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小学教案 > 四年级教案 > 四年级数学教案(汇编15篇)正文

《四年级数学教案(汇编15篇)》

时间:

四年级数学教案(汇编1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数学教案1

一、认识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度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沪宁高速公路经过整修已经全线通车了,我们跟着小记者起去看看。

播放课件:聚集某一高速公路收费站,播放各种车辆来来往往进出场面的录像。

引出问题:为了维持秩序,收费站口设置了转杆。看,转轩打开,旋转了多少度?转杆关闭呢?

2、模拟操作,认识含义。(请学生在白板上示范转杆的打开和关闭)

(1)同桌合作,作出活动角模拟转杆的打开和关闭,讨论转杆打开和关闭时向什么方向旋转了多少度。

(2)结合白板演示交流,明确转杆打开和关闭都旋转了90度。

(3)深入探讨:转杆打开和旋转的方向相同?

学生观察交流。

(4)小结: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是顺时针旋转,方向相反的是逆时针旋转。转杆打开是逆时针旋转90度,转杆关闭是顺时针旋转90度。

3、全体活动,深化理解。

听口令做动作。

让学生先平伸右臂,用动作表示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再平伸左臂做一次,亲身体验顺时针、逆时针方向的旋转。

二、将图形旋转90度

谈话:生活中旋转的现象可多了解,今天我们就来把下面一些图形旋转90度。出示例题。

1、 理解题意。

提问:绕A点旋转是什么意思?

指A点固定不动。

2、 转一转。请几位学生在白板上亲自旋转,由于几个同学旋转的方向可能

不同,这里可以用到相机,把每位同学旋转的图形拍下来,然后开始对比,并交流方法。

学生可能出现:顺时针旋转90度、逆时针旋转90度。

3、全班交流方法。

三、拓展延伸

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重点说说每幅图中的指针分别向什么方向旋转了多少度。(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借助白板,让学生直接在白板上演示整个旋转过程,)

2、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之后由学生亲自在白板上演示整个旋转过程。

3、先观察每组图形的特点,再想象使每组图形变成长方形的旋转方法,最后通过多白板演示,让学生在课本上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4、比眼力。

比较一下这些图形按要求旋转之后会成为哪一个图形。

四、全课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学到了了什么本领?有什么收获?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

四年级数学教案2

课堂作业

1.我们每天上午8:00到校11:00离校,下午1:00到校

4:00离校。口算出我们每天的在校时间。

2.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会计算同一日内经过时间的问题,今天我们要继

续学习有关经过时间问题的计算。(板书课题)

1.出示例3,学生读题。

提问:求经过时间的问题的计算,我们可以借助于什么方法?

指名学生口答,老师在黑板上画直线图。

提问:题里用的是什么计时法?

一艘轮船从南京开往南通,什么时候开出的?是什么时候到达的?

指名学生口答,老师在直线图上标出。

提问:这艘轮船一共行驶了多少时间?你是怎样想的?

指出:这艘轮船从第一天出发到第二天到达目的地,经过的时间是由两部分合起来的:从第一天22时到24时经过了2小时,又从第一天24时(也就是第二天0时)到8时经过了8小时,所以一共经过了10小时。

追问:一共行驶了多少小时?是由哪两部分时间合起来的?

2.做练一练。

提问:从第一天18时到第二天10时,经过的时间是由几部分合起来的?是哪几部分了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说说每一步是怎样想的。

1.练习十第7题。

读题。提问:题里20时和10时指的是什么?一共行驶多少小时是求的什么?条件中的时刻相隔几天?谁来说一说,这道题要分工几步做?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每一步是怎样想的。

指出:求两天间经过的时间,要先算出第一天用了多少小时,再加上第二天用了多少小时。

2.判断下面的每一种说法对不对。

(1)20时就是晚上10时。()

(2)0时就是晚上12时。()

(3)一、三、五、七、月是大月。()

(4凡是单月都是大月。()

(5)凡是双月都是小月。()

(6)8月30日的后一天是9月1日。()

3.练习十第8题。

提问:?月4日起放暑假,7月4日这一天算在暑假里吗?9月1日开学,9月1日这一天算在暑假里吗?

怎样算出一共放假多少天?

请大家算一算,一共放假多少天,告诉老师。

4.练习十第9题。

向学生说明在生活里经常出现时间问题。

让学生在课本上写出来,然后口答每次时刻。(老师板书)

让学生说一说,第二、三次取信时间各是下午的几时。

5.练习十第10题。

让学生填在课本上,然后口答。要求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6.练习十第11题。

让学生填表中的数,然后口答。

提问:这两列火车到达的时间有什么不同?在计算运行时间时,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指出:计算同一天内经过的时间,可以一次算出开始的时刻到结束的时刻所经过的时间;计算两天间经过的时间,可以先算出开

始的时刻到24时经过的时间,再加上第二天所用的时间。

1.练习十第6题,直接填在书上。

2.练习十第12、13题。

课后感受

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学生在练习中经常会在减不够的时候倒过来计算的,尤其是在跨2天的经过时间计算上,还是有点问题。也许是我讲的并不是很清楚吧。

四年级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经历具体---抽象---概括---表示的概念学习过程

2.认识直线、线段、射线。

3.通过学习掌握直线、线段、射线的特征。

4.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直线、线段、射线。

教学难点;对直线的认识与理解。

教学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合作交流获取知识。

教具学具准备:挂图、彩笔、线条、图钉、小电筒、直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线的认识(板书课题),谁能说一说生活中哪里有线吗?(黑板边、书本边、铅笔盒的边......)很好,看来你们观察的非常仔细,在我们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线,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线中,有直的线也有弯的线,在数学中也一样,有直的线也有弯的线,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研究直的线。

二、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感知直线、线段和射线。

(一)认识直线

1、同学们知道孙悟空手里拿的武器叫什么吗?(金箍棒)对,谁说说金箍棒有什么本事?(能变长变大)并请学生说金箍棒是向哪个方向变长的?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金箍棒在不断变长,说一说它到底能变多长。

2、你能用最简单的线条来表示这种无限延伸的感觉吗?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并用笔画一画。

3、学生分组汇报,并说一说想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并介绍直线的特征: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没有端点。

4、介绍直线的表示方法及读法,并请学生也给自己的直线标上名字。

(二)认识线段

1、出示挂图(铁路和人行道)请学生观察,使学生感知:铁路一眼望不到头,我们说它象直线一样,而人行道上的斑马线,能看到两头。

2、请学生也用线来表示其中的一条斑马线的样子,教师巡视,注意了解学生的想法。

3、汇报时,指导要在线的两端加上?来限制它无限延伸,并告诉学生这两个?就是线段的端点,同时教师板书出线段和端点

4、介绍线段的表示方法和读法。

(三)认识射线

1、用小电筒射向学生,请学生仔细观察。

2、让学生独立想办法用线表示出刚才看到的现象,并在小组内交流想法。

3、展示学生的作品,并在黑板上画射线。

4、让学生自己讨论:射线的表示方法及读法。教师强调:射线AB和射线BA不同。

三、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

1、请学生自己分别画出三种线,并用字母表示它们。

2、做教材15试一试的第一题。进一步体会直线和线段,并知道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但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3、试一试的第2题。让学生观察讨论发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四、巩固练习

P15看一看量一量第1、2题。

让学生先猜测,再动手量一量。猜对的给自己得一颗星,画在这道题的旁边。

五、课结

今天学到什么?(结合板书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教师可以给予补充)

四年级数学教案4

一、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

2、使学生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口算和笔算。

教学过

一、复习

1、出示准备题,用竖式计算。

345+159 1328-579 426+98 2307-296

(全班练习之后,说说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口算 口算练习(1)

二、新授

1、揭示课题

2、教学例1。

(1)读题由学生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2)板书算式2.83+1.57

①2.87元和1.57元各是几角几分? ②竖式怎么列? 为什么?(相同数位对齐.)

