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二学习方法 > 八年级历史 >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正文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时间:

  今天小编要给大家分享的是八年级史上册复习提纲,期末快到了,里考试时间也所剩不多,大家赶快学习起来吧。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第1课:***战争的烽烟

  一、 ***战争

  1、 背景:

  国际背景:英国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

  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直接原因(导火线):林则徐虎门销烟

  (1839年虎门海滩------6月26日国际禁毒日

  影响: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2、 经过:

  1840年***战争爆发(开始于广东省------------结束于江苏省南京)

  1841年英军占领香港岛

  1842年清政府战败求和

  3、 结果:清政府战败求和,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内容:(1)割地:香港岛

  (2)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3)赔款:2100万银元

  (4)关税: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4、地位: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5、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战争中国失败原因?

  客观:英国综合国力的强大

  主观: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事技术和武器落后、闭关锁国

  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无法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

  6、民族英雄:林则徐

  二、魏源编著《海国图志》

  1、 主要内容:系统介绍了世界各国地理、历史、和科技发展情况。

  2、 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意:学习外国的长处,抵御外国的侵略。)

  (缺点:魏源主张学习的是西方的军事科学技术,没有涉及到西方政治制度的层面,因而有局限性。)

  第2课:劫难中的抗争

  一、 第二次***战争-------北京第一次被攻陷

  1、原因:英法(不满足***战争已经获得的成果)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扩大侵略权益。

  2、时间:1856---1860年

  3、主凶:英法

  4、帮凶:美俄

  二、列强的罪行

  英法:火烧圆明园(1860.10)

  沙俄:强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其中1858年签订的《瑷珲条约》割占领土最多)

  二、 中国人民的抗争

  1、 太平军痛打洋枪队:

  太平天国起义:1851年 洪秀全 广西桂平县金田村

  洋枪队:青浦大捷、慈溪大捷(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美国人)

  2、 左宗棠收复新疆

  (1)背景:

  新疆危机------浩罕国阿古柏入侵新疆;英俄支持阿古柏;俄国出兵侵占伊犁

  (2)海防与塞防之争

  海防----李鸿章

  塞防:左宗棠(主张海防与塞防并重,力主收复新疆。)

  (3)过程:军事斗争----消灭阿古柏,收复新疆。

  政治谈判:收复伊犁

  (4)结果:收复新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5)意义:巩固了西北边防,捍卫了国家的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

  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

  一、甲午中日战争

  1、原因:日本长期以来推行扩张政策和蓄谋侵略中国的必然结果

  2、时间:1894年

  3、主要战役:黄海海战---------战后日本控制了黄海的制海权

  旅顺战役---------旅顺陷落,日军制造了旅顺大屠杀。

  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4、民族英雄:邓世昌

  二、中日《马关条约》

  1、时间:1895年

  2、双方代表:李鸿章-------伊藤博文

  3、内容:

  割地----辽东半岛、澎湖列岛和台湾

  赔款----白银2亿两

  通商----开辟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工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4、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原因?

  1、清政府极端腐败,妥协 退让。

  2、中国经济落后

  3、清军军备不足,装备落后,不少官兵临阵脱逃。

  4、日本蓄谋已久,准备充足。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得到教训或启示?

  1、落后就要挨打;

  2、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发展科技;

  3、培养人才等;

  4、增强综合国力,发展国防事业。

  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北京第二次被攻陷

  1、时 间:1900年

  2、目 的:为镇压中国人民(义和团运动)反抗侵略的斗争

  3、国 家:英美德意法俄日奥(奥:奥匈帝国)

  4、人 物:英国人 西摩尔---------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

  5、罪 行:攻陷京津,烧杀抢掠

  二、《辛丑条约》

  1、时间:1901年

  2、国家:清政府-----欧亚11国

  3、内容:赔款白银4.5亿两;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拆毁炮台,列强可在要地驻兵。

  4、影响: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条约中“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最能体现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第6课:近代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

  一、洋务运动

  1、时间:19世纪60 ---90年代

  2、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

  (意:即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富国强兵,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3、代表:中央----奕?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4、口号:前期----自强 后期------求富

