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一学习方法 > 高一历史 > 最全的高中历史必修一笔记正文

《最全的高中历史必修一笔记》

时间:

 必修一历史是学生踏上高中的校园刚接触的第一次历史,学好就很重要。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最全高中历史必修一笔记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明确分封制、宗法制两个主要概念(内容、特点、作用)

  (一)分封制

  1、内容: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他们对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2、特点:‘分封诸侯,以藩屏周。’用分封诸侯的方法巩固统治。

  3、目的:巩固统治、拱卫王宫

  4、作用:

  A.积极:(1)使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2)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得到加强;

  (3)形成西周贵族集团,“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等级序列;

  (4)加强各地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民族融合。

  B.消极:由于诸侯国相对独立性,造成内乱,威胁中央。

  5、分封主体:姬姓亲族、功臣、姻亲、殷商族、降族,被商灭掉的古国

  (二)宗法制

  1、内容:在氏族组织中层层由嫡长子世袭为宗主,作为氏族延续的主干,而其余诸子则不与嫡长子享受平等地位,只能另立小宗作为氏族延续的旁支。

  2、特点:(1)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家”和“国”密切结合;

  (2)保证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3)大、小宗是家族等级关系,又是 政治隶属关系。

  3、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间的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4、作用:(1)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战争,强化王权,把“国”与“家”密切联系起来;

  (2)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3)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牢固地维系封建制度,是中国封建制度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三)二者的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表现,二者相互依存,互为表里。

  二、认识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血缘色彩

  2、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3、最高决策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1、概念:

  中央集权制度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2、具体内容:

  (1)皇帝制:①皇权至上;②世袭终身;③“家天下“。

  (2)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方面互不相属、互相牵引。(左、右丞相为“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九卿分管着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

  (3)在地方实行群县制;废分封、置郡县。

  3、作用和影响:

  (1)积极方面;①随着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秦国国力日益增强;

  ②有利于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促进民族融合;

  ③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④由秦代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古代中

  国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2)消极方面:①大大加强了统治人民的力量,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

  ②秦朝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实行暴政,造成阶级矛盾尖锐,使秦朝成为短命王朝。

  4、秦加强中央集权的其他措施:

  (1) 考核官员有两种方式:“最”、“殿”制;

  (2) 制定细密、严苛的秦法;

  (3) 统一度量衡、货币、车轨和文字;

  (4) 修建由都城咸阳通达各地的驰道;

  (5) 开通联系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的灵渠;

  (6) 修筑抵御匈奴的长城;

  (7) 进行大规模移民。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

 

魏晋南北朝

隋唐

中央

①“汉承秦制”汉初沿用皇帝制和三公九卿制

②武帝时:中朝(内朝)

中朝(尚书令等)→决策机构

外朝(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机构)→执行机构

③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

④东汉:设尚书台→取代三公的权力

尚书台改称尚书省;新设中书省、门下省(但各自职掌与权力分配未定型,尚未成为中枢权力机构)

三省六部制

三省(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

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分工明确—避免权臣独揽大权,保证君权独尊—加强中央集权

①三省六部有名无实

②“二府”(中书门下,枢密院)

③“三衙”(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

④“三司”(盐铁,户部,度支)

设参知政事—相当副宰相[分割相权]

①废三省,行一省制(中书省)

②中书省内置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六部归其下

③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

④设枢密院--(最高军事管理机关)

地方

汉初郡国并行制

②“七国之乱”。“推恩令后,地方行政区划变为郡县制

③刺史制—武帝分全国为13州,设刺史监察地方

④东汉末年,郡县两级制→州郡县三级制

 

州县两级制—唐沿用—形成道州县三级制—节度使制

①文臣出任地方官。设通判监察

②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③路州县三级制

①行省制度

②行省下设路、府、州、县

③设宣慰司—管理边远地区

选官制度

察举制

①九品中正制(魏晋)

②士族制度(魏晋—隋唐)

科举制

科举制

科举制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措施及其影响

  1、措施

  (1)明:①明初沿袭元制度,设中书省,有左、右丞相,位高权重,明太祖吸取元朝权贵专权,内乱频繁的教训,对中书省和丞相权力加以控制

  ②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裁撤中书省,权分六部,皇帝亲自掌管六部(专制王权发展到新的高度)

