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备考资料 > 最合理的高考备考攻略方法总结正文

《最合理的高考备考攻略方法总结》

时间:

高三的各位学子已经进入了紧张的复习备考阶段,怎样才能合理规划时间、科学精准备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最合理的高考备考攻略方法总结,欢迎大家来阅读。

高考的备考与复习方式策略

基础最重要,回归教材是根本

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知识做基底。很多高三班主任都说过:“如果学生能把基础题全部做对,考上本科没有问题。”因为高考对基础知识的考核占到了整个试题60%~70%。

对于同学们来说,这一阶段要学会取舍,不要把大量时间花费在应付难题、偏题、怪题上。尤其是成绩中等的学生,应敢于舍弃难题,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基础知识的再熟悉、再巩固上。

考生在复习备考时要坚决克服重资料、轻课本;重解题、轻听课;重深难题、轻基础题的倾向。总的要求是点点落实,板块清晰,网络完善。回归课本时,注重知识的归纳总结,构建学科知识网络。

因为高考中的大部分题目不可能只考一个知识点,而是综合了相关联的多个知识点。复习备考时要特别注意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弄清其来龙去脉,同时注重应用和理解,以及知识的迁移和创新。

反思很关键,总结要及时

知识掌握越准确、越精细、越深刻,高考取胜的把握才会越大,收集整理、反思错误可以保证今后少出错甚至不出错误,所以在复习备考时要务必记住做题重在总结反思。

反思最好的形式是建立错题本。错题本的建立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分类整理;二是勤于回头;三是整理细节;四是拓展延伸。对每一道错题的整理,至少包括:这是什么问题,我为什么出错,应该怎样做,还会有哪些变化等部分。

在认真审题的前提下,对做过的题进行反思。很多学生就是为了做题而做题,过分在乎做题的数量与正确率,不对知识进行总结反思,缺少对解题思路、解题技巧的总结和归纳,没有构建起自己的解题模式。

其实答案只是参照物,题目做错了也没关系,只要能把题目和课本知识相结合,找到题目考核的知识点,分析题目,找出做错的原因,反思出一类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才是实实在在的进步和提高。看似费时,实则有助进步。考生不要怕耽误时间,一定要用些时间来进行思考、总结。

复习有计划,演练经常化

第三轮复习时间虽短,却不能没有计划。有些学生常感高考临近,时间不够用,却又无从下手。建议考生列一个时间表,这样就能目的明确,条理清晰,使自己的复习进度和时间同步,心中不慌乱。

比如,第一遍,用约15天时间,第二遍、第三遍各用约10天时间。把复习任务细化到每一天,列一个计划表,贴在课桌上。每完成一项,就画一个“√”。

其次,第三轮复习时,模拟训练是家常便饭。但与高考的时间完全吻合的训练并不多。高考上午考试时间在9点,而高三学生上午的模拟训练时间大多从8点就开始了。

学生最好能利用“高考时间”做高考模拟题。比如做语文模拟题时,时间卡在9点~11点半,在这个时间段内,认真答题,包括作文,也要认真写完。

看着容易做着难,三天不练会手生。在第三轮复习时,一定要保证每天做一定量的题,保证“手热”,不能把一轮、二轮复习时掌握熟练的知识、技能“放凉”或“整丢”。

高考时间紧迫,考场上学生心理紧张,需要有非常熟练的做题“手感”,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考试。没有做题“手感”,在分秒必争的高考考场上,势必影响做题速度,影响考试发挥。

规范答题,养成习惯

卷面质量不高,潦草、涂改、不条理、不整齐、用笔颜色不美等现象比较突出。失分有时往往不是知识遗漏,而是答题不够规范。

规范答题的习惯靠平时养成,考生们可以学习近几年高考评分细则,熟悉各科规范答题的要求。平时答题时要纠正“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快、快而不准”的坏习惯,争取高考时该得的分一分都不丢。