  5、内容: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最早)、江南制造总局(最大)、福州船政局

  创办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筹划海防,建立近代海军: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培养新式人才:1862年京师同文馆

  6、破产标志: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7、评价:

  (1)是一次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性质),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2)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第7课:戊戌变法

  一、戊戌变法

  1、背景: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

  2、开始:公车上书

  时间:1895年

  领导人:康有为、梁启超------(维新活动:组织强学会,创办《万国公报》,

  目的:反对议和、请求变法

  意义: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3、高潮: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

  时间:1898年

  标志:《明定国是》诏书的颁布

  内容:见教材------废除科举制中的八股文

  4、结果:被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扼杀而失败

  -------戊戌六君子 谭嗣同等

  5、影响:

  (1)是一次资产阶级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性质)

  (2)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6、严复和《天演论》

  (1)主要进步观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2)思想主张:主张学习的西方的政治制度,积极变法维新。

  (3)影响: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启发知识界去探索西方先进的社会,也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

  (4)人物评价: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1、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薄弱和政治上的软弱---根本原因

  2、没有发动人民群众。

  3、把希望寄托于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

  4、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反对和破坏。

  (例如戊戌政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哪些体会或收获?

  1、改革是国家、社会进步的动力。

  2、改革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

  3、任何变法或改革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4、要善于接受先进思想,勇于学习先进文化

  第8课:辛亥革命

  一、辛亥革命

  1、兴起:孙中山成立兴中会(1894年檀香山)

  2、发展:成立同盟会

  时间和地点:1905年日本东京

  纲领: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意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

  机关刊物:《民报》

  3、高潮:武昌起义(即辛亥革命)----1911年10月10日

  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1月1日 定都南京 总统孙中山(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

  4、失败:革命胜利果实被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

  5、评价:

  性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意义:

  成功方面: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失败方面: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第9课:新文化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

  1、时 间:1915年---1919年

  2、目 的:反对封建思想文化

  3、兴起标志:创办《新青年》

  4、活动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5、口 号:民主和科学

  6、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7、内容:

  前期: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在北京创办《每周评论》

  8、评价:

  (1)它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性质)

  (2)它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3)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

  第10课:清末民初的教育

  一、京师大学堂的开办

  时间:创办于戊戌变法期间, 辛亥革命后改名为北京大学。

  地位: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清政府)建立的最高学府。

  作用: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

  二、废科举,兴学堂

  1、《奏定学堂章程》——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学程的新式教育体制。)

  2、废除科举考试——1905年

  科举制度废除的意义:

  1、有利于学习西方先进的近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

  2、有利于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

  3、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第11课:社会生活的变化

  一、文化生活的变迁

  1、照相术传入中国——19世纪40年代以后

  2、电影出现

  —— 1896年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放映电影。

  ——1905年,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京剧艺术纪录片《定军山》 ,它揭开中国电影事业的序幕。

  3、《申报》的创办

  时间地点: —— 1872年创办于上海

  地 位: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是中国大众传播媒体的先驱。

  4、上海商务印书馆兴办

  时间地点:1897年创办于上海

  地 位:中国近代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二、社会习俗的变化——辛亥革命后

  1、剪发辫,禁缠足:

  2、改称呼:大人、老爷----先生、君

  3、变礼仪:废除跪拜礼----鞠躬、握手礼

  4、易服饰:男子:翎顶补服和长袍马褂----西服和中山装

  女子:满族旗袍----高领服装(旗袍)

  三、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

  1、交通:轮船、火车、汽车、铁路

  ——唐胥铁路(中国当时最长的一条铁路)

  ——淞沪铁路(在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

  ——京张铁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1909年通车)

  2、通讯:有线电报、电话

  ——19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

  ●近代社会生活中新的变化:

  文化生活:照相、电影、报刊、近代出版业

  社会习俗:剪发辫,禁缠足、改称呼、变礼仪、易服饰

  交通通讯:机器轮船、火车、汽车、铁路、电报、电话

  ●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影响?

