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论文(3篇)》
在各领域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幼儿园教育论文(3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幼儿园教育论文 篇1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学教育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热门的话题,而游戏又是科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幼儿进行全面教育的重要形式。所以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地位居上,它既是幼儿身心发展快乐、自主的实践活动,也是儿童所特有的一种学习方式,从游戏中可以感知到幼儿的身体机能、言语、情感、想象等的发展,在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而本文论述了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从追溯游戏的历史到现在游戏发展的形式对幼儿有这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幼儿的游戏特点看出游戏对教育的实质意义。提出了游戏在幼儿园中所存在的问题,通过以上的问题和提出总结出了游戏的指导和策略,以及概括出了游戏对幼儿园基本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幼儿;基本教育活动;游戏;重要形式
一、前言
古往今来,幼儿的游戏流传至今。从古书上记载,我国《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没礼容。”描述了当代孔子在孩提时代做学习礼节的嬉戏。在2300多年前的西欧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也曾描述了当时儿童的一种追逐游戏。
近几年来,各项公约、宣言已经把游戏与娱乐规定为儿童基本权利,而1990年召开的国际会议通过了《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明确提出了“游戏作为儿童的基本权利,不应当仅仅理解为娱乐与消遣的权利,应当把他看作为是幼儿的发展权。”
在21世纪的现在,对幼儿来说,游戏就是生活本身要具有的。游戏赋予心,赋予思想、情感和身体中,一个会玩游戏的孩子是富有创造力,自由和快乐的,在不同的游戏环境中,学习和发展,多年来科学家话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研究了儿童的教育教学的活动关系,提出了各种游戏的发展方向和理论依据,而幼儿正视这种教育的开端,游戏就是幼儿生活和学习中沟通的语言,也是对幼儿进行全面教育的重要形式。
二、幼儿游戏的特点与价值
幼儿游戏是指幼儿运用一定的知识和语言,借助各种物品,通过身体运动和心智活动,来反映并探索周围世界的一种活动形式,也是对人的社会活动的一种触及模拟。它是适合幼儿发展的独特活动形式,这可以从幼儿游戏的特点中体现出来。
(一)幼儿游戏的特点
1、幼儿游戏是自主的进式
游戏是幼儿自愿自主的活动,幼儿游戏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和愿望,由于游戏形式、材料和过程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要求,因此幼儿对游戏感兴趣,主动进行游戏,游戏中没有强制性,可以随自己的意愿更换游戏、进行游戏等,从游戏中得到快乐并能充分发展。并能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不断去深化,改造和创造新的游戏形式,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才是真正的游戏。
2、游戏带给幼儿趣味性
游戏中带有趣味性,它带给幼儿许多快乐,它不同于劳动,也不同于死板的学习,也不是达到物质目的的要求。它始终可以愉快地参与游戏并获得快乐,积极的游戏结果为目的,所以游戏是一种没有负担的活动,是人们享受精神快乐的过程。
3、游戏在进行时有假想性
游戏具有一定的假想性,它是以现实生活为一个侧面标准,用游戏的方式来表达出来,幼儿则把这种性质称为“玩”,幼儿在现实社会中不能充当的,例如:妈妈、医生、司机、售货员等人物。也可以充当各种小动物,把幼儿园和日常生活中玩的积木、玩具,泥沙、座椅等物品当作针、汽车、菜肴等,把幼儿需要表达的情感和狭小的空间变成广阔的天地。
4、游戏具有社会性
游戏是人类社会活动生活的产物,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活动,它受社会生产方式、观念、习俗、道德一级自然环境的影响,表现在游戏的种类、内容、玩法的变化而变化。
游戏是对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反映,游戏的各种形式上能体现出社会性。例如:游戏的内容和主题是幼儿的真实生活的再现;游戏的规则也是反应生活中的实际要求;游戏中运用的玩具或材料也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
5、游戏具有实践性
游戏在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是一种非常具体、特殊的实践活动。在游戏中有动作、语言、角色、有玩具材料。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要身体力行、实际的练习游戏才能发展自身的各种能力,在游戏中,不断地积累有关的社会生活的知识经验,使自己逐步的走向社会。