在有氛围感的环境中学习

实践一再证明,提早回家复习的学生学习效率低下。一会儿喝杯水,一会儿上趟厕所,一会儿吃个苹果,或者干脆躺着看书,看着看着,就睡着了。

一个人在家复习,还会产生孤独感,对学习并没有帮助。所以建议同学们,不要提早回家,应留在学校等有学习氛围的环境中,进行有序复习。

饮食上保持清淡,忌生冷

饮食是同学们后勤保障最关键的环节。复习和考试期间,同学们用脑过度,尽量不要吃油腻的东西,少吃肉,少放盐,保持清淡。

另外,可以多吃菠菜、草莓、柠檬,这些维生素C的含量较高,有助于缓解压力。还有胡萝卜、干果等食品也是不错的选择,可以提高记忆力。切记不要吃油腻及生冷食物,以防拉肚子及肠胃不适。

此外,考生要少食多餐,不可吃得过饱或饥饿。在感受到压力时,可以嚼口香糖缓解压力。

情绪要稳定,调整好心态

研究表明,影响高考成绩的诸多因素中,学生学习基础的重要性居第四位,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居第三位,考前心态的重要性居第二位,而临考心态的重要性居第一位。由此可见,好心态才会有好成绩。

研究发现:成绩处于一本线到二本线之间、二本线到三本线之间的同学以及高分数段的同学更容易焦虑。这些在分数线边缘的孩子担心自己从一批线掉到二批线上,或者从二批掉到三批。他们通常认为,“一分之差”可能改变命运,因此给自己施加较大的压力。

另外高分段的同学,目标特别明确,一般都瞄准北大、清华等顶尖高校,一旦考不上,心理落差较大,因此考前给自己施加的压力也过于沉重。

对于大家出现的考前焦虑,其实并非完全不利。适度的焦虑其实有助于大家在高考中获得好成绩。心理学上做过有关考试心理的研究,研究表明,焦虑的水平与学习效果呈现“倒U”型关系。焦虑水平过高或过低,学习效果都不理想,而中等程度的焦虑,则会让学习效果达到最佳。而重度焦虑则会造成心理过度紧张,大脑或身体都将出现不适应的状态,影响考试发挥,甚至导致考试发挥失常。

高考超实用备考攻略

确定目标,保持自信。

高中学习阶段一定会经历很多大起大落,也必然会产生迷茫、失落、消沉的情绪,但只要始终拥有明确的目标,有自己的诗和远方,加上持之以恒和一以贯之的态度,相信自己,保持自信,奋力拼搏,逐梦前行,就可以支撑起竞争激烈的高中三年。

合肥一所中学非常注重学生的生涯规划,因此邀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教授们为学生做了一次关于“学生的生涯规划”的专题演讲,同时,学校还发放了学业生涯规划书,要求每个学生填自己心仪的高校,有的学生则毫不犹豫的填上了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并为之努力。

高中时期的学生们一直都会梦想着考取理想的大学,有的学生会给自己定一个目标,也许会感觉这个目标太大,太空也太过遥远。但如果把它分解成一个一个阶段性的小目标,用一个一个更加现实的阶段性目标,为自己铸就理想的天梯,记录下自己走向理想大学的每一步,那么就不是一件艰难的事了。

有的学生自己制定的第一个阶段性的目标就是,高一上学期考进班级的前十名,然后在高一下学期文理分科后,一路向着进入重点班努力,努力加运气之下,就会如愿进入分层班的重点班。那么在高二上学期的目标就从班级中游迈进班级前15名,高二下学期则努力学习,为争取班级前五名做准备,高三就再努力向年级前20名努力等,这样在这些小目标的一个个实现中,稳步迈向了高考。

毫无疑问,正是这一个个阶段性目标的实现,让很多的学生充满了自信,不再让自己沉浸在洋洋自得和悲观消沉之中,让学生们更加接近自己的梦想,提升了自我的综合实力,而且自信与实力在我看来正是保持良好学习心态的基础。