  照相、电影: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轮船、火车:便利了各地区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电报、电话:为快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

  报纸:可获取更多的信息,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都是领先世界的。为什么到近代后,许多发明都是从西方传进来的?

  (该问题实际上是问我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

  1、中国在封建专制制度统治下,重农抑商,闭关锁国,阻碍了中国的发展。

  2、从教育制度上,八股取士使读书人只注意死记硬背,不注意发明创造,缺乏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没有把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结合起来。

  ●为什么清末民初中国的社会生活会有如此大的变化?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原因:***战争后中国国门被打开,西方文化传入,开始影响我国传统文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变化。

  启示:文明的发展需要交流,人类的进步需要交往。

  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3课:伟大的开端

  一、五四运动

  1、导火线(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 过 程:

  爆发:时间地点:1919.5.4北京天安门

  领导人:李大钊、陈独秀

  主力:学生

  口号:“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合约上签字”

  发展:地点:上海

  主力:工人

  3、结 果:取得初步胜利--------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人职务;

  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释放被捕学生

  4、意 义: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标志:中共一大召开

  (1)时间、地点:1921.7.23 上海(----浙江嘉兴)

  (2)内容

  名称:中国共产党

  奋斗目标: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当前任务:组织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

  领导机构:中央局

  书 记:陈独秀

  (3)意义: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五四运动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被篆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了。为了弘扬五四精神,1949年12月,我国正式宣布五月四日为中国青年节。学习了这一课,你们认为什么是五四精神呢?

  忧国忧民、无私奉献、不屈不挠、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和平环境下,我们青年学生应当如何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呢?

  树立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坚定信念,把个人前途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

  ●你能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具体事件说明“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吗?

  1949.10.1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发展经济;1997.7.1香港回归;2001年中国申奥成功;

  2002.12.11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神舟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第14课:国民革命的洪流

  一、国民革命的前提——国共合作

  二、国民革命的发展——黄埔军校的建立

  时间和地点:1924.5 广州 黄埔

  创 建人:孙中山

  校 长:蒋介石

  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创建目的:建立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特 点: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并重

  作 用: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三、国民革命的高潮——北伐战争

  1、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2、发起者和时间:广州国民政府 1926年7月

  3、对 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4、战略方针:集中兵力、各个歼敌

  5、主要战场:湖南、湖北

  6、先锋:叶挺独立团

  7、主要战役: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

  8、战争结果:取得巨大成功

  四、国民革命的转折——“四一二政变”

  五、国民革命的失败----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时间、地点和人物:1927.4.18 南京 蒋介石

  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外投靠帝国主义, 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推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因素有哪些?

  ①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顺应民心。

  ②国共两党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

  ③北伐方针正确。

  ④国民革命军广大官兵英勇杀敌,特别是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⑤各地工农群众的支持。

  ●评价孙中山:

  1、中国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家,被誉为“国父” (中华民国国父)。

  2、简介孙中山的革命活动:

  (1)成立兴中会和同盟会

  (2)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3)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4)20世纪20年代改组国民党,与共产党合作,成立黄埔军校,开展国民大革命。

  (精神:立志报国、追求真理、永不放弃、与时俱进)

  第15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南昌起义

  时 间:1927年8月1日

  地 点:江西南昌

  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

  结 果:胜利后,在转战中失败。

  意 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二、秋收起义

  1927年毛泽东 湖南长沙

  三、革命摇篮井冈山

  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2、井冈山会师:朱德、毛泽东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的意义

  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

  四、“红军不怕远征难”

  1、原 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2、时 间:1934.10——1936.10

  3、长征的过程:

  瑞金出发 冲破四道封锁线 放弃湘西、改道贵州 遵义会议

  四渡赤水河 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爬雪山、过草地 陕北吴起镇会师 (三大主力)甘肃会宁会师

  4、遵义会议:

  时间和地点:1935.1 贵州遵义

  内容:(1)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

  (2)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意义: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5、长征胜利的意义:

  (1)粉碎了国民党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什么是长征精神? (红军长征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信念坚定、亲密团结,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7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一、九一八事变

