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一学习方法 > 高一语文 > 高中语文必修二孔雀东南飞原文及知识点正文

《高中语文必修二孔雀东南飞原文及知识点》

时间:

必修二是高中语文下学期的课程,那么必修二的课文孔雀东南飞有哪些知识点要学生深入学习的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高中语文必修二孔雀东南飞原文及知识点,仅供参考。

高中语文必修二孔雀东南飞原文

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

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颜仪。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知礼仪,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阿母大悲摧。

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

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

阿女含泪答:“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

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兰芝仰头答:“理实如兄言。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还部白府君:“下官奉使命,言谈大有缘。”府君得闻之,心中大欢喜。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良吉三十日,今已二十七,卿可去成婚。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

阿母谓阿女:“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

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门啼。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

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

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高中语文《孔雀东南飞》知识点

一、通假字

1.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取”同“娶”,娶妻)

2.箱帘六七十(“帘”同“奁”,古代盛梳妆用品的器具)

3.蒲苇纫如丝(“纫”同“韧”,坚韧,柔软而又坚固)

4.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誓”同“愆”,过失、过错)

5.府吏见丁宁(“丁宁”同“叮咛”,嘱咐)

6.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要”同“邀”,相约、约定)

(附:便要还家“要”同“邀”,邀请)

7.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藏”同“脏”,脏腑)

8.奄奄黄昏后(“奄奄”同“晻晻”,暗沉沉的)

二、古今异义

1.可怜体无比(古义:可爱。今义:同情,怜悯。)

2.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古义:坐具,比板凳稍宽。今义:卧具。)

3.涕落百余行(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4.感君区区怀(古义:忠诚相爱,真挚。今义:数量少,事物不重要。)

5.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古义:信使,这里指媒人。今义:书信,信件。)

6.处分适兄意,那得任自专(古义:处置、安排。今义:对犯罪或犯错误的人做出处罚决定。)

7.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古义:活着的人。今义:陌生人。)

8.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古义:彼此相通,连接。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三、一词多义

1.适

①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出嫁)

②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适合、按照)

③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刚才、方才)

④少无适俗韵/削足适履(适合)

⑤从上观之,适与地平(正、恰好)

⑥逝将去女,适彼乐土(到、往)

2.谢

①谢家来贵门/上堂谢阿母/谢家事夫婿(辞别)

②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辞谢)

③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劝告)

3.令

①便言多令才(美好)

②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对对方亲属的尊称)

③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让,使)

4.举

①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开口)

②举手长劳劳/举手拍马鞍(举起,抬起)

③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成功)

5.为

①为诗云尔(做、写,动词)

②非为织作迟(是,动词)

③始尔未为久(算,动词)

④阿母为汝求(替,介词)

⑤时时为安慰(作为,动词)

⑥自名为鸳鸯(叫作,动词)

6.相

①相见常日稀(互相,副词)

六合正相应(副词,互相)

黄泉下相见(互相,副词)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互相,副词;互相,副词)

仰头相向鸣(互相,副词)

②儿已薄禄相(xiàng,相貌,名词)

③及时相谴归(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我)

④会不相从许(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你)

⑤还必相迎取(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你)

⑥久久莫相忘(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我)

⑦好自相扶将(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她)

⑧嬉戏莫相忘(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我)

⑨誓不相搁卿(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你,与“卿”复指)

⑩誓天不相负(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你)

⑾登即相许和(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他)

⒀蹑履相逢迎(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他)

⒁怅然遥相望(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他)

7.自

①自可断来信(即,马上,副词)

②自名秦罗敷/自命为鸳鸯(其,代词)

③我自不驱卿(本来,副词)

④葳蕤自生光(连词“而”)

⑤物物各自异(相当于“有”,动词)

⑥本自无教训(已,已经,副词)

⑦好自相扶将(与他词合成词组)

⑧不图子自归(自己)

自誓不嫁

举动自专由

进止敢自专

哪得自任专

⑨自君别我后(自从,从,介词)

8.见

①相见常日稀/黄泉下相见(见面,动词)

②君既若见录/府吏见丁宁(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译为“我”)

③渐见愁煎迫(被,介词)

9.且

①吾今且报府(将要,副词)

②且暂还家去(暂且,副词)

③四体康且直(又,副词)

10.何

①何乃太区区(怎么,疑问代词)

②隐隐何甸甸(何等,副词)

③何意致不厚(哪里,疑问代词)

④言何复来还(什么,疑问代词)

11.若

①今若谴此妇(如果,连词)

②腰若流纨素(像,动词)

③君既若见录(如此,代词)

12.区区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小,此指见识少)

②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忠诚专一、诚挚)

