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自传读后感字(优秀12篇)》
这是上个月去出差前在亚马逊上买的电子书,两本的套装,是准备在出差途中看的。然后出差的各种路上把《向死而生》看完了,再之后就是各种拖延症终于把《世界因你不同》结束了。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是细心的小编阿青为大家整编的李开复自传读后感字(优秀12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李开复自传》读后感 篇1
以前只知道李开复是其与微软的官司纠葛闻名世界。因为工作的缘故,从命令复杂DOS系统开始到windows3.1再到今天使用非常简易明了的windowsvista,因此我对微软始终是怀有非常敬佩的心情。我知道正是有了伟大的视窗操作系统才有今天电脑的广泛普及和操作的便利!李开复是在这样一个全球瞩目的公司任副总裁,可见其也非泛泛之辈。但对其成长经历以及成功履历并没有过多关注。《世界因你不同》书名就已经点出了李开复的不凡成就!因为一位杰出科学家的非凡创新而改变了世界,就像爱迪生的电灯泡照亮了全世界一样。
这样的人一定有其特别并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这样的成功履历,他为什么能做到?怎么做到?李开复有什么过人之处?是天赋?是后天努力?还是机缘巧合?或者是命运使然?纵观书中描述的李开复的成长经历,有很多令人感叹,令人仰止的内容,比如他的学龄前的超乎寻常的调皮、制作《武林动物传奇》以及在上学时的种种非同常人的表现,都体现出一个天才人物的特质,这样的特别性一直延续至大学,这不是所有孩子能做到的或者会经历的,但是天才就像众多的外部因素一样,不能决定我们的命运。拥有这份才智只能帮助我们前进,但永远不能代替我们。俗话说内因起决定性作用虽然李开复从小就展示了天才的一部分,但他在职场上的成功却离不开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勤奋努力坚持不懈。这能给更多的后学者提供有价值的道理——不管你是天才还是普通人,对成功的追寻加上后天的勤奋努力都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话说起来十分容易,但真正把它做到的却是少数人。就像全世界只有一个李开复一样。成功人士总是极少数的精英。在读博士做论文的勤奋、在学院当教授做研究的努力、在实业界做职业经理人的用心尽力的投入等等。为了做一个好的演讲者,他向向系里知名的教授请教教学的技巧,努力争取各种演讲的机会,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尽量做一个好的沟通者。这些努力与付出使他一步步迈向了成功的彼岸。设想一下我们的将来也许也会走上与开复相似的道路,但在这些问题的时候,是否也能做出这些付出与坚持呢?
他的经历告诉我们在我们遭遇挫折时应该乐观的面对并接受所有的困境和低谷,在他遭遇官司以后的感慨中这样写道:这段日子让我感慨万千,我既体会到人情的凉薄,同时也感受到人性的温暖。对于一些伤害我也将其当作人生一种宝贵的历练,因为,每一种创痛,其实都会带来一种成熟。是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记得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个老师问他的学生长大后想成为谁,谁知学生竟回答,我谁都成为不了,因为我只能成为我自己。这个故事就说明了每个人是不同的, 他已经在有生之年做了太多的事情。“想象两个世界,一个世界中有你,一个世界中没有你,这两者的不同最大,最大化你的影响力,这就是你一生的意义。”这句话,可以说影响了他的一生。那之后,凡是他要做重要的决定,都会想起这句“让世界不同”的话,从而让内心作出选择的时候更加坚定。追随我心的梦想从没有停止过,相信创新工场不是他的最终目标,推测创新工场成功后,他还会去创办中国一流的大学,教育仍将是他最终的梦想。由此可以看出远大的目�
了解了他成功的秘诀我认为,虽然李开复是成功的,但并不能说明每个人都可以模仿,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所处的环境,以及自身的条件,去学习一些他如何在困境、逆境中生存和发展的承受能力,以及汲取他在失败和挫折中总结的经验和感悟。作为刚上大一的我们来说,今后人生的奋斗路才刚刚开始,我们能做的就是明确四年甚至未来我们想要做什么,人生的目标是什么。是否也能在做事情的时候坚持勤奋努力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慢慢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等待机遇来临时去展现一个最好的自己。
最最欣赏的是书的结尾的一段话:“所谓成功,并不意味着有多少财富,有多高的职位,而是取决于内心的一种状态。一个快乐的人经常被认为是一个最富有的人”。人生财富要靠自己去创造。世界不 “成功并没有绝对意义,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并把最好的你呈现出来。”
用你的梦想和理想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感恩、真诚、助人圆梦的心态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执着、无惧、乐观的态度引领你的一生。人生的价值不是你拥有多少,而是你留下多少。让我们沿着成功者的脚步,追随内心的梦想,实现人生的价值,为世界留下更多。
