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在线阅读 > 文章阅读 > 亲情文章 > 亲情的故事2022汇集正文

《亲情的故事2022汇集》

时间:

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亲情故事,方便大家学习。

亲情的故事1

她第一次对我“施暴”时,来我家还不到半个月。

那半个月,其实我已在背地里开始了和她的较量。比如,我会偷偷在她的杯子里撒上一层盐,热水化开,薄薄地留在底层,她不知情,早上喝水时,一口被呛到;比如,我会用小锯子把她一只鞋的鞋跟锯短一点点,她穿上去,一迈步一个踉跄……

对我这些恶作剧,她却都保持了沉默,这给了我一种错觉,我觉得第一她好欺负,第二作为一个后妈,她不敢对我怎样,她怕别人说。要知道,她嫁给我爸,来到我家,可有一院子的人看着呢。

所以,我大意了。

屁股很疼,肚子很饿

那天晚上,我带领院子里几个孩子玩嗨了,最后把王奶奶家乘凉的棚子给点着了,围着火堆欢呼雀跃……在和院里大人合伙把火扑灭后,她把我薅回家里,关上门,二话没说抓起了鸡毛掸子。

开始我是试图反抗的,她看上去瘦瘦小小,而我作为一个12岁的男子汉,不比她个头低,也自认比她有劲。但我没想到她瘦小的身体里蕴含着那么巨大的能量,我刚做出反抗的举动,她便一把将我按到了沙发上,一手按着,一手举着鸡毛掸子抽下来。我竟然动弹不得。她一边抽我一边大声吼:“让你知道后妈也是妈,也能管你、打你、教训你!”

我也跟着她吼叫:“后妈打人了,虐待,救命啊……”

结果,我喊破了喉咙也没人来拉架。尽管我一边挨打一边模糊看到门外晃动着一排脑袋,可他们都是看热闹的,看我这个院里有名的“惹祸精”,如何被后妈“教训”。

后来,直到我识趣地不喊了,她才住了手,我也已经被打惨了。她把鸡毛掸子丢到一边,指着我说:“以后再敢胡作非为,做一次打你一次,不信你就试试。”

我忍着剧痛,也强忍着眼泪,回头瞪了她一眼。

她不屑,“你还别不服,我不怕你爸回来你告状,也不怕你找你七大姑八大姨,我还想找他们呢,一起说道说道,就你这样的熊孩子,该不该打!不信你试试。”

我终于哭了,因为太疼,也因为我忽然意识到,她说的话是真的,如果我爸知道我放火,也肯定不会轻饶了我。奶奶倒是偏袒我,但是也跟我说过,不许我惹是生非……短时间内,找人报仇,是无望了。

那天晚上,我是趴着睡的,睡一会儿,疼醒了哭一会儿,哭困了又接着睡……因为是暑假,第二天早上她没有喊我起床,我这样哭哭睡睡的,醒来的时候,已经十点多了。屁股很疼,肚子很饿。

起来四下看看,她不在家,厨房里飘散着红烧肉的香味。

抗拒了3分钟后,我向红烧肉投降了。

和她的正面战争,终于以我的全盘告负而结束。过了好些天,屁股上的印痕都还在。这种结果直接导致了日后,我再没有敢跟她搞恶作剧,我听了小伙伴们的忠告:惹不起,躲得起。

没错,我躲着她。

既一目了然,又颇为微妙

她当然知道我在躲着她,只要我爸不在家,吃饭的时候,我基本不和她在同一张饭桌上,饭菜盛到一个碗中,端到屋里吃。

有一点我必须承认,她的厨艺的确非常好,擅长各种肉菜,尤其我最爱的红烧肉、红烧排骨、红烧鱼……她连豆腐都能做出诱人的香味来。这常常令我有“英雄气短”之感,躲避她的姿势,就不是那么理直气壮了,多少有点低眉顺眼的意思。

那时候,作为业务员,我爸常常不在家,家里大多时间,只有我和她。

她却好像压根不在意我的躲避,我不主动说话,她也不说。非说不可的时候,比如需要买学习用品,需要交资料费用等,我也是能省则省。结果,她比我更省,3个字:知道了。然后把钱给我,一般会多给一些。

我并不感激她的大方,反正她没有工作,钱也是我爸的。

但我也佩服她另一点儿,不管我和她发生过怎样的矛盾,我不告状,她也不告。包括那次放火、挨打,一周后我爸回来,我们都装得像什么事都没发生,她也没告诉我爸赔了王奶奶家3000块钱。这也让我知道了,钱的事上,她说了是算的。但不管怎样,她的保密,让我省了又一顿打。

这些秘密,让我和她的关系既一目了然,又颇为微妙。在老爸看来,我和她相处融洽,至少,相安无事。但我和她都知道,真相不是如此。可是真相是什么呢?我也开始有些慢慢搞不明白——抵触,是有的。怕,也是有的。恨呢?说不上来。毕竟每天吃着她亲手做的饭菜,令我在12——14岁的两年间,长了28厘米,体重增加15公斤。

另外,她过来之后,家也的确像个家了,井井有条、干净整洁,并且,我再没穿过脏衣服,白衬衫永远洁白,牛仔裤永远清净,运动鞋永远是我喜欢的牌子。鞋并不便宜,她却舍得买。奶奶对她的评论是:“不错了,就是你爸的钱,她不给你花,你不也没辙?”