(二)游戏对幼儿成长的价值与教育意义
游戏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身体、认知、社会性和情绪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有人指出,游戏对婴幼儿来说,它的重要性仅次于母乳喂养和母爱,足见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价值。
1、游戏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游戏有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游戏是幼儿从事社会性交往的主要形式,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游戏可以帮助幼儿学习和掌握社会性交往的技能,有助于幼儿从他人的角度去理解和思考问题,有利于幼儿学习社会规则和道德规范,这会为幼儿未来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2、游戏对促进幼儿身体发育至关重要
在幼儿时期,幼儿的身体还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是每个部位关键的成熟时期。此时,就是锻炼幼儿身体机能的重要阶段,对幼儿今后的发展也十分有利。教师平时的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幼儿“好动好玩”的特性,而游戏就是活动身体的主要方式。在游戏中,能给幼儿带来愉快的心情。在游戏过程中,能让幼儿自主的进行游戏,自住的去探索,必须亲自动手,体验把游戏进行下去。让幼儿的身体各个部位来完成,这样游戏对幼儿的身体进行了锻炼。
3、游戏促进幼儿的心理发展的健康
研究表明,现代社会中的幼儿有许多心理障碍的产生,导致他们无法在社会中学习,社交贫乏,幼儿时期他们的心理还处于初萌状态,而更需要的是一种她们的方式来与外界的世界交流而之相对应的就是游戏,所以幼儿必须通过游戏互相交流才能更好的把顺利完成。在游戏中,幼儿的成功体验多于失败的体验,这有利于使幼儿产生成就感,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另外,通过对漂亮玩具的认识和摆弄,通过在美化了和人性化了的环境中的游戏,有助于培养幼儿对自然、对社会生活、对艺术的认识和感受能力,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角色游戏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同情心和移情能力,一些需要大肌肉群参与其中的游戏还有利于使幼儿释放他们的焦虑、愤怒和紧张等消极情绪。让幼儿建立起良好的健康的情绪情感,才是幼儿心理健康的保证。在幼儿园中,以游戏的方式来进行各个科目的教学,让孩子以快乐、轻松的方式来学习从而减轻幼儿的负担。
三、我国学前教育中游戏的缺失
著名的前苏联阿尔金称游戏为:“儿童的心里维生素”幼儿游戏具有许多的特性,而幼儿在幼儿园中不适宜单调的某种或某项教学,往往在幼儿园中,存在那种缺少活动性、趣味性的教学义务,幼儿对于那种需要长时间集中注意去听授讲课的方式不适应,所以在幼儿园中游戏在平常的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一)家长和教师对游戏的偏见
在日常生活和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家长和教师无非想让幼儿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而他们认为知识技能都是在课本、读书、写字上。把这些东西死板的教授与幼儿,倾向于小学化和成人化的教学。然而幼儿正出于心里未成熟的阶段,他们在学习的时候需要一种欢快,愉悦的场所,而游戏就是幼儿表达心里想法和学习的重要形式。
(二)幼儿在缺乏自主游戏的经验
幼儿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基本上都是由成人强加的逼迫性的活动,而幼儿的心理和生理还没有成熟,幼儿在学习和游戏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想要玩什么,则么样玩,和谁一起玩,所以在知道幼儿游戏时,我们需要用心去了解幼儿的想法,了解每个幼儿的兴趣,他们能够幼儿学会自主的探索去游戏,所以要在游戏中有决定权。要让幼儿以自己的方式解决游戏中出现的矛盾和纠纷。因此,要让幼儿能自主的游戏,让幼儿主动控制游戏,能在游戏中学到更多的自主游戏的方法和经验
(三)把游戏单纯的工具化和模式化
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通常把教育的形式片面化。游戏在教学活动中纯粹的一种教学活动工具,教师为了能用这个方式来调动幼儿的兴趣,所以采用了游戏这个形式,让游戏成为了一种单独的工具在使用。此外,我国青少年在形态发育上的一个重要缺欠是,身高、体重增长较多较快,但耐力、柔韧性等素质指标明显较差,机能指标如肺活量也呈下降趋势。这和近些年幼儿“玩”的不够和“玩”的形式的不恰当不无关系。过去,幼儿们的游戏大多是在室外并且是和小伙伴们一起进行的,所以其游戏同时还有运动的功能。现在的游戏和玩具只偏重于智力的开发,只强调动手动脑,一个人在家就能玩上一天,所以就更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了。有益智功能的大型玩具虽然色彩鲜艳、功能较多较好,对孩子很有吸引力,但却不能满足幼儿成长过程中对活动、运动及相互交往的需要。
四、在实践中实现游戏的价值和教育作用
