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小学生作文 > 小学生中华传统节日的作文(精彩9篇)正文

《小学生中华传统节日的作文(精彩9篇)》

时间: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本文是细致的小编给大伙儿找到的9篇小学生中华传统节日的作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华传统节日作文 篇1

过年啦,过年啦!欢欢喜喜过大年了!春节的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热闹非凡,老老少少个个喜气洋洋,见面就说:过年好!

过年对于我们闽南人来说特别重要,虽然我们平时在外地工作、学习,但每年春节都会千里迢迢地赶回福建老家过年,妈妈告诉我春节代表着团聚。回到福建,大人小孩都开始忙活了起来。妈妈、奶奶打扫房屋;爸爸、爷爷置办年货,我和弟弟们负责给大门贴上红艳艳的春联,大家分工明确,一片祥和的景象!福建的春节必不可少的是蒸年糕,蒸碗糕、炸枣等传统美食。除夕当天我们要带着这些传统美食换上新衣去走家串户拜年,妈妈对我说:这是祈求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全家身体健康!一家人忙忙碌碌的`可热闹了!

福建春节最有特色的是除夕晚上的年夜饭,我们把它叫围炉。它和重庆的火锅有些类似,但不同的是里面煮的全是我们福建海边的特产。在闽南,鱼鲜不仅是我们重要的过年食材,同时也代表好彩头,爸爸为了抢到最好的食材一大早就去海鲜市场买了螃蟹,海螺,海虾等鱼鲜。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鱼,因为寓意年年有余。一家人团团圆圆地围炉夜谈,爸爸妈妈说说来年的计划,爷爷奶奶嘱咐我们好好学习,孩子们嘻嘻哈哈许着新年愿望。一家人有说有笑,心里暖暖的

热闹的围炉夜谈后,就是我和弟弟们春节的重头戏-放烟花。爸爸买了很多小烟花,我喜欢放陀螺鞭炮和飞天鼠。我小心翼翼地点燃了鞭炮导火线,飞快地跑到一边,陀螺鞭炮瞬间在地上边旋转边散出漂亮的火星;飞天鼠则更考验我的勇气了,我需要一手拿着烟花,一手点燃导火线,弟弟们在旁边迫不及待地嚷着:姐姐快一点让小老鼠飞上天去!我把头转向一边,一鼓作气地点燃了烟花,只听嗖的一声,一只只小老鼠冲上天空消失了紧接着我们放了孔雀开屏、哆啦A梦,一颗颗五颜六色的烟花在天空中绽放,流光溢彩,映着我们每个人开心的笑脸。

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我们迎来了新年的钟声,新的一年来临啦,我们欢呼着:新年好!

中华传统节日作文600字 篇2

元宵,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元宵有此而的名为元宵。在元宵佳节来临之时,所有的人们都像乐开了锅似的都欣欣欢笑着。在这元宵之夜,最吸引人的当数放“烟花”,因为烟花不仅好看,而且它的五颜六色会让人们看了感到心情愉快,使心情烦闷的人也乐开了怀。

今天我们吃饭很早,全是因为要看烟花,晚上我一吃过饭,就立刻冲下了楼,找齐了了朋友一起看眼花。

终于,夜晚降临了。我和朋友们一起来到体育场看烟花,那里早已人山人海,十分拥挤,于是我们就在远处看。我们站在那儿,十分焦急地等待着。“砰砰”几声,烟花炸开了。哇!各种颜色的烟花“飞”到了天空,颜色不时地变化,我觉得紫色的最美丽。有的升到到月亮那边炸开了,真让人担心会把月亮炸飞了。其实,月亮离我们远着呢。有的烟花像一朵刚刚开放的花朵,有六七朵花瓣;有的炸开来全是绿色的“小星星”,像降落伞一样,慢慢地落下来;有的在水面上喷出烟花,让我们十分惊讶;有的炸开来的形状像一个个地球仪……每次烟花炸开,我除了鼓掌,就是大声叫好。

