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大全 > 品茶优秀作文【优秀9篇】正文

《品茶优秀作文【优秀9篇】》

时间: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勤劳的小编帮助大家收集整理的9篇品茶之道的相关文章,欢迎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品茶优秀作文 篇1

人间有仙品,茶为草木珍,美誉入杯樽,茶之荣也;浓茶解烈酒,淡茶养精神,花茶和肠胃,清茶滤心尘,茶之德也;乌龙大红袍,黄山素毛峰,南生铁观音,北长齐山云,东有龙井绿,西多黄镶林,茶之生也;茗品呈六色,甘味任千评,牛饮可解燥,慢品能娱情,茶之趣也。

在茶中,铁观音是上好的茶叶,我从小便爱饮茶。茶与饮料不同,饮料是漂浮在表面的浮躁的,而品茶,往往感觉身心被净化,滤去浮躁,沉淀下的是深思。茶是上好的人间佳品。

有一次爸爸出差回来带了一包极好的铁观音。每当闲暇的时候,捧杯沏茶,茶香溢满了小屋。茶叶浮起来,又渐渐沉下去,肆无忌惮的舒展着懒洋洋的身体。洁白如玉的瓷碗中,茶条郑曲,肥状圆实的铁观音渐渐泡开,略带透明,好似一颗颗美丽的琥珀。白雾腾空而起,周旋几圈,时而高,时而低,最后飘入空中不见了踪影。新的白雾又升起来,好似一只白鹤,自由伸展着它美丽洁白的翅膀,足尖才将离地,又飘向空中……

端起茶杯,抿入口,才将感受不到它的香醇,继而只觉苦涩在舌尖欢腾,当你端起茶杯,准备再抿一口时,此时苦后的甘甜才在味蕾间袭来。有着它天然馥郁的兰花香,滋味浓厚甘鲜,回味无穷,可谓是“七泡有余香。”

喝茶,喝的是一种心境,一种平静的心,褪去往日的浮华与焦躁。喝茶,喝的是一种情调,一种欲语还休的沉默,热闹后的落寞,橘黄色的灯光下慢慢抚去书架上的灰尘……夜幕已至,闲暇时还能泡一杯茶,每一片茶叶都像一个灵魂在热水下旋转。品着茶,先是苦后是甘甜,千滋百味涌上心头,一场味蕾的聚餐,一场舌尖上的华尔兹,一次心灵与灵魂的旅行!听着怀旧的音乐,翻着古老泛黄的书页,过往仿佛又回到了今日。

人生也好似一杯浓茶,有着太阳,熠熠生辉,散发着光芒,围绕着光圈,光晕的照耀下,又有一轮新月,日月间有无数点点繁星,在璀璨的宇宙中,在一杯平凡普通的茶中总能体会到一些深邃的道理……

品茶,先苦后甜,苦甜之间是漫漫的人生路!拨开重重的荆棘,你又能看见一片美丽的星空,在泪水的转角处,你又能看到一泓清澈的溪流……

品茶优秀作文 篇2

早晨,大家都早早的到了学校,因为今天是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将要去到大足石刻。

车上,我们尽情地狂欢,我们不停地唱歌,我们一下车就被老师骂了一顿,司机说,他像拉了一车鸭子,吵得让人头晕。

我们今天的第一站是拜孔子,换上烦人的古装,来到了广场,由吴老师亲自给我们每一个同学点上了开启智慧之旅的朱砂。

接着,我们开始学习茶道。这古装太奇怪,连脚都迈不开,一路上磕磕绊绊,走得惊心动魄,我终于知道古代的女人为什么走路慢了。

终于,我们走到了泡茶的地方。首先用那个像铲子一样的“茶铲”把茶叶铲出来,这罐茶叶剩下的不多了,还被我们弄得到处都是。我帮大家把茶叶添完以后,就可以开始倒水了。大家都是第一次泡茶,没有经验,茶水倒得到处都是,而我就负责帮他们收拾洒了一桌子的水。

