可用作麻醉剂,多食用对身体有害,引导学生谈它的危害,有的说士兵没有力气打仗,有的说人们没有力气干活,我再补充国民吸食***使得大量的白银花花地流入了外国人的口袋,于是道光皇帝就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主持禁烟,这样就发生了虎门销烟这一伟大壮举。顺势又谈到了毒品,于是引导学生说出现在的毒品及危害。借机进行了教育,要求学生自觉地抵制毒品。

谈是谁销烟?再谈林则徐,有一个学生拿起了他抄的林则徐的简介读得结结巴巴的,我说:“这位同学有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点,你们知道吗?”学生说他会收集资料。我立刻加以肯定,并说:“不过我要向你提个意见,下次要说清楚说流畅,让大家听懂就更好了。”大家都笑了。

学生自由读课文

讨论:这篇课文给你什么感觉?

有学生说林则徐真了不起,他领导的这一事件给了外国侵略者沉重的打击。我问在哪儿呢?

我们开始读最后一节。先指名读,学生笑了,因为读得很温柔,再读,再小结,再改进。就这样师生边读边改进,其乐融融,就连一直都没有发过言的林訏也积极举手站起来读了。好高兴啊。

其实有时候给学生机会,就是给自己机会,今天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如果我还是像以前一样,一定又上得大家都不高兴。重新给了学生一个了解的机会,就给了我一个跟学生共学共乐的机会。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第一范文 www.第一范文。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虎门)

此问转载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21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4.认识虎门硝烟的伟大好处,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扣图引题。

(1)出示雕像图。

(2)讨论下面问题:这幅图上画的是谁?谁明白林则徐是什么人?他以前做过一件什么了不起的事?

(课前可让学生搜集资料,接下来可交流搜集到的有关林则徐或虎门硝烟的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板书课题,解题。

3、读了课文后你想明白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讨论。

(1)录音范读课文。

思考: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事情的大致经过怎样?

(2)读后讨论上述思考题。

2.自读课文。

要求:

(1)轻声练读生字表上的字,读准字音。

(2)边读课文边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3)逐段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3.试读课文

指名分段试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三、指导写字

1、“泄、侮”按笔顺描红。

2、“寨”结构要匀称,笔画要紧凑。

四、作业

抄写本课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认识虎门硝烟的伟大好处,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指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一、细读课文

3、细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说说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3)什么样的日子才“值得纪念”?(板书:值得纪念)

(4)读了这一段你想明白什么?

2、细读第六自然段

(1)自读第六自然段,理解有关词语。

(2)说说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板书:打击嚣张气焰,证明不可欺侮)

(3)读了这一段你想明白什么?

3、|细读第二自然段。

(1)自读课文。

(2)指名说说从哪儿看出虎门寨这一天不同寻常。(板书:水泄不通彩旗林立)

(3)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壮观场面。

(4)讨论:

为什么来到海滩的人这么多?文武官员到场说明什么?为什么邀请外国商人到场观看?

(4)齐读第二自然段。

一和六自然段由于时间关系,可在第一课时就教完,不必放入第二课时。

4、细读第3~5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说说哪几句写下令禁烟,哪几句写硝烟经过?

①学习第一至三句

自读体会哪些词句最能突出中国人的气势。

齐读这三句话。

指名说说读了这三句话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②学习第四、五句。

指名读第四句话,用自己的话说说硝烟是分几步进行的。

③有感情地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

(2)有感情地读第四自然段。

(3)细读第五自然段。

①指读第五自然段。

②硝烟持续了二十三天说明了什么?销毁了二百多万斤说明了什么?烟渣被卷进咆哮的大海暗示着什么?

③想象在中国人民强大的硝烟气势面前,外国侵略者垂头丧气的样貌。

④指导读课文。

5、再读第六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

(1)引读

虎门硝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震惊中外所以这件事被称为——伟大的壮举;它沉重的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证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这件事情好处重大,而它发生在1839年的6月3日,因此我们说这一天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

(2)齐读第1、6自然段。

这部分说话训练可在学习相应自然段时在老师指导下就完成,不必放入第3课时。

三、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句子,体会虎门硝烟的伟大好处。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二、复述课文

1、默读课文。

边读边想:本课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是怎样一步一步把意思说清楚的?