时间过的可镇快,还没看一会就接近了尾声。

接近尾声的时候,烟花是一个一个放的,不过,这些烟花比我刚才看到的烟花开的要快得多,也大得多。突然,四面八方都有烟花,全都是那些一放射出来就是金光闪闪的烟花,它们把四周照得比白天还要亮。突然,又一串烟花在金色的“围巾”下开放。接着,烟花就没了。

虽然烟花表演在我们的欢呼声中悄悄地结束了,但是刚刚那一幕幕精彩烟花,将回永远停留在我那一页一页美好的记忆中。

中华传统节日作文 篇3

“咚咚……”在沉重大钟敲响了十二声后,我们迎来了那个令无数中国人兴奋至极的节日——春节。

春节是一年之岁首,农历新年,传统上的“年节”,传统名称分别有新春、新岁、新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过年。春节历史悠久,是由上古时代岁首祭祀活动演变来,其起源蕴含着丰富深邃的人文与自然文化内涵。

今年春节,我和家人一起动手包了饺子。我包的第一个饺子真是惨不忍睹,因为捏的力气不够大,竟然“趴”了下去。第二个呢,因为放了很多馅,包好后竟然把馅露出了一大截……。哎,再看爸爸妈妈包的,一个个挺着大肚子,活像了打了胜仗的大将军,我不禁更气馁了。妈妈一看我这模样,连忙安慰我说“老天不负有心人嘛,加油!”在妈妈的鼓励下,我重新振作起来,我非常仔细、认真地观察了妈妈的手法,慢慢地也掌握了包饺子的技巧,也可以包出像模样的饺子了。饺子煮好了,夹起一个自己包的饺子,吃到嘴里,心里就像吃了蜂蜜一样甜。

在一轮弯弯的月亮下,在神秘无比的夜空下,在这个充满爱的家中,我无比幸福。

家,不在于有多豪华;家,不在于有多少金银珠宝;家,不在于美丽得令人流连忘返……家,在于的是团圆、温暖,这个春节让我感到无比幸福。

中国传统节日作文 篇4

“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每当听到这首诗,我就会想起每一年的'春节,还有那一个个饱满像元宝的饺子。

春节的前一天,妈妈买来了又细又长的韭菜;又胖又红的胡萝卜;又圆又大的马蹄;一团大大的,鲜红的肉馅。一一放进一个蓝色的盆子里。我一看,就知道妈妈明天要包饺子吃了,我便高兴的手舞足蹈,一蹦三尺高,“耶!”

第二天,我盼着的一天到了,我起的格外早,一蹦一跳地下了楼,看见妈妈正在用手调肉馅!只见妈妈把切碎了的韭菜,胡萝卜等盛在另一边的盆子里。拿出蚝油,胡椒粉,油等调料放入馅中。一盆香喷喷的五颜六色的肉馅就做好了。开始包饺子了,我和妈妈系好围裙,开始开工,我拿起一张饺子皮,用筷子夹了一大块肉馅放在饺子皮上,因为馅放得太多,饺子皮根本不听话,馅都露出来了。我束手无措叫妈妈调整一下,我又拿了一张饺子皮,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放了很少一点,自以为可以包好了,但是饺子却像一片扁扁的叶子,我泄气了,但看见妈妈包得一个个像金灿灿的元宝,我也就又包起了一个个饺子,一个比一个好看,我越来越自信。终于也像妈妈包的一样可爱了!

待饺子上桌后,我夹起了一个饺子,咬了一口,一边看着外面的烟花,一边品尝我的劳动成果……只要坚持不懈,再难的问题也可以解决,我们全家都在享受着春节的快乐!