李开复自传读后感 篇2
最近读了《李开复自传》这本书,感受颇深,大致有以下几点感悟。
1。中美教育方式的不同。李开复六岁之前在台湾读书,接受的教育和我们现在的估计差不多,都是接受式的学习。六岁之后在美国接受的教育是开放式的,当然他也遇到了很多的麻烦像语言问题。但在老师同学的共同帮助之下很快的克服了。美国的教育让他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实践,他上高中的时候就和同学办报纸开公司。这在我们中国是根本不可能的。当然并不是说我们的教育方式不好,开复在台湾学的数学到美国之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的自信心。老师在课堂上提问在我们开来很简单的问题,但美国的学生根本答不上来。当开复回答了问题后所有的学生都以惊讶的表情看着他,觉得他不可思议。
我们知道那么多的东西,在学校学了那么多的知识,可是到社会上我们几乎用不到。我们13亿这样的一个泱泱大国,有那么多的硕士、博士。我好像没听说有谁拿诺贝尔奖,不是我们中国人笨。不是也有美籍华人拿这个奖项么,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经济的实力还有很大很大的发展空间。
2。“追随我心”的生活理念。开复先后在苹果、微软、谷歌等世界一流的IT公司工作,并且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开复26岁就当上了副教授,再等几年就能获得终生教授的资格,这意味着一辈子的稳定。但开复为了让这个世界因为有他的存在而不同,依然放弃稳定进入了苹果公司。当在微软已经做得很好,受到盖茨重用的时候,开复发现自己在微软的发展空间不大。依然“追随我心”的进入谷歌,尽管要面临着微软的法律诉讼,开复也仍然不低头。在Google工作几年之后,依然“追随我心”的辞掉高薪的职位,在中国开办创新工厂,引领中国的大学生创业。
我在干事情的时候就没有做到“追随我心”,有时候一直在干自己不喜欢的事儿。面临抉择总是瞻前顾后,不能做出“追随我心”的选择。可能不只我一个人,有很多人也是这样,一直在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虽然我们没有开复那么有才,但如果我们都“追随我心”的在干自己喜欢的事情,我想或许可以最大化我们的价值。
3。开复很爱国。开复虽然没有在大陆生活过,但在他父亲的影响下,他对大陆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无论是在微软还是在Google,他都没有忘记自己的大陆同胞。甚至在他的影响下,有好多在美国工作的华人都追随开复回到了中国,为中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也培养了好多IT精英。现在开复正要带领着我们中国的大学生进行创业,让我们中国因为开复的存在而再一次的发生巨大的改变。
《李开复自传》读后感 篇3
这个月我读了李开复写的自传《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在这本书里李开复从童年写起直到他离开谷歌开始致力于推动中国青年的创业,由时间线描述了作者家庭的环境、教育的历程、职业生涯和自己的感悟等,读完我对李开复充满了敬佩之情,但发现他的成功历程除了他个人的努力外,也是由科技和历史形势的推动而不断前进的,换句话讲,他的成功历程并不一定适合晚生三十年的我们,尽管如此,但李开复和自传中他的父母、兄长、导师和同事上级身上都有不少值得我们当代青年学习和体会的闪光点。 首先由李开复的家庭环境说起,他是众多兄弟姐妹中最小的一个,所以他从小就得到大家的宠爱,而他的母亲也是一个充满慈爱的人,给开复无微不至的关怀,但同时也不放松对他的教育,若发现他贪玩淘气也会加以惩罚,但李母的教育也很开明,有一次开复因为考试不好修改了试卷上的分数,事后心里过意不去主动向母亲承认错误,这时候他的母亲就没有惩罚他,而是教育他要做一个诚实的人,在开复11岁时,他的大哥想把他带到美国接受西式的教育,这时的开复还是个涉世未深的小学生,可以想象李母心里是多么的不忍心让他走,但是为了开复的前途,仍然选择让开复赴美学习。开复的父亲是个相对沉默的人,专心于学术研究,但他对开复仍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培养了开复广泛阅读的兴趣,以及他送个开复的人生箴言:“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开复开始了他的异国求学之路。
在开复的教育历程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李开复导师的一句话:“我不同意你,但我支持你”。这从句话中我觉得教育的目的就是挖掘学生自己独特的兴趣和天赋,使他们自愿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到他们自己选择的知识领域中去。开复一开始读的法律系,但开始学习后发现自己并不感兴趣,尽管以他的聪明,若坚持下来,定能以不错的成绩毕业,成为一位名校毕业的律师,在美国过上别墅跑车的舒适生活,但开复有自己的想法,最后他选择了当时新建立的计算机系并疯狂地爱上了这门学科,在学习计算机的过程中他的聪明和潜能最大化地得到发挥,培养了他优异的计算机水平,这也为他未来能在乔布斯、比尔盖茨和施密特等IT狂人身边得到赏识并重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开复自身的个性加上美国科技创新的氛围,以及计算机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他脱颖而出成为世界顶尖的IT专家。