(3)师生一起计算出结果。

(4)说一说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小数加法怎样计算?

3、学习例2 计算。 15.64-3.9

(1)全体学生试做。

(2)集体评议。评议之后说说小数减法和整数减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列竖式要注意什么?(小数点对齐)

4、试一试 10.84+2.6 3.05-2.85

5、请学生观察例1和例2,大家来归纳小数加法的笔算方法。然后填在书上。

6、练一练

书上第2页 1、4、5

7、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三、作业

书上第2页练一练 第2、3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小数加减法的珠算( p.3,例3、例4)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珠算小数加减法,并能正确进行珠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0.3+0.4 1.5+0.5 2.4+1.2 4.5-0.9 5.3-4.8 8+2.5

2、笔算(计算之后说说笔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7.65+2.13 3.14-2.09 0.96+4.68 8-7.56

二、新授

1、出示准备题(用珠算计算,做好之后说说整数加减法的珠算方法)。

2、出示例3 用珠算计算。8.76+4.03

(1)由全班学生用珠算计算.

(2)计算之后,说说小数加法的珠算方法。

3、出示例4 用珠算计算。 5.6-0.85

(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来解决此例题。)

4、小结

(1)讲解珠算小数加减法的拨珠方法。

(2)请学生填好书上第3页的内容,并读一遍。

5、练习

(1)试一试 26.75+3.4 25.72-9.8

(2)书上第4页2、4。

三、布置作业

p.4 1、3

四年级数学教案5

教学目的:

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3、树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主题图。

教学方法:谈话法;情境教学法。

一、谈话导入

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主题图)

二、探索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1、学生思考:要想知道谁跑得快,要比较什么?你有什么办法?

2、小组交流,明确:要想知道谁跑得快,就要看看同一时间里谁跑得远,谁就快。这个同一时间在这里就是1小时,那么拖拉机1小时跑了120÷2=60(千米)而面包车1小时跑了210÷3=70(千米)60<70,因此,面包车跑得快。

3、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单位时间即为:1时、1分、1秒。在单位时间内所行驶的路程叫做速度。本题中,拖拉机的速度是60千米/时,而面包车的速度为70千米/时。因此,面包车的速度快。

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明白要想知道谁跑得快,不是看谁行驶的路程多,而是要看统一时间内谁跑得远,建立单位时间的表象。

4、让学生根据这一情境得出路程、时间、速度三者的关系。速度=路程÷时间

5、看一看。

出示生活中常见的数据,拓展学生对日常生活中速度的认识,也可以把学生课前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交流。

通过实例,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间,真正明确了路程、时间、速度这三者的关系。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试一试”第一题。让学生看图,根据情境解答。进一步巩固路程、时间、速度三者的关系。

2、完成“试一试”第2题。

三个算式结合具体情境去体会、思考、交流、汇报。让学生进一步理清三者关系。

四、总结谈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第4课时:路程、时间与速度

教学目的:

1、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2、树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谁来说说这三者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让学生理清三者关系,为下面的练习打基础。

二、综合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2、完成“练一练”第二题。根据情境图列式计算。

3、完成“练一练”第三题。根据第1个算式写出第2、3个算式的得数,寻找其中的规律。

4、完成“练一练”第四题。列式计算后,与自己的同桌再出一组这样的题并解答。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策略意识。让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结果、发现规律,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让学生自己编题,是对所学知识的再次巩固和延伸,这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三、实践应用

完成“练一练”第五题。

看线段图解答,然后提问:15分、35分分别在什么位置。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会路程、时间、速度三者的关系。

四、拓展练习指导学生完成数学自主学习相关内容。

四年级数学教案6

教学内容

教科书52~53页小数的读写法,完成做一做题目和练习九的第6~7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会读、写小数,并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使学生会读、写小数。

教具准备:幻灯、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0.2是()位小数,表示()分之();

0.15是()位小数,表示()分之();

0.008是()位小数,表示()分之()。

2、0.4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0.07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0.138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二、新课

1、教学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小数,谁能举出一些小数的例子?

(0.20.050.0050.01……)

这些小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小数点左边的数都是0)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其他的小数吗?谁能举出一些例子?

(1.540.63.1346.8……)

这些小数的小数点的左边还是0吗?

观察一下:小数可以分为几部分?

是不是所有的小数都比1小?

谁还记得整数的数位顺序?每个数位的计数单位是什么?相邻的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学生边回答边在黑板上板书整数数位顺序表。

接着提问:0.2表示什么?(表示两个十分之一)十分之一是它的计数单位;0.05表示什么?(表示百分之五,有五个百分之一)百分之一是它的计数单位。0.006表示千分之六,有六个千分之一,千分之一是它的计数单位。

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等都是小数的计数单位。这些小数的计数单位那个最大?

多少个十分之一是整数1?

多少个百分之一是十分之一?

多少个千分之一是百分之一?

这些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10)

这和整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一样的,因此,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可以用小数点与整数部分隔开,排在整数部分的右边,向整数一样计数。

10个十分之一是整数1,整数个位的右边应该是什么位?

多少个百分之一是十分之一?十分位右边应该是哪一位?百分位右边应该是哪一位呢?再往下还有万份位、十万份位等,所以我们在数位表上用……

十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多少?百分位、千分位、万分位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多少?

指出345.679整数部分中的每一位分别是什么位?

再指出小数部分的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上分别是多少?

2、教学小数的读法

出示最大古钱币的相关数据:高:0.58米、厚:3.5厘米、重:41.47千克

问:你会读出古钱币的有关数据吗?

谁能总结一下小数的读法?

强调:读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读几个0。

完成做一做:读出下面小数

3、教学小数的写法

(1)例3:据国内外专家实验研究预测:到2100年,与1900年相比,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一点四至五点八摄氏度,平均海平面将上升零点零九至零点八八米。

你会写出上面这段话中的小数吗?

(2)做一做:写出下面的小数。

零点零七五点零六十点零零二

三百点七一零点零一四十五点五零三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0.9里面有()个0.1

0.07里面有()个0.01

4个()是0.04

2、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位,第四位是()位,第一位是(),第三位是()。

3、说出24.375每个小数位上的数各是几个几分之一?

4、读出下面各数

(1)南江长江大桥全长6.772千米。

(2)土星绕太阳转一周需要29.46年。

(3)1千瓦时的电量可以使电车行驶0.84千米。

四年级数学教案7

四则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1~3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闭莆彰挥欣ê诺牧讲交旌显怂愕脑怂闼承颍能正确进行两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2比醚生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两步混合运算(两级)与同级两步运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痹诩扑阒信嘌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绷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四则混合运算的价值。

【教学难点】

含有两级的两步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教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播放课件)同学们,商店的商品可多了,请看:都有哪些商品,它们的单价各是多少呢?学生观察,并说出货架上的商品名称和价格。

1苯淌Γ盒∶鳌⑿『旌托∏浚他们各买一个文具盒,一共需要多少钱呢?(文具盒每个7元)学生列式计算后,指名汇报,教师板书:7+7+7=21(元)或7×3=21(元)

2崩罾鲜σ怖吹缴痰辏要为学校买4个篮球和1个足球,需要多少钱呢?还能用一步计算出来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两步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引导探索,解决问题

1毖生独立列式解答。

2币导学生汇报

教师板书:35×4=140(元)140+45=185(元)或35×4+45=140+45=185(元)教师:谁来说—说,他们是先算的什么呢?