  1、时间和地点:1931.9.18 沈阳

  2、简单经过:1、先制造柳条湖事件

  2、后炮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占领沈阳城。

  3、国民党政策:不抵抗政策

  4、结果:东北三省全部沦亡。

  二、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

  抗日义勇军

  ----未撤走的东北军和东北人民 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

  抗日游击队

  ----共产党领导

  二、不朽的民族战歌-----《义勇军进行曲》

  1、作 者:聂耳谱曲、田汉作词

  2、创作背景:

  日军侵犯了中国华北地区,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3、影响:极大的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成为不朽的民族战歌。(新中国成立后被定为国歌)

  三、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

  1、时 间、地点和发动者:1936.12.12 西安 张学良、杨虎城

  2、背 景:日军占领东北后,又企图侵略华北。

  3、目 的:逼蒋联共抗日

  4、主 张: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5、结 果:和平解决

  6、意 义: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第18课:全民族抗战的兴起

  一、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

  1、日军蓄意发动卢沟桥事变

  (1)时间和地点:1937.7.7 北平西南卢沟桥

  (2)影 响: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2、中国军队的英勇抵抗-------“第二十九军” 佟麟阁、赵登禹

  二、共赴国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三、南京大屠杀--------1937.12. 13 南京 30万中国军民

  ●通过对日本侵略罪行的了解,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有什么认识和感受?

  1、认识到日本侵略者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2、不忘国耻,牢记日本法西斯的侵略罪行。

  3、落后就要挨打,积极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

  4、维护世界和平,勿让历史悲剧重演。

  ●1、当今某些日本右翼势力为什么不愿承认南京大屠杀等真相,其目的是什么?

  掩盖对中国和亚洲各国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2、面的铁的事实,你认为他们应该怎样?

  正视历史,承担责任,真诚向中国和亚洲各国人民道歉。

  3、对如今一些日本国民否认南京大屠杀、抹杀侵略事实的做法。你如何看待?

  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的复活和可能对中国和世界人们造成的威胁;树立反对战争、

  争取和平的信念。

  第19课: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一、正面战场

  血战台儿庄 平型关战役

  时间和地点 1938年 徐州东北台儿庄 1937年 平型关

  参战部队 国民党军队 八路军

  指挥员 李宗仁

  战 绩 消灭日军1万多人 歼灭日军一千多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

  意 义 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二、敌后战场

  时间和地点:1940年 华北地区

  参战部队:八路军

  指挥员:彭德怀

  百团 主要目标:破坏敌人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

  大战 战绩:毙伤俘日伪军4万多人,破坏交通线2000多千米,拔掉据点近3000个 。

  意 义: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

  4、众志成城――全民族各阶级的抗战

  冼星海-------《黄河大合唱》------------------鼓舞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徐悲鸿-------《愚公移山》《奔马图》-------创作反映爱国抗战精神的画作,举办画展,资助抗战。

  侯德榜---------侯氏制碱法(联合制碱法)------打破抗战时期敌人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封锁

  第20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1、时间、地点:1945.4 陕西延安

  2、背景:抗战胜利前夕

  3、主要内容:

  ① 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② 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即尽快打败日本侵略者和建立新中国。

  ③ 大会通过的新党章规定,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④ 大会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使中国共产党在组织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

  4、意义:为实现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二、抗日战争的胜利

  1、日本无条件投降:

  (1)时 间:1945年8月15日

  (2)条 件(哪些因素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

  A、美国向日本投掷***

  B、苏联对日宣战并进攻东北的日军

  C、中国抗日军民展开大规模反攻

  (3)原 因(抗日战争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

  A、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确方针。

  B、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的对日作战

  C、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相互援助。

  D、国共合作领导的全民族抗战(根本原因)

  2、台湾回归 :1945年10月25

  3、意 义 :抗日战争是100多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22课:全面内战的爆发--------------第23课:走向战略进攻

  解放战争时期:1945.8----1949.9

  一、重庆谈判

  1、时间、地点:1945年8月 重庆

  2、中共代表:毛泽东、周恩来等人

  3、结 果: 签订“双十协定”(1945.10.10)

