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体裁 > 观后感 > 我的战争观后感(精选10篇)正文

《我的战争观后感(精选10篇)》

时间:

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不能光会看哦,写一篇观后感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的战争观后感(精选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的战争观后感1

《我的战争》讲述了一群平凡而又伟大的年轻人,为保家卫国毅然决然远赴他乡,在残酷的战场上经历生死考验的感人故事。影片体现了中华儿女前赴后继,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作为男主角,刘烨在片场没少被炸,对此他笑着说,“导演炸得挺开心,我们就真的很危险!”演员王龙华更自曝手曾被炸伤,血流不止。刘烨说也正是拍摄中的这种危险,让他更加佩服当年浴血奋战的英雄们,“《我的战争》的片场布置得很真实,给我一种我就在战场的错觉,那种感觉其实挺吓人的。在战场上,可能一个冷枪、一个地雷,你就牺牲了,这让我深深地体会到那时候人们的勇气,很了不起!”

虽然影片八成以上都在“打打打”,但穿插其中的战地情还是值得一说。刘烨饰演的九连连长孙北川喜欢上王珞丹饰演的文工团队长孟三夏,但他是个粗人,情话不懂说情书不会写,喝醉了酒就嚷嚷“要亲人家嘴儿”。行为虽然很糙,但感情却十分深沉。片中,他一边为压到地雷的王珞丹排雷一边说着道歉的话分散其注意力的一幕,着实令人感动;而他在最后一战前将存下的钱和老家地址交给王珞丹时,那种托付生死的感情也颇为动人。

我的战争观后感2

这个假期,我在家看了一部电影——《我的战争》,看完以后受益匪浅,我被他们伟大的精神所打动了。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在抗美援朝时期,中国有一群平凡、伟大、勇敢的年轻人,为了保卫国家,决定远赴他乡,在那样艰苦的日子里并肩作战,建立深厚的感情。刘烨饰演的是九连的核心首领孙北川,九连的兄弟们都很喜欢他,他身经百战,性格粗犷,心地善良。当他遇到了文工团队长孟三夏(王珞丹饰)时,内心又多了一层厚重的责任感。孟三夏是个性格开朗,刀子嘴豆腐心的姑娘,她经历这一场又一场的战争及生死考验后,她真正的柔软被唤醒。可她不知道,喜欢她的还有孙北川的好兄弟张洛东(杨佑宁饰)也对她暗生情愫。自从张洛东老爹牺牲后,她变得更加勇敢独立了。

这里面令我最感动的是他们去打537战争的时候,每一次打仗都会有兄弟牺牲,他们仍然与敌人顽强拼搏。看到这里,我被深深地打动了,他们为了保家卫国,牺牲自己,甘愿付出。

最后拿下537高地时,张洛东问孙北川:“你说会不会有人记得我们?”孙北川说:“肯定会有人记得的!”

是的,一定会有人记得。记得曾经并肩作战的你们,记得那些你们用鲜血、汗和泪水死守下的土地,更加会记得你们用生命谱写的辉煌!

看完影片,我感悟很深,我们作为学生,我们要尽自己最大的一份力去学习,争取长大后能回馈社会、成为祖国的栋梁!

我的战争观后感3

最近上映了很多电影,我喜欢这部《我的战争》,因为这部电影在六十多年后,重现当年炮火喧天的抗美援朝战争,让我们在史诗级的大场面中,再次看到当年保家卫国的民族之魂,在热血与激情中,也从头认识那些为正义和责任一往无前的无名英雄,而在一系列英雄形象里,我又最喜欢黄志忠塑造的老爹李顺良,因为他的身上凝结着战火中的人生智慧,也有如山的父爱。

在以往的战争片中,一般都是由年轻人负责冲锋陷阵,像李顺良这种老爹级的老兵,很少作为核心人物出现,而在当年的战场上,老兵通常以其丰富的经验,优秀的意志品质,发挥出强大的战斗力,成为军队中的中流砥柱。

李顺良是混迹军旅多年的兵油子,他能说会道,却绝非夸夸其谈,他精通爆破与战斗,深谙战场上的生存之道,却绝不贪生怕死,能唱一曲《穆桂英挂帅》,唱得豪迈悲壮,热血激扬,他是是整个九连的润滑剂,是张洛东的养父,也是每个战士心目中值得信赖的战友老爹,乐观豁达的性格,加上养父子之间感人至深的父子情,形成了一个立体而又鲜活的人物形象。