学生1:他们都是先算的买4个篮球要多少钱。

学生2:他们都是先算的乘法,再算的加法。

教师:两位同学都说得很好。像这样,在一个算式里,有加法又有乘法,在计算时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3.尝试练习

教师:你知道下面两题分别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吗?90×11-900585÷9+15指名学生说,同桌互相说一说。

教师:能正确算出答案吗?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4保继续播放课件)小青他们要为班上买13个同样的文具盒作为奖品,付给售货员阿姨100元,应找回多少钱呢?

教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应先算什么呢?

学生:先算出买13个同样的文具盒—共要多少钱。

教师:你知道怎么算买13个文具盒的钱吗?

学生:7×13

教师:能列出一个算式算出找回多少钱吗?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然后汇报。教师板书:100-7×13=100-91=9(元)教师:谁能说说这个算式,在计算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教师:这两道题又该先算什么呢?说给同桌听一听。52+12×4110-117÷9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算式里都有哪些运算?计算时是先算的什么?

学生:有加法、减法,也有乘法、除法。先算的乘法和除法,再算的加法和减法。教师:谁能小结一下,像这样的算式,它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请同桌相互说说。指名学生说。

教师小结: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5苯淌Γ合胍幌耄说一说,这两道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725-43+21823×32÷8指名学生说说,然后计算出得数。

教师:像这样,算式里只有加法和减法,或者只有乘法和除法,运算顺序应该是怎样的呢?请同桌相互讨论讨论,并用自己的话说说。指名说说运算顺序。小结如果在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就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三、巩固运用

1钡7页,练习一,第1题。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然后集体订正。

2钡7页,练习一,第3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全班集体讨论。

3钡7页,练习一,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先算的什么。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四年级数学教案8

教学内容:教科书p.1-2

教学重点:将图形按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到指定位置。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平移的距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

2、让学生进一步积累平移的学习经验,更充分地感受观察、操作、实验、探索等活动本身的独特价值,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

3、让学生在认识平移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与变换的兴趣。

教学准备:挂图,尺等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题

1、复习有关平移的知识。

(出示例题图)问:下面的小船图和金鱼图分别是怎样运动的?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思考

同桌交流

交流:“小船向右平移9格”你在操作时是怎么想的?(注意对应点之间的数格子。)

小结:我们三年级时学习过平移,知道了可以把一个图形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平移。具体平移的格数要通过数对应点或线之间的格子数。

再说一说金鱼图向右移动了几格?

同桌互相说一说,数一数

小结:判断一个图移动几格,我们要首先确定一个点为0点,然后向相对应的点去数。

二、完成试一试

画出平行四边形向下平移3格后的图形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强调注意点:把一个图形平移,有的同学可能出现平移后,图形变形的现象,为防止这外现象,我们在平移时,要尽可能多确定几个点,用字母做上标识。

三、完成练一练:

1、看图数一数,哪个三角形向右平移10格得到红色三角形?。

在书上画一画,再说一说。

2、看图填空

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数的?

四、完成部分练习P7练习一1-2。

四年级数学教案9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新数学读本)四年级下册第99--100页《测量与估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和实验,让学生亲身经历测量与估计的过程,讨论得出一种即合理又方便的方法。

2、重视引导学生总结活动过程,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有能力针对具体的问题设计测量的方案。

3、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测量与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估算技能。

教学准备

天平铁钉米粒黄豆铁丝纸张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1、教师出示实物:一堆钉子和一堆米粒

提问:你能看一眼知道这些钉子和米粒的数量吗?

2、我们已经有了估计的经验,但是为了让我们估计的数量更准确一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一些工具和实验来测量和估计这些物体的数量,同学们有兴趣试试吗?

二、操作与思考

1、先来估计钉子的数量:

在操作之前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工具--天平

让学生独立思考:有什么方法利用天平这个工具知道这些钉子的数量。(提示:想一想钉子的质量和数量的关系)

小结:既方便又合理的方法--算出一个钉子的质量,再用总质量除以一个钉子的质量,就可以得出钉子的数量。

2、估计一亿粒米的质量。

要求小组合作讨论出估计的方法。

提示:有的时候为了提高准确性还需要采取多次实验的方法。

合作要求:

*先用天平称出一克米或者2克米。

*数出一克米或者2克米的数量。

*根据书上表格,填写实验记录。

*写出算式,得出结果。

三、练习与应用

1、用两种方法计算一粒黄豆的平均质量。

2、每个小组选择一道题进行估计或测量。

学生踊跃回答,大胆猜测。鼓励学生能说出猜测的理由。

学生很有兴趣,积极性比较高。

希望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得出估计钉子数量的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学生建议用天平称一个钉子的质量,老师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由于一个钉子的质量太轻,无法测出。因此很自然的改成称其中一小堆的质量,通过计算得出一个钉子的大概质量。

先让学生讨论方法,利用前面测量钉子数量的经验四人小组讨论测量估计米粒的方法。

师生一起总结出合理简便的方法,有条理的整理出来,按步骤开始进行测量与估计。

四年级数学教案10

教学目标:

1.让每位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经历给三角形分类的过程,认识并识别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了解各种类型三角形的特点;

2.通过观察、比较、归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充分地、主动地进行思考、归纳和相互讨论,激发其更加积极主动学习的精神和探索的勇气;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

教学关键:

学会根据事物的某一特征对其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三角形卡片若干张;

在上课前的几分钟内,带领学生对屋子里的人进行分类,学生们想到按性别分、按发型分、按年龄分、按视力分、按身份分等多种不同的分类标准,既活跃了现场气氛,也为教学三角形的分类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一、复习导入

复习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二、探究新知

(一)出示主题图

1.导入

2.研究分类标准

(二)三角形的分类

1.三角形的分类

2.学生汇报

①将研究的分类结果展示到黑板上;

②学生汇报如何根据角的.特征将三角形分类。

3.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①学习定义

什么叫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呢?请你练习说一说。

②做一做

依次出示一个直角三角形、一个锐角三角形、一个钝角三角形,请学生判断是什么三角形。

③认识三种三角形的特点

a. 三种三角形角的特点

④做一做

请同学们拿出题卡,完成第一题(根据角的特征对三角形分类)。

⑤小结,板书韦恩图。

4.学生汇报

5.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①认识等腰三角形

②学习各部分名称

③做一做

出示等腰直角三角板、红领巾、底角为75度的等腰三角形和底角为60度的等腰三角形,让学生逐一判断是否是等腰三角形。

④认识等边三角形,了解它的特点

谁能完整地说说等边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⑤做一做

三、看书质疑

四、反馈练习,巩固提高

(一)填空

1.( )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 )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 )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2.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 )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 )三角形。

(二)判断下面说法正确吗

1.一个三角形里有一个锐角,必定是锐角三角形。( )

2.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 )

3.一个三角形里至少有两个锐角。( )

4.等腰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边三角形。( )

(三)信封游戏

猜猜看,信封里藏的是什么三角形?

(四)折纸游戏

你能用长方形纸折出一个等腰三角形吗?