  4、目的:国民党:a、欺骗人民,推卸内战责任。 b、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共产党:a、要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 b、利用谈判机会,揭露蒋介石假和平阴谋。

  二、全面内战爆发

  1、标志:1946.6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1)战略防御:a、1946.6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中原解放区

  b、1947.3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陕甘宁解放区、山东解放区

  (2)战略反攻:1947.6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人物和军队:刘伯承和邓小平 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

  意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第24课:国民党政权的崩溃

  一、三大战役

  战役

  名称 时 间 指挥员 解放军

  参战部队 战略战术 主要作

  战地区 作用

  或意义

  辽沈

  战役 1948.9

  --1948.11 林

  罗 东北解放军 关门打狗

  各个击破 锦州 解放东北全境

  淮海

  战役 1948.11

  --1949.1 刘邓陈粟谭 中原解放军

  华东解放军 碾庄

  双堆集

  陈官庄 奠定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平津

  战役 1948.11

  --1949.1 东北解放军

  华北解放军 先打两头

  后取中间 张家口

  天津 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全境

  “关门打狗”中“门”指锦州

  三大战役意义:歼灭和改编敌人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二、百万雄师过大江渡江战役

  1、时间:1949年4月21日

  2、结果: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政权覆灭。

  ●自明朝以来,台湾祖国大陆有过几次分离与回归?指出几次分离与回归的相关事件?

  分 离 回 归

  第一次 明末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第二次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1895年《马关条约》台湾割让给日本。 1945年抗日战争

  胜利收复台湾

  第三次 解放战争中国民党政权被推翻,逃亡台湾。

  ●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1、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2、解放军英勇善战

  3、人民群众大力支持 4、国内人民要求民主和和平,蒋介石打内战不得人心。

  第25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一、状元实业家张謇

  创办大生纱厂 提出“实业救国”口号

  二、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时间:1905—1909年

  地位:中国人自行设计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特点:“人”字型路轨

  三、 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1、 一战时期,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

  2、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1)整体水平落后,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

  (2)发展不平衡

  行业上:集中于轻工业部门

  地区上:多集中在沿海沿江地区,例上海、武汉、 广东等地,而在广大内地则非常薄弱。

  (3)发展时间短暂且艰难曲折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不能像欧美国家那样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1)自身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2)统治者腐朽无能、分裂割据、政治黑暗。

  (3)封建小农经济根深蒂固,市场狭小。

  (4)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第一单元总结: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一、列举题

  1、列强发动的四次侵华战争:

  ***战争、第二次***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列强强迫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3、近代中国在反抗列强侵略过程中涌现出的民族英雄:

  林则徐、左宗棠、邓世昌、关天培、佟麟阁、赵登禹、李宗仁、彭德怀、杨靖宇等

  4、近代列强发动的曾经侵略北京的战争有:第二次***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二、中国各阶级领导的抗争

  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反帝反封运动)

  义和团运动(反帝爱国运动)

  地主阶级:林则徐虎门销烟、***战争中关天培英勇抗敌

  邓世昌黄海海战、左宗棠收复新疆、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

  资产阶级: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前期)

  ●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战争(1840—1842)------------------ 《南京条约》--------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半殖民地化程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辛丑条约》--------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历次侵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或“中国一次次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是什么?”)

  清政府腐败无能;中国经济、科技落后;列强的强大;

  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根本原因)

  ●启示:

  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经济;

  发展科技,加强国防;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等。

  ●学习了第一单元的历史,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1、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落后就要挨打;社会制度的落后

  2、学习中国人民不怕牺牲、富于反抗的斗争精神。

  3、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发展科技,加强国防;发展教育,培养人才;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第二单元总结: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1、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百日维新)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新文化运动

  时 间 19C60—90年代 1898年 1911.10.10 1915年

  派 别 洋务派(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

  维新派 资产阶级

  革命派 资产阶级先

  进知识分子

  思想主张 自强、求富 变法图强 三民主义 民主和科学

  学习内容 军事器物(科学) 政治制度 思想文化

  特点

  或规律 由表及里、层层递进、逐渐深入向西方学习。

  (学习西方技术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

  2、

  时间 洋务运动

  (经济工业化的开始) 戊戌变法

  (政治民主化的开始)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口号 自强、求富 变法图强 三民主义 民主和科学