第一次只添上茶壶一半的水,因为第一次是酥茶,就是把茶里面的脏东西洗出来,盖上壶盖,轻轻晃动茶壶,将茶与水充分融合。之后将茶水倒入品茗杯中,用茶夹夹住杯子,将茶水倒入茶盘中。再加开水,这次的茶水可以喝了,所以水可以加满。泡上两分钟后,茶就可以喝了。茶泡好以后不能直接将茶倒入品茗杯中,而应该把茶滤放在品茗杯上,把茶渣过滤以后才能喝。

古代品茶十分讲究,用左手托住杯底,右手扶在杯子外侧,然后先闻其香,品其味,再一口喝掉。看来古人喝茶还是挺优雅的嘛。以前,我不太喜欢喝茶,总觉得一股苦味,可是今天觉得茶特别的香,我喝了很多,说明我泡的茶,还是很不错的。喝着自己泡的茶,心里满满的都是成就感。爸爸也喜欢喝茶,等我回家也给他露一手。

接着,我们又体验了一下磨茶的过程。下午,我们去参观了远近闻名的大足石刻,它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金色的千手观音是我印象深刻,看得我眼花缭乱,它的每一只手上的动作都是不一样的。古人正是伟大,我一直想不明白,他们怎么做倒的。在博物馆中,一个巨大的烟雾缭绕的东西据说是用来熏香的。古人的生活真是诗情画意,智慧真是无穷的啊!

回家的时候,那股茶香依然在我口中回味……

品茶优秀作文 篇3

早已夜深人静了,却睡不着。于是取出了封尘已久的一套茶具,找了些茶叶,坐下来自己品茶。

家中是常备茶叶的,但父亲喝茶常常只是为了解渴;而母亲,则是为了抗拒睡眠的诱惑。所以,家中没人懂茶道。于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我决定品自己的茶。

壶中已有了茶叶,再倒入些开水,尔后细细端详着。放入的是玉针——一种貌似尖针的茶叶,加开水以后,它们开始慢慢散开,然后将四周染成一片碧绿。我捧住了茶壶,突然感到一种蜉蝣撼树的苍凉。

每个人生下来其实就像那玉针,渴望在滚水中保住自己的个性,结果却总是被水所浸染,散成薄薄的柔光,同时也染碧它周围的一切。也就似蜉蝣,企图撼动大树,却最终倒毙在它的下面,成为它的肥料,与它融为一体。所以人的欢喜与悲哀都在此,永远不能够不改变自己而改变环境,总要坦然面对生活的打磨与融合。要么,溶入你生命的滚水,要么,放弃拥有生命的机会。

想得出了神,才发现茶已经泡好了,是那种精致的碧绿。原来溶入开水的玉针纵使没了自身的棱角,却能绽放另一种美丽。我轻轻倒了一杯茶,就四根拇指那么粗深的一杯。本可以一口喝干,却又故作风雅地小抿了一下。顿时,一股玉针固有的苦涩遍及全身。这种味道我尝过很多次,于是见怪不怪地再小抿一下。一杯茶没了,喉中却有一股清凉油然而升。不禁会心一笑,才发觉品玉针是要有决心的。没有苦,得不来清凉。或许真的,进行着人生的旅行,人无时无刻都必须尽心地付出尔后承载许多自己也搞不懂的悲伤,这是一种相当委屈的投资,总会给人“路漫漫其修远兮”的迷惘。对许多“精明”的商人来说,他们会放弃风险,放弃品尝苦涩的机会。于是,他们中也就不会有人能真正找到清凉甘美的感觉。

再品几杯,茶壶还剩最后一点茶,我没有再喝,任由它剩那一点残茶,母亲曾告诉我不要把茶壶的水喝光,留一点,再加水后才有味。这并非证明她懂得品茶之道,只是她教育我如何做人:“随时不要做得太完美、太满,给自己一条后路,一个空间,说不定你能为世界留下一个奇迹。”我过去不懂,时至今日也懵懵憧憧,但觉得有理,于是照做。

茶品完了,时间也晚了,心情却很舒坦,于是愉快地收拾。突然想起了一个故事,一位大师讲学时,门外风吹而草动。一门徒曰:“风动”;另一位曰“草动”,大师笑而答之:“非风动,亦非草动,廉者心动。”我此时的心境不也有异曲同工之处吗?茶并非最好的茶,品茶的技术亦非最好的品茶技术,但心境却是世上最好的,于是,便很愉快。ヒ蚨,拥有一成不变的好心,真的便拥有了一切。おおおお