张弛有度,增减压力。

高中阶段的学习一定要张驰有度,避免完全无压力或是压力太大的极端情况。因为保持一种适当的有压力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转变为学习的动力。进入高三学习阶段,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会在同学们心中油然而生,这时就需要及时为自己减压,在学习烦躁之时,要选择阅读些《南风窗》《人物周刊》《杂文选刊》等杂志的方式转移注意力,分散学习压力,而且通过阅读也可以锻炼思维、拓宽视野、了解时政。在高三最紧张的学习阶段,可以适当,找一些减压方式,和父母聊聊天,散散步,和自己喜欢的朋友一起谈天论地,也可以主动的找老师进行心理疏导。总之,学习压力过大,千万不要憋在心里,一定要想办法释放出来,以免造成精神崩溃。

看重高考,看淡高考。

毋庸置疑,高考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著名作家柳青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要紧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人生。”高考正是这样一个岔道口。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高考。高考考得好,会让你进入一个更高的平台,会有更多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会让你活得更好、更全面的发展。所以,切记不要把高考当儿戏,一定要重视它,抓住这个机会。但同时我们也要看淡高考。现在已经远远不是“一考定终生”的时代,我们还可以通过选择高校自主招生和国家专项计划,又或者通过研究生考试、入职考试等方式来改变自己。所以不能无谓的给自己施加过大压力,把高考看作一个无可替代的分水岭。

总结起来,就是三点,一是明确目标,保持自信,二是张弛有度,调控压力,三是正确对待,能屈能伸。

赢得高考的备考策略

一、目标,高低定位要适宜

备考最后冲刺阶段,考生要特别明白自己的能力与潜力,为自己确定一个恰当的奋斗目标。可根据自己在班上的名次以及学校历年高考的成绩,给自己制定一个“基本目标”和一个“预期目标”,基本目标当然是自己有充分把握能达到的,“预期目标”则是希望达到,但尚需付出大量努力才能实现的。

目标的实现寄希望于短时间内的复习是不可能的,但争取多答对1道题,多拿到1小分是容易做到。卷面上的1分,足以拉开差距,就可能决定着上线与不上线,高分与低分。如20__年语文卷,原始分116分换算成标准分是726分,117分换算成标准分是735分,1分之差变成9分。只要每科争取提高一点点,总成绩就会前进一大步。要做到该拿的分拿足,能答对的题一道不失,关键在于养成一种严谨细心的应考习惯;不断清算应得而未得分数之因,防止屡犯重复错误;严防记忆题失分,注意准确理解题意;保证填涂电脑卡的质量,训练提高答题速度;时刻提醒答题步骤的清晰性和周密性,力戒答题不规范弊病等。

二、复习,知识体系先建构

系统化的复习和综合化的训练对高三学生来说最为重要,其最终效果就是要求知识的结构化。要学会把书本知识变成结构知识,考察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分辨、归类并总结同类知识的特点和内在规律。要学会将考点知识变成题型知识,考点知识是很抽象的,要具体通过题目才能得以体现。要学会把缺漏知识变新增知识,把零散知识变系统知识,也就是查缺补漏,综合运用。

各学科的复习要点和复习方法,要紧跟着教师勾勒出的“路线图”走,注意提高复习效率。课前做好预习,听课时要集中精力找出老师所讲的重难点,把握知识结构,归纳解题方法。课后根据老师讲的内容确定一个复习中心,把主要精力用在这个中心的重难点上,特别是易遗忘的原理、公式、解题方法等。同时,还要查漏补缺,突击薄弱环节。重难点并非是指艰深晦涩的知识,重要的是回归课本、强化基础、注意规范训练。要将参考书和教材、课堂笔记对照起来看,做好参考书中精彩试题的摘录、练习。经验诚可贵,教训价亦高。如果能够减少重复犯错,对于考生提高分值也是大有帮助的。所以学会减少重复犯错,是考生在最后阶段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能力。

