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小学教案 > 三年级教案 > 仿写《听听,秋的声音》(精选10篇)正文

《仿写《听听,秋的声音》(精选10篇)》

时间:

仿写《听听,秋的声音》 篇1

1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边读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并和同学交流读后的体会。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2重点难点

1.从秋天的声音中,想象秋天景色的美好。

2.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听听,秋的声音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秋天的美景,你能用一个词组来概括秋天吗?出示

填空:的秋天

师:是啊!秋天不仅为我们描绘了衣服五彩缤纷的图画,而且还给我们带来了美妙的声音,有一位诗人就把在秋天里听到的声音记录下来,写成了一首小诗,你们想听吗?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听听秋的声音。(板书课题:听听秋天的声音)

师:出示课件:听朗读录音

活动2【导入】听听,秋的声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检查预习作业

师:通过昨天的预习,你对本课有什么了解?

生:汇报。

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请同学们按要求自学课文。

三:品读想像、体会交流

1.出示自学小提示:

(1)。用自己的朗读表现出秋天的声音。

(2)。诗中从哪几方面写出秋的声音?分别讲了那些事物的声音?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记出来。

(3)。读到秋的声音时,展开想象,把读后的体会和同学交流。

(4)哪一小节是你喜欢的?那里有没有我们写作中值得应用的修辞方法?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学习汇报。

2. 汇报自学情况

(1)。生汇报。

(2)根据学习情况品读诗歌,交流体会。

A:第一节

师:请喜欢听落叶声的一起读一读,想想这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师:这节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展现了风摇树枝的传神动态,你读后有什么感受呢?落叶会说那些告别的话呢?

生:汇报

B:第二节

师:在秋天里、草丛中、树叶下,蛐蛐在一声声叫着,一起来倾听,谁能把优美动听的蛐蛐声音变成朗读来告诉我们?

生:读

师:蛐蛐会唱些什么?展开你的想像,谁来说一说?

C:第三节

师:在美丽的秋天里,落叶离开秋天的怀抱、小蛐蛐唱起了离别的歌,大雁也过冬去了,想送大雁的同学来读一读。

师:请同学们找出两个动词,这样写好在哪里?

师:大雁会撒下什么叮嘱呢?

D:学习4、5、6节

师:在大家的朗读中,我们一起走进了秋,走进了辽阔的音乐厅,这音乐厅就是“神奇的大自然”,在大自然中,秋天的声音无处不在,我们再去听一听,感受一下秋天的声音还在哪里?

板书:叶子里小花上

万物中

汗水里谷粒里

师:这部分秋天的声音同上面写落叶、昆虫、大雁这些可以听到的声音不同,这部分是用心去感受的无声的声音。

师:秋天美好的音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你想追上吗?

生:齐读课文。

活动3【导入】听听,秋的声音

四:仿写诗歌、积淀语言

师:这首诗语言精炼优美,富有韵味,描写秋天声音时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师:你们喜欢秋天吗?汇报一下收集的秋天的声音,仿照1、2节的形式,自己仿写一节。

生;展示自己写的诗歌。

五:作业超市

1.给自己写的诗配上画。

2.收集有关秋的诗歌。

3。带着你对秋天的喜爱,选择本单元任一篇文章读一读。

附:板书设计;

黄叶刷刷

蟋蟀嚁嚁

感悟的声音  音乐厅美妙声音

大雁叮嘱

秋风歌吟

听听秋天的声音

叶子里小花上

无声的声音   万物中来去匆匆

汗水里谷粒里

仿写《听听,秋的声音》 篇2

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边读边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读写诗文。

教学重、难点:

本文是一首现代诗,通过秋天的声音这个切入点,以点带面让学生通过想象来感受秋天美好的景色。从短短的几句话中让学生感悟出秋的美应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展开想象对文章的理解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有直接的帮助,应做为教学的重点。

教学准备:

1、课件

2、各种声响(如风声、雨声、落叶声、流水声)。

3、歌曲《秋日私语》

教学过程:

一、展开想象,游戏导入

1、游戏导入:自然界中有许多美妙的声音,小朋友们,你们想欣赏吗?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听音猜声的游戏吧!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然后说一说你听到了哪些声音。

2、揭示课题:有位诗人在秋天里听到这美妙的声音,就写下来这样一首诗,你们想学吗?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听听秋的声音吧!出示课题《听听,秋天的声音》(设计意图: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在课的开始,用音乐与声响创设开放互动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美好的想象,把学生带入美丽的大自然,带入秋声之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小朋友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文中具体写了哪些声音?

2、请小朋友分读六个小节。

3、指名学生读自己喜欢的小节,鼓励学生多次朗读,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学生在读中思、读中议、读中练、读中品、读中评,在读中领悟到词句表达的精妙,体会到诗中浓浓的秋情,在读中学会了方法,学会了自主、合作与探究。)

三、品读想象,体会交流。

1、品读1-3节,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声音,边读边展开想象:说说你听到了哪些声音,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可从学生看到的、听到的方面来想象。)

2、指名学生描述自己想象的画面。

3、带着这种美好的感受来朗读自己喜欢的这一小节。

(设计意图:想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抽象的语言转化为具体形象的生活画面,丰富学生的生活空间;将想象与朗读相结合是一种学习方法的培养。)

四、听听,走进秋,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你好好去听秋的声音,

你还能听到哪些秋的声音?

学生发散说,师引导到诗歌的形式,为写打下基础。用听听,秋

的声音……这样方式来说。

师:是啊,秋的声音,我们已经说了好多,还有好多好多……把你听到的声音也像这个小诗人一样把它们写下来好吗?

出示:听听,秋的声音,四人小组合作,写诗,每人一段,合成一首展示:把小组合作写的诗,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要把自己的心情也展示出来。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不能仅局限于教材之内,而应凌驾于教材之上,超越文本,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这样进行练说,不仅开阔了学生的思维,还进行了语言训练,学生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语言,他们将会在练笔中写出秋的韵味和风情。)

五、品读体会,升华情感。

1、指名诵读最后一节。

2、交流:从这一节你感受到了什么?

3、带着这种感受齐读最后一节。

师小结:是啊,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

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听到秋的声音,我们的心里多么的高兴,就用我们的朗读来表达我们的喜悦吧!(配乐朗诵诗)

布置作业:为自己写的诗配上画。

板书设计:

听听,秋的声音

黄叶 道别

蟋蟀 告别

大雁 叮咛

田野 歌咏

……

反思一

《听听,秋的声音》一课是一首抒情意味很浓的现代诗。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因为我让孩子们在假期里收集了有关秋天的美,秋天的快乐,让孩子走进大自然亲身去体验秋天景象的美好,所以在课堂上很容易就能引起孩子们浓浓的秋情。而这也正是这一课的教学重点。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了秋天具体可感的声音,所以我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孩子们再一次体味秋天特有的风情,最后,我又启发诱导:“同学们,秋的声音美妙动听,而你们的朗读也让我陶醉不已。再听听,你还听到了秋天的哪些声音?”“你看诗中作者把秋天的声音写得那么可爱,那么富有韵味,抓住了秋天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你能不能也模仿作者的写法,展开想象,抒发一下自己感受到的最美的秋的声音,过把当诗人的瘾。”教室顿时安静下来,看到孩子们沉思,我很高兴,知道他们在组织语言,在回味自己曾经感受到的秋意。不一会儿,有几名学生不自信地举起了小手。

反思二

本课作者抓住了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体现了秋天景物的美好,赞美了秋天。本人的教学指导思想是“读与写”并联。

一、阅读感悟写法,习作妙笔生花。本首诗歌通过秋天的声音来体现秋天的景象,诗中写了两个方面的声音,一种是能感觉到的声音,如落叶、昆虫、大雁、唱歌等声音;另一种是需要心领社会而不可闻的无形的声音,像文中最后两节中写的秋天的声音。如何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是本人在教学中的难点,也是亮点。