品茶优秀作文 篇4

品茶是我国的一种文化活动。在小学开品茶会的很少见。而在我们班,就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品茶会。

干茶叶的样子一点儿也不好看,干干的,细细的,蜷缩在一起。干茶叶的颜色是深绿色,有一点儿黑。摇一下杯子,茶叶就发出“沙沙”的声响。我忍不住捏起一根抿了一口。嗯,不错。抿了之后嘴里都是清香。

将杯子倒入开水,茶叶渐渐展开了它那蜷缩着的身子,顿时好看多了。颜色也从丑陋的深绿色变成了嫩嫩的青色。茶叶把水都染绿了。有几片还继续蜷缩着身 子,似乎还没有睡醒呢!我一闻,,哇,好香啊!我被这茶水深深的吸引住了,我不禁被陶醉了,忍不住轻轻低吟:“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只有几回尝。”

开始品茶了,我先小心翼翼地把茶杯端起来,然后闻了闻,最后小口小口的喝,“哇噻,真好喝。”我感叹道,并将它一口气全部喝了。我们这几十名茶客心满意足 的赞叹:此茶美味,赛过中国的龙井茶。喝完了,一片淘气的茶叶跑到了我的嘴里。“原来茶叶也这么好吃。我觉得什么山珍海味也比不上这杯茶。

香茶加上美味的下茶菜,那就是无尚组合了!

开始品美食了,教室里的美食芳香扑鼻。我做了一道”双喜临门”,所谓双喜临门就是两个连体西红柿摆在碗里。它的主材是松花蛋肠加上西红柿,淋上蒸鱼 油,当然还有我最爱的麻油了。同学们做的菜也五花八门,而小罗带来的却让我大吃一惊---面条。我突发奇想,大叫道:“那个吃货过来品尝我的美食。”小陈 飞奔到我面前,左手一个连体西红柿,右手一大块蛋肠,一口气就把它吃完了。我惊呆了,因为我第一次制作的美食就有这么热情的食客尝脸,真是我的荣幸。

等我的东西吃完了, 我就拿着筷子东跑跑,西瞧瞧,品尝同学们的美食,我拍了拍鼓鼓的肚子,回到了座位上,我刚坐下,就传来“哥”的声音,原来是小罗在打嗝呀。顿时我们都被逗得哈哈大笑。

章老师召开的这次品茶会是为了让我们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同时也让我们懂得了: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会觉得劳动的果实很甜美!

品茶优秀作文 篇5

白族有一民族特色茶品闻名于世。此茶名为三道茶,第一道,味清苦,头一呷令品者不禁闭眼皱眉,曰苦茶;第二道,味极甘,入口香甜,令品者自觉苦尽甘来,曰甜茶;第三道,微带暂且不述,只见品茶者一啜入口,做思索状,继而一片豁然开朗,问之何味?答曰:尝闻此茶第三道包罗人世酸甜苦辣咸,吾尝疑乎是,今日品之,犹信。此茶第三道曰回味茶。就此,三道茶成。

茶如此,人生亦是如此。有人认为,清苦过后的甘甜就像生活中的苦尽甘来,风雨过后的晴天彩虹,但真正的生活若只是故苦尽甘来的固定模式,那么生活岂不是乏味单调的很?我认为生活正如那三道茶,开始时,单一的苦与甜刺激着我们的神经,而第三道回味却令我们迷惑不已,反思之后方知,苦与甜不过只是那众多滋味的各中一二,前面因为单一的味道而显于面上的表情,实在失态非常,现在方觉这第三道茶真真称得上回味。品了茶,再考虑一下人生,忽觉原来自己是那样肤浅,原打算把人生划成两部分,上半部分咬牙努力,再苦再累也要拼来下半辈子的舒适生活;下半部分自然是享享清福,想吃啥穿啥都是自己说了算。可殊不知这在人生百味中,也之算得几支小插曲,真正的人生少不了这苦与甘,但也绝不仅仅只有这两味,他们最终当归一到回味之中,在回味的茶壶中与其他茶料一道滚上一遭,这才炼出了真正的回味人生。

欣赏孟德,不是因为他唯才是举的心胸,也不是他曾经同一三分之二个天下的功绩,而是他那潇洒的人生。东汉末年,朝廷败落,天下大乱,伐董卓,为的是兴复汉室,可是汉室无能,为何孟德不能取而代之?于是招揽各路英雄好汉,一路征战,受九锡,称魏王,最终在天下占得一席之位。想孟德之举,哪个不是心之使然?这等潇洒人生,岂是只字片语能够说清道明的?古今多少史学家穷尽一生咀嚼孟德人生仍觉回味无穷,更何况是孟德其人呢?