三、做题,打好基础再深入

重复做题一向被视作没有意义,其实并不全面。有些题目对自己薄弱环节有针对性,有些题目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关键,这类题目就有必要多次重复去做。另外,上课时记录老师的“启迪”,做题时记录“实战的心得”,评改时记录老师的订正,都是非常重要的提高成绩的方法。

高考题按照难易可分基础题、中等难度题和高难度题三个层次,一般的比例是2∶6∶2,要是能做到必得基础题,不丢中等题,力争高难题,则高考必胜。基础题对大部分学生来说都应该是稳拿分的,但以往许多考生将精力消耗在攻克难题上,基础题反而没做好。高考难题得分率每年都保持在20%至30%左右,目的就是拉开考生之间的差距。学有余力的考生可以适当练习难题,而成绩中等或以下的学生则应该在保证基础题的基础上加大中等难度题的训练,而不要为所谓的“难题”浪费时间。

老师会按照教学计划或者所掌握的最新情况给学生编写参考资料和考题,这些考题是老师教学经验的总结,考生不要随便使用不合本地区考题特色的资料。特别今年高考广东独立命题,考生应选择广东省出版的各类参考资料和题目,特别是省内各市的高考模拟题更具参考价值。

广州广雅中学黄永光副校长总结了历年学生在考试中出错的各种原因,并归纳为三大类24项。知识储备问题:知识残缺、基础不实、概念混淆、识记不好、纲本不熟、资料误导、以错为对、分辨模糊;答题技巧问题:审题错误、答欠规范、解决不当、技能不熟、未明规律、时控不好、表述有误、书写不好;外界影响问题:题新题宽、意料之外、信息误导、动力不足、身体不佳、心慌意乱、考前干扰、遭受干扰。建议考生每次考试后都参照这个标准进行自我评估,从中总结并分析失误的原因。

四、信息,融会大纲谋增值

要认真研读最近颁布的20__年各学科《考试说明》,这是最大的信息,也是信息增值的关键。考生对当前的时事、社会热点注意了解,在考试时对考题的理解就会有背景依托,有助于全面和深入的分析。要学会从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出发,关注他们“可能”会关注的信息,特别是高考前几个月的国内外大事和社会热点。可适当注意“广东特色”的知识。要特别提醒关注20__年《广东高考年报》,对其中的试卷评价与备考建议要认真研究,其中去年试卷中被肯定的方面是今年命题会坚持的,不足的方面将是力求避免的或需要加强的。

五、心态,淡泊平常最重要

考生应适时调整那业已紧绷的弦,以良好的心理状态迎接高考。

保证睡眠。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能熬夜!没有什么比保持精神体力更重要的,睡眠不保障,不但学习效率不好,还会拖垮自己,得不偿失。

加强锻炼。注意劳逸结合,自己索性放开,每天固定抽出半小时去打球,把那种紧张的心情释放掉,学习效率会明显提高。

及时减压。压力谁都会有,关键要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发泄调整的方式。创设一个张弛有度的环境,加强与老师、同学、家人、朋友的沟通,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是减轻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

放下包袱。心里有点压力是好事,神经紧点更有动力,更容易集中精神。关键是卸下思想包袱,轻松上阵。毕竟,人生不是一次考试决定的。

家长相助。家长要防“四过”,一是防止过分严格,不但严辞勒令孩子一定要考上好大学,还严格限制他们的活动,容易激发逆反心理,导致不良后果;二是防止过度放任,易使考生降低警惕,学习缺乏动力;三是防止过分宠爱,大小事代办,容易造成依赖心理,缺乏独立自理能力,在考场遇到挫折也容易吃亏;四是防止过高期望,容易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严重的甚至有自暴自弃倾向。

总之,要采取适合自己的备考策略,营造宽松的考前环境,以积极的姿态迎接高考。毕竟,高考是人生的一道“门槛”,跨过去了,人生也许就是不同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