首先要留意秋天更多的事物的景,搜集类似于诗中各种与秋天有关的声音。如,风吹稻谷“哗啦啦”,梧桐树叶飘落“哗啦啦啦”,风吹枯枝“刷啦啦”……然后要选择好自己所要描写的声音,按本文的诗歌形式组织语言进行续写。(这环节本人在教学中,落到了实处,每个孩子都能写了,有几个孩子真写的好“学生作品内容略”)。最后要仔细阅读自己续写的诗歌,是否做到了内容美,有韵味。(这环节尽量尊重学生的思维,不删改,多鼓励,让学生感受到习作的快乐,语文的快乐。)

二、“读”是体现学习语文的快乐。本课是一首现代诗,诗歌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如何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呢?这是本人在本课的教学中重点,同时也是难点。针对本课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因为诗歌的特点所体现的就是节奏美,只有通过“读”“悟”去想象诗歌所展示的画面。从而体会秋天的美好。比如,诗的第5节,当读到“在每一片叶子里”可以想象落叶随风飞舞的美;读到“在每一朵小花上”可以想象在秋季开放的各种野花的鲜艳清香;读到“在每一滴汗水里”可以想象农民伯伯辛苦劳作及脸上所洋溢喜庆的笑容……所有这些都能让我们感受到秋天的美好。

三、习作与仿写。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出示第一节诗(内容略)。点拨,把秋天风刮黄叶的“刷刷声拟人化为”黄叶道别的话音“一句话讲出了树叶与树的情意,多像一个动人的童话故事。(出示要求仿写,见前面学生作品为例。)

总之,在语文教学上,根据教材的内容,文章的体裁选定自己的教学思想。根据话题定内容,根据内容定基调,有效实施阅读与写作的同步。语文课要有读书声,每篇课文要有习作练习,哪怕是一段仿写,续写、依据内容写、日记等形式动笔练习方式,方能体现语文的快乐与实质。

仿写《听听,秋的声音》 篇3

作者: 刘昱莹

听听,秋的声音,菊花摇动花瓣。 “沙沙”,是她们互相比美的语音。

听听,秋的声音,秋风放胆掠过每一个景物。“呼呼”,是和大地打招呼的声音。

听听,秋的声音,稻田翻起层层波浪。“沙沙”,是稻谷争着要人们收割的话音。

听听,秋的声音,水果你挤我碰,“砰砰”,是水果吵着要人摘的话音。

听听,我们听到了秋的声音。

作者: 陈 培 炜

听听,秋的声音,青蛙摆摆身子,“呱呱”,是和小溪告别的歌韵。

听听,秋的声音,果子晃晃脑袋,“啪啪”,是和大树妈妈分离的话音。

一朵朵花儿绽开笑脸,带给大地亲切的问候;

一阵阵秋风掠过果园,送来一阵甜蜜的歌谣。

听听,走进秋,

走进神奇的歌厅,

我们仔细的去听秋的声音。

秋的声音,

在每一块田地里,

在每一场秋雨里,

在每一阵秋风里,

在每一颗香甜的葡萄里。

听听,

秋的声音,

从大自然悄悄地来,

向大自然悄悄地去。

听听,

我们听到了秋的声音。

仿写《听听,秋的声音》 篇4

听听,秋的声音》第一次教案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边读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重点:

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色的美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教学过程:

一、欣赏秋色,寓情导学。

1、小朋友们,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你们看,(教师出示搜集的各种展示秋天色彩的图片,边展示边讲解)秋天的天是湛蓝的,清澈迷人;月是明亮的,皎洁如玉盘;秋天的树林是五彩缤纷的,黄叶飘飘,红叶似火;稻田上稻谷飘香,一片金黄;五颜六色的菊花争着开放……

2、看完这些图片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小朋友们,听了你们说的,老师也和你们一样发现了秋天的美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美丽的秋天。

4、点名读课题。(注意标点)

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请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略读提示,看看提示中对我们有几个要求,边读边用笔划出来。

2、反馈。

3、小朋友们,我们拿到一篇课文之后,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首先要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就请大家认真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课文的小节号。4、点名读课文,读中指导难读字的读音。

5、出示课文中的生字词,多形式读。

(大屏幕出示)手臂 、刷刷、蟋蟀、振动、瞿瞿、

叮咛、掠过、歌吟、辽阔、音乐厅、绽开、匆匆

6、老师发现你们通过读一遍课文,就能把字词读正确了。我还想考考你们,请你们再读课文,比比谁的耳朵最好用。找找课文中谁在唱歌,唱些什么?但是我要提醒你,如果你能静下心来,在心里读,边读边想象,相信你一定会听得更清楚。

7、反馈(随机板书):树叶 刷刷

蟋蟀 瞿瞿

大雁 叮咛

秋风 歌吟

三、品读想象,体会交流。

1、这么多声音,你最喜欢听哪种声音。走进去,用心听,认真地读一读那一小节,等下请你读给大家听一听。

2、学生展示,朗读交流。

预设一:(第一小节)

(1)点名读。

(2)道别是怎么样的?引导学生读出不同的感受。

(3)指导朗读。

预设二:(第二小节)

(1)点名读。

(2)原来阳台上还有一只蟋蟀,它也要离开了,正在和阳台告别呢!指导学生读好这一小节。

(3)孩子们读得真好,老师也想来读一读。

(4)听到这美妙的歌韵了吗?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预设三:(第三小节)

(1)点名读。

(2)什么是叮咛?

(3)早上上学时,妈妈会怎么叮咛你呢?

(4)这叮咛里包含了妈妈的爱,所以说是暖暖的叮咛。这里大雁叮咛谁呢?

(5)我也听到了,大雁也让白云把叮咛带给我们了。我仿佛听到大雁在说:“孩子们,天凉了,要多穿衣服。”我感觉到了温暖。你们呢?

(6)能把大雁的叮咛读好吗?指导朗读。

预设四:丰收的歌吟

(1)点名读。

(2)秋天到了,田野又会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出示秋天的图片)

(3)交流。

(4)多么迷人的丰收景象啊!正是秋风送来了丰收的歌吟。

(4)指导朗读。

3、孩子们的朗读,已经把我听到了这迷人的秋的声音,也让我看到了这美丽的秋。把你喜欢的那一小节,有感情地背诵下来。(学生背诵课文)

4、背诵反馈。

3、(出示4—6小节)孩子们的朗读让我们听到了一个又一个秋的声音。走进秋,就像走进了音乐厅。这音乐厅大极了,所以说是辽阔的音乐厅。我们走到哪里都能听到秋的声音,这辽阔的音乐厅就是大自然。秋的声音无处不在,它在……(教师引读5—6小节)。

四、想象创作,仿写小诗。

1、在来去匆匆的秋的脚步里,你还从哪里听到了秋的声音。说一说吧!

2、反馈,随机出示诗歌:

听听, 听听,

秋的声音, 秋的声音,

小鱼吐出泡泡, 火车奔驰而来,

“沽沽沽沽” “咔嚓咔嚓”

是和燕子告别的声音。 带来了北国的消息。

3、学着老师这样模仿1、2小节,自己说说。说给同桌听听。

4、交流。

5、动笔写一写。

《听听,秋的声音》第一次教学反思

《听听,秋的声音》一稿教学反思

邱隘实验小学 董丽翔

《听听,秋的声音》这一课是人教版小学第五册第12课的略读课文,课文从各种声音中,让我们体会到秋天的独特的风情。本节课的教学基本上是按着我的教学设想流程进行的,学生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自由的创作小诗,个性展示自我,体验各种美妙的声音。充分运用课件和直观的板书,从听觉,视觉等到感观上,为学生营造一种秋的氛围,感受秋的气息,各种美妙的声音交汇出一支优美的秋之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在充分的朗读中,体会秋的声音。

在教法和学法上,基本实现了老师角色的动态转换和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为前提的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创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时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有时还是学习者;而学生在学习中,时而是探究者,时而是合作者,有时还是教授者。在这个动态的转换过程中师生的主体与主导相互交织,促进其教学效率。

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注重学生的观察,探索,转变了重知识,轻实践与重结果,轻过程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形成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三维”目标统筹兼顾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朗读,创作,绘画,表演展示平台,鼓舞学生的学习热情。

