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小学教案 > 一年级教案 > 《复习2》综合资料【优秀5篇】正文

《《复习2》综合资料【优秀5篇】》

时间:

下面是可爱的编辑帮大家整编的《复习2》综合资料【优秀5篇】,欢迎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复习2》综合资料 篇1

佚名

一、教材说明

本次复习包括四项内容。一是比较形近韵母。二是拼读音节,并恰当地和图连起来。三是认读词语。四是读儿歌并动手拼一拼。

二、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i、e、u、r四个字母和八个复韵母、一个特殊韵母er的卡片;铁丝做的三个圈圈和三条直线;第三题的词语卡片。

(二)复习指导

1第一题先用卡片认读五个复韵母和er。再让学生自己读读

图中每个动物举着的标牌上左右两个复韵母,也读给旁边同学听听。然后,老师用四个单韵母卡片变化组合成复韵母和er,检查认读情况,让学生体会口

形随字母的先后而变化,发出韵母的不同读音。

2第二题“我会连”是把图和相应的音节正确地连接起来。教学时,可先看左右两边图上画的是什么,再拼读音节。注意读好整体认读音节和三拼音节。指导学生在看清图、读准音节的基础上连线。

3第三题是认读词语,也是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训练的一项练习。学生自读前,老师可提示两点:一是想想哪些字要读轻声,可在字下画个“。”给自己提个醒;二是先竖着读,再横着读,想想每一横排的四个词语有什么相同点。教师检查可分三步:(1)指名读,回答问题;(2)用卡片开火车轮读;(3)指名给卡片分分“组”。

4第四题,读儿歌,拼图形。教学时,可先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每个字音,再连起来读通儿歌,知道三个圈圈和三条直线可以拼出小鸭、小兔、小鸡。然后让学生动脑想一想,动手摆一摆,试试用三个圈圈和三条直线还能拼成什么。

(三)扩展活动

1比一比,看谁都会认读。

同桌的两位同学轮流认读卡片上的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互相纠正。

2拼拼读读,看谁拼得又准又快。

cì weidài shǔyě tù

jiǔ càidòu jiǎoqié zi

3用下面的字组成词读一读。

花读画骑吃爱草书马校

可用生字卡片摆,也可把字印在一张练习纸上,发给每个学生动笔连一连。

(四)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2课时。

◆[2004

《复习2》综合资料 篇2

教学内容:《复习2》人教版新教材 一年级 语文 第一册第二单元 复习二 (需二个课时)

教材分析:

本次复习包括六项内容。一是按声母的顺序连线组成动物图形,通过有趣的练习形式复习声母。二是用小棒、毛线、手势摆字母。三是找出有相关声母的姓。四是读音节区别形近、音近的声母。五是拼读音节词,把同类的词连起来。六是认读学过的字。

学情分析:

这是汉语拼音部分的第二个复习,学生理解题意会有困难,教师要具体指导,让学生先弄清题目的意思和要求,再进行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认真听别人的发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本次复习中,复习方式多样,复习中的练习题也以游戏为主,教师借以编排故事情境,相信效果会更好。

教学目标:

1、按声母的排列顺序读记声母。

2、运用事物摆字母的字形。

3、了解同学的姓,能够拼读姓,明确声母是什么。

4、拼读音节,区分平、翘舌音和音、形相近的声母,进一步练习拼音。

5、拼读音节,并将同一类的事物连起来。

6、够认读所学的生字,并能给生字组词。

教学理念:

用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用学生的发现引导学生复习,让学生在轻松的活动中巩固已学过的汉语拼音以及相关知识。教师设计一些游戏环节,让学生快乐地参与到复习中,在游戏中再现复习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第一题:读读记记。

1、今天拼音王国里的一个大家族来到我们教室做客,咱们一起来欢迎它们吧!(课件出示拼音王国大门,门开了,出现23个声母。)

2、指名读,自由读,全班读。

3、数数这个大家族里一共有多少位朋友?(23个声母)它们都按顺序排好了队,你能按顺序记住它们的位置吗?鼓励学生记住声母的排列顺序。

4、同桌练习背诵。指名背,全班背。

二、第二题:我会摆。

1、看课件中的图,猜猜图上摆出的是什么字母?