喜爱东坡,不仅是他的诗才辞情,更是他那份对人生的感悟,东坡的一生是坎坷的,乍一看他的人生简历,似乎给人印象最深的便是贬谪,可东坡却不这么想,他把每一次的左迁当作人生的≮≯历练,把每一次的挫折当作生命的馈赠。远离家乡并不愁闷,只道我心安处是吾乡,他的作品中没有抑郁不得志,没有生不逢时的遗憾,更找不到怨天尤人的抱怨,有的只是一分豁达的心境。在我眼中,回味便是东坡一生的写照。

一味太少,两味单调,五味堪堪之算好,重回壶,再翻啸,点茶,呷品,只道甚妙,甚妙。

品茶优秀作文 篇6

我不是一个懂茶的人,什么红茶、绿茶、黄茶、黑茶或是铁观音、普洱、龙井。喝的最多的应该算得上是冰红茶,总觉着方便、解渴,味道甘甜。又到了周末,睡到自然醒,手机突然响了,是一个要好的朋友打过来的,说是邀我到他哪里吃晚饭,觉着挺好,蹭顿饭。收拾收拾便出发了,离吃饭的时间还早,他叫我去喝茶聊天,我也欣然答允了,要穿过一条长长的走廊,远远的就听到了泉水叮咚的流水声音,走廊旁边摆放着一盏带着音乐喷泉的一座假山摆设,显的格外雅致,那是一套很别致的像英文字母“Y”字型的茶几,特别引人注目,棕色的烤漆外观,有一尊小巧的弥勒佛镶嵌在那茶几的顶端,茶几上摆放这一整套乳白色的茶具,茶几的左边是四张圆木的棕色椅子,后边是一张类似手掌五指形状的木质靠椅,可以旋转。

几句话寒暄过后,他问我要喝什么茶,我回应道:“随便,只要不是绿茶就好!”他给我泡了一壶普洱,以前也没有认认真真的去品过茶,关于茶的名人或者诗句到时听过,茶圣陆羽,众所周知,郑板桥的楚尾吴头,一片青山入座,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煮茶。

一直以为,茶这玩意儿,都是那些达官贵人的身份象征,如同有什么样的茶具喝什么样茶,越是名贵的茶,就应该配名贵的茶具,有些人总喜欢将茶区分为三六九等,将最为普通的茶叶贴上贵贱之分的标签,让人对茶产生一种且别之意,真正的好茶应该是在我们的感觉里,朋友煮的普洱已经好了,看他的动作娴熟,一定是个爱茶惜茶之人,在乳白色的茶杯倒了约有四分之三的茶,他说倒茶不应倒满,满则溢,溢则流。好比做人做事就应该拿捏好分寸,不是什么东西都是多多益善,贵于精,专于优,才是更好。

泡好的茶是成棕红色,我端起来细细品了一小口,感觉有点微微苦涩,入口虽苦,但喝下去还算可口,方如做人做事先苦后甜的道理。也许是很少喝茶的缘故。我和朋友一边喝茶,一边拉家常,忽然间,没有了那份躁动浮躁的心情,那一刻,心中所有的烦恼也随之抛到九霄云外。心情自然轻松了许多。品茶不仅仅是陶冶性情,更是一种沉淀。因为在喝茶的过程中,你会把心静下来,尤其当你身处在这喧闹的城市里,面对生活中的是是非非,浮躁的心早已淹没了你最初的梦想,当被生活压得喘不过起来,试着学会静下心来,让自己安静一会,思考一下,约一个朋友,一起喝喝茶,聊聊天,释放一下自己禁锢的心。

茶的真正境界是什么呢?