不足之处:我们的教案好比是一个剧本,而我们的老师又不仅仅限于“导演”,不能完全按我们的预设进行。我一直在努力创设一个宽松,愉悦,活泼的学习氛围, 但从学生的学习热情来看,有些不尽如人意,因为平时上不少课时,也用到了类似的课件,所以课件对于学生的激发不够,也可能是我的表述不够清晰,也可能是给学生的思考时间不充足,造成了学生的片刻压抑。

由于时间掌控的不好的关系,没有给学生足够的自我展示空间。对于学生的想象作品,如果通过展台展示给大家,再配上学生的解说,效果会更好些。

当学生回答有误,出现冷场时,我没有很好的运用教学机智处理,也是一个让我深思的问题,对于学生的回答的声音与听到的声音不符时,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与建议。由于心急,就这样放下了。更巧合的是,在学生用心聆听秋的声音时,来自一摞书掉地的声音,它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我想用巧妙的方法来处理这个“弦外之音”时,学生已经收回了注意力,但这个意外的考题,却留给我深深的思考。

学生在朗读创作过程中大胆的尝试,体验秋的美,但我也看到了个别学生的茫然,需要给他们更多的指导与冷思考的时间,因为毕竟学生的发展水平是参差不齐的。

教学重建:

我们知道,备一节课,要备课标,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出于不太了解学生的考虑,我个别地方降低了问题的难度,如果说重新设计,我会更注重环节的整合,大胆的放手,以“享受音乐 发挥想象,朗读欣赏 感受诗情, 想象创作续写小诗”为三大环节,给学生更多的展示自我的空间,培养学生更好的自我学习意识。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在实践中不断的自我更新,让自己更好的成长。进一步深入的学习新课程理念,借鉴好的教学机智与策略,为我所用。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希望各位老师给我更好的建议。

《听听,秋的声音》第二次教案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边读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重点: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色的美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教学过程:

一、欣赏秋色,寓情导学。

1、小朋友们,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你们看,(教师出示搜集的各种展示秋天色彩的图片,边展示边讲解)秋天的天是湛蓝的,清澈迷人;月是明亮的,皎洁如玉盘;秋天的树林是五彩缤纷的,黄叶飘飘,红叶似火;稻田上稻谷飘香,一片金黄;五颜六色的菊花争着开放……

2、看完这些图片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小朋友们,看完这些图片以后,老师也和你们一样爱上了秋天。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迷人的秋天,一起去听听秋的声音。

4、点名读课题。(注意标点)

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请小朋友们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去学习课文。自己读一读略读提示,看看提示中对我们有几个要求,边读边用笔划出来。

2、反馈。

3、小朋友们,我们拿到一篇课文之后,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首先要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请大家认真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课文的小节号。

4、点名读课文,读中指导难读字的读音。

5、出示课文中的生字词,多形式读。

(大屏幕出示)手臂 、刷刷、蟋蟀、振动、瞿瞿、

叮咛、掠过、歌吟、辽阔、音乐厅、绽开、匆匆

6、老师发现你们通过读一遍课文,就能把字词读正确了。我还想考考你们,请你们再读课文,找找课文中谁在唱歌,唱些什么?但是我要提醒你,如果你能静下心来,在心里读,边读边想象,相信你一定会听得更清楚。

7、反馈(随机板书):树叶 刷刷

蟋蟀 瞿瞿

大雁 叮咛

秋风 歌吟

三、品读想象,体会交流。

1、这么多声音,你最喜欢听哪种声音。走进去,用心听,认真地读一读那一小节,等下请你读给大家听一听。

2、学生展示,朗读交流。

预设一:(第一小节)

(1)点名读。

(2)大树抖抖手臂,黄叶纷纷落下,它会对树妈妈说:“ ”。

(学生自由想象、说话)

(3)引导学生读出不同的感受。

预设二:(第二小节)

(1)点名读。

(2)原来阳台上还有一只蟋蟀,它也要离开了,正在和阳台告别呢!指导学生读好这一小节。

(3)孩子们读得真好,老师也想来读一读。

(4)听到这美妙的歌韵了吗?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预设三:(第三小节)

(1)点名读。

(2)什么是叮咛?

(3)早上上学时,妈妈会怎么叮咛你呢?

(4)这叮咛里包含了妈妈的爱,所以说是暖暖的叮咛。这里大雁叮咛谁呢?会叮咛些什么呢?

(出示)大雁对白云叮咛:“麻烦你告诉小蚂蚁,天凉了,快准备粮食。”

大雁对白云叮咛:“ 。”

(5)我也听到了,我仿佛听到大雁在说:“孩子们,天凉了,要多穿衣服。”我感觉到了温暖。能把大雁的叮咛读好吗?指导朗读。

预设四:丰收的歌吟

(1)点名读。

(2)秋天到了,田野又会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出示秋天的图片)秋风吹过田野,面对丰收的景象,它会歌吟些什么呢?

(3)交流。

(4)多么迷人的丰收景象啊!正是秋风送来了丰收的歌吟。指导朗读。

3、孩子们的朗读,不仅让我听到了这迷人的秋的声音,还让我看到了这美丽的秋。捧起书,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

4、你能不看书,背下来吗?把你喜欢的那一小节,有感情地背诵下来。(学生背诵课文)

5、背诵反馈。

6、(出示5—6小节)孩子们的朗诵让我们听到了一个又一个秋的声音。“刷刷、瞿瞿、呱呱、叽叽喳喳”走

进秋,就像走进了音乐厅。这音乐厅大极了,所以说是

辽阔的音乐厅,这辽阔的音乐厅就是大自然。我们走到哪里都能听到秋的声音,秋的声音无处不在,它在……

(教师引读5—6小节)。

四、想象创作,仿写小诗。

1、在来去匆匆的秋的脚步里,你还从哪里听到了秋的

声音。说一说吧!

2、反馈,随机出示诗歌:

听听, 听听,

秋的声音, 秋的声音,

青蛙跳来跳去, 燕子飞来飞去,

“呱呱呱呱” “叽叽喳喳”

是和小河告别的声音。 是和树林道别的话音。

3、学着老师这样模仿1、2小节,自己说说。说给同桌听听。

4、交流。

5、动笔写一写。

《听听,秋的声音》第二次教学反思

《听听,秋的声音》二稿教学反思

邱隘实验小学 董丽翔

《听听,秋的声音》是人教版第五册教材中一首现代诗,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诗歌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教学本课时,要让孩子们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通过朗读和想象,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美。故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2、边读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体会秋天的美好。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上完课后,应该说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地方值得自己深思,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对这节课的几点看法:

一、注重情境创设

根据教学过程中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原理,现代教学方法的改革正朝

着寓教于乐的方向发。其改革的着力点,就在于通过情境的创设,使课堂进入师生和谐共振,教学默契配合,气氛紧张热烈,力度张弛适宜的艺术境界。在这样的境界中,学生的潜能能得到充分开发,智力能得到充分发展,个性品质能得到充分培养。因此,上课一开始,为了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入情入境,一开始,我在优美的乐曲中出示了搜集的各种秋天的图片,边出示边用富有韵味的语言讲解,将学生带入了一个美丽丰收的秋季中。然后顺势让学生说说,看了这些图片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学生说秋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秋天太迷人了!”“我真喜欢你,秋天。” 这样的情境导入,已经激发了学生热爱秋天,赞美秋天的情感,带着这种热爱秋天,赞美秋天的情感进入文本的学习中,奠定了整节课的学习基调,也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同样的,在品读想象,体会交流这一环节中,品读第三自然段“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为了让学生体会秋风吹过田野面对的丰收景象,适时地出示秋天的图片,感受秋天瓜果成熟丰收的景象,为下面的“歌吟”提供了想象空间和想象的内容,也为表达诗情打下了情感基础。