李顺良这一角色,诠释了中国志愿军的老兵精神,于诙谐生动中演绎着沧桑而又不息的热血与激情,黄志忠不仅有力的展现了老兵的鲜活性格,更是通过细腻而又深情的塑造,对一代军人的情感世界进行了深度刻画,从而让观众为之燃烧热血。在影片中最令人难忘的一幕莫过于当孙北川下令炸山,以对抗敌人的坦克,李顺良临危受命,张洛东生死相随,敌人的坦克已经近在眼前,两人还在讨论着打完仗怎么娶媳妇儿,既展现志愿军战士的大无畏,也流露着亲情的温馨。

老兵的魅力是独特而又深刻的,因为历尽沧桑与战火的洗礼,李顺良对战争的理解更深入,他的坚定与乐观,豪迈与热情,无时无刻不在关怀并激励着身边每一位年轻的战士,也打动着银幕前的观众。

银幕上的老兵能够鲜活如生,令人笑中带泪,泪中带燃,一方面来自剧本和故事的魅力,另一方面则来自黄志忠的表演,真正的做到了一举一动,每一个表情和眼神都入木三分,真正把自己融入到了角色中,透过黄志忠的表演,我们能看到一个老兵无视生死的同时,对战友和亲人的关注,对生活的热爱,对正义事业的必胜信念。

黄志忠可以说是中国影视圈最优秀的老兵了,曾经在《人间正道是沧桑》《风云1949》《冷箭》《中国远征军》《圣天门口》《新亮剑》等无数家喻户晓的战争佳作,贡献了无数不同风格的表演代表作,而在大银幕领域,这一次在《我的战争》中,在宏大且逼真的战争场面上,很多危险的镜头都要亲自上阵,黄志忠以“老兵”的姿态,不仅文戏出彩,动作戏爆破戏也是挺身而出,人先士卒,带领年轻演员们完成了最艰难的挑战,起到榜样和老兵的作用。

这几年,国产战争片数量不多,投资和制作规模也越来越保守,在好莱坞大片的冲击下渐渐失去了竞争力,像《我的战争》这样以大手笔呈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重要的一战,不仅是国产战争片的复苏之战,更是考验中国电影人和整个行业的生存之战。值得庆幸的是,还有黄志忠、刘烨、王珞丹、杨祐宁这些优秀的演员,呈现了优秀的表演,这样的表现足以证明,国产战争片必定会在不远的未来重现辉煌。

我的战争观后感4

影院里看完《我的战争》,那种炮火连天、地动山摇的真实体验带给人的震撼不亚于《智取威虎山》。同样是红色经典,《智取威虎山》采用了英雄传奇式的手法,而“亚洲鬼王”彭顺的《我的战争》,更带着直戳人心的震撼,无论是烽烟滚滚的战斗,还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战后苍凉,都带给人特别真实的体验。

以抗美援朝为故事背景的影视剧并不在少数,但是真正能做到震撼人心者却寥寥无几,多年前的《英雄儿女》如今依旧是几代人心中的红色经典。而《我的战争》同样改编自巴金的小说《团圆》,“鬼才导演”彭顺执导,刘恒编剧,刘烨、王珞丹、黄志忠、杨祐宁、叶青、王龙华等主演,隔着63年的风起云涌,再现“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雄伟战场。

战场的残酷、炮火的`轰鸣,那个英雄时代的儿女情长与民族血性。《我的战争》没有重复高大全的英雄赞歌,而是更着重那个时代的民族大义和真实的人情人性。

战争戏里的爱情,总是来得简单、直接、纯粹而美好~就像孙北川跟孟三夏的爱情。影片中刘烨饰演的孙北川跟王珞丹饰演的孟三夏的爱情萌发,起源于“老乡”。炮火连天又冰天雪地的战争里,人在异乡所以对“老乡”格外的温暖。《我的战争》中的爱情是条温暖的暗线,从一开始孟三夏嫌弃孙北川太粗鲁到最后两个人互生情愫,因为有了爱意,才有了更渴望的求生意志。而孙北川给孟三夏最真实的战地“血色浪漫”,就是借着酒劲说,我想跟孟三夏亲嘴儿。

《我的战争》中既有男性期待的荷尔蒙爆棚的战场对决,也有女性青睐的战地血色浪漫,更有大场面的战场视觉冲击。但最出彩的,却是鲜有人关注的战地恐怖。

被誉为“亚洲鬼王”的彭顺,他曾经执导的《见鬼》《鬼域》等电影都斩获不俗的口碑和票房。从依靠化妆、声效及剧情设计吓唬某人到动辄上千人共同参与的战争电影,彭顺算得上“弃文从武”,第一次执导战争史诗大片了。而这一次,彭导在恐怖片里练就的一身挖掘人性最深处秘密以打动观众的本领被恰到好处的运用到《我的战争》中,奉献一部“非典型性”战争电影。那些炮火连天的大场面是最赞的视觉陪衬,那一抹战地里的爱情是最温暖的亮色,而尸横遍野的战争恐怖才是最直接的震慑。