13.遣

①为仲卿母所遣(被休回娘家,动词)

②十七遣汝嫁(送,动词)

③县令遣媒来(派,动词)

14.意

①何意出此言(料想,动词)

②恐不任我意(心意,名词)

15.迎

①还必相迎取(迎接,动词)

②不足迎后人(送给,动词)

16.结

①结发同枕席(系,动词)

②既欲结大义(结交,动词)

③严霜结庭兰(凝聚,动词)

17.会

①会不相从许(当然,副词)

②于今无会因(会见,动词)

18.故

①大人故嫌迟(还是、仍然,副词)

②故遣来贵门(所以,连词)

④知是故人来(旧、老,副词)

19.望

①怅然遥相望(看,动词)

②君还何所望(希望,动词)

20.幸

①幸复得此妇(幸亏,副词)

②幸可广问讯(希望,动词)

21.复

①幸复得此妇(还,副词)

②终老不复取(再,副词)

③红罗复斗帐(双层,数词)

24.作

①非为织作迟(做,动词)

②纤纤作细步(迈动,动词)

③便可作婚姻(结成,动词)

④作计乃尔立(造,引申为“定”,动词)

⑤君当作磐石(当作,动词)

29.因

①于今无会因(机会,名词)

②因求假暂归(于是,副词)

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

1.孔雀东南飞(东南,朝东南、向东南)

2.鸡鸣入机织(鸡鸣,在鸡鸣时)

3.昼夜勤作息(昼夜,从早到晚)

4.理实如兄言(理,按道理)

5.明日来迎汝(第二天)

6.手巾掩口啼(手巾,用手巾)

7.卿当日胜贵(日,一天天地)

8.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朝,在早上;晚,在晚上)

(二)名词作动词

1.五里一徘徊(五里,飞五里)

2.头上玳瑁光(光,发光)

3.仕宦于台阁(仕,任官)

(三)动词作名词

1.留待作遗施(遗施之物,赠送的东西、纪念品)

(四)形容词作动词

1.千万不复全(全,保全)

(五)使动用法

1.及时相遣归(归,使……回去)

2.足以荣汝身(荣,使……荣耀)

3.以此下心意(下,使……委屈)

(六)意动用法

1.戒之慎勿忘(戒,以……为警戒)

五、偏义复词

指由两个近义词或反义词作词素构成一个词,其中的一个词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词素只作陪衬,不表示意义,这样的词称为偏义复词。

1.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公姥”偏指“姥”,婆婆)

2.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父兄”偏指“兄”,哥哥)

3.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父母”偏指“母”,母亲;“弟兄”偏指“兄”,哥哥)

4.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辛苦(“作息”偏指“作”,工作)

5.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牛马”偏指“马”)

六、特殊句式

1.为仲卿母所遣(被动句)

2.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状语后置)

3.何言复来还(宾语前置)

4.渠会永无缘(宾语前置)

5.仕宦于台阁(状语后置)

6.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被动句)

7.今日被驱谴/仍更被驱遣/同是被逼迫(被动句)

8.蒲苇纫如丝(状语后置)

9.性情暴如雷(状语后置)

七、互文见义

1.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

3.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4.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八、文学文化常识

1.《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长篇叙事诗,最早见于南朝陈代徐陵的《玉台新咏》,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将它收入《杂曲歌辞》,题为《焦仲卿妻》。《孔雀东南飞》的创作时间大致是东汉献帝建安年间,作者不详,全诗(除小序外)共357句,1785字,是中国汉乐府民歌中最长的一首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民间文学中的光辉诗篇之一。《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及“叙事诗双璧”。后又把《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与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选自南朝陈代徐陵所编《玉台新咏》。

高一语文《孔雀东南飞》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字词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伶俜(pīng) 供养(gòng) 箱奁(ōu) 窈窕(tiǎo)

B、鲑珍(guì) 磐石(pán) 钟磬(qìng) 罄竹难书(qìn)

C、蹑履(niè) 踯躅(zhú) 踟躇(chí) 箜篌(kōng hóu)

D、婀娜(ē) 主簿(fù) 摧藏(cáng) 络绎不绝(luò)

2、下列选项中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

A、窈窕 槌床 嬉戏 彷徨

B、马鞍 娇逸 外欲暑 葳蕤

C、驻足 赍钱 责无旁待 如丧考阰

D、题跋 汗牛充栋 蓬荜生辉 灸手可热

3、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可怜体无比 可爱 幸可广问讯 幸运地

B、会不相从许 一定 渠会永无缘 他;见面

C、始适还家门 出嫁 适得府君书 刚才

D、可以卒千年 终、尽 逆以煎我怀 逆料、想到将来

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为仲卿母所遣 县令遣媒来

B、君既若见录 府吏见丁宁

C、大人故嫌迟 故作不良计

D、谢家来贵门 多谢后世人

5、下列加点部分词语不属于同一语言现象的是( )