这倒是。看来,这个世界对待后妈并非充满了挑剔,有时也非常温柔和包容,好像天底下,不虐待孩子的后妈就是好后妈了。至少,院里人是这么看的,从她狠狠打了我那一顿开始,他们认可了她,原因是“现在哪有后妈打孩子的,都是糊弄着养,她还真打,嗯,对孩子是真上心”。

什么道理呢?我在和她的对峙中,如此势单力薄,不抗拒也罢。

妈能做的,后妈也能做

挨打的暑假过去后,我读了中学,早上走得更早了,下午回来也较晚,两个人相对的时间,并不多。我和她,进入一种平和而疏离的状态,甚至,连那些“要钱”的语言都省略了,她会提早把我需要的钱准备好,主动给我放在桌子上。

看样子,她比我还懒得开口,倒是合我心意。

中学功课日益紧张,后来我连电视也没时间看了,她好像也不看。晚上,我做作业时,家里静得像没有人。有一天晚上,我做题做到深夜,感觉有点儿饿,打算去厨房找点儿吃的。

推开门,我吓了一跳,客厅里黑着灯,电视机却在亮着,无声无息,她坐在电视机一米开外的小凳子上,看字幕。听到我开门,她忽然回头,好像也被吓到。

我有些尴尬,张了张口不知说什么。倒是她迅速恢复淡定,平静地说:“看你开着灯,知道你没睡,这么晚了,没准也饿了,厨房有煲仔饭。”

我应了一声,从她身边、从暗暗的无声的光影里走过去。不知怎么,那一刻,双腿有些沉重,心却有些酸软。

从那之后,我发现不管我复习功课到多晚,她都陪着我不睡,做好一份可口的宵夜在炉火温着,也不喊我,只等我饿了出来找着吃。

终于,一天晚上,吃完虾仁鸡蛋羹后,我对她说:“谢谢您。”

她淡淡地看我一眼,“有什么好谢的,后妈也是妈,妈能做的,后妈也能做。”

就是这句话吧,6年后,令18岁、1。83米高的我,忽然就忍不住湿了眼眶。掩饰着,我背过身去,说:“电视您放点儿声吧,影响不到我。”

她好像也应了一声,但之后,依旧看着无声的电视,直到两个月后,我参加完高考。

不承认,也不否认

高考成绩好得出乎我爸的意料,坚决为我举办盛大的升学宴,七大姑八大姨也都为此兴奋,热情参与。

那顿饭,78岁的奶奶也来了,和她挨着坐,奶奶说:“小宽能有今天的出息,多亏了你。”

她笑笑,不承认,也不否认,七大姑八大姨也都开始夸赞她,她终于有点儿招架不住了。我起身,几乎不假思索地替她解围:“你们怎么都那么客气啊,别拿后妈不当妈好吧?”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大笑起来,只有她,愣怔在那里,第一次失去了我熟悉的淡定。她呆呆地看着我,看了好久,一眨眼,有眼泪簌簌而落。

我低下头去。没有人知道,说完那句话,我和她一样,也愣住了。整整6年,我从来没有叫过她妈,甚至很少叫她阿姨,我们之间的对话,少得可以忽略不计。可是时光能记住一切,记住她从来到我身边的那一天,所有对我的付出,包括那顿令我想起来就不寒而栗的“暴打”——不是每个后妈都有勇气、敢担当地举起鸡毛掸子。如果不是那顿打,不是我因此生出的畏惧,很难想象我会变成什么样子。

她没有拿我当外人,从来都没有。我在时光里,在我所阅读的书籍里,读懂了她。

9月,我去北京外国语学院报到,入住寝室第一晚,4个男生闲聊,说说彼此的糗事或者奇遇,而我讲的,则是“后妈也是妈”的故事。

亲情的故事2

我小的时候,总听到母亲叨唠说管男孩子比管女孩子要省心得多,所以我一直认为母亲宠着弟弟,而不爱我。所以我对母亲,感情上总是觉得和她有些疏远。

随着年龄的增长,从别人的目光中,我能够感觉到我是一个漂亮的女孩。为了使我“不走弯路”,母亲对我管教很严:在学校不能和男同学有过多来往;在外面不能和男人说话;每天放学就回家;连周日想和同学出去玩玩都要让同学先到我家来找我,目的是让她先过一下目,验明正身,是女孩才可以,而且得是她“看得上”的那种讲文明、懂礼貌的女孩;每次学校组织春游秋游,如果是当天来回还可以考虑,如果说要在外面过夜,那绝对免谈。所以,我中学时代的朋友并不多。

在大学期间,我和一个家在外地的男生相恋了,母亲说他家庭条件不好,极力反对。我不明白从小教导我们不要嫌贫爱富的母亲,对于我的婚姻为什么会这样。虽然母亲反对,但我坚持着自己的爱情。

毕业后,我和男友结婚了。我们住在租来的远离市区的一间9平方米的小屋里,而我家里的三室一厅却空着一间。母亲不让我们住在家里,她要让我的丈夫靠自己的能力“养活”我。我们俩一个月工资加起来五六百元,除去房租,所剩无几。吃着最简单的饭菜,看着别人淘汰下来的黑白电视,用着别人不要的、外壳生满铁锈的旧冰箱。那段时间,我的心中充满了对母亲的仇恨。我想,我和母亲的关系是越来越疏远,并且生疏了。