承认游戏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基本需要并切实保证满足幼儿的这种需要,已经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和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之一。改变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中游戏缺失的状况,充分发挥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需要家长和幼儿教师的共同努力,需要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的共同关注与全方位的配合。
(一)发挥游戏对于幼儿在幼儿园中教育起主导作用
游戏是辅助教师教学的方式,也是幼儿自己游戏,探索世界的良好学习方式、幼儿园中游戏的方式有许多种,比如创造性游戏中有: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而规则性游戏中有:智力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这几种游戏是幼儿园中常规的游戏方式,幼儿在幼儿园中自主的选择合适自己的游戏,一般创造性游戏通常都是让幼儿自己发挥潜质,自己动手、探索发现事物的再造性,能在幼儿园里通过游戏的形式,把自己所想,所说,所要表演的都能表现出来。而规则性游戏往往都是通过教师和幼儿的互动来进行的,
(二)幼儿园游戏的多样化
它们对幼儿身心发展都有积极作用,各类游戏应恰当配合进行。游戏的组织也要多样化,可以是分散的、集体的、个人的或者是小组的。但是无论何种形式的游戏,都应使幼儿真正的快乐起来,这是幼儿在游戏中接受教育的前提条件。幼儿能在幼儿园里用游戏的形式发挥美的创造力以及学到社会经验的积累,幼儿从接受教育开始,接触外界的事物也多了起来,他们思想都还没有成熟化,游戏是幼儿的左右手,在他们生活中无时无刻都存在着,玩的性质满足了幼儿好学、好问、好奇、好模仿的心理需求。身为教师必须掌握幼儿园里教育幼儿的实际心理发展特点和水平,根据实际需求选择自己班上幼儿的游戏,游戏难度要适中,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发展。
在幼儿园中针对幼儿年龄的不同特征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在幼儿园不同年龄班的幼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也可采取游戏的方式进行学习指导,这样能更好的让幼儿在游戏的愉悦中等到知识的汲取。幼儿园中游戏对幼儿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我认为,在幼儿园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式以游戏的形式教授与幼儿,在教学中贯穿“玩”为主要形式,让幼儿在快乐中学到知识,能在日常生活中主动的去游戏,自己创造游戏。
(三)幼儿园游戏指导注重观察
维果斯基曾在《教育论著选用》中一再强调:儿童教育的特点是这一年龄段的儿童,按照他们的大纲进行学习的,教师要做到按大纲来组织活动,这就需要仔细观察儿童悉心研究幼儿,对于教师而言,要学会制定计划、有目的、有计划的直到有而开展游戏,教师指导应该依赖于幼儿对游戏的观察,让幼儿运用各种观察法,教师并在旁边给予指导,让幼儿较好的开展游戏。
幼儿的游戏收到许多的因素的影响。,在幼儿园进行游戏的时间安排、场地的选择和利用、游戏材料还有游戏的准备一级教师对各类游戏的直到水平等。游戏有利于心理和身体各方面的发展,为了能更好的发展幼儿多方面的能力,有效的培养幼儿在游戏上情感,充分发挥游戏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因此,教师因针对幼儿游戏的各个环节进行认真的准备,并根据幼儿年龄的特点灵活的加以指导。游戏在幼儿园基本活动中,幼儿紫游戏中学会学习,获得经验,与人交往,所以,幼儿游戏中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四)幼儿园游戏发展的主动性
众所周知,幼儿期是幼儿的“游戏期”幼儿常常会在幼儿园中和日常生活中模仿教师和成人的动作、语言等。在游戏中要让幼儿出于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伙伴和决定使用的游戏材料和活动方式,让自己知道和谁玩,怎么玩,教师应该积极的指导幼儿,帮助幼儿,扩展幼儿的知识经验和语言的发展。
(五)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特征指导游戏
每个幼儿在幼儿发展期的心理发展和身心发展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发展状况指导幼儿在幼儿园游戏,教师要注重幼儿的个别差异性,教室在幼儿园中对如何针对不同年龄班的幼儿在活动游戏中的指导是一大困惑,为解决这一大困惑,要对各年龄班的幼儿的活动进行认真和深入的研究,继而归纳出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对接受游戏和特点进行指导。
参考文献:
[1]黄人颂、学前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孙元涛,等、虚拟体验:一种教育学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5(3)。
[3]李季湄、幼儿教育学基础[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冯晓霞,朱细文、让教师成为教学的主人[J]、学前教育,1999(9)。
[5]濯理红、学前儿童游戏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8。
[6]刘炎、幼儿园游戏教学论[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1、5。
[7]林茅、幼儿游戏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2。