如果开复成为顶尖IT专家后不再改变就不是现在的开复了,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我为什么而活着,是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渴求和对人类无尽苦难的同情支撑了我的生活。”中年的开复有美满的婚姻家庭、杰出的技术业绩,但他仍然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他开始关注中国青年的教育和人生发展,从他的一系列《给中国学生的信》中可以看出他对中国青年的成长给予的无限关怀,而开复也选择了离开谷歌,创建我学网、创新工场等项目,鼓励和支持中国毕业大学生的创业。正是因为开复看到了中美教育存在的不同以及中国青年创业的艰难,对他们的同情激励了开复不断做出忠于自己内心的人生选择,这正是罗素所称“对人类无限苦难的同情”,在此我既拜服于罗素对于人生意义概括的精辟也在内心为开复击掌喝彩。
李开复自传读后感 篇4
李开复,现任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曾任Google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微软中国研究院(现为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SGI公司副总裁兼总经理、苹果电脑公司副总裁等职。他还是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和精英组织百人会的副会长。这样一位顶尖IT公司高管究竟是靠什么取得这样的成就?使我对他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
《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是李开复的自传,讲述了他自己的求学经历和创业初的艰辛历程以及他成家立业,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一份成功的事业。书的字里行间,流露出岁月流逝中沉淀下来宝贵的人生智慧和职场经验。
书的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岁月流逝总兵官沉淀下来的宝贵的人生智慧和职场经验。叙述他如何从一个捣蛋的“小皇帝”,11岁的“留学生”,26岁的副教授,33岁的苹果副总裁,谷歌中国的创始人,走向全球化的职业经理人,成为员工们喜爱的开复总裁,成为学生们尊敬的开复导师。纵观书中描述的李开复的成长经历,有很多令人感叹,令人仰止的内容,比如他的学龄前的超乎寻常的调皮以及在上学时的种种非同常人的表现,都体现出一个天才人物的特质,这样的特别性一直延续至大学,这不是所有孩子能或者会经历的,毕竟这些发乎内心,只能解释为天赋使然。那么这些更多是作为娱悦和吸引读者的内容,精彩而远离,对主人公是真实的,对普通读者却是虚幻的。
这本书有一段话令人感动:“人生在世时间非常短,如果你总是不敢做想做的事情,那么一生过去了,你留下来的只有悔恨,只有懊恼。我常常说追随我心,当然追随我心必须是要在负责、守信、守法的前提之下。在这个前提之下,冒一些风险也是值得的。虽然经历风险的日子可能会比较艰难,但如果我不这样做,那蹉跎十年、二十年后,我可能会后悔终生。”我想这正是李开复成功的原因之一,他的人生应该很少有遗憾,趁着自己年轻,有能力的时候,他努力干自己想干的事,而不是像有些人一样得过且过,所以很多人失败了,但他真的成功了。人生的意义就在有你和没你的世界间的距离中。
都说世界没了我们照样转,但是怎么样才能让这个世界因为有我们而更加精彩呢?那么,这就是我们该追求的。李开复在这样的思想引领下,不断做出惊人的选择,而他的成功之处在于,这些选择并不盲目,不冲动,都是认真选择的结果,这种认真的态度也推动着他在职场上获得成功。
李开复用他多年的宝贵人生经历向我们讲述他人生的领悟,他说:“要用你的梦想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感恩、真诚、助人圆梦的心态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执着、无惧、乐观的态度来引领你的人生。”不错,没有梦想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拥有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才能将生活经营得有声有色。
李开复在商场的地位与名誉都是靠自己拼出来的,或许有人会说他可能天生就比别人聪明,但是没有后天的努力怎么可能有如此大的成就,“机会只属于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讲得一点也不错,他的职场经历给了他丰富的人生阅历,使他对生活永远处于一种时刻准备着的状态,当他面临每一次职业转换时,他都有一种合适的心理转化过程,所以他的每一步都走得很稳。这也是我们应该向他学习的地方吧。