2、你能学着他的样子,摆摆我们已经学过的字母吗?(鼓励发挥想象:可用身体、手、铁丝、线、小棒等。)

3、读一读摆出的字母,可背顺口溜。

三、第三题:我会想。

1、你叫什么名字?你知道同学们的名字吗?

2、每个人的名字都由姓和名两部分组成,在名字前面的是姓,一般都是一个字,如:……,但也有两个字的姓,如:……。跟在姓后面的就是你的名,如:……。

3、你能说说自己的姓和名吗?再试着说说同学的?

4、认读声母:g  k  h  j  q  x  zh  ch  sh,看看哪些同学的姓里有这些字母。

5、游戏,老师报同学的名字,大家立即说出姓的声母。

(第二课时)

一、第四题:我会读。

1、出示书中成组的音节,指名读。

2、说说每组音节有什么不一样?读和写的时候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3、领读、带读、开火车读、齐读音节。

二、第五题:读读连连。

1、自由拼读音、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教师正音,强调没有标声调的,读轻声,要读得又轻又短。

2、看看书上连线的一组词语,为什么把它们连在一起?

3、学生试着自己连接剩下的词语,并说说理由,教师校对。

4、说一说:我把bō  luó和yā  lí连在一起,因为它们都属于水果。

三、第六题:我会认。

1、出示一张贴有生字的苹果树插图,请学生认认这些生字,认识的字就大声念出来,并把这个带生字的苹果送给读对了的学生。

2、小老师领读、带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生字。

3、谁能给这些苹果找找朋友?(组词)

作业超市:

1、把声母家族请到家里,做23个声母卡片。在卡片中找到自己和家人的姓名中包含的声母。

2、把认识的字读给家人听,并请家长帮忙把自己认识的字从报纸、包装袋上剪下来,贴在成果本上。

《复习2》综合资料 篇3

佚名

一、教材说明

本次复习包括六项内容。一是按声母的顺序连线组成动物图形,通过有趣的练习形式复习声母。二是用小棒、毛线、手势摆字母。三是找出有相关声母的姓。四是读音节区别形近、音近的声母。五是拼读音节词,把同类的词连起来。六是认读学过的字。

二、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6个单韵母和23个声母的字母卡片;学过的30个字的生字卡片;师生每人准备两根小棒、一段毛线。

(二)复习指导

1第一题,先用卡片认读23个声母,并按照“复习四”的字母分类,带着学生读一读23个声母的排列顺序表,再讲连图的方法:

从声母b开始,按顺序连线。学生用铅笔试连,再引导交流:你是怎么连的?(什么字母和什么字母相连)连成了什么动物图形?最后同桌互相检查,教师巡查,发

现问题,及时纠正。

2第二题摆字母,先让学生读课本上摆成的字母,再由他们用自己带来的东西、手势摆摆看,还能摆出什么字母,也可以同桌间商量交流。最后全班交流,按木棒—毛线—手势的顺序,一项一项地让学生上台边讲边演示。如:小棒可摆成y、l,毛线可摆成c、z、w、r、l,手势可摆成o、e、u、b、d、k等。

3第三题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复习声母。可按以下几步进行。(1)说出自己的姓,姓里有什么声母。教师先示范说,再请一些学生说。若个别姓如“安、欧”无声母就说第一个字母。(2)出示题中9个声母的卡片,请学生认“朋友”。即谁的姓里有某个声母,谁就是它的朋友。可以自己说,也可帮别人说。教师将这些姓写在字母的下面。不一定按字母顺序,说到哪个字母就把姓写上。(3)按字母顺序读一读姓,可由教师领读也可让该姓的学生站起来领读。谁的姓谁领读,几个人同姓就几个人一同领读。(4)比一比哪个字母的“朋友”多。

