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一学习方法 > 高一数学 > 关于数学符号大全正文

《关于数学符号大全》

时间:

数学符号的发明及使用比数字要晚,但其数量却超过了数字。现代数学常用的数学符号已超过了200个,其中,每一个符号都有一段有趣的经历。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数学符号大全,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数学符号大全

大写

小写

英文注音

国际音标注音

中文注音

Α

α

alpha

alfa

阿耳法

Β

β

beta

beta

贝塔

Γ

γ

gamma

gamma

伽马

Δ

δ

deta

delta

德耳塔

Ε

ε

epsilon

epsilon

艾普西隆

Ζ

ζ

zeta

zeta

截塔

Η

η

eta

eta

艾塔

Θ

θ

theta

θita

西塔

Ι

ι

iota

iota

约塔

Κ

κ

kappa

kappa

卡帕

λ

lambda

lambda

兰姆达

Μ

μ

mu

miu

Ν

ν

nu

niu

Ξ

ξ

xi

ksi

可塞

Ο

ο

omicron

omikron

奥密可戎

π

pi

pai

Ρ

ρ

rho

rou

σ

sigma

sigma

西格马

Τ

τ

tau

tau

Υ

υ

upsilon

jupsilon

衣普西隆

Φ

φ

phi

fai

Χ

χ

chi

khai

Ψ

ψ

psi

psai

普西

Ω

ω

omega

omiga

欧米伽

常见数学符号

+-×÷﹢﹣±/=≈≡≠∧∨∑∏∪∩∈⊙⌒⊥∥∠∽≌<>≤≥≮≯∧∨√﹙﹚[]﹛﹜∫∮∝∞⊙∏??????????·∶?????????∴∵∷αβγδεζηθικλμνξοπρστυφχψω%‰℅°℃℉′″¢〒¤○㎎㎏㎜㎝㎞㎡?㏄㏎mlmol㏕Pa$£¥㏒㏑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微毫厘分百千万亿兆吉
几何符号
⊥‖ ∠ ⌒ ⊙ ≡ ≌ △
代数符号
∝∧ ∨ ~ ∫ ≠ ≤ ≥ ≈ ∞ ∶
运算符号
×÷ √ ±
集合符号
∪∩ ∈ ? ? ? ?
特殊符号
∑π(圆周率)
推理符号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数学符号的历史

例如加号曾经有好几种,现在通用“+”号。

“+”号是由拉丁文“et”(“的意思)演变而来的。十六世纪,意大利科学家塔塔里亚用意大利文“plu”(加的意思)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加,草为“μ”最后都变成了“+”号。

“-”号是从拉丁文“minus”(“的意思)演变来的,简写m,再省略掉字母,就成了“-”了。

也有人说,卖酒的商人用“-”表示酒桶里的酒卖了多少。以后,当把新酒灌入大桶的时候,就在“-”上加一竖,意思是把原线条勾销,这样就成了个“+”号。

到了十五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美正式确定:“+”用作加号,“-”用作减号。

乘号曾经用过十几种,现在通用两种。一个是“×”,最早是英国数学家奥屈特1631年提出的;一个是“·”,最早是英国数学家赫锐奥特首创的。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认为:“×”号象拉丁字母“X”,加以反对,而赞成用“·”号。他自己还提出用“п”表示相乘。可是这个符号现在应用到集合论中去了。

到了十八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确定,把“×”作为乘号。他认为“×”“+”斜起来写,是另一种表示增加的符号。

“÷”最初作为减号,在欧洲大陆长期流行。直到1631年英国数学家奥屈特用表示除或比,另外有人用“-”(除线)表示除。后来瑞士数学家拉哈在他所著的《代数学》里,才根据群众创造,正式将“÷”作为除号。

平方根号曾经用拉丁文“Radix”()的首尾两个字母合并起来表示,十七世纪初叶,法国数学家笛卡儿在他的《几何学》中,第一次用“√”表示根号。“√”是由拉丁字线“r”变,“——”是括线。

十六世纪法国数学家维叶特用“=”表示两个量的差别。可是英国牛津大学数学、修辞

任意号

学教授列考尔德觉得:用两条平行而又相等的直线来表示两数相等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于是等于符号“=”就从1540年开始使用起来。

1591年,法国数学家韦达在菱形中大量使用这个符号,才逐渐为人们接受。十七世纪德国莱布尼茨广泛使用了“=”号,他还在几何学中用表示相似,用“≌”表示全等。

大于号“>”和小于号“<”,是1631年英国著名代数学家赫锐奥特创用。至于“≯”“≮”“≠”这三个符号的出现,是很晚很晚的事了。大括号“{和中括号“[]”是代数创始人之一魏治德创造的。

任意号来源于英语中的any一词,因为小写和大写均容易造成混淆,故将其单词首字母大写后倒置,如图所示。


关于数学符号大全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