二、注重文本拓展

这首诗歌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文本的语言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还比较浅显易懂,朗朗上口。为了让学生更自主地品位语言,我没有逐段讲解感悟,而是让大家自主选择:这么多声音,你最喜欢听哪种声音,走进去,用心听,认真读读那一小节。根据学生自主爱好,随机出示相关语段,根据这个语段的语言特色展开品读。品读第一段,董老师抓住“道别”这个词语,她用一个句式:大树抖抖手臂,黄叶纷纷落下,它会对树妈妈说 :“ 。”让学生来想象说话。第三段的品读,我抓住“叮咛”和“歌吟”两个词语,先让学生理解“叮咛”,什么是叮咛?早上上学时,妈妈会怎么叮咛你呢?通过这些想象感受到叮咛中包含了妈妈的爱,来感受诗歌中为什么是“暖暖的叮咛”。然后借助句式:大雁对白云叮咛:“ 。”在不知不觉中理解并运用“叮咛”一词的含义,同时也体会了“暖暖的“关怀,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使学生的语言由消极语言向积极语言的转化。

再则,最后的让学生想象创作,仿写小诗,其实也是表达了学生对秋天的认识,对秋天的热爱。当然这一由读到写的过程,让学生从课内联系到了课外的生活实际,给了学生拓展想象的空间,也让学生能根据诗歌的写作特点进行模仿写作,训练了语言,发展了思维。

这节课中,我也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我也想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一、朗读不到位

很多老师在听完我的课后,都跟我说:“董老师,你这节课读不够,没到味上。”许多专家都说,“以读为本”。我也设计了比较充分的朗读环节,但是我对朗读的指导不够,学生的朗读效果没有得到明显地提升,感觉学生的朗读在课堂中在同一个平面上。比如,在一开始的读课题中,我先让个别学生读课题,读了三四个学生,学生都没有把课题读好,都是不连贯,其实这个时候,在只有第一第二个学生读地不好的时候,我就可以适时地进行范读,“听听,秋的声音”。其实,教师正确,有感染力的朗读本身就对学生有指导、点拨、纠正的作用,在教师的范读后,学生马上就会去模仿。当然,现在教学上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的个性,读出自己的感悟,甚至不要求教师有整齐划一的指导,但是这里的读课题,在指导学生如何流利连贯地读,所以教师的范读还是很有必要的。

还有,在品味诗歌文本的过程中,我在每一段的学习后面都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我的“指导”作用不够明显。我想,如果当时我能让学生来说说,怎样读你觉得能表达出对这个自然段的喜爱之情呢?可以抓住关键的词语,抓住表情来指导。比如第一段,如果能指导学生说:听听,你如果能读得轻一点就更好了!或者说 “听听,秋的声音”,这个同学的表情上有静静地在聆听的表情,我想这样对学生就会有很好指导效果。

比如在感悟第三段中,理解“暖暖的叮咛”,我是这样处理的,“什么是叮咛?上学时妈妈是怎么叮咛你的?所以说是暖暖的叮咛”。经过老师们指导之后,我想这样处理会不会更好:什么是叮咛?你知道叮咛是怎样的吗?对呀,叮咛是包含着关心,安心,有点不放心。那么,平时上学,妈妈会对你叮咛些什么呢?对呀,叮咛中包含着爱心和关心,所以这里是——暖暖的叮咛。如果这里教师能把:“暖暖的叮咛”在读的时候强化一下,学生在读的时候也会把这个“暖暖的”读好了。

二、拓写不到位

在来去匆匆的秋的脚步里,你还从哪里听到了秋的声音。说一说吧!先让学生说说,然后随机出示诗歌,让学生读。

听听, 听听,

秋的声音, 秋的声音,

青蛙跳来跳去, 燕子飞来飞去,

“呱呱呱呱” “叽叽喳喳”

是和小河告别的声音。 是和树林道别的话音。

等学生读完之后,再让学生学着写一写。但是由于时间不够,完成得不时很到位。如果能采取半填空半指导的形式,分层教学会减少写诗的难度,仿写的内容也不用固定在声音上,可以是色彩、可以是春夏秋冬……在充分保证写的时间后应该进行展示和评价,这样会更有实效。

三、交流不到位

虽然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还是很注意字词教学的,这对刚由低段步入中段的三年级学生来说,我觉得是非常必要的。就是在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中,学生的朗读仅仅局限于个别学生的参与,我想,对学生朗读情况的评价,我认为可以在读好后让其他学生来评价,这样,在部分学生分段读的时候,其他学生就会充分的参与进来。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的能力,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让学生参与评价,学生也会用心去倾听,认真去表达,就是可以其他同学也全动、互动起来的。

以上是我对这一课的肤浅认识,上完课后,听完老师们的评课,发现自己要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

《听听,秋的声音》评课稿

“无痕”中感受、品味、抒情

——评董丽翔《听听,秋的声音》

邱隘实验小学 徐小红

一、 于“无痕”中感受诗景。

《听听,秋的声音》是一首散文诗,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董老师为了让学生体会到秋天的美好,体会浓浓的秋情,利用了多种方式来在整堂课中始终洋溢着浓浓的秋情;一开始的导入新课,董老师就用非常优美的课件展示了秋天色彩的图片,同时利用富有感染力的音乐和语言声情并茂地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色。这样的情境渲染,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了秋天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中,然后顺势让学生说说,看了这些图片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学生说秋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秋天太迷人了!”“我真喜欢你,秋天。” 整个导入,学生已经激发了热爱秋天,赞美秋天的情感,带着这种热爱秋天,赞美秋天的情感进入文本的学习中,奠定了整节课的学习基调,也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在品读想象,体会交流这一环节中,品读第三自然段“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为了让学生体会秋风吹过田野面对的丰收景象,董老师也适时地出示秋天的图片,感受秋天瓜果成熟丰收的景象,为下面的“歌吟”提供了想象空间和想象的内容,也为表达诗情打下了情感基础。

二、 于“无痕”中品味诗意。

这首诗歌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文本的语言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浅显易懂,朗朗上口。为了让学生更自主地品位语言,董老师没有逐段讲解感悟,而是让大家自主选择:这么多声音,你最喜欢听哪种声音,走进去,用心听,认真读读那一小节。根据学生自主爱好,随机出示相关语段,根据这个语段的语言特色展开品读。品读第一段,董老师抓住“道别”这个词语,她用一个句式:大树抖抖手臂,黄叶纷纷落下,它会对树妈妈说:

。让学生来想象说话。第三段的品读,董老师抓住“叮咛”和“歌吟”两个词语,先让学生理解“叮咛”,什么是叮咛?早上上学时,妈妈会怎么叮咛你呢?通过这些想象感受到叮咛中包含了妈妈的爱,来感受诗歌中为什么是“暖暖的叮咛”。然后借助句式:大雁对白云叮咛:“ 。”在不知不觉中理解并运用“叮咛”一词的含义,同时也体会了“暖暖的“关怀,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使学生的语言由消极语言向积极语言的转化。

三、 于“无痕”中表达诗情。

诗歌的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在感知课文和体味语言的过程中董老师也恰到好处地让学生表达对诗歌的情感体验,如在让学生自读课文以后让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声音,选择自己喜欢的语段进行交流品位,其实这也是不露痕迹地让学生在进行情感表达,表达自己的喜好,表达自己对文本的感知情感。

这篇课文还有一个教学目标是体会浓浓的诗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董老师在让学生感知文本,体味语言后,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进行情感朗读,通过个别读,齐读等方式,让学生把对秋天的美好声音和景色赞美之情读出来了,学生能有感情地读了,其实就是感悟了诗歌的意境,表达了自己对秋天的赞美赞叹的情感,体会了浓浓的诗情。同时,董老师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根据自己学习的情况,在课上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小节,有感情地背诵下来,这一环节,背诵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表达诗歌情感的过程,也是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

再则,最后的让学生想象创作,仿写小诗,其实也是表达了学生对秋天的认识,对秋天的热爱。当然这一由读到写的过程,让学生从课内联系到了课外的生活实际,给了学生拓展想象的空间,也让学生能根据诗歌的写作特点进行模仿写作,训练了语言,发展了思维。

当然,在这堂课的具体操作过程中,本人还有一些拙见,希望和董老师和各位老师进行商讨的:

情感朗读没有起到指导的效果,学生的情感激发不够充分。

情感朗读是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也是教学重点,董老师是设计了比较充分的朗读环节,但是教师的朗读指导还不够充分,所以本人觉得学生的朗读效果没有得到明显地提升,感觉学生的朗读在课堂中在同一个平面上。比如,在一开始的读课题中,老师让个别学生读课题,读了三四个学生,学生都没有把课题读好,都是不连贯,其实这个时候,在只有第一第二个学生读地不好的时候,老师就可以适时地进行范读,“听听,秋的声音”,其实,教师正确,有感染力的朗读本身就对学生有指导、点拨、纠正的作用,在教师的范读后,学生马上就会去模仿。当然,现在教学上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的个性,读出自己的感悟,甚至不要求教师有整齐划一的指导,但是这里的读课题,在指导学生如何流利连贯地读,我觉得教师的范读还是很有必要的。

还有,在品味诗歌文本的过程中,董老师在每一段的学习后面都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董老师的“指导”作用不够明显。我想,如果当时教师能让学生来说说,怎样读你觉得能表达出对这个自然段的喜爱之情呢?可以抓住关键的词语,抓住表情来指导。比如第一段,如果能指导学生说:听听,你如果能读得轻一点就更好了!或者说“听听,秋的声音”,这个同学的表情上有静静地在聆听的表情,我想这样对学生就会有很好指导效果。

比如在感悟第三段中,理解“暖暖的叮咛”董老师是“什么是叮咛?上学时妈妈是怎么叮咛你的?所以说是暖暖的叮咛”,我想这样处理会不会更好:什么是叮咛?你知道叮咛是怎样的吗?对呀,叮咛是包含着关心,安心,有点不放心。那么,平时上学,妈妈会对你叮咛些什么呢?对呀,叮咛中包含着爱心和关心,所以这里是 ——暖暖的叮咛。如果这里教师能把:“暖暖的叮咛”在读的时候强化一下,学生在读的时候也会把这个“暖暖的”读好了。

还有就是一些很小的细节上,虽然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董教师还是很注意字词教学的,这对刚由低段步入中段的三年级学生来说,我觉得是非常必要的。就是在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中,学生的朗读仅仅局限于个别学生的参与,我想,对学生朗读情况的评价,我认为可以在读好后让其他学生来评价,这样,在部分学生分段读的时候,其他学生就会充分的参与进来。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的能力,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让学生参与评价,学生也会用心去倾听,认真去表达,就是可以其他同学也全动、互动起来的。

《听听,秋的声音》终稿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边读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重点:

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色的美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教学过程:

一、欣赏秋色,寓情导学。

1、秋天,不仅有丰富的色彩,还有美妙的声音,不信,你听!(录音响起)同学们,请闭上你们的眼睛,仔细聆听,想像一下,你的脑中会出现怎么样的画面。

2、师配乐诗朗诵。

3、怎么样?美吗?

4、有一位诗人在秋天里听到许多美妙的声音,就写下了这么一首诗,你们想听听吗?(揭题读题)

5、(出示课题)点名读课题。(注意标点)

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请小朋友们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去学习课文。自己读一读略读提示,看看提示中对我们有几个要求,边读边用笔划出来。

2、反馈。

3、小朋友们,我们拿到一篇课文之后,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首先要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请大家认真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课文的小节号。

4、点名读课文,读中指导难读字的读音。

5、出示课文中的生字词,多形式读。

(大屏幕出示)手臂 、刷刷、蟋蟀、振动、瞿瞿、

叮咛、掠过、歌吟、辽阔、音乐厅、绽开、匆匆

6、老师发现你们通过读一遍课文,就能把字词读正确了。我还想考考你们,请你们再读课文,找找课文中谁在唱歌,唱些什么?但是我要提醒你,如果你能静下心来,在心里读,边读边想象,相信你一定会听得更清楚。

7、反馈(随机板书):树叶 刷刷

蟋蟀 瞿瞿

大雁 叮咛

秋风 歌吟

三、品读想象,体会交流。

1、这么多声音,你最喜欢听哪种声音。走进去,用心听,认真地读一读那一小节,等下请你读给大家听一听。

2、学生展示,朗读交流。

预设一:(第一小节)

(1)点名读。

(2)大树抖抖手臂,黄叶纷纷落下,它会对树妈妈说:“ ”。

(学生自由想象、说话)

(3)引导学生读出不同的感受。

预设二:(第二小节)

(1)点名读。

(2)原来阳台上还有一只蟋蟀,它也要离开了,正在和阳台告别呢!指导学生读好这一小节。

(3)孩子们读得真好,老师也想来读一读。

(4)听到这美妙的歌韵了吗?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预设三:(第三小节)

(1)点名读。

(2)什么是叮咛?

(3)早上上学时,妈妈会怎么叮咛你呢?

(4)这叮咛里包含了妈妈的爱,所以说是暖暖的叮咛。这里大雁叮咛谁呢?会叮咛些什么呢?

(出示)大雁对白云叮咛:“麻烦你告诉小蚂蚁,天凉了,快准备粮食。”

大雁对白云叮咛:“ 。”

(5)我也听到了,我仿佛听到大雁在说:“孩子们,天凉了,要多穿衣服。”我感觉到了温暖,所以说是暖暖的叮咛。能把大雁暖暖的叮咛读好吗?指导朗读。

预设四:丰收的歌吟

(1)点名读。

(2)秋天到了,田野又会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出示秋天的图片)秋风吹过田野,面对丰收的景象,它会歌吟些什么呢?

(3)交流。

(4)多么迷人的丰收景象啊!正是秋风送来了丰收的歌吟。指导朗读。

3、孩子们的朗读,不仅让我听到了这迷人的秋的声音,还让我看到了这美丽的秋。捧起书,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

4、你能不看书,背下来吗?把你喜欢的那一小节,有感情地背诵下来。(学生背诵课文)

5、背诵反馈。

6、(出示5—6小节)孩子们的朗诵让我们听到了一个又一个秋的声音。“刷刷、瞿瞿、呱呱、叽叽喳喳”走

进秋,就像走进了音乐厅。这音乐厅大极了,所以说是

辽阔的音乐厅,这辽阔的音乐厅就是大自然。我们走到哪里都能听到秋的声音,秋的声音无处不在,它在……

(教师引读5—6小节)。

四、想象创作,仿写小诗。

1、在来去匆匆的秋的脚步里,你还从哪里听到了秋的

声音。说一说吧!

2、反馈,随机出示诗歌:

听听, 听听,

秋的声音, 秋的声音,

青蛙跳来跳去, 燕子飞来飞去,

“呱呱呱呱” “叽叽喳喳”

是和小河告别的声音。 是和树林道别的话音。

3、学着老师这样模仿1、2小节,自己说说。说给同桌听听。

4、交流,将学生的回答反馈在屏幕上。

5、动笔写一写。

仿写《听听,秋的声音》 篇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孩子们现在是什么时节啊!那你们看到了些什么啊!

生:金黄的稻谷,飘落的树叶……

师:是啊,秋天很美,但它啊还有美妙的声音呢,要不要听听啊?

二、欣赏朗读,初步感受诗情。

(师朗诵。)

师:怎么样?美吗?这么美的课文,想亲自去感受感受吗?赶快打开语文书46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注意读准读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开始吧。

三、初读课文。

生:读课文。(教师关注)

师:孩子们,刚才你们透过文字和作者一起去听了听秋天的声音。现在,谁愿意用读的方式带着吴老师一起去听一听呢?

生读。

师:你读得真流利。谁能像她那样带夏老师接着去听“秋天”的声音?(分别指名读二、三、四、五小节)

师:哪些孩子愿意读后面这一节呢?(生举手)这样吧,愿意的孩子,咱们一起来!

生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从远方匆匆地来,又从远方匆匆地去,听听,我们听到了秋的声音。)

师:“听听,我们听到了秋的声音”,谁能告诉我你从课文中听到了秋天的哪些声音?找一找。

生再读课文。找“声音”。

师:找到了吗?谁来告诉我?

