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国神话故事》
神话故事有故事性强,情节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的特点。如后羿射日和打猎有关,女娲造人与制陶有关,把人民的生活情景渗入故事里,加以浪漫化,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有关中国神话故事,欢迎查阅。
有关中国神话故事1
有一天,八仙向西王母拜寿回来,腾云驾雾从东海上空经过,只见海上波涛汹涌,白浪滔天,煞是壮观。于是,八仙决定到海面上玩一玩。
吕洞宾说:“大家把自己的宝物扔到海面上,借着它渡过大海,比一比谁更有神通,怎么样?”
铁拐李首先对这一建议表示欢迎,他兴致昂扬地说:“好啊!大家先看我的!”便把拐杖投向海中,拐杖像一条小船漂浮在水面,铁拐李一个筋斗,翻立在拐杖上。
接着汉钟离把他的芭蕉扇丢到海上,跳下去站在上面。
接着,其他几位仙人也各显神通,张果老倒骑着毛驴,吕洞宾踏着雌雄宝剑,韩湘子坐着萧,何仙姑乘着花篮,蓝采和站在拍板上,曹国舅踩着玉版,都在海面上漂浮了起来。
八仙安稳地顺着汹涌的波浪漂去,这与腾云驾雾感觉大不相同,别有一番新的刺激和情调,大家玩得好不快意。
这时,曹国舅突然用手指向右边,并高声喊道: “大家看啊!那里有座海市蜃楼!”
大家转头一看,只见一座仙山渐渐地从海里升起,山上有树木,有楼房,一会儿就升到半空中,慢慢地变成天边的浮云,一转眼,那浮云又被风吹散了。
韩湘子说:“我们真是眼福不浅!蜃气是海里蛟龙嘘出来的气体 ,百年难得一见啊!”
突然 ,蓝采和从他们当中消失了。大家远近观望,一边找一边喊,可就是不见蓝采和的踪迹,张果老猜说:
“可能是东海龙王作怪,他不欢迎我们在他的海上大显神通,把蓝采和抓到龙宫去了,走 我们一起到龙宫要人去!”
大家来到龙宫,婉言请求龙王放人。龙王蛮不讲理,不但不肯,还派自己的几个儿子带领虾兵蟹将追杀八仙。八仙只得用随身的法宝当武器,抵抗虾兵蟹将,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之后,龙王的两个太子被八仙杀死了。
龙王一听,自己的两个儿子被八仙杀了,真是悲愤至极,商请南海、西海、北海龙王来帮忙。龙王的不依不饶,把八仙也给惹火了。铁拐李用酒葫芦把海水吸光,其余几位仙人将泰山搬了过来,往东海一扔,东海立刻变成了一座高。
双方打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把太上老君、如来佛和观世音也惊动了,他们全都赶来调解。调解的结果是,由蓝采和送东海龙王两片玉版,作为杀两位太子的补偿泰山则由观世音负责搬回原处。
因为这一场纠纷,八仙被玉皇大帝降级一等。从此,八仙再也不敢到外面惹是生非了。
有关中国神话故事2
武财神有赵公明、关帝。赵公明即赵玄坛,又称“赵公元帅”,最早出现于晋人干宝的《搜神记》,称其为取人性命的冥神,稍后陶弘景《真诰》则称其为致人疾病的瘟神。元无名氏《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则说其“钦奉玉帝旨召为神霄副元帅”,司职“驱雷役电,唤雨呼风,除瘟剪疟,保病禳灾”等。
赵公明之所以成为财神,得益于明人小说《封神演义》,姜太公奉元始天尊之命按玉符金册封神,册封赵公明为“金龙如意正一玄坛真君”,统领招宝、纳珍、招财、利市四路神灵,此时的赵公明才从“恶神”转型为“财神”。其后,小说戏曲恒演不辍,推波助澜,赵公明最终成了家喻户晓的财神。在民间,赵公元帅多以骑黑虎、顶盔贯甲、左手托金、右手持银鞭、身边有奇珍异宝装饰的形象出现。