幼儿园教育论文 篇2
[摘要]教育机智是教师在面对突发教育情境时作出迅速、准确的判断与及时、恰当的行动的能力,它具有丰富的教育内涵。本文根据活动观察与相关分析,归纳出幼儿园教师教育机智的几种表现:对幼儿敏感,有克制的干预,理解幼儿,因势利导,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巧妙创新以及临场应变等。为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育机智水平,建议教师重视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做有准备的教师;关注活动中幼儿的反应,做善于观察的教师;重返关键事件,做善于反思的教师。
[关键词]教育机智;幼儿园教师;教育情境
一、幼儿园教师教育机智的内涵
何谓教育机智?教育大辞典将其解释为:教师在面临复杂教学情况时所表现出的一种敏锐、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如教师在处理事前难以预料而又必须特殊对待的问题时,以及对待处于一时激情状态的学生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也有学者提出,教育机智是教师对突发性教育情境作出迅速、恰当处理的随机应变能力。马克思·范梅南则将教育机智看作是一种深切的关注,“它使我们能够在与孩子和年轻人生活时充满智慧地行动”。刘徽认为,“教育机智是在适当的时候,在适当的地方,对适当的人做出适当的行为,突出此时此地之感,关注课堂中的情境和时机”。由此可以看出,教育机智就是教师在面对突发教育情境时作出迅速、准确的判断与及时、恰当的行动的能力,这种能力具有实践性、情境性、创造性、不确定性等复杂的特征。尽管这是教师瞬间的判断和迅速作出的决定,但这种教育机智往往能够成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捕捉问题、作出反应、取得令人惊喜效果的线索,尽管它可能是模糊的、不确定的,但却能够显示出教师的某些教育风格或人格特质。因此,教育机智具有丰富的教育内涵。
基于以上对教育机智的认识,并根据幼儿园教育的特点,本研究尝试对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机智进行深入探讨。众所周知,幼儿身心发展的独特性和幼儿园教育的保教并重让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复杂性和情境性,在实际工作中会有许多转瞬即逝的教育时机,常常出现种种复杂的教育情境,这些都需要幼儿园教师及时捕捉,及时应对。因此,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教育机智可以说是一种必备的工作能力。
二、幼儿园教师教育机智的表现
1、对幼儿敏感
午睡结束了,小朋友们开始陆续穿好衣服、整理好床铺从午睡室走出来。老师发现只有欢欢一个人还坐在床上没有挪动,老师看了他一眼,触碰到了他那有些内疚的眼神,老师顿时明白了什么。等其他小朋友都走出去后,老师走到他身边,贴在他耳边悄悄说了几句话,然后帮他换上干爽的床单和衣服。欢欢开心地走出了午睡室,仿佛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
案例中的教师能够留心并读懂幼儿的眼神,反映出的正是教师对幼儿的一种敏感,这种敏感能够帮助教师理解具体教育情境所包含的意义,并做出恰当的教育行为。这种敏感源自教师对幼儿发展特点的熟练掌握和对幼儿的细心观察。正是通过观察,教师捕捉到了幼儿难以用言语表达的信息。基于这样的敏感,幼儿园教师能够对幼儿作出准确判断(即幼儿经历了什么)和适宜的教育决策(即我需要为他做什么)。
2、有克制的干预
平平还在费劲地往上抬腿,老师知道他想翻过那道矮矮的护栏。他已经尝试了好多次了,有一次都差点儿成功了,但也许他觉得有点危险,所以又退了下来。老师站在一旁静静地观察着他。平平再次来到护栏旁,抓住扶手努力地抬起了自己的腿,然后屁股一扭便翻了过去。他回头看了一眼老师,老师笑着走过去拍拍他的小脑袋。
何时该克制?何时该等待?何时该干预?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这是一种对教育机智的领会。在某些情况下,如幼儿在活动中变得躁动不安或做出了某些可能有危险的动作,这时教师就需要当机立断,迅速作出反应,以直截了当的方式加以干预。在某些情况下,教师则可能需要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给予他们及时的回应。观察发现,教师作出当机立断和及时回应往往是比较容易的,但如何给予“有克制的干预”通常是她们觉得比较困难的。很多教师往往急于完成自己的活动目标,因而很多时候会不自觉地加快幼儿学习的进程。例如,当幼儿很费力地在做某件事或很努力地在表达一个意思时,教师似乎很难做到静静等待,通常她们会说,“来,让老师帮你把衣服穿上!”“老师帮你把它画的更漂亮些!”事实上,幼儿只有亲身实践,才能从中完成积极的自我建构。上述案例中教师选择的是等待,目的是让幼儿自己去尝试、探索并最终体验到成功感。教师的“观察”“笑着走过去”“拍拍他的小脑袋”就是一种“有克制的干预”。如果教师急于代替幼儿解决所碰到的问题,幼儿也许感受到的只是被教师控制的挫败感、羞愧感和自己的无能为力。因此,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机智应表现为一种有克制的干预,既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给予支架性引导,又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进行自我探究、自我建构和自我成长。
3、理解幼儿
老师发现丽娜从早上被妈妈送到幼儿园开始,就一个人无精打采地玩着。老师知道丽娜的爷爷前两天病得很厉害住院了,她和爷爷的感情很好。
老师:丽娜,你今天看起来很伤心,可以和老师说一说吗?