中国的传统节日习俗作文 篇5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到了,家家户户的鞭炮都噼里啪啦的响了起来,纸片漫天飞舞,一阵阵硫磺味传到我们的鼻子里,年味儿越来越浓了。

春节有非常多的习俗,比如贴春联、放鞭炮、剪窗花、逛庙会、吃年夜饭、守岁、收压岁钱……其中我最喜欢贴春联。

爸爸每年都坚持自己写春联。只见爸爸拿出了一张红红的纸,再将红纸摊开,纸张很长,都已经快把整张桌子盖住了。他把砚台磨了又磨,只见笔尖在墨上轻轻一点,就开始写起字来。爸爸的手臂一挥,就写出了一副对子。

爸爸写好对联,就轮到我们贴了。我拿了一架梯子,把梯子打开,我爬了上去,妈妈来当指挥官。我一会儿贴高了,一会儿贴歪了,我就像一只灵活的小蜜蜂,在妈妈的指导下,终于把对联贴好了。看着全家动员完成的对联,我们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快到中午了,家家户户都响起了鞭炮声,我们也把一个个鞭炮整整齐齐的摆好。爸爸开始点火了,鞭炮声噼里啪啦的响起来,我害怕的捂住耳朵,我不由得问爸爸:“为什么过年要贴这么红的对联,而且还要放鞭炮呢?”爸爸耐心的告诉我,放鞭炮这一习俗的背后还有一段关于“年”的传说呢!相传“年”是古时候的一种怪兽,它头长触角、齿尖利齿、凶猛异常,每到除夕便出来害人,人们苦不堪言。后来大家想了一个办法,放鞭炮、贴春联,红红火火,热热闹闹,年兽就被赶跑了。这便是“过年”的由来。

我真喜欢过年啊,和爸爸妈妈一起贴春联真是太有趣了!

中国传统节日作文 篇6

今天是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年节”。可是,你可知道它的来历?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做重阳,也叫重九。据查,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始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并沿袭至今。历来过重阳,都是以登高望远笑傲人生为主题,民间多开展一些登高、爬山、郊游、品酒、赏菊、书法、作赋等活动。自从1988年我国将农历的九月初九正式定为“中国老年节”,使农历“九月九”成为我国法定的老年节后,每逢重阳,各地各部门各单位都通过组织的形式组织老人过节,形式虽然不一,内容却基本相同,大体都是组织老年人座谈会,对老年人进行慰问活动,自此很少看到有开展传统的重阳文化活动的了。

重阳节和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一样,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些个节日都有很重的文化份量,都有她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一定的文化渊源,每一个节日都是一个特定的文化元素。重阳节的文化背景和渊源深刻而悠长,登高望远,品酒赏菊,吃重阳糕,这些都打上了特定的文化烙印,仅以一个敬老显然不是重阳节的本质和内涵!

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丰富,节日的文化氛围却在逐渐淡化,除一些特殊的阶层或群体还能想到这些传统文化的名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节日的文化元素已开始渐渐被遗忘,以至出现有韩国人把端午节拿去申请为该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之荒诞,而笑话的背后难道不是我们背弃了传统文化后的一个痛心疾首的教训么?如果继端午节被端之后,中秋节、重阳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这些文化名片再被人家拿去申请为他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那我们中华文化说不定什么时候会要被人一锅端掉,真要那样,我们怎么去对我们的子孙进行五千年文化的教育与传承,拿什么让我们的子孙信服我们有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诚然,敬老是中华民族的美德,相比整个中华文化,弘扬传统文化比敬老显得更为重要。因为重阳节不等于敬老节,敬老只是重阳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近年来,外来文化与我们的传统文化争夺较量不止,并且外来的文化因素越来越多的取胜于我,在向我们传统文化渗透的过程中,他们得到了太多的好处。我们传统文化这最后的堡垒如果也被攻破,那时,我们就失去了支撑民族意志的精髓和脊梁,就失去了民族的沧桑与尊严。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非要有她的一种精神,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传统文化就是一种内涵深刻、底蕴深厚的精神,是能够扛得起千年文化和亿万人民的精神。因此,重阳节,我们不再应该仅仅把她当做敬老节,而要将她的传统文化精神融入到现代人丰富的文化生活中,过出她的现代意义,过出她的本质内涵,让重阳节等传统节日扛起千年文化和现代文明。

中华传统节日作文 篇7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有许多特别的传统节日,它们都有着不同的意义。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公元前278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我国的爱国诗人屈原面对国破家亡,痛心疾首,毅然投汨罗江自尽。屈原的死亡,使百姓哀痛,他们自动到江边悼念,村民投放饭团、鸡蛋等,喂饱鱼虾不想让它们咬屈原的尸体。最后慢慢的演化成包粽子、吃鸭蛋、喝雄黄酒等习俗,有些地方举行赛龙舟来纪念他。