轻轻地合上最后一页,内心的那份崇拜升到最高点,李开复的人生竟如此富有传奇色彩!年少的顽皮、青春的激情、大学的痴迷;
李开复自传读后感 篇5
一年前,看到封面上李开复那面带自信的笑容和与众不同的书名《世界因你不同》时,我更多的是好奇,这是一本什么书,能在2个月时间内多次印刷,并登上图书销售榜?当我拿起这本书,用了两天时间读完,我找到了原因。最近,再次拿起这本书阅读,又一次感到了心灵的触动。
这本自传,讲述了他从一个捣蛋的“小皇帝”,11岁的“小留学生”,26岁的副教授,到33岁的苹果副总裁,谷歌中国的创始人,最� “人生在世时间非常短,如果你总是不敢做想做的事情,那么一生过去了,你留下来的只有悔恨,只有懊恼。我常常说追随我心,当然追随我心必须是要在负责、守信、守法的前提之下”;“人生在世,我们要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用胸怀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并用智慧分辨二者的不同”;“成功没有绝对的意义,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并把最好的你呈现出来”……书中从头到尾都散发着自信的光芒和宝贵的人生智慧。
从这本书中,我读到了勤奋与努力。11岁去美国之前,他只学过半年英语,上课时几乎一句也听不懂。小小的他没有放弃,除了每天背单词背到半夜,他抓住一切机会学习英语。到美国两年后,终于在一次作文比赛中拿到了田纳西州的前十名。在他后面的职场生活中也离不开勤奋努力。这告诉我们——不管你是天才还是普通人,对成功的追寻加上后天的勤奋努力都是必不可少的。
从这本书中,我读到了诚实与信任。“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支持你”。这是李开复的博士导师在和李开复产生分歧时对他说的话,这是一种真正的科学家的精神,正是这样的对于科学的尊重,才使得许多创新能够生存下� 后来,李开复在苹果、微软及谷歌工作与下属有不同意见时,也都是这样处理的。——这也是一种珍贵的领导力。
从这本书中,我读到了坚持与执着。因为一次普通的工作转换,他意外地被微软以违反竞业协议为由,告上了法庭。在那人生中最艰难的60天里,他坚持“从心选择”,用胸怀接受了不能改变的事情,从30万份邮件中找到了证实自己没有违约的证据,最终赢得了官司。
这本书叙述平实,但通过他的成长历程和心灵历程,我懂得了“要用你的梦想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感恩、真诚、助人圆梦的心态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执着、无惧、乐观的态度来引领你的人生”。
《李开复自传》读后感 篇6
书封面上的李开复自信而充满睿智,翻开第一页红色背景上有着李开复强劲有力的签名。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还在琢磨着数据结构的各种树以及纠结着考研OR工作这个深奥的问题。在此之前只听说微软和google为了李开复打官司,也无比好奇到底是怎样一个人让世界两大软件公司为他对簿公堂。然而当我看完这本书时,内心早已波澜起伏,不仅是对他传奇人生的羡慕、更多的是对他面对人生低谷时的坚毅,对创新执着实践的同时始终心系祖国心系中国青年的广阔胸襟的深深景仰。
他出生在台湾家庭,却从小就在美国读书,接受的是西方开放式教育,加上他本身爱好调皮捣蛋,脑海中总是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也许在传统的中国家庭中,他是让老师家长费心的捣蛋鬼。但是,正是开放式的家庭教育,为他以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父亲的中国情节也深深地影响了他,这为他以后决定回国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小学时代的李开复是一个头脑灵活的家伙,尤其在数学方面很有天赋,而这种天赋正是周围老师同学对他鼓励称赞的结果。对此,我特别向往美国开放而充满创造性的教育方式,极大地挖掘孩子的天性,并最大程度地鼓励他们。李开复的高中是在美国橡树岭高中度过的,美国的教育和学习方法注重的准则是自由独立重视理解实践。不是让学生去把握一系列静态的知识,而是通过理解思考和创新来继续增进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挖掘出新的知识。这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大学时代的他毅然决然地放弃政治科学专业,一心一意投奔他感兴趣的计算机专业,从这也可以看出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的自由度如此之高。通过一系列计算机编程的实践活动,李开复愈来愈发觉自己在这方面的浓烈兴趣和天赋。也正是如此,在他研究生和博士生学习阶段,他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的梦想和追求,并且通过统计学的方法成功解决了在语音识别领域很多难以攻克的难题。同时,李开复也只用了四年半的时间就获得了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博士学位。 26岁就成为卡内基。