生:“刷刷、蛐蛐、叮咛、歌吟”

板书:

黄叶  刷刷

蟋蟀  蛐蛐

大雁  叮咛

秋风  歌吟

四、读、悟、想。

1、师:哪个同学愿意把你喜欢的声音的那一节和大家一起分享。

2、学生展示、朗读交流。

生:好妈妈我要走了,你保重啊。

师:那好,喜欢这“刷刷”声的孩子们,用你们自己的感受来读读一段。

(生自由读课文并配上动作)

(2)生:我喜欢“叮咛”。我来读。(生读)

生:大雁会对小树说:“再见,我亲爱的朋友,好好保重,明年再相会。”

生:大雁对青蛙说:“青蛙,我们明年见。”

生:大雁对蚂蚁说:“快准备粮食吧,别偷懒,要不,冬天会饿死你的。

师:小伙伴们,快回南方吧,再在这会冷了,没食物了

师:留在这里的朋友听到大雁的话,心里会感到多么温暖呀!让我们一起来读读。(齐读)

(3)生:我喜欢这一节。(听听,秋的声音,蟋蟀振动翅膀,“嚁嚁”,是和阳台告别的话音。)(多媒体展示秋的落叶图,伴着清脆的蟋蟀叫声。)

师:喜欢这节的孩子们说说,为什么喜欢这节呢。

生:因为小蟋蟀在跟我们告别呢!

生:“秋天多美呀!我在美丽的秋天里,快乐地歌唱。”生:自由地读。

(4)我喜欢丰收的歌吟。(生读)

师;秋天到了,田野又会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

生:稻田里一片金黄,稻子熟了。

第4段

师:那么多声音感觉进入了————音乐厅

生集体读

师:你还在哪听到了秋的声音

(根据孩子们的回答,适时出示“秋的声音,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片叶子里”。并帮助理解。)

读第五段

五、想象创作,仿写小诗。

师:秋的声音美妙动听,而你们的朗读也让在吴老师陶醉,谢谢你们。想想看,秋天还有哪些声音呢?

生:“哗哗哗”秋雨快活地下。

生:“嘿呦嘿呦”小蚂蚁忙着准备粮食过冬呢!

生:“呱呱呱呱”青蛙加紧挖洞。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编的诗可真好,和起来又是一首小诗了。

六、拓展

师:孩子们秋天把这么美妙的声音送给了我们,那我们是不是也该送分礼物给秋天,来赞美秋天!

生:可以美美地读读课文,“读出”秋天的声音。

分组比赛。

仿写《听听,秋的声音》 篇6

【教材分析】

这篇略读课文是一首现代诗,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教学时, 没必要太注重文章的内容, 把每句、每段都搞清楚, 应放手让学生自己运用精读课文获得的方法, 把课文读懂;着重是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诗歌,领悟到词句表达的精妙,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本课的设计让学生在听中想象,说中积累,读中感悟,写中运用。力求在各项实践活动中,学生语文能力得到整体提高。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课前准备】

1、旋律优美的钢琴曲《秋日私语》。

2、各种秋景的幻灯片。

【教学流程】

一、享受秋天,发挥想象

1.描述引入:孩子们,前些日子,我们感受到了秋雨的清凉和温柔,也正是秋雨用一盒神奇的颜料,点染出一个五彩缤纷的秋天。你们看——

2.课件展示秋天美景,师动情描述。

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稻海一片金黄;层林尽染,叠翠流金,小溪叮咚,带着秋叶去远方;银白的秋月宛如玉盘,那么宁静、安详;桂子花开,十里飘香,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枝头;苹果你挤我碰,露出红红的脸颊,南瓜挺起圆滚滚的大肚子,金色的秋天,瓜果飘香。

3.同学们,给你一个感叹号,能用一句话赞美一下你刚才看到的秋天吗?

二、揭示课题,整体感知

(1)是啊,秋天真美!它就是一道神奇的画廊,展现出五彩缤纷的图画,它也是一座辽阔的音乐厅。不信,你好好地去——听听,秋的声音。(揭题)

生齐读课题。

老师强调中间逗号朗读时略略停顿,因为秋的声音要用心听才能听出它的美妙。

(2)现在闭上眼睛,老师用朗读带你们去听听秋的声音。(放轻音乐,师范读)

师:你从我的朗读中听到了哪些秋的声音? 请同学们翻到12课,自由朗读,找找诗句中描写了哪些秋的声音?

师:现在请同学们说说。(师相机板书)

师:请同学们齐读描述声音的这四个词(话音、歌韵、叮咛、歌吟)

生:读词

师:这听起来很平常的声音,用上这四个词去描述,就使这四种声音变得非常有意思,作者用词是多么丰富啊。

三、读读,说说,感悟秋的美好

1、感悟落叶之美

师:谁喜欢黄叶的声音?读给大家听听。

抽生读

师:黄叶一片片从树叶上掉下来,像什么?

出示课件黄叶飘飞,学生想象。

师:黄叶和大树妈妈道别,说了些什么?

师:你能用朗读表现黄叶飘飘悠悠,依依不舍和大树妈妈道别的情景吗?

学生朗读,师相机点评。

2、感悟蟋蟀歌秋

师:(播放蟋蟀的声音)听听,谁在歌唱?

抽生读第二小节。

师:想象一下,蟋蟀在唱什么?

学生有感情朗读

3、感悟大雁深情

师:(出示幻灯片——大雁南飞)天凉了,大雁嘎嘎叫着向南方飞去。

齐读描写大雁的诗句。

师:叮咛是什么意思?早上出门,你妈妈总爱反复地说什么?每天放学,老师对同学们总爱反复地说些什么?

师:我们用联系生活的办法理解了叮咛就是反复地说要这样做,不要那样做。

师:大雁就要离开它的朋友们飞往温暖的南方,它深情地对青蛙说:“————————”,对蚂蚁说:“——————-”,对喜鹊说:“————————”

师:多么深情的大雁,临行时一串串叮咛让我们感到一阵阵温暖。

齐读

4、感悟丰收喜悦

(1)出示“田野丰收”幻灯片

(2)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引读。

金黄的田野一片丰收景象,“呼呼”,在秋风动人的歌吟中,我们仿佛看到了田野里,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梁举起——(生:)燃烧的火把;(师:)果园里,梨树挂起——(生:)金黄的灯笼,(师:)苹果露出——(生:)红红的脸颊。

(3)老师从你们的脸上看到了丰收的喜悦。这个季节,农民伯伯比我们更快乐。让我们怀着这份喜悦,为金色的秋天送上我们的歌吟。

(4)学生齐诵:“秋天到,秋天到,田里庄稼长得好,棉花朵朵白,大豆粒粒饱,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秋天到,秋天到,园里果子长得好,枝头结柿子,架上挂葡萄,黄澄澄的是梨,红通通的是枣。”(二年级学过的儿歌)

(5)再把这份喜悦送到诗句里,齐读。

5、改写第三小节

(1)你们的朗读像音乐让老师陶醉,秋天多么美好。现在,让我们美美地齐读一二三小节,享受享受这醉人的秋天。

(2)全班齐读

(3)一二小节和第三小节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4)诗句这样写,是表达方式富有变化,显得更生动。你能用一二小节的形式改写第三小节吗?

(5)学生口头改写

(6)出示幻灯,全班齐读改写后的第三小节

6、走进秋的音乐厅

(1)听听,秋的声音,我们写下动人的诗行,啊啊,那是金秋最美的歌唱。听听,走进秋,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请大家齐读第四小节。

(2)齐读

(3)理解音乐厅

(4)秋天的大自然,还藏着很多美妙的秋的声音,我们不光要用耳朵聆听,更要用心去感受,秋的声音,在——(齐读第五小节)

(5)让我们走近每一片叶,走近每一朵花,听听,你还能听到哪些秋的声音?

