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时事评论作文3篇》
时事政治是高三政治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学生更需要做好时事评论的写作,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三政治时事评论作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三政治时事评论(1)
时事评论背景:
1.8焦耳/平方厘米,一个让绝大多数人发蒙的生僻术语,却足以让一个做小本生意的妇女陷入牢狱之灾。据媒体报道,今年51岁的赵春华,家住天津市河北区。因为她在街头摆的射击摊位上,有6支枪形物被鉴定为枪支,12月27日,该市河北区法院一审以非法持有枪支罪,判处她有期徒刑3年6个月。
时事评论观点:
如果硬拉法条来套,这个判决并不离谱。1996年修订的《枪支管理法》,禁止任何个人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刑法》第128条则明确了非法持有枪支罪,对此类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行为予以打击。
按照2001年出台的最高法司法解释,“非法持有以压缩气体等为动力的其他非***二支以上的”即可构成非法持有枪支罪。赵春华有6支枪形物被鉴定为枪支,从此来看,早已超过了定罪门槛。
其实,就此案而言,审判者还算是“格外开恩”的。司法解释确定的“情节严重”标准是“5支以上”,而赵春华非法持有的“枪支”是6支,如果不是考虑“坦白情节、系初犯、认罪态度较好”,或许具体量刑还得远超3年6个月。
当然,这些都是“标准答案”。
问题是,这个大妈拥有的“枪支”,究竟有多大杀伤力?关于非法枪支的标准和定义是什么?
在《枪支管理法》第46条中,将“足以致人伤亡或者丧失知觉”作为枪支的本质特征。但公安部于2007年10月29日公布的《枪支致伤力的法庭科学鉴定判据》、2010年12月7日发布的《公安机关涉案枪支弹药性能鉴定工作规定》却“改弦易张”,规定不能发射制式弹药的非制式枪支,当所发射弹丸的枪口比动能大于等于1.8焦耳/平方厘米时,一律认定为枪支。
一个量化后的数据,固然会在认定上更加精准,但这个标准能不能达到上位法确定的“足以致人伤亡或者丧失知觉”,在现实中还有不少质疑。
根据2008年第2期《福建警察学院学报》刊登的《非制式枪支杀伤力标准的实验研究》的结论,指出16焦耳/平方厘米的断面比动能是弹丸穿透皮肤的最小值,枪口比动能在1.8焦耳/平方厘米左右,要远低于上面的数值,根本就没有实际致伤力。
1991年1月22日,台湾的确相关部门曾召开会议研订杀伤力标准,决议杀伤力之标准说明称:“发射动能均可达每平方公分20焦耳足以穿入人体皮肉层,……均认具有杀伤力。”这些数据都要比“1.8焦耳/平方厘米”宽泛很多。
如果这种依据1.8焦耳/平方厘米被认定的“枪支”,只是“徒具其表”,倒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赵春华的“持枪行为”的现实危害有限。
况且,她“根本不知道那是法律意义上的枪,如果知道是枪根本碰也不会碰”,可以认定不具备主观恶性,加之也没有因“持枪”产生什么不良后果,有关部门可以根据《刑法》第13条中,“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的规定,为其摘掉“非法持有枪支罪”的帽子。
赵春华的遭遇,并非孤案个例。翻看报道,近年来,因为“1.8焦耳/平方厘米”的认定标准,已有不少因持有“玩具枪”被判重罪的案例。严格控制枪支,固然是一种安全手段,却也不能“无限探底”,人为制造“高压线”,致使刑罚泛化。
高三政治时事评论(2)
时事评论背景:
湖北省纪委近日通报了10起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典型案件。其中,有一起案件格外引人关注。通报称,“2011年1月至2015年8月,赤壁市低保局工作人员宋云志、李磊平在低保动态管理审批过程中,审核检查不细不实,把关不严,导致将1161名已死亡或有车有房人员列入低保对象,发放金额400余万元。”
时事评论观点:
对于这种违规违纪行为,该通报用了一个专业术语——“错保”,意思是错误地发放了低保。对于“错保”出现的原因,也解释为“审核检查不细不实”“把关不严”。看到这样的解释,我和大多数网友一样,只想说“呵呵”。低保发放过程中出现个别错误,我们可以理解,毕竟任何工作都允许有容错率存在。但是,千余人被错误地列为低保对象,还说是把关不严,这道“关”摆的是“空城计”么?