丽娜:嗯,我想去看我爷爷。
老师:你在想爷爷。
丽娜:嗯,可是大人不让小孩进医院。
老师:你真的很想去看爷爷?你知道爷爷生病了却不能去看他,你很难过?
丽娜:昨天晚上我奶奶哭了。
老师:这也让你很难过、担心,是吗?
丽娜:(叹了一口气,但也放松了很多)是的。
老师:我们很爱的人生病时,我们都会很担心,我想想,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的担心减轻点?虽然你不能去医院看爷爷,但你看,我们是否可以给爷爷做个特别的卡片,上面写下你想跟爷爷说的话,然后让大人帮你带给爷爷,好吗? 丽娜:好啊,老师您能帮我写些话吗?
(该案例选编自卡罗尔格斯特维奇的《发展适宜性实践:早期教育课程与发展》一书。)
当幼儿知道有人理解或接受自己的感受时会产生欣慰感,随之可能会有效释放出焦虑、害怕、担心等消极情绪。案例中的教师通过事先了解和观察幼儿语言和非语言表达出来的情绪、情感,主动询问并对幼儿的悲伤情绪给予了理解和同情,提议通过制作卡片写上祝福的话帮助幼儿疏导不良情绪。这种引导幼儿管理和控制自己情绪的做法,对帮助幼儿形成健康的情绪体验和积极的个性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案例中的教师表现出来的教育机智既是一种对幼儿的尊重(允许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更是一种对幼儿的理解。
4、因势利导
星期一,班上的孩子活动时往往会比其他日子显得活跃,但现在看来很多孩子已经玩得很累了,因为我发现很多孩子不停地从一个区角跑到另一个区角“瞎逛”。虽然按照日程表,自由活动时间还没到,但我决定提前让孩子们收拾好玩具,进入到下一个活动环节。第二天,区角活动时间,孩子们大多在全神贯注地开展复杂的建构游戏,我见机决定适当延长这一活动的时间,以便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和探索。
因势利导是一种审时度势,需要教师具有敏锐而专业的判断力。案例中的教师通过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判断出他们的学习状态,在时间安排上给予了适当的引导与支持。因势利导与灵活性密切相关。幼儿的一日生活和活动设计有一定的时间规定,但如果教师古板地按照时钟来规定一日生活和活动的开始结束时间,那么规定就会变成束缚幼儿发展的枷锁。案例中的教师能根据活动过程中幼儿的需要对时间安排作出灵活变通,既减少幼儿的无效探究,也为幼儿的自主探究提供充裕的时间。这种尊重幼儿发展的特点并给予积极引导与支持的做法也是教师教育机智的重要表现。
5、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
户外活动回来,孩子们依次盥洗完毕,开始端起饭碗香香地吃起饭来。突然,贝贝呛了一口,一下子把饭和汤都喷了出来,喷得桌子上、身上到处都是。坐在贝贝旁边吃饭的小朋友立马大声喊了起来:“老师,他吐饭了,哎呀,好脏。”主班老师赶紧走了过去,轻轻地拍打贝贝的后背,轻声地对周围的小朋友说:“贝贝可能不舒服才这样的,没有什么脏的。”说完,老师迅速擦干净桌面,牵着贝贝的手去盥洗室清洗。回来后,其他小朋友都关心地问候贝贝:“好点了吗?慢慢吃,你会好起来的……”
对于幼儿园教师而言,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幼儿的行为,也是一种教育机智。案例中的教师在贝贝出现突发情况后,给予了细心地照料,相信教师的这一行为会对其他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事实上,我们已经看到,其他幼儿在教师的影响下也开始关心起贝贝来。的确,教师个人的言谈举止以及对人对事的态度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
6、巧妙创新
蒙蒙最近情绪很不稳定,老师了解到蒙蒙新添了一个妹妹,妈妈的关注可能较多转移到了妹妹身上,这也许让蒙蒙有些嫉妒。第二天,老师在娃娃家新增了娃娃、奶瓶、尿片等玩具。蒙蒙抱起了娃娃说:“宝宝哭了,来,让妈妈抱抱你。”在接下来的集体教育活动中,老师与幼儿讨论起妈妈与新生儿这个话题来。
案例中的教师通过观察,发现了该名幼儿有特殊的情感支持需要,由此特意为幼儿提供了相应的材料,以帮助幼儿调节自己的情绪情感,可以说,这种巧妙的创新为幼儿度过情感危机提供了支持。在幼儿园里,类似的创新举措不胜枚举,例如组织幼儿到户外活动很容易出现队伍混乱失控的情况,教师想出了一种简单的手指游戏来引导幼儿排队,让幼儿边做手指游戏边行进。需要强调的是,教育机智并不等于教育技巧,技巧是偏“理性取向”的,关心的是怎样做才能获得最大效益,而教育机智则是偏“关心取向”的,关注的是幼儿需要什么、学习什么、怎样学习等问题,体现的是一种人文关怀,并在这种关怀中产生富有教育意义、能够吸引幼儿的教育行为。
7、临场应变
上午,幼儿园临时安排一些幼儿去体检,主班老师带走了部分幼儿,剩下的让他们在区角里活动。这时,几个孩子开始活跃起来,他们你追我赶,四处乱跑。这时候,苏老师走进来了,她坐到图书角的几个孩子身边,说道:“有个有趣的故事一直藏在苏老师的脑袋里,哪本书里都找不到。我现在讲给想听的小朋友。”苏老师于是开始惟妙惟肖地讲起了故事。这时,那几个四处乱跑的孩子也悄悄地围了过来……