后来,丈夫去了一家外企,企业老总很赏识他的能力,将他重用。我们的收入一下增多了起来,生活也改善了许多。后来,我们又贷款买了房。这时母亲开始经常打电话要我们多回家看看,她对我丈夫的态度也变得客气多了。但我却很少回去,故意和母亲“僵持”着。直到有一天我和弟弟聊天,弟弟说:“其实你应该感谢妈,要不是她死活不同意你们住在家里,你们能自立?要不是她逼着姐夫努力奋斗,你们能有今天这样?其实,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儿女能过上好日子。”听了弟弟的话,我对母亲的记恨,才减淡了许多。

在刚结婚时,我曾幻想着不要孩子,然而,我终究没经住“做个完整女人”的诱惑,在即将步入高龄产妇的行列之际,我怀孕了。母亲知道后比我丈夫还要兴奋,又是杀鸡又是买鱼。她执意让我回娘家住,说是为了方便照顾我。

肚里的宝宝一天天地长大,我还是没有搬到娘家去住,但我的心里,已经没有对母亲的敌意了。也许自己也快要做妈妈了,这时我却时常想起母亲,想起和她一起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母亲现在每天都要给我打电话来,说着重复的话:你现在身体怎么样?小宝贝没事吧?听着母亲电话那头的话语,我的泪水终于夺眶而出:其实在母亲的内心深处,我一直也是她的最爱……

亲情的故事3

近期,一组照片蹿红网络。照片中,一个头戴牛仔帽,穿五分水洗牛仔短裤,留着浓密络腮胡子,打着赤膊,裸露出古铜色肌肤和六块凸起坚实腹肌的、酷似美国西部牛仔的汉子,在烈日下,青筋暴跳地拉着板车。人们惊呼“型男在民间,完胜犀利哥”!并亲切地称其为“板车哥”。

网络红人层出不穷,“板车哥”横空出世,这到底又是一场炒作,还是另有所图?近日,本刊对“板车哥”进行了深入的采访,挖出了这位硬汉身后催人泪下的沧桑父爱……

收养弃婴

下岗汉子再苦再难不喊累

在武汉市汉正街有一个群体,他们或拉着板车或扛着扁担,专门为过往客商运送大宗货物,人们统称其为“扁担”。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群,无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都要在这极端的环境中讨生活!严家满就是其中一员。

严家满1966年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汉口,1982年,他在武汉一家床单厂找到了工作,1989年与其同龄的罗群翠结婚,住在硚口区一铁路小区内。新婚后的小夫妻非常幸福,然而,苦恼的是,结婚3年,他们一直没有孩子。

1992年7月4日,严家满去上班时,看到一家餐馆门口围着一群人,他挤进人群,赫然发现地上放着一个弃婴!此时这个婴儿在30多摄氏度高温的炙烤下已奄奄一息了,连哭都哭不出声了。这时,一个工友说:“小严,你不是一直没孩子吗?干脆收养算了。”听了这话,严家满心里很不是滋味。

此时,那个弃婴的嘴唇在有气无力地蠕动,像是在寻找妈妈的奶头;几经努力失败后,她睁了一下眼睛又慢慢闭上了,仿佛是想最后看一眼这陌生的、冰冷的世界!

善良的严家满再也看不下去了,他把所有的顾虑都抛在脑后,含着眼泪抱起孩子飞快地向家中跑去……

有人说母爱是一种天性,这话一点不假。妻子罗群翠抱起孩子便舍不得放下,嘴里嘟囔着:“遭孽呀,天下哪有这样狠心的父母?”见儿媳这样喜欢这个孩子,严家满的父母也满心欢喜地跑出去买奶粉了。见此,严家满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当孩子吃饱后,罗群翠打开襁褓时发现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生于1992年7月3日。原来这个孩子才出生一天就被遗弃了!严家满夫妇俩禁不住心里一阵酸痛,决心一定要把这个苦命的孩子抚养成人。

从那天起,一个叫“严思思”的小女孩在严家满家“诞生”了。然而,令人意外的是,一个多月后,罗群翠竟怀孕了!

以严家的条件,他们无力同时养活两个孩子,必须二舍一。经过良心的较量,严家满夫妇选择了思思,做掉了自己的亲生骨肉。然而,意外的是,仅过了半年,罗群翠再次怀孕了!

打掉第一个孩子后,夫妻俩一直在痛苦和愧疚中挣扎。这一次,他决定就算生活再艰难也要留下这个孩子。

1994年,严家满所在的床单厂因效益不好而倒闭,严家满下岗了。

此时,罗群翠即将临盆!为了安慰她,严家满没将自己下岗的消息告诉她,每天照常“上下班”,四处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

当时,武汉大街小巷到处都有“麻木”(电动三轮车),严家满觉得开“麻木”载客很适合自己。于是,他托人买了一辆二手“麻木”。开“麻木”也不容易,经常风里来雨里去,但生意好时每天也能挣百拾元,他感到很满足。然而不久,武汉市全面整顿市容,“麻木”被取缔了。严家满再次失业!