  代表人物 曾国藩、 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奕? 康有为、梁启超 孙中山 陈胡鲁李

  领导阶级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

  刊物 《万国公报》(后改为《中外纪闻》) 《民报》 《新青年》

  《每周评论》

  作用

  或

  影响 1、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2、为中国近代化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

  3、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宣传了资产阶级思想,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和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 是一次深刻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2、中国近代化探索四件大事的性质:

  洋 务 运 动: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戊 戌 变 法: 资产阶级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

  辛 亥 革 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新文化运动: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感悟?

  1、近代化探索是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救亡图存的探索, 但没有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它说明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挽救中国,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行不通,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

  2、另外,也说明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探索和抗争精神。

  第三、四、五单元总结: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次合作

  革命任务 时 间 结 果

  第一次 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1924--1927 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第二次 共同领导抗日战争 1937--1945 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2、互为因果关系的重大历史事件

  英国工业革命-----------------***战争

  巴 黎 和会-------------------五四运动

  十 月 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马关条约》-----------------大生纱厂和“公车上书”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3、革命圣地:

  井冈山:江西省,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所在地

  南 昌:江西省、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上 海:中共一大会议所在地;五四运动中上海成为后期的运动中心。

  遵 义:贵州省,遵义会议,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延 安:陕西省,抗战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和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4、与重大节日相关的历史事件

  5月4日--------五四青年节--------五四运动

  7月1日--------建 党 节--------中共一大的召开

  8月1日--------建 军 节--------南昌起义

  10月1日-------国 庆 节--------开国大典

  5、

  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

  日本局部侵华开始 日本全面侵华开始

  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中国全面抗战开始

  6、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七 七 事 变 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7、近代日本对中国的两次侵略

  事件 结果

  第一次 甲午中日战争 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

  第二次 20世纪30—40年代发动的侵华战争 日本无条件投降,台湾回归。

  8、国共近代社会的两次谈判

  事 件 时 期 结 果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抗战时期 七七事变后合作抗日

  重庆谈判 解放战争时期 没有实现合作

  两次谈判都体现了中国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的精神

  9、近代中国首都的三次沦陷?

  第一次:第二次***战争----------北京

  第二次: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北京

  第三次:七七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南京

  10、近代发生于上海的重大事件

  (1)《南京条约》最先开放上海

  (2)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和轮船招商局

  (3)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4)五四运动期间,上海成为后期运动的中心。

  (5)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

  (6)《申报》和商务印书馆在上海创办

  (7)1927年蒋介石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1、近代发生于南京的重大事件

  (1)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在南京签订

  (2)太平天国政权在南京定都

  (3)1912.1.1中华民国成立

  (4)1927.4.18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5)1937.12.13南京大屠杀

  (6)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4.23 ),南京解放。

  12、近代发生于北京的重大事件

  (1)第二次***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北京被攻陷

  (2)《辛丑条约》和《北京条约》在北京签订

  (3)戊戌变法

  (4)五四运动爆发于北京

  (5)七七事变

  (6)解放战争时期北平和平解放

  (7)京师大学堂创办于北京

  13、评价周恩来

  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

  伟大功绩:(1)在国民革命时期,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2)领导南昌起义

  (3)代表中国共产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4)参加重庆谈判

  (5)参加长征

  14、毛泽东诗句

  (1)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1927年秋收起义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长征

  (3)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长征

  (4)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长征

  (5)铁流两万五千里,各路劲旅大会师。--------长征

  (6)钟山风雨起仓皇,百万雄师过大江。--------解放战争时期

  (7)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解放战争时期

  15、中国近现代史上三次巨变

  辛亥革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改革开放-

  孙中山 毛泽东 邓小平

  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和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 结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完成了民族独立,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国家走向富强、人民走向富裕。

  16、名人名言

  (1)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梁启超(戊戌变法)

  (2)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以自立于地球之上。--------詹天佑

  (3)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