梅隆大学副教授的李开复在感受了一段轻松而又快乐的生活,然而内心的冲动与不安分始终牵动着他,那颗年轻而又雀跃的心时不时地问自己:“你是想一辈子写一堆像废纸一样的论文还是要真正地改变世界?”时隔两年当他收到世界顶尖公司苹果的邀请时,他终于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此后,在平等自由民主的苹果公司,李开复与他的创作团队继续语音识别方面研究。他们研发的“小精灵”计算机在亮相美国ABC电视台《早安美国》后,苹果股票立刻从60美元涨到63美元。也是在苹果公司,李开复第一次了解到作为一位管理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并不是对每一个人好就能赢得尊重。尊重原则,有效执行,才是管理的真谛。正是这些宝贵的管理经验,使得李开复在苹果处在“创新瓶颈”以及乔布斯离职时,大胆地开创了网络多媒体部门,并成功地研发出很多现在耳熟能详的产品,例如QuickTime、iTunes。
之后,李开复更是看准当今计算机领域的发展趋势,他相信未来的世界必定是互联网的世界,而互联网技术将是最酷最受追捧的。
从忍痛卖掉SGI多媒体技术部门到创建微软中国研究院的过程中,作为高科技领域的探索者,半途而废和无疾而终时有发生,接受是必须的。李开复也从技术人士华丽转身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他时刻关注着互联网的最新动态并且清楚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尊重内心的想法并且毫不犹豫地实践下去。正是这样的一位智慧与品德兼得的人才,才使得微软与google愿意为他进行诉讼大战。
加入google后的李开复带领着他的创新伙伴创建了谷歌中国,面对互联网世界令人眼花缭乱的产品诱惑,他们专心致志地做着搜索,因为搜索才是google的核心,只有有了灵魂才能有一切。如今的google在中国赢得了更多人的认可和很好的口碑,也让众人相信,google中国并没有“水土不服”!当今天,谷歌地图、谷歌翻译、谷歌浏览器等一个比一个酷的产品展示在我们电脑上时,我们惊奇地发现google中国已经真正强大起来了。
摘去名人光环的李开复,是以为温文尔雅的老师。在中国大学生的眼里,他更是关心中国大学生发展的李老师。一直以来,李开复都有写信给中国大学生,从第一封告诫学生坚守诚信正直到第四封大学四年该如何度过,这位IT精英时刻关注着中国的大学生们。我相信有千千万万的大学生们一定是不甘于平庸的,但更多的时候我们总是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犹豫着蹉跎着,就如李开复所言:“人生在世时间非常短,如果你总是不敢做想做的事情,那么一生过去了,留下来的只有悔恨懊恼。”在面对人生的挫折时,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用胸怀接受不能接受的事情,用智慧分辨两者的不同。所以,我们更应该随心而动,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信仰。因为有一天,小宇宙一定会爆发。
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读后感 篇7
轻轻地合上最后一页,内心的那份崇拜升到最高点,开复老师的人生竟如此富有传奇 色彩!年少的顽皮、青春的激情、大学的痴迷;对改变世界 的向往,对人生选择的执着,对中国大学生的期待。开复老师的一段段人生经历与一种种人生阅历共同勾勒出一幅精彩的人生画卷。
这本书有一段话令人感动,我的理解这段话也是本书的思想主旨:“人生在世时间非常短,如果你总是不敢做想做的事情,那么一生过去了,你留下来的只有悔恨,只有懊恼。我常常说追随我心,当然追随我心必须是要在负责、守信、守法的前提之下。在这个前提之下,冒一些风险也是值得的。虽然经历风险的日子可能会比较艰难,但如果我不这样做,那蹉跎十年、二十年后,我可能会后悔终生。”
这有些象我在中学课本中读到的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段:“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我以为,李开复正是在这样的思想引领下,不断做出惊人的选择,而他的成功之处在于,这些选择并不盲目,不冲动,都是认真选择的结果,这种认真的态度也推动着他在职场上获得成功。
书中提到的人应“Lead your life”而不是“Live your life”,这道理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难。毕竟,芸芸众生,大都只能是“Live your life”的。当然,把“Lead your life”作为人生追求目标也是非常好的,这也为什么人需要有信仰的原因(但我们身边太多的人信仰缺失)。在这过程中,以自己的人生标准,“要用你的梦想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感恩、真诚、助人圆梦的心态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执着、无惧、乐观的态度来引领你的人生。”这些都说得非常道理。在这本书里还很多类似的真知灼见,这应该是李开复的人生感悟,从中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到李开复为何能成为中国大学生的良师的缘由。
