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体裁 > 观后感 > 反腐电影生死抉择观后感范文【精选6篇】正文

《反腐电影生死抉择观后感范文【精选6篇】》

时间:

《生死抉择》虽然是一部老片子,但却是一部值得花时间看的影片,更是一部给人以感悟、警醒和启示的影片!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本页是爱岗的小编帮大伙儿收集整理的反腐电影生死抉择观后感范文【精选6篇】,仅供借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生死抉择》观后感 篇1

前几天,观看了《生死抉择》这部影片,在长达2小时48分的放映过程中,情节的扣人心弦、剧中人李高成面临的痛苦抉择紧紧抓住了我的心,让我从中看到很多东西,现汇报如下:

一、影片简评

市长李高成刚从中央党校学习回来就面临复杂的局面和尖锐的矛盾:中阳纺织厂上千工人准备到市府请愿,来了才半年的主持市委工作的杨诚对中阳纺织厂一事紧追不放……随着调查的步步深入,李高成发现:他一手提拔并信任的中阳纺织厂领导班子集体腐败,妻子吴蔼珍也深深地卷入其中,更令他震惊的是,培养了他的省委副书一元起拍无底价

记严阵就是这张盘根错节关系网的根子。何去何从?党性和良知要求李高成不能有丝毫的犹豫和彷徨,他面临着痛苦的抉择!……(影片内容简介)

可以说《生死抉择》是一部振聋发聩的反腐倡廉力作,具有很强的思想震撼力和艺术感染力。影片以澎湃的激情成功地塑造了李高成、杨诚等有血有肉、令人信服的优秀领导干部形象,他们在金钱、亲情、友情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浩然正气令人振奋和鼓舞,从他们的身上折射出党和政府反对腐败、从严治党的坚定信心和决心。同时,影片中揭露的腐败现象发人深省,深刻地揭示了反腐败是一场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斗争。

二、腐败问题之我见

应该说我国目前确实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腐败问题,而且这一问题倍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已经成为决定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现就这个问题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1、腐败是关乎党的兴衰的重要问题

今年初,新华社一则消息说,某调查公司针对社会公众所做的调查表明,群众最关注的社会问题排序依次是:廉政建设、失业下岗、社会治安、养老保障、住房改革等。廉政建设成为公众最关注的头号社会问题,也说明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和人民对党的期望。

"苛政猛于虎","腐败似豺狼"。一个社会一个时代,如果一任"虎狼"当道,那老百姓除了揭竿而起之外,也别无选择了。中纺厂工人自发组织的声势浩大的护厂运动,已昭示了这一点。正如***总书记对影片的评价,"强烈震撼和深刻警示"。他还一再严肃地指出:"党风廉政建设是一个需要长期认真严肃对待的问题。不坚决反对腐败,必将亡党亡国。"腐败问题解决不好,必然无法向人民交待,必然会失去我党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法宝--民心。

2、近年来党不断加大对腐败问题的惩处力度

应该说我们党内确实存在腐败问题:像"金融饿虎"金德琴,利用身兼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副董事长、中信集团嘉华银行有限公司董事长职务之便,在短短五六年时间内,"吞下"3932万港币和159万多美元;像"大话主席"徐炳松,一边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的位子上强调"反腐倡廉",一边利用手中权力,收受他人财物。此外,更有湛江特大走私案主犯、湛江原市委书记陈同庆;"索贿大王"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新中国成立以来因受贿犯罪被处以极刑的职务最高的领导干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原主席成克杰。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从刘青山、张子善到胡长清、成克杰,时代不同,中国共产_党反腐败的决心始终如一。目前有很多不是很友好的人和国家借腐败问题来抨击我国政府和我们党的政策,我想对这一问题最好的解释应该是朱镕基总理的一句话:"腐败问题每个国家、每种制度都有,但是有哪个国家像我们这样杀了这么多的人"。正是这句话,充分的体现了我们党对腐败问题的态度和决心。

另一反面,我们也应该看到对腐败的根治,并不是多出几个李高成式的英雄人物就能解决的,清官再多,"人治"的力量也是有限的,要治标治本,还得靠法制的健全、靠监督机制的健全。"缺少监督的权力必定滋生腐败",这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我们党为了治理腐败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措施,如现在正在开展的三讲回头看活动,对提高党的领导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抗御风险能力,推进党的建设,就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同时,我们党在不断加快法制化进程,针对腐败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政策,并加大了监督执法力度,为惩治腐败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影片的现实意义

应该说现实生活中,让我们都学李高成的大义灭亲以惩治腐败是不可能的,哪里找这么多的腐败分子呀?那么对我们的实际生活又有哪些启示呢,我想是应该是他那不畏压力,勇于同不良现象作斗争的精神吧!