五、全课总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

四年级数学教案11

一、指导思想:

以《数课程标准》为指导,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的学习态度、班级的学习风气是比较好的。我一直对行为习惯的培养很重视,因而这批同学的学习态度端正,作业书写工整、美观。但也有部分同学由于父母不在家,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学习习惯较差,作业马虎,字迹潦草,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本学期应加以改进及重视。

三、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更大的数、乘法、除法、生活中的负数、线与角、图形的变换、方向与位置统计等教学内容。

1、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本单元是在第一学段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亿以内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掌握大数读写的方法,认识近似数及其作用。

2、第三单元“乘法”。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乘两位数,对一些较大的数进行估计,认识计算器以及运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3、第五单元“除法”。本单元的学习是小学阶段整数运算的最后一个章节内容。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除以整十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速度、时间与路程的数量关系,探索商的运算规律以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4、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认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负数,对此学生已经积累了比较多的生活经验。

5、第二单元“线与角”。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平行线与垂线的认识,平角、周角的认识,以及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

6、第四单元“图形的变换”。在第一学段的学习中,学生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的现象,能在方格纸上作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本单元是在上述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具体实例的展示,使学生体会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平移,可以设计出一个美丽图案。

7、第六单元“方向与位置”。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某一点的位置,根据方向(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在第一学段中,学生已经认识了8个方向和简单的路线等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为本单元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而本单元的学习则又是第一学段学习的发展,它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周围的环境,都有较大的作用。

8、第八单元“统计”。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以及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四年级数学教案12

一、谈话导入,引入气温:

1、交流所在地今日天气状况及获取信息的途径。

2、播报天气预报,感知一天温度高低变化。研究温度变化中的数学知识。(板书课题温度)

[教学手段:课件视频播放]

天气播报时要求学生把听到的城市气温写在表格中。(生听边记录)

(生小组交流,互相补充,找记录不同符号的学生到黑板书写。)

3、模仿播音员播报天气预报。(生读记录)

4、自主创造引出新数。

(学生交流不同的记录方法,统一介绍温度的读法和规定的写法。)

(1)认识温度单位℃。

(2)认识零上温度的读法和写法。

(3)认识零下温度的读法和写法。

(4)指名读北京的最低气温,检查反馈。

5、教学反馈。(投影出示天气预报的城市气温表示方法)

学生检查记录订正完善,练习读城市温度。

二、合作探究,理解意义:

1、合作探究温度计组成部分。

2、汇报交流,认识0℃及理解温度情境下表示的意义。

(1)温度计组成。(两种不同的单位、数字、刻度线、水银柱(煤油柱)组成,有的温度计一格表示1℃,有的表示2℃。

(2)认识零度在温度计的位置,介绍意义。

(实物)在自然界中,我们把水刚结成冰的温度也就是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0度比冰的温度要高,比水的温度要低。

在0℃以上的温度就是零上温度,在0℃以下的温度就是零下温度。因此今天的0又有了一个新的意义,它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

3、在温度计上找到零下温度,理解零下温度表示的意义。

(1)拨出长春的气温,生读温度,追问表示的意义。

(2)指名学生拨出9.5℃、拨出-9.5℃、零下6度、追问怎样找到的。(从零度向上10个半格)意义?(生做)

(3)比较零下6度和零上6度的不同?

教学小结:刚才的学习你了解到了什么?(零上温度比零度高,零下温度比零度低)温度计是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三、联系生活,丰富认识:

1、从温度计上读出教室的温度,表示的意义。

2、游戏活动猜温度:现在老师说一个温度,你猜猜看它到底是多少?

它是一个零下温度,在-10℃和-15℃之间,比-15℃高2℃

3、从课件中读取城市温度:(几种特殊情况温度大小的比较,课件出示的温度计)

一组是两个零上温度;两个零下温度;一个零下一个零上温度的比较)

广州:12度---25度佳木斯:-6度-----12度丹东:-2度---8度

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零上温度比零下温度低,零下温度数字越大温度越低)

4、在题卡上画出三个不同城市的温度高低。(87页括号3)

四、走进生活,深化认识:

1、说一说-5℃和-20℃哪个温度低?

师: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观察方法比较。

2、看图回答问题:(教师根据学情,灵活选择相关练习)

3、某日黄山的气温中午12时为8℃,到晚上9时下降了9℃,那么这天晚上9时的气温是多少?

质疑:两个城市之间的温度相差多少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五、课堂小结:

请大家说说这节课的收获和疑问。

四年级数学教案13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加、减及混合运算。

2.使学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3.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小数加、减计算能力的自觉性。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1.本单元的内容结构及其地位作用。

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诸多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小数加、减法。它是数的运算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以及整数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以上内容具体编排如下表:

2.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

(1)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体育运动素材,作为计算教学的背景。

本单元从人类五彩缤纷的生活中选择体育运动为背景,选择运动员在某些运动项目中的得分情况或运动器材的价格为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素材。它紧密联系2004雅典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取得的骄人成绩,联系学生在学校的运动情况,联系与体育运动相关的人或事来开展小数加减法的教学活动。这样的选择十分贴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强身健体的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学习小数加减法,能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计算对人类活动的重大意义,体会数学的工具性作用。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的兴趣,涌动长大也要为国争光的豪情,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小数加减运算集中编排。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计算的重点、难点都集中在小数点的处理问题上;计算的结果都要考虑是否要用小数的基本性质使之变成最简。基于以上原因,所以把小数加减法放在同一个例题(例1)中进行教学。这样既突出了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又节省了教学时间,使学生能以较快的速度形成小数加减的良好认知结构。

(3)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小数加减笔算方法和解决问题多种策略的空间。

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是相通的。对于小数加减法,学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教材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有意不给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不概括小数的加减法法则,而是刻意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整数加减法的旧知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这一新的情境中。如例1、例2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经历计算的全过程,同时经过合作交流,共同总结笔算的一般方法,理解“数位对齐”就是“小数点对齐”的道理,知道当计算结果的末尾有0时,应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省略0不写,使结果形式达到最简。又如,例3中的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出示了解题的三种不同思路,为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作了积极的引导。

(4)情境呈现方式故事性强,灵活多样。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看似枯燥,但由于创设了故事性强,灵活多样的呈现方式,使小数的加减运算变得具有磁铁般的吸引力,使学生在解答用小数计算的实际问题时,能始终带着饱满的热情思考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案,掌握小数运算的基本方法。如,例1,父子看雅典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双人跳水比赛,边看边计算成绩,形如场外裁判;例3,一家三口看环城自行车赛,边看边用自己的方式计算运动员还要骑的路程,有一种为运动员着急、鼓励运动员快速、顺利抵达终点的关爱情怀;例4,两位学生推测校运动会中本班4×100米接力赛的成绩,体现对班集体的热爱之情。从例1~例4,教材均用学生感兴趣的图片、表格以及图文相结合的形式,呈现学习内容。这些措施改变了以往小数计算中比较单一、严肃的学习面孔,使鲜活的体育活动和看似机械演练的小数运算融为一体,使计算、推理、概括这些抽象的数学活动变得令学生乐于接纳、乐于探究。

教学建议

1.选择近期对学生有较大影响的活动来学习小数加减法。

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小数加减计算的活动大量存在,这些活动中,哪些是在近期对学生影响较大的?是学生感兴趣的?这是我们选择素材的一条基本思路。因此,教学时,既可根据教材提供的运动场上的信息,特别是雅典奥运会中的一些运动项目为素材,也可根据当地生活、生产实际,如家庭用水、用电、用煤气的数量与价钱;农家各项农产品的产量、收入;购买有关生活、学习用品的价钱等等,都可作为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素材,通过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来学习,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2.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小数加减法知识。

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两者之间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和相同之处。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在第一学段的三年级时就已经掌握了。因此,让学生充分应用旧知来自主学习小数的加减法成为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要策略。教学时,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激活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一已有知识经验,并尝试用它来计算小数加减法;让学生明确列竖式时应如何对齐数位,懂得道理何在;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主尝试的过程和结果。通过自主学习本单元的知识,使学生懂得应用旧知来学习新知是获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

3.提倡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为了使因材施教、让每一个人都得到充分发展的理念落到实处,教学时应关注不同学生解答问题的不同思路,积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解法。如,教学例1中解答“第二轮动作完成后中国队领先多少分”的问题时,教师不宜作任何提示,而应让学生根据自身经验找到适当的解题方法。又如,教学例3、例4时,不必将教材中出现的各种解题思路率先呈现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解答的基础上,通过合作交流,领会多种不同的解题思路,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达到提高数学思考能力和计算能力的目的。