(6)学生联系本单元学过的课文,或者看大屏画面,自由交流。

“砰砰”,树上的苹果你挤我碰。

“嘿哟,嘿哟”蚂蚁忙着准备冬粮。

“呱呱”青蛙正在加紧挖洞

……

7、感受发现的喜悦

是啊,同学们真会听,尽管秋天的脚步轻轻又悄悄,我们还是听到了这么多丰富而美妙的声音。带着发现的喜悦,齐读最后一小节。

四、总结

(1)回顾板书,师生一起总结:是啊,在这辽阔的(音乐厅)里,我们听到了秋的声音。(“刷刷”),那是落叶飘飞和大树道别的(话音),(“曲曲”)是蟋蟀和阳台告别的(歌韵),(“嘎嘎”),那是大雁南飞撒下的(叮咛),(“呼呼”),那是秋风为金色的田野送上的阵阵(歌吟)。

括号里为板书内容,学生读

(2)最后,让我们用动情的朗读,为金秋唱出我们的歌韵。

(3)全班齐诵课文。

五、课后小练笔:(出示幻灯)我来当诗人。仿照一二小节的写法,写一写你听到的秋的声音。

【板书】

12 听听,秋的声音

黄叶   刷刷   话音

音乐厅  蟋蟀   ququ   歌韵

大雁   嘎嘎   叮咛

秋风   呼呼   歌吟

……

仿写《听听,秋的声音》 篇7

【教材分析】

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教学时, 没必要太注重文章的内容, 把每句、每段都搞清楚, 应放手让学生自己运用精读课文获得的方法, 把课文读懂;着重是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诗歌,领悟到词句表达的精妙,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本课的设计让学生在听中想象,说中积累,读中感悟,写中运用。力求在各项实践活动中,学生语文能力得到整体提高。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

1、旋律优美的轻音乐配上表现秋天声响(如风声、雨声、落叶声、蛐蛐声等)的录音。

2、各种秋景的图片。

二、听听,秋的声音

师:秋天不仅有丰富的色彩,还有美妙的声音,不信,你仔细聆听。(播放录音)

生:闭上眼睛静静地倾听。

师:你听到了哪些声音, 你觉得这些声音动听吗?师:听着这些美妙的声音,你脑海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再次播放录音)

学生自由交流想象,教师适当引导学生表达清楚。

师:有一位诗人在秋天里听到许多美妙的声音,就写下了这么一首诗,你们想听听吗?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听听秋的声音吧,出示课题《听听,秋的声音》

请学生读课题,要求读得美一点。

(用音乐与声响创设开放互动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美好的想象,把学生带入美丽的大自然、带入秋声之中。)

三、读读,秋的声音

1、初读:

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具体写了什么声音?

师: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

生:落叶、昆虫、大雁、秋风的声音。

2、再读:

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出不懂的词语,运用已学过的方法试着理解,然后分小组交流:你用什么方法理解了哪些词?(回忆理解词语的方法:联系上下文、查工具书、找近义词、联系生活等方法。)

生自学后分小组交流。

师:请小组代表说说你们理解了什么词语,还有没解决的词语吗?

学生踊跃发言,汇报自学情况。

(教学略读课文时,应着重让学生运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自读自悟。)

3、选读:

师:找出你喜欢的声音,多读几遍,想想你为什么喜欢?

师:把最喜欢的部分,和同桌一起欣赏。

学生互相交流感受。

师:用欣赏性的语气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认真边听边想:他读得怎么样?

指名读后组织其他学生自由评议。

生:第一节可以要读得快活一些,因为这是快乐的树叶,它在落下时在翩翩起舞呢!

生:我认为可以读出一点忧伤,因为树叶还舍不得和大树妈妈告别呢!

生:第二节读得太好了,让我想象到了自己是一只蟋蟀,正张大嘴巴快乐地歌唱。“蛐蛐”“蛐蛐”,实在太好听了。

生:读大雁的这句话要读出舍不得的语气,因为它就要去南方了

生:读第五小节要读出欣喜的感觉,因为大自然到处都有秋的声音……

4、演读:

开展想象性的表演活动。出示秋景图片及句子:

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黄叶道别的话音,黄叶说:“_______”

蟋蟀振动翅膀,“口瞿口瞿”,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蟋蟀在唱着:“_______”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_______”

一阵阵秋风斥过田野,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它欢快地唱着“________”。

学生各抒己见,根据自己的想象的内容填空,然后表演。(提示学生注意表情和动作)

生:黄叶说:“大树妈妈我真舍不得你。” ……

生:蟋蟀在唱着:“我要回到温暖的家里去了。” ……

生:大雁对小青蛙说:“再见了朋友,你可要注意身体哦。” ……

生:秋风欢快地唱着:“人们又可以获得大丰收了。” ……

(朗读和想象表演可以结合在一起进行,学生喜欢哪段就读哪段,可以有感情地读,也可以用想象表演来促读。)

5、美读:

过渡:(配乐,深情地)在这美丽的秋天里,落叶离开了树妈妈的怀抱,小蟋蟀唱起了离别歌,大雁飞往南方过冬去了。稻田里一片金黄,稻子压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

秋天的一切是多么美好啊,让我们把这美好的一切读出来吧!

老师播放音乐,学生配音试读。

师:谁有自信能读出秋天的美好。

指名朗读,学生大胆展示。

师: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秋的美好吧!

全班配乐朗读。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 学生在读中思,读中议、读中练、读中悟,读中品,读中评;在读中领悟到词句表达的精妙, 体会到诗中浓浓的秋情,想象到秋天景象的美好;在读中学会了自主、合作、探究。)

四、说一说,秋的声音

师:走进秋,走进大自然这辽阔的音乐厅,你还能听到哪些秋的声音?

(出示秋景图片,引导学生发散说)

生:哗啦哗啦,稻海翻起波浪。

生:“嘿呦嘿呦”小蚂蚁忙着准备粮食过冬呢!

生:“滴答滴答”秋雨在练习弹琴……

师:秋的声音实在太丰富、太美妙了,你能照着课文第一、二小节的样子用“听听,秋的声音……”这样方式说一说吗?

学生先在小组里练习再全班交流。

生:听听,秋的声音,稻海翻起波浪,“哗啦”是它们欢快的歌声。

生:听听,秋的声音,秋雨落在地上,“滴答”,是秋雨正在弹琴。

生:听听,秋的声音,黄叶纷纷落下,“呼呼”,秋风弟弟吹起口哨报告冬的来临。

(语文学习不能仅局限于教材之内,而应凌驾于教材之上,超越文本,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这样进行练说不仅开阔学生思维,还进行了语言训练,真可谓一举两得。)

五、写写,秋的声音

师:是啊,秋的声音令人遐想, 秋的声音令人陶醉……让我们像这个小诗人一样把自己听到的声音写下来好吗?

学生写诗,每人写一小段即可,四人小组合成一首

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师:让我们把自己写好的小诗展示出来吧!请小组代表把合作写的诗,在平台上展示出来,并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

指名学生代表上台,教师引导学生评议。

(学生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运用语言,学生们将会在练笔中,写出秋的韵味和风情。)

师总结:是啊,秋的声音,在大自然中,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让我们再次来感受秋声带给我们的'喜悦吧!