1994年3月,严家满的小女儿严佩思出生了。严家满感到自己肩上担子的分量。他不停找工作,但因没有文化和技术而连连碰壁,后经朋友介绍,他加入了“送奶工”行列。送奶工的工资实在太微薄了,根本养不了家。于是,他又兼职“拾荒”和“摆地摊”。屋漏偏逢连阴雨。一天晚上,他刚把地摊摆好,一辆城管的汽车悄然而至,下来几个城管员,不问青红皂白便将他的货物没收了。望着绝尘而去的城管汽车,他流下了无奈的眼泪……

为女儿打拼

型男“板车哥”情动汉正街

思思和佩思慢慢长大了。这时,逐渐懂事的佩思不解地发现,父母对待姐俩的态度截然不同,无论什么事,父母总是向着姐姐,全然不顾她的感受!难道自己不是他们亲生的吗?

对于严家满来说,工作上无论多么辛苦,他并不害怕,最让他感到手足无措的是对两个女儿爱的方式。因为,两个女儿一个亲生的,一个抱养的。为了弥补思思失去亲生父母的缺憾,他们一家在平时生活中处处向着思思,小的时候为思思买了很多玩具,而佩思只能在旁边看着姐姐玩;到了上学的年龄,思思高兴地在父母的陪同下走进了校园,而佩思连上幼儿园的权利都被爸爸剥夺了。每天早晨,佩思都会孤独地将脸贴在窗子上,羡慕看着姐姐被爸爸牵着手送往学校。

2002年8月,8岁的佩思终于上学了,她高兴得像燕子一样,张开双臂在屋子里跳啊,唱啊。然而,她还没高兴几天,便又一下子回到了从前。

2003年新学期开始了,为了争取好成绩,思思想报课外补习班,严家满马上用准备给佩思交学费的钱为她交了补习费。3天后,佩思哭着回来了!原来因学费没交,被老师点了名,同学都嘲笑她。她一进家门便跟父母摊牌了:“我到底是不是你们亲生的?为什么姐姐什么都用最好的,而我连学费都要拖!……”听了这话,严家满心里锥刺般的痛,四处借钱为佩思交了学费,并为她报了拉丁舞培训斑,因为他知道佩思喜欢拉丁舞。他只能用这种办法来平衡女儿的心理,但为此,他背上了几千元的债务……

沉重的负担压得严家满喘不过气来,这个没有任何背景的小人物,只能更加拼命地出卖自己的体力了。2005年9月,严家满在汉正街找到一份为物流公司运送大宗货物的工作,就是每天用板车给别人拉货。

为此,严家满将送牛奶的时间提前到凌晨3点。送完牛奶后,便赶往汉正街把包裹一包一包扛到板车上。每车货重量都在1吨左右,而他的体重只有70公斤,货重是他体重的14倍!

驾驭这么重的板车,没有这方面经验的人是很难控制的。为了迅速适应工作,严家满不得不向资深的“板车工”请教,从他们那里他学会了诀窍:装车要把货装好,关键一点是平衡;一根绳索两头用,人与货物齐绑定;脚步沉稳腰弯下,中途不要把车停。

从此,汉正街的人们总会看到一个中年汉子吃力地拉着板车上坡下岗,汗水在他脸上恣意流淌,身体几乎贴着地面,绳索深深地陷进了肌肉里……

在这种高强度劳动的磨损下,一件衣服穿不过3天必被磨烂。为了节省,严家满只好光着膀子拉车!每当冬季来临,街上常常因雨雪变得湿滑,每迈出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一天早上,严家满拉着一车货在泥泞的路面上艰难前行。由于地面打滑,板车在不停地摆动。在一个斜坡路段,严家满突然脚下一滑,身子重重地摔在地上,沉重的板车脱离了控制,向坡下滑去。坡下车来人往,如果不马上控制住板车,就会危及他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在这紧急关头,严家满用身体死死地拖住板车。板车下滑了10多米终于停下了,而在这十几米的路上,却留下了一行血迹……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女儿的学习费用越来越多,严家满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供女儿读书,他将房子租了出去,临时搭建了一间30平米左右的平房,一家四口就挤在里面。他每天都要看天气预报,提醒妻子要根据第二天的天气安排好两个女儿的衣服;为了给女儿增加营养,他每天都要与妻子商量第二天给女儿做什么饭菜,而他自己却一个多月没见过荤腥了。

2006年5月的一天,佩思放学回到家里激动地喊:“我获奖了!”严家满接过证书一看,原来是她在武汉市拉丁舞比赛中获得了铜牌!他高兴地把女儿举过头顶,满地转圈……

佩思性格活泼,经常和父亲一起嬉闹;而思思内向沉静,不善与人交流。一天,在拉完货回来的路上,他发现思思的学校就在路边,于是,他给思思买了点好吃的,便走进校门。这时下课的铃声响了,思思和一帮同学走出教室。他走上前,大声叫女儿:“思思,思思……”想不到思思并没有像他想象的那样高兴,她眼睛不停地在地面扫视,显得格外窘迫。一旁的同学好奇地问:“这是谁啊?”“我家街坊。”思思回答的声音很小,却依然被认真关注着女儿的严家满听到了,他的热情瞬间凝固了,他简直不敢相信心爱的女儿竟然不敢认他这个爸爸。多么令人心痛啊!可随即他又想开了:自己胡子拉碴,又打着赤膊,女儿肯定会觉得没面子的。这样一想,他心里感到好受了许多,他对思思笑了笑,将吃的递给她就快步离开了。

当天晚上,思思放学回家,走到小区门口,发现一群街坊在闲聊,只听一个大婶说:“你们说老严何必把自己搞的那么辛苦,养一大家子人本来就不容易,还对一个捡来的女儿那么上心,你说这是何苦呢!”另一个接着说:“听说他那捡来的女儿也算给他争气,成绩好过他的小女儿呢。”什么?捡来的女儿?思思什么都明白了!