  ③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仅备顾问和协理奏章,并不参与决策

  ④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此后,内阁的地位日益提高,权力也越来越大(“票拟”是阁臣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批红”是皇帝用朱笔的批示、裁定)

  (2)清:①清初承袭明制,设内阁负责日常事务,军国大事由贵族组成的满州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

  ②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紧急军务,设立军机处。(专制王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③军机大臣不得私自和官员交往,受皇帝召见,只能跪奏笔录,传达皇帝旨意(军机处的积极作用:简化了处理政务手续,行事快捷,提高了行政效率)

  2、影响

  (1)有利:①有利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建立发展,促进民族融合以及抵抗外敌入侵,维护自身统治

  ②带来中国古代强大和繁盛,对世界文明做出了贡献

  (2)不利:①赋予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力,容易形成暴政

  ②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压制了新生产关系的成长

  ③防碍社会的进步

  ④专制主义制度必然导致思想文化控制的加强,文化专制的日趋严厉,严重阻碍了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

  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

  第1课

  ①夏代时出现的公共权力,是国家出现的重要标志

  ②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除了对商承担应尽的义务外,有很大的自主权,有的附属国还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的状态。

  ③西周各诸侯国与王室的关系比商代附属国密切,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国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

  ④周礼是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是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

  第2课

  ①“皇帝”名号的确立-取自“三皇五帝”,嬴政始称“始皇帝”,从此,“皇帝”成为我国历代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谓。

  ②权力的高度集中,是秦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的标志,首先表现为皇权至上。(“家天下”、“世袭终身”是君主权力集中的另一体现)

  ③郡县制起源于春秋后期,确立于秦朝

  ④秦朝时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的郡治所名为“南海郡”

  ⑤奴隶主贵族世袭特权在商鞅变法时已被废除,并非在秦朝推行郡县制时才被废除

  ⑥秦法以“轻罪重罚”为立秦律的指导思想,秦法对于嬴政雷厉风行地推行各种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苦难。

  ⑦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秦律颁布是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秦律的颁行不能说明秦朝是一个法治国家

  ⑧秦始皇统治时期,“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主要表现在

  (1)全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大权由皇帝总揽

  (2)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由皇帝任免

  (3)皇帝控制了调动军队的虎符

  ⑨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出现的根源是封建经济的分散性

  第3课

  ①公元前154年,汉景帝采纳晁错的建议,开始着手削夺诸侯封地,引发“七国之乱”。

  ②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各设置刺史一人,刺史位卑权重,代表中央监察地方。13个州部并非行政区划分,而是监察区,直至东汉时期才得以确立行政区。

  ③宋太祖从“权”“钱”“兵”三方面 着手,加强中央集权。

  收精兵:将禁军划归“三衙”统领(统兵权);枢密院掌管发兵权。

  削实权:对象:宰相,节度使,州郡长官,武将。

  措施:A、设枢密院,分离宰相军权;设三司,分离宰相财权(宰相仅剩行政权)

  B、规定州郡直属中央,设置通判(削弱州郡长官,节度使废除节度使管辖驻地以外州郡的行政权力)

  C、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武官权力减弱)

  制钱谷:各州郡财赋除自留一小部分外,其余由中央掌管。

  ④三衙、: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

  三司:盐铁、度支、户部

  第4课

  ①三省六部制权力划分:

  皇帝

  中书省 尚书省 门下省

  (起草诏令) (负责执行) (封驳审议)

  (三省长官都是宰相)

  吏,户,礼,兵,刑,工(直属尚书省)

  A、相互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B、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

  C、有利于加强皇权

  ②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特点: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

  B、皇帝制度不断加强

  C、在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君权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相权不断被削弱

  D、地方政权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

  E、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完善

  F、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③军机处的特点:简-机构人员十分简单,处理事物手续从简

  速-行事快捷,办事效率高

  密-军机处地处内廷,外官不得擅入

  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5课 雅典民主政治

  1、特点: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即公民大会享有无上的主权;

  公共官员通过直接选举、抽签和轮流等多种方式产生;

  普通公民与公共官员没有任何特权之分等。

  2、发展:

  (1)奠定基础——梭伦改革(BC6C初) BC6C=公元前6世纪

  (2)制度确定——克里斯提尼改革(BC6C末)