4.引导学生逐步形成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

数学课程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途径之一,就是使学生形成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素材,根据素材给出的若干信息去发现隐含在信息中的若干数学问题。如,例1显示的是父子二人观看女子双人跳水比赛的情境,当记分牌逐一显示中国和加拿大运动员第一轮及第二轮动作完成后的得分情况时,引导学生思考:“根据第一轮动作的得分情况,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第二轮呢?”又如,教学例4时,当学生看到表格呈现4位学生“50米跑的成绩”时,引导他们发问:“看到这张表格,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这样经常性地引导学生对教学中的若干信息发问,天长日久,学生就能养成面对周围世界的诸多现象不断发问的良好习惯。

5.这部分内容可用6课时进行教学。

(三)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1.主题图

编写意图

(1)选择对学生有感染力的体育运动为背景。

呈现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中国跳水运动员劳丽诗、李婷在女子10米跳台双人跳水比赛中的完美的空中动作照片,以及该项目中金、银、铜牌得主的跳水成绩。通过观察照片,让学生回味雅典奥运会中我国运动员创造的辉煌成绩,使学生体会一种自豪、一种激励,体会人类运动技巧给世界带来的无限风光。

(2)选择与小数计算紧密联系的运动项目为素材。

奥运会中,许多项目的成绩是通过小数计算来决定的。教材选择女子10米跳台双人跳水这一项目,是因为这项比赛过程的成绩计算就是小数加减计算(两位小数)的内容,而我国奥运健儿在此项目中荣获金牌。这样选择,既让学生学习了小数加减法,又使爱国主义教育润物无声。

教学建议

(1)以人类崇尚的体育运动为背景,学习小数加减法。

教学时,除显示主题图,还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显示雅典奥运会中我国运动员获其他项目金牌的图片,以及用小数记录他们获奖成绩的情境,由此引入小数加减法的学习。也可在此基础上,选用本校、本市学生运动会中的内容(图片、用小数记录的各项成绩)作为小数加减法的学习素材。

(2)引导学生自主说出主题图下面表格的内容。

教学主题图下的表格时,可让学生说一说:①表头分了哪三类?(国家、运动员、奖牌)②金、银、铜牌的得主各是哪几个国家的运动员?③从中你想了解什么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我国运动员的决赛成绩比加拿大的高多少分?比俄罗斯的高多少分?……根据学生的提问,引入小数加减法的学习。

2.例1。

编写意图

(1)由本单元主题图创设的情境引入小数加减法的学习。

通过父子二人观看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的全过程,自然而然地引入小数加减法。教材用表格呈现我国运动员和加拿大运动员在第一、第二轮动作后的得分情况,呈现父子二人在知道得分后兴高采烈的对话:“中国队领先3.6分”、“中国队两轮的总成绩是111.60分”、“现在领先12.6分”……父子二人的对话促使学生思考:“3.6分、111.60分、14.6分是怎么算出来的?”这样,为了解决这一个个的实际问题,小数加减运算便产生了。

(2)以故事形式动态呈现小数加减法。

与以往教材编写加减法的顺序不同,本例题是先学减法,再学加法,是以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来编排的。由于要知道“第一轮动作后,中国队领先多少分?”所以本例先安排小数减法的学习。接着,要知道“中国队两轮的总成绩是多少?”所以再学习小数加法。这样安排,合乎情理,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计算的兴趣。

(3)给学生提供自主计算与交流的空间。

两位小数的加减法如何笔算,教材没有给出详细过程,只有计算结果。如,竖式中的 “3.60、111.60”是怎样算出来的,教材没

有任何说明。它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空间,它刻意让学生经历自主列竖式、自主计算的全过程,它迫使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决新问题,通过自主探索或合作交流弄清“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弄清“得数的末尾如何去0简写”的道理。学生有了这一自主探索的经历,就多了一次自主获取知识的体验。

教学建议

(1)让学生自主阅读,表述题意。

本例题将故事、表格、数据、计算、思考融为一体,以学生喜爱的方式呈现出来。怎样让学生读懂这丰富的画面、理解其中的数学意义呢?一般的方法是让学生自主阅读。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述题意。如例1中上面一部内容,教学时应让学生有序的陈述自己理解的信息:①例题中的事情(父子二人观看2004年雅典奥运会跳水比赛);②表格的意思,特别说出我国和加拿大运动员在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中第一轮得分的情况;③父子二人对话的内容。(父:中国队领先3.6分,子:差距还不到4分。)

(2)设计让学生自主计算的教学过程,突出算理和算法。

由于学生已有整数加减计算的基础,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这一知识经验,设计好让学生自主提问、自主计算、合作交流的过程。

①先教学减法。出示例1中上面一部分内容时,不出现小数减法的竖式,而是让学生根据表中的两个数据发问:“中国队领先多少分?”或者根据父子二人的对话“中国队领先3.6分”提出问题:“这3.6分是怎么得来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引入小数减法,同时让学生自主列竖式计算。学生计算后,应引导说一说:

●如何列竖式?(突出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如何计算?(突出退位的过程。)

●竖式中的结果3.60与图中父亲说的“3.6”有区别吗?(突出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将结果简化。)

②再教学加法,并体现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例1中下面一部分内容的情境是上面一部分的继续,是故事往下发展的一个过程。教学时,同样不要出现加、减法竖式,而是引导学生根据表中数据或父子二人对话的内容提出数学问题:“111.6分和12.6分是怎么得来的?”然后让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计算后,让学生说一说:

●怎样求中国队两轮的总成绩?(用加法笔算)计算的结果“111.60”还可以怎样写?为什么?

●要求中国队第二轮后领先多少分,怎么解答?

学生中会有不同的解答方法。如:

方法一:53.40 +58.20=111.60

49.80 +49.20=99

111.60 - 99=12.60

方法二:53.40-49.80=3.6(利用前面的结果)

58.20-49.20=9

3.6+9=12.6

应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和简洁性。显然,方法二从计算数据来看,更简单,且充分应用了已获取的相关条件(3?6)。

●对比两种解法的结果:12?60与12?6,突出小数的基本性质的应用。

3.例2及“做一做”。

编写意图

(1)让学生在合作活动中总结小数加减计算的一般方法。

小数加减计算应注意的问题不要求学生记忆,只要理解就行,教材组织学生应用交流的方式,共同总结出小数加减计算的一般方法。通过交流,理解小数点对齐就是使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理解如果得数的末尾有0,就应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将0去掉,使小数的书写简洁。

(2)通过“做一做”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同时会用不同的方法,包括使用计算器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和验算。

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逐步有序的总结出小数加减法要注意的问题。

总结时,采用合作交流的方法,分两步进行:①先让学生根据例1中各竖式的计算过程和结果说一说计算时应注意什么。这时,学生总结是凌乱的,不完整的。②在学生自由总结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序地回忆自己在进行小数计算时先干了什么(列竖式);列竖式时应注意什么(小数点对齐);对于计算的结果,当小数末尾有0时,是怎么处理的(去掉末尾的0)。这样,不但帮助学生总结了小数加减法的一般方法,而且使学生懂得总结、概括的一般方法。

(2)提醒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对计算结果进行验算。

两位小数加减法,计算容易出错。为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应提醒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检验。除根据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检验,还应鼓励学生用计算器进行检验,帮助提高使用计算工具的能力。

(3)“做一做”中的第1题是人人都必须完成的基本练习,应要求学生用一定的方法进行验算,能对自己的计算结果作出正确与否的评判。

(4)“做一做”中的第2题突出计数器在小数计算中的工具性作用。学生作业时,可提出要求:先用笔算,再用计算器验算。

4.关于练习十六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是小数口算练习,它综合了两方面的知识: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和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学生计算如果出错,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粗枝大叶、计算不专心造成的,如看错数据,手写的与口算的内容不一致等;二是由于100以内的口算不过关或算理不清楚造成的。这时,应及时帮助学生查找其中原因,及时纠正错误。