如同晴天霹雳,思思蒙了!回想起从小父母对自己的偏爱,竟然比对妹妹好上百倍,而自己却心安理得地享受着这份优越。今天,她无意之间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也就是在今天,她还伤了父亲的心。她一时百感交集,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

刚进门,严家满就听到了思思的哭声,他吓了一跳,难道女儿还在为自己去学校的事烦心么?他不安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连大声说话都不敢。父亲越是这样,思思的心里越是愧疚,她捂着脸哭着跑了出去。严家满感到事情严重了,急忙跟了出去。

此时,夜色越来越重了,沉闷的空气预示着大雨将至,严家满心里急得不得了。他追上思思,拉住她的手说:“思思,快下雨了,咱们回吧。”看着父亲一脸沧桑,思思一下子抱住了他,哭着说:“爸,你和妈妈辛苦了,我对不起你们啊!……”严家满明白了。他想认真地与她谈一谈,但他有一肚子话,却不知道该从何说起。面对女儿痛苦万分的样子,他的眼泪也默默地流了下来……

此后,思思改变了很多,她想明白了,不管自己是不是亲生的,爸妈对自己比亲生女儿还亲,这份养育之恩一辈子也报答不了。

2006年9月,思思考入市重点高中。严家满激动不已,逢人便说,其骄傲无以言表。为支付昂贵的学费,他更加卖命地挣钱。在有“火炉”之称的武汉,炎日将打着赤膊的严家满晒成了古铜色;一双手掌被磨出了厚厚的老茧;为节约开支,他将自己的饮食压到最低限度,每天只吃6个馒头。

由于长期营养不良,严家满满口牙齿已经松动,加上他拉车时经常是咬着牙爬坡上岗,松动的牙齿逐渐脱落,到2009年时,他的牙齿已经荡然无存了,他不得不安上了一副假牙。那年他才43岁呀!

2010年大年三十,公司老板向员工宣布:三十这天拉货,价格调整为平时的两倍!严家满马上来劲了,他正想在年初一给两个女儿封两个大红包。

这天严家满不知道自己拉了多少趟,到了晚上,其他工友都走了,只剩他一个人还在坚持着。此时,满天的烟花在不停地闪烁,除夕的爆竹不时地在街边炸响,餐馆里、各家各户的门缝里都飘出了酒香和肉香,而严家满却依然弓着背,绷着腿,一步一喘地在爬坡!

就在严家满想着派发红包,女儿快乐的表情时,突然听到大女儿思思的一声呼唤:“爸爸!”他抬起头,看见思思一脸惊讶地站在自己的面前!

思思怎么也不能相信,大年三十父亲居然还在拉板车!难道父亲所说的“好工作”就是做这个吗?看着父亲一言不发,思思明白了:父亲为了供自己和妹妹读书,竟像牛一样在拉板车!要不是妈妈让她来找父亲,她也许永远也不会看到眼前这一幕!思思再也忍不住夺眶的泪水,跪倒在父亲面前,抱着他的双腿哭出声来……

替养女寻亲

“板车哥”绝世父爱令人动容

2011年6月14日中午,严家满在一根电线杆上看到了一张寻亲启事。启事中写的是一个叫Jenna的耶鲁女孩回国后,打算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jenna是1992年被人抱养的,跟他捡回思思是一个年份。就是这张寻亲启事,严家满心里再也平静不下来了。

耶鲁女孩的养父母远在万里,却领着孩子来武汉为其寻亲,这令严家满第一次想到了女儿也有寻亲的权利。但一旦思思找到了亲生父母,被领走了,自己能承受得了这份打击么?如果帮助女儿寻亲,思思能理解自己的心意么?生活上的操劳与心理上的纠结深深折磨着他。很多个夜晚他都辗转反侧。这时,思思正在准备高考,严家满只好将这事压在心底,准备等女儿高考完再说。

高考结束了,思思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江汉大学。这让严家满感到非常骄傲。他把街坊邻居都请了过来,摆了一桌简单的宴席,以示庆祝。就在这时,一件突如其来的事打乱了严家满一家平静的生活。

2012年6月10日,网络上曝出了一组汉正街“板车哥”的照片,照片上的“板车哥”古铜色肌肤,戴着牛仔帽,穿一条五分洗白的牛仔裤,腰间挎着一个小包,留着络腮胡子,光着膀子有六块完美的腹肌,正在烈日下拉着高出他一倍的一板车货物!这个人正是严家满。这组很“潮”的图片一时间在网上疯传,“板车哥”也一夜爆红!