学生配乐感情朗读全文。

六、布置作业

1、给自己写的诗配上画。

2、收集有关秋的诗歌

仿写《听听,秋的声音》 篇8

【浙江省绍兴市鲁迅小学 王慧琴】

〖语文课堂探究性学习中教师不作为现象扫描〗

一位老师在上《看雪》一文,她的教学环节为:

1、听课文录音,划出文中的生字,读一读。

2、进行生字教学。

3、小组研究,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中国台湾小朋友非常盼望看雪、非常盼望到北京来看雪,把这些句子找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4、指名小朋友有感情地来读相关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感悟。

老师指名一位学生站起来读,然后问小朋友:“他读的语气怎么样?有没有感情?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得更好?”评价之后,第二个学生、第三个学生站起来读,还是没有读出感情。老师没办法,只好自己来范读,然后让学生照着老师的样子来读。

引导学生读思结合,读中理解,读中感悟,是我国语文教学的精华,也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阅读教学的一大基本理念。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但是,在语文课堂上,有些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有关背景、情境不作适当的铺垫(如让学生在地图上找找北京和中国台湾的位置,简单介绍一下当今的台海局势,欣赏一下北国雪景风光音乐片),在学生不得要领时不作画龙点睛的引导,一味地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有感情朗读,学生缺少内容的理解和感情的体会,只好照着别人的样子,读得有形无神,使语文学习显得异常肤浅。在探究性学习之前,教师作些适当的铺垫引导,能为学生的思维添上翅膀,能为学生的研究扫除障碍,能为学生的独特感悟打下基础,这样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河南省济源市北海区马寨中心小学 范康康】

本课主要是想以感情感染学生,使学生想表现,想表达,在汇报词语时,引导学生联系句子的意思,然后趁机指导朗读句子,在练习读时采用单个读等形式让学生边读边想象,我又作了少数范读,由于对课文把握较熟,我范读时不少学生都听得入了迷,再让他们读时,学生就动情多了,由此看出我们教师的范读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为了让学生在读时有灵感,我让学生在再读课文交流体会后开始和学生一起续写,学生看到我也开始了续写,积极性很高,都在动脑子想,越写越想写,后来,我也将自已写的续写读给学生听,“秋天是一首诗,秋天是一幅画……”学生听了都不约而同为我鼓起了掌,这时我竟也像喝了蜜似的很甜很甜,是呀我也只是随便想了几句,甚至有点害羞,但学生竟这样鼓励我,真的是谢谢他们!

仿写《听听,秋的声音》 篇9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能和同学们交流读后的体会。

3.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教学重点:从秋天的音响中,勾画秋天美好的景象。

教学难点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教学准备

1.各种声响(如风声、雨声、落叶声、蛐蛐声、旋律优美的轻音乐等)的课件。

2.课文朗读磁带、录音机。

3.课前学生走进田野、走向大自然,听听秋声。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游戏导入,展开想象

1.同学们,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因为秋天是一个色彩的宝库,请看。

(教师出示课前搜集的各种展示秋天色彩的图片,边展示边讲解)

秋天的天是湛蓝的,万里无云;秋天的月亮是明亮的,皎洁如玉盘;秋天的树林是五彩缤纷的,黄叶飘飘,红叶似火,劲松苍翠,古柏更加郁郁葱葱……

秋天不仅是一个色彩的宝库,它还是一个汇集无数种美妙动听声音的宝库。同学们,你们想欣赏一下吗?下面我们做一个听录音猜声音的游戏,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然后说一说你听到了哪些声音。

2.  展开想象:听着这些美妙的声音,你脑海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再次播放课件录音,引导学生想象交流。

3.  这节课就让我们打开这座宝库,去聆听那些美妙的动听的声音,去品味浓浓的秋意。

4.  有一位诗人在秋天里听到许多美妙的声音,就写了这么一首诗,(揭题读题)你们想听听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配乐范读课文。

2.感知内容: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你最喜欢哪种声音,喜欢的话多读几遍。

3.指名学生读,喜欢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

(师生评价指导)

三、品读想象,体会交流

师:从同学们刚才认真的朗读中,老师已经看到了秋天那美丽迷人的景色、令人陶醉的声音。来,让我们再次感受这令人心驰神往的画面。

1.品读第1-3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边读边展开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指名学生描述,把自己想象的画面描述得美一点。

3.学生评议并补充画面,把画面说生动、说形象。

4.带着这种美好的感情朗读自己喜欢的一节。

(1) 鼓励学生用欣赏的语气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可欣赏性地听,听后可仿读,可评点。

(2) 开展想象性的表演活动。

课件出示:

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黄叶道别的话音。黄叶说:“---------”

蟋蟀振动翅膀,“瞿瞿”,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蟋蟀在唱着:“-----------”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四、仿写诗歌,积淀语言

1.教师有感情地配乐诵读第4-5节。

读后引述:听听,秋的声音还有许多许多,让我们一起走近每一片叶,每一朵花……去听听他们的声音,

并仿照课文第1、2节或第3节的样子,也来作一首诗,好吗?怎么写呢?你可以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的;先写声音是谁发出和怎样发出的,再用拟声词模仿这种声音,最后对这种声音进行想象;除了这种写法,也可以依自己的想法来写。

2. 教师继续播放:

课文中没有写到的秋的声音:雨声、树林里果实掉落的声音、树叶碰撞的声音、小动物在草地上跑动的声音,等等

2.说一说你听到哪种声音最美。

同学们,秋天的声音是多种多样的,现在请你写一写你听到的声音。

学生写作,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3.学生自由作诗,再小组交流 ,几个小伙伴可以合作一首诗。

4.大堂展示:选派代表把自己写的一段小诗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出来,并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要把自己的心情也展现出来,给学生配上音乐。

五、品读体会,升华情感

1.指名诵读最后一节。

2.交流:从这一节感受到了什么?

3.带着这种感情齐读最后一节。

六、诵读回味,表现情感

1.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可以一个人通读,也可以和其他同伴一起合作诵读。可以边诵读边加上动作。

2.有新兴趣的同学可以合作诵读自己编的诗。

作业设计

汇编成诗:

几个同学自由组合,把自己的小诗合并汇编成一首新诗,画上插图,制成作品,参加全班的“秋之韵”诗歌展览。

板书设计

12听听,秋的声音

黄 叶刷 刷

蟋 蟀曲 曲

大 雁叮 咛音乐厅

秋 风歌 吟

仿写《听听,秋的声音》 篇10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现代诗,是略读课文。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从秋天所特有的声音中,体味秋天独特的风情。诗歌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教学重点是: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并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在此基础上进行仿写,用自己的语言表现美。

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在此基础上进行仿写,用自己的语言表现美。

教学方法:

欣赏教学法自学法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一方面他们非常喜欢生动的形象、鲜艳的色彩,喜欢多媒体上那一系列神奇的变变化。另一方面他们的抽象思维正在发展,想象丰富不受限制,并且开始尝试用自己的小脑瓜思考问题,开始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并积极表达。

在前几课的学习中他们已了解了秋天里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了解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欢乐,了解了秋天里具体的景物,这些都为他们理解这首现代诗打下基础,虽然诗歌语言精炼,跳跃性强,相信理解起来并不难。

课前准备

1.各种音响(如,风声、雨声、落叶声、蛐蛐叫声)的录音带。

2.配套的课文朗读磁带。

3.旋律优美的轻音乐磁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展开想象

1.游戏导入:自然界中有许多美妙的声音,同学们,你们想欣赏一下吗?下面我们做一个听录音猜声音的游戏,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然后说一说你听到了哪些声音。(播放声响录音带)

2.展开想象:听着这些美妙的声音,你脑海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再次播放声响录音带,引导学生想象并交流。

3.有一位诗人在秋天里听到许多美妙的声音,就写下了这么一首诗,你们想听听吗?(揭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配乐范读课文。

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遍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3.指名学生读,喜欢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营造乐读氛围,激励学生多人次朗读,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三、品读想象,体会交流

1.品读第1—3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边读边展开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可以让学生从看到的、听到的这些方面来想象)。

2.指名学生进行描述,把自己想象的画面描述得美一点。

3.学生评议并补充画面,把画面说生动、说形象。

4.带着这种美好的感情朗读自己喜欢的一节。

四、仿写诗歌,积淀语言

1.教师有感情地配乐诵读第4—5节。

2.读后引述:听听,秋的声音还有许多许多,让我们一起走近每一片叶,每一朵花……去听听他们的声音,并仿照课文第1、2节或第3节的样子,也来作一段诗,好吗?

3.播放声响录音带,说一说你听到哪种声音最美。

4.学生自由作诗,在小组交流,几个小伙伴可以合作一首诗。

五、自由诵读自己的作品,给学生配上音乐。

六、品读体会,升华情感

1.指名诵读最后一节

2.交流:从这一节感受到了什么?

3.带着这种情感齐读最后一节。

七、诵读回味,表现情感

1.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可以一个人诵读,也可以和其他同伴一起合作诵读。可以边诵读边加上动作。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合作修改自己写的诗,然后再朗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