2、讨论上述思考题。

出示:值得纪念的日子→海滩轰动的场面→硝烟开始→百姓欢呼→硝烟结果→伟大好处

3、指导复述。

(1)四人小组练习复述。

(2)指名到讲台前复述。

(要求尽可能用上书上的有关词语)

三、练习说话,写话

1、出示幻灯文字。

只见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双脚的工人,先向灌了水的硝烟池里撒下盐巴,再把收缴来的***抛入池内,然后又把一把把生石灰倒下去。

2、讨论:硝烟时工人们做了几件事?(板书:撒盐抛烟倒石灰)

课文中用什么词把三事件连起来?(板书:先……再……然后……)

3、小结

有时候我们要完成一件事,务必分几步来做,为了证明这几步的先后顺序,我们能够用上“先、再、然后”来连接。

4、指导说话。

引导回忆生活中哪些事需要分三步以上来完成。用上面的词练习说话。

5、练习写话。

虎门销烟 教学设计 22

教材分析:

本文记叙了1839年6月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的经过,提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讴歌了中国人民爱国御侮的斗争精神,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全文共6个自然段,文章结构严谨,首尾呼应,记叙清楚有序。课文重点是第二至五自然段,具体叙述了虎门销烟的经过。在叙事的过程中,还不惜笔墨地描述了老百姓对这件事的强烈反响,从侧面反映了虎门销烟是顺乎民意的正义之举,是显示中国人民伟大力量的爱国行动。

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要求,本课用三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了解历史背景,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第二课时精读课文,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第三课时了指导学生写生字词,完成课后练习。本篇教案是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根据教材的学生的特点,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

3、教育学生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设计理念:

1、《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 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本课时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本课教学时通过采用“读悟法”,变读为导,以读带研,读中带情,真正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以达到本课的教学目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同学们,在第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英国在19世纪上半期,为发牟取暴利,不断地向中国走私***,使中国的大量白银流入英国,加剧了中国的贫弱。同时,***还严重摧残吸取者的体质。***的输入,给中华同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就在此时,站出来了一位禁烟英雄——林则徐,他被派往广东禁烟,并在虎门海潍上将收邀来的***全部销毁。

今天,大家想不想去看看那大快人心的一幕?(课件播放虎门销烟的画面)

二、精读课文,自主感悟

1、(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发解了本课的主要内容,那你们能不能用文中的一两个词语说说“虎门销烟”是怎样的事件?(生:伟大壮举)(板书)

师:虎门销烟是伟大的壮举,“壮”在这个词中又是什么意思?(生:壮大、雄壮,气势盛大)

(2)课文中哪些内容或句子能表现“壮”的,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并画下来。同桌或邻座的同学可以轻声讨论一下。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4)指各回答以上问题。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这部分内容中,你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这一事件的“壮”?

学生交流:①前来观看的人很多:“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水泄不通”。②仪式隆重:礼台上“彩旗林立”、官员“身着朝服”。

师:你觉得当时场面怎样,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生:壮观、隆重)

(2)指导朗读。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出场面的壮观隆重呢?(指导读好“分外壮丽”“男男妇妇”老老少少“彩旗林立”等描写人多、场面壮观的词)

师小结:销烟前的场面这样壮观、隆重。可见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

过渡:课文中除了这一段内容能体现事件还有没有其它也能体现事件“壮”的?

3、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①这部分内容哪些地方(词句)写出了事件的“壮”?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生:“群情沸腾”、“礼炮轰鸣”、“一声令下”)(这些词句充分反映了人民禁烟的强烈愿望和坚强决心)。

大家都知道,***曾经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现在马上就要被销毁了,假如你也在场,此时,你的心情会怎样?(生:激动万分、欢呼雀跃。)

②指导朗读。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读好这部分内容。(要读出中国人民激昂奋发之情,读出豪壮气势来。)

③接下来虎门销烟就开始了,请同学们来观看插图,图中都有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从林则徐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什么?

学生交流画面内容,从而进一步体会林则徐禁烟的坚定决心。

课文中哪部分是描写这人画面的呢?指名学生朗读虎门销烟的经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是分几步销烟的?