关帝即关公,史有其人。据晋陈寿《三国志》记述,关羽,字云长,生于山西,仪表威武,武艺超群。东汉末年,与刘备、张飞“桃园三结义”,起兵争雄,辅佐刘备建立蜀汉帝国,后大意失荆州,被孙权部将所杀。因曾有恩于曹操,所以曹操刻沉香木为躯,厚葬于洛阳。小说《三国演义》将关羽的这段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其勇猛、重义、忠贞的形象家喻户晓。
据记载,对关公的信仰始于南北朝,公元567年,当阳县玉泉山首建关公庙。其后的封建君主为巩固其统治所需,大肆宣扬关公的忠孝节义,使关公信仰在相对较短的历史时段内迅速发展。从隋唐至明代,关公庙宇激增,封号不断。到了清代,清统治者认为自己能够入主中原得益于关公的护佑,称其为“关圣大帝”。关帝信仰涉及各行各业。
智慧文财神
文财神指文昌帝君。文昌帝君即文曲星,也称梓潼帝君,他是掌管文昌府事及人间禄籍的神,民间奉其为文财神。从信仰根源上看,文昌帝君信仰源于我国的星宿崇拜,《楚辞·远游》有“后文昌使掌行兮”句,洪兴祖补注:“《晋(书)一天文志》云:‘文昌六星在北斗魁前,一曰上将,二曰次将,三曰贵相,四曰司录,五曰司命,六曰司寇’。”由于儒家崇尚“学而优则仕”,所以自汉朝以来,对文昌帝君的信仰逐渐得到了强化。
文昌帝君名叫张亚子,东晋时四川人,后打仗身亡,人们便立祠纪念他,唐朝时追封其为“英显王”。道教将其吸纳入神谱,安排在文昌府中主司禄籍,并将地名(梓潼)尊作神名。至此,星宿具象为张亚子。随着宋代科举的盛行,张亚子名声大振,读书人笃信张亚子的灵性。明朝时天下学馆都立文昌祠。清朝规定,每年阴历二月初三为文昌诞辰日,朝廷派员参加祭祀活动。现在,我们所称的文昌帝君实际上是文昌(星名)与梓潼(地方名)的结合体。历文昌的形象是雍容慧颜,头戴饰玉官帽,骑白驴,有两小童陪伴。中国传统年画中则表现其为面带笑容,手执“如意”,身携“聚宝盆”,常有“招财”、“进宝”相随。文昌帝君应该是出现年代最早、供奉者最多的财神形象了。
除此之外,民间还有说法称商纣王的叔叔比干、春秋战国时越国重臣范蠡为“文财神”,五代时人刘海蟾为“偏财神”等等。
有关中国神话故事3
在很早以前,龙溪河畔的乡民,男耕女织,过着安居乐业的美满生活。一年,不知从哪儿飞来一条大黄孽龙,作恶多端。它不是呼风唤雨破坏庄稼,就是吞云吐雾残害生灵,把整个峡谷搞得乌烟瘴气,不得安宁。每年六月六日它的生日这天,更是人们献上一对童男童女和十头大黄牛,一百头猪、羊等物供它享用。如若不然,它就发怒作恶,张开血盆大口,窜上村庄吞噬人畜,破坏田园,害得宁河黎民怨声载道,叫苦连天。
峡口龙溪镇上,有一位聪明俊美的小姑娘,名叫玉姑,她下决心,非除掉这条恶龙不可。有几次,她登上云台观去找云台仙子求救,都未找着。她仍不灰心,继续去找。这天清晨,她登上云台观,仙子被玉姑心诚志坚的精神感动了,就出现在她眼前,向她指点说:“离这儿千里之外有个鲤鱼洞,你可前去会见一位鲤鱼仙子,她定能相助于你。”
玉姑辞别云台仙子,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来到鲤鱼洞中,找到鲤鱼仙子,说明来意。鲤鱼仙子对玉姑说:“你想为民除害,这是件大好事,可是必须牺牲你自己啊!你能这样做吗?”玉姑毫不犹豫地说:“只要是为乡亲们除害,消灭那恶龙,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粉身碎骨我也心甘!”鲤鱼仙子见玉姑这样诚恳坚决,十分满意地点了点头,朝玉姑喷了三口白泉,她顿时变成了一条美丽刚劲的红鲤鱼。