一杯茶,一个宇宙,进入茶,进入一个宁静、淡泊的世界,是空无的茶气中万籁俱寂,心物两忘,超然独立的心境!

品茶优秀作文 篇7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代著名大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有这样的诗句。我仿佛看见他在中秋月圆之夜洒脱的喝酒,而我们家就是一起品茶。

爸爸在南方工作,今年中秋,他回来和我们一起过节,还带了几包南方的茶叶。

到了晚上,吃过团圆饭后,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桌边,看爸爸泡茶。窗外有皎洁的月光相伴,这时再沏上一壶茶,真是惬意至极啊!爸爸今天泡的是功夫茶,所谓功夫茶,并非茶叶或茶类的名字,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此功夫,是指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功夫。

开始泡茶了,爸爸先把水烧开,然后打开茶叶罐,我正想用手去拿,爸爸却用手挡住了我,一本正经地说道:“泡茶有个讲究,是不可以用手去拿茶叶的,不仅如此,就连茶叶的多少也是有讲究的,如果太多,不但泡出的茶太浓,且味带苦涩,但太少也不行,没有味道。”说完,他便用夹子夹起了一点茶叶,放入烧壶中。诶,泡茶的学问可真多啊!我心想。这时,爸爸提起茶壶,我以为已经好了,没想到他竟然把茶倒在杯子上,冲洗杯子。“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百思不得其解,便问道。“因为功夫茶的第一沸是不喝的。一沸太稚,谓之婴儿沸,三沸太老,谓之百寿汤。只有第二沸是刚刚好的。”爸爸耐心地给我讲解着。当水第二次烧开后,便可开始饮茶了。

爸爸把茶杯递给我,我一看,这么小的茶杯,喝一口,还不够我塞牙缝呢!爸爸却说:“好茶是需要小口小口地品的。”听了爸爸的话,我也学着妈妈的样子,喝起茶来,我抿了一小口茶,好苦啊!但渐渐的,竟然也品出了一丝甘甜。

在中秋之夜,我们一家人在一起,赏月品茶,是多么的幸福啊!一边品茶,一边望着那白玉盘似的月亮。忽然间,我似乎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也像品茶一样,先苦后甜,只有经历了各种磨难后,才会有成功的喜悦。“不经一番彻骨寒,哪得梅花扑鼻香?”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抬起头来,仰望苍穹和那苍穹中的明月。思绪便如脱缰的野马飞驰在无际的原野--——这纯洁的月光啊!今夜我终于体会到了你博大的自然气息。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品茶优秀作文 篇8

大概是年龄还小的缘故,我平时很少喝茶。

然而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去张老师家做客,不仅喝到了茶,还对茶道有了些许的了解。

张老师的客厅,很是洁净,宽敞。一张偌大的木质茶桌,格外显眼。茶桌雕刻有古式的花纹,上面放置着现代的烹茶器具,让人觉得既古韵飘香,又新潮时尚。

茶桌的左侧有一个开水壶,一个水龙头,还有一个类似小锅的器皿里盛着清水,水里浸着四只青瓷茶杯和四只玻璃茶杯。旁边有一个与茶杯配套的小盅。我打开盖子,里面是散发着清香的茶叶。桌中间随意放着两个用小贝壳编成的茶杯垫,杯垫上有一个白瓷小碟,放着带盖的白瓷茶杯。

张老师的手在什么地方点了一下,水龙头自行转动起来,到水壶处,水壶自动打开,接着,水龙头开始出水,水流正好注入壶中,一切都恰到好处,我不禁暗暗赞叹设计的精妙。老师从身后博物架上拿起一个绿色的小罐,用一柄木制半筒形小勺掏出些许茶叶,放到那个白瓷茶杯里。接着,老师把罐子递给我,让我闻一闻。“碧螺春,苏州原产的,绝对正宗。”老师说。

我看着老师娴熟的烹茶动作,已经有了满满的期待。当听到“碧螺春”三字,更是心里一阵激动。没想到竟然可以喝到这么好的茶!我不禁有点敬畏起来。

我把茶罐凑近鼻尖,慢慢地,轻轻地闻着茶香。首先是苦味,然后是清气,慢慢地扩散开来,在头脑里升腾盘旋,绵绵不断,仿佛余音绕梁。这不是幻想,而是切实的感觉。忽然,我仿佛又从清气中品出了一丝别样的气味,不是茶香,像是某种谷物……