影片并没有刻意调动观众的情绪,但彭顺导演矫情救赎的紧张氛围营造和手法,却很好的让观众融入到影片中,跟着情绪走下去。孟三夏带领着文工团躲在战壕里,却无意中摸到地雷,炮火在外面不断喷勇着,而狭小空间里的恐怖感才来的更真实。而“李老爹”与敌人同归于尽那场戏,那段清唱出来的戏曲调子伴随着英雄和炮火,让很多人崩掉了泪腺。

这的确是一部不一样的“战争史诗”~很多人看完《我的战争》,都说“燃”!不问历史,只为那种时代的精神!

我的战争观后感5

久违了,抗美援朝影片。真的已想不起上次看关于这场战争的电影是什么时间了,因此无论影片品质如何我都要去看看,更何况影片还真的不错。

我看电影《我的战争》向编剧刘恒致敬:在许多作家忙着“穿越”到古代,尽情展现帝王将相之时,他能用良知写下这个剧本。向导演彭顺致敬:因为他是一个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对这段历史的感知不会比我们多,尽管被诟病影片人物刻画不到位,细节缺乏,不懂三三制战术,乱加爱情胡椒面等等,但他能在对这场战争的非议声中,能从中国这么多导演中站出来,用心拍摄了这部影片并让它横空出世,难道不值得我们敬佩吗?向演员的敬业精神致敬:刘烨、杨佑宁等,为了影片真实在炮火中坚持不用替身完成每一场戏,这里的刘烨尽管胡子拉碴、性格粗糙,但却觉得这是我看到的他最美的形象。甚至连台湾演员杨佑宁在这里都令人刮目相看。

当看到黄志忠扮演的老爹争抢着并哼着豫剧与敌人同归于尽时;当看到刘烨饰演的连长孙北川用憨憨有力的声音对全连仅剩的30余人“还有没有种”的呼声时;当看到身边战友一个个倒下而那些具有民我看电影《我的战争》族血性的男人仍勇敢前进的纯爷们时;当看到孙北川闭眼之前问战友“你说我们这些事以后会有人记得吗”时;当看到王珞丹饰演的文工队队长站在欢迎队伍边用期待的眼神寻觅,恍惚中戴着军功章的孙北川在归来的志愿军队伍中默默的走过,仍是一身灰土满脸沧桑,然而他永远也回不来了时;当看到惨烈的战争场面以三D的形式近乎真实的呈现在人们面前时,我想被感动的热泪盈眶滚滚而下的不会仅仅是我一个人吧?

这是在特殊时间,特殊环境,特殊地点打的一场特殊战争;这是一个世界军事史上以弱胜强的典型案例;这是一场无数个“我”组成的战争,说它是一场打出国威给共和国带来60年平安发展的伟大战役并不为过。

我的战争观后感6

近期,我观看了一部触动人心的电影——《我的战争》。这部影片震撼了我幼小的心灵,使我对战争有了更深的认识。

本片以文工队和志愿军在火车上相遇拉开序幕,影片随后描述了江面大桥遇袭,五义亭阻击攻坚战、小镇排雷突围战、537高地争夺战的事件。在这些事件中,让我体会到战争的无奈和残酷;体会到志愿军们保家卫国的雄伟志向和舍己为人的精神;体会到枪林弹雨中经历生死磨练的友情、爱情、亲情。战争的胜利是先烈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斧头、王文珺、老爹、九连连长孙北川,还有许许多多的战士们,是这些不畏牺牲的革命战士用生命换来了胜利、换来了和平。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战士——斧头。当时,情况危机,侵略者开着坦克,扛着重武器想要越过五义亭,而另一方面火力不足、兵力不足的志愿军们看着同伴一个一个的倒下,志愿军们焦急万分。在这紧急关头,只有炸掉坦克才行,但同志们都被敌人的火力压制在战壕里,此时,被敌人炮火轰炸后奄奄一息的斧头,奋不顾身爬到敌人坦克下,用尽最后的力气拉响炸药。随着“轰隆”一声,斧头牺牲了,但他阻止了敌人的侵略,避免了战友的更大伤亡。斧头这种舍己为人、为国捐躯的精神令我们感动,他和许多战士一样,是祖国的骄傲。