小红鲤逆江而上,经过七七四十九天,游回家乡。这天正是六月六日清晨,她摇身变还原貌,见乡亲们已准备就绪:一对童男童女,十头大黄牛,一百头肥羊肥猪。人们敲锣打鼓,宛如一条长龙向祭黄龙的峡口走来,前面那一对身着红衣红裙的童男童女,早已哭成泪人了。
黄龙见百姓送到盛餐佳肴,早已垂涎三尺,得意地张开大口。就在这千钓一发之时,玉姑抢先上前,拦住父老乡亲们说道:“大家在此暂停等着,让我前去收拾这个害人精。”话刚说完,只见玉姑纵身跳下水中,霎时变成一条大红鲤鱼,腾空飞跃,直朝恶龙口中冲去,一下窜进它的肚中,东刺西戳,把龙的五脏六腑捣得稀烂,恶龙拼命挣扎,浑身翻滚,但无济于事,终于被玉姑杀死了。可是,玉姑自己也葬身在黄龙腹中。
从此,宁河人民又过着安居乐业的日子。人们为了缅怀玉姑为民除害,在峡口半山腰修起了一座鲤鱼庙。至今在宁河一带,还广为流传着鲤鱼跳龙门的故事。
有关中国神话故事4
盘古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他开天辟地以后,叫他的大儿子管天上事,人称玉帝;叫他的二儿子管地上事,人称黄帝;叫他的女儿管百花,人称花神。
盘古开天辟地用力过猛,伤了五脏六腑,他快死时,把女儿叫到跟前,拿出一包种子说:“这是一包百花种子,交给你了。你要往西走二万二千二百二十二里,那里有一座净土山,你可取净土一担,摊在天石上,把这百花种子种在净土里。然后你再往东走四万四千四百四十四里,在日头洗澡的地方,那里有一潭真水,不蒸不发,你可取真水一担,浇灌百花种子,百花种子就会生芽出土。你再往南走六万六千六百六十六里,那里有一潭善水,你可取善水一担,对花苗喷洒,花苗结出骨朵。然后,你再往北走八万八千八百八十八里,那里有一潭美水,你可取美水一担,滋润花骨朵,这样,就会开出百样的花朵。你用这些花给你大哥点缀天庭,给你二哥江山添美。”
盘古说完,就死了,尸体随后化为一座盘古山。
花神按父亲的嘱咐,往西走了二万二千二百二十二里,取了净土一担,摊在天石上,播上了百花种子。向东、向南、向北取来真、善、美三潭里的水,精心育花。
果然,百花怒放,好看极了。她高兴地报告玉帝。
玉帝便随着亲妹妹前来观赏百花,他高兴地说:“妹妹不辞劳苦,育出百花,用百花美化天庭,天庭不就成花园了吗?”
花神说:“当初父王开天辟地,叫你管九霄,叫二哥管九州,叫我育出百花给你点缀天庭,为二哥江山添秀。如今,我已把百花育出,哥哥可不可以助我一臂之力,把这些百花撒向人间?”
玉帝答应了,立即唤来一百名仙女,对她们说:“我封你们为百花仙子,受花神管。你们可随意采花,采牡丹的是牡丹仙子,采荷花的是荷花仙子。把你们采来的花撒向人间。”
百花仙子听罢,手托花篮,在花园中穿梭往来,各自采下喜爱的鲜花。片刻工夫,花篮就装满了。
然后,她们一手托花篮,一手抓起花,纷纷撒向人间。
天女散花,飘落九州,落地生根。从此,人间有了百花。
有关中国神话故事5
明光市太平乡沿淮河向南约十五里有一处河面较宽,河西水流平缓,河东水流汹涌,这一缓一急的水势常在这里形成斗大的漩窝,漩窝下水深难测。河西岸一个庄子叫"对龙",对龙对过的漩窝处,人们称为"老龙窝"。这两处地名的由来,在当地有这么一个传说。