“如果你仔细闻,应该能闻出一些豆麦的香味。这才是真正的碧螺春,茶香之下,总是隐藏着一些东西的。”老师用满含深意的眼睛看着我。

正说着,水开了。老师端起壶,拿起那个放着一些茶叶的白瓷杯的盖子,把杯里斟满了水。茶叶在水中翻腾浮动,水汽袅袅升起。

老师盖上杯盖,杯盖有一部分浸入水中,我注意到因为多次浸泡,杯盖上已经泡出了一道棕色的茶痕。没过多大一会儿,老师又拿起白瓷杯,把里面的液体倒入了一个玻璃小壶中。此时茶已泡成,是翠玉一般的淡青绿色了。

老师拿起壶,壶嘴一斜,茶就倾入了我的杯子里。我端起青瓷小杯抿一口,热热的茶水,带着微苦,但接着一股清气充满口腔,又随之扩散,令人陶然饮醉。就在我把茶水咽下的一刻,我又尝到了一丝豆麦的味道,比刚才更为香醇。

人们品茶通常都是品茶香,殊不知,茶香也是有深浅的。有的人喝茶如喝水,有的人能品出一丝清气。但唯有心无比平静的人,才能透过一层清香,探到碧螺春中蕴藏的豆麦之味吧。或许最根本的茶味,就是这谷物的香气呢。今日有幸,我能品味到它,真是造化。

我仰头,将茶一饮而尽。杯子叩桌发出嗒的一声……

品茶优秀作文 篇9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远到几千年之前。喝茶有茶道,到后来又有了茶艺、功夫茶。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待客之道和礼仪,比如有客来访要以茶待客,又有举茶送客之说,茶举足轻重呀!茶的地位也是很高的,其乃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你喝上一杯,它会让你提神醒脑,清火润肠。

偶然有机会让我亲身感受泡茶,感受茶文化,品茶那让人回味无穷的香气,享受其中的乐趣。茶叶有许多种,它们都有着自己的茶名和功效,比如铁观音可以清热降火,又或蜷曲着的雀舌能美容养颜、提神醒脑等。再来看看茶具,它们一个个儿精细到极致,小巧玲珑,像是整装待发的行者。此外,还有一个泡茶三步曲,要煮水,等到水沸腾后放茶,这之前当然少不了洗茶。泡好后要浇一遍杯子,让杯子里里外外全部沾有茶的清香,在这种茶香缭绕的环境下品茶,岂不是更好吗?下面就冲泡。等到氤氲水汽、浓郁茶香弥漫在你周围时,你可看一下,杯中的茶叶是不是正舒展双臂、翩跹飞舞呢,它们有的在中间徘徊,有的在上面飘逸,还有的在杯底翩翩起舞。这让我迫不及待地将香茗送入口中,这味道像甘霖又像琼浆。在嘴中回味生津,香咧无穷,唤醒了我正熟睡的脑袋。

俗话说,“头口苦,二汁甜,三汁淡。”我今天非要证实一下不可,我喝下第一口茶,只觉得有些苦涩,但是浓香四溢、回味甘甜。二品喝下去,只觉得清新爽口,我情不自禁地又连喝几口,齿颊留香。再三品,喝下后清香宜人,余香袅袅,可是茶味着实淡了许多。不出所料,我如愿以偿品得了茶,我不禁想到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的“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品完了茶,让我感受到浑身精神愉快、神清气爽。我不禁联想到一杯清茶一本书,我们可以约上几个茶友,坐在一起,边品茶、边看书。古时候还有君子以茶代酒,君子之交淡如水,有时一杯茶就够了,一杯清茶又何尝不是一次精神享受呢?

由茶我感悟到人生如茶,也有“人生三部曲”,先苦后甜。青少年时,拼搏奋斗;中年时硕果累累,收获很多;到了晚年,平淡从容。这真可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呀!茶中看乾坤,只有努力奋斗,才能收获累累硕果。一杯香茗,能品出人生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