第2、5题,是小数加减的笔算练习。应要求学生:(1)将笔算竖式尽可能写得漂亮些;(2)仔细计算;(3)自觉验算,知道如何判断自己计算的正误。

第3、4题,是小数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第3题可改成让学生自主提问的方式:看到表中的数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将小数的计算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到小数计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第4题通过计算电话费和上网费,使学生对复式统计表有进一步的认识。

第6题,结合人民币、质量单位和长度单位进行小数计算。这样的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用得极为普遍。学生计算时,应作如下提示:①想清楚不同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②计算时,可先将复名数改写成小数,然后再计算;③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验。

第7、8题,是与体育运动相关的练习。第7题通过购买足球和排球,使学生体会组合的思想方法,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第8题有着良好的教育功能,一方面使学生了解一些体育方面的信息:某些女子田径项目的中国纪录和世界纪录;另一方面通过计算这些女子田径项目的中国纪录和世界纪录的差距,体会我国要赶超世界一流水平,还须付出更大的努力。

5.例3。

编写意图

(1)以学生的家庭生活(观看环城自行车赛)为背景学习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本例创设的学习情境类似例1,它来源于学生的家庭生活。通过观看环城自行车赛,了解自行车比赛的一些知识。知道在长达数天的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和观众都会随时计算已完成的赛段里程和未完成的赛段里程,这就引入了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这一情境的创设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是随比赛的进程而产生的,是因解决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的。

(2)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思路解决问题。

要解决“完成比赛,自行车运动员还要骑多少千米”的问题,教材呈现了三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尽管这三种思路的思维水平处于同一个层面,但它显现的意义是让学生体会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答往往都有多种思路,多条途径。当思维的角度不同时,就会产生不同的解答方法。

(3)形成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

学习型家庭是学习型社会的基础。本例通过一家三口计算自行车运动员未完成的里程数,塑造了一个热爱学习的家庭榜样。通过本例的学习,使学生不但会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同时也让学生产生和爸爸妈妈共同学习的向上愿望,让每个家庭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学建议

(1)继续让学生自主阅读题意。

与例1的学习类似,先让学生自读题意,再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尽可能创设让学生表述的空间,如同桌互说、自愿上台说。通过这些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分步骤呈现例3。

①可利用课件或教学挂图先出示例3的上面一部分,即问题部分。在学生理解了题意后,让他们自主解答“完成比赛,自行车运动员还要骑多少千米?”

②在学生自主解答的基础上,再出示例3的下面一部分。先交流各自的解题方法,请不同解法的学生上台自己书写解题算式,自己向全体学生解说自己的想法。再组织学生认真观察三个不同的综合算式,从中发现算式483.4-(39.5+98.8)与算式483.4-39.5-98.8是相等的。

(3)使学生懂得使用计算器进行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混合计算。

让学生用计算器对自己列的算式算一遍,一方面检验自己笔算的结果,另一方面熟练使用计算器的方法。

6.关于练习十七中一些习题的教学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是经常要进行的口算练习。练习时,既要引导学生用常规方法口算,更要引导学生注意方法的合理性和灵活性,使口算也能成为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载体。如,口算“7.1-3.5”时,可以这样口算: 7-3.5+0.1,也可以这样口算,“7.1-3-0.5”。它灵活应用了题中数据的特点,使口算不但算得正确,而且灵活。

第2题,是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另一种表示方式,用这种方式呈现,一方面体现了加减混合运算的过程,避免了老面孔带来的单调感,可提高学生计算的乐趣;另一方面,这种方式还渗透了函数思想。如,当一个加数不变(5.47),另一个加数变化时,和也要发生变化;减数不变(9.86),被减数变化时,差也要发生变化。

第5、6题,都是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呈现的方式和要求略有不同。第5题不带括号,只须按从左到右的顺序算;第6题中带有括号,须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算完后还要验算。练习时,应提醒学生看清算式再计算。

第3、4、7、8题,都是需要用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每题解答后,都应鼓励学生用计算器进行验算。

第9题,是突出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联系,要求学生先将分母为10,100的分数改写成小数,再进行计算。

第10题,突出计算器的工具性作用,通过练习,使学生体会用计算器计算日常“流水”账,十分准确、方便、省时。

第103页的思考题,可让多数学生参与练习。应引导学生先画示意图表示题意(如图),然后根据数据特点用简便方法计算。

物体在下落前距地面的高度为:

4.9+(4.9+9.8)+(4.9+9.8+9.8)+(4.9+9.8+9.8+9.8)

=4×4.9+6×9.8(或8×9.8)(尽管这时学生还未学小数乘法,但用计算器可以计算。)

=78.4(米)

7.例4及“做一做”。

编写意图

(1)以校园体育运动为背景,学习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加法中的应用。

学校体育运动是校园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数学来描述、记录运动员的成绩是学生熟知的。本例以某班四位同学参加4×50米接力赛为内容,以这四位同学50米跑的成绩为素材,引入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加法中的应用,显得十分自然。

(2)在不同算法的比较中体会运算定律在运算中的简化作用。

教材采用对比的方式呈现小莉和小红两位同学不同的计算思路,通过对比,使学生看出两种算法的结果是一样的。从而直观感知加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进一步体会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计算确实方便又快捷,使学生在今后的小数加法运算中,能根据数据特点自觉地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教学建议

(1)为了让学生理解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中仍然适用,除教材提供的例4外,还可以补充一些例子。如,计算3.56+1.60+2.44和1.60+(3.56+2.44)两个式子,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通过让学生计算2~3组这样的式题,使学生体会加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后仍然适用。这个过程,使用了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方法,让学生感受了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合理性。

(2)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关于本例的计算,学生中有多种不同的方法。教学时,应给学生一定的独立计算时间,让学生能充分展示个性化的计算思路。如,有的学生根据4个加数中的整数部分相同的特点,这样计算:

8.42+8.46+8.54+8.58

=8×4+(0.42+0.58)+(0.46+0.54)

=32+1+1

=34

上述算法中,既有加法的运算定律的应用,也有根据数据特点将加法转换成乘法,使计算更加简便。教师对这些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进行简算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和适当的评价,使计算不仅仅是一种技能,而是上升为一种技巧。

(3)“做一做”中第1题的填空是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加法运算定律的练习。练习时,应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使他们通过这组填空题的练习,真正掌握加法运算定律的内涵。

第2题中的简算有的要用到加法的运算定律,有的要用到减法的运算性质,如计算5.17-1.8-3.2,就要用到减法的运算性质。练习时,须提醒学生认真审题,思考清楚了再下笔。

8.关于练习十八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2题,是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的练习。练习时,应让学生写出简算步骤,并说明理由。如,计算“1.29+3.7+0.71+6.3”,其过程如下:

1.29+3.7+0.71+6.3

=(1.29+0.71)+(3.7+6.3)(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10

=12

第3题,是培养学生自觉应用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进行简算的练习。练习时,要求学生按序如下操作:①认真审题,根据题中数据特点作出判断,看看能否简算;②若能简算,则想清楚是利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还是利用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算;③写出简算过程。

第4、5题,是加法运算定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第4题的练习背景和计算方法是例题4的继续。练习时应注意两点:①表中最后一栏“可能的总成绩”表示的意思应让学生自己解释。在明确所求问题的情况下再进行计算;②由于本题中所有小数的整数部分都相同,可提示学生根据数据特点综合应用多种方法进行简算。

第5题,练习的素材来自生活中常用的购物发票。通过模拟售货员计算购物的总价和交易找零的余款,使学生学会看懂发票的内容,理解发票的作用,提高生活适应能力。练习时,先让学生想一想发票中的方框里要填什么,怎样列式,然后再动手做。做完后再用计算器检验。

