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精彩6篇】》
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 篇1
从学了《青海湖,梦幻般的湖》一课,我就向往青海湖。今天,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一大早,我们一行六人在导游的带领下,乘坐旅行车,开始了青海湖一日游。汽车在银白色的公路上奔驰,青海湖到底有没有课本上说的那么蓝呢?妈妈说:到了青海湖,不就一目了然了。”我真想马上看到青海湖,看他个明明白白,可老天爷存心与我作对,让时间放慢了脚步,我等着、等着,便睡着了。
青海湖到了!”导游轻轻地说了声。我张开双眼一看,果然是我梦寐以求的青海湖。一下车,却令我大失所望:近处的湖水银光闪闪,只有海天相接的那一边是深蓝的。这是怎么回事,并不像看课本上说的那么蓝?”导游告诉我们:青海湖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海天一色,天是什么颜色,湖水就是什么颜色。你们看,近处的天白云朵朵,湖水就变得银光闪闪;那边的天乌云翻滚,湖水又变得黑里透亮;远处的天深蓝深蓝,那湖水也就深蓝深蓝。”大约过了半小时,天变蓝了,湖水也变蓝了,蓝得像一块透明的宝石,像一段蓝色的锦缎,像一盒蓝色的颜料,让人很难分辨出那里是水,那里是天。更刺激的是,我们坐上了快艇,行驶在万里碧波的湖面上,使我找到了艇行湖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觉。更有趣的是,在甲乙寺看青海湖,青海湖的尾部贴有一只小耳朵,人们把它称为耳朵湖,耳朵湖是淡水湖,而与它仅有一墙之隔的青海湖
却是咸水湖,这不愧为大自然的杰作啊!
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 篇2
四月正值春游的大好时机。到处是嫩绿一片,鸟语花香,阳光明媚,令人在踏青时得以心旷神怡。
今天,我们学校组织了我们六年级的全体同学来到浚县,放松、愉悦心情,感受天然的艺术魅力。
路上,听着悦耳的歌曲,一边兴致勃勃地往嘴里塞着零食,经过了一个半小时的路程,我们到达了目标的地。首先,我们来到了杨玘屯村。在杨玘屯村中,我们第一个来到了“民俗文化博物馆”。古色古香的建筑令人有种在朦胧的仙境中的感觉。满屋的泥咕咕,看起来别有一番情趣。仔细地端详着一个个形态各异的泥咕咕,有在茶余饭后一起聊天,满脸幸福的一家人;有神采奕奕的奥运五福娃;还有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造型古朴活泼、夸张而又豪放,色彩斑斓,惹人喜爱。把嘴对准孔吹气,还可以发出“咕咕”的动听的声音。很具有民俗文化的特色及韵味。我也兴致勃勃地买了四个泥咕咕。紧接着,,我们又来到了泥咕咕的世家——王蓝田的传人王还锋的家中。我们跟着他学着泥咕咕的制作过程。他一边详细地讲解着,一边灵巧地转动着双手,揉、捏、拉,很快就做好了一只小鸟。我们学着他的样子,把手在冰凉光滑的泥上不停地揉捏着,虽然不是那么精致,但仍显得古朴拙雅。每个人都在了解制作过程的同地,长了见识,陶冶了情操,心情也更为愉快。
然后,我们就来到了大伾山。在那里我们分享了午餐之后,便开始游览,开始新的旅程。在高大而又苍翠欲滴的松树的环绕下,在嫩绿可爱的小草的陪伴下,在芬芳迷人、美丽鲜艳的花朵的点缀下,在高耸、磅礴的山峰的衬托下,我们在“虎啸”“龙吟”两块大石前放开嗓门“虎啸龙吟”,我们又参观了巧夺天工、玄妙变幻的龙洞和最早、最高、最老的摩崖大佛,从山顶往下看那错落别致的房屋和山脚的美景……
时间过得真快,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浚县。这次游浚县令我感到充实而快乐,既增长了知识,又感受了天然的艺术的价值和魅力!游记的过程也将会永存于我的脑海里!……
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 篇3