纵观书中描述的李开复的成长经历,有很多令人感叹,()令人仰止的内容,比如他的学龄前的超乎寻常的调皮、制作《武林动物传奇》以及在上学时的种种非同常人的表现,都体现出一个天才人物的特质,这样的特别性一直延续至大学,这不是所有孩子能或者会经历的,毕竟这些发乎内心,只能解释为天赋使然。那么这些更多是作为娱悦和吸引读者的内容,精彩而远离,对主人公是真实的,对普通读者却是虚幻的。对大多数人来说没太多可供效仿之处--毕竟天才并不是随处可见的。
但李开复的职场经历对读者来说却是一大笔财富,无论他是在苹果,还是SGI,或者在微软、Google,丰富的职场经历,大量生动的职场经历的描述如一幅浓墨重彩的人生画卷在读者面前徐徐展开,精彩纷呈而又跌宕起伏,并且可供读者学习和效仿。而他面临每次职业转换时的心理历程变化,可以给我们提供有益的参考,并印证了一个道理--机会属于有准备的头脑。同时,在这本书中,也向我们展示了象苹果、微软和Google这样的成功公司如何对待、处理以及吸引优秀人才加盟的种种独特观点和做法。这些都是本书的重要价值所在。
作为一本自传,《世界因你不同》更像一本励志,明理的书籍。读罢,我已深深的被那种真诚,坚韧和正直所感染。再自省,更觉得已被名利场,被这个物欲横流,浮躁虚华的世界所侵浸的心在升华。李开复博士在《世界因你不同》中洋溢着一种精神: “随心而动”,他的每一次重要决定,每一次人生的变迁无不遵循着这条定律。而他的“心”,不是一颗充满物欲,不是被贪嗔痴所迷惑的心,而是一颗“有两个世界,一个世界有你,一个世界没有你,你的价值是让两个世界的差别最大”的心。他是一个受美国教育而有着深深华族精神的人。他一直致力于对中国大学生的引导,使中国的大学生更容易把握自己的未来,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在职场和生活中坚持自己的信念。
“成功没有绝对的意义,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并把最好的你呈现出来。”
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读后感 篇8
《世界因你不同》这本书,有一个不同凡响的书名,这个书名点亮了李开复的不凡人生!因为一位杰出科学家的非凡创新而改变了世界,就像爱迪生的电灯泡照亮了全世界。
书名除了勾起读者阅读的欲望也激发了许多科学家及从事技术领域人士的创新激情。纵观书中描述的李开复的成长经历,有很多令人感叹,令人仰止的内容。比如他的学龄前的超乎寻常的调皮、制作《武林动物传奇》以及在上学时的种种非同常人的表现,都体现出一个天才人物的特质,这样的特别性一直延续至大学,这不是所有孩子能或者会经历的,毕竟这些发乎内心,只能解释为天赋使然。
那么这些更多是作为娱悦和吸引读者的内容,精彩而远离,对主人公是真实的,对普通读者却是虚幻的。对大多数人来说没太多可供效仿之处——毕竟天才并不是随处可见的。书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人应“Leadyour life”而不是“Live your life”,确实,我们要学会把握我们的人生,不要浑浑噩噩的活着,要明白,努力是成功的有效途径。同时,我们要有信仰,信仰的力量是非常大的,我们要在信仰的激励下,不断奋斗,从而能达到“Leadyour life”的境界。
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读后感 篇9
一开始拿到这本书我心里就在想,随便翻一翻,完个任务就行,然而翻了几页后,我脑海里就冒出一个想法,我要把这本书看完,认认真真的看完,尽管目前我还没有看完,但我已经有了一些自己的感想。
《世界因你不同》是李开复唯一的一本自传,字里行间,是岁月流逝中沉淀下来的宝贵人生智慧和职场经验,“捣蛋的小皇帝”,十一岁的留学生,二十六岁获得《商业周刊》,“最重要的科学发明奖”,三十三岁的苹果副总裁,谷歌中国的创始人,因为他,两家最大的IT公司对簿公堂,而他的每一次人生选择,都是一次成功的自我超越。这段话是在这本书的封皮后面我看到的,看完这段话之后,我第一反应不是看书,而是向度娘搜索了“李开复简介”,因为我对这个人了解的忒少了,并不能完全理解这段话的意义,原来,从十一岁开始到美国读书,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系,开始了他充满传奇色彩的丰富人生。
看了几天下来,其中最令我心之向往的是他在选择面前的从容,那句“追随我心”,特别是选择继续留校做学术,还是去苹果公司开发产品,他毅然选择了到苹果公司� 一定要活出自己的价值,能在有生之年凭借自己的力量做这些有意义的事情才能彰显人生的可贵。
在探索这本自传的过程中,还有一点令我感触颇深,那就是他这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十一岁到美国求学,要克服语言文化的障碍,经常背单词到深夜,但是很快他发现这个办法行不通,于是鼓足勇气积极和同学说话,多交流,终于客服了语言方面的障碍,我们经常标榜自己有许多的经历和体验成功人士有多么相似,但是唯一不同的是面对这一切的态度和行动,李开复的大学生活读来让人觉得特别亲切,由于经济条件的原因,李开复下课之后都会去打工,往往忙碌到半夜,很多事情我们也许难以想象,更不会捕捉成功人士身后那不为人知的艰辛一面。
从李开复身上我们能看到在美国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人与国内年轻人的想法区别显而易见,西方文化提倡自由,凸显独立的个性与自由,而中国文化更强调统一,中庸和和谐,在这本书中,李开复给出了自己频繁转型的原因,不过是听从内心的召唤,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这个想法多次改变他的人生,苹果、微软、谷歌的经历,每次他黯然离去后完成华丽的转身,他的丰富经历是个传奇,不是每个人所必须经历的,但是生活只要肯思考就总能有收获,无论年龄如何,只要肯努力,一定会走的更好,更远。