第7、8题,是培养学生“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的练习。第7题以我国20年来(1978~1998年)城镇及农村人均居住面积的变化为素材,引发学生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在解决这些简单的问题中,教师一方面应引导学生充分应用已有知识进行计算,体现算法的多样化,另一方面又应为后续学习小数的乘除法做好准备。如,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是“1998年城镇人均居住面积是1978年的几倍”时,学生的解法可能有如下几种:

(1)9.3÷3.6≈2.5(多数学生不会笔算,只能用计算器算。)

(2)3.6+3.6=7.2(1998年城镇人均居住面积大约是1978的2倍多一些)

(3)9.3-(3.6+3.6)=2.1(大约是2.5倍)

对于上述第(1)种解法,可引导学生思考: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能否变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呢?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合作探讨,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第8题,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通过计算了解到关于世界人口情况方面的信息。练习时,可充分利用丰富的网上资源,让学生知道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口,从而体会控制人口增长是人类生存的一个重大策略。

第9题,是例1的继续。通过计算三个国家运动员5轮跳水的总成绩,进一步促进学生养成简算的良好习惯,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运算定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确实有着广泛的作用。练习时,可采用比赛的方式,看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真正掌握“对、快”的一般方法。

(四)参考教案

课题:整数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104页例4及“做一做”、练习十八第1~3题、第7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有限个例证使学生理解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2.能根据数据特点正确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具、学具准备:把练习十八第4题制成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显示育才小学春季运动会的场景,伴随声音响起:下一个项目是四年级组男子4×50米接力赛,请四年级各班做好准备。画面分别出示四年级4个班运动员50米成绩的情况表:(练习十八第4题,将(1)班与(4)班的成绩对换了。)

提问:根据这张表提供的信息,请你猜一猜,哪个班可能得冠军?四(1)班可能得第几呢?

二、经历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的过程,理解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仍然适用

1.在交流中感受算法的多样化。

师:“请你用自己的方法先算一算四(1)班的总成绩,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每个学生自主计算,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中的不同算法。在多数学生都完成的情况下,请不同算法的学生上台写出自己的计算过程(或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不同算法的计算过程),并说明理由。学生的算法可能有以下三种:

①8.48+8.54+8.52+8.46

=17.02+8.52+8.46

=25.54+8.46

=34(秒)

②8.48+8.54+8.52+8.46

=(8.48+8.52)+(8.54+8.46)

=17+17

=34(秒)

③8.48+8.54+8.52+8.46

=8×4+(0.48+0.52)+(0.54+0.46)

=32+1+1

=34(秒)

2.在对比中感知较优的算法。

师:上述三种算法中,你认为哪一种较优?为什么?

引导学生先自己思考,自言自语或轻声说出较优算法的理由,然后在班上交流。让多数学生在交流中感受较优算法的依据有二:①应用了加法的运算定律;②根据数据特点将加法变成乘法。

3.推出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师:你能用简便方法算出四(2)、四(3)、四(4)班的总成绩吗?算完后,用计算器验证你的结果,并预测冠军是哪个班,四(1)班可能得第几。

(1)要求每位学生先用较优的方法写出简算过程,并说明理由。然后集体反馈:

四(2)班:

8.40+8.56+8.61+8.39

=8.40+8.56+(8.61+8.39)或=8×4+0.40+0.56+(0.61+0.39)

=8.40+8.56+17 =32+0.40+0.56+1

=33.96 =33.96

四(3)班、四(4)班成绩分别是34?06秒、34?17秒(过程略)。

(2)全班学生用计算器验证上述结果。验证后将4个小数排队:

33.96<34<34.06<34.17,估测出冠军可能是四(2)班,四(1)班可能是第二名。

(3)师:“通过上面4次简便计算,你认为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适用吗?你能否再举1~2个例子说明。”

学生举例说明。请1~2名同学将所举例子写在黑板上,全班交流、评判。通过多个有限的简算实例,帮助学生合情推出“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仍然适用”。

(4)小结:请学生翻开教科书104页,说明例4就是今天学习的内容。然后引导小结,请学生默读并理解例4下面的一段话:“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三、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1. 基本练习。

自主完成“做一做”第1、2题,要求学生在每一题的后面写上简算的理由,做完后及时反馈。

2.综合练习。

(1)用竞赛的方法完成练习十八第1题。对于口算错误较多的学生,应帮助其分析原因,及时更正。

(2)自主完成练习十八第2、3题(第3题也可以在课外做)。提醒学生看清题目,弄清楚哪两个数合并能凑整,再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3)自主完成练习十八第7题。本题有两种不同的解题方案,一般学生只需做一种,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要求他们写出两种不同的解题方法。

3.提高练习。

计算:1+1.2+1.4+1.6+1.8+…+9.6+9.8+10

四年级数学教案14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XX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观察比较,初步感知三角形边的关系,体验学数学的乐趣。

(2)运用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践操作、猜想验证、合作探究,经历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性质的活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体验做数学的成功。

3、情感与态度

(1)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美,会从美观和实用的角度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学会从全面、周到的角度考虑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教学难点:

引导探索三角形的边的关系,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袋。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今天很高兴能认识各位在座的小朋友。我呀,是来自绿影小学的包老师。来之前,我就听说某某学校的小朋友,聪明伶俐,爱动脑筋,是不是这样啊?为了表扬同学们在课堂的表现,老师还特地带来了一些小奖品,瞧,都贴黑板上了。(三张不同颜色的小笑脸)你们喜欢吗?

如果你能答出老师的问题,老师就让你上来任意选一个小奖品。你们想选哪一个?有几种选法?(三种)

如果某个小朋友回答问题特别棒,老师就让你任意选两个。有几种选法?(三种)

教师:真不错,不知不觉中,同学们已经回答出老师的两个问题啦。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在课堂上有更好的表现。

一、动手游戏,提出问题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你的1号学具袋,看看里面有什么? (三根小棒。)

三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学生先猜。

教师:光猜可不行,知识是科学,咱们来动手围一围。

学生动手围,集体交流:有的能围成,有的不能围成。

教师请能围成和不能围成的同学分别上来展示一下。

同时板贴:能围成三角形 不能围成三角形

教师小结:随意的给你三根小棒,有的时候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有的时候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看来呀,咱们考虑问题的时候要全面、周到。

提出问题:那么,能围还是不能围,跟三角形的什么有关系呢?

引导学生明白:跟三角形的边有关系。

教师:对,三角形的边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来探究这个问题呀?

板书课题:三角形边的关系(让学生收拾好一号学具袋)

设计意图:随意的给学生三根小棒,让学生先猜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再通过动手围,发现有的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有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这不仅激活了学生的旧知,刺激了学生的思维,更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跟什么有关系,怎么的三根小棒才能围成三角形呢?

二、实践操作,探究学习

1、动手操作。

电脑出示:现有两根小棒,一根长3厘米,一根长6厘米,再配一根多长的小棒,就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教师说明操作要求:

(1)从2号学具袋中拿出操作材料(两根小棒、作业纸和实践操作表格);

(2)在作业纸上有不同的线段,请你用两根小棒去围一围,看看是否能围成一个三角形(至少要和三条不同的线段围一围);

(3)将数据和结果填写在表格中,能围成的用表示,不能围成的用表示。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交流。

教师:下面就请同学们来汇报一下你的操作结果。

请不同的学生汇报,教师在课件中输入数据和结果。如下图:

设计意图:既然已经知道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与三角形的边有关系,所以教师先给出学生两根6厘米和3厘米的小棒,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到,当第三边是几厘米的时候能围成三角形,直观明了,为后面的探究打好基础。

3、集体探究。

第一层次:发现不能围成的原因。

(1)教师:同学们通过动手实践,发现1厘米的小棒不能围,确定吗?咱们再来验证一下。

课件演示:当三根小棒分别是1厘米、3厘米和6厘米的时候,围不成三角形。

教师:为什么围不成?你会用一个数学关系式表示出它们的关系吗?