司法界有一句话:“一次错误的判决,胜过十次犯罪”。低保发放也是一样的道理。低保对于低收入者来说就是保命钱,而对于政府来说,是释放政策善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一个途径。把低保发放给真正的低收入者,可以让他们改善生活,看到未来的希望。然而,当低收入者连这一点温暖都得不了、摸不到,甚至错误地将低保发给有房有车一族,就不仅会让政策打折变质,更会让低收入者感到绝望。
从道理上讲,低保就该发放给真正有需要的低收入者,各级政府部门必须清醒认识并做到这一点。而从实际操作来讲,我们也不能忽视,低保户的资质认定,是一门“技术活”。在我国家庭财产普遍不够透明的情况下,难免会出现有些人看起来朴素,实际上却有车有房;有些人花钱大手大脚,实际上却没有什么积蓄的情况。也因为如此,就必须有一套低保认定和事后追惩的机制,不能仅靠开一张证明就层层加以认定。这种过分依靠证明和表格来认定低保的方式,本身就充满了诸多漏洞和巨大的寻租空间,在层层审查的过程中,也很难有及时发现错误和修正错误的机会。
因此,“千人错领400万低保”,其背后的原因不仅是个别人的工作失误,更有借助机制漏洞搞权力寻租的影子。而一旦有人从漏洞中不当获益,监管力量又老是反应迟钝,这样,漏洞就只会越来越大。弥补低保审查中的漏洞,首先就要让监管者不能从漏洞中获益,然后要让隐瞒信息的申请者得到最严惩罚。这就需要加大对腐败违纪行为的审查和惩罚力度,让个别人伸手必被捉,形成长久的震慑效应。
群众利益无小事,低保发放更是如此。要让贫困者享受到政策温暖,首先就必须让温暖能够无损地传输给真正的需要者手里。具体到此案,对于产生的腐败和违纪行为,当地已经表达出了零容忍的态度,这可以为其他地方的治理提供借鉴。而从更长远来看,各地政府部门也须及时弥补低保审定中的漏洞,引入更多的社会组织力量完善机制。毕竟,只要制度的篱笆足够牢密,再狡猾的“小偷”,也难有可乘之机。
高三政治时事评论(3)
时事评论背景:
12月23日晚,成都代市长罗强在蓉创茶馆约见十余名网友,畅谈如何面对和解决雾霾问题。这场特殊座谈会的细节,日前通过微信向社会公开。成都刚刚从连续多天的重度雾霾中摆脱出来,此举作为政府和市民间的柔性沟通,对公众焦虑情绪起到一定疏导作用,更为凝聚抗霾共识带了好头。
时事评论观点:
抗击雾霾需要凝聚共识。目前,公认的雾霾四大源头包括燃煤、工业排放、尾气、工地扬尘,它们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雾霾正是在满足现代人物质需求的过程中出现和加剧的。这不是哪一个行业、企业的问题,而是社会的共性问题。
比如汽车尾气排放。中国已成为汽车保有量和燃油消耗大国,2015年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家公司公布的境内成品油总销售量,分别为17137万吨和11625万吨。两者合起来超过2.8亿吨,如果用20吨10米长的运油车排起来得14万公里,可绕地球赤道3圈半。如此庞大体量,是我们每一个人自己去排队加油燃烧排放一空的。
整个社会过度消耗化、过度能源化的生活方式,急切需要改变。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生活方式的变革无论是个体还是宏观上来说,都远比发展方式的变革更为艰难。有车不开,谁会跟自己过不去?
作为社会管理者,政府对此责无旁贷,必须去倡导、引领整个社会进行生活方式转型,建立低消耗高储能、低索取高付出的生活新共识。而这首先需要政府和市民之间建立高度信任、运转及时、行之有效的沟通渠道。
在极端污染事件发生时,关键的沟通渠道却往往容易堵塞,各方过度的担心、误解,情绪化的表达、个人爱憎好恶都会影响分析判断的客观性。
如何化冰成水,消融隔阂呢?仔细想来,情绪是有累积效应的,如果地方政府对大气治理表态把话说得过满,而雾霾的加剧却无法遮掩,当政府的保证无法兑现,那么将损及政府的公信力。所以不要说大话空话套话,要老老实实承认,在大气治理面前,还有很长的道路要摸索,要在治理过程中,通过实干把大家拧成一股绳。
成都代市长用约喝茶听民声的温和姿态,为成都的大气治理带了一个好头,由此政府真正听到了市民的呼声,看到了市民的理性,也就“有信心动员各方力量。”
但也要看到,喝一次茶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沟通必须趁热打铁,对谈出的亮点及时消化吸收,对市民集中的热点问题要及时办好,气宜鼓不可泄,不要让老百姓“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座谈会可不可以形成一种持续的工作方法,由市长约市民,进一步扩展为双向互约,保证双向沟通的顺畅,理顺抗霾日常沟通的渠道。该科研介入的地方,可不可以由政府出门聘请专业机构进行科学研究?
总之,政府要倡导一种新型的绿色生活方式,就必须以身作则,对自己要硬,对群众做工作要柔,刚柔并济,才能肩负起带领群众移风易俗的重任,才能凝聚整个社会的共识,让雾霾消散于清白世间。
看了<高三政治时事评论作文3篇>的人还看了:
1.高中政治时事评论作文3篇
2.高三政治时事评论作文
3.高中政治时事评论作文
4.高中政治时事评论作文800字
5.高中政治时事评论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