第三章开头,有这样一段话“直到今天,我还记得哲学系一个老教授说的话,知道什么是make.adifference吗?,想象有两个世界,一个世界中有你,一个世界中没有你,让两者的不同最大,最大化的影响力,这就是你一生的意义”,这些话可以说影响了李开复的一生,那只后,凡是他要做重要的决定,我都会想起这句“世界因你不同”的话,从而让我更加坚定,从心选择,这样的信念贯穿了他所有的人生的重要的决定,更加让我深刻明白人活着的价值不是你拥有了多少,而是你留下来了多少。
专注一切去探寻生命的意义,总有一天世界将因你不同。
李开复自传读后感 篇10
这几天有时间了,看到儿子从工大借来的书《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呀!李开复,很有名啊,记得前几年看到过他的文章,很有激励性,快看看吧。还没有看完,今天要谈谈自己的感受。
李开复2009年创立创新工场,一个全方位的创业平台,旨在培育创新人才和新一代高科技企业。曾先后在苹果、SGi、微软、谷歌等公司担任要职,1998年亲手创办微软中国研究院,2000年就任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成为比尔·盖茨的七位高层智囊之一。2005年,加入谷歌公司任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祖籍四川,1961年生于台湾。11岁留学美国,1988年获得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博士学位。他开发了全球第一个“不特定语者连续语音识别”系统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1988年最重要的科学发明。他开发的“奥赛罗”人机对弈系统,击败了人类世界冠军。他还是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和精英组织百人会的副会长。
1、他的家庭教育方式好,母亲对他百般宠爱,宠爱的连犯错也不批评,可是对学习一点不含糊,作业写不完、写不好会把作业本撕了扔出去。看到美国的教育理念先进,11岁就送孩子去美国留学,孩子可是从没有离开过她一步啊,尽管去陪读半年。母亲像打造一块璞玉一样精心打磨、教育他,教会他严谨、务实,品行、礼仪,忠孝、诚信。父亲不苟言笑,但工作一丝不苟、严谨的学习态度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父亲掷地有声的对犯错的他说:“希望你以后不会让自己这么失望!”
2、他自身对学习、对科研以兴趣为主,一切选择都按照自己的心声。这使他不论多难都能一直做下去。他说:用你的梦想引领你你的一生,要用感恩、真诚、助人圆梦的心态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执著、无惧、乐观的态度引领你的一生。如果你做到这些,因缘会给你一切你所应得的。不要被信条所惑,盲从信条就是活在别人思考的结果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淹没了你的心声。最重要的,拥有跟随内心与直觉的勇气,你的内心与直觉多少已经知道你真正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任何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价值不是你拥有多少,而是你留下多少。
3、美国的教育和学习方法注重的准则:自由、独立自主学习重视理解、重视实用。老师重视学生发表意见,甚至鼓励学生反驳老师。美国的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都是在这些稀奇古怪的题目中每天得到锻炼的。这样的教育的差别就是:
1、从不同的观点看问题,没有正确的答案;
2、经过参与和实践真正理解;
3、团队合作,避免零和思维。
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读后感 篇11
自从上了大学,我觉得由自己安排的时间很多。所以平常的我总喜欢呆在图书馆,一般都是看与我专业相关的一些书籍。但是我最近看了一本李开复的《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说起书的来源,要感谢南国图书馆的好书新书推荐栏,我常常借此了解书的梗概,如感兴趣就记下书名去网购或店里买。当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只用了几个晚上就看完了这本书,李开复的精彩变换自主的人生过程让人羡慕,她的工作履历如行云流水,畅快,总能同从自己的内心。我决定把这本书介绍给我正在读大专的弟弟,因为我觉得每个年轻人都需要"世界因你不同"的气概。