端午节的习俗可真不少,过去赛龙舟是借划龙舟驱散鱼虾,如今赛龙舟如同盛事一般。“龙”又长又宽,前面是大大的龙头,后面龙尾且工艺精湛,颜色艳丽。人们聚在岸上耐心的等待着“龙”回来。雷鼓一响,大家划动龙桨,看谁能拔得头筹。当然香香的粽子是不可少的啦!糯米洗好用芦苇叶、麻绳,包成不同形状粽子,中间掺入红枣、肉甚至水果等,煮好即可食用,味美清香。当然端午节还有佩戴香囊、插艾叶、挂钟馗像等等习俗。

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这是值得我们每个人骄傲的。

中华传统节日 篇8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比如元宵节、春节、中秋节……我最喜欢的是端午节。

这天中午,妈妈端来了几个香喷喷的粽子,它们像一个个“五花大绑”的娃娃,我迫不及待地拿着剪刀剪开那条绳子,再把竹叶剥开,香味扑鼻而来,只见糯米包着豆沙、虾米、香菇……我和弟弟狼吞虎咽地吃起来,粽子真好吃。

吃完粽子,我们来到江边看赛龙舟,这里已经人山人海。只见裁判朝天发射一枚信号弹,选手们拼命划着木桨,跟着鼓手的口号和节奏,动作整齐划一。几支队伍你追我赶,战况非常激烈,眼看三号龙舟快赢了,我对着二号龙舟喊:“加油,超过三号!”就在我认为二号输了的时候,奇迹出现了,在最后一刻,二号龙舟超过三号,冲向终点,裁判公布排名,二号龙舟第一名,我高兴极了。

这就是我喜欢的节日——端午节,你们喜欢吗?

中华传统节日劳动节作文 篇9

五月一日是劳动节,是全世界人民的纪念日。对我们学生来说,是盼望已久的节日,有这么长的假期,我又可以放开心怀,快快乐乐地,自由的打发和支配属于自己的时间空间了。

平时因学习比较忙,没有时间好好放松,难得今天有这个机会。人人都说,大海的胸襟是宽广的,胸怀是坦荡的,人如果“有了不顺心的事”就到海边去走一走、看一看,大海可以包容一切,这话真是一点也不假。我到了海边,看到一望无际的大海,顿时觉得豁然开朗、心旷神怡,所有烦恼顷刻之间被冲刷得一干二净。

“妈妈不吃,妈妈不饿,你快吃吧,凉了就不好吃了!”

忽然一把嫩稚的声音在我的耳边响起,原来是一个天真无邪,看上去只有四、五岁的小女孩正在跟她的妈妈说话。我放眼望去,只见她们点了很少的食品。那个小孩的妈妈目不转睛的看着自己的孩子,那孩子吃的是那么香,妈妈看着孩子狼吞虎咽的吃相,脸上露出了欣慰的微笑。那笑容,看上去比自己吃了还高兴,还满足。过了一会儿,孩子吃饱了,餐桌上残留下孩子丢下还没有吃完的东西,孩子站起来,拍拍身上的饭渣。

“妈妈,咱们走吧。”

“等一会儿”妈妈拾起孩子吃剩的东西,仔细地啃了起来。

“妈妈,你不是不饿吗?”孩子操着童真的声音问道,“这孩子,这么贵的东西丢掉多么可以啊”,话语中带着几分自卑和无奈。看到这情景,我终于明白了,原来那位母亲是因为家庭经济条件不富裕,为了让孩子多吃一些,宁可自己挨饿,我被那位母亲的“爱子”精神感动了。是的,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爱字”是她们的本能,宁可自己受罚,也尽可能地给孩子多一份爱。母亲对待孩子,永远是无私的、真诚的、甘愿奉贤、不图回报,看到此景,我现在终于理解了“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母爱。”

“五一”这天我过得非常充实,它让我懂得了许多书上没有学到的知识和道理,让我受益匪浅、感慨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