在活动过程中,即使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备,也难免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情况,这时,教师就需要临场应变了,这也是教师教育机智的一个重要表现。案例中的教师在面对可能失去控制的场面时,通过机智的应变策略吸引幼儿并让他们安静了下来。从某种程度上讲,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就像是一系列的“即席创作”,它要求教师不仅要承担起作为幼儿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与合作者等基本教育角色,还要知道如何应对突发情况进行临场应变,这无疑考验着教师的专业素质。
同样需要强调的是,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机智并不局限于上述几个方面,而且这些方面往往也不是孤立表现出来的,事实上,它们通常是以一种整合的方式呈现出来的。
三、如何提升教师教育机智的水平
幼儿园日常工作中常常会出现许多具有教育意义的突发情况,如果幼儿园教师具备一定的教育机智,就有可能将这些突发情况转化为宝贵的教育时机,为幼儿获得必要的学习经验提供支持。如果教师缺乏教育智慧,则这些突发情况就有可能影响幼儿活动的正常开展。因此,对幼儿园教师来说,如何机智地利用这些时机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支持是一种重要的专业能力。结合对教师教育实践的观察以及有关教育机智的相关理论,笔者建议教师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机智。
1、重视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做有准备的教师
教育机智强调“即席创作”,它是一种“临场天赋”,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做好事先准备工作。事先准备与教育机智是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两者可能会有冲突,但更应该是相互协调、共同促进。预设是为了更好地生成,事先准备在一定程度上是教育机智产生的前提条件。很难想象,一次毫无计划的活动会怎样展开,但可以预料到的是,教师多半会紧张忙于应付各种情况,对幼儿的真实反应会无暇顾及。因此,在开展活动前做好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包括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进行合理的活动设计,根据活动计划做好充分的环境、材料以及知识准备等,尤其是当面对一个相对陌生的内容时,活动设计更需要精心的准备。 实践证明,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做得越充分,教师的视野就越宽阔,与幼儿的互动就越容易深入,也越能激发自己的灵感,从而产生教育智慧。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活动准备不是要求教师去做一个严谨的规划,而是更提倡教师做一种愿景式的活动计划,这种计划既能够预设到活动的目标与方向,同时又充分考虑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法,以便在活动中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灵活应变。
2、关注活动中幼儿的反应。做善于观察的教师
在一次观摩活动中,一位特级教师谈起了她对活动的看法:判断一个活动精彩不精彩,不用看教师,只要看着孩子的眼神就知道了。这段通俗的话说明教师的教育机智、专业能力都会通过幼儿的反应表现出来。因此,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对幼儿的及时关注与敏锐观察是产生教育机智的关键。一方面,幼儿的反应可为教师教育机智的“即时创造”提供真实的情境,尤其是幼儿的“意外反应”往往会激发教师的教育智慧。例如,在一次班级自由互访活动中,教师发现班里互访的幼儿人数超出了预期,出现了拥挤、吵闹的现象,她立即对幼儿进行了分组,与另一名配班教师一起,把幼儿分流到不同的区域,并以环形走动的方式带幼儿参观班级。另一方面,教育机智本质上表现为一种关心取向的师幼关系,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幼儿,体现出一种对幼儿成长的责任感,这种关注和责任感就是教育机智的表现。
3、重返关键事件,做善于反思的教师