很久以前,黄海有两条幼龙十分贪玩,整天在黄海龙宫玩耍。时间一长玩腻了,也不知是谁的主意,他俩结伴偷偷溜出龙宫要到陆地上的河流、湖泊中玩耍。他俩先是到黄河,觉得黄河水中含泥沙太大,睁不开眼睛,不好玩,于是来到了洪泽湖。洪泽湖可是一大好去处,湖面宽阔,水清见鱼,一处处浅滩还长着菱角和莲藕。当时正是七月初,那白色的、粉红色的莲花散发出醉人的清香,那星星点点开在浪尖上紫色的菱花,那嬉戏在菱花和菱叶之间的小鱼和叶尖上飞翔的蜻蜓,还有远处白帆点点和着渔歌阵阵,使人犹如入仙境,那湖光景色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两条幼龙一会儿游向渔船,一会儿窜向荷花盛开的地方,一会儿探出半个龙身俯视湖中青山倒影。当它们冲向渔船时,惊跑了阵阵鱼群,渔民们网网拉空,怨声一片;当它们冲向荷花时,美丽的花瓣片片落入水中,露出了赤裸裸的莲蓬头;当它们探出大半个龙身俯视青山倒影时,搅起的层层浪打碎了水中青山。两幼龙在水中这么一闹腾,惊动了洪泽湖鳖宫。鳖王派手下查探个究竟。不一会儿一群虾兵跑来禀报,说是有两条幼龙在湖里闹腾。鳖王下令全体出动,搅混湖水驱赶这幼龙。于是湖底的虾兵蟹将同时出动,搅动湖底泥沙,湖水开始由清变混,而且混浊度越来越大。这鳖王有所不知,两条幼龙来自黄海龙宫且刚从黄河游玩而来,哪会怕河底泥沙呢?一连三天,两幼龙毫不在乎这湖水的混浊,相反湖里小鱼小虾却死伤大半,那荷叶不见了绿色,菱花也看不到紫色,荷花没了花瓣,湖心也不见了帆点,好一派大好风光被搅得天昏地暗。鳖王见无法对付两条幼龙,只得下令收兵。
洪泽湖被搅得惨不忍睹,失去了往日靓丽,两幼龙也无心再玩下去。它俩一路向西逆水而上出了洪泽湖,进了淮河。淮河入口不远,前面是一高岗,就泊岗。淮河在这里发了汊,一汊为主流经泊岗向西通向淮河主河道,另一汊绕泊岗向南,是一支流。丰水时河面较宽,水深行得大船,枯水期河面变窄,水中一片片是密密的芦苇荡。
两幼龙游进淮河后,调头顺水向南,垂柳青青成荫,芦苇片片成荡,湖岸上,村舍、农田、羊群、人歌、狗吠、鸡鸣,看不尽的风光景色。两幼龙一路悠悠闲闲、自由自在,不知不觉已过张台子。沿途盯梢的虾精一看,两幼龙还在往前游,立即跑回洪泽湖禀报鳖王,鳖王一听迅速召集手下紧急议事,商量来商量去拿不出好办法,急得鳖王团团转。还是大力神龟出了个主意,说:"不如让我驮一座山到河中去挡住去路,那龙肯定会回来;同时派虾兵蟹将去张台以北将芦苇砍掉,留下尖尖苇茬,两幼龙要游过去定会皮开肉绽,这样前后无路,可将它们控在中间。"鳖王一听大喜,立即同意了大力神龟的建议。
大力神龟在龙山脚下选一山芋形状的石山,用尽全力将其驮入河道中,挡住了去路。
再说两幼龙拐过花园嘴顺河又往东去,忽见前边河水被山挡住,以为到了尽头,两幼头又调过头一路向回游来。此一时非彼一时,此路已非来路。一是水位下跌,二是张台以北的万亩芦苇已被砍倒,留下密密麻麻如剑如刀的苇茬子,再也无法过身。两幼龙被困浅滩,进退两难,眼看水位还在下跌,若不趁早设法,一但水落滩露将被困死。两幼龙为保性命齐心合力择一水面较宽处翻身摆尾,用力将河床上的土向岸上甩。两幼龙不停翻动,抛起的土块,激起的浪花,在河面上一时蔚然壮观。两岸人们纷纷奔向岸边高处观看。两幼龙整整忙了三天三夜,河东岸垒起一座如山的高包,河底掏下了一个深不可测的长近半里的窝子,两条幼龙游到西岸卧在河水里歇息。
从那以后,两幼龙经常在这里出没。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从四面八方涌来这里看龙。因是两条,人们称为"对龙"。直到第二年丰水季节,水位上涨,苇茬经过一冬也朽了,从根底又长出嫩嫩的新苇,两条幼龙才游回黄河,再也不敢出来了。"龙困浅滩有威发不了"的典故就在那时传开的。
后来,人们把在龙休息的那段河滩高台上的一个小村子取名叫对龙,河对面龙藏身的深潭处,人们叫它"老龙窝"直到如今。
有关中国神话故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