  (3)黄金时代——伯里克利改革(BC5C)内容:

  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全体公民,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是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

  ②、公民参政范围:除十将军外执政官和几乎所有官职向各等级男性公民开放

  ③、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内政、外交、战争、和平、重要官员任免等一切国家大事,都由公民大会讨论决定

  ④、五百人会议:是国家最高常设行政机关,公民大会闭会期间负责处理日常政务,召集公民大会

  ⑤、陪审法庭:是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和监察机关,对公民大会的决议拥有最终核准权

  ⑥、十将军委员会:统率军队参与政治;

  ⑦、发放工资和津贴,鼓励低等级公民参政;

  ⑧、发放“观剧津贴”

  (4)日益衰退——

  ①、辉煌:表现:培养公民意识,保证思想自由,产生文化巨匠;

  原因:小国寡民(对内/对外),客观条件(奴隶劳动/东方文化)

  ②、阴影:雅典民主制缺陷:真正享受到民主的人是少数成年男性公民

  (妇女无政治权力,奴隶和外邦人无公民权)

  奴隶制即是城邦繁荣的基础,也是它没落衰亡的根源;

  城邦的内部混乱和城邦之间的长期混战;

  马其顿亚力山大的征服。

  3、形成条件

  (1)、保护城邦的独立发展(根本目的)

  (2)、小国寡民的产物

  (3)、公民共同的价值观

  (4)、从亚非文明的成就汲取营养

  4、实质: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是少数人的民主

  5、意义:1、铸就了希腊人的民族性格

  2、为后来的欧美资产阶级提供了思想基础

  3、使西方和世界文明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成为近代西方文化的摇篮。

  雅典民主政治对西方政治的影响

  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政治原则。

  2、国家机构“三权分立”的组织形式。

  3、“少数服从多数”的决策原则。

  4、国家公职选举任期原则。

  雅典民主与现代民主

  1、含义:一般认为,民主起始于古希腊民主,罗马和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城市国家的共同传统,欧洲代议制的思想和制度以及政治平等的逻辑

  2、区别:

  (1)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2)就民主的意义和人民在民主政体中的地位作用而言,“人民传统”的民主转化成了“精英传统”的民主。在雅典的民主政治中,所有的城邦事务都由公民大会来决定,现代民主并非是全体人民的“管理”和“统治”,而是一种保证由比较符合社会大多数成员意愿的“精英”人物来有效地管理社会事务的制度。

  (3)就民主的范围而言,“有限的”或“自由的”民主取代了“无限的”或’极端的”民主。雅典民主是一种极端的民主。雅典人不仅用投票和抽签的方法来决定军队的首领和法官的人选,甚至用同样的方法来决定一个人的生死,现代民主必须被限定在“公共领域”,以不侵犯私人生活的自由为限度;民主必须被限定在作为公民准则的法律范围之内,以不产生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为限度。

  (4)就民主的运用方式而言,“间接民主”或“代议制民主”取代“直接民主”或“参与制民主”而成为民主的主要方式。

  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1.基本概念.

  罗马法指公元前6世纪末——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他对维系罗马帝国的统治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对后世尤其是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及近代各国的立法都影响深远。

  2.起源与发展。(公元前6世纪末——公元7世纪,随罗马国家的发展而演变,呈现出阶级性)

  (1)早期:罗马共和国:公元前6世纪末——公元前5世纪中

  习惯法——成文法(标志:十二铜表法)

  (2)发展:罗马对外扩张:公元前3世纪中期前后

  公民法(罗马公民)——万民法(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

  (3)完成:罗马帝国:公元27年——公元7世纪

  ①.罗马皇帝颂布的法令成为罗马法的组成部分。

  ②.公元3世纪初,自由民之间公民非公民的区别消失;公民法与万民法之间的区别也消失。

  ③.《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3.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1) 罗马法的分类:

  ①形式上:成文法,习惯法

  ②结构上:公民法,万民法

  (公民法包括元老院的命令,元首命令,大法官告示,还包括一些具有法律效力的习惯法,万民法主要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的神圣不可侵犯)

