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政治学习方法 > 政治文化生活易错知识点正文

《政治文化生活易错知识点》

时间:

俗话说:“勤能补拙。”“勤勉乃成功之母。”,艰苦的条件造就人才。一个成功人士,大都并不是天才。聪明的人并不都是天才,而天才是靠努力,靠勤奋得来的,这也验证了那句“天才出于勤奋。”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政治文化生活易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政治文化生活易错知识1

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1)文化有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之分。意识形态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而非意识形态文化则没有阶级性。

(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文化是精神力量,不能说是“物质力量”,但是可以“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

(3)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主要是指经济、政治对文化的决定作用和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是指文化与经济、政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4)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发展是同步的,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可以滞后或超前”于经济政治的发展。

(5)文化有先进和落后、健康和腐朽之分,不同性质的文化对人生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6)文化需要物质载体,文化对人的影响是通过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来实现的。

(7)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不能用“决定”-词。

(8)区分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潜移默化强调的是“不知不觉的、无形的非强制的”,但不意味着人接受文化的影响是完全被动的,人可以主动接受先进文化、优秀文化的熏陶。深远持久强调的是文化对人影响的持久性和深远性,文化影响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观”作为人的素养的核心,这种影响往往是终生的。

(9)“丰富精神世界”和“增强精神力量"的判断:丰富精神世界侧重优秀文化对人的“三观”的影响,对人的健全人格的塑造等,强调的是“内化于心”。增强精神力量侧重优秀文化的感染力、感召力、震撼力,强调的是“外化于行”

政治文化生活易错知识2

文化的多样性与传播

(1)区分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注意这些关键词不能混用。

(2)文化的民族性和文化的世界性的关系:二者是个性和共性的关系,文化“首先”有民族性,然后才是其世界性,只有民族的才可能是世界的。

(3)尊重文化多样性,态度是:“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原则是: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态度”和“原则”不能混淆。

(4)文化传播途径和文化传播手段:文化传播途径有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途径,文化传播手段是文化传播的媒介,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但新传媒的产生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做题时“途径”和“手段”不能混淆。

政治文化生活易错知识3

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

(1)传统文化内容中的细节要注意: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相精神生活”产生持久影响;传统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传统文艺指”古代文学、戏曲和绘面”等;传统思想指“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等

(2)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强调保留“基本特征”“具体内涵”因时而变。传统文化的民族性强调“民族特色”,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3)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辩证否定的过程。

(4)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二者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这就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5)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文化的发展方向。科技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6)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检验标准和目的。不能说文化创新源于创作者的“灵感”。同时,文化创新又有利于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7)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不能说“文化工作者”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8)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是一个推出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但不能说文化“趋同”。

(9)区分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和基本途径: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和基本要求”是“社会实践”。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有两个:其一是对待传统文化问题,即“维承传统,推陈出新”;其二是对待外来文化问题,即“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10)文化创新的精神根基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根本途径和源泉是社会实践,要区分清楚,

(11)“历史虚无主义"与“守旧主义”针对的是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共同点是制裂传统和当代的关系,“民族皮主义与”封用主义”针对的是对外来文化的问题,对裂的是民族文化与外城文文化的关系。

政治文化生活易错知识4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区分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从纵向的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中华文化,汉字和史书典籍是渊远流长的重要“见证”。博大精深是从横向、从文化的内涵上突出中华文化的成就和魅力。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体现。

(2)区分“文字”和“汉字”: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书写的是中华文化,传承的是“中华文明”。

(3)中华文化具有区域性特征,地理环境“影响”区域文化的形成,但不能说由地理环境“决定”。

(4)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原因是其“包容性”,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指的是“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5)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整体气质,“植根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中华文化中,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不能颠倒这一关系。

(6)区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爱国主义-一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创造精神--辛勤劳作,发明创造。

团结结精神一民族凝集力、向心力,集体主义意识;世界和平与发展;

奋斗精神一-革固鼎新,自强不息;团结精神团结一心,同舟共济;

梦想精神一-一心怀梦想,不懈追求。

(7)爱国主义是具体的历史的,不是抽象的。爱国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有共同的要求,但其具体内涵会随时代的发展而不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8)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关系: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时代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只有注人“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只有培育“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才能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政治文化生活易错知识点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