今天的日子,我们是多么幸福,我们远离战争,生活在优越、和平的环境下,但我们要铭记历史,记住战争、记住先烈们,只有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只有我们热爱和平,才能使我们的国家稳定、人民幸福。

我的战争观后感7

即将在“国庆档”重磅献映,由香港鬼才导演彭顺执导,金牌编剧刘恒操刀,刘烨、王珞丹、黄志忠、叶青、王龙华等领衔主演的战争史诗巨制《我的战争》今日首次发布了幕后爆破特辑,曝光了影片拍摄期间惊心动魄的爆破场面,用最真实的拍摄手段还原了战场上的硝烟,刘烨、杨v宁、王珞丹等主演纷纷表示,战争戏、动作戏拍摄起来虽然艰苦,但很过瘾。

电影中的爆破场景摒弃以往战争片特效制作,全部采用真实爆破,所有演员真实感受战场的危险,在拍摄过程中异常艰辛,使影片成为一部真正的战争电影。

导演彭顺坦言由于影片中有很多爆破场景,涉及到的演员众多。如今,观众的要求很高,你不可能很简单的拍完一场戏一个镜头,就能达到效果的。幕后需要很多的准备工作,才能完成一个很好的镜头。因此导演的准备工作不止是影片的拍摄背景和画面,还有爆破、枪战等。对于彭顺来说,此次战争题材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电影拍摄期间不断和爆破师沟通,保证影片爆破的拍摄质量的同时,保障人员安全是首要任务。导演彭顺则表示在拍摄过程中最困难的是花时间尝试爆破效果,为了追求高质量的爆破画面,剧组需要反复进行爆破,保证爆破画面的效果,演员们也需要多次近距离接触爆点,非常危险。每一次拍摄危险镜头结束后,导演会第一时间确定拍摄演员和工作人员的安全,然后再确定拍摄画面效果,尽一切可能的保障演职人员的人身安全。

我的战争观后感8

影片《我的战争》在战争场面上下了不少功夫。可惜的是剧中情节难让人动容,好的场景也乏善可陈,一味战火渲染,剧情的散乱,而人性的苍白,使电影变的肤浅平庸,难比肩他国战争经典。电影叙事时与史料相悖。如历史上的第一战役是中国军队悄悄入朝,神不知鬼不觉,运动中小遭遇战。到第二战役开打,美国人都不相信有中国正规军队进入。影片首部大戏,就呈现首批入朝参战的列车就遇有美机狂轰滥炸,大部队重武器阻击的江面大桥遭遇战。如在时间节点调整一下更符合历史。影片呈现的中国军队进攻时的“人海”,犹如韩国的《太极旗飘扬》场景,战士地成批成批倒下。海外媒体常指责中国军队人海战术,漠视生命,这样情节易授人口实。战争与爱情总是影片中不变的元素,用连长遇女老乡酒后失态引发感情戏似乎有情节略显粗糙,没法打动人。优秀的战争片,一定要有爱情戏吗?《拯救大兵瑞恩》没有男女感情线。《太极旗飘扬》里那个男一号有一个未婚妻,没出现在战场景中。这两部片子的情节一气呵成,更为流畅。

所谓准备,是研究战争,研究战争中具体的人。那些经验不可能亲历了,只能通过第二手、第N手的资料去分析,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和心力投入。我没有这个条件,必须马上动手。能够依赖的只有自己的人生经验和世界观了,我的从军经历和所受的教育提供了潜在的帮助,我的局限性恰恰也在这里,但是这并不妨碍我的真诚。我感到最不可思议的,是志愿军官兵一致的慷慨赴死的气势,这种罕见状态震惊了全世界,至今仍有巨大影响。在100多年来的屈辱史中,这是民族气质的一次逆转和爆发。我想寻找答案,但是我不可能通过一个仓促写就的剧本达到这个目的。我会继续寻找。我设计了孙北川这个人物,他是农民子弟,在炮火中还惦记着以后回老家种地;我还设计了孟三夏等文艺女兵,武中有文,显现了与农民的现实主义相对应的小知识分子的浪漫主义。构思剧本时,恰逢各类选秀节目盛行,我就忍不住想,这些靓男美女如果生在当年,竞赛选拔志愿军文艺兵会是怎样的场面?我甚至设想了1950年两个文艺青年在上海参加征兵面试的情节,没有用上而已。时代不同,偶像不同,有些慷慨悲歌之志或许可以被贬低,却是永远不应该忘记的。

我的战争观后感9

一部电影想要承载什么历史,或者能够承载多少历史,都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

而一场战争,子弹从多少方向射出,就会有多少不同视角,战场上每个人都会说战争的残酷与不对,但甚少人会承认自己非正义,所以,穿过历史的烽烟去回眸战争,人们还是趴在自己的战壕里——一部战争电影其实能打的,无非是感情牌或是价值观。