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共产_党员面对不良现象,畏首畏尾,总是为自己的利益打算,如果说的严重些这是缺乏党性的表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在一些小问题上敷衍了事,必然会养成一种患得患失、唯利是图的不良作风,长此以往势必会造成无法履行"不惜牺牲一切为党奋斗终身”的誓言。

《生死抉择》的观后感范文字 篇2

在工地 , 当一位妇女和工人不慎一同坠落时 , 两人不约而同地抓住了一根钢条 …… 钢条因耐不住两个人的体重而摇摇欲坠 …… 过了良久,那妇女艰难地开口了: “ 我还有两个孩子 ……” 一阵沉默。他知道,她在等他的决定:是他活,还是她活。 “ 好好照顾你的孩子。 ” 工人轻描淡写地说。 随后,他放手了。消失在呼啸的风中 …… 那位妇女生存了下来。我知道,生者留下的是一种混杂着泪水的感激。故事很短,我却震撼了很久,很久 …… 他放手了 …… 那是他的生命,他怎么可以如此轻易地放手?怎么可以! 常常想象这一幕 —— 不敢想象,又忍不住想象。为了别人的生存 —— 更多的是为了那两个无辜的、不谙世事的孩子,他让出了一个生存的空位,而自己 ……

那一刻,我相信他的眼神,包含着坚定和无悔 —— 甚至这两个词也形容不了,任何华丽的辞藻都形容不了 …… 想象一下吧:假如只有一个人能活,假如你和另一个人站在风口浪尖,甚至和死亡擦肩而过 …… 你的选择呢?这可不是小孩子过家家,也不是假装高尚的时候 …… 你失去的是生命 —— 那是你的全部,你离开了它,将会感到多么迷失和彷徨,你会失去一切 …… 你还会怎么样选择?真实的选择? 还有一个故事: 坠机时,在空中,两位夫妇不约而同地举起手中还嗷嗷待哺的婴儿 …… 结果可想而知的。 这两个故事,是对生死的表白 —— 不管是出自什么:是出自良心,或是出自崇高的父母爱。他们的选择是一样的。也许,在他们面前,我们显得是如此软弱而不堪一击 —— 除非你能真实地选择,可以和他们匹敌。 社会上,这种事例很多 …… 这是对社会上冷酷无情的丧钟,一种警告。而又有多少人,与这种无私背道而驰,为了自己的私欲、自己的生存,贩毒、盗窃、杀人 ……

实在太多了,多地让人不齿、胆寒。他们,用别人来交换自己。而不畏生死、舍己为人的那些人,以死交换别人更好地活 …… 作出一个真实的选择,一个真正不违反内心的选择:假如只有一个人能活,是你,还是别人?

生死抉择观后感 篇3

前几天,观看了《生死抉择》这部影片,在长达2小时48分的放映过程中,情节的扣人心弦、剧中人李高成面临的痛苦抉择深深打动了亿万观众心。市长李高成刚从中央党校学习回来就面临复杂的局面和尖锐的矛盾:中阳纺织厂上千工人准备到市府请愿,来了才半年的主持市委工作的杨诚对中阳纺织厂一事紧追不放……随着调查的步步深入,李高成发现:他一手提拔并信任的中阳纺织厂领导班子集体腐败,妻子吴蔼珍也深深地卷入其中,更令他震惊的是,培养了他的省委副书记严阵就是这张盘根错节关系网的根子。何去何从?党性和良知要求李高成不能有丝毫的犹豫和彷徨,他面临着痛苦的抉择!在生死抉择关头,在痛苦与牟取矛盾心灵博杀中,凭着心中那份永恒追求,以一名共产党员坚定信念、以国家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高责任感,挺身而出,最终英勇突出重围,那一刻我再也无法抑制内心强烈震撼,新时期不正呼唤这样公仆吗?李高成成为我脑海中永远挥之不去印记。

可以说《生死抉择》是一部振聋发聩的反腐倡廉力作,具有很强的思想震撼力和艺术感染力。影片以澎湃的激情成功地塑造了李高成、杨诚等有血有肉、令人信服的优秀领导干部形象,他们在金钱、亲情、友情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浩然正气令人振奋和鼓舞,从他们的身上折射出党和政府反对腐败、从严治党的坚定信心和决心。同时,影片中揭露的腐败现象发人深省,深刻地揭示了反腐败是一场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斗争。或许,我们身边确实有个别浑身软踏踏干部,他们,肩软-不改担重担,耳软-听风就是雨,嘴软-该讲不敢讲,手软-该抓不敢抓……当我们为之气愤给之鄙视。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生活中还有那么多像李高成一样立于时代潮头好干部,他们忠实实践,对人民极端负责,关键时刻迎难而上,无么奉献。他们才是中国脊梁!