这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啊!有多少青年男女为了走红网络,不惜代价刻意炒作,而他却在无意中获得如此殊荣。从没有涉猎过网络的严家满非常惶恐。

2012年6月末,湖南卫视《完美释放》节目组突然来人邀请严家满一家录制一期节目。是否应邀,严家满一家人进行过一场激烈的争辩。佩思说:“被媒体包围的日子可不好过,爸爸你还是别参加了。”而思思却很坦然,她想这也许是冥冥之中的一种天意,上天让辛苦了一辈子的父亲得到应有的荣誉。

湖南卫视《完美释放》节目组只给严家满家报销3张火车票,而他们家却有4口人,怎么分配呢?去湖南卫视的一晚,思思对妹妹说:“佩佩,我知道自己不是爸爸的亲生女儿,爸爸为了培养我们两个,吃尽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他是一个好爸爸。从小爸妈就对我比你好,我理解他们的心情,这次去录制节目,你和爸妈一起去吧。”思思知道湖南卫视是受年轻人喜爱的节目,能上湖南卫视,妹妹一定会开心的。6月30日,思思以考试为由,拒绝了上湖南卫视的机会,将票让给了妹妹。

2012年7月3日,湖南卫视《完美释放》节目组播放了严家满拉板车培养女儿的事迹。直到这个时候,佩思才知道父亲为了养育自己,一直在汉正街拉板车。她一下子哭了起来:“我做梦也想不到爸爸为了养活我们,竟然还做着这种牛啊马啊应该做的事。”直白的哭诉感动了所有人,在场观众纷纷擦起了眼泪!

望着女儿婆娑的泪眼,严家满愧疚地说:“我心里很清楚,自己没本事,人家小孩的父母都开着小汽车,自己是拉板车的,我对不起两个女儿。我没有办法,我真的没有办法了,为了挣钱给女儿读书,为了我的两个女儿,只要不生病,再苦再累都不算什么。”多么朴实的语言啊!这就是一个中国普通家庭的爸爸,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小人物的心声,但却那样铿锵有力,铁骨铮铮,怎不让人为之动容呢?

20年的超体力劳动打造出“板车哥”的钢筋铁骨,也让他收获了沉甸甸的父女亲情。如今,他的两个女儿都上大学,这对他来说是最大的回报。对此,严家满无比骄傲地说:“我的两个女儿虽然是人群中最平凡的,不过她们就是我的骄傲。”他的这些话赢来了观众的热烈掌声,而他却哭了,在那浑浊的泪水里包含着多少沧桑父爱呀!

在得知父亲向媒体公布了自己的身世,将寻亲的权利交给自己后,严思思语气平和:“没事,爸,我晓得。”从她那平静的语气里,人们似乎得到了答案……

人活着最大的精神动力就是爱。严家满能忍受常人无法承受的劳苦,完全出自于一颗对女儿、对家庭无私的爱。他从来没有时间与精力去体会自己的得失或艰辛,他也不懂得什么人生的大道理,可他却懂得人世间最珍贵的爱!他那双布满厚茧、伤口累累的手,为女儿撑起了一片晴空!这位平凡又伟大的父亲怎能不令人肃然起敬!

亲情的故事4

刚搬入新居的一天,外面响起一阵敲门声。从猫眼里往外看:一个陌生人。他的头发蓬乱,脸上的灰尘和着汗水,眼里露出一种焦灼和茫然。我警惕地将门打开一条缝,问道:“你找谁?”只见那人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他从口袋里哆哆嗦嗦地摸出一包皱巴巴的香烟递过来,用一种近似乞求的语气说:“同志,我是在您住的这片小区干活的民工。我想请您帮个忙,不知您能不能同意?”

“什么事,你说吧?”我推开他递过来的香烟,一脸狐疑地看着他。

见我态度缓和,他一激动,脸涨得更红了,语速急促地说道“是这样的,我的儿子马上就要放寒假了,他就要从老家到城里来看我了。孩子说,他想亲眼看看自己的父亲在城里盖的漂亮房子。我想,孩子来了后,我能带他到您家看看吗?房子盖了许多,可我从来不知城里人住在里面的情况,我很难对孩子说清楚。”这个民工一口气把话说完,然后,一脸企盼地望着我。

我恍然大悟。原来。这位民工父亲是为了让乡下的孩子亲眼目睹自己在城里的“杰作”,真是一个心细的父亲!我点头答应了。

他见我爽快地答应了,激动地说:“谢谢!谢谢!您可真是个大好人啊!我问了好几家,人家一听我要带孩子来看看他们家,有的一句话也不说就将门关上了,有的说我脑子有问题,还有的跟踪我,以为我是坏人。一直看着我走进民工棚……今天,我可遇到大好人了啊!”他的脸上满是喜悦,眼神里也荡漾出一种快乐。

几天后,他果然带着一个小男孩来到我家。那男孩十三四岁的样子,皮肤黝黑,身体结实,还有一双很亮的眼睛。见到我,小男孩有一种怯怯的神情。

父子俩套上我递过来的鞋套,小心翼翼地迈着步子。也许是第一次踩木地板,他们的步子迈得格外轻缓。我看到一只大手和一只小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两人的目光中有一种扭捏的拘谨。做父亲的好像在努力显示出一种老练和成熟,只见他边弯下腰,边对儿子讲:“叔叔家住的这套房子就是爸爸所在的建筑公司盖的。当时盖这栋楼房时,我负责砌墙,你别小看了这砌墙的活,必须做到心细、手细、眼细,不能有丝毫的偏差。你看。这面墙上原来还留有一个洞口,为的就是运送砖块、水泥方便,待房屋建好后,再将这洞口堵上。哦,对了,我的中级工考试也通过了,现在,我也是有文凭的建筑工人了。”