《我的战争》打的最多的就是感情牌,孙北川有“我们今天做的事,以后有没有人会知道”的疑问,这是先辈英雄留在今天的疑问,更是今人对当下的反思。历史是否被节选(1950—1953),是否被取材改编(巴金的《团圆》),但立场并未随着国际时局的改变而改变变,表达自己态度的意愿依然清晰可见。

所剩更多的还有来自对“美好”的祭奠,美好的生命——那些正值青春年华的如虎儿郎以及韶华巾帼;美好的爱情——“到死都喜欢你”的忠诚以及“我想和你亲嘴”的冲动;和壮丽的“保家卫国”理想——政治,时局,阵法……都退避在这些美好之后,以美好的消逝,去唤回记忆,去反思战争。

导演彭顺的北上,带给影片的是视效上的巨大震撼——作为一位香港导演,观众无法揣摩他对“抗美援朝”这场战争的理解,而作为在同样甚少接触这段历史的内地观众而言(在《上甘岭》《英雄儿女》之后《三八线》之前,这场战争为政治所敏感一直再未进入影视领域),同样不会寄望从一部电影中去窥探历史真相——但视觉上的震撼却足以让更多人开始注目这段被尘封的历史——这也是这部影片最重大的意义所在。

影片用了四场战斗来让一群普通人进入战争,江面大桥遭遇战、五里亭攻坚战、小镇突围战、537高地争夺战,四场战斗分别利用了空间、地形等非人为因素来增加战斗难度,甚至代入第一视角、快节奏的手法去还原战场(同时以十足的现代游戏感去突出战斗场景),给予了战争电影新鲜感与革新意义。

而战地情书以及炮火中的爱情,也在奋力的把原本升华的“英雄”拉回普通人的阵营,他们不再是战无不胜的超人,同样有血有肉情感丰富,他们身上,同样寄放这观众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也让更多人关注到这场战争中的英雄——近年中韩三次交接志愿军烈士遗骸,让人看到国家对逝者的安抚,而微博上孜孜不倦号召众人对老兵的关爱,更多的还是想让那些炮火余生后老人能有一丝温暖慰藉。

电影负责将时间带回战争开始的地方,而观众则需要重新踏上战场,去一探究竟。

我的战争观后感10

个人对战争片的好坏之分,从不指在电影能有着多么宏大刺激的战争场面,而更在于其本身能否用那些鲜活真实的生命去承载战争之殇与和平之思,但《我的战争》中一味的战火渲染,剧情的散乱,人性的苍白,都只是使电影变的肤浅平庸。

难以否认这是一部在战争场面上下了不少功夫的作品,可惜于逼真的战争并没有去写实其所带来的冷酷残忍,电影只是用战争在不间断的渲染着主旋律的英雄情怀,但这不是一部虚构的《指环王》,无数人的生死都可赋之笑谈,战争背后有着多少的苦难,数以万计的英魂却只是在电影中成为了衬托那一腔英雄热血的悲情,这样的作品从本质上来说,虽然稍胜于全然无法入目的抗日神片,但与前者不思战争之殇的做法并无不同。

《我的战争》虽是一部以小人物为视角的作品,但电影并没有为观众带来一个小人物面对战争的那种真实,其只是一再的用一场接一场的战火来营造看点,殊不知这样建立起来的战争早已败絮其中,爱情的附加不但难以引人共鸣,反而使故事充满了虚假的做作,而单一化的视角,更令本错综复杂多方角逐的鏖战,变成了一场毫无战术可言的自欺欺人,如若不是电影将背景在伊始设定于了抗美援朝,那么这甚是一场可以套搬于其他战争之中的移花接木。

在现如今,不论意识形态如何,战争片所最终着点的都必当该是反战,电影看完后给人的观感绝不是热血沸腾,心潮澎湃,而是对战争原罪本身深省的反思,以此再突显的爱国主义情怀才会变的真挚动人,但在这部剧情散乱的电影中几乎无从建立起真挚的人物情感,人海战术的牺牲亦变的难有感怀,当生命的逝去只是变成了电影强行煽情的手法,这样的战争片且不谈对比何般他国经典,就拿冯小刚的《集结号》来说也是谬之千里。

一部好的战争电影,最为根本的是有对生命的尊崇和战争的反思,但无论从诸多国产的抗日神片,还是这部以“我”来着点的抗美援朝,却连这一点都做的乏善可陈,又能拿什么来引人共鸣,追思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