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扩写作文4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扩写作文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扩写作文 篇1
小河的两岸有茂盛的树木和鲜艳的花朵,不时送来了阵阵花香。阵风劲吹在河面上,河水掀起了微波。
这时从远处的河面上要飘来了一叶有蓬的.渔船,小渔船的前部正坐着两个六七岁的儿童。一个儿童的头上盘着两条小辫子,穿着敞开的白色短袖衬衫,露出了圆鼓鼓的小肚皮。他看着天上变化无端的云彩,露出了他笑嘻嘻的小脸蛋儿。而另一个儿童却留着一小撮短发,他的短袖衬衫被一阵阵风吹得微微地飘了起来,像一只美丽的小白蝴蝶随风张开了大翅膀,在小船边上愉快地飞舞着,露出了一个黄边红肚布儿。
突然他低头对旁边的弟弟说:阿弟,我想出了一个馊主意。我们就不用这么吃力地划船了。你收起竹篙,我停下船桨,你撑开雨伞,举过头顶,把伞当作帆,借助风的力量来使船前进。好啊!哥哥,你这个馊主意出得不错呀!他们立刻收篙停桨,撑开雨伞,把雨伞高高地举过头顶,伞面朝前,阵风吹在伞内,使船缓缓地前进。船边传来了哗哗哗的水流声。两个儿童高兴地又说又笑。弟弟,我的这个主意不错吧?哥哥拍着弟弟的肩膀笑着说。不错,哥哥,你真聪明啊!弟弟高兴得手舞足蹈起来。
这时,站在岸边的诗人杨万里心里想:没下雨撑什么伞呢?哦!原来是两个小顽童不是用伞遮雨,而是借助风的力量使船前进呢!真是两个聪明顽皮而又可爱的孩子。
扩写作文 篇2
今天,我们学习了第24课《江雪》。
老师先给你们介绍一下作者: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这首诗的意思是:所有的山上都没有鸟的影子,所有的路上都没有人的行踪。孤零零的小船上,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在江面上垂钓。
老师还告诉我们。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风雪寒江独钓图。这首诗是在皇上准备杀柳宗元时所写,诗人用这首诗写出了自己悲伤的心情。
闭上眼睛,背诵这首诗,我仿佛回到了当时。我仿佛看到了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一位老人正在江面上钓鱼。可以感受出天上没有一只鸟,路上没有一个人在行走,而只是老翁一个人在钓鱼。好可怜呀!
柳宗元看见他一条鱼也没有钓到,十分可怜他。就挥笔为他写下了这首诗《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扩写作文 篇3
悲秋万里,落木萧萧。
独伫高楼,心中无限怅惘,想不尽人事凄凉,谁人能体味这无边的孤寂;故国东望,眼中多少热泪,望不尽深秋萧索,谁又能感受这其中说不出的辛酸苦楚?然,故国虽在,锦书难托!
看长江逝水,万里漂泊,何处是归路?见落叶纷纷,飘飞零落,哪里能停留……望不尽这滚滚长江,望不尽这萧索深秋!罢,罢!三两杯淡酒怎能消愁?
老病孤舟,白头霜鬓浑欲不胜簪;
异乡羁旅,独上危楼高处不胜寒!
敢问天涯漂泊何时能回,怎奈德归期未可期;飞鸟相与还,双双对对,尽在秋风中无尽缠绵,而独倚高楼,眼见之景,情随境生。这万般的无奈,试问谁人能懂;这不尽愁丝,孰能为我剪断;满肚的哀情,又该寄在何处?
但见不尽长江,落木萧萧;但闻猿鸣凄厉,声声切切!
劲急的秋风中只留下高楼上的背影,独倚栏,独默默,独叹息。一叹天涯孤旅,天涯何处是归期?二叹多病残生,天涯何处了残生?三叹故国多难,天涯何处酬鸿志!呜呼哀哉!
猿鸣声声断愁肠,往昔多少事都在脑海中浮现。朱门酒肉,路有冻死骨;蜀中云乐,然茅屋为秋风所破,床头屋漏无干处,怎耐得如麻的雨点?故国城峘破,草木春深何堪折,不过空作感时的泪水,不胜簪的白头!长江三千里山峡,飘泊羁旅,轻舟何时载我还?梦萦故国,花落梦中谁人拾?
独上高台,凭轩涕泗流!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独倚栏,高楼望月,感受那说不出的心酸,道不出的苦楚……罢,罢!再饮一壶浊酒,任他万缕千般,皆入愁肠。
但,借酒浇愁愁更愁。故园不忘,故园不敢忘;愁绪难慰,愁绪无可慰!
故园之月照清秋,秋高露白幽更愁。独上寒台暗泪流,此情凄切不可收。故园不见空白头,发丝凌乱幽忧忧!
独登高台,谁的发丝如此凌乱;独登高台,谁的泪黯然而下;独上高台,谁的经历如此坎坷;独上高台,谁的哀思散入秋风?杜子美欲言还休!
扩写作文 篇4
南郭先生自打逃出皇宫以后,心里就觉得很不踏实。于是就回皇宫领罪去了,他对齐闵王说:“大王,我在吹竽时欺骗了您的父亲,罪该万死,小的前来领罪。”齐闵王听了南郭先生的话,说:“既然你有悔改之意,本王饶你不死!”南郭先生说:“谢大王不杀之恩。”
虽然齐闵王原谅了他,但南郭先生还是对不起死去的齐闵王,他下定决心要学会吹竽。南郭先生听人说,在昆仑山上住着一位老人,他的吹竽技术十分精湛,南郭先生听了,背起行李来到了昆仑山上,果然,他听到了悦耳动听的竽声,那声音宛如百灵鸟的歌声,他沿着歌声来到一座小木屋前,里面住着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他正在聚精会神的吹竽,南郭先生完全陶醉在了那美妙的竽声中,他对老人说:“老人我千里迢迢来到昆仑山就是为了拜师学艺,请您收下我吧!”“好,我收下你了。”
从此以后,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盛夏酷暑,他都坚持每天跟着老人吹竽。后来,皇宫举行了吹竽比赛,南郭先生夺得了冠军,赢得了齐闵王的称赞,成了一位赫赫有名的吹竽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