他竭力地想向孩子描绘出自己在城里打拼时的细节,让儿子感受到自己在城里工作的情景。儿子听了,不停地望著他的父亲,眼睛里流露着一种自豪和骄傲的神色,同时他又用另一只手握了握父亲的手,父亲的腰板瞬间直了许多。

一会儿,这对父子看完了我的新居,他们几乎是一步步挪着遇到门边向我告别。突然,这位民工父亲一下子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激动地说:“今天,是我进城打工以来过得最幸福的一天,我能进入城里人家,感受到了一种城里人家的温暖,这种幸福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我看到这位民工父亲的眼睛里一片晶莹。

没想到,在我看来一件简单、普通的事。只不过让这对父子进了我的新房看了看,竟让这位民工父亲这么激动。就这一下子,我感到,我和这位民工父亲心的距离拉近了许多。周遭氤氲着一种温暖。

父子俩互相搀扶着下楼,只听到孩子对他父亲说:“爸爸,您真了不起,盖出这么好的房子,城里人住得真舒服,如果我们在城里也能住上您盖的这么好的房子就好了。”儿子的语气里有种羡慕和向往。父亲爱怜地摸了摸孩子的头,说道:“傻孩子,这怎么可能呢,不要乱想了。我想,你只要在家里把书念好了,帮爷爷、奶奶多干点活就行了。

孩子仰起稚气的脸,掷地有声地说道:”怎么不可能?我一定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了。我一定要让您和妈妈住上您在城里盖好的房子,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亲情的故事5

一段骑行,拍下一个能够表现两代中国人的故事——

讲起故事的缘由,父亲孙立军这样开篇:“我50,女儿18,从来没有开过一次家长会,原来这个可逗可玩可骂的姑娘很快会变成别人的女人,我应该送点什么给她,所以有了《18岁18天》,从北京和女儿骑行到上海……”

骑行的目的,不仅仅是拍一部纪录片,更重要的是父女之间的交流,潜移默化的影响。孙立军在途中为留守儿童们放映动画片,通过骑行的方式为老一辈动画人筹集出书的资金,一路留存下的,还有给女儿的精神财富。

2014年11月12日,首届加拿大电影电视节在温哥华拉开帷幕,这部时长85分钟的纪录片《18岁18天》拿下首届加拿大电影电视节水晶报最佳纪录片奖、地中海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评委的评语是:能够表现现代中国两代人的故事。

在忙碌的现代都市里,很多父亲是缺位的。他们忙工作、忙应酬、忙赚钱,忙得基本没时间跟孩子交流。孙立军觉得自己也是一位缺位的父亲,作为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动画学院的院长,他热爱动画艺术,他的生活里更多的是动画,他创作、制作了一部又一部动画片,培养了一批批国内动画人才,留给家人、孩子的时间却不多。回想起来,2岁前女儿孙佳跟着奶奶生活,2岁后送整托。转眼间,孙佳18岁了,刚刚拿到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的录取通知书,孙立军忽然遗憾地意识到,自己从来没有参加过女儿的家长会。

高中毕业前,孙佳的学校要举行一次成人礼,要求父母送一份礼物。送什么好呢?从来没有为女儿教育的事情多操心的孙立军第一次认真琢磨起来。“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这份“进不去”也许是很多父母与子女间的常态,如果打破生活的日常,也许会开启一扇“进得去”的门。

思考了一个多月后,在女儿成人礼的那一天,孙立军拿出了一份不一样的成人礼——一份用A4纸打印的薄薄几页活动策划案,策划案名为——《18岁18天》。孙立军说:“这18天,一天代表一年,18天,象征女儿成长的18个年头。我想父女俩共同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比物质的礼物更能打动她。”

孙立军的计划是这样的:和女儿一起骑行,从北京出发,经天津、泰安、曲阜、济南、南京,最终到达上海,里程1668公里,用时18天。他想和女儿同享骑行的甘苦,更主要的目的是通过骑行完成一项公益筹资。

2014年初的时候,孙立军接到一通电话,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老一辈”动画人蒲稼祥打来的。蒲老在电话中说:“写了一部《动画笔记》,但没有合适的出版商和足够的资金,没法子出版。”孙立军对老一辈动画人怀着浓浓的敬意,所以一听蒲老的叙述,立刻就决定促成《动画笔记》出版一事,但出版资金从哪儿来呢?孙立军找到出版社,决定样书出来后通过骑行的方式向公众募集后续发行资金。他计划从北京出发,终点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表达他对老一代动画前辈的尊重与承诺。

女儿会怎么看待这样一件礼物?孙立军心中没有谱。但对于孙立军的计划,孙佳也没有拒绝。

长途骑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早在出发前,孙立军就进行了有计划的锻炼,他每天骑行上下班,周末有时间就在北京“环路”骑行。但孙佳没有经过任何骑行训练。因为孙立军原本设想的是让妻子开车,女儿跟着拍摄就行了。