今年七月,我们一家去了美丽的青海湖,这一次旅游令我很难忘。
在路上行驶了3个小时以后,我妈妈忽然叫我看远处一片蓝蓝的地方,我赶紧看那个既不像天也不像湖的地方,猜那里就是青海湖了,当时很兴奋。
下了车后,感到湖边很冷,紫外线很强,尽管太阳光不是很强,但我们还是都擦上了防晒霜,我也赶紧戴上了帽子。青海湖边的游人很多,有骑马的有游水的,有拍照的,青海湖湖边有块大石头,上面用汉藏两种文字写着青海湖”,湖水很清澈,可以用来洗脸洗手,连牦牛都在水里喝水呢。
青海湖边的地上有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石头,被水冲上来的死鱼也很多,都是退潮时没能游回到水里的。湖中还有几只鸟在悠闲的游来游去,还有的在湖面上盘旋。
青海湖是中国的最大的'咸水湖,我仔细的观察水面,看见了一些东西在湖面上,会是什么呢?那东西一会黑一会蓝的,真搞不懂这奇怪的东西是什么。我问爸爸,他说:这种东西我也没见过,大概是中央10套里说过的湖怪吧。”真是奇怪。
我们一路上在不同的地点看青海湖,发觉她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想想我们曾学过一篇课文《杨桃》,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它就会变化,就会有不一样的感觉,青海湖真是名不虚传,真是太美了。
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 篇4
十月三日,我参加了壹城小区的皖南自驾游。当天早上五点三十分的时候,爸爸就让我起床,到东区大门口集中,大家先议论路线,接着合影照相;最后,在大门口放爆竹。然后就上了车。 我最先是在“包子”车上的,就因为“包子”车上全是男人,我只好上了全是女人的车子,后来到了芜湖,爸爸碰到了菲菲(小名)和左卫军叔叔,就上了他们的车。
到了月亮湾,一群人到这里出售水枪、拖鞋、盒等打水仗的工具,菲菲看到水枪,大喊:”艾伊,过来“。我的名字被菲菲喊成艾伊了。菲菲对我说:“LOOK!水枪一元一个,拖鞋5元一双,一共6元,还买啊?”,我不是不想买,是心疼那十二个小布丁,结果,我爸爸还是给我买了一个水枪和拖鞋。
漂流是最有趣的,我想和菲菲一个船,可船只能上4人,菲菲他们有三个大人一个小孩,我就和绝爱(网名)他们上了一条船。那里的水特别清,不说游鱼水草看的清楚,就是小沙子也是看的很清楚。
周围青山环抱,绿树葱笼,树上的鸟儿欢快的鸣叫。过了第一个急流点,打起了激烈的水仗。那一些男的,有的攻击,有的帮忙准备,别的在那有瓢划船。还有更厉害的,跳到水里推船,到别人船前打水仗。非常有趣。我们那船全是女的,可那些男的也往我们身上浇水,我们全身都湿了,可我们没法反击,幸好我们的撑船师傅望我们撑船撑的好,我们就成”落汤鸡“了。
过了一半的路,那些男的看到了新娘子,就往她身上浇水,她的老公有一个大盆,呜呼,那些男的就完蛋了。
晚上,我们到了宾馆,爸爸让我和菲菲一起睡,我们特别开心,可好景不长,洗澡时,一只大蜘蛛出现了,幸好菲菲爸爸用水冲死了它。我们睡了,第二天的游记要开始了。。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今天,我来到了美丽的桃花潭。
一进桃花潭旁边的小镇,玩具以把我的目光吸引了,菲菲也是如此,我一眼看中了一个穿和服的紫色木娃娃,娃娃有大大的、闪闪发光的、迷人的、可爱的大眼睛,小小的樱桃嘴,漂亮的衣服,可她要8元,我又开始心痛小布丁了。爸爸见我喜欢,就帮我买了下来。我看菲菲和他爸,菲菲喜欢弹弓,她爸爸就买了下来,我问她:“菲菲女侠(以前的小名),昨天有蜘蛛,你可是第一个喊的”。菲菲不理我,自己玩起弹弓了。我爸爸喜欢双节棍,豪不犹豫的买了下来。
桃花潭没我想的美,和玄武湖差不多。坐船到对岸,有个小村子,里头没什么,就是虫子多。一进门,先看到一只毛毛虫,接着是臭虫,吓死我了。
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 篇5