A、便可白公姥 B、昼夜勤作息

C、我有亲父母,逼迫有弟兄 D、否泰如天地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B、“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其中的“鸡鸣”是古代时辰的名称。

C、“何乃太区区”和“感君区区怀”中的“区区”二字意义不同,前者为“愚拙、凡庸”之意,后者应理解为“真情挚意”。

D、“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这句中的“便利”是一个古今义不同的词语,“六合”与《过秦论》中的“履至尊而制六合”中“六合”意义不同。

7、下面几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刚开始焦仲卿对刘兰芝有所误会。

B、“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刘兰芝临别时故意精心修饰,作为对封建家长制的无言的挑战。

C、“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这一句暴露了焦仲卿的软弱性。

D、“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表明刘兰芝忠于爱情义无反顾。

8、下列几句中最能概括焦仲卿忠于爱情敢于反抗的一项是( )

①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②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③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 ④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

⑤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⑥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二、默写

9、足下蹑丝履, 。 , 。

, 。 , 。

10、君当作磐石, , , 。

11、举手长劳劳, 。

12、磐石方且厚, ; , 。

13、生人作死别, ? , !

三、翻译句子。

14、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译: 。

15、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译: 。

16、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译: 。

四、古诗词鉴赏。

17、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青 玉 案

(宋)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解】:蛾儿、雪柳,都是妇女的头饰。

这首词描写的是我国哪一个传统节日?

(2)全词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对诗的内容、语言、表达技艺作简要的阐释。

喜见外弟又言别

李 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注解】:1、外弟:表弟。2、沧海:比喻世事的巨大变化。3、巴陵:现湖南省岳阳市,即诗中外弟将去的地方。

1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岑 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1)这首诗从体裁上看是七言绝句(或绝句),押的韵是 。

(2)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写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20、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 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一、二两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是用什么手法表现的?

(2)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

21、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问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 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1)此诗的首联与颈联写景,诗人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图景?

(2)尾联连用两个典故,诗人将 比做 ,又将 比做 ,表达了诗人 。

2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 弃 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1)这首词运用了 的手法,突出地渲染了一个 字。

(2)作者在“识尽愁滋味”后为什么反倒“欲说还休”?为什么在“欲说还休”之后忽然“却道天凉好个秋”?

答案

C 2、A 3、A 4、B 5、D 6、A

7、C 8、B 9—13略

14、嘱咐后世的人,要以此为戒,千万不要忘记。

15、这个女子的行为并没有什么不正当,为什么招致苛责呢?

16、虽然与府吏约好了,(但)同他永远没有机会见面了。

17、(1)元宵节(或“上元节”、“灯节”、“元夜”、“元夕”)

(2)答:①以元夜的繁华热闹反衬“那人” 的孤寂。②表达作者耐得冷落寂寞、不趋流俗、保持志士操守的高洁品性。

18、答案:(1)这是一首写表兄弟因乱离阔别之后,忽然相逢又匆匆别离之诗。初问姓氏,心已惊疑,待知姓名,即忆起旧容,于是化惊为喜。叙谈伤乱感慨之情,寓之意中。(2)全诗采用白描手法;(3)以凝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再现了乱离中人生聚散的典型场面,抒发了真挚的至亲情谊,读来亲切感人。(表述上可有差异,但必须紧扣以上三点)

19、(1)a

(2)三四句用了反衬手法,以乐景写哀情,衬托得梁园更加萧条。

(3)这首诗抒发了物是人非,盛衰无常的感慨。

20、(1)答:乐观豁达的心境。将古人的悲秋与自己的颂秋对比。

(2)答:借托鹤冲天的形象表明心志:在厄运面前决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积极精神。

21、(1)深秋暮色,和谐静谧的田园风光。

(2)诗人将 自己 比做 接舆 ,又将 裴迪 比做 五柳 ,表达了诗人 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

22、(1)答:①情景交融或正话反说,以乐写哀,欲抑先扬。②表达了诗人满腹的乡思和愁绪。

(2)答:并不相悖,而使诗更显构思精巧,以闲适写哀愁,含蓄委婉或从侧面表达了诗人浓浓思乡之情。

23、(1)对比 愁

(2)一方面,“愁”到极点无以言表;另一方面,“愁”的是朝廷苟安、投降,国事日非,自己报国无门,直言此“愁”犯忌,因此作者不便直说。有愁而不能直说,只好道“天凉好个秋”了。表面看似轻松洒脱,实则深沉凝重,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