但骑行计划在微博直播后,越来越多人知道了这个创意。孙立军的学生主动请求加入拍摄团队,准备把这个行程做成一部纪录片。这个团队已经很专业了,于是孙佳解放出来,孙立军希望和女儿一起骑行,但孙佳最初颇有抵触,孙立军只好随她。

2014年7月20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孙立军带着女儿观看完升旗仪式后,骑上了他的那辆山地车。车后面绑着沉甸甸的行李,投影仪、幕布、小音箱、给养,大概有六七十斤重。孙佳并不了解老爸为什么要带投影仪、幕布、小音箱这些东西,后来才知道是给沿途贫困村庄的留守儿童晚上放动画电影用的,就像她刚开始也不理解老爸为什么非得骑行找苦头吃一样。孙立军出发时,她没有跟在自行车后面,而是拿着一台小型摄像机钻进了随行的摄影车。她坐在车里,看着爸爸骑,父女之间总隔着一段距离,有时谁也看不见谁。

开始的几天,孙立军把行程安排得非常紧,最长一天,他骑了170公里,从早上5点骑到晚上7点。第二天早上醒来,孙立军感觉腿都张不开。骑行第三天,孙立军的身体已经疲惫不堪了,这好像变成了他一个人的路程,暑热、身体苦痛,还有孤独。

刚开始包括孙佳在内,大家都以为孙立军做个秀玩玩的,毕竟他年纪这么大了,没想到他是玩真格的。他让随行中中暑的人在原地休息,自己坚持每天5点半爬起来就走。

跟随在后面摄影的孙佳,感觉离爸爸越来越近,取景框里那个微躬的背影越来越清晰。她看着他一大早打包好行李出发,霞光披在他的身上,有种不一样的美;晚上在偏远的村子里,爸爸给留守的孩子们放动画片,他说:“我从小看露天电影,产生了做英雄的梦想。现在我们给这些看不到电影的孩子放映,哪怕只为一个孩子树立了信心,都值。”全村的孩子都来了,腿脚摸索着找到幕布前的塑料椅子坐下去,眼睛盯紧了画面,神情专注得让人心疼。可以想见,这些孩子平日里鲜少有机会观看动画片。有的地方放映很困难,有一次,住在一个待拆迁的村庄附近,周围没有空地,幕布支不起来。后来孙立军找到一面残破的墙,随行的人买来白涂料,把墙涂成白色当幕布放了一场……

第11天、12天,孙立军全身浮肿,骑行特别困难,但孙立军说:“就算爬也要爬到终点,我承诺了,就要做到。”

第15天,快到南京的前一天早上,大家准备出发了,一路都坐汽车的孙佳突然和孙立军说:“老爹,我和你一起骑车。”听到这话的孙立军愣了一会儿,心中已欣慰无比:“父女俩的感情还是默契,我当时就觉得女儿不再像城堡里的小公主了。”父女俩开心地骑过了南京长江大桥。

最后的4天里,孙佳骑行了200公里。一路上,有挥汗如雨的辛苦、走错路的不安、车胎扎破的无奈,但父女俩相互关心、相互妥协、相互感动,留下了一段记忆深刻的影像。

432小时后,孙立军和孙佳风尘仆仆地出现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门前。在上海美影厂门口,孙佳打量着斑驳的院墙,杂草丛生的院子,这里是爸爸表达敬意的目的地。看到孙立军骑着满是泥点的自行车,一点点近了,孙佳忽然叹息:“我爸爸真不容易啊,这么多年坚持着。”

那天,孙立军把沉甸甸的样书送到80岁的浦稼祥老师手上,孙立军、孙佳和浦老师在他家门口照了相,孙立军说这是一场最简单的新书发布会。看着孙佳采访浦稼祥,孙立军希望即将开始大学生活的女儿,能够理解自己为动画所做的努力和坚持,期待她能够意识到这代人的责任,接得了棒。

当晚,孙立军邀请美影厂老一代动画家相聚影城,观看自己的原创动画电影《小兵张嘎》,向老一辈动画人致敬,向中国动画致敬。这是孙佳童年回忆里最真切的动画片,她眼看着它从线条到上色到在荧幕上放映,她还是配音之一,曾经心心念念期待上映的日子。“这片子我至少看过几十遍,那天放映到中间,我走出去,忍不住大哭,为爸爸对原创动画艺术沉重而执着的坚守。”

骑行结束后,纪录片《18岁18天》剪辑完成后,在2014年11月12日的首届加拿大电影电视节获得了两个大奖。

其实送展前孙佳就看过了,纪录片制作组的一个叔叔问她:“你理解爸爸送你的这18天的礼物吗?”

“我觉得我是理解的。”从起点出发,18天看到终点的风景。孙佳觉得自己就是在第18天读懂了老爹的良苦用心,她唯一的后悔是没和老爹骑满18天。

不过,她等来的问题是:“当你爸爸60岁退休时,你愿意骑60天送给爸爸吗?”

孙佳卡住了,她想着:60天!那哪成啊!她老实地说:“60天太长了,我可以还给他18天。”

“所以在你看来,你只是要还给你爸爸18天?”这个问题又把她难住了。不过没关系啊,有了这18天的相互理解,一切的美好都可以拓展和延伸。


亲情的故事2020汇集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