引导学生得出:1+36,所以围不成。

(2)教师:下面我们再来验证一下2厘米。课件演示。

教师:你发现了什么?会用一个数学关系式表示出它们的关系吗?

引导学生得出:2+36,所以围不成。

(3)教师:3厘米也不能围成,是什么原因呢?课件演示。

提问:它为什么也围不成?你会用一个数学关系式表示出它们的关系吗?

引导学生说出:3+3=6,所以不能围。

(4)提出:1厘米、2厘米和3厘米的小棒都围不成。大家观察这三道算式,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什么情况下不能围成三角形阿?

板书(补上小于等于号):两边之和第三边 不能围成三角形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有了操作的初步体验,但是不能围成的原因是什么,却还没有发现。这里,通过课件直观、生动的演示和教师及时的启发、点拨,学生便会很快的发现不能围成三角形的原因了。

第二个层次:猜想,初步得出三角形边的性质。

教师:两边之和小于或者等于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同学们猜想一下,什么情况下能围成三角形呢?

学生猜出: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板贴:两边之和>第三边 能围成三角形?

同时,教师在旁边画上?

初步验证猜想:

教师:这个猜想对不对呢?这需要进行验证。看看这些能围成三角形的边,是不是具备这样的关系?

教师指着4厘米,问:当第三根小棒是4厘米的时候,谁能来说一说?

同时课件进行演示,得出:4+36。 课件演示。

教师指着5厘米,问:那5厘米? 得出:5+36

教师点击:那么下面就依次类推了。课件依次出现算式:6+3 7+3 8+3 9+36

设计意图:由于有了两边之和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这个结论作基础,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当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时候就能围成三角形。这时教师及时说明,这只是猜想,要经过验证才能判断它是否正确。

第三个层次:引发矛盾,突破难点。

教师指着表格,质疑:你们有没有发现问题啊?咱们在动手操作的时候得出9厘米不能围,可是9+36呀,这符合我们刚刚得出的结论啊?

先让学生说一说,然后进行课件演示。

教师:9和3这组的两边之和是大于6,可是它能围成吗?(不能)(课件演示确实不能围成。)

教师:我们再换一组看看,3和6这组的两边之和第三边9比,什么关系?(相等)

教师:那还要看哪一组?(6和9的和与3比)

引导学生明确:只通过一组来判断能否围成三角形,全面吗?那应该怎么说?

引导学生得出任意两字。

设计意图:9+36却围不成三角形,这一下就给学生制造出了矛盾冲突,学生就会立刻思索这三边到底还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从而发现只通过一组两边的和来判断能否围成三角形是不全面的,必须要看三组,这样任意在这里的引出也就水到渠成了。

第四个层次:再次验证,明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教师:下面我们利用这个结论再来验证一下,这些能围成三角形的三边,是不是都具备这样的关系?每个同学选一个你喜欢的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交流,集体汇报。

教师:在同学们的猜想前面加上任意两字,通过再次验证后,发现它就是一条正确的结论。(教师擦掉?)咱们来一起读一遍。

设计意图:加上任意两字以后,结论是不是就正确了呢?这时,让学生回过头来,再次验证能围成三角形的三边是不是具备这样的关系,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边的关系的理解,也让学生充分经历了猜想验证结论这一科学的学习过程。

第五个层次:找出判断不能围成的简捷方法。

教师:在这些不能围成三角形的三边中,它们也应该有几组算式?(3组)

那我们在判断它能不能围成的时候,是不是要把三组算式都找出来啊?

引导学生明确:只要找到一组不符合能围成的条件就可以了。

教师:谁能快速地说出10不能围成的原因?

设计意图:怎样最快的找到不能围成的原因,在这里也应该让学生明确。方法最优化应随时有效地渗透在教学环节中。

第六个层次:再次验证任意,将结论从特殊扩大到一般;同时发现判断能围成三角形的简单方法。

(1)教师:刚刚咱们是给3厘米和6厘米寻找能围成三角形的第三边,得到这样的结论的。那是不是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都具备这样的关系呢?

教师演示课件,随意拖拉两次,让学生用估算的方法说出三边的关系。

设计意图:一开始的研究,是从给定的3厘米和6厘米的两边着手的。在这里通过课件的直观演示,将特殊情况推广到一般情况,让学生明白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都有这样的性质。

(2)提出:在判断能围成三角形的时候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是不是每次都要计算三组啊?

让学生先充分地进行交流。

引导学生发现:因为较小的两边的和都大于最长的边了,那么用最长的边加一条较短的边,就一定大于另一条短边了。所以呢,这要把只要把较小的两条边加起来这一组进行判断,就可以代表三组了。还需要每组都判断吗?

设计意图:我以为,在全体学生都已经掌握的基础上,肯定会有少数学生发现判断能围成三角形的诀窍。教师的设计应当顾及到这样的学生。所以,在这里可以及时地引导全体学生都掌握简单方法。

三、深化认知,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1、轻松小游戏

教师:同学们的表现真是棒极了,老师为了表扬大家,给你做个小游戏,想不想啊?

出示:有人说自己步子大,一步能跨两米多,你相信吗?为什么?

请两个学生上来跨一步。

先让学生充分的交流。

教师:你能用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来解释一下吗?

课件演示:两腿和地面跨出的距离形成了一个三角形。

教师:可是有个人说,我可以。你们知道是谁吗?

出示姚明图片,身高:226厘米;腿长131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形式解决问题,使学生主动地把本课的知识内容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同时熏陶学生逐步达到会学数学的境界,并再次向学生渗透看问题要全面的原则。

2、判断:下面哪组的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单位:厘米)(有图)

(1)3、4、5 (2)3、3、3 (3)3、3、5 (4)2、6、2

设计意图:这道基础题的练习,既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巩固,同时引导学生利用简单方法快速地进行判断。

3、儿童乐园要建一个凉亭,亭子上部是三角形木架,现在已经准备了两根三米长的木料,假如你是设计师,第三根木料会准备多长?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让学生用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并从美观和讲究实用的角度出发,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全课小结,从考虑问题要全面,引出第三边的取值范围

设计意图: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而言,范围的建立的确是有一定困难的。再次呈现前面的研究表格,这些数据是具体的,教师提出:3.5厘米行吗?3.2呢?3.1呢?3.01呢?不断地向3逼近,学生自然会想到3.0001也是可以的,那该怎样表述呢?比3厘米长已呼之欲出;以此思考,学生不难得出又必须比9厘米短。这样层层递进的启发引导,发散拓宽了学生的思维,有机地渗透了无限逼近的数学思想,培养了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四年级数学教案15

内容:小数加减法

课时: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

1、能结合具体情景,提出数学问题;能运用小数加见方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基本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1、CCTV业余歌手大奖赛正在紧张激烈地进行,比赛分唱歌(满分9分)、综合素质(满分1分)两项,5号选手的专业得分是:8.50分、综合素质得分是0.88分;9号选手专业得分8.85分,综合素质得分0.45分。我们来看一看谁的表现更好一些?

二、自主探究,构建数学模型

2、怎么样才能看出谁的表现更出色一些?可以看一看两名选手,谁的总分高。列算式。怎样计算?

3、讨论: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

4、10号选手的专业得分是8.75分,他的综合素质得多少分就能赶上或超过5好选手?

5、第12页第3题。怎么样才能写得准确呢?看一看,和什么有关系?

6、第12页第4题。觉得要比较他们的身高最大的麻烦是什么?单位问题,不同的单位很难比较。自己想办法比较,把他们从矮到高的顺序排列起来。

三、游戏

1、第13页第6题。

2、第13页数学游戏。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