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活动情境中产生的即时反应,在真实的教育现场,教师通常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决策并采取行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没有过多的时间去分析决策的依据。但“机智地行动要求教师找到情境中的线索”“认识到自己的特点和情境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行动”。所以,我们提倡教师要重返关键事件并对此进行反思,例如关键事件为什么会出现?幼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应?我采取了什么行动?行动的结果怎样?我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与我的教学风格有关吗?通过对关键事件的反思,教师能够发现自身的教学特点,并可能由此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
总之,强调教师具有教育机智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能引导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以一种全身心投入的态度,以一种关心取向面对幼儿,关注并反思一日活动中的关键事件。只有充分认识到每一个教育情境都具有它独特的意义时。教师才会自觉地运用教育机智,做出明智的教育决定,采取正确的教育行动。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上)[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716。
[2]查啸虎,教育概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5:220。
[3][5]马克思·范梅南,教育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刘徽,教育机智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幼儿园教育论文 篇3
安全工作是学校顺利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作为幼儿园,安全教育更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也就是说,幼儿的安全是一切发展的保障,只有在幼儿生命健全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其身心健康发展。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年幼的孩子,由于他们安全知识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的薄弱,加上他们对周边事物的好奇,不能清晰地看到周围环境中潜伏的危险因素,缺乏对行为结果危险性的预测,更不会正确、及时地应对各种突发的危险的事件,从而酿成严重后果。因此,对幼儿实施“安全教育”理当成为幼儿园保教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一线的幼儿教师,我们应当紧紧围绕“珍爱生命, 安全第一”这一永恒的主题寻求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途径。
从幼儿园安全教育的现状来看,有些问题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例如,认为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就是给幼儿上安全教育课;只关注幼儿在园内的安全教育,而忽视与幼儿安全和发展有直接关联的家庭因素等;安全教育活动犹如“流行风”,不能有始有终地开展,有的则是“雷声大雨点小”,没有切实地开展。通过这些年的工作实践,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个途径:一。加大安全宣传力度,提高师生安全意识根据各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认真、有针对性地制定园安全教育计划,定期对教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发放安全学习材料。同时可要求各年级制定每周安全教育计划,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安全工作。利用班务会、教研活动、年级安全会议、校会和黑板报,对师生加强安全知识的宣传。切实提高教职工对安全工作的认识,做到责任明确、措施落实。
一、安全教育渗透于一日活动中,提高幼儿安全防范意识
针对幼儿形象思维占优势和理解能力差的年龄特点,我们要求教师针对幼儿年龄特征及认知水平,以五大领域为蓝本,充分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制定安全教育计划,利用每周的安全教育活动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游戏、情境表演、故事、训练、实践活动,把各种抽象、单调的自我防护知识有机地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中,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树立起安全意识。通过长期、一贯的教育形成良好的班级常规,帮助幼儿习得自我保护的简单知识和方法。