学生汇报,板书:(第一步撒盐巴,第二步抛***,第三步倒石灰。)

师:这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销烟方法,那课文中用什么词表示这三步的先后顺序的?

(生:先……再……然后……)(板书)

④师引导齐读感悟,体会虎门销烟是顺乎民意的壮举。

师小结:中国人民深受***的毒害,现在终于被销毁了,这是大快人心的“伟大壮举”。

(2)、①看到这害国害民的***被销毁了,你的心情怎样?那课文中老百姓的反映又是怎么样?

(生:群情激奋,跳哇,叫哇,欢呼声响彻虎门上空。)

②可见虎门销烟是顺民意的正义之举,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读才能把老百姓欢喜的心情读出来,谁来试试。

生齐读第四自然段。(指导学生要把欢天喜地的“壮情”和撼动人的力量读出来。)

过渡:课文中还有无表现“壮”的内容?(第五自然段)

4、学习第五自然段。(课件显示本段内容)

(1)师:“整整”、“23天”“二百多万斤”这些词说明什么?(生:虎门销烟战果之壮。)

(2)师指导学生抓住带点的词读出“壮绩”。

指名试读,点评,再齐读。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们知道“虎门销烟”这一历史事件的什么意义?

生讨论交流、汇报。

(3)师归纳后出示课文最后一段内容。(虎门销烟这一伟大壮举沉重打击……它向全世界表明……)

①播放本段录音范读。(板书:中国人民不可欺侮)

②生小组比赛读,要把爱国拒侮的志气,撼天动地的力量读出来。

③师小结:虎门销烟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是不可欺侮的。这是一个“伟大壮举”。因此,1839年6月3日这天是“值得纪念的”。(板书)

(4)师:文章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

(生:首尾呼应突出了虎门销烟是“伟大壮举”。)

四拓展、练说

(1)今天我们学习《虎门销烟》这篇课文,想必同学们的心情和老师一样的非常激动,请同学们看看林则徐指挥销烟的场景,再看看林则徐的塑像,你想说些什么?

生:我们应该发奋学习,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不让外国人欺侮。

生:林则徐不愧是民族英雄。

……

(2)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林烟斗争早在100多年前就进行了,可当今社会上毒品死灰复燃,不少人身陷毒品不能自拔,害已害国,家破人亡,你有什么看法?

生……

生: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板书)

(3)毒品是万恶之源,它摧残着人的体质,腐蚀着人的精神,我们应该“珍惜生命,运离毒品”还世界一份幸福和安宁。建议同学们课后多搜集一些资料,搞一次禁毒辣宣传为主题的中队会,好不好?

板书设计:

值得纪念

7虎门销烟 撒盐巴、抛***、倒石灰中国人民不可侮

(先……再……然后……

伟大壮举

珍惜生命,远离毒品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方案 23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96

同协部  杭福兵

《虎门销烟》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文章,讲述了爱国英雄林则徐顶住内外上下的重重压力,将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品——***集中销毁在古老的虎门寨的事情。

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先组织学生听写一组比较重要的词语,并出示这些词语,让同桌互相批改,再指名学生用上述几个词语说几句话。这样的教学,既可以复习生字词,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又能降低坡度,帮助学生回忆课文内容,一举两得。

精读课文时,抓住第一小节和最后一小节,通过读,让学生明白虎门销烟这一举措是伟大的壮举,不仅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更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在教学中,紧紧抓住“壮举”这个词语,让学生精读课文,披文入境,感悟课文,找出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件事确实是壮举,并把它们划出来,反复诵读,通过朗读把这种“壮举”读出来。大多数的学生找得还比较正确,认为从销烟场面的壮丽和销烟过程的壮观看出这是一件壮举。接下来让学生从销烟的场面和过程两方面来研究课文就是顺水推舟、水到渠成了。在这段的教学中,我觉得一方面让学生把握住了课文的脉络,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指明了研究的方向。

研究结束后,我又补充了一些资料,让学生明白,林则徐禁烟其实是顶着很大阻力,冒着生命危险来进行的,这些阻力不仅来自朝廷上下接受***贿赂的各级官员,更来自靠走私***而谋取暴利的帝国主义势力。让学生对林则徐这位英雄不禁肃然起敬。最后,我还安排了一段说话训练,当我们透过历史的硝烟,穿过辽阔的海滩,来到这位英雄面前,对着他的铜像,说上几句话。当学生充分了解了这位英雄时,肯定有许多话想说,安排这个说话训练,可以让学生尽情发挥,把对英雄人物的尊敬、崇拜、感激之情娓娓道出。