本书首先指出,从心选择,选择的力量;从心选择,帮助中国的年轻人圆梦;几个篇幅讲述了李开复从26岁的副教授,33岁的苹果副总裁,谷歌中国的创始人,走向全球化的职业经理人,成为员工们喜爱的开复总裁,成为学生们尊敬的开复导师。这一次一次的选择都是他从心的选择。他告诉我们:当你听从了内心的声音,你就会全力以赴地为那个声音努力,拼搏,直到到达彼岸;当心中的声音足够强烈的时候,选择就不该有丝毫迟疑。他的一生有过了太多的经历,而且每一次选择都是自我的挑战,都是自我的不断地超越。通过这本自传,李开复向我们展示了他那不为认知的成长以及教育经历、风雨兼程的成功史和烛照人心的心灵史,也首次全面的披露了他经历的苹果、微软、谷歌等IT巨头风云变幻的内幕。当我仔细品味完这本自传后,让我深刻的了解了:抓住每一次去探寻生命的意思,总有一天,世界将会因你不同。
世界因你不同,我们因开复不同,这是我阅读完整篇自传后由衷而发的心声。这本书有一段话令人感动,我的理解这段话也是本书的思想主旨:"人生在世时间非常短,如果你总是不敢做想做的事情,那么一生过去了,你留下来的只有悔恨,只有懊恼。""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并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然后从中学习,以免让我在生命终结时,却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多么有个性的话语!发人深省,让人奋进。这充分体现了李开复参透了生活真谛,懂得了如何创造生命价值,如何让短暂人生绽放异样的光彩。
"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只有追随我心的选择,才能激发起身体里最大的潜能。我常常说追随我心,当然追随我心必须是要在负责、守信、守法的前提之下。在这个前提之下,冒一些风险也是值得的。虽然经历风险的日子可能会比较艰难,但如果我不这样做,那蹉跎十年、二十年后,我可能会后悔终生。"在现实社会中,忙碌的人群不知为何而忙 或许只是为了养家糊口,为了交房贷,为了做有钱人,做管人的人。希望开复老师的创新工厂能帮助我们找回自己, 找回当初的梦想。
李开复正是在这样的思想引领下,不断做出惊人的选择,而他的成功之处在于,这些选择并不盲目,不冲动,都是认真选择的结果,这种认真的态度也推动着他在职场上获得成功。从书中我们看到了为中国教育正在不懈努力的人, 通过阅读开复老师的自传, 让我明白了人生目标, 看清了自己的现状。读了这本书真的让我受益匪浅,让我真正了解到这位成功人士的点点滴滴。李开复的这些人生感悟都是值得我在将来的道路上更好的借鉴的。
李开复自传读后感 篇12
23号放假回家,终于可以把工作的事情放到一边,繁忙的一个学期过去,给我最大的感受,除了累,就是匮乏。这种匮乏是指这半年没有怎么读书,没有学到一些能够让自己感到收获的东西。
尽管回到家也有一堆麻烦事,我还是给自己制订了六本书的读书计划,这里包括人文、专业理论、专业技术。第一本读完的是李开复的自传《世界因你不同》,看到同学李备的博客里有这本书的读后感,感觉到有必要把这本自传好好读一下,况且开复老师一直是我很尊敬与崇拜的对象。
从20xx年就接触到了李开复写的一些文章,包括之前出版的三本书,从中获得了很多的体会与收获,对于李开复的人生履历有比较多的了解。读这本书之前其实很好奇他在书中还能写到哪些东西。
几天下来,果然没有让人失望,除了收获就是感慨。
儿时的李开复调皮,其实小孩调皮是难免的,大人往往可以用不同的心态来对待。对于李开复的调皮可以用聪明的调皮来形容,从他犯的错中,可以看到他聪明、可爱的一面。
最为家中最小的男儿,母亲对其关爱备至,但绝不是溺爱,对其生活细心照料,但是对于学业与品德要求甚高。其实这也是教育要把握的度。
初到美国一切都不适应,语言不通,又要生活自理。这里可以看到美国文化与教育的力量,也能看到李开复的那股任性。中小学的李开复受到了美式教育的影响,他花了很大笔墨在这个上面,可以看到美国教育的先进程度,如果他在中国台湾,也会是一个学习优秀的学生,但是在自由自主的美式教育影响下,不仅成绩优异,且具备国内教育很难培养的自主学习、领导能力、实践能力。
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大一一年的通识教育是他具备了无法想象的综合能力,学习音乐、哲学、文言文,也许这不会给他哪样技术,也不会对就业带了什么好处,但是这使 其中引用斯金纳的一句话:如果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最后剩下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学会方法,学会思维,这是大学最应该学到的东西。李开复的座右铭,给世界增加影响力,让世界不同就是在哲学课上建立的。
博士阶段最让我感慨的就是他的导师的一句话,“我不同意你,但是我支持你”。这种胸怀是不容易建立也是我从他那里学到很重要的一句话。
从卡内基梅隆到苹果直到google,这样精彩的履历让人羡慕,但更让人感到钦佩的是他能够按照自己的座右铭,做事原则去完成每一次的选择。尤其是20xx年辞职创办创新工场,成为他追随我心最好的诠释。无论如何我也不可能做到像他那样的成就,但是我可以选择与做到的是按照自己的原则做事,并且持续下去。我想这是我从他身上学到了最大收获。
从一本自传中,每个人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与体验从书中不同的章节获得共鸣。我没有那么聪明、也没有接受最优秀教育的机会,身边也没有很多出色的人作为榜样。但是,不论如何,追随我心,找到一个目标,并持续下去是最应该做的。不要因为周围的影响而放弃,也不要因为短时间没有结果而气馁。每天一点的积累下去,相信自己能够随心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