首先,开展寓教于乐的安全主题活动,实施安全教育的“释疑解难”。孩子们对于身边的事物,总是通过视觉观察、触觉感知、嗅觉体味等去认识,但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周围世界太神秘了,以至于他们会不计后果地去尝试了解,结果是顾此失彼。针对这一特性,我们应该寓安全教育于教学活动之中。对于小班幼儿以“静听”的方法为主,借助一些故事中的动物形象深化其内容。中大班则采用“动静相宜”的教学方法,通过认识常用安全标记如交通安全标记、用电安全标记、防火安全标记等,让他们知道其危险性所在,并通过竞赛和体育游戏等形式加以巩固,也可通过电视录像资料,制作简单明了的操作卡片,编一些朗朗上口、优美动听的儿歌等,向幼儿讲解和传授一些生活中所必须的安全知识。总之用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帮助孩子释疑解难,达到给孩子解惑的目的。
其次,运用多种手段,强化安全教育氛围。幼儿园安全教育的主体是天真活泼的孩子,开展安全教育活动离不开全体教职工以及孩子们的积极配合,这就需要制定有效的安全制度并建立起安全网络,形成安全教育有专人负责,教育过程人人尽责的良好氛围。我园一方面必须强化教师安全教育的责任感,定期组织她们学习和讨论,必要时可进行安全教育的说课、课堂观摩和评比,对教学环境、安全设施等硬件也可进行安全性评估,找出不安全因素;另一方面在教育过程中,可纳入考核机制,将教师的安全教学实绩与个人收益挂钩,以进一步促进安全教学质量。
再次,通过模拟预想、逃生演习,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在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基础上,不仅要让孩子懂得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做了有危险,还应让幼儿懂得当危险发生后,该如何去处理不安全问题。
每学期我们都会进行一次火灾、暴风雨、地震、防踩踏等事件的逃生演习,让孩子们掌握逃避自然危险的能力。让幼儿根据所学的安全防护知识,拓宽思路,独立思考提出各自的观点和处理的办法,逐渐形成一种安全意识,以及应对危险的能力等,达到防治相结合的目的,提高幼儿应急能力。
最后,应注重孩子情感安全教育。这也是我们从前忽略的问题,随着大灾难后对少年儿童的心理辅导,情感安全已成为安全教育的新焦点。国内外的学前教育家对此均有研究。由于幼儿会因为成人的担忧焦虑而产生一种不安全感,因此教师要关注给孩子以情绪情感上的安全经验。例如经常给孩子以拥抱、微笑或身体接触等,给孩子确定的安全感,并确定自己是受关爱的;让孩子了解一日作息的每一个环节,减少他们因无法预知而产生的恐惧;和孩子们讨论可能使孩子害怕的灾难等。教师与孩子们一起讨论成人自己在面对灾难时的害怕恐惧感觉,会给孩子以安慰,但是要让孩子们感受到灾难是可以控制的,帮助会及时到达等。结合自己的现实,力所能及地克服一些局限,让我们的安全工作和安全教育能真正地为了孩子,让他们将来在面对危险时能从容不迫。
通过以上活动和教学形式,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都将有较大提高,同时,有效的活动不仅使孩子在娱乐中增强安全意识,玩得更为开心,也使家长更为放心,老师教学更为宽心。
二、利用班务会、年级安全会,有针对性地做好安全落实工作
定期开展班务会,年级安全会,将安全工作落到实处。班务会由班主任、带班教师、保育员组成,主要是由班主任小结半个月来的班级情况,然后教师、保育员针对班级出现的安全问题想出一些有效的建议和措施,不能解决的交予年级安全会议上讨论;年级安全会议上由年级组长组织本年级的老师学习安全知识,分析案例,然后各班将班上出现的问题提出来,大家讨论,寻求解决办法。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有助于幼儿的安全意识,形成良好的班级安全常规。
三、加强家园联系,共创平安幼儿园
幼儿园的安全工作不仅仅只是幼儿园及教师的任务,家长和社区的参与也是必不可少的,与家长的沟通、社区资源的共享等都是幼儿园安全教育顺利进行的前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中也提出:“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家园配合,使幼儿在园获得的学习经验能够在家庭中得到延续、巩固和发展;同时,使幼儿在家庭获得的经验能够在幼儿园的学习活动中得到应用。”
大力提高对家长的宣传力度。每学期可印发安全教育材料,张贴在教室内、家园联系栏和板报中。其次,利用家园联系册、致家长的一封信,通过家长会、家访、电访、网站等形式,经常性与家长联系、沟通,及时将幼儿园的一些安全要求告知家长,得到他们的配合。如请家长送幼儿入园时检查孩子是否带了不安全的物品,在参观小学、消防队、庆六一等大型活动前,家长在家要进行一些针对性的安全教育或参与到活动中等。这样,家园同步会使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确保幼儿安全。
对于幼儿的安全教育应当成为幼儿教育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无论教师、家长或是幼儿时刻都不能放松安全这根弦,当“防微杜渐”,警钟长鸣。