  ③根据法律所调整的对象:公法和私法

  (公法是关于国家利益的法律,调整对象主要是宗教祭祀、国家相关活动及公职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等;私法是关于私人利益的法律,调整对象主要是自由民的财产和人身关系,是罗马法的核心内容)

  (2)核心内容之一: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3)遵守原则:自然法思想

  (4)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和地位

  4、作用和影响

  (1)罗马法在维持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

  ①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是为了维系和稳定罗马帝国统治

  ②罗马法为皇帝和元老院的权力提供了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

  ③它维护奴隶制度,保护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巩固了帝国的社会基础

  ④它顺应了经济的发展和变化,承认公民平等权利,保护私有财产,以笼络上层阶级

  ⑤帝国建立了大量自治市,把罗马法律和政治制度推向帝国的每个角落,进一步巩固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2)罗马法的世界影响:

  ①罗马法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②它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③罗马法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是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

  (3)局限性:

  ①宣扬君权神授,皇帝敕令具有法律效力

  ②保护奴隶制度

  古代罗马法与古代中国法律的主要区别

  1、古罗马法律强调法是一种自然权利,是人的理性产物,要符合自然法则和正义的原则,实际上是遵循法律至上的法治原则。而古代中国的法律以儒家道德伦理为指导原则,强调上下尊卑,皇权至上,实际上依据的是人治原则。

  2、古罗马法更多调整的是平等公民之间的经济和社会交往的关系,它为普通人的私生活而创制。而古中国法律注重的是刑罚方面,为维护王权统治而创制,重刑轻民是古代中国法律的一大特征。

  古代希腊文明与古代罗马文明的比较

 

古希腊

古罗马

文明的拓展方式

通过殖民建立新的城邦。吸收外部文明并拓展希腊文明。

通过兼并战争扩大疆域,在继承文明吸收外部文明的同时拓展罗马文明。

国家形式

分散的城邦制:各城邦的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长期独立自治。

统一的集权制:采取行省制度,实行总督统治。

政治体制和统治方式

经历了从君主个人统治带贵族集体统治,再到全体公民集体统治的制度演变,在古代首次实现了公民普遍参与,轮番而治的民主制度。

在摆脱了君主制后建立了共和国,但是一开始权力就集中在少数富人手中,共和国并没有进一步演化为民主制,而是一种贵族共和国,随着疆域的扩大,共和国转变为帝国,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在政治文明领域的突出贡献

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制,其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的罗马法,是罗马政治文明中最伟大的成就。

主要特征

辉煌:主要体现在高度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和文化科学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

宏伟:主要体现在完备的法律制度和军事制度,高超的建筑艺术和辽阔的帝国版图。

  两大文明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

  1、民主思想和实践。如人民主权、法律至上的思想,轮番而治。差额制、任期制、选举制、辩论等基本的民主程序和制度,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等政权机构的设置等。

  2、罗马法的基本原理和制度。如依法治国的思想、自然法的原则、民法制度中的主体地位平等、契约自由等一些基本原则。陪审、辩护、律师等基本法律制度。

  3、人文精神。以人为本,洞察宇宙、探索人生的精神,如智者学派中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思想,苏格拉底关于加强人的道德修养的论述,以及对知识和自由探索理性精神的追求等,都对我们今天有重要的启示。

  古希腊与古代中国形成不同政治体制的原因及启示

  古代希腊山多人少,港湾、岛屿众多,这种地理条件使它形成了以工商业、航海业为主的海洋型经济〈海洋文明〉,商品经济发达;这种经济要求社会有公平的原则,以及较自由、宽松、民主的政治氛围,这样,古希腊就逐步形成了小国林立、民主政治较为发达、法制体系完善的社会。

  古代中国之所以形成了天下一统、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社会,是由古代中国封建的经济基础决定的,而这一经济特征的表现,也与地理条件有关。首先,古代中国区域广大、土地辽阔,适与农耕,逐渐形成一种农业文明〈农业经济〉,农业经济要求强有力的政府来控制水系,协调农业生产,组织抵御自然灾害。其次,古代中国长期处于封建时代,封建的自然经济具有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以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以镇压农民的反抗。

  启示:1、国家政治制度,必须与国情相适应;2、政治制度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3、地理环境对一个地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古罗马的政制

  1、发展历程:

  (1)由君主制到共和制

  原因:罗马建城之初,实行君主制,但国王统治残暴,人民不满,揭竿而起

  时间:公元前6世纪末,罗马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国,实行贵族共和制

  实质:贵族专制的奴隶主国家

  机构:执政官,元老院,公民大会

  (2)由共和制向帝制

  原因:①对外领土扩张,成为地中海霸主,共和制政体原则被抛弃从共和制走向帝制②国内阶级矛盾激化,奴隶起义连绵不断。

  过程:①前27前,屋大维正式确立个人独裁统治“元首制”②戴克里先在位时,彻底抛弃共和外衣,实行公开的君主统治

  影响:①成为超级帝国②创造出一整套整理国家的经验

  2、认识:罗马从弹丸小国到地跨三洲的大帝国,实际上是一部血与火的编年史,同时也是一部从共和走向集权的制度史。

  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1.古希腊城邦概念:城邦是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又称“城市国家”,指公元前8-6世纪希腊境内出现的政治和经济独立的奴隶制小国,其范围一般包括市区和周边的农村地区。雅典是古代希腊最著名的城邦。小国寡民是城邦的突出特征。

  2.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1)多山、多港、多岛的地理环境促成了希腊小国寡民(古代历史条件下,民主政治的前提)

  (2)以工商、航海为主,向海外殖民扩张(民主的经济基础,富有开拓、冒险精神)

  (3)受奴隶劳动、东方文化、古代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的影响

  (4)各邦长期独立自主,城邦公民享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

  3.特点:

  (1)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2)存在明显的缺陷:只是少数人的民主,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没有民主权利

  4.城邦的典型代表:(1)雅典:民主、教育 (2)斯马达:尚武

  5.主要政体类型:贵族制和民主制。此外还有:君主制、寡头制、 僭主制

  6.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形成的影响

  希腊多山、贫瘠及多岛屿的地理环境是其城邦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陆地被分隔成小块,没有大河流域与广阔的平原,这样的地理环境既限制了希腊农业的发展,也使古代希腊缺乏像印度、中国那样建立复杂庞大帝国组织所必需的天然条件。因为希腊没有可作为地区合并基础的地理政治中心,不适合统一领土国家的建立,却有利于一系列独立城邦国家的形成。

  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

  1.《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 《查士丁尼学说汇纂》《查士丁尼新敕》;

  2.爱琴文明: 1克里特文明(B.C.2800-B.C.1400)鼎盛时期:B.C.1900

  2 迈锡尼文明(B.C.1600-B.C.1100) 鼎盛时期:B.C.1300

  黑暗时代:B.C.1100-B.C.750

  城邦时代:B.C.750-B.C.338 (马其顿征服了雅典)

  3.克里特文明的标志:王宫建筑群 ,象形文字,君主制;

  迈锡尼文明的标志:王宫卫城 君主制 泥版文书 皇室陵墓;

  4.克里特文明又称“米诺斯文明” ;

  5.所谓城邦公民,并非指全体成年国民,而是指具有“公民”身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男性成员 ;

  6.贵族制是一种集体领导的制度,必须实行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的法制原则,并有任期制和选举制;

  7.梭伦改革时期,创立了民众法庭,有了抽签选举和差额选举工职人员的做法;

  8.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9.雅典人要从政的必修课有:修辞学和演说术;

  10.公民大会具有司法职能;

  11.五百人议事会是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负责为大会准备提案并主持大会。在两次公民大会休会期间,议事会是大会的最高权利的代表,负责监督行政官员落实大会决议。

  中国古代史重大事件汇总

  1、春秋战国(先秦时期)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2、秦朝建立的时间:公元 前221年

  3、汉朝(西汉和东汉) 西汉:公元 前206年-----23年 东汉 公元25年---公元-220年

  4、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 220年----581年

  5、隋朝 581年---- 618年

  6、唐朝 618年----907年

  7、宋朝(北宋和南宋)北宋 960年-----1127年 南宋 1127年--- 1279年

  8、元朝 1260年-----1368年

  9、明朝 1368年 ------ 1644年

  10、清朝 1644年 ------ 1911年


最全的高中历史必修一笔记相关文章:

1.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2.高中历史学习笔记

3.人教版高中所有历史知识点

4.高一历史必修一常考知识点

5.高一历史必修一的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