当然,在这里我要说,“教师”虽说只是一个职业的称谓,而在现实中,教师的职业行为似乎成了他们生活的全部。他们以牺牲自我来换得学生茁壮成长,他们情系学生,情倾讲坛。讲台催人老,粉笔染白头,但教师们却无怨无悔,失志不改,耕耘不辍。这种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精神就如同红烛一般,燃烧自己来照亮别人,用自己的付出换来一批批学生的成长。这些绿叶对根的情意会让一个人心静如水,功名利禄全抛之脑后,对自己的付出无怨无悔。不正是我们鲁迅小学教师的写照吗?平日里,我们兢兢业业工作,争做一名人民满意教师为己任!

生死抉择观后感 篇4

《生死抉择》片中那些紧张动人的情节、主人公清正廉洁的精神令我难以忘怀。影片中的主人公李高成,面对腐败逼人的气焰,在生死抉择的关头,在矛盾与痛苦的心灵博斗中,凭着心中那份永恒的信念,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正直、以国家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崇高责任感,挺身而出,最终英勇的突围。那一刻我再也无法抑制内心强烈的震撼,新时期不正需要这样的公仆吗?李高成成为我脑海中永远挥之不去的印记。

古有海瑞,今有李高成,前有包拯,后有任长霞。他们是人民心中歌颂的清官,在廉洁奉公的大道上树起了一座座永恒的丰碑,在无私奉献的长卷中书写了一首首不朽的诗篇!他们铁肩担道义,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豪情满乾坤,无怨无悔,坚守着职责与信念,身正影不斜。

剧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身为市长的李高成和身为副书记的严成这两个人。严正是市委的副书记,万书记不在时他就海州胡作非为,尽贪污之作能。李高成是海州市的市长。吴处长是他的妻子,也受了不少贿赂,贪污钱财的还有他的弟弟,甚至他的领导都在贪污。在面临着亲情与正义的生死抉择时,李高成,选择了廉洁,选择了公正。现在,像他这样拥有一身正气的官员太少了,虽说现在的社会大力提倡反腐、廉洁,但有许许多多的官员还是多多少少有过受贿的记录,无法问心无愧地说出:我是清正廉洁的。这句简单的话。

正是有了李高成这样的的共产党人,传承了立党为公鲜艳的旗帜,执政为民真情暖人间。他一身正气、勤政爱民赢得了后世不菲的美誉。他恪守为民造福的人生信仰,抵挡住各种诱惑,清清白白做人,明明白白做官。以他的浩然正气,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无论时代怎样发展,清正廉洁永远是时代的呼唤,勤政廉政永远是人民的期盼。

我坚信正义,是社会中不可缺少的;官员是人民的公仆,更是政府树立的榜样。古人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正生廉,廉生威。只有官员的身正了,才能起到模范作用,才能风雨不惧,踏踏实实为人民服务,造福于人民。

《生死抉择》观后感 篇5

《生死抉择》,很经典的一个话题:就像大多数这种类型的电影或者是电视剧一样,男主人翁李高成为了捍卫正义与良知,作出“生死抉择”:不惜一切代价,哪怕牺牲自己,也要打击一切腐 败个人和集体。但往往这样的话题能打动人。影片只是一百多分钟,但其中所影射的问题却值得我们久久地思考。

“这就是我,李高成的生死抉择!”这是李高成在决心打击腐 败分子时所发出的声音,是他坚定不移的决定。当他发现中纺有问题时,他坚决的进行查处。虽然遭到了众人的反对,省里的严书记也站出来阻挠,但是这些更加大了他反腐的决心。在书记扬成的帮助下,终于让中纺领导集体 腐 败大案水落石出。其中有自己的妻子、领导、恩人,还有自己一手提拔上来的人,李天成没有手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他们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我最感动的是,当李高成得知自己的亲人也在中纺案件中有所牵连,也在受 贿时,他没有徇私情,没有停止不前,反而更加坚定了信心,要一查到底,这种大公无私、光明磊落的精神是多么的可贵呀!还有在他受到挫折时,他能够冷静沉着的思考问题,好好的调整自己,越战越勇,保护了广大人民的利益,将坏人一网打尽,这需要的是过人的勇气和智慧呀!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一些人在腐化堕落,侵害着广大人民的利益,也有一些人不畏困难,坚决的惩治着腐 败分子。我想对大家说:“做为一个有良知的人,我们不但要自己不腐 败,不徇私枉法,更要用自己的高尚情操去影响其他人,做一个清正廉洁的正人君子!”