为了拓展我的知识面,爸爸答应我暑假去神农架一趟。8月中旬的一天,我们一家三口高高兴兴地踏上了神农架之旅。
我们先乘火车到宜昌,再在宜昌乘大约五六个小时的车,便来到神农架的入口——鸭子口。这里的海拔已经是一千八百多米了,与宜昌市区的炎热相反,我感觉到了一丝丝的寒意,汽车玻璃也冰凉冰凉的。
汽车在盘山公路上又行驶四十多分钟,就是神农架的最高峰——神农顶。从山上往山脚下望去,植被的垂直变化十分明显。山脚是阔叶林,山腰是针叶林,再往高处,草树交错。越往上,树就越来越少,到海拔两千六百多米的地方,就基本上没树了,只剩下了各种各样的草和大熊猫爱吃的箭竹,可惜箭竹都枯死了。到山顶便只有草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山草甸。
神农架最有名的一个景点就是风景垭。这里云雾缭绕,再加上青翠的山峦,似乎仙境一般。听说如果到了秋天,天气好而且没有云雾的话,景色会更加美丽。从这里可以俯视到山腰上红、黄、绿的树叶,他们相互交错,如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还能远眺各种奇峰怪石,它们在丛林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的幽静、苍莽。
离开风景垭,沿着盘山公路继续往前走,便来到了板壁岩。在这里,我看到了蔷薇、冷杉、黄杨木、红桦等过去我听都没有听说的植物,其中有不少还是珍稀植物。有长了一千年还只有一个成人高的小叶黄杨,过去用来做直升飞机螺旋桨的红桦,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珙桐……跟随着导游走了一会儿,我们看到一个洞穴。据说这里可能曾有野人出没过。洞穴旁古木参天,树上附着厚厚的一层苔藓。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好新鲜呀!
游完板壁岩后,接着我们又游了金猴溪、野人梦苑、了望塔等景点。
这次去神农架,在我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丰富了我的知识,增长了我的见闻。
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 篇6
10月24日,阳光明媚,秋高气爽,一轮红日挂在天边,新闻学校组织我们去泥咕咕之乡——浚县杨玘屯采风。
一路上,我们欢声笑语,谈话声一直持续到下车。我们下了车,首先来到民俗文化博物馆。我们进入院内,看到北边有一片菜地,菜地里种着白萝卜和白菜,走近仔细看,看到一棵棵大萝卜一半钻进泥土里,一半露在外面;大白菜白白胖胖,活像一个个娃娃。
随后,我们来到一个制作室,制作室的主编叫寒刀,“老师,这人的名字咋那么怪呢?”有同学问,“因为这是他的笔名,走,进去参观参观。”我们跟着老师进去,看到一个个造型独特的泥塑作品,有老人正在散步的,有小孩在一块儿玩的,还有大人正在抽烟的,千姿百态,我们看得目瞪口呆。我们问寒刀叔叔:“叔叔,泥塑是怎么做的呢?”叔叔回答说:“先取土和水和泥,然后捏成泥人,再晾干,再把干了的泥塑放进窑里用火里烧,同时往火里加颜料,烧三到四天取出,就做成了同一种颜色的泥塑制品。”
离开寒刀工作室,我们走进了杨玘屯。这个村子里的。人个个都会捏泥咕咕。我们来到一位专门做泥咕咕的大师——宋学海家里,在他家的一张桌子上放着许多泥咕咕。我们簇拥到宋伯伯身旁,争相问了许多问题,宋伯伯耐心地给我们解答。他给我们讲起了自己的身世。他从7岁开始学捏泥咕咕,从开始捏得不熟练到现在成为大师,他一捏就捏了40年,我听后很有感触,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
日进黄昏,我们坐上回家的汽车结束了这次旅行。我回头望了望被抛在身后的杨玘屯,心里说:“美丽的杨玘屯,我会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