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自己在教学中,教学时间的分配有一些不妥,导致后面的说话训练不充分,没到位,留下了一些遗憾。

(第一范文 www.第一范文。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虎门)

此问转载

《虎门销烟》的教学设计 24

《虎门销烟》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的十四个生字,读准三个多音字的读音,会写田字格里的九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学习林则徐坚决抵御外敌,维护民族尊严的崇高品质,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

教学重点:***销毁的过程。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末段,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课时建议: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电影激趣 导入新课

1、观看电影《林则徐》片段。

2、谈观后感,自然导入。

师:作为一名中国人,这部电影所描写的这段历史是永远不能忘却的。你们看完了以后,想说些什么呢?(生自由谈论。)

师:的确,外来的***给中国人带来的是灾难,是痛苦,是谁敢在当时挺身而出,救人民于水火之中,这个人的名字就是(师生齐说)---林则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这个伟大的禁烟英雄,学习《虎门销烟》。

了解当时的背景,必然会激起学生们内心无比的激愤之情。

激起学生的内心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自主感悟

1、学生自读课文,并圈出本课14个要求认读的生字,注意文中的三个多音字,遇到不认识的通过查字典解决。

2、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象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3、学生小组合作,解决不懂的词语。

(教师要注意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全班交流。

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学生互评)

6、说说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有意识的告诉学生要把工具书带进课堂,培养学生遇事自己解决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学生参与评价,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整体感知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想象画面 激发情感

师:下面请同学们再仔细地默读课文,边读边想,从课文中你读懂了什么?

结合重要词句来谈读懂的内容。学生可能说到的有:

1、林则徐禁烟行为受到了人们的支持。

重点如下:

(1)、当群众知道虎门销烟的消息后,人们的语言、动作、神态是什么样的?(注意“笑嘻嘻”“兴奋 ”“大声地喊”以及“ 三个不怕 ”,想像当时的场面。)

这些语言都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观看销烟的人数之多。(注意“人流如潮”)

(3)、销烟过程中民工干劲十足。(抓住民工的动作,并体会表示顺序的词语的用法)

人们面对销烟场景所产生的感慨。理解“今天,林则徐当众销毁洋人的***,怎么能不叫人兴奋?(反问句)虎门滩上,围观的群众欢呼着,跳跃着。”

鼓励学生想象当时销烟时的场景,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林则徐禁烟很坚决。

重点如下:

(1)、林则徐高坐台上。(注意从两个“不管”和一个“都”中去体会。)

(2)、林则徐对外商说的一番话。(理解“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林则徐是什么样的状态和心情。

3、林则徐销烟有深远的意义:

提问:林则徐为什么要禁烟?(注意理解“东亚病夫”和三个“多少”的含义;人们受***残害之大。)

林则徐销烟有什么意义?

师:当你了解了虎门销烟的故事后,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生各抒己见,抒发自己个性化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进入学习状态。

让学生体会总分的段落结构。

体会中国人对***的痛恨之情。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通过想象体会销毁***给人们带来的无限喜悦。体会***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学生通过想象更能够近一步的理解林则徐禁烟的决心。

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更激起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有重点的指导朗读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二)熟读成诵  提升情感

师: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读懂了这么多的内容,下面就把你感受最深的段落试着背给你的小伙伴听。

学生从读到感悟,再到背,是一个情感不断提升的过程。鼓励学生熟读成诵,也是在无形中教给孩子一个好的读书方法,让孩子终生受益。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记忆生字 说话练习

1、组织学生自主探究,辨别生字。

2、学生自己找窍门,然后小组内交流。

3、教师要特别强调“妻、历、督”的写法。

4、指导学生用“首先……然后……再……”说一段话。

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

培养学生表达能力,体会表示顺序的词语的用法。

(二)拓展延伸 课外积累

师:林则徐是一位得到过很多赞誉的政治家,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评价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多读一些介绍林则徐的文章,相信大家的收获会更大。

为学生提供参考材料,利于学生针对性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