生死抉择观后感 篇6

前几天,观看了《生死抉择》这部影片,在长达2小时48分的放映过程中,情节的扣人心弦、剧中人李高成面临的痛苦抉择紧紧抓住了我的心,让我从中看到很多东西,现汇报如下:

一、影片简评 市长李高成刚从中央党校学习回来就面临复杂的局面和尖锐的矛盾:中阳纺织厂上千工人准备到市府请愿,来了才半年的主持市委工作的杨诚对中阳纺织厂一事紧追不放……随着调查的步步深入,李高成发现:他一手提拔并信任的中阳纺织厂领导班子集体,妻子吴蔼珍也深深地卷入其中,更令他震惊的是,培养了他的省委副书记严阵就是这张盘根错节关系网的根子。何去何从?党性和良知要求李高成不能有丝毫的犹豫和彷徨,他面临着痛苦的抉择!……(影片内容简介) 可以说《生死抉择》是一部振聋发聩的反腐倡廉力作,具有很强的思想震撼力和艺术感染力。影片以澎湃的激情成功地塑造了李高成、杨诚等有血有肉、令人信服的优秀领导干部形象,他们在金钱、亲情、友情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浩然正气令人振奋和鼓舞,从他们的。身上折射出党和政府反对、从严治党的坚定信心和决心。同时,影片中揭露的现象发人深省,深刻地揭示了反是一场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斗争。 二、问题之我见 应该说我国目前确实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问题,而且这一问题倍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已经成为决定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现就这个问题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1、是关乎党的兴衰的重要问题 今年初,新华社一则消息说,某调查公司针对社会公众所做的调查表明,群众最关注的社会问题排序依次是:廉政建设、失业下岗、社会治安、养老保障、住房改革等。廉政建设成为公众最关注的头号社会问题,也说明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和人民对党的期望。 苛政猛于虎,似豺狼。一个社会一个时代,如果一任虎狼当道,那老百姓除了揭竿而起之外,也别无选择了。中纺厂工人自发组织的声势浩大的护厂运动,已昭示了这一点。正如___总书记对影片的评价,强烈震撼和深刻警示。他还一再严肃地指出:党风廉政建设是一个需要长期认真严肃对待的问题。不坚决反对,必将。问题解决不好,必然无法向人民交待,必然会失去我党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法宝--民心。

2、近年来党不断加大对问题的惩处力度 应该说我们党内确实存在问题:像金融饿虎,利用身兼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副董事长、中信集团嘉华银行有限公司董事长职务之便,在短短五六年时间内,吞下3932万港币和159万多美元;像大话主席,一边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的位子上强调反腐倡廉,一边利用手中权力,收受他人财物。此外,更有湛江特大案主犯、湛江原市委书记陈同庆;索贿大王江西省原副省长;新中国成立以来因犯罪被处以极刑的职务最高的领导干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原主席。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从刘青山、张子善到、,时代不同,中国共产党反的决心始终如一。

目前有很多不是很友好的人和国家借问题来抨击我国政府和我们党的政策,我想对这一问题最好的解释应该是朱总理的一句话:问题每个国家、每种制度都有,但是有哪个国家像我们这样杀了这么多的人。正是这句话,充分的体现了我们党对问题的态度和决心。 另一反面,我们也应该看到对的根治,并不是多出几个李高成式的英雄人物就能解决的,清官再多,人治的力量也是有限的,要治标治本,还得靠法制的健全、靠监督机制的健全。缺少监督的权力必定滋生,这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我们党为了治理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措施,如现在正在开展的三讲回头看活动,对提高党的领导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抗御风险能力,推进党的建设,就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同时,我们党在不断加快法制化进程,针对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政策,并加大了监督执法力度,为惩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影片的现实意义 应该说现实生活中,让我们都学李高成的大义灭亲以惩治是不可能的,哪里找这么多的分子呀?那么对我们的实际生活又有哪些启示呢,我想是应该是他那不畏压力,勇于同不良现象作斗争的精神吧! 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共产党员面对不良现象,畏首畏尾,总是为自己的利益打算,如果说的严重些这是缺乏党性的表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在一些小问题上敷衍了事,必然会养成一种患得患失、唯利是图的不良作风,长此以往势必会造成无法履行不惜牺牲一切为党奋斗终身的誓言。 现在,社会风气确实不是很好,遇到一些不良现象,不少群众会冷眼旁观,而这时也正是体现一个党员作用的时候。该出手时就出手,我们要敢于同不良现象作斗争。我们所想到的不应该是个人得失、困难的严重性,而应该是有党在支持我们,有那么多的群众在看着我们,我们决不能辜负党和人民对我们的信任。 当然,这也不是叫我们不假思索,胡乱的冲上去,一定要考虑必要的方式、方法,争取以最小的代价换来最大的成功。以上就是我观看影片《生死抉择》后的一些想法,有不妥之处,还请组织多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