4第四题比较音节。要让学生自己先读,教师提醒学生要看清声母,带调拼读。再同桌两人互读,听听平舌、翘舌,鼻音、边音读准了没有。最后老师检查,进一步分辨读音。

5第五题“读读连连”,目的是巩固拼音,学习认识事物,进行初步的思维训练。可分以下几步进行教学。(1)读读音节,连成词读读,想想指的是什么东西。教师提醒学生读好三拼音和轻声。(2)想想说说qì chē和huǒ chē为什么连起来

。回答可能有两种:一是两个词的颜色相同;二是它们都是车(交通工具)。教师要表扬后一种说法脑筋动得好,从词所表示的东西上去想。(3)照样子连一连。(4)检查,读出连线上的两个音节词,说说连的理由。

6第六题认字,可先让学生自己认读,并连成词说说,再指名读读,检查认读情况。如果采用课本上的分批摘“苹果”的形式认读,学生更感兴趣。教师可在黑板上作苹果树的简笔画,把要复习的字写上去让学生认。

(三)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2课时。

◆[2004

《复习2》综合资料 篇4

陈月琴

[片段一]

以学生表演唱、自编的《声母歌》引入复习的第一环节----“我会连”。让学生自学理解题意和海豚做游戏,并围绕教材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和语言的文字训练。

(1)师:声母想和我们作什么游戏呢?

生:这题是让我们从bpmf一直连到yw。

生:他是要我们按照声母表顺序从bpmf最后连到zcsyw。

(2)师:在你的印象中,这是一只怎样的海豚?

生:这是一只会跳舞的海豚。

生:这是一只在水中快乐游泳的海豚。

生:海豚会表演。

(3)师:你还知道有关海豚的知识吗?

生:海豚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生:海豚越来越少了,我们要保护它。

生:我们要爱护他。

(点评: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改变学习方式,学生能自主的学习知识。老师只是他们的引入者,激励者。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评价中学到更多的本领。)

[片段二]

游戏设计:师以海豚姐姐的身份与同学们交朋友。让学生在与老师、同学的交往中找到自己和别人姓里的声母。(背景是一只海豚的示范图,身上有23个声母。)

师(海豚姐姐):小朋友们好,我是活泼又可爱的海豚姐姐,你们想和我交朋友吗?

师:海豚姐姐,你好。欢迎你到一年(一)班来。我想和你交朋友。我是陈老师。我姓陈。我的姓里的声母ch和你身上的ch是一样的,很高兴认识你。

生:上前和海豚姐姐交朋友。

生:以四人小组的形式找自己姓里的声母,找到了,小组送他一面旗。并送他一句表扬的话。

(点评:创设情境,老师角色的变换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在游戏中不仅掌握了23个声母,生活的情感也得到了培养。他们在活动中合作学习、交流体验,在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中主动去学习。)

[片段三]

学生在观看海豚姐姐的表演后,师激励学生学习海豚姐姐用身体摆出声母的形状,从自己准备的材料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摆声母形状。

海豚姐姐:你们也能像我这样用肢体摆出声母的形状吗?

生:学生自主探索、自由活动创意摆声母造型。

海豚姐姐:除了用身体摆出声母的形状,还能用什么摆出声母的形状?

生:橡皮泥、小棒、铅笔等

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方式(独立、合作)表演。

(点评:这一环节的设计体现了开放性、综合性的学习;学生交流合作、探索性的学习。让每个学生动起来动手、动脑,让课堂活跃起来。)

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打破传统复习课的教学模式,创设情景,以师扮演海豚姐姐和学生交朋友为主线,把声母的复习串成一体。本节课的教学力求做到以下三个注重:

一、注重课程资源的挖掘,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在整堂课的设计中,根据实际需要,,把游戏(二)和游戏(三)的顺序对换,使整堂课以海豚姐姐为主线开展游戏。在游戏“我会连”中,充分挖掘课程资源,不受课本要求的局限,围绕海豚进行知识的拓展和语言文字的训练(讲有关海豚的一句话,交流有关海豚的知识和资料),并在交流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环保意识的教育

二、注重师生良好的互动,创造愉悦、民主的课堂气氛。

课堂上,老师根据实际需要,自然地进行角色的转换。既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激励者,又是学生的大朋友。没有课堂的威严,更多的是双方良好的互动。在愉悦、民主的氛围中,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同学都有感受成功、体验进步的快乐。

三、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转变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的特征。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们大胆地对以往的复习课进行改革、创新,转变学习方式:把抽象的声母表变为声母歌,唱中复习;变单纯地说自己的姓里的声母为与海豚姐姐的交流、与同学间的交流;发挥想象力,用肢体、橡皮泥、文具、毛线等摆出声母的形状,进行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学习,再进行小组的交流。从而,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与人相处,热爱学习,保护动物等有益的情感体验。

本课的教学是在吸收了我校“开放性、综合性、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的经验的基础上设计的。课程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让给学生,给他们以足够的空间、时间。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让课堂焕发出应有的生命力,使学生在自主、自乐中得到情感的熏陶、创造的发展。

◆[2005

《复习2》综合资料 篇5

佚名

教学目标 :

1、按声母的顺序连线组成动物图形,通过有趣的练习形式复习声母。

2、运用事物摆字母的字形。

3、了解同学的姓,能够拼读姓,明确声母是什么。

4、拼读音节,区分平、翘舌音和音、形相近的声母,进一步练习拼音。

5、拼读音节,并将同一类的事物连起来。

6、能够认读所学的生字,并能给生字组词。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按声母的顺序连线组成动物图形,通过有趣的练习形式复习声母。

2、运用事物摆字母的字形。

3、了解同学的姓,能够拼读姓,明确声母是什么。

教学过程 :

(一)第一题:我会连。

1、卡片认读23个声母。

2、讲清方法:从声母b开始,按顺序连线,学生用铅笔试连。

3、问:你是怎么连的?(什么字母和什么字母相连)

4、连成了什么动物图形。(同桌互相检查,教师巡查。)

(二)第二题:我会摆。

1、看图,猜猜图上摆出的是什么字母?

2、你能学着他的样子,摆摆我们已经学过的字母吗?(鼓励发挥想象)

3、读一读摆出的字母,可背顺口溜。

(三)第三题:我会想。

1、你叫什么名字?你知道同学们的名字吗?

2、师:每个人的名字都由姓和名两部分组成,在名字前面的是姓,一般都是一个字,如:……,但也有两个字的姓,如:……。跟在姓后面的就是你的名,如:……。

3、你能说说自己的姓和名吗?同学的呢?

4、认读声母:g k h j q x zh ch sh,看看哪些同学的姓里有这些字母。

5、游戏,老师报同学的名字,大家立即说出姓的声母。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拼读音节,区分平、翘舌音和音、形相近的声母,进一步练习拼音。

2、拼读音节,并将同一类的事物连起来。

3、能够认读所学的生字,并能给生字组词。

教学过程 :

(一)第四题:我会读。

1、以组为单位出示音节,指名读。

2、说说每组音节有什么区别?读和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领读、带读、开火车读、齐读音节。

(二)第五题:读读连连。

1、自由拼读音、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教师正音,强调没有标声调的,读轻声,要读得又轻又短。

2、看看书上连线的一组词语,为什么把它们连在一起?

3、学生试着自己连接剩下的词语,并说说理由,教师校对。

4、说话练习:我把bō luó和yā lí连在一起,因为它们都属于水果。

(三)第六题:我会认。

1、做摘苹果游戏:一张贴有生字的苹果树插图,请学生认认这些生字,会念的大声念出来,并把这个带生字的苹果送给学生。

2、领读、带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生字